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84332U - 打孔压铆装置及装订机 - Google Patents

打孔压铆装置及装订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84332U
CN214984332U CN202121079570.6U CN202121079570U CN214984332U CN 214984332 U CN214984332 U CN 214984332U CN 202121079570 U CN202121079570 U CN 202121079570U CN 214984332 U CN214984332 U CN 2149843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pull rod
punching
riveting
inde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7957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朋朋
宁章磊
李凤蛟
张银河
郑雷琨
陈芳萍
李世乐
赵玉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Huiji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Huiji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Huiji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Huiji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7957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843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843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843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孔压铆装置及装订机。打孔压铆装置包括机架、打孔压铆机构及拉杆;打孔压铆机构包括转动座、钻头组件及压铆组件;转动座上设置有转位接收件,拉杆上设置有转位驱动件;拉杆相对机架上升的过程中,转位驱动件能够与转位接收件接触并驱动转位接收件运动,使转动座由第一转动极限位置转动至第二转动极限位置;转位接收件运动的过程中,转位接收件能够使转位驱动件的一端相对拉杆转动,另一端能够克服弹性件的预紧力以压缩弹性件。装订机包括打孔压铆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孔压铆装置及装订机,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装订机的打孔压铆机构的转动不到位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打孔压铆装置及装订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打孔压铆装置及装订机。
背景技术
装订机是通过机械的方式(手动、自动或全自动)将纸张、票据、塑料或皮革等材料用装订钉、热熔胶或者尼龙管等固定的装订设备。按照不同的用途可分为工业用装订机和民用装订机,常用于印刷厂、企事业单位等地的财务办公或档案管理。
以下以尼龙管材料为例进行说明,装订机一般包括机架和均连接于机架的工作台、压紧机构、切料机构和打孔压铆机构。压紧机构能够相对于机架升降,切料机构能够将尼龙管切小断以备装订使用,打孔压铆机构包括钻头组件和压铆组件,钻头组件能够对待装订材料进行钻孔,压铆组件能够将切好的尼龙管穿入以上钻孔内。
工作时,将待装订的材料放置于工作台,并通过压紧机构压紧于工作台,切料机构将尼龙管切小断并收集于压铆组件,钻头组件将待装订材料进行钻孔,然后压铆组件将切好的尼龙管穿入钻孔内,完成了对材料的装订。
其中,打孔压铆机构预设有两个转动极限位置,第一转动极限位置为钻头组件处于工作位置,此时钻头组件与待装订材料相对应,以对待装订材料对应位置进行钻孔,第二转动极限位置为压铆组件处于工作位置,此时压铆组件与待装订材料相对应,以对钻孔处穿入尼龙管。因此,打孔压铆机构需要转动以切换工作位置,例如,打孔压铆机构常规位置为第一转动极限位置,常态下钻头组件与待装订材料相对应,需要压铆时,打孔压铆机构转动以使打孔压铆机构处于第二转动极限位置,使压铆组件与待装订材料相对应。然而,现有技术中,打孔压铆机构由第一转动极限位置至第二转动极限位置的转动往往不到位,影响装订机的正常使用。
因此,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打孔压铆装置及装订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孔压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装订机的打孔压铆机构的转动不到位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装订机,以进一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装订机的打孔压铆机构的转动不到位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孔压铆装置,包括机架、打孔压铆机构及能够相对所述机架升降的拉杆;
所述打孔压铆机构包括能够相对所述机架转动的转动座以及均连接于所述转动座的钻头组件及压铆组件,所述钻头组件能够对待装订材料钻孔,所述压铆组件能够将尼龙管穿入钻孔;
所述转动座上设置有转位接收件,所述拉杆上设置有转位驱动件,所述转位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拉杆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弹性件与所述拉杆连接;
所述转动座预设有第一转动极限位置和第二转动极限位置,所述转动座处于所述第一转动极限位置时,所述钻头组件处于工作位置;所述转动座处于所述第二转动极限位置时,所述压铆组件处于工作位置;
所述拉杆相对所述机架上升的过程中,所述转位驱动件能够与所述转位接收件接触并驱动所述转位接收件运动,以使所述转位接收件带动所述转动座由所述第一转动极限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转动极限位置;
其中,所述转位接收件运动的过程中,所述转位接收件能够使所述转位驱动件的一端相对所述拉杆转动,另一端能够克服所述弹性件的预紧力以压缩所述弹性件。
进一步地,所述转位驱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拉杆的周面开设有容纳孔,所述第一端设置于所述容纳孔内,且与所述拉杆通过第一螺纹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端通过弹性件与所述拉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孔为沿所述拉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孔;
所述转位驱动件相对所述第一螺纹连接件转动以压缩所述弹性件时,所述转位驱动件部分能够进入所述容纳孔。
进一步地,所述打孔压铆装置还包括第二螺纹连接件,所述弹性件为螺旋弹簧;
所述拉杆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连接件穿过所述通孔并旋接于所述螺纹孔内,且所述第二螺纹连接件的螺帽与所述拉杆抵接,所述螺旋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二螺纹连接件外;
所述螺旋弹簧压缩时,所述第二端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螺纹连接件沿所述通孔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钻头组件包括能够相对所述转动座升降的第一滑块及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块的钻套,所述钻套内设置有钻头;
所述压铆组件包括能够相对所述转动座升降的第二滑块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块导料针。
进一步地,所述打孔压铆机构还包括能够驱动所述钻套相对所述第一滑块转动的旋转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打孔压铆机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上设置有驱动销,所述升降组件能够驱动所述驱动销相对所述机架升降;
所述第一滑块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滑块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钻头组件处于工作位置时,所述驱动销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所述驱动销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滑块升降;所述压铆组件处于工作位置时,所述驱动销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所述驱动销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滑块升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打孔压铆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打孔压铆装置工作时,通过钻头组件对待装订材料进行钻孔,通过压铆组件将尼龙管穿入钻孔处,完成装订作业。其中,通过转动座相对机架转动实现了打孔压铆装置转动,以实现转动座两个转动极限位置的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转动极限位置为转动座能够转动达到的极限位置,也即,转动座只能够在第一转动极限位置与第二转动极限位置之间转动,当转动座由第一转动极限位置转动至第二转动极限位置时,转动座不能继续转动而停止,当转动座由第二转动极限位置转动至第一转动极限位置时,转动座不能继续转动而停止。
具体而言,通过拉杆相对机架上升,以使拉杆带动转位驱动件上升,从而转位驱动件能够与转位接收件接触并驱动转位接收件运动,以使转位接收件带动转动座相对机架转动。
其中,转位驱动件上升的过程中,转位驱动件与转位接收件接触,转位接收件反作用于转位驱动件,施加给转位驱动件压力,以使转位驱动件的一端相对拉杆转动,另一端克服弹性件的预紧力以压缩弹性件。
若转动座转动不到位,也即转动座还没有到达第二转动极限位置,拉杆相对机架上升的过程中,转位驱动件继续与转位接收件接触并驱动转位接收件运动,从而转动座继续转动;若转动座转动到位,也即转动座转动至第二转动极限位置,转动座不会继续转动,因此转位接收件不会继续转动,此时拉杆相对机架上升的过程中,转位接收件使转位驱动件的一端继续相对拉杆转动,另一端继续克服弹性件的预紧力以压缩弹性件,从而通过弹性件的压缩来使转位驱动件相对拉杆转动以更靠近拉杆,为转位接收件提供避空空间,从而转位驱动件与转位接收件不会因为干涉而受到损伤,因此拉杆相对机架上升时不会影响转位接收件,也即,即使转动座转动至第二转动极限位置,拉杆还能够继续上升。
因此,只要拉杆相对机架上升,转动座就能够一直转动,直到转动座转动至第二转动极限位置而停止转动,拉杆继续上升的过程中,转位驱动件与转位接收件也不会互相影响,因此该打孔压铆装置能够保证转动座由第一转动极限位置转动至第二转动极限位置,也即能够保证打孔压铆装置转动到位。
综上所述,该打孔压铆装置能够通过拉杆上升以使转动座转动,若转动座转动不到位,拉杆继续上升直到打孔压铆装置转动到位而停止转动,若打孔压铆装置转动到位,拉杆继续上升也不会对打孔压铆装置造成影响,因此该打孔压铆装置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装订机的打孔压铆机构的转动不到位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订机,包括所述的打孔压铆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装订机还包括切料机构;
所述切料机构包括落料管、拨动件及连接于所述机架的滑座,所述滑座上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上设置有能够沿所述滑道滑动的滑板,所述滑板上设置有切刀,所述拨动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滑道内并抵接于所述滑板,所述落料管与所述切刀相对应;
所述拉杆上设置有转动体,所述拨动件设置有斜面,所述拉杆相对所述机架上升的过程中,所述转动体的周面能够与所述斜面接触,并使所述斜面相对所述转动体移动,以使所述拨动件移动从而所述拨动件推动所述滑板沿所述滑道滑动,从而所述切刀滑动以切断所述落料管内的落料。
进一步地,所述装订机还包括压紧机构;
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均连接于所述机架且能够相对所述机架升降的上压臂和下压臂,所述上压臂设置于所述下压臂的上端,所述拉杆连接于所述上压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装订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装订机内设置上述打孔压铆装置,相应的,该装订机具有上述打孔压铆装置的所有优势,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的是,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订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订机的结构示意图(未显示外壳);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打孔压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打孔压铆装置的打孔压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打孔压铆装置的打孔压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打孔压铆装置的打孔压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打孔压铆装置的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切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切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打孔压铆装置的拉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机架;12-外壳;
2-拉杆;21-容纳孔;22-转位驱动件;23-弹性件;24-第一螺纹连接件;25-第二螺纹连接件;26-转动体;
31-转动座;32-转位接收件;
4-钻头组件;41-第一滑块;411-第一卡槽;42-钻套;43-钻头;
5-压铆组件;51-第二滑块;511-第二卡槽;52-导料针;
61-旋转电机;
7-升降组件;71-驱动销;72-升降电机;73-齿轮;74-齿条;
8-切料机构;81-拨动件;811-斜面;82-滑座;83-滑道;84-滑板;85-切刀;
91-上压臂;92-下压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2及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打孔压铆装置,该打孔压铆装置包括机架11、打孔压铆机构及能够相对机架11升降的拉杆2;请继续参见图4,打孔压铆机构包括能够相对机架11转动的转动座31以及均连接于转动座31的钻头组件4及压铆组件5,钻头组件4能够对待装订材料钻孔,压铆组件5能够将尼龙管穿入钻孔。转动座31上设置有转位接收件32,拉杆2上设置有转位驱动件22,转位驱动件22的一端与拉杆2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弹性件23与拉杆2连接。
转动座31预设有第一转动极限位置和第二转动极限位置,转动座31处于第一转动极限位置时,钻头组件4处于工作位置;转动座31处于第二转动极限位置时,压铆组件5处于工作位置。
拉杆2相对机架11上升的过程中,转位驱动件22能够与转位接收件32接触并驱动转位接收件32运动,以使转位接收件32带动转动座31由第一转动极限位置转动至第二转动极限位置;其中,转位接收件32运动的过程中,转位接收件32能够使转位驱动件22的一端相对拉杆2转动,另一端能够克服弹性件23的预紧力以压缩弹性件23。
这样的设置,该打孔压铆装置工作时,通过钻头组件4对待装订材料进行钻孔,通过压铆组件5将尼龙管穿入钻孔处,完成装订作业。其中,通过转动座31相对机架11转动实现了打孔压铆装置转动,以实现转动座31两个转动极限位置的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转动极限位置为转动座31能够转动达到的极限位置,也即,转动座31只能够在第一转动极限位置与第二转动极限位置之间转动,当转动座31由第一转动极限位置转动至第二转动极限位置时,转动座31不能继续转动而停止,当转动座31由第二转动极限位置转动至第一转动极限位置时,转动座31不能继续转动而停止。
具体而言,通过拉杆2相对机架11上升,以使拉杆2带动转位驱动件22上升,从而转位驱动件22能够与转位接收件32接触并驱动转位接收件32运动,以使转位接收件32带动转动座31相对机架11转动。
其中,转位驱动件22上升的过程中,转位驱动件22与转位接收件32接触,转位接收件32反作用于转位驱动件22,施加给转位驱动件22压力,以使转位驱动件22的一端相对拉杆2转动,另一端克服弹性件23的预紧力以压缩弹性件23。
若转动座31转动不到位,也即转动座31还没有到达第二转动极限位置,拉杆2相对机架11上升的过程中,转位驱动件22继续与转位接收件32接触并驱动转位接收件32运动,从而转动座31继续转动;若转动座31转动到位,也即转动座31转动至第二转动极限位置,转动座31不会继续转动,因此转位接收件32不会继续转动,此时拉杆2相对机架11上升的过程中,转位接收件32使转位驱动件22的一端继续相对拉杆2转动,另一端继续克服弹性件23的预紧力以压缩弹性件23,从而通过弹性件23的压缩来使转位驱动件22相对拉杆2转动以更靠近拉杆2,为转位接收件32提供避空空间,从而转位驱动件22与转位接收件32不会因为干涉而受到损伤,因此拉杆2相对机架11上升时不会影响转位接收件32,也即,即使转动座31转动至第二转动极限位置,拉杆2还能够继续上升。
因此,只要拉杆2相对机架11上升,转动座31就能够一直转动,直到转动座31转动至第二转动极限位置而停止转动,拉杆2继续上升的过程中,转位驱动件22与转位接收件32也不会互相影响,因此该打孔压铆装置能够保证转动座31由第一转动极限位置转动至第二转动极限位置,也即能够保证打孔压铆装置转动到位。
综上,该打孔压铆装置能够通过拉杆2上升以使转动座31转动,若转动座31转动不到位,拉杆2继续上升直到打孔压铆装置转动到位而停止转动,若打孔压铆装置转动到位,拉杆2继续上升也不会对打孔压铆装置造成影响,因此该打孔压铆装置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装订机的打孔压铆机构的转动不到位的技术问题。
可选地,机架1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及第二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用于限定转动座31的第一转动极限位置,第二限位结构用于限定转动座31的第二转动极限位置,也就是说,当转动座31由第一转动极限位置转动至第二转动极限位置时,转动座31与第二限位结构接触,第二限位结构的限位作用使转动座31不能继续转动而停止,当转动座31由第二转动极限位置转动至第一转动极限位置时,转动座31与第一限位结构接触,第一限位结构的限位作用使转动座31不能继续转动而停止。可选地,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均为连接于机架11的螺钉。
可选地,转动座31由第二转动极限位置转回至第一转动极限位置通过连接于转动座31及机架11的复位弹簧(图中未标注)实现。
可选地,弹性件23为弹簧或者弹片等。
优选地,请参见图9和图10,本实施例中,转位驱动件2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拉杆2的周面开设有容纳孔21,第一端设置于容纳孔21内,且与拉杆2通过第一螺纹连接件24转动连接,第二端通过弹性件23与拉杆2连接。
这样的设置,转位驱动件22连接图拉杆2的内部,从而节省空间,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转位驱动件22与装订机内其他零部件位置干涉,从而使打孔压铆机构的运转更稳定。
优选地,请参见图10,本实施例中,容纳孔21为沿拉杆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孔;转位驱动件22相对第一螺纹连接件24转动以压缩弹性件23时,转位驱动件22部分能够进入容纳孔21。
这样的设置,一方面节省装订机内部空间,另一方面容纳孔21为转位驱动件22的转动提供限位作用,使转位驱动件22的转动更稳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噪音。
优选地,请参见图10,本实施例中,打孔压铆装置还包括第二螺纹连接件25,弹性件23为螺旋弹簧;拉杆2上开设有通孔,第二端开设有螺纹孔,第二螺纹连接件25穿过通孔并旋接于螺纹孔内,且第二螺纹连接件25的螺帽与拉杆2抵接,螺旋弹簧套设于第二螺纹连接件25外;螺旋弹簧压缩时,第二端能够带动第二螺纹连接件25沿通孔移动。
这样的设置,第二端克服螺旋弹簧的预紧力以压缩螺旋弹簧时,第二端带动第二螺纹连接件25相对拉杆2沿通孔移动,也即,第二螺纹连接件25与通孔间隙配合。
综上所述,第二螺纹连接件25沿通孔移动为转位驱动件22的第二端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使转位驱动件22的转动更稳定,进一步降低了运转噪音。
优选地,请参见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中,钻头组件4包括能够相对转动座31升降的第一滑块41及可转动连接于第一滑块41的钻套42,钻套42内设置有钻头43;压铆组件5包括能够相对转动座31升降的第二滑块51及设置于第二滑块51导料针52。
需要说明的是,钻头组件4处于工作位置时,钻套42相对第一滑块41转动,实现了钻头43转动,且第一滑块41相对转动座31上升,能够对待装订材料钻孔。
导料针52上设置有切好的尼龙管,压铆组件5处于工作位置时,导料针52与钻孔相对应,从而第二滑块51相对转动座31上升,使导料针52上升,将尼龙管穿入钻孔。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打孔压铆机构还包括能够驱动钻套42相对第一滑块41转动的旋转组件。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旋转组件包括旋转电机61,旋转电机61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一带轮,钻套42固接有第二带轮,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通过传送带连接。这样的设置,旋转电机61启动,能够通过第一带轮、传送带及第二带轮带动钻套42转动,从而钻头43转动,以对带装订材料钻孔作业。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旋转电机61安装于机架11,且转动座31与旋转电机61的输出轴通过轴承连接,因此,旋转电机61的输出轴转动不用影响转动座31,且旋转电机61的输出轴为转动座31的转动提供转动中心。这样的设置,简化了打孔压铆装置的结构,降低了打孔压铆装置的成本。
优选地,请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打孔压铆机构还包括安装于机架11的升降组件7,升降组件7上设置有驱动销71,升降组件7能够驱动驱动销71相对机架11升降;第一滑块41设置有第一卡槽411,第二滑块51设置有第二卡槽511,钻头组件4处于工作位置时,驱动销71卡设于第一卡槽411,驱动销71能够带动第一滑块41升降;压铆组件5处于工作位置时,驱动销71卡设于第二卡槽511,驱动销71能够带动第二滑块51升降。
可选地,请参见图7,升降组件7包括升降电机72,升降电机72的输出轴设置有齿轮73,齿轮73啮合连接有齿条74,驱动销71设置于齿条74,其中,齿条74可升降连接于机架11。
这样的设置,升降电机72启动能够带动齿轮73转动,从而齿轮73带动齿条74相对机架11升降,使齿条74带动驱动销71升降。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装订机,装订机包括实施例一的打孔压铆装置,实施例一所公开的打孔压铆装置的技术特征也适用于该实施例,实施例一已公开的打孔压铆装置的技术特征不再重复描述。下面结合附图对装订机的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装订机包括上述打孔压铆装置。该打孔压铆装置进一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装订机的打孔压铆机构的转动不到位的技术问题。
优选地,请参见图3、图8及图9,本实施例中,装订机还包括切料机构8;切料机构8包括落料管、拨动件81及连接于机架11的滑座82,滑座82上设置有滑道83,滑道83上设置有能够沿滑道83滑动的滑板84,滑板84上设置有切刀85,拨动件81的一端设置于滑道83内并抵接于滑板84,落料管与切刀85相对应。
拉杆2上设置有转动体26,拨动件81设置有斜面811,拉杆2相对机架11上升的过程中,转动体26的周面能够与斜面811接触,并使斜面811相对转动体26移动,以使拨动件81移动从而拨动件81推动滑板84沿滑道83滑动,从而切刀85滑动以切断落料管内的落料。
也即,拉杆2相对机架11上升实现了切料机构8切断落料管内的尼龙管落料。
这样的设置,拉杆2相对机架11上升既能够带动打孔压铆机构转动,又能够带动切料机构8运动,使装订机的结构更简单,降低了装订机的成本。
优选地,请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装订机还包括压紧机构;压紧机构包括均连接于机架11且能够相对机架11升降的上压臂91和下压臂92,上压臂91设置于下压臂92的上端,拉杆2连接于上压臂91。
需要说明的是,上压臂91和下压臂92下降用于压紧待装订的材料。具体而言,上压臂91相对机架11下降过程中能够带动下压臂92一齐下降,从而使下压臂92压紧待装订的材料,此时上压臂91带动拉杆2下降。
在下压臂92始终压紧待装订的材料的基础上,然后上压臂91上升,从而拉杆2上升,一方面,拉杆2相对机架11上升的过程中,转位驱动件22能够与转位接收件32接触并驱动转位接收件32运动,以使转位接收件32带动转动座31由第一转动极限位置转动至第二转动极限位置;另一方面,拉杆2相对机架11上升的过程中,转动体26的周面能够与斜面811接触,并使斜面811相对转动体26移动,以使拨动件81移动从而拨动件81推动滑板84沿滑道83滑动,从而切刀85滑动以切断落料管内的落料。
这样的设置,通过上压臂91相对机架11升降实现了拉杆2的升降,从而带动打孔压铆机构及切料机构8运动,也就是说该装订机为联动装订机,使装订机安装简单、易于维护,且装订机的运作更为安全可靠。
优选地,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装订机还包括外壳12,打孔压铆装置、切料机构8及压紧机构均设置于外壳12内。
本实施例的装订机具有实施例一打孔压铆装置的优点,该优点已在实施例一中详细说明,在此不再重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打孔压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1)、打孔压铆机构及能够相对所述机架(11)升降的拉杆(2);
所述打孔压铆机构包括能够相对所述机架(11)转动的转动座(31)以及均连接于所述转动座(31)的钻头组件(4)及压铆组件(5),所述钻头组件(4)能够对待装订材料钻孔,所述压铆组件(5)能够将尼龙管穿入钻孔;
所述转动座(31)上设置有转位接收件(32),所述拉杆(2)上设置有转位驱动件(22),所述转位驱动件(22)的一端与所述拉杆(2)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弹性件(23)与所述拉杆(2)连接;
所述转动座(31)预设有第一转动极限位置和第二转动极限位置,所述转动座(31)处于所述第一转动极限位置时,所述钻头组件(4)处于工作位置;所述转动座(31)处于所述第二转动极限位置时,所述压铆组件(5)处于工作位置;
所述拉杆(2)相对所述机架(11)上升的过程中,所述转位驱动件(22)能够与所述转位接收件(32)接触并驱动所述转位接收件(32)运动,以使所述转位接收件(32)带动所述转动座(31)由所述第一转动极限位置转动至所述第二转动极限位置;
其中,所述转位接收件(32)运动的过程中,所述转位接收件(32)能够使所述转位驱动件(22)的一端相对所述拉杆(2)转动,另一端能够克服所述弹性件(23)的预紧力以压缩所述弹性件(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孔压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位驱动件(2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拉杆(2)的周面开设有容纳孔(21),所述第一端设置于所述容纳孔(21)内,且与所述拉杆(2)通过第一螺纹连接件(24)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端通过弹性件(23)与所述拉杆(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孔压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孔(21)为沿所述拉杆(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孔;
所述转位驱动件(22)相对所述第一螺纹连接件(24)转动以压缩所述弹性件(23)时,所述转位驱动件(22)部分能够进入所述容纳孔(2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孔压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压铆装置还包括第二螺纹连接件(25),所述弹性件(23)为螺旋弹簧;
所述拉杆(2)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连接件(25)穿过所述通孔并旋接于所述螺纹孔内,且所述第二螺纹连接件(25)的螺帽与所述拉杆(2)抵接,所述螺旋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二螺纹连接件(25)外;
所述螺旋弹簧压缩时,所述第二端能够带动所述第二螺纹连接件(25)沿所述通孔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打孔压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组件(4)包括能够相对所述转动座(31)升降的第一滑块(41)及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块(41)的钻套(42),所述钻套(42)内设置有钻头(43);
所述压铆组件(5)包括能够相对所述转动座(31)升降的第二滑块(51)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块(51)导料针(5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孔压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压铆机构还包括能够驱动所述钻套(42)相对所述第一滑块(41)转动的旋转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孔压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压铆机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11)的升降组件(7),所述升降组件(7)上设置有驱动销(71),所述升降组件(7)能够驱动所述驱动销(71)相对所述机架(11)升降;
所述第一滑块(41)设置有第一卡槽(411),所述第二滑块(51)设置有第二卡槽(511),所述钻头组件(4)处于工作位置时,所述驱动销(71)卡设于所述第一卡槽(411),所述驱动销(71)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滑块(41)升降;所述压铆组件(5)处于工作位置时,所述驱动销(71)卡设于所述第二卡槽(511),所述驱动销(71)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滑块(51)升降。
8.一种装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打孔压铆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订机还包括切料机构(8);
所述切料机构(8)包括落料管、拨动件(81)及连接于所述机架(11)的滑座(82),所述滑座(82)上设置有滑道(83),所述滑道(83)上设置有能够沿所述滑道(83)滑动的滑板(84),所述滑板(84)上设置有切刀(85),所述拨动件(81)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滑道(83)内并抵接于所述滑板(84),所述落料管与所述切刀(85)相对应;
所述拉杆(2)上设置有转动体(26),所述拨动件(81)设置有斜面(811),所述拉杆(2)相对所述机架(11)上升的过程中,所述转动体(26)的周面能够与所述斜面(811)接触,并使所述斜面(811)相对所述转动体(26)移动,以使所述拨动件(81)移动从而所述拨动件(81)推动所述滑板(84)沿所述滑道(83)滑动,从而所述切刀(85)滑动以切断所述落料管内的落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订机还包括压紧机构;
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均连接于所述机架(11)且能够相对所述机架(11)升降的上压臂(91)和下压臂(92),所述上压臂(91)设置于所述下压臂(92)的上端,所述拉杆(2)连接于所述上压臂(91)。
CN202121079570.6U 2021-05-19 2021-05-19 打孔压铆装置及装订机 Active CN2149843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79570.6U CN214984332U (zh) 2021-05-19 2021-05-19 打孔压铆装置及装订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79570.6U CN214984332U (zh) 2021-05-19 2021-05-19 打孔压铆装置及装订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84332U true CN214984332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131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79570.6U Active CN214984332U (zh) 2021-05-19 2021-05-19 打孔压铆装置及装订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843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92965B2 (ja) 自動製本機の穿孔装置の構造
CN214984332U (zh) 打孔压铆装置及装订机
CN211868955U (zh) 一种纸质档案装订装置
CN105329009A (zh) 一种钻孔驱动结构及全自动装订机
CN113173021A (zh) 打孔压铆装置及装订机
CN211102676U (zh) 一种台面式小型五金配件钻孔装置
CN107264108B (zh) 具有记忆功能的自动装订机及其装订方法
CN212551243U (zh) 一种切角机
CN207875189U (zh) 一种多功能纸张打孔装订一体机
CN208323575U (zh) 一种多功能会计专用工具
CN114055979B (zh) 管铆式装订机用复合驱动装置
CN216507556U (zh) 用于装订机的下压铆装置
CN210551759U (zh) 一种用于加工线路板的打孔装置
CN220128990U (zh) 一种手动装订机
CN210706558U (zh) 打孔压铆座切换机构
CN212247437U (zh) 一种具有切缝功能的缝纫机
CN209851113U (zh) 一种自动推料型木材打孔机
CN220113481U (zh) 一种装订机
CN208376323U (zh) 一种财经类纸质文件装订机
CN219325671U (zh) 一种装订机锁定结构及其装订机
JPH08290398A (ja) 事務用穿孔機
CN220129834U (zh) 一种文件打孔装订装置
CN216783123U (zh) 一种订书机
CN215881882U (zh) 一种纸张打孔装置
CN111086340B (zh) 一种用于装订机的压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