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10210U - 一种可控硅输出光电耦合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控硅输出光电耦合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10210U
CN215010210U CN202120732456.2U CN202120732456U CN215010210U CN 215010210 U CN215010210 U CN 215010210U CN 202120732456 U CN202120732456 U CN 202120732456U CN 215010210 U CN215010210 U CN 2150102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er
pin
coupler main
silicon controlled
out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3245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震
高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Zhuoyuhu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Keyu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Keyu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Keyu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3245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102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102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102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oto Coupler, Interrupter, Optical-To-Optical Conver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控硅输出光电耦合器结构,包括耦合器主体、加固组件、固定块以及引脚,所述耦合器主体的外部通过镶嵌的方式连接引脚,所述引脚的外部通过套接的方式连接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固定在耦合器主体的外侧。该一种可控硅输出光电耦合器结构,通过在引脚的外部增设有加固组件,较好的解决了传统耦合器结构的引脚稳定性和强度较差的问题,由于加固组件的固定块是被固定在耦合器主体的侧面,且它是套接在引脚的外部,所以当固定块安装完毕后,可以同时连接固定好耦合器主体和引脚,从而实现提高引脚连接强度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在后续使用时的稳定性,整体结构简单,功能性较强,在安装时不易出现引脚弯折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可控硅输出光电耦合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耦合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控硅输出光电耦合器结构。
背景技术
光电耦合器就是以光为媒介传输电信号的一种的电转光,光转电转换器件,它由发光源和受光器两部分组成,把发光源和受光器组装在同一密闭的壳体内,彼此间用透明绝缘体隔离,发光源的引脚为输入端,受光器的引脚为输出端,常见的发光源为发光二极管,受光器为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等等。
现市面上的可控硅输出光电耦合器大多数在应用时其结构较为单一,往往只能够实现其本身的光电转换的效果,在安装的过程中其引脚因为硬度较低,导致了在安装时很容易出现引脚和耦合器本身弯折的情况,连接的不够稳定,强度较低,同时多数的光电耦合器结构在使用时的密封性能不高,只能够实现单层密封的效果,应用时较为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控硅输出光电耦合器结构,解决了现有市面上的可控硅输出光电耦合器大多数在应用时其结构较为单一,往往只能够实现其本身的光电转换的效果,在安装的过程中其引脚因为硬度较低,导致了在安装时很容易出现引脚和耦合器本身弯折的情况,连接的不够稳定,强度较低,同时多数的光电耦合器结构在使用时的密封性能不高,只能够实现单层密封的效果,应用时较为的麻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控硅输出光电耦合器结构,包括耦合器主体、加固组件、固定块以及引脚,所述耦合器主体的外部通过镶嵌的方式连接引脚,所述引脚的外部通过套接的方式连接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固定在耦合器主体的外侧,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固定块、胶条、插杆和粘接片,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有胶条,所述固定块的侧面安装插杆,所述耦合器主体的外侧开设插孔,所述插杆插入在插孔的内部,所述耦合器主体和固定块之间采用粘接片进行连接,所述耦合器主体的上方设有上盖。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侧面固定连接粘接片,所述粘接片呈对称分布形式。
优选的,所述胶条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胶条的中间设有穿孔,所述引脚贯穿穿孔。
优选的,所述插杆呈圆柱形,所述插杆分布在粘接片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上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插环,所述插环镶嵌在耦合器主体的顶部,所述上盖的底部开设第一内凹槽,所述耦合器主体的顶部开设第二内凹槽,所述第一内凹槽和第二内凹槽相互贴合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耦合器主体的外部设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在第一内凹槽、第二内凹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上盖的顶部开设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涂抹胶水,所述安装槽的内部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防护片,所述防护片的顶部设有防滑区。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控硅输出光电耦合器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可控硅输出光电耦合器结构,通过在引脚的外部增设有加固组件,较好的解决了传统耦合器结构的引脚稳定性和强度较差的问题,由于加固组件的固定块是被固定在耦合器主体的侧面,且它是套接在引脚的外部,所以当固定块安装完毕后,可以同时连接固定好耦合器主体和引脚,从而实现提高引脚连接强度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在后续使用时的稳定性,整体结构简单,功能性较强,在安装时不易出现引脚弯折的情况;
(2)、该可控硅输出光电耦合器结构,通过在耦合器主体和上盖之间安装了密封条,并在上盖的底部设有插环,在对耦合器主体和上盖进行固定时,首先将上盖底部的插环插入在耦合器主体的内部,这样即可完成第一重连接,然后在耦合器主体的上方设有的第二内凹槽,以及在上盖下方设有的第一内凹槽,当耦合器主体和上盖合并在一起时,第一内凹槽和第二内凹槽就会贴合在一起,接着再将密封条粘接在两组内凹槽内部,如此就完成了对该耦合器的双重密封效果,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该耦合器在应用过程中的密封性能,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耦合器主体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耦合器主体-1、上盖-2、插环-3、第一内凹槽-4、第二内凹槽-5、密封条-6、引脚-7、防护片-8、防滑区-9、安装槽-10、胶水-11、加固组件-12、固定块-13、胶条-14、插杆-15、粘接片-16、插孔-17、穿孔-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控硅输出光电耦合器结构,包括耦合器主体1、加固组件12、固定块13以及引脚7,所述耦合器主体1的外部通过镶嵌的方式连接引脚7,所述引脚7的外部通过套接的方式连接加固组件12,所述加固组件12固定在耦合器主体1的外侧,所述加固组件12包括固定块13、胶条14、插杆15和粘接片16,所述固定块13的内部设有胶条14,所述固定块13的侧面安装插杆15,所述耦合器主体1的外侧开设插孔17,所述插杆15插入在插孔17的内部,所述耦合器主体1和固定块13之间采用粘接片16进行连接,所述耦合器主体1的上方设有上盖2,通过在耦合器主体1的外部设有加固组件12,可以同时连接固定好耦合器主体1和引脚7,从而实现提高引脚7连接强度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在后续使用时的稳定性。
所述固定块13的侧面固定连接粘接片16,所述粘接片16呈对称分布形式,通过在固定块13的外部设有粘接片16,可以便捷的将固定块13安装在耦合器主体1的外部。
所述胶条14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胶条14的中间设有穿孔18,所述引脚7贯穿穿孔18,通过在固定块13的内部设有胶条14,较好的提高了和引脚7之间的密封性能和摩擦力,功能性较强。
所述插杆15呈圆柱形,所述插杆15分布在粘接片16的两侧,通过在固定块13的外部设有插杆15,方便了对固定块13进行固定,操作时较为的方便。
所述上盖2的底部固定连接插环3,所述插环3镶嵌在耦合器主体1的顶部,所述上盖2的底部开设第一内凹槽4,所述耦合器主体1的顶部开设第二内凹槽5,所述第一内凹槽4和第二内凹槽5相互贴合在一起,通过在上盖2的底部设有插环3,在和耦合器主体1连接时即可实现第一重密封,功能性较强。
所述耦合器主体1的外部设有密封条6,所述密封条6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在第一内凹槽4、第二内凹槽5的内部,通过在耦合器主体1和上盖2之间采用密封条6进行额外连接,即可实现双重密封的效果。
所述上盖2的顶部开设安装槽10,所述安装槽10的内部涂抹胶水11,所述安装槽10的内部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防护片8,所述防护片8的顶部设有防滑区9,通过在上盖2的顶部设有防护片8,可以起到减震的效果,避免耦合器的外部收到撞击时将振动力传递至耦合器的内部,实用性较强。
工作原理:在应用该可控硅输出光电耦合器结构时,只需要将该耦合器和光电设备连接在一起,即可开始进行使用,同时在对该耦合器进行安装时,通过在引脚7的外部增设有加固组件12,可以起到提高引脚7强度的效果,由于加固组件12的固定块13是被固定在耦合器主体1的侧面,且它是套接在引脚7的外部,所以当固定块13安装完毕后,可以同时连接固定好耦合器主体1和引脚7,从而实现提高引脚7连接强度的效果,固定块13侧面的插杆15会插入在耦合器侧面的插孔17内部,且固定块13侧面的粘接片16可以起到粘接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在后续使用时的稳定性,安装时较为的方便,功能性较强,同时在安装时由于额外在上盖2的顶部设有了橡胶材质的防护片8,可以起到减震的效果,避免耦合器的外部收到撞击时将振动力传递至耦合器的内部,防护片8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最后由于在耦合器主体1和上盖2之间安装了密封条6,当上盖2底部的插环3插入在耦合器主体1的内部后,这样即可完成第一重连接,然后在耦合器主体1的上方设有的第二内凹槽5,以及在上盖2下方设有的第一内凹槽4,当耦合器主体1和上盖2合并在一起时,第一内凹槽4和第二内凹槽5就会贴合在一起,接着再将密封条6粘接在两组内凹槽内部,如此就完成了对该耦合器的双重密封效果,可以将耦合器内部和外部隔离开来,不会出现内部进灰、渗水的情况,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该耦合器在应用过程中的密封性能,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
本实用新型的耦合器主体1、上盖2、插环3、第一内凹槽4、第二内凹槽5、密封条6、引脚7、防护片8、防滑区9、安装槽10、胶水11、加固组件12、固定块13、胶条14、插杆15、粘接片16、插孔17、穿孔18,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市面上的可控硅输出光电耦合器大多数在应用时其结构较为单一,往往只能够实现其本身的光电转换的效果,在安装的过程中其引脚7因为硬度较低,导致了在安装时很容易出现引脚7和耦合器本身弯折的情况,连接的不够稳定,强度较低,同时多数的光电耦合器结构在使用时的密封性能不高,只能够实现单层密封的效果,应用时较为的麻烦等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在引脚7的外部增设有加固组件12,由于加固组件12的固定块13是被固定在耦合器主体1的侧面,且它是套接在引脚7的外部,所以当固定块13安装完毕后,可以同时连接固定好耦合器主体1和引脚7,从而实现提高引脚7连接强度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在后续使用时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在耦合器主体1和上盖2之间安装了密封条6,并在上盖2的底部设有插环3,在对耦合器主体1和上盖2进行固定时,首先将上盖2底部的插环3插入在耦合器主体1的内部,这样即可完成第一重连接,然后在耦合器主体1的上方设有的第二内凹槽5,以及在上盖2下方设有的第一内凹槽4,当耦合器主体1和上盖2合并在一起时,第一内凹槽4和第二内凹槽5就会贴合在一起,接着再将密封条6粘接在两组内凹槽内部,如此就完成了对该耦合器的双重密封效果,极大程度上提高了该耦合器在应用过程中的密封性能,实用性较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可控硅输出光电耦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耦合器主体(1)、加固组件(12)、固定块(13)以及引脚(7),所述耦合器主体(1)的外部通过镶嵌的方式连接引脚(7),所述引脚(7)的外部通过套接的方式连接加固组件(12),所述加固组件(12)固定在耦合器主体(1)的外侧,所述加固组件(12)包括固定块(13)、胶条(14)、插杆(15)和粘接片(16),所述固定块(13)的内部设有胶条(14),所述固定块(13)的侧面安装插杆(15),所述耦合器主体(1)的外侧开设插孔(17),所述插杆(15)插入在插孔(17)的内部,所述耦合器主体(1)和固定块(13)之间采用粘接片(16)进行连接,所述耦合器主体(1)的上方设有上盖(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硅输出光电耦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3)的侧面固定连接粘接片(16),所述粘接片(16)呈对称分布形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硅输出光电耦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条(14)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胶条(14)的中间设有穿孔(18),所述引脚(7)贯穿穿孔(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硅输出光电耦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15)呈圆柱形,所述插杆(15)分布在粘接片(16)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硅输出光电耦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的底部固定连接插环(3),所述插环(3)镶嵌在耦合器主体(1)的顶部,所述上盖(2)的底部开设第一内凹槽(4),所述耦合器主体(1)的顶部开设第二内凹槽(5),所述第一内凹槽(4)和第二内凹槽(5)相互贴合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硅输出光电耦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器主体(1)的外部设有密封条(6),所述密封条(6)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在第一内凹槽(4)、第二内凹槽(5)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硅输出光电耦合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的顶部开设安装槽(10),所述安装槽(10)的内部涂抹胶水(11),所述安装槽(10)的内部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防护片(8),所述防护片(8)的顶部设有防滑区(9)。
CN202120732456.2U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可控硅输出光电耦合器结构 Active CN2150102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32456.2U CN215010210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可控硅输出光电耦合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32456.2U CN215010210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可控硅输出光电耦合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10210U true CN215010210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136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32456.2U Active CN215010210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可控硅输出光电耦合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102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10210U (zh) 一种可控硅输出光电耦合器结构
CN203979382U (zh) 易用型高强度橡塑密封条
CN217582761U (zh) 一种复合材料胶接接头
MXPA03009398A (es) CRISTAL DE VENTANA ENCOLABLE CON CORDoN DE DESGARRADURA.
CN212889270U (zh) 一种具有边缘密封结构的保护膜
CN211416553U (zh) 硅胶车贴
CN210132989U (zh) 一种新型的客车前后围结构
CN210416180U (zh) 一种便于施胶的车窗密封条
CN206918036U (zh) 用于承受高转矩的轻型齿轮轴组件
CN215731759U (zh) 一种能够降低光衰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CN214215071U (zh) 一种高强度多层瓦楞纸板
CN201818000U (zh) 一种光伏外墙挂板
CN213045669U (zh) 一种新型防水魔术贴
CN211282126U (zh) 一种立体式不干胶标签
CN216562739U (zh) 一种汽车点火线圈的液态硅胶密封结构
CN210683657U (zh) 一种高粘性pet基材双面胶
CN213362322U (zh) 一种汽车尾灯灯壳包胶设计结构
CN201673633U (zh) 防脱式标牌
CN2428511Y (zh) 自粘塑性复合胶增强复合胎防水卷材
CN209961763U (zh) 一种一体化湖泊智能水质遥感监测站
CN218755547U (zh) 一种强度高的工业胶带
CN211663663U (zh) 一种可反复利用的纸箱
CN215167556U (zh) 一种防变形的环氧复合工业地板
CN203572068U (zh) 一种组合式平板太阳能集热器薄料背板加强装置
CN213065027U (zh) 一种耐阻尼橡胶管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821

Address after: 215000 room 304, building 3, software park, No. 78, Keling Road, high tech Zone,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zhuoyuhui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1100 room 8713, building B4, Guangy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Jiangjun Avenue, moling street,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Keyu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