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03645U - 热失控实验系统 - Google Patents

热失控实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03645U
CN215003645U CN202121265862.9U CN202121265862U CN215003645U CN 215003645 U CN215003645 U CN 215003645U CN 202121265862 U CN202121265862 U CN 202121265862U CN 215003645 U CN215003645 U CN 2150036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se
water pipe
thermal runaway
clamp
pipe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6586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新
吴清平
陈洪亮
戴楠
葛长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usoft Reach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eny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usoft Reach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eny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usoft Reach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eny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usoft Reach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eny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6586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036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036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036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失控实验系统,包括电池包、信息采集部件、软管和卡箍,所述软管的第一端紧套在电池包的水管接头外周,所述信息采集部件的线束自所述电池包内部经所述水管接头和所述软管穿出,所述软管的管壁上设有通长的侧开口,所述软管的第二端端口凸伸出所述水管接头的端口,所述软管的第二端端口和侧开口均由密封胶密封。采用本方案,热失控实验时线束穿出位置得到了可靠密封,并且减少了水管接头上粘附的胶量,解决了清胶量大、清胶费时费力且清胶容易损伤水管接头的问题,降低了清胶难度。

Description

热失控实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电池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热失控实验系统。
背景技术
电池包如果防护结构不好的话,一旦发生热失控,火焰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会蔓延到电池包外,危害乘客的人身安全。因此,为了延缓火焰蔓延时间和电池包发生热失控的几率,电池包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热失控实验。
热失控实验过程中,利用传感器采集电池包的电压、温度、压力等信息,利用线束将传感器采集的信息传递到检测设备上。线束自电池包内部穿出到电池包外,实验时,须让电池包处于密封状态(密封等级须达到IP67),因此需要对线束穿出位置进行密封。
如何实现线束穿出位置的可靠密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失控实验系统,包括电池包、信息采集部件和软管,所述软管的第一端紧套在电池包的水管接头外周,所述信息采集部件的线束自所述电池包内部经所述水管接头和所述软管穿出,所述软管的第二端凸伸出所述水管接头,所述软管的第二端端口由密封胶密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热失控实验系统还包括第一卡箍,所述第一卡箍箍在所述软管套于所述水管接头的部分上,将所述软管和所述水管接头紧箍在一起。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箍采用金属卡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卡箍,所述第二卡箍箍在所述软管凸伸出所述水管接头的部分上,将所述软管和穿于其中的所述线束紧箍在一起。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卡箍采用塑料卡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卡箍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第二卡箍沿所述软管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软管的管壁上设有通长的侧开口,所述侧开口由密封胶密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开口的宽度不超过2m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有卡箍的接头均与所述侧开口错开。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软管采用三元乙丙橡胶管。
本方案利用电池包固有的水管接头以及套管和密封胶实现了线束穿出位置的可靠密封,并且,可以保障密封状态下水管接头上粘附的胶量比较少,从而解决了清胶量大、清胶费时费力且清胶容易损伤水管接头的问题。本方案还利用卡箍箍紧套管,这样能进一步提升密封可靠性。本方案还在套管的管壁上设置了通常的侧开口,这样能进一步降低清胶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失控实验系统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2的拆解视图;
图4为软管和卡箍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电池包,101水管接头;
20线束;
30软管,301侧开口;
40第一卡箍;
50第二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或图3所示,该热失控实验系统包括电池包10、信息采集部件和软管30。
信息采集部件包括传感器和与之连接的线束20,实验时,传感器采集电池包10的温度、压力等信息,采集的信息经线束20传输到检测设备上。
电池包10的壳体外固定有两个水管接头101,具体可以焊接固定。一个水管接头101用于连接进水管,一个水管接头101用于连接出水管。线束20经水管接头101穿出,这样不需要专门为了实验在电池包10上打孔,而且,便于实现线束20穿出位置的密封。
软管30的第一端紧套在水管接头101外周,最好让第一端与壳体相抵。软管30的第二端凸伸出水管接头101,也就是说,软管30的第二端端面与壳体在管长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水管接头101的端面与壳体在管长方向上的距离。线束20穿过水管接头101后从软管30的第二端端口穿出。
软管30的第二端端口由密封胶密封。具体来说,为保障线束20的通过性,软管30的第二端端口的内周壁面与线束20的外周壁面之间会有间隙—称为管线间隙,另外,线束20通常包括多根线缆,线缆与线缆之间也会有间隙—称为线缆间隙,所述的密封第二端端口就是指密封管线间隙和线缆间隙,通过在线缆外周涂覆密封胶来实现线缆间隙的密封,通过在线束20外周和软管30的第二端端口内周涂覆密封胶来实现管线间隙的密封。
软管30可以采用三元乙丙橡胶(EPDM)管,这种材质的软管弹性好、耐氧化和抗侵蚀能力强,当然不局限于此,其他软弹材质的软管也可以。
上述方案,利用电池包10的水管接头101实现了线束20出线,利用套在水管接头101外的软管30以及涂覆在线束20和软管30上的密封胶实现了线束20穿出位置的密封,该设计不仅密封可靠,而且避免了密封胶直接涂覆在水管接头101上。
如果将密封胶直接涂覆在水管接头101上,实验结束后,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清胶,而且清胶时容易损伤水管接头101,另外水管接头101是金属材质的,其与密封胶结合效果不如与软管与密封胶的结合效果。
因此,采用上述设计,能实现线束穿出位置的可靠密封,且能减少水管接头上的胶量,从而能缩短清胶时长、降低水管接头101在清胶过程中受损的几率和程度。
如图1、图2或图3所示,该热失控实验系统还包括卡箍。卡箍箍在软管30外周,图示实施例中,设置了三个卡箍,一个第一卡箍40和两个第二卡箍50。
第一卡箍40箍在软管30套于水管接头101的部分上,第一卡箍40可以增强软管30和水管接头101连接位置的密封性且可以避免实验时水管接头101受高压冲击而脱落。第一卡箍40优选箍紧力强的金属卡箍。
将软管30箍紧在水管接头101上后,由于软管30本身有一定的弹性,所以与水管接头101的连接位置基本能达到所需的密封等级,因此与水管接头101的连接位置基本不需要涂覆密封胶或者仅需要涂覆很少量的密封胶,因此,不会造成水管接头101上粘附大量密封胶致使胶难清理的问题。
第二卡箍50箍在软管30凸伸出水管接头101的部分上,第二卡箍50可以减小软管30和线束20之间的间隙(即上述管线间隙),这样,该间隙更容易被密封胶密封住,并且密封胶硬化后更不容易脱落,所以密封可靠性更高。
由于线束20的外周形状不是规则的圆形,所以第二卡箍50优选对形状适应性更好的塑料卡箍。第二卡箍50的数量优选为多个,设置多个第二卡箍50时,各第二卡箍50沿管长方向依次间隔布置,这样,可以保障管长方向上各个位置的管线间隙都比较小。
如图4所示,软管30的管壁上优选设置侧开口301,侧开口301与软管30通长,也就是说,侧开口301自软管30的一端端面一直贯通道软管30的另一端端面。设置侧开口301时,侧开口301处也需要用密封胶密封。
在软管30的管壁上设置通长的侧开口301,这样,实验结束后,能沿着侧开口301撕开软管30,从而能很容易地将软管30从水管接头101上拆卸下来,而且,受材质影响,软管30与密封胶黏着力很大,所以撕开软管30时能将粘附在水管接头101上的密封胶带下来,从而节省清胶操作,规避了清胶费时费力且容易损伤水管接头101的弊端。
侧开口301的宽度最好不超过2mm,这样能节约用胶量且能避免水管接头101上粘附大量的密封胶。
卡箍的接头与侧开口301错开,也就是说,卡箍的接头和侧开口301位于管周向的不同位置处。这样,可以避免向侧开口301处涂覆密封胶时占到卡箍接头上导致卡箍难拆卸的问题。
综上,本方案利用电池包10的水管接头101、带有侧开口301的套管、卡箍和密封胶实现了传感器的线束20穿出位置的可靠密封,并且解决了清胶量大、清胶费时费力且容易损伤水管接头101的问题。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热失控实验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热失控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包(10)、信息采集部件和软管(30),所述软管(30)的第一端紧套在所述电池包的水管接头(101)外周,所述信息采集部件的线束(20)自所述电池包(10)内部经所述水管接头(101)和所述软管(30)穿出,所述软管(30)的第二端凸伸出所述水管接头(101),所述软管(30)的第二端端口由密封胶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失控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卡箍(40),所述第一卡箍(40)箍在所述软管(30)套于所述水管接头(101)的部分上,将所述软管(30)和所述水管接头(101)紧箍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失控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箍(40)采用金属卡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失控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卡箍(50),所述第二卡箍(50)箍在所述软管(30)凸伸出所述水管接头(101)的部分上,将所述软管(30)和穿于其中的所述线束(20)紧箍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失控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箍(50)采用塑料卡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失控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箍(50)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第二卡箍(50)沿所述软管(30)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热失控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30)的管壁上设有通长的侧开口(301),所述侧开口(301)由密封胶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失控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开口(301)的宽度不超过2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失控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有卡箍的接头均与所述侧开口(301)错开。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热失控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30)采用三元乙丙橡胶管。
CN202121265862.9U 2021-06-07 2021-06-07 热失控实验系统 Active CN2150036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65862.9U CN215003645U (zh) 2021-06-07 2021-06-07 热失控实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65862.9U CN215003645U (zh) 2021-06-07 2021-06-07 热失控实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03645U true CN215003645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129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65862.9U Active CN215003645U (zh) 2021-06-07 2021-06-07 热失控实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036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306346A1 (en) Shield conductor
JP2004308797A (ja) 管の接続構造
CN106461133B (zh) 带泄漏检测的密封套筒
CN215003645U (zh) 热失控实验系统
CN108602543A (zh) 用于软管或管道的隔离件
CN206894161U (zh) 导线保护套密封连接结构
CN102361279A (zh) 线束防护装置
CN210830873U (zh) 水管转接头
CN204441821U (zh) 一种电缆接头保护装置
RU2327076C1 (ru) Гибкий армированный рукав
CN108732683B (zh) 一种用于光缆熔接盒的光缆固定装置
CN110701405A (zh) 压力管道卡扣式连接结构
CN216530368U (zh) 一种耐腐蚀性能好的电缆保护管
CN206468974U (zh) 一种组合密封式波纹管补偿器
CN209881277U (zh) 一种碳钢接头的防爆挠性连接管
CN210372465U (zh) 一种扣压快速承插接头
CN208670377U (zh) 一种方便连接固定的胶管总成
CN211627896U (zh) 一种嵌入式出线装置
CN206282974U (zh) 导线螺栓连接的防松结构
CN205978915U (zh) 一种防脱管接头
CN205863830U (zh) 组合式快装管接头
CN213846135U (zh) 一种用于建筑电气管道的围绕式密封装置
KR101684942B1 (ko) 배관 원터치락 연결장치 및 연결방법
CN217108726U (zh) 一种管路安装结构和管路系统
CN219035898U (zh) 一种管道快速安装防松脱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