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01272U - 一种平板型顶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板型顶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01272U
CN215001272U CN202121679472.6U CN202121679472U CN215001272U CN 215001272 U CN215001272 U CN 215001272U CN 202121679472 U CN202121679472 U CN 202121679472U CN 215001272 U CN215001272 U CN 2150012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bent
bent portion
heat sink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7947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红华
邱明
邓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mlu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umlu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mlux Corp filed Critical Lumlux Corp
Priority to CN20212167947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012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012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012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14Measures for saving energy, e.g. in green hous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灯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平板型顶灯,包括灯壳和电源,灯壳的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凹槽,凹槽底部突出于灯壳的正面,另一端设置第一散热片,第一散热片与设置在灯壳正面的灯体位置对应;电源位于灯壳的背面且固设于凹槽内,电源与第一散热片之间设有间隙,电源与第一散热片顶端齐平。本实用新型布局更加利于电源和灯体的各自散热,避免了热岛效应。电源和第一散热片的顶端齐平,使得顶灯具有平整的外观,便于形成平板型顶灯结构,且利于包装和运输,占用空间小。灯壳上设置向下突出的凹槽,满足电源顶部与第一散热片的齐平设置,利于节省第一散热片高度,且对灯体起到保护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平板型顶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板型顶灯。
背景技术
植物补光灯,作为一种植物生长的辅助灯,对促进植物生长具有积极的作用效果。植物补光灯能够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光照,由于植物补光灯都是在室内使用,因此自身热量较大,电源和灯条都是具有较大的温升,因此易形成热岛效应。同时,现有的植物补光灯结构外形不规则,不利于包装和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板型顶灯,以解决外形不便于包装运输和易产生热岛效应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平板型顶灯,包括:
灯壳,所述灯壳的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凹槽,所述凹槽底部突出于所述灯壳的正面,另一端设置第一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与设置在所述灯壳正面的灯体位置对应;
电源,所述电源位于所述灯壳的背面且固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电源与所述第一散热片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电源与所述第一散热片顶端齐平。
可选地,所述电源设有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二散热片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散热片的顶端齐平,且所述顶端所在平面平行于所述灯壳所在平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散热片包括多个散热片单体,所述散热片单体平行于所述电源的朝向所述第一散热片的端面,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片单体之间的间距相等,且小于所述间隙。
可选地,所述的灯壳上沿长度方向设有散热孔排,所述散热孔排包括沿所述灯壳长度方向的多个散热孔,每个所述散热孔的尺寸等于相邻的两个散热片单体的间距。
可选地,所述散热孔排设置在所述灯壳的中间,所述灯体分为两组并对称设于所述散热孔排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平板型顶灯还包括悬挂架,所述悬挂架为一体结构,所述悬挂架与所述灯壳活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灯壳背面设置两个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沿所述灯壳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悬挂架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块。
可选地,所述悬挂架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为对称结构,所述对称结构分别包括:
第一弯折部,两个所述第一弯折部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弯折部能够分别穿设在两个所述连接块上以连接;
第二弯折部,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末端向上竖直弯折,第二弯折部的末端不低于所述第一散热片的顶端;
第三弯折部,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末端斜向上弯折且沿所述第一散热片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弯折部的末端位于所述第一散热片的上方;
第四弯折部,从所述第三弯折部的末端竖直向上弯折;
第五弯折部,从所述第四弯折部的末端水平弯折且与所述第三弯折部反向设置;
第六弯折部,从所述第五弯折部的末端竖直向下弯折并与所述横梁形成弯折连接。
可选地,所述灯壳的背面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设于所述连接块的两侧,所述悬挂架的所述第三弯折部能够止抵在所述限位柱的顶端端面。
可选地,所述凹槽为外侧壁向内倾斜的锥形槽,位于所述灯壳端部的所述外侧壁设有内凹沉孔,所述内凹沉孔内设置透气螺栓和输入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平板型顶灯,通过在灯壳的两端分别设置电源和第一散热片,且二者之间设有间隙,该布局更加利于电源和灯体的各自散热,改变了传统的电源放置在灯体上方或中间的布局,有效避免了热岛效应。电源和第一散热片的顶端齐平,使得顶灯具有平整的外观,便于形成平板型顶灯结构,且利于包装和运输,占用空间小。
灯壳上设置向下突出的凹槽,满足电源顶部与第一散热片的齐平设置,利于节省第一散热片高度,且向下突出的凹槽,在灯壳正面的端面高于灯体表面,更利于顶灯的保证和运输,且对灯体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板型顶灯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板型顶灯的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板型顶灯的灯壳背面视图;
图4是图3中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板型顶灯中悬挂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所示悬挂架的端面投影视图。
图中:
1.灯壳;11.凹槽;12.第一散热片;13.散热孔排;14.连接块;141.缺口;15.限位柱;2.电源;21.第二散热片;3.灯体;4.悬挂架;41.横梁;42.第一弯折部;43.第二弯折部;44.第三弯折部;45.第四弯折部;46.第五弯折部;47.第六弯折部;5.透气螺栓;6.输入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术语“多个”应该理解为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板型顶灯,如图1和图2所示,该平板型顶灯包括灯壳1和电源2,灯壳1的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凹槽11,凹槽11底部突出于灯壳1的正面,另一端设置第一散热片12,第一散热片12与设置在灯壳1正面的灯体3位置对应;电源2位于灯壳1的背面且固设于凹槽11内,电源2与第一散热片12之间设有间隙,电源2与第一散热片12顶端齐平。
如图1所示的平板型顶灯,通过在灯壳1的两端分别设置电源2和第一散热片12,且二者之间设有间隙,该布局更加利于电源2和灯体3的各自散热,改变了传统的电源2放置在灯体3上方或中间的布局,有效避免了热岛效应。如图1所示,电源2和第一散热片12的顶端齐平,使得顶灯具有平整的外观,便于形成平板型顶灯结构,且利于包装和运输,占用空间小。灯壳1上设置向下突出的凹槽11,满足电源2顶部与第一散热片12的齐平设置,利于节省第一散热片12高度,且向下突出的凹槽11,在灯壳1正面的端面高于灯体3表面,更利于顶灯的包装和运输,且对灯体3起到保护作用。
可选地,电源2设有第二散热片21,第二散热片21的顶端与第一散热片12的顶端齐平,且顶端所在平面平行于灯壳1所在平面。
如图1所示,灯壳1的本体为平板状,正面和背面为相互平行的表面,背面设置第一散热片12,与第一散热片12正对的正面设置灯体3,在第一散热片1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凹槽11,凹槽11向下突出于灯壳1的正面,且高于灯体3的表面,当电源2设置安装在凹槽11内时,可以确保电源2平放在灯壳1上,电源2表面的第二散热片21的顶端与第一散热片12的顶端齐平,与灯壳1的正面形成整体平板型的顶灯,便于包装和运输,同时节约高度空间。
可选地,第一散热片12包括多个散热片单体,散热片单体平行于电源2的朝向第一散热片12的端面,相邻的两个散热片单体之间的间距相等,且小于间隙。
如图1所示,第一散热片12竖直向上垂直于灯壳1的本体表面,沿灯壳1的长度方向上设置若干相互平行的散热片单体,相邻两个散热片单体之间的距离d相等,如果第一散热片12中与电源2距离最近的散热片单体与电源2形成的间隙的宽度为L,则有L大于d,形成较大的间隙,利于隔离电源2和灯体3产生的热量,减少热岛效应,散热效果更好。
可选地,灯壳1上沿长度方向设有散热孔排13,散热孔排13包括沿灯壳1长度方向的多个散热孔,每个散热孔的尺寸等于相邻的两个散热片单体的间距。
如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中,散热孔排13设置在灯壳1的中间,灯体3分为两组并对称设于散热孔排的两侧。具体地,散热孔排13沿灯壳1的长度方向设置,本实施例中,灯体3均布在四个四边形的区间内,第一散热片12沿宽度方向设置四排,在灯壳1的中间设置一排散热孔排13,可以起到空气对流的作用,利于散热。
可选地,平板型顶灯还包括悬挂架4,悬挂架4为一体结构,悬挂架4与灯壳1活动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悬挂架4设置在灯壳1的背面,一体结构的悬挂架4利于收纳和储存,便于运输携带,且一体结构便于加工,成本低。悬挂架4可以采用金属杆件或管件,优选金属管,重量轻,结构强度大。悬挂架4与灯壳1之间活动连接,使用的时候装配在灯壳1上,不使用时拆卸下来包装和运输,不占用额外空间,节约包装和运输成本。
可选地,灯壳1背面设置两个连接块14,两个连接块14沿灯壳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悬挂架4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两个连接块14。
结合图3和图4,两个连接块14设置在灯壳1上沿散热孔排13的两端,靠近第一散热片12的两端,具体距离,可以根据悬挂架4在悬挂安装顶灯整体时的稳定性和整体重量进行设计,悬挂架4的数量不限于一个,可以根据位置空间和悬挂要求设置多个,本实施例以一个悬挂架4为例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两个连接块14的相背离的两端设有缺口141,悬挂架4的两端能够分别通过两个缺口141穿设在连接块14上,形成挂接,用于承载顶灯的整体重量,进一步地,是可以调节顶灯倾斜角度的,后文将详细说明。设置缺口141的形式,便于悬挂架4的安装和拆卸,且拆装效率高。连接块14设置在某个散热孔的上方,利用散热孔的孔位置,便于悬挂架4的位移和转动,悬挂架4在挂于连接块14上后,可以具有一定范围内的转动,便于调节。
可选地,结合图5和图6,悬挂架4包括横梁41,横梁41的两端为对称结构,对称结构分别包括:
第一弯折部42,两个第一弯折部42相对设置,两个第一弯折部42能够分别穿设在两个连接块14上以连接;如图5,本实施例采用一根钢管进行多次弯折形成悬挂架4,两个第一弯折部42对称设置且自由端相对,能够分别从连接块14的相背设置的缺口141处连接并挂于连接块14上,这种设置方式便于在悬挂顶灯时两个第一弯折部42相对向内施力以提高连接的安全性。两个第一弯折部42可以平行于横梁41设置,也可以在悬挂时具有相对于水平面的向上翘曲角度,防止悬挂过程中由于受力变形影响效果。
第二弯折部43,从第一弯折部42的末端向上竖直弯折,第二弯折部43的末端不低于第一散热片12的顶端;可以理解,由于连接块14是设置在散热孔排13的上方,因此连接块14是位于第一散热片12之间的,所以需要通过第二弯折部43向上延伸以突出于第一散热片12的顶端,便于悬挂。
第三弯折部44,从第二弯折部43的末端斜向上弯折且沿第一散热片12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三弯折部44的末端位于第一散热片12的上方;通常的设计中,第一弯折部42是沿灯壳1的长度方向的,那么第三弯折部44沿灯壳1的宽度方向,与第一散热片12的宽度方向一致,这样在悬挂架4整体悬挂时,由于重力作用,第三弯折部44的底端面能够止抵在第一散热片12的某一个散热片单体的顶端,具有限定悬挂角度的作用,以便于调节灯体3的照射角度。
第四弯折部45,从第三弯折部44的末端竖直向上弯折;
第五弯折部46,从第四弯折部45的末端水平弯折且与第三弯折部44反向设置;
第六弯折部47,从第五弯折部46的末端竖直向下弯折并与横梁41形成弯折连接。
以上第四弯折部45、第五弯折部46和第六弯折部47是对横梁41的位置和高度的设置调节段,具体可以根据第三散热片12的宽度和厚度等进行设置,以便于在拆卸悬挂架4后可以扣设在第一散热片12的空隙内,减少占用空间。如图6,第五弯折部46的弯折宽度大于第三弯折部44的水平投影宽度,一般第五弯折部46的弯折宽度可以略大于第一散热片12的宽度,以便于拆卸后可以收于第一散热片12的缝隙内。
可选地,灯壳1的背面设有限位柱15,限位柱15设于连接块14的两侧,悬挂架4的第三弯折部44能够止抵在限位柱15的顶端端面。
如图4,限位柱15的端面宽度大于第一散热片12的散热片单体的宽度,一般大于悬挂架4的端面直径,便于悬挂架4的第三弯折部44能够止抵在限位柱15上以限位。优选地,每个连接块14的沿灯壳1的宽度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与连接块14等距离的限位柱15,便于悬挂架4在安装时自由选择悬挂方向,都可以保证第三弯折部44能够止抵于一个限位柱15上。
可选地,凹槽11为外侧壁向内倾斜的锥形槽,位于灯壳1端部的外侧壁设有内凹沉孔,内凹沉孔内设置透气螺栓5和输入接头6。
如图3所示,灯壳1上凹槽11的朝向外侧端部的外侧壁上设有内凹沉孔连通凹槽11内部,透气螺栓5和输入接头6分别设置在各自的内凹沉孔内,在运输过程中起到保护作用。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平板型顶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灯壳(1),所述灯壳(1)的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凹槽(11),所述凹槽(11)底部突出于所述灯壳(1)的正面,另一端设置第一散热片(12),所述第一散热片(12)与设置在所述灯壳(1)正面的灯体(3)位置对应;
电源(2),所述电源(2)位于所述灯壳(1)的背面且固设于所述凹槽(11)内,所述电源(2)与所述第一散热片(12)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电源(2)与所述第一散热片(12)顶端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型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2)设有第二散热片(21),所述第二散热片(21)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散热片(12)的顶端齐平,且所述顶端所在平面平行于所述灯壳(1)所在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型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片(12)包括多个散热片单体,所述散热片单体平行于所述电源(2)的朝向所述第一散热片(12)的端面,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片单体之间的间距相等,且小于所述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型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壳(1)上沿长度方向设有散热孔排(13),所述散热孔排(13)包括沿所述灯壳(1)长度方向的多个散热孔,每个所述散热孔的尺寸等于相邻的两个散热片单体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板型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排(13)设置在所述灯壳(1)的中间,所述灯体(3)分为两组并对称设于所述散热孔排(13)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型顶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悬挂架(4),所述悬挂架(4)为一体结构,所述悬挂架(4)与所述灯壳(1)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板型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1)背面设置两个连接块(14),两个所述连接块(14)沿所述灯壳(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悬挂架(4)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块(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板型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架(4)包括横梁(41),所述横梁(41)的两端为对称结构,所述对称结构分别包括:
第一弯折部(42),两个所述第一弯折部(42)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弯折部(42)能够分别穿设在两个所述连接块(14)上以连接;
第二弯折部(43),从所述第一弯折部(42)的末端向上竖直弯折,第二弯折部(43)的末端不低于所述第一散热片(12)的顶端;
第三弯折部(44),从所述第二弯折部(43)的末端斜向上弯折且沿所述第一散热片(12)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弯折部(44)的末端位于所述第一散热片(12)的上方;
第四弯折部(45),从所述第三弯折部(44)的末端竖直向上弯折;
第五弯折部(46),从所述第四弯折部(45)的末端水平弯折且与所述第三弯折部(44)反向设置;
第六弯折部(47),从所述第五弯折部(46)的末端竖直向下弯折并与所述横梁(41)形成弯折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板型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1)的背面设有限位柱(15),所述限位柱(15)设于所述连接块(14)的两侧,所述悬挂架(4)的所述第三弯折部(44)能够止抵在所述限位柱(15)的顶端端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型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为外侧壁向内倾斜的锥形槽,位于所述灯壳(1)端部的所述外侧壁设有内凹沉孔,所述内凹沉孔内设置透气螺栓(5)和输入接头(6)。
CN202121679472.6U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平板型顶灯 Active CN2150012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79472.6U CN215001272U (zh)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平板型顶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79472.6U CN215001272U (zh)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平板型顶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01272U true CN215001272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124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79472.6U Active CN215001272U (zh)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平板型顶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012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356722A1 (en) * 2022-10-19 2024-04-24 Xiamen PVTECH Co., Ltd. Plant growth lighting device having multi-function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356722A1 (en) * 2022-10-19 2024-04-24 Xiamen PVTECH Co., Ltd. Plant growth lighting device having multi-function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01272U (zh) 一种平板型顶灯
CN101435544A (zh) 高光效广角自然散热led路灯
CN102374408A (zh) 一种led照明装置及led照明灯具
CN101699139B (zh) 大功率led路灯
EP2789908A1 (en) Led lamp heat radiator and led lamp
CN202074470U (zh) 一种具有切口结构的散热器
CN201359241Y (zh) 高光效广角自然散热led路灯
CN201636810U (zh) 一种led路灯散热片
CN202101096U (zh) 一种大功率led方箱形顶灯
CN209842540U (zh) 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
CN208951862U (zh) 一种led高顶灯
CN209229509U (zh) 一种筒灯灯体
CN201844300U (zh) 一种led照明装置
CN207648561U (zh) Led路灯灯头
CN201396646Y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的led路灯
CN212390183U (zh) 筒灯
CN206386779U (zh) 一种瓦楞灯
CN213300041U (zh) 一种高效率异型散热器
CN202884627U (zh) 一种高效节能led灯具拼装结构
CN215489622U (zh) 一种灯体双层散热器
CN210532749U (zh) 一种太阳能和co2热泵恒温供水系统用的集热蒸发器
CN211952664U (zh) 铝型材
CN208983281U (zh) 一种组合led灯铝型材
CN216790099U (zh) 一种具有高效散热结构的led植物灯管
CN111288367A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室外用led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