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84773U - 一种客车的冷却系统及客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客车的冷却系统及客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84773U
CN214984773U CN202121531937.3U CN202121531937U CN214984773U CN 214984773 U CN214984773 U CN 214984773U CN 202121531937 U CN202121531937 U CN 202121531937U CN 214984773 U CN214984773 U CN 2149847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system
water tank
water
controller
water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3193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浩
韩冰
祁建伟
周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3193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847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847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847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客车的冷却系统及客车,涉及车辆新能源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冷却系统、第二冷却系统、连接管路和电磁阀,其中,第一冷却系统设置在客车靠近其顶部的位置处,且包括第一水箱;第二冷却系统设置在客车靠近其底部的位置处,且包括第二水箱。连接管路的一端与第二水箱的下游管路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水箱连通;电磁阀设置在连接管路上,用于连通或截断连接管路。因此,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水箱中冷却液不足时用户可以打开电磁阀,以实现第二水箱给第一水箱补充冷却液,不需要用户爬上车顶,提高了用户给第一水箱加注冷却液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一种客车的冷却系统及客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新能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客车的冷却系统及客车。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公交和客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及整车厂开始使用及生产纯电动客车,由于公交和客车使用空间需求,底盘下方无空间放置动力电池,动力电池往往布置在车辆顶部。当使用水冷动力电池时,需要安装供动力电池冷却所需的膨胀水箱,供动力电池冷却系统水量膨胀及补充使用。
目前,为了实现吸收冷却系统膨胀体积及冷却液加注需求,动力电池的膨胀水箱一般安装在车辆顶部。这样,当车辆需要补水时,需要维护人员登上车顶,给动力电池冷却系统补给冷却液,极其不便且有高空作业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客车的冷却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为位于客车顶部的冷却系统补充冷却液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进一步目的是要提高对客车顶部的水箱加注冷却液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冷却系统的客车。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客车的冷却系统,包括:
第一冷却系统,设置在所述客车靠近其顶部的位置处;其中,所述第一冷却系统包括用于为所述第一冷却系统提供冷却液的第一水箱;
第二冷却系统,设置在所述客车靠近其底部的位置处;其中,所述第二冷却系统包括用于为所述第二冷却系统提供冷却液的第二水箱,
连接管路,其一端与所述第二水箱的下游管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水箱连通;和
电磁阀,设置于所述连接管路上,用于连通或截断所述连接管路。
可选地,所述第一冷却系统为所述客车的动力电池冷却系统;
所述第二冷却系统为所述客车的电机冷却系统。
可选地,所述第二冷却系统包括水泵,所述电磁阀设置在所述水泵靠近所述第一水箱的一端;所述水泵用于在所述连接管路连通时驱动所述第二水箱中的冷却液流向所述第一水箱。
可选地,还包括:
控制器,与所述水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水泵开启或关闭。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电磁阀连接,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阀开启或关闭。
可选地,所述第一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一水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水箱中,且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上报的水位控制所述电磁阀和/或所述水泵的开启或关闭。
可选地,所述连接管路包括多根并列设置的子管路。
可选地,所述第二冷却系统包括第二水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水箱中,且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其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上报的水位低于预设阈值时,输出补液提醒消息。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上报的水位控制所述电磁阀和/或所述水泵的开启或关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客车,其安装有上述的冷却系统。
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冷却系统、第二冷却系统、连接管路和电磁阀,其中,第一冷却系统设置在客车靠近其顶部的位置处,且包括第一水箱;第二冷却系统设置在客车靠近其底部的位置处,且包括第二水箱。连接管路的一端与第二水箱的下游管路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水箱连通;电磁阀设置在连接管路上,用于连通或截断连接管路。因此,本实用新型在第一水箱中冷却液不足时用户可以打开电磁阀,以实现第二水箱给第一水箱补充冷却液,不需要用户爬上车顶,提高了用户给第一水箱加注冷却液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管路包括多根并列设置的子管路,从而提高了第二冷却系统中冷却液传输至第一水箱的速度,提高了冷却液加注的效率。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客车的冷却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客车的冷却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客车的冷却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客车的冷却系统100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所示,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客车的冷却系统100包括第一冷却系统10、第二冷却系统20、连接管路30和电磁阀40,其中,第一冷却系统10设置在客车靠近其顶部的位置处,第一冷却系统10包括用于为客车的第一冷却系统10提供冷却液的第一水箱11。第二冷却系统20设置在客车靠近其底部的位置处,第二冷却系统20包括用于为第二冷却系统20提供冷却液的第二水箱21。连接管路30的一端与第二水箱21的下游管路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水箱11连通。电磁阀40设置于连接管路30上,用于连通或截断连通连接管路30。这里,第二水箱21的下游管路指的是第二水箱21的出水管路,第二水箱21的上游管路指的是第二水箱21的进水管路。电磁阀40是基于用户的操作开启或关闭的。
该实施例在第一水箱11中冷却液不足时用户可以打开电磁阀40,以实现第二水箱21给第一水箱11补充冷却液,不需要用户爬上车顶,提高了用户给第一水箱11加注冷却液的便利性。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客车的冷却系统100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2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冷却系统20包括水泵22,电磁阀40设置在水泵22靠近第一水箱11的一端,水泵22用于在连接管路30连通时驱动第二水箱21中的冷却液流向第一水箱11。该实施例在需要对第一冷却系统10的第一水箱11进行补液时,利用现有的第二冷却系统20中的水泵22驱动第二水箱21中的冷却液流动至第一水箱11,不需要另外增加水泵,节约了成本。
进一步地,客车的冷却系统100还包括控制器50,其与水泵22连接,控制器50用于控制水泵22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地,控制器50还与电磁阀40连接,控制器50用于控制电磁阀40开启或关闭。控制器50可以根据用户的指令控制电磁阀40的开启或关闭。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第一冷却系统10还包括第一水位传感器(图中未示出),设置在第一水箱11中且与控制器50连接。第一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水箱11中冷却液的水位。控制器50基于第一水位传感器上报的水位控制电磁阀40和/或水泵22的开启或关闭。当第一水位传感器检测到第一水箱11处于低水位需要补充冷却液时,此时控制器50就控制电磁阀40开启以及控制水泵22处于开启状态,以使得水泵22驱动第二水箱21中的冷却液进入第一水箱11中。若第一水箱11的冷却液加注至水位到达一定高度时,控制器40会控制电磁阀40和水泵22关闭,以停止对第一水箱11继续加注。这里,在利用第二冷却系统20对第一冷却系统10进行加注时,两个系统都是停止工作的。第一水箱11中的水位用于表征冷却液的量低于预设值时开启电磁阀40和水泵22。
进一步地,第二冷却系统20包括第二水位传感器(图中未示出),第二水位传感器设置在第二水箱21中,且与控制器50连接。第二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水箱21中冷却液的水位。其中,控制器50还用于在第二水位传感器上报的水位低于预设阈值时,输出补液提醒信息。也就是说,第二水位传感器在检测到第二水箱21中冷却液处于低水位时控制器就会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人员及时对第二水箱21进行补液。
进一步地,控制器50还用于基于第二水位传感器上报的水位控制电磁阀40和/或水泵22的开启或关闭。也就是说,在第二水箱21中的冷却液不足时也需要关闭电磁阀40和水泵22。
进一步地,连接管路30包括多根并列设置的子管路,从而提高了第二冷却系统20中冷却液传输至第一水箱11的速度,提高了冷却液加注的效率。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客车的冷却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3所示,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冷却系统10为客车的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第二冷却系统20为客车的电机冷却系统。当动力电池冷却系统中没有冷却液或者冷却液较少时,可以将处于低位的电机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通过连通管路传输至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的水箱中,从而实现对动力电池冷却系统进行补液,比较方便,之后只需要对电机冷却系统中的水箱进行补液即可。并且,动力电池冷却系统中还设有第一水泵,以在需要冷却时驱动第一水箱11中的冷却液在动力电池冷却系统中流动,以达到对电池进行冷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客车,其安装有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的冷却系统100。对于冷却系统100,这里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在客车现有的两个冷却系统之间增加连接管路30和电磁阀40。当第一冷却系统10中的第一水箱11的第一水位传感器检测出水位较低需要补充冷却液时,控制器50接收到第一水位传感器上报的水位且在水位低于预设值时控制电磁阀40开启并控制水泵22开始工作(此时,两个冷却系统均停止工作),第二水箱21中的冷却液在水泵22的驱动下,通过连接管路30对第一水箱11进行补液,当第一水箱11的水位达到预设水位时,补液工作完成,控制器50控制电磁阀40和水泵22关闭(此时,两个冷却系统重新独立工作,各自正常运行互不干扰)。当第二水箱21中的第二水位传感器检测出第二水箱21的水位处于低水位时,工作人员只需要对第二水箱21进行补液即可,补液过程不需要人员爬上客车的车顶对第一水箱11进行补液,在地面即可完成所有的补液工作,比较方便。另外,本实用新型在客车原有的冷却系统中增加连接管路30和电磁阀40即可实现客车顶部冷却系统的自动补液功能,结构简单且易于实现,极大地提高了补液效率,同时避免了高空作业风险。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客车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冷却系统,设置在所述客车靠近其顶部的位置处;其中,所述第一冷却系统包括用于为所述第一冷却系统提供冷却液的第一水箱;
第二冷却系统,设置在所述客车靠近其底部的位置处;其中,所述第二冷却系统包括用于为所述第二冷却系统提供冷却液的第二水箱,
连接管路,其一端与所述第二水箱的下游管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水箱连通;和
电磁阀,设置于所述连接管路上,用于连通或截断所述连接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冷却系统为所述客车的动力电池冷却系统;
所述第二冷却系统为所述客车的电机冷却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冷却系统包括水泵,所述电磁阀设置在所述水泵靠近所述第一水箱的一端;所述水泵用于在所述连接管路连通时驱动所述第二水箱中的冷却液流向所述第一水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器,与所述水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水泵开启或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电磁阀连接,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阀开启或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一水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水箱中,且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上报的水位控制所述电磁阀和/或所述水泵的开启或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管路包括多根并列设置的子管路。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系统包括第二水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水箱中,且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其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上报的水位低于预设阈值时,输出补液提醒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上报的水位控制所述电磁阀和/或所述水泵的开启或关闭。
10.一种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客车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
CN202121531937.3U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客车的冷却系统及客车 Active CN2149847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31937.3U CN214984773U (zh)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客车的冷却系统及客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31937.3U CN214984773U (zh)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客车的冷却系统及客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84773U true CN214984773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102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31937.3U Active CN214984773U (zh)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客车的冷却系统及客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847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41363A (zh) * 2023-03-13 2023-06-09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车用水冷系统补水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产品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41363A (zh) * 2023-03-13 2023-06-09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车用水冷系统补水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产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04476B (zh) 一种充电制氢一体化系统
CN102501770B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电气系统
CN107031430A (zh) 用于在驾驶路线的多个位置上给电动车辆充电的控制策略
CN106904082B (zh) 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用车载直流辅助电源
CN214984773U (zh) 一种客车的冷却系统及客车
JP2013184679A (ja) 電気車両の温度調節装置および電気車両の温度調節方法
CN204956140U (zh) 电动车热管理系统
CN204821122U (zh) 无油箱的驱动桥散热系统
CN204249957U (zh) 低静态功耗的车身控制系统
CN102874099B (zh) 冷却系统和电动车
CN205689742U (zh) 一种风机齿轮箱冷却系统定压补水装置
CN201421213Y (zh) 太阳能热水器管道排空节水系统
CN220947536U (zh) 一种车用冷却系统
CN203035396U (zh) 汽车多功能加热油箱
CN112786916A (zh) 一种燃料电池产水产热利用系统、轨道交通车辆及方法
CN219172126U (zh) 一种集成液冷空调补水系统及机动车辆
CN220086097U (zh) 一种燃料电池高位水箱加液系统
CN208855610U (zh) 一种独立模块化的汽车制动冷却装置
CN217898087U (zh) 一种用于风机水冷系统的自动补水和调压装置
CN214564668U (zh) 电动汽车车载直流电源转换器pdu充电电源集成装置
CN219860556U (zh) 冷却液加注补充系统和车辆
CN210118913U (zh) 一种采用应急冷源蓄冷罐补水的冷却水应急补水池系统
CN216805419U (zh) 一种轨道车辆供水系统及包括该系统的轨道车辆
CN215249530U (zh) 一种低位加注防冻液的冷却系统
CN117656818A (zh) 一种车用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