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85862U - 一种具有高强度减震功能的自行车车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高强度减震功能的自行车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85862U
CN214985862U CN202121295872.7U CN202121295872U CN214985862U CN 214985862 U CN214985862 U CN 214985862U CN 202121295872 U CN202121295872 U CN 202121295872U CN 214985862 U CN214985862 U CN 2149858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supporting beam
bicycle frame
shock absorption
absorption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9587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中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Ansbern Spo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Ansbern Spo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Ansbern Spo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Ansbern Spo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9587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858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858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858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强度减震功能的自行车车架,包括:通过装配底盘连接在一起的前托架和后托架,装配底盘内后部设置轴承,轴承贯穿设置在装配底盘两侧面,轴承两端设置受力杆,装配底盘顶面设置支撑管,支撑管顶端连接车座,支撑管上部设置支撑梁。减震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梁下方的第一铰接件和第二铰接件,第一铰接件和第二铰接件之间设置缓冲弹簧,缓冲弹簧中心线处设置伸缩杆,伸缩杆两端均设置装配孔,两个装配孔分别连接第一铰接件和第二铰接件,第一铰接件连接一端连接后托架。利用两个铰接件将缓冲弹簧沿支撑梁的轴线方向设置,当自行车受到颠簸震荡时,能够将自行车受到的竖直方向的冲击力分解成不同的方向,缓冲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高强度减震功能的自行车车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研发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强度减震功能的自行车车架。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自行车本身也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有公路自行车赛、山地自行车赛、场地自行车赛、特技自行车比赛等。
自行车对减震有极高要求的自行车,现有的自行车减震车架减震效果差,满足不了当前市场的要求,当在颠簸程度较大的路段,自行车前叉的减震功能并不能理想地解决震动问题,现有技术的减震机构多是直接在支撑管下方设置一个弹簧,但这样抗震效果并不好,冲击力仍然是竖直方向上的力,因此,不能有效分解掉在竖直方向上的冲击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高强度减震功能的自行车车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高强度减震功能的自行车车架,包括:通过装配底盘连接在一起的前托架和后托架,所述装配底盘内后部设置轴承,所述轴承贯穿设置在所述装配底盘两侧面,所述轴承两端设置受力杆,所述装配底盘顶面设置支撑管,所述支撑管顶端连接车座,所述支撑管上部设置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下方设置减震机构。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梁下方的第一铰接件和第二铰接件,所述第一铰接件和所述第二铰接件之间设置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中心线处设置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两端均设置装配孔,两个所述装配孔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铰接件和所述第二铰接件,所述第一铰接件连接一端连接后托架,所述后托架用于固定后车轮。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底盘前端设置前托架,所述前托架右端连接转向管,所述转向管内设置塑料轴承。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轴承上固定套接链轮盘,且所述链轮盘整体设置为镂空状。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受力杆套接在所述轴承两端,所述受力杆一端侧面设置多边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轴承两端设置为多边形棱柱体,所述多边形棱柱体与所述多边形凹槽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受力杆一端侧面设置贯穿的螺纹连杆,所述螺纹连杆连接脚蹬。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铰接件上部设置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梁上。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梁右端连接转向管,且所述支撑梁右端下方连接所述前托架。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管与所述支撑梁连接处设置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用于辅助固定支撑梁。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梁和所述前托架均为镂空设置,且所述支撑梁和所述前托架内均设置有刹车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减震机构设置在支撑梁下方,通过减震机构托起自行车架整体重量,能够有效提高自信那个车的抗震能力,同时,利用两个铰接件将缓冲弹簧沿支撑梁的轴线方向设置,当自行车受到颠簸震荡时,能够将自行车受到的竖直方向的冲击力分解成不同的方向,缓冲效果更好,从而减小冲击力的影响提高骑行者的骑行体验。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缓冲弹簧中心线处设置的伸缩杆,能够辅助矫正缓冲弹簧的伸缩方向,避免其受到挤压时出现偏斜现象,从而损坏整体减震机构,同时,通过伸缩杆将第一铰接件和第二铰接件转动连接,使铰接件能够跟随的后托架的受力规律性调整状态,从而使自行车车架整体稳定性更好。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转向管内设置的塑料轴承,能够减小车把在转动时的摩擦力,从事骑行者在骑行时更方便,同时,通过在轴承上设置的链轮盘,进一步与链条的配合,确保自行车能够在链轮盘带动下行进,并且将链轮盘整体设置为镂空状,能够节省加工材料,同时使自行车整体更轻便。
(4)本实用新型通过多边形棱柱体与多边形凹槽的配合连接,使轴承与受力杆稳定连接,从而保证其行驶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通过在支撑管与支撑梁连接处设置的加强杆,能够辅助固定支撑梁,使自行车车架整体结构更牢固,骑行时更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地,110-装配底盘,120-支撑梁,121-刹车线,130-转向管,140-后托架,150-支撑管,160-前托架,
210-加强杆,220-第一铰接件,221-转动轴,230-缓冲弹簧,240-链轮盘,250-多边形棱柱体,260-受力杆,261-螺纹连杆,270-第二铰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具有高强度减震功能的自行车车架,包括:通过装配底盘110连接在一起的前托架和后托架140,装配底盘110内后部设置轴承(图中未示出),轴承贯穿设置在装配底盘110两侧面,轴承两端设置受力杆260,受力杆260一端侧面设置贯穿的螺纹连杆261,螺纹连杆261连接脚蹬(图中未示出),装配底盘110顶面设置支撑管150,支撑管150顶端连接车座(图中未示出),支撑管150上部设置支撑梁120,支撑梁120下方设置减震机构。
如图2所示,减震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梁120下方的第一铰接件220和第二铰接件270,第一铰接件220和第二铰接件270之间设置缓冲弹簧230,缓冲弹簧230中心线处设置伸缩杆,伸缩杆两端均设置装配孔,两个装配孔分别连接第一铰接件220和第二铰接件270,第一铰接件220连接一端连接后托架140,后托架140用于固定后车轮。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通过在缓冲弹簧230中心线处设置的伸缩杆,能够辅助矫正缓冲弹簧230的伸缩方向,避免其受到挤压时出现偏斜现象,从而损坏整体减震机构,同时,通过伸缩杆将第一铰接件220和第二铰接件270转动连接,使铰接件能够跟随的后托架140的受力规律性调整状态,从而使自行车车架整体稳定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第一铰接件220上部设置转动轴221,转动轴221转动连接在支撑梁120上;将减震机构设置在支撑梁120下方,通过减震机构托起自行车架整体重量,能够有效提高自信那个车的抗震能力,同时,利用两个铰接件将缓冲弹簧230沿支撑梁120的轴线方向设置,当自行车受到颠簸震荡时,能够将自行车受到的竖直方向的冲击力分解成不同的方向,缓冲效果更好,从而减小冲击力的影响提高骑行者的骑行体验。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支撑梁120和前托架均为镂空设置,且支撑梁120和前托架内均设置有刹车线121,通过将刹车线121走在支撑梁120和前托架内,使自行车整体外管更美观,且避免刹车线121出现脱离、松散现象。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装配底盘110前端设置前托架,前托架右端连接转向管130,转向管130内设置塑料轴承;通过在转向管130内设置的塑料轴承,能够减小车把在转动时的摩擦力,从事骑行者在骑行时更方便,同时,通过在轴承上设置的链轮盘240,进一步与链条的配合,确保自行车能够在链轮盘240带动下行进,轴承上固定套接链轮盘240,且链轮盘240整体设置为镂空状,将链轮盘240整体设置为镂空状,能够节省加工材料,同时使自行车整体更轻便。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受力杆260套接在轴承两端,受力杆260一端侧面设置多边形凹槽;轴承两端设置为多边形棱柱体250,通过多边形棱柱体250与多边形凹槽的配合连接,使轴承与受力杆260稳定连接,从而保证其行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支撑梁120右端连接转向管130,且支撑梁120右端下方连接前托架,通过将支撑梁120和前托架固定连接起来,使自行车车架整体更牢固,安全性更好。另一方面通过在支撑管150与支撑梁120连接处设置的加强杆210,能够辅助固定支撑梁120,使自行车车架整体结构更牢固,骑行时更安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后托架140受到冲击力之后,第一铰接件221在后托架的作用力下开始挤压缓冲弹簧230,缓冲弹簧230逐渐收缩,与此同时伸缩杆同步收缩,后托架140受到的冲击力逐渐分解成为沿支撑梁160中心轴线方向的作用力,当后托架140受到的冲击力消失之后,缓冲弹簧230逐渐恢复初始状态,这一过程有效缓冲了支撑管150受到冲击力在竖直方向的影响,起到了更好的抗震效果。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高强度减震功能的自行车车架,包括:通过装配底盘连接在一起的前托架和后托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配底盘内后部设置轴承,所述轴承贯穿设置在所述装配底盘两侧面,所述轴承两端设置受力杆,所述装配底盘顶面设置支撑管,所述支撑管顶端连接车座,所述支撑管上部设置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下方设置减震机构;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梁下方的第一铰接件和第二铰接件,所述第一铰接件和所述第二铰接件之间设置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中心线处设置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两端均设置装配孔,两个所述装配孔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铰接件和所述第二铰接件,所述第一铰接件连接一端连接后托架,所述后托架用于固定后车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强度减震功能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底盘前端设置前托架,所述前托架右端连接转向管,所述转向管内设置塑料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强度减震功能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上固定套接链轮盘,且所述链轮盘整体设置为镂空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强度减震功能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杆套接在所述轴承两端,所述受力杆一端侧面设置多边形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强度减震功能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两端设置为多边形棱柱体,所述多边形棱柱体与所述多边形凹槽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强度减震功能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杆一端侧面设置贯穿的螺纹连杆,所述螺纹连杆连接脚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强度减震功能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件上部设置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强度减震功能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右端连接转向管,且所述支撑梁右端下方连接所述前托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强度减震功能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与所述支撑梁连接处设置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用于辅助固定支撑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强度减震功能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和所述前托架均为镂空设置,且所述支撑梁和所述前托架内均设置有刹车线。
CN202121295872.7U 2021-06-10 2021-06-10 一种具有高强度减震功能的自行车车架 Active CN2149858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95872.7U CN214985862U (zh) 2021-06-10 2021-06-10 一种具有高强度减震功能的自行车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95872.7U CN214985862U (zh) 2021-06-10 2021-06-10 一种具有高强度减震功能的自行车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85862U true CN214985862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131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95872.7U Active CN214985862U (zh) 2021-06-10 2021-06-10 一种具有高强度减震功能的自行车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858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85553A (en) Suspension for a bicycle having a Y shaped frame
US5725227A (en) Suspension system for a bicycle
US10328991B2 (en) Bicycle frame with passive seat tube pivot joint
US6164676A (en) Variable reduction cross-linkage for rear suspension bicycle
US6203042B1 (en) Bicycle rear suspension system providing relative rearward motion of rear axle
US8888115B2 (en) Bicycle seat tube
US7175191B2 (en) Bicycle front fork assembly
US8434776B2 (en) Bicycle frame with rear suspension system
US20110187078A1 (en) Rear suspension unit for after market use in folding bikes
US20100156066A1 (en) Mountain bicycle having improved frame geometry
US20090267317A1 (en) Shock absorbing frame for a bicycle
IE61270B1 (en) Combination beam support
US20060125205A1 (en) Front wheel drive mechanism for bicycle
US6834877B2 (en) Rear suspension of a vehicle with drive wheel borne by an oscillating arm
CN110461701B (zh) 蹲式自行车
WO2012063098A1 (en) Rear suspension unit for after market use in folding bikes
CN214985862U (zh) 一种具有高强度减震功能的自行车车架
US6837506B2 (en) Bicycle frame
US7819216B1 (en) Motorcycle conversion assembly
US20150329169A1 (en) Suspension system for the front wheel of single-track two- wheeled vehicles namely motorcycles and bicycles
EP0669247A1 (en) Rear suspension frame for two-wheeled vehicles
US20210380195A1 (en) Bicycle rear suspension system with selectable axle paths
CN206984212U (zh) 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自行车
CN2499317Y (zh) 倒三轮摩托车
CN217374790U (zh) 一种减震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