CN215054061U - 预留孔封堵结构 - Google Patents

预留孔封堵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54061U
CN215054061U CN202023287807.8U CN202023287807U CN215054061U CN 215054061 U CN215054061 U CN 215054061U CN 202023287807 U CN202023287807 U CN 202023287807U CN 215054061 U CN215054061 U CN 2150540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preformed hole
plugging
cross
block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8780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皎
马水英
肖向荣
张敬弦
陈小龙
杨鑫
冯志杰
吕彦松
卢晓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ad and Bridge South China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ad and Bridge South China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ad and Bridge South China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ad and Bridge South China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8780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540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540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540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留孔封堵结构,包括:封堵段和插入段,插入段位于预留孔内,封堵段位于预留孔外,且封堵段的形状与预留孔形状相同,封堵段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预留孔的横截面面积,插入段垂直于所预留孔轴向的尺寸小于预留孔垂直于预留孔轴向的尺寸。本申请的封堵结构插入端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预留孔的横截面积,即封堵结构为锲形,使得封堵结构在插入端的引导下顺利的便于插入预留孔,且封堵段的周壁能够与预留孔的内壁紧密贴合。

Description

预留孔封堵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留孔封堵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预留孔封堵结构中,通常在封堵时才制备混凝土并浇筑在预留孔中,以对预留孔进行封堵。封堵时制备的混凝土,常采用与形成预留孔的混凝土标号不同混凝土进行封堵的混凝土制备,导致封堵预留孔的混凝土与形成预留孔的混凝土的色差较大。另外,由于封堵预留孔的混凝土与形成预留孔的混凝土的养护条件不同,使得混凝土的结构的强度也不同,且封堵预留孔的混凝土与形成预留孔的混凝土之间还容易留下间隙,导致预留孔封堵的密封性不好。部分封堵结构采用金属或者木块制成,使得封堵结构与形成预留孔的混凝土的色差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以上技术问题,特别是封堵结构与形成预留孔的混凝土的色差较大的问题,特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留孔封堵结构,包括:封堵段和插入段,所述插入段位于预留孔内,所述封堵段位于预留孔外,且所述封堵段的形状与所述预留孔形状相同,所述封堵段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预留孔的横截面面积,所述插入段横截面的最大径向距离小于所述预留孔横截面的最大径向距离。
可选地,所述封堵段外周边与所述预留孔之间的间距为1.5-2.5mm。
可选地,所述封堵结构的母线为直线,所述封堵结构纵长向的横界面为梯形或者三角形。
可选地,所述封堵结构的母线为折线,所述封堵段在所述封堵结构纵长向的横界面为矩形,所述插入段在所述封堵结构纵长向的横界面为梯形或者三角形。
可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封堵段和所述插入段之间的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侧壁与所述预留孔内壁贴合。
可选地,所述过渡段在所述封堵结构纵长向的横界面为矩形或者正方形。
可选地,所述封堵段在沿所述封堵结构轴向的长度小于所述插入段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封堵结构采用形成所述预留孔的混凝土同时浇筑而成,且所述封堵结构与形成所述预留孔的混凝土采用相同的条件进行养护。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留孔封堵结构,包括:封堵段和插入段,所述插入段位于预留孔内,所述封堵段位于预留孔外,且所述封堵段的形状与所述预留孔形状相同,所述封堵段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预留孔的横截面面积,所述插入段横截面的最大径向距离小于所述预留孔横截面的最大径向距离。本申请的封堵结构插入端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预留孔的横截面积,即封堵结构为锲形,使得封堵结构在插入端的引导下顺利的插入预留孔,且封堵段的周壁能够与预留孔的内壁紧密贴合,保证封堵的密封性和防水性,在封堵结构插入过程中不会破坏预留孔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预留孔封堵结构一种实时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预留孔封堵结构又一种实时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特征、整数、步骤、操作,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留孔封堵结构,如图1所示,封堵结构1采用形成预留孔2的混凝土同时浇筑而成,且封堵结构1与形成预留孔2的混凝土采用相同的条件进行养护,使得封堵结构1与形成预留孔2的混凝土颜色和强度相同,进而在封堵结构1封堵预留孔2之后,封堵结构1与形成预留孔的混凝土没有色差,提高了整个混凝土结构的美观性。通过在定性模具中浇筑混凝土,形成封堵结构1,使得封堵结构1的形状能够于预留孔相匹配,且插入段12能够顺利的插入预留孔2中,其中封堵结构1比预留孔2的孔洞尺寸大2mm。在混凝土结构物施工完成之后,拆除预埋件,在预留孔2的内壁涂抹防水胶水,将封堵结构1塞入预留孔2内,在将混凝土结构物外的封堵结构1多余的部分采用砂轮机打磨平整,进而保证了混凝土结构物外表面的平整性以及防水性。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封堵结构1塞入预留孔2内,封堵结构1包括:封堵段11和插入段12。在将封堵结构1塞入预留孔2时,从插入段12将封堵结构1塞入预留孔2中,插入段12垂直于预留孔2轴向的尺寸小于预留孔2垂直于预留孔2轴向的尺寸,插入段12横截面的最大径向距离小于预留孔2横截面的最大径向距离,即封堵结构1为楔形,进而插入段12能够引导封堵段11塞入预留孔2中,并对预留孔2形成封堵。封堵结构1塞入完成之后,插入段12位于预留孔2内,封堵段11位于预留孔2外。为了保证封堵结构1与预留孔2之间能够紧密贴合,保证封堵的密封性和防水性,封堵段11的形状与预留孔2形状相同,封堵段11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预留孔2的横截面的面积。可选地,封堵段11外周边与预留孔2之间的间距为1.5-2.5mm,进而使得封堵段11能够完全地与预留孔2的内壁贴合,保证预留孔2封堵之后的密封性。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封堵结构1的母线为直线,封堵结构1纵长向的横界面为梯形或者三角形。封堵结构1纵长向的横截面上,较长的边为直线,进而保证插入段12塞入预留孔2之后,能够引导后续的封堵段11塞入预留孔2,即封堵段11在插入段11的引导下能够顺滑的塞入预留孔2中,形成对预留孔2的封堵。在横截面为三角形时,封堵结构1为锥形,在横截面为梯形时,封堵结构也为锥台形。
可选地,封堵结构1的母线为折线,封堵段11在封堵结构1纵长向的横界面为矩形,使得插入段12仅在于引导封堵段11塞入预留孔中,矩形平行于封堵结构1轴线的边长小于垂直于轴线的边长,使得封堵段11较少的部分外漏在预留孔2外,降低通过砂轮对封堵段11的打磨难度,同时在打磨过程中,插入段12能够承受较强的剪力,打磨产生切割力矩也不会将插入段12从预留孔2中拉出。其中,为了便于插入段12能够顺利的塞入预留孔,插入段12在封堵结构1纵长向的横界面为梯形或者三角形。即在横截面为三角形时,插入段12为锥形,在横截面为梯形时,插入段12也为锥台形。
在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为了提高预留孔封堵后的密封性,还包括设置于封堵段11和插入段12之间的过渡段13,过渡段13的侧壁与预留孔2内壁贴合。即在预留孔2的为圆形时,过渡段13的外径与预留孔2的内径相等或者略小于预留孔2的内径,保证过渡段13能够顺利塞入预留孔中;在预留孔为方形时,过渡段13横截面的边长与预留孔2横截面相对应的边长相等或者略小于预留孔2横截面相对应的边长,同样保证过渡段2能够顺利塞入预留孔中,且过渡段13的侧壁与预留孔2内壁紧密贴合。可选地,过渡段13在封堵结构1纵长向的横界面为矩形或者正方形,过渡段13整段都能与预留孔2内壁紧密贴合,使得封堵结构1有较长的一段与预留孔2内壁贴合,增加了封堵结构1与预留孔之间的粘接面积,保证封堵的密封性和强度。
为了砂轮切割的力矩不会将插入段12从预留孔2中拉出,可选地,封堵段12在沿封堵结构1轴向的长度小于插入段12的长度。同时还降低了砂轮对封堵段11的打磨难度。在打磨过程中,插入段12能够承受较强的剪力矩。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预留孔封堵结构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留孔封堵结构,包括:封堵段和插入段,所述插入段位于预留孔内,所述封堵段位于预留孔外,且所述封堵段的形状与所述预留孔形状相同,所述封堵段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预留孔的横截面面积,所述插入段横截面的最大径向距离小于所述预留孔横截面的最大径向距离。本申请的封堵结构插入端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预留孔的横截面积,即封堵结构为锲形,使得封堵结构在插入端的引导下顺利的插入预留孔,且封堵段的周壁能够与预留孔的内壁紧密贴合,保证封堵的密封性和防水性,在封堵结构插入过程中不会破坏预留孔的结构。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预留孔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封堵段和插入段,所述插入段位于所述预留孔内,所述封堵段位于所述预留孔外,且所述封堵段的形状与所述预留孔形状相同,所述封堵段的横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预留孔的横截面面积,所述插入段横截面的最大径向距离小于所述预留孔横截面的最大径向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孔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段外周边与所述预留孔之间的间距为1.5-2.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孔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结构的母线为直线,所述封堵结构纵长向的横界面为梯形或者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孔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结构的母线为折线,所述封堵段在所述封堵结构纵长向的横界面为矩形,所述插入段在所述封堵结构纵长向的横界面为梯形或者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留孔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封堵段和所述插入段之间的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侧壁与所述预留孔内壁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留孔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在所述封堵结构纵长向的横界面为矩形或者正方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孔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段在沿所述封堵结构轴向的长度小于所述插入段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留孔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结构采用形成所述预留孔的混凝土同时浇筑而成,且所述封堵结构与形成所述预留孔的混凝土采用相同的条件进行养护。
CN202023287807.8U 2020-12-30 2020-12-30 预留孔封堵结构 Active CN2150540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87807.8U CN215054061U (zh) 2020-12-30 2020-12-30 预留孔封堵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87807.8U CN215054061U (zh) 2020-12-30 2020-12-30 预留孔封堵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54061U true CN215054061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23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87807.8U Active CN215054061U (zh) 2020-12-30 2020-12-30 预留孔封堵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540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63222B (zh) 水下接桩装置
CN207812840U (zh) 一种全灌浆套筒
CN215054061U (zh) 预留孔封堵结构
CN205875736U (zh) 一种分段式剪力墙对拉止水螺杆
CN203213598U (zh) 混凝土楼板下水管道的防渗漏预埋件
CN211007665U (zh)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顶板预留洞口模具
CN211172717U (zh) 一种灌浆套筒与钢筋的连接结构
CN108772941A (zh) 模具及其端模装置和混凝土构件的处理方法
CN209780249U (zh) 一种砼外墙对拉螺栓孔的封堵结构
CN201078097Y (zh) 封浆件
CN210483050U (zh) 一种混凝土螺栓套管
CN114892639A (zh) 一种可拆卸、拔桩过程可同步注浆的钢板桩及其使用方法
CN215055333U (zh) 预留孔结构
CN204590611U (zh) 用于封堵模板螺栓孔的孔盖
CN206513030U (zh) 对拉螺栓模板加固用钢锥体
CN216720762U (zh) 一种改进的避免铝模开洞的机电管线预留工具
CN206859070U (zh) 预应力张拉锚具喇叭口用橡胶内衬
CN106639314A (zh) 对拉螺栓模板加固用钢锥体
CN207211699U (zh) 一种脚手架附接装置
CN212443092U (zh) 砂芯制作模具
CN214884487U (zh) 一种外墙螺杆洞封堵组件
CN217460973U (zh) 一种止水螺杆
CN212453633U (zh) 预埋套筒
CN208501665U (zh) 一种可以加快剔凿混凝土桩头的装置
CN221074272U (zh) 活性粉末混凝土注浆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