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97390U - 伸缩爬梯 - Google Patents

伸缩爬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97390U
CN214997390U CN202120689928.0U CN202120689928U CN214997390U CN 214997390 U CN214997390 U CN 214997390U CN 202120689928 U CN202120689928 U CN 202120689928U CN 214997390 U CN214997390 U CN 2149973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frame
telescopic
ladder
p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8992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松
胡天翔
步凡
于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Traffi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Traffi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Traffi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Traffi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8992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973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973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973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伸缩爬梯,涉及建筑类扶梯技术领域,包括爬梯部件和两组扶手部件,所述扶手部件固定安装在所述爬梯部件的两侧,且两组所述扶手部件关于所述爬梯部件轴对称,所述爬梯部件包括第一框架杆、第二框架杆和若干个踏板,所述第一框架杆与所述第二框架杆平行,所述踏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杆与所述第二框架杆相对的侧面之间,所述第一框架杆与所述第二框架杆靠近底部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爬梯部件的顶部设置有衔接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连接机构,根据需要搭建扶梯的高度,多个扶梯之间通过类似搭积木的方式拼接起来。

Description

伸缩爬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类扶梯领域,具体为一种伸缩爬梯。
背景技术
折叠梯,是土木工程用品,协助工作人员在工地上高落低,有如活动楼梯。折梯用时打开,用完折合起来,方便转移。折叠梯子要求做工必须坚实牢固,折叠梯子被广泛用于各种土建工程,装修工程,折叠梯子的方便两用性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因此在建筑施工使用的时候,就会用到折叠扶梯。
现有的折叠扶梯在使用具备以下问题:在不用的使用环境下,需要使用的扶梯的高度不同,而现有的折叠扶梯无法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节高度。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领域技术人员积极创新研究,以期创设出一种伸缩爬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伸缩爬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折叠扶梯无法按照需求调节高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伸缩爬梯,包括爬梯部件和两组扶手部件,所述扶手部件固定安装在所述爬梯部件的两侧,且两组所述扶手部件关于所述爬梯部件轴对称,所述爬梯部件包括第一框架杆、第二框架杆和若干个踏板,所述第一框架杆与所述第二框架杆平行,所述踏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杆与所述第二框架杆相对的侧面之间,所述第一框架杆与所述第二框架杆靠近底部的侧壁皆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爬梯部件的顶部设置有衔接机构;
所述衔接机构包括滑动轨道、滑动杆和连接杆,所述第一框架杆与所述第二框架杆的顶部皆铰接有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壁设置有所述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所述滑动杆,所述连接杆的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动杆上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一端穿过所述滑槽后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动杆的侧壁上,且所述把手能够在所述滑槽内来回滑动。
进一步地说,所述滑动杆的侧壁开设有贯穿其表面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的直径相同。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框架杆的背部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二框架杆的背部设置有与所述卡槽匹配的卡条。
进一步地说,所述扶手部件包括扶手杆、固定杆和伸缩杆,所述固定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爬梯部件的两侧,所述伸缩杆套设于所述伸缩杆内,所述扶手杆固定安装在所述伸缩杆的顶部。
进一步地说,所述固定杆的侧面自上而下均匀开设有多个调节孔,所述伸缩杆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调节孔尺寸相匹配的调节块,所述调节块卡接与所述调节孔内。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框架杆与所述第二框架杆的顶端皆固定安装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表面开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呈环形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说,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孔匹配通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通孔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说,每一所述踏板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垫。
进一步地说,所述连接杆、所述第一框架杆、所述第二框架杆、所述扶手杆、所述固定杆和所述伸缩杆皆为轻型方钢杆或圆钢杆。
进一步地说,所述连接杆能够插接于所述第一框架杆或所述第二框架杆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包括滑动轨道、滑动杆和连接杆的衔接机构,通过将连接机构插入对应的框架杆内,能够实现两个伸缩爬梯之间的拼接,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滑动把手,在不需要拼接扶梯时,滑动杆能够置于连接杆内部,不影响单个扶梯的使用;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包括扶手杆、固定杆和伸缩杆的扶手部件,通过将伸缩杆上的调节块卡入不同位置的调节孔内,来调节扶手杆距离爬梯部件的高度,使不同身高的使用者又能舒适的使用本伸缩扶梯。
3.通过将螺栓插入不同位置的限位孔中,使用者能够调节衔接机构与爬梯部件之间开合的角度,使伸缩扶梯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通过调节最顶端连接机构的角度,使衔接机构能够与建筑物顶端贴合,提高扶梯的可靠性。
4.通过将卡条卡入卡槽内,两个爬梯能够收纳在一起,有效的节省了收纳扶梯的空间。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衔接机构的剖视图;
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1、爬梯部件;11、第一框架杆;12、第二框架杆;13、踏板;2、扶手部件;21、扶手杆;22、固定杆;221、调节孔;23、伸缩杆、231、调节块;3、衔接机构;31、滑动轨道;32、滑动杆;321、把手;322、第二固定孔;33、连接杆;331、滑槽;332、通孔;4、卡槽;5、卡条;6、防滑垫;7、第一固定孔;8、固定盘;81、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功效。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其它不同的方式予以实施,即,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范畴下,能予不同的修饰与改变。
实施例:一种伸缩爬梯,如图1到图3所示,包括爬梯部件1和两组扶手部件2,所述扶手部件固定安装在所述爬梯部件的两侧,且两组所述扶手部件关于所述爬梯部件轴对称,所述爬梯部件包括第一框架杆11、第二框架杆12和若干个踏板13,所述第一框架杆与所述第二框架杆平行,所述踏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杆与所述第二框架杆相对的侧面之间,所述第一框架杆与所述第二框架杆靠近底部的侧壁皆开设有第一固定孔7,所述爬梯部件的顶部设置有衔接机构3;
所述衔接机构包括滑动轨道31、滑动杆32和连接杆33,所述第一框架杆与所述第二框架杆的顶部皆铰接有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壁设置有所述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所述滑动杆,所述连接杆的侧壁开设有滑槽331,所述滑动杆上设置有把手321,所述把手的一端穿过所述滑槽后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动杆的侧壁上,且所述把手能够在所述滑槽内来回滑动。
所述滑动杆的侧壁开设有贯穿其表面的第二固定孔322,所述第二固定孔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的直径相同。在组装伸缩扶梯时,将连接杆插入与之对应的第一框架杆或所述第二框架杆的底部,通过滑动所述把手来移动滑动杆的位置,将所述第二固定孔与所述第一固定孔重合,将固定螺栓插入所述第二固定孔与所述第一固定孔来实现衔接机构与爬梯部件之间的组合。
所述第一框架杆的背部设置有卡槽4,所述第二框架杆的背部设置有与所述卡槽匹配的卡条5,通过将所述卡条卡入所述卡槽内,两个爬梯能够收纳在一起。
所述扶手部件包括扶手杆21、固定杆22和伸缩杆23,所述固定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爬梯部件的两侧,所述伸缩杆套设于所述伸缩杆内,所述扶手杆固定安装在所述伸缩杆的顶部。
所述固定杆的侧面自上而下均匀开设有多个调节孔221,所述伸缩杆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调节孔尺寸相匹配的调节块231,所述调节块卡接与所述调节孔内。将伸缩杆上的调节块卡入不同位置的调节孔内,来调节扶手杆距离爬梯部件的高度,使不同身高的使用者又能舒适的使用伸缩扶梯。
所述第一框架杆与所述第二框架杆的顶端皆固定安装有固定盘8,所述固定盘的表面开设有多个限位孔81,所述限位孔呈环形均匀分布。
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孔匹配通孔332,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通孔之间通过螺栓连接,通过将所述通孔与不同的限位孔匹配,能够调节所述衔接机构旋转角度,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
每一所述踏板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垫6,使所述踏板带有防滑功能。
所述连接杆、所述第一框架杆、所述第二框架杆、所述扶手杆、所述固定杆和所述伸缩杆皆为轻型方钢杆或圆钢杆。
所述连接杆能够插接于所述第一框架杆或所述第二框架杆的底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时,首先根据需要搭建扶梯的高度确定需要使用的伸缩扶梯的个数,根据需要搭建的角度调节所述衔接机构的开合角度,将螺栓插入限位盘上的限位孔中,将衔接机构固定,然后推动把手,移动连接杆内的滑动杆,将滑动杆伸出移动杆外,将连接杆插入与之对应的第一框架杆或所述第二框架杆的底部,调整移动杆的位置,使将所述第二固定孔与所述第一固定孔重合,将固定螺栓插入所述第二固定孔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内完成两个扶梯之间的连接,最顶部的扶梯的衔接机构也能够按照上述方法调整,使衔接机构能够与建筑物顶端贴合,提高扶梯的可靠性,最后按下伸缩杆上的调节块,使调节块卡入合适的调节孔内,对扶手部件的高度经行调节。
在收纳将第一个伸缩扶梯背部的卡条卡接入第二个伸缩扶梯背部的卡槽内,剩余的伸缩扶梯依次类推,从而将所有伸缩扶梯都收纳在一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伸缩爬梯,其特征在于:包括爬梯部件(1)和两组扶手部件(2),所述扶手部件固定安装在所述爬梯部件的两侧,且两组所述扶手部件关于所述爬梯部件轴对称,所述爬梯部件包括第一框架杆(11)、第二框架杆(12)和若干个踏板(13),所述第一框架杆与所述第二框架杆平行,所述踏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杆与所述第二框架杆相对的侧面之间,所述第一框架杆与所述第二框架杆靠近底部的侧壁皆开设有第一固定孔(7),所述爬梯部件的顶部设置有衔接机构(3);
所述衔接机构包括滑动轨道(31)、滑动杆(32)和连接杆(33),所述第一框架杆与所述第二框架杆的顶部皆铰接有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内壁设置有所述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所述滑动杆,所述连接杆的侧壁开设有滑槽(331),所述滑动杆上设置有把手(321),所述把手的一端穿过所述滑槽后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动杆的侧壁上,且所述把手能够在所述滑槽内来回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伸缩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的侧壁开设有贯穿其表面的第二固定孔(322),所述第二固定孔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的直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伸缩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杆的背部设置有卡槽(4),所述第二框架杆的背部设置有与所述卡槽匹配的卡条(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伸缩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部件包括扶手杆(21)、固定杆(22)和伸缩杆(23),所述固定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爬梯部件的两侧,所述伸缩杆套设于所述伸缩杆内,所述扶手杆固定安装在所述伸缩杆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伸缩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的侧面自上而下均匀开设有多个调节孔(221),所述伸缩杆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调节孔尺寸相匹配的调节块(231),所述调节块卡接与所述调节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伸缩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杆与所述第二框架杆的顶端皆固定安装有固定盘(8),所述固定盘的表面开设有多个限位孔(81),所述限位孔呈环形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伸缩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孔匹配通孔(332),所述限位孔与所述通孔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伸缩爬梯,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踏板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垫(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伸缩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所述第一框架杆、所述第二框架杆、所述扶手杆、所述固定杆和所述伸缩杆皆为轻型方钢杆或圆钢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伸缩爬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能够插接于所述第一框架杆或所述第二框架杆的底端。
CN202120689928.0U 2021-04-06 2021-04-06 伸缩爬梯 Active CN2149973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89928.0U CN214997390U (zh) 2021-04-06 2021-04-06 伸缩爬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89928.0U CN214997390U (zh) 2021-04-06 2021-04-06 伸缩爬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97390U true CN214997390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096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89928.0U Active CN214997390U (zh) 2021-04-06 2021-04-06 伸缩爬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973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52355A (zh) 一种带平衡装置的楼道自动滑梯
CN214997390U (zh) 伸缩爬梯
CN210914882U (zh) 斜挂式升降平台的导轨
CN107673171A (zh) 一种轨道下吊式电车
CN204754739U (zh) 登梯抱紧装置
TW438713B (en) Replacing method of escalator step link and its guide rail device
CN208753815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变电检修架
CN213923812U (zh) 一种预制楼梯的吊装装置
CN214835086U (zh) 一种可周转的装配式施工上人楼梯
CN211647265U (zh) 一种脚手架踏板
CN209742765U (zh) 一种油田电工维修登高梯
CN107398978A (zh) 一种便于调节使用的木线条加工设备
CN205558781U (zh) 一种使用便捷的电工安全操作梯
CN210948453U (zh) 一种建筑用扶梯
CN208473686U (zh) 一种电力检修梯
US7232009B1 (en) Ascension/descens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09976438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登高检修梯
DE29917412U1 (de) Leitergerüst mit einer Anlegeleiter
CN205800686U (zh) 一种抽拉式快速连接通道
CN220955383U (zh) 一种快速简捷安装连接的金属栏杆
CN213898075U (zh) 一种调节式超高层建筑结构附着式爬架
CN205599976U (zh) 一种手电钻支架
CN210577393U (zh) 一种铁路电力检修安全平台
CN211923293U (zh) 安全的平步楼梯扶手
CN217264574U (zh) 一种暖通设备安装位移调整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