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49528U - 一种新型一体化水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一体化水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49528U
CN215049528U CN202121175513.8U CN202121175513U CN215049528U CN 215049528 U CN215049528 U CN 215049528U CN 202121175513 U CN202121175513 U CN 202121175513U CN 215049528 U CN215049528 U CN 2150495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nd
tank
sink
sedimentation tank
over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7551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毛勇先
张建树
幸响付
李勇
李石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ong Ji Environmen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ong Ji Environmen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ong Ji Environmen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ong Ji Environmen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7551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495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495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495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一体化水处理设备,包括安全门、自流口、PAC箱、碳源箱、初沉池、脱氧池、厌氧池、好氧池A、好氧池B、二沉池、滤池、清水池、溢流槽,安全门后设有一储物间,PAC箱和碳源箱设置在储物间内,初沉池设置在脱氧池的左边,且初沉池与脱氧池通过溢流槽相互连通,脱氧池、厌氧池、好氧池A、好氧池B通过池壁上的自流口依次连通,好氧池B、二沉池、滤池通过溢流槽依次连通,清水池设置在初沉池和二沉池的底部。本实用新型新型一体化水处理设备,降低了设备的占地面积,提高活性污泥有效沉积物占比,提高设备的净化效果,可以有效去除水中溶解的超高氧,有利于后续的生物反应的进行,降低药剂投加、节约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一体化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一体化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水,同样的,水的使用也融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几乎所有的生产活动都会产生废水,这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污水治理。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我国污水年排放量持续增加,2015年污水年排放量仅466.62亿立方米,2018年突破500亿立方米,2019年增至554.65亿立方米,如此多的废水若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就会严重影响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民身心健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的今天,有关污水治理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方的重点关注,尤其是高质高效的集成式一体化水处理设备研发,更是关注的焦点。
目前市面上类似的一体化设备,多数仅有一个二沉池,下部空间有限,且后部的清水池占用了较大面积,影响设备体积,对空间的有效利用率低,使得清水池上部空间闲置。多数设备还存在培养的活性污泥惰性SS沉积物成分占比较高这一问题,大大影响了活性污泥的净化效果。有的设备还难以降低进水中的超高溶氧,导致后续生物处理效果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一体化水处理设备,以解决以上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一体化水处理设备,包括安全门、自流口、PAC箱、碳源箱、初沉池、脱氧池、厌氧池、好氧池A、好氧池B、二沉池、滤池、清水池、溢流槽,所述安全门后设有一储物间,所述PAC箱和碳源箱设置在储物间内,所述初沉池设置在脱氧池的左边,且初沉池与脱氧池通过溢流槽相互连通,所述脱氧池、厌氧池、好氧池A、好氧池B通过池壁上的自流口依次连通,所述好氧池B、二沉池、滤池通过溢流槽依次连通,所述初沉池和二沉池均为斗状池,所述清水池设置在初沉池和二沉池的底部,所述清水池与滤池通过自流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溢流槽包括溢流开口、托板、溢流挡板,所述溢流开口为长条开口,所述托板设在溢流开口后方,所述托板由一水平横板和一斜向上延伸的斜板连接而成,所述溢流挡板设置在托板后方,且溢流挡板与托板不接触。
优选的,所述初沉池内设有进水管、管道混合器、水槽挡板,所述水槽挡板将初沉池分隔成左大右小的两个空腔,所述进水管设置在初沉池的左边小空腔内,所述管道曝气器设置在初沉池的右边大空腔内。
优选的,所述脱氧池内设有多个脱氧筒,且每个脱氧筒首尾依次相连,所述脱氧筒的侧壁底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脱氧筒的侧壁顶部设有出水口,且脱氧筒内装有活性污泥。
优选的,所述初沉池、二沉池底部均设有排泥管。
优选的,所述清水池内设有泵洗管、出水管,所述泵洗管连通清水池和滤池。
优选的,所述滤池底部设有反冲洗排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新型一体化水处理设备,缩减了清水池的体积,满足设备的反冲洗用水需求的同时降低了设备的占地面积,同时增设了初沉池和脱氧池,初沉池可减少惰性物质进入设备,提高活性污泥有效沉积物占比,提高设备的净化效果,脱氧池内设有多个脱氧筒,可以有效去除水中溶解的超高氧,有利于后续的生物反应的进行,降低药剂投加、节约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预厌氧池初沉池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好氧池二沉池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脱氧筒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清水池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溢流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如下说明:
如图1-6所示,一种新型一体化水处理设备,包括安全门1、自流口2、PAC箱3、碳源箱4、初沉池5、脱氧池6、厌氧池7、好氧池A8、好氧池B81、二沉池9、滤池10、清水池11、溢流槽13,安全门1后设有一储物间,PAC箱3和碳源箱4设置在储物间内,箱内装有相关添加剂,设门则为了防止非技术人员误入。初沉池5设置在脱氧池6的左边,且初沉池5与脱氧池6通过溢流槽13相互连通。初沉池5内设有进水管51、管道曝气器52、水槽挡板53,水槽挡板53将初沉池5分隔成左大右小的两个空腔,进水管51一端连通初沉池5的左边小空腔,可将进水排入初沉池5的左边小空腔内,水槽挡板53仅在初沉池5的底部留有进水空间,一方面可以拦截进水中的悬浮固体,另一方面可控制进入初沉池5内的水量,进水管51另一端连通至设备外,接污水源。管道混合器52设置在初沉池5的右边大空腔内,可将除磷剂等添加剂与沉淀池5中的进水混合,提高水处理效率,从功能上看,初沉池5通过沉淀功能减少惰性物质进入设备,提高活性污泥有效沉积物占比,初沉池5还可消耗进水氧气,稳定进水水质,在厌氧条件下提高进水B/C值。
脱氧池6、厌氧池7、好氧池A8、好氧池B81通过池壁上的自流口2依次连通,自流口为相邻两个反应池池壁上的一任意形状开孔,当水为到达一定高度,将自发从一个反应池流入下一个反应池。好氧池B81、二沉池9、滤池10通过溢流槽13依次连通,和沉淀池连通的反应池均采用溢流槽13进行连通,溢流槽13包括溢流开口131、托板132、溢流挡板133,溢流开口131为长条开口,托板132设在溢流开口131后方,托板132由一水平横板和一斜向上延伸的斜板连接而成,溢流挡板133设置在托板132后方,且溢流挡板133与托板132不接触,溢流挡板133与托板132相互配合,能防止沉淀池内的沉淀物因各种原因而被排出到其他反应池,从而避免溢流开口131堵塞,所述初沉池5和二沉池9均为斗状池,清水池11设置在初沉池5和二沉池9的底部,极大的降低了设备的占地面积。清水池11与滤池10也通过自流口2连通。
脱氧池6内设有多个脱氧筒61,且每个脱氧筒61首尾依次相连,所述脱氧筒61的侧壁底部设有进水口62,所述脱氧筒61的侧壁顶部设有出水口63,且脱氧筒61内装有大量活性污泥,保证了装置的脱氧效果,污水进入脱氧池6后,从脱氧筒61的底部进入脱氧筒61,再从顶部排出,再进入下一个脱氧筒61内,多次循环后,排入厌氧池7内进行进一步的生物反应。
初沉池5、二沉池9底部均设有排泥管91,排泥管91另一端连通至设备外,能定期将沉淀池泥斗内的污泥排到设备外。
清水池11内设有泵洗管101、出水管12,泵洗管101连通清水池11和滤池10,能调动清水池11能的清水进入滤池实现反冲洗功能,反冲洗后的水,再通过滤池10底部的反冲洗排水管102排出设备,出水管12连通至设备外,将清水池11中的多余水体排入自然水体。
本实用新型新型一体化水处理设备,在实际安装使用过程中,首先,进水由进水管51进入初沉池5内,此时开启管道混合器52在水体中添加除磷剂等添加剂,以提高设备水处理能力,进水通过一次沉淀后,经溢流槽13进入脱氧池6进行脱氧处理,再流进厌氧池7进行反硝化处理等生物反应,再依次进入好氧池A8和好氧池B81,实际使用时,可根据需要自行在两个好氧池内设置曝气装置和生物反应填料,以适应不同的水质处理流程。再通过溢流槽13进入二沉池9进行二次沉淀,可定期开启排泥管91将两个沉淀池内聚集的污泥排出装置。二次沉淀后的水体再自流进入滤池10进行滤清,滤清后进入清水池11,清水池内储存部分水体,通过泵洗管101实现反冲洗滤池10的功能,冲洗后的水体经反冲洗排水管102排出设备,其余部分水则直接通过出水管12排入自然水体中。
本实用新型新型一体化水处理设备,缩减了清水池的体积,满足设备的反冲洗用水需求的同时降低了设备的占地面积,同时增设了初沉池和脱氧池,初沉池可减少惰性物质进入设备,提高活性污泥有效沉积物占比,提高设备的净化效果,脱氧池内设有多个脱氧筒,可以有效去除水中溶解的超高氧,有利于后续的生物反应的进行,降低药剂投加、节约能耗。
上述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一体化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门(1)、自流口(2)、PAC箱(3)、碳源箱(4)、初沉池(5)、脱氧池(6)、厌氧池(7)、好氧池A(8)、好氧池B(81)、二沉池(9)、滤池(10)、清水池(11)、溢流槽(13),所述安全门(1)后设有一储物间,所述PAC箱(3)和碳源箱(4)设置在储物间内,所述初沉池(5)设置在脱氧池(6)的左边,且初沉池(5)与脱氧池(6)通过溢流槽(13)相互连通,所述脱氧池(6)、厌氧池(7)、好氧池A(8)、好氧池B(81)通过池壁上的自流口(2)依次连通,所述好氧池B(81)、二沉池(9)、滤池(10)通过溢流槽(13)依次连通,所述初沉池(5)和二沉池(9)均为斗状池,所述清水池(11)设置在初沉池(5)和二沉池(9)的底部,所述清水池(11)与滤池(10)通过自流口(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一体化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槽(13)包括溢流开口(131)、托板(132)、溢流挡板(133),所述溢流开口(131)为长条开口,所述托板(132)设在溢流开口(131)后方,所述托板(132)由一水平横板和一斜向上延伸的斜板连接而成,所述溢流挡板(133)设置在托板(132)后方,且溢流挡板(133)与托板(132)不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一体化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沉池(5)内设有进水管(51)、管道混合器(52)、水槽挡板(53),所述水槽挡板(53)将初沉池(5)分隔成左大右小的两个空腔,所述进水管(51)设置在初沉池(5)的左边小空腔内,所述管道曝气器(52)设置在初沉池(5)的右边大空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一体化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氧池(6)内设有多个脱氧筒(61),且每个脱氧筒(61)首尾依次相连,所述脱氧筒(61)的侧壁底部设有进水口(62),所述脱氧筒(61)的侧壁顶部设有出水口(63),且脱氧筒(61)内装有活性污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一体化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沉池(5)、二沉池(9)底部均设有排泥管(9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一体化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池(11)内设有泵洗管(101)、出水管(12),所述泵洗管(101)连通清水池(11)和滤池(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一体化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池(10)底部设有反冲洗排水管(102)。
CN202121175513.8U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新型一体化水处理设备 Active CN2150495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75513.8U CN215049528U (zh)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新型一体化水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75513.8U CN215049528U (zh)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新型一体化水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49528U true CN215049528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211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75513.8U Active CN215049528U (zh) 2021-05-28 2021-05-28 一种新型一体化水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495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05109B (zh) 厌氧法处理化纤废水装置
CN208791419U (zh) 一体化地埋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06116045A (zh) 一种高效村镇污水处理回用装置及其工艺
CN109264862A (zh) 一种用于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一体化高效污水处理设备
CN203820597U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1065361Y (zh) 一体化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
CN203668118U (zh) 复合循环生化式膜中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CN215049528U (zh) 一种新型一体化水处理设备
CN100443425C (zh) 中小型污水源快速处理工艺及其一体化快速型污水处理站
CN208345997U (zh) 一种基于微电解的高级氧化水处理系统
CN218146052U (zh) 乡镇污水a2o生化物化一体化处理池
CN201154935Y (zh) 化纤废水处理装置
CN206447745U (zh) 一种小型化粪池
CN114482195A (zh) 一种以地表水为水源的城乡供水一体化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10559997U (zh) 一种新型化粪池
CN103755027A (zh) 复合循环生化式膜中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及工艺
CN209468196U (zh) 一种基于a2/o工艺的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8776535U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
CN209989204U (zh) 一种退浆水处理系统
CN206616114U (zh) 一种养殖污水专用一体化处理设备
CN209226681U (zh) 一体化生物滤床脱氮a-o-a-o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12299662A (zh) 一种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
CN110054268A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201049905Y (zh) 上流式生物滤池
CN219603361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用的卧式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