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12806U - 一种渔用捕笼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渔用捕笼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12806U
CN215012806U CN202120881745.9U CN202120881745U CN215012806U CN 215012806 U CN215012806 U CN 215012806U CN 202120881745 U CN202120881745 U CN 202120881745U CN 215012806 U CN215012806 U CN 2150128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age body
catching
connecting rope
bambo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8174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符伊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88174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128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128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1280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渔用捕笼,包括捕笼本体,所述捕笼本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配重块,所述捕笼本体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泡沫块,所述捕笼本体的正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竹编型圆锥漏斗,所述竹编型圆锥漏斗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捕笼本体的顶面固定安装有饵料投放斗,所述饵料投放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漏斗圈,所述捕笼本体的内壁顶面和底面之间固定连接有隔网。通过竹编型圆锥漏斗、活动杆、饵料投放斗、隔网、取物门、第一卡扣和第一连接绳等结构的相互配合,达到了便于捕获水产品的效果,避免了出现水产品易逃脱和易死亡的糟糕情况,实现了便于满足人们对鲜活水产品的需要的目标,满足了使用需求,使用起来较为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渔用捕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业资源捕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渔用捕笼。
背景技术
渔笼,捕获海产品工具,就渔笼分类来看,长方形,圆形,固定式,长方形圆形折叠式,圆形弹簧式,随着人们生活提高,人们对海洋各种鱼类,虾类,蟹类需要越来越大,尤其是对野生的海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
现有的渔用捕笼,捕获效果较差,捕获的鱼虾蟹等水产品容易逃脱,难以捕捉较大体积的鱼类,收获较差,且捕获的鱼虾蟹等水产品容易死亡,难以满足人们对鲜活水产品的需要,难以满足使用需求,使用起来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渔用捕笼,解决了捕获效果较差和难以捕捉较大体积的鱼类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渔用捕笼,包括捕笼本体,所述捕笼本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配重块,所述捕笼本体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泡沫块,所述捕笼本体的正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竹编型圆锥漏斗,所述竹编型圆锥漏斗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捕笼本体的顶面固定安装有饵料投放斗,所述饵料投放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漏斗圈,所述捕笼本体的内壁顶面和底面之间固定连接有隔网,所述隔网的两侧面之间贯穿开设有开孔,所述捕笼本体的底面左侧铰接有取物门,所述取物门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捕笼本体的底面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面开设有滑槽,所述取物门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扣,所述滑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扣,所述捕笼本体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绳,所述第一连接绳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绳,所述第二连接绳远离第一连接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浮漂,所述第一连接绳远离捕笼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齿。
优选的,所述捕笼本体和隔网均采用铁丝网编织而成,且捕笼本体的缝隙不超过1-2公分。
优选的,所述竹编型圆锥漏斗和活动杆均采用竹片材质制成,且竹编型圆锥漏斗的进口端大而出口端小,所述饵料投放斗采用塑料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竹编型圆锥漏斗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饵料投放斗的数量为三个。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扣与滑槽滑动连接,且第一卡扣与第二卡扣尺寸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浮漂呈圆柱状,所述插齿的末端呈锥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渔用捕笼,通过竹编型圆锥漏斗、活动杆、饵料投放斗、隔网、取物门、第一卡扣和第一连接绳等结构的相互配合,达到了便于捕获水产品的效果,避免了出现水产品易逃脱和易死亡的糟糕情况,实现了便于满足人们对鲜活水产品的需要的目标,满足了使用需求,使用起来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结构放大图。
图中:1捕笼本体、2配重块、3泡沫块、4竹编型圆锥漏斗、5 活动杆、6饵料投放斗、7漏斗圈、8隔网、9开孔、10取物门、11 把手、12固定块、13滑槽、14第一卡扣、15弹簧、16第二卡扣、 17第一连接绳、18第二连接绳、19浮漂、20插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渔用捕笼,包括捕笼本体1,捕笼本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配重块2,捕笼本体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泡沫块3,捕笼本体1的正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竹编型圆锥漏斗4,竹编型圆锥漏斗4的数量为两个,竹编型圆锥漏斗4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活动杆5,竹编型圆锥漏斗4和活动杆5均采用竹片材质制成,且竹编型圆锥漏斗4的进口端大而出口端小,捕笼本体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饵料投放斗6,饵料投放斗6的数量为三个,饵料投放斗6采用塑料材质制成,饵料投放斗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漏斗圈7,捕笼本体1 的内壁顶面和底面之间固定连接有隔网8,捕笼本体1和隔网8均采用铁丝网编织而成,且捕笼本体1的缝隙不超过1-2公分,隔网8的两侧面之间贯穿开设有开孔9,捕笼本体1的底面左侧铰接有取物门 10,取物门10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把手11,捕笼本体1的底面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2,固定块12的底面开设有滑槽13,取物门10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扣14,滑槽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5,弹簧1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扣16,第一卡扣14与滑槽13滑动连接,且第一卡扣14与第二卡扣16尺寸相适配,捕笼本体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绳17,第一连接绳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绳18,第二连接绳18远离第一连接绳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浮漂19,第一连接绳17远离捕笼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齿20,浮漂19呈圆柱状,插齿20的末端呈锥状,通过竹编型圆锥漏斗4、活动杆5、饵料投放斗6、隔网8、取物门10、第一卡扣14和第一连接绳17等结构的相互配合,达到了便于捕获水产品的效果,避免了出现水产品易逃脱和易死亡的糟糕情况,实现了便于满足人们对鲜活水产品的需要的目标,满足了使用需求,使用起来较为方便。
在使用时:将小鱼、小虾、浮游生物或饵料等通过饵料投放斗6 放入捕笼本体1的内部,将装置投掷于河、湖或近海中,将插齿20 插入岸边的松软土壤中,装置在配重块2和泡沫块3的双重作用下,漂浮在水中,不会侧翻或沉底,鱼、虾和蟹类等水生生物可通过视觉或嗅觉感觉食物的所在处,从竹编型圆锥漏斗4的进口进入,穿过活动杆5进入到捕笼本体1中,活动杆5倾斜设置,竹编型圆锥漏斗4 和活动杆5均是进口大出口小,鱼、虾和蟹类等水生生物进入捕笼本体1中后无法出去,同时进入的水生生物吸引更大的水生生物进来觅食,待过一定的时间后,拔出插齿20拉动第一连接绳17将装置拖拽上岸,拉动把手11带动取物门10和第一卡扣14转动,第一卡扣14 与第二卡扣16滑动,弹簧15回弹,第一卡扣14不再于第二卡扣16 接触后,取物门10即可打开,取出捕笼本体1内部的猎物。
综上所述,通过竹编型圆锥漏斗4、活动杆5、饵料投放斗6、隔网8、取物门10、第一卡扣14和第一连接绳17等结构的相互配合,达到了便于捕获水产品的效果,避免了出现水产品易逃脱和易死亡的糟糕情况,实现了便于满足人们对鲜活水产品的需要的目标,满足了使用需求,使用起来较为方便,解决了捕获效果较差和难以捕捉较大体积的鱼类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渔用捕笼,包括捕笼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捕笼本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配重块(2),所述捕笼本体(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泡沫块(3),所述捕笼本体(1)的正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竹编型圆锥漏斗(4),所述竹编型圆锥漏斗(4)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活动杆(5),所述捕笼本体(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饵料投放斗(6),所述饵料投放斗(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漏斗圈(7),所述捕笼本体(1)的内壁顶面和底面之间固定连接有隔网(8),所述隔网(8)的两侧面之间贯穿开设有开孔(9),所述捕笼本体(1)的底面左侧铰接有取物门(10),所述取物门(10)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把手(11),所述捕笼本体(1)的底面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的底面开设有滑槽(13),所述取物门(10)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扣(14),所述滑槽(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扣(16),所述捕笼本体(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绳(17),所述第一连接绳(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绳(18),所述第二连接绳(18)远离第一连接绳(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浮漂(19),所述第一连接绳(17)远离捕笼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齿(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用捕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捕笼本体(1)和隔网(8)均采用铁丝网编织而成,且捕笼本体(1)的缝隙不超过1-2公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用捕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编型圆锥漏斗(4)和活动杆(5)均采用竹片材质制成,且竹编型圆锥漏斗(4)的进口端大而出口端小,所述饵料投放斗(6)采用塑料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用捕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编型圆锥漏斗(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饵料投放斗(6)的数量为三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用捕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14)与滑槽(13)滑动连接,且第一卡扣(14)与第二卡扣(16)尺寸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渔用捕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漂(19)呈圆柱状,所述插齿(20)的末端呈锥状。
CN202120881745.9U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渔用捕笼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0128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81745.9U CN215012806U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渔用捕笼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81745.9U CN215012806U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渔用捕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12806U true CN215012806U (zh) 2021-12-07

Family

ID=79110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8174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012806U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渔用捕笼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128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01994B (zh) 一种能够去除其它海洋生物的毛虾捕捞网
RU2298319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трала
CN102960278B (zh) 围网养殖用捕捞网箱
CN111034689B (zh) 一种拖网自动分类结构
CN111972361B (zh) 一种滨海核电站取水口毛虾拦截张网
CN212381951U (zh) 一种小龙虾养殖用捕捞装置
CN215012806U (zh) 一种渔用捕笼
CN213044821U (zh) 一种鱼苗捕捞装置
Leitão et al. A comparison of bycatch and discard mortality in three types of dredge used in the Portuguese Spisula solida (solid surf clam) fishery
CN105076054A (zh) 养殖水面诱捕黄花鱼网箱
Dumont et al. Commercial fishing gear of the United States
JPH08131022A (ja) ボックス型漁具
CN215648882U (zh) 一种螃蟹养殖用诱捕装置
Shelton et al. A comparison of the efficiency of the Scottish creel and the inkwell pot in the capture of crabs and lobsters
WO2006074602A1 (fr) Systeme d'elevage de produits marins integre
CN211793857U (zh) 生态甲鱼的防逃脱捕捉笼
CN210538298U (zh) 一种自动分区收集鳅鳝鱼虾蟹的捕捞装置
CN103329857A (zh) 一种多功能捕鱼器
Boopendranath Basic principle of fishing gear desing and classification
Prosser Capture methods and commercial fisheries for mugilidae
NO346690B1 (no) Teine for fangst og produksjon av fisk inkludert framgangsmåte for bruk
TWI494057B (zh) The Method and System of Collecting Fertilized Eggs and Floating Poultry
Boopendranath Basic principles of design of fishing gears and their classification
CN105010268A (zh) 大水面诱捕梭鱼装置
Pimenta et al. Analysis of stomach contents of dolphinfish, Coryphaena hippurus, Linnaeus, 1758 (Actinopterygii, Coryphaenidae), off the northern coast of Rio de Janeiro State, Brazi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