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16316U - 锅具 - Google Patents

锅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16316U
CN215016316U CN202120738125.XU CN202120738125U CN215016316U CN 215016316 U CN215016316 U CN 215016316U CN 202120738125 U CN202120738125 U CN 202120738125U CN 215016316 U CN215016316 U CN 2150163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pot body
body assembly
po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3812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世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mo Foshan Electric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mo Foshan Electric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mo Foshan Electric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mo Foshan Electric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3812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163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16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163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锅具,所述锅具包括:锅体总成,所述锅体总成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齿轮;锅具本体,所述锅具本体与所述锅体总成连接区域设置有通过旋转电机驱动的第二齿轮;当所述锅体总成放置在所述锅具本体上时,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旋转电机输出动力以通过所述第二齿轮驱动所述第一齿轮,从而实现对锅体总成内的食物进行旋转加热。锅体总成底部设置有第一齿轮,锅具本体上设置有第二齿轮,这样当锅体总成放置在锅具本体上时,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从而旋转电机输出动力以通过第二齿轮驱动第一齿轮,从而实现对锅体总成内的食物进行旋转加热,且通过齿轮来实现啮合,无需用户多次复杂操作安装锅体总成,方便安装。

Description

锅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小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锅具。
背景技术
空气炸锅作为现代流行的厨具,可制作出可口的食品。相关技术的空气炸锅包括锅体、盖设于锅体的上盖、固定于所述上盖内侧的电机、风叶和发热管组件。在使用时,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风叶转动吸入双发热管空气炸锅顶部的空气并吹向锅体内部,该风经过所述发热管组件加热处理,从而形成持续的热风流;同时风叶转动将热风流输送到锅体内的炸锅篮,炸锅篮内部特制的纹路形成旋涡热流,全方位360度接触食材表面,从而使食物表面形成金黄酥脆的表层,达到煎炸的外观和口感。
然而,目前的加热由于炸锅篮固定不动,因此很难实现均匀加热。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旋转均匀加热且方便安装的锅具。
一种锅具,所述锅具包括:
锅体总成,所述锅体总成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齿轮;
锅具本体,所述锅具本体与所述锅体总成连接区域设置有通过旋转电机驱动的第二齿轮;
当所述锅体总成放置在所述锅具本体上时,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旋转电机输出动力以通过所述第二齿轮驱动所述第一齿轮,从而实现对锅体总成内的食物进行旋转加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锅具本体包括底臂以及侧壁,所述底臂与所述侧壁相连接,以形成用于容纳锅体总成的腔体;所述锅体总成侧插入所述腔体中,且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设于所述锅体总成底部,所述第二齿轮设于所述底臂上,当所述锅体总成侧插入所述腔体时,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锅具本体还包括一顶臂,所述顶臂与所述侧壁相连接,当所述锅体总成侧插入所述腔体中时,所述顶臂盖合在所述锅体总成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臂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孔,所述孔通过透明材料密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锅具本体还包括发热管,所述发热管安装于底臂和/或顶臂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锅体总成的侧壁开设有一孔,所述孔正对所述锅具本体的侧壁,以使得位于所述锅具本体侧壁的加热部件对所述锅体总成内的食物进行加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部件包括风扇和加热管,所述锅具本体的侧壁的远离锅体总成的一侧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加热管固定于所述侧壁上,所述风扇位于所述通气孔和所述加热管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锅体总成包括接油锅和烤网,所述烤网放置在所述接油锅内,所述烤网的底部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可拆卸地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齿轮带动所述烤网旋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锅体总成还包括齿轮固定部件以及输出部件,所述齿轮固定部件固定于所述锅体总成的底部,所述输出部件位于所述锅体总成底部的内侧,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锅体总成的底部的外侧,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输出部件相连接,且通过所述齿轮固定部件固定于所述锅体总成的底部,所述第一齿轮输出动力至输出部件,以使得输出部件带动锅体总成内的盛放食物的锅体旋转。
上述锅具,锅体总成底部设置有第一齿轮,锅具本体上设置有第二齿轮,这样当锅体总成放置在锅具本体上时,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从而旋转电机输出动力以通过第二齿轮驱动第一齿轮,从而实现对锅体总成内的食物进行旋转加热,且通过齿轮来实现啮合,无需用户多次复杂操作安装锅体总成,方便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锅具的组装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的锅具的爆炸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的锅具的分解剖视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的锅具的整体组装后的剖视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锅具的整体组装后的剖视图;
其中,
锅体总成 100
接油锅 101
烤网 102
第一齿轮 103
锅具本体 200
第二齿轮 201
旋转电机 202
底臂 203
侧壁 204
顶臂 205
发热管 206
加热部件 20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具体地,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锅具的组装示意图,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的锅具的爆炸图,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的锅具的分解剖视图,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的锅具的整体组装后的剖视图;在该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锅具,该锅具包括锅体总成100和锅具本体200,其中锅体总成100底部设置有第一齿轮103,锅具本体200与锅体总成100连接区域设置有通过旋转电机202驱动的第二齿轮201,这样当所述锅体总成100放置在所述锅具本体200上时,所述第一齿轮103与所述第二齿轮201相啮合,所述旋转电机202输出动力以通过所述第二齿轮201驱动所述第一齿轮103,从而实现对锅体总成100内的食物进行旋转加热。
具体地,结合图1所示,锅具主要包括两部分,锅体总成100和锅具本体200,其中锅体总成100插入锅具本体200中,从而完成组装,以对锅体总成100中的食物进行加热。
参见图2所示,锅体总成100可以通过侧插或者是从上往下插入的方式放入锅具本体200上。其中为了说明本申请中采用第一齿轮103和第二齿轮201的优势,以侧插的方式进行说明,由于底部存在旋转电机202,因此需要保证锅体总成100和锅具本体200组装时,旋转电机202正好其作用,而若是通过简单的输出轴对准的方式,由于输出轴是上下竖直的,因此侧插的时候很难插准,从而导致存在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结合图3,将锅体总成100和锅具本体200上改为齿轮,即锅体总成100的底部设置第一齿轮103,锅具本体200上设置第二齿轮201,从而当锅体总成100侧插入锅具本体200时,第一齿轮103(结合图3)从左向右移动,当第一齿轮103正好接触第二齿轮201时,第一齿轮103和第二齿轮201啮合,从而锅体总成100安装至锅具本体200上,具体可以参见图4所示,这样当对食物进行加热的时候,锅具本体200底部的旋转电机202输出动力至第二齿轮201,由于第二齿轮201和第一齿轮103啮合,这样第二齿轮201输出动力至第一齿轮103,从而与第一齿轮103相连接的锅体总成100内的盛放食物的器具旋转,从而实现旋转加热。
其中结合图3,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例中,发热模块可以位于锅具本体200的侧壁204,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发热模块还可以位于锅具本体200的底部,即正好在锅体总成100下,以对锅体总成100内的食物进行加热,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发热模块还可以位于锅具本体200的顶部,即正好在锅体总成100之上,以对锅体总成100内的食物进行加热。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发热模块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锅具本体200的侧壁204、底部或顶部中的至少一个地方。
其中,结合图3所示,锅具本体200的底部开设有一小孔,第二齿轮201设在该小孔上,优选地,第二齿轮201是水平放置的,其通过一旋转柱与旋转电机202的输出轴相连接,其中为了保证稳定性,该旋转柱为旋转电机202的输出轴,即旋转柱的一端与旋转电机202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齿轮201相固定,该旋转柱穿过锅具本地的底部的小孔,此外,为了减少摩擦,可以设置旋转柱套,该旋转柱套穿设在锅具本地的小孔,且与锅具本地的该小孔相固定,旋转柱的一端与旋转电机202相固定,另一端与第二齿轮201相固定。
可选地,该锅具还包括一旋转电机202框,该旋转电机202框固定在锅具本地的底部的外侧,以避免旋转电机202脱落。
上述锅具,锅体总成100底部设置有第一齿轮103,锅具本体200上设置有第二齿轮201,这样当锅体总成100放置在锅具本体200上时,第一齿轮103和第二齿轮201相啮合,从而旋转电机202输出动力以通过第二齿轮201驱动第一齿轮103,从而实现对锅体总成100内的食物进行旋转加热,且通过齿轮来实现啮合,无需用户多次复杂操作安装锅体总成100,方便安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锅具本体200包括底臂203以及侧壁204,所述底臂203与所述侧壁204相连接,以形成用于容纳锅体总成100的腔体;所述锅体总成100侧插入所述腔体中,且所述第一齿轮103与所述第二齿轮201啮合。
具体地,结合图2锅具本体200可以为L型或U型,其中,锅具本体200为L型,即仅包括底臂203和侧壁204,其中底臂203和侧壁204相连接,以形成用于容纳锅体总成100的腔体;所述锅体总成100侧插入所述腔体中,且所述第一齿轮103与所述第二齿轮201啮合。锅具本体200为U型,则包括侧壁204、底臂203和顶臂205,其中底臂203、顶臂205和侧壁204相连接,以形成用于容纳锅体总成100的腔体;所述锅体总成100侧插入所述腔体中,且所述第一齿轮103与所述第二齿轮201啮合。
其中结合图2,侧壁204为一长方体框架,其中一面为空,正对锅体总成100,底臂203可以为半圆形等,该底臂203的底面的形状与锅体总成100相关,以保证锅体总成100可以放置在底臂203上。其中可选地,第二齿轮201设在底臂203上,以在锅体总成100侧插进锅具本体200时,第一齿轮103与第二齿轮201啮合,方便锅体总成100的取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结合图3所示,所述第一齿轮103设于所述锅体总成100底部,所述第二齿轮201的高度高于所述底臂203的高度,当所述锅体总成100侧插入所述腔体时,所述第一齿轮103与所述第二齿轮201啮合。
具体地,结合图3和图4所示,第一齿轮103可以是凸设在锅体总成100底部的,第二齿轮201是凸设在锅具本体200的底臂203上的,这样当锅体总成100侧插入所述腔体时,所述第一齿轮103与所述第二齿轮201啮合,且为了保证能准确啮合,第二齿轮201的微微高于底臂203,从而一方面第一齿轮103可以与第二齿轮201准确啮合,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摩擦力。可选地,锅体总成100的底部还可以设置有支脚,这样该支脚位于锅具本体200的底臂203时,第一齿轮103正好与第二齿轮201啮合。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齿轮103和第二齿轮201中的一个可以是凹设的,另一个是凸设的,这样也可以实现第一齿轮103和第二齿轮201的啮合。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齿轮103和第二齿轮201可以均是凹设的,且通过其他部件的凸设来实现第一齿轮103和第二齿轮201的啮合。在此不对第一齿轮103和第二齿轮201的设置方式做具体的限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锅具本体200还包括一顶臂205,所述顶臂205与所述侧壁204相连接,当所述锅体总成100侧插入所述腔体中时,所述顶臂205盖合在所述锅体总成100上。
其中,结合图3,在该实施例中锅具本体200呈倒U型,U型侧开口,锅具本体200包括顶臂205、底臂203和侧壁204,顶臂205和底臂203分别与侧壁204相连接,以形成用于容纳锅体总成100的腔体。这样锅体总成100只能通过侧插的方式放置于锅具本体200上,其中侧插的时候,锅体总成100接触底臂203和顶臂205,然后一直往锅具本体200里推,待第一齿轮103接触到第二齿轮201时,用力,第一齿轮103和第二齿轮201相啮合,锅体总成100安装在锅具本体200上。操作简单,不需要特别去对准。安装后的结构可以参见图4所示,其中第一齿轮103和第二齿轮201是水平啮合,从而传输动力。也就是说第一齿轮103和第二齿轮201的轴向是水平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臂205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孔,所述孔通过透明材料密封。
结合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顶臂205上可以开设有一小孔,该小孔通过密封材料密封,例如通过玻璃等,从而锅体总成100内食物在加热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该透明材料观察,以提高用户体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示,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的锅具的整体组装后的剖视图,在该实施例中所述锅具本体200还包括发热管206,所述发热管206安装于底臂203和/或顶臂205上。
其中如图5中,发热管206可以安装于锅具本体200的顶臂205,在其他实施例中,发热管206可以安装于锅具本体200的底臂203,在其他实施例中,发热管206可以同时安装于锅具本体200的底臂203和顶臂205上。这样可以根据需要通过不同位置的发热管206来对锅体总成100内的食物进行加热,以实现不同的加热功能。
例如通过底臂203上的发热管206加热,可以实现烤饼模式,通过顶臂205上的发热管206加热可以实现烘烤模式等。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锅具本体200的侧壁204上也安装有加热模块,这样锅具本体200的底臂203上的发热管206、顶臂205上的发热管206以及侧壁204上的加热模块可以开启其中至少一个,以实现不同的加热功能,以对食物进行不同模式的加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锅体总成100的侧壁204开设有一孔,所述孔正对所述锅具本体200的侧壁204,以使得位于所述锅具本体200侧壁204的加热部件207对所述锅体总成100内的食物进行加热。
具体地,结合图3和图4所示,其中锅体总成100的侧壁204开设有一孔,所述孔正对所述锅具本体200的侧壁204,该小孔上还可以设置有格栅,以避免油汽进入加热部件207。该格栅的网孔可以是竖直的条纹孔,或者是水平的条纹控,或者是均匀排列的小孔等。优选地,该格栅800的网孔是竖直的条纹孔,这样当油汽和水汽凝结在该网孔上时,可以随着网孔的边缘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流,例如流入锅体总成100的接油盘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部件207包括风扇和加热管,所述锅具本体200的侧壁204的远离锅体总成100的一侧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加热管固定于所述侧壁204上,所述风扇位于所述通气孔和所述加热管之间。
其中风扇,即对流部件,可以包括支撑架、电机和扇叶。其中支撑架固定于锅具本体200的侧壁204上,该支撑架可以是长方体支撑架,该支撑架的底部的四周是直接与锅具本体200的侧壁204相连接的,或者是与锅具本体200一体浇筑的,且正对安装在锅具本体200上的加热管。电机设置在支撑架的另一端,并通过电机轴输出驱动,扇叶固定于支撑架靠近锅具本体200的侧壁204的一端,且与电机轴相连接,这样电机可以驱动扇叶进行转动,进而将外界的空气吸入,再通过锅具本体200的侧壁204上的第一加热部件207进行加热,从而可以形成热空气,将热空气通过锅具本体200和锅体总成100上的小孔,进入锅体总成100内,以对锅体总成100内的食物进行加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锅体总成100包括接油锅101和烤网102,所述烤网102放置在所述接油锅101内,所述烤网102的底部与所述第一齿轮103相可拆卸地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齿轮103带动所述烤网102旋转。
具体地,结合图3和图4所示,其中锅体总成100包括接油锅101,该接油锅101可以包括把手,以方便锅体总成100的取拿,烤网102,烤网102放置在接油锅101内,且烤网102的底部与所述第一齿轮103相可拆卸地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齿轮103带动所述烤网102旋转,即接油锅101的底部可以开设有一小孔,其中接油锅101的底部设置有输出轴等,该输出轴穿过该接油锅101底部的小孔,与设置在接油锅101外底部的第一齿轮103相固定连接,其中为了避免油渣流出,接油锅101底部的中间高于四周。且为了减少摩擦,烤网102底部与接油锅101底部不接触,其中可选地,通过烤网102底部的输出轴支撑,烤网102和接油锅101底部不接触。且该输出轴与底部的第一齿轮103相固定连接,以传输第一齿轮103输出的动力,从而带动接油锅101旋转。其中可选地,该接油锅101底部的小孔设置有输出轴套管,以减少摩擦力,且起到固定的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锅体总成100还包括齿轮固定部件以及输出部件,所述齿轮固定部件固定于所述锅体总成100的底部,所述输出部件位于所述锅体总成100底部的内侧,所述第一齿轮103位于所述锅体总成100的底部的外侧,所述第一齿轮103与所述输出部件相连接,且通过所述齿轮固定部件固定于所述锅体总成100的底部,所述第一齿轮103输出动力至输出部件,以使得输出部件带动锅体总成100内的盛放食物的锅体旋转。
具体地,继续结合图3和图4,锅体总成100还包括齿轮固定部件以及输出部件,其中输出部件和第一齿轮103相连接,且通过所述齿轮固定部件固定于所述锅体总成100的底部,输出部件与烤网102或者其他放置在锅体总成100内的锅具相连接,从而第一齿轮103输出动力至输出部件,以使得输出部件带动锅体总成100内的盛放食物的锅体旋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包括:
锅体总成,所述锅体总成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齿轮;
锅具本体,所述锅具本体与所述锅体总成连接区域设置有通过旋转电机驱动的第二齿轮;
当所述锅体总成放置在所述锅具本体上时,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旋转电机输出动力以通过所述第二齿轮驱动所述第一齿轮,从而实现对锅体总成内的食物进行旋转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本体包括底臂以及侧壁,所述底臂与所述侧壁相连接,以形成用于容纳锅体总成的腔体;所述锅体总成侧插入所述腔体中,且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设于所述锅体总成底部,所述第二齿轮设于所述底臂上,当所述锅体总成侧插入所述腔体时,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本体还包括一顶臂,所述顶臂与所述侧壁相连接,当所述锅体总成侧插入所述腔体中时,所述顶臂盖合在所述锅体总成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臂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孔,所述孔通过透明材料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本体还包括发热管,所述发热管安装于底臂和/或顶臂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总成的侧壁开设有一孔,所述孔正对所述锅具本体的侧壁,以使得位于所述锅具本体侧壁的加热部件对所述锅体总成内的食物进行加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件包括风扇和加热管,所述锅具本体的侧壁的远离锅体总成的一侧上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加热管固定于所述侧壁上,所述风扇位于所述通气孔和所述加热管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总成包括接油锅和烤网,所述烤网放置在所述接油锅内,所述烤网的底部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可拆卸地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齿轮带动所述烤网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总成还包括齿轮固定部件以及输出部件,所述齿轮固定部件固定于所述锅体总成的底部,所述输出部件位于所述锅体总成底部的内侧,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锅体总成的底部的外侧,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输出部件相连接,且通过所述齿轮固定部件固定于所述锅体总成的底部,所述第一齿轮输出动力至输出部件,以使得输出部件带动锅体总成内的盛放食物的锅体旋转。
CN202120738125.XU 2021-04-12 2021-04-12 锅具 Active CN2150163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38125.XU CN215016316U (zh) 2021-04-12 2021-04-12 锅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38125.XU CN215016316U (zh) 2021-04-12 2021-04-12 锅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16316U true CN215016316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49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38125.XU Active CN215016316U (zh) 2021-04-12 2021-04-12 锅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163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1529712A5 (zh)
CN205410953U (zh) 烹饪器具
WO2021189689A1 (zh) 烹饪器具
EP2292128B1 (en) Inner pot assembly for hot-air baking oven and hot-air baking oven having such assembly
CN104586233A (zh) 兼具烘烤功能的电煮锅
CN111012203A (zh) 烹饪用多功能器具
CN108463019B (zh) 半导体微波烹饪器具
CN103381063B (zh) 正反旋转煎锅及其使用方法
CN208192912U (zh) 一种带有横置旋转件的烹饪器具
CN215016316U (zh) 锅具
CN100579432C (zh) 旋转烧烤器
CN112998540A (zh) 锅具
CN203447187U (zh) 正反旋转煎锅
CN212089222U (zh) 烹饪器具
CN201171616Y (zh) 旋转烧烤器
WO2010009617A1 (zh) 一种多用途面包机
CN212853283U (zh) 烹饪设备
CN203483303U (zh) 一种加热食物的器具
CN210008913U (zh) 一种远红外线烧烤炉
CN215777511U (zh) 烹饪器具
CN215226954U (zh) 烹饪器具
CN104697013A (zh) 微波炉
CN218651493U (zh) 一种上下加热、油脂分离式多功能电烤箱
CN206434178U (zh) 一种具有立体加热结构的炒菜机
CN212089201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