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71960U - 叠层复合式泥水回收分离池 - Google Patents
叠层复合式泥水回收分离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971960U CN214971960U CN202121232282.XU CN202121232282U CN214971960U CN 214971960 U CN214971960 U CN 214971960U CN 202121232282 U CN202121232282 U CN 202121232282U CN 214971960 U CN214971960 U CN 2149719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udge
- mud
- tank
- pipe
- bottom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叠层复合式泥水回收分离池,由竖向叠置的一级分离单元和二级分离单元构成,前者包括用于接收待分离泥水的第一容纳槽,其第一底板高于第二底板设置,第一、二底板上方分别对应重力沉降区和污泥提升区,重力沉降区设置有滗水器和第一刮泥机构,污泥提升区设置有污泥提升泵和污泥输送管;后者包括设置在重力沉降区上方的第二容纳槽,其顶部设置有与滗水器相连的上清液回流管,底部设置有底泥管和第二刮泥机构。本实用新型占地少、投资省,泥水分离效率高,可以实现排泥水零排放,节约水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厂排泥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式泥水回收分离池。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各地区节水意识、环保意识的加强,我国大部分城市自来水厂今后将陆续完善排泥水处理工艺,对絮凝沉淀池排泥和滤池反冲洗排水进行处理并回收利用,以保证净水厂安全运行,降低水厂运营成本。但常规回收处理构筑物及污泥浓缩设备占地面积较大,空间利用率低,水泵能耗较高,且泥、水分离效果不佳,回收水的水质变动较大,二次利用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分离效果较好的复合式泥水回收分离池,具体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叠层复合式泥水回收分离池,所述回收分离池包括
一级分离单元,包括
第一容纳槽,用于接收待分离泥水,具有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高于所述第二底板设置,第一底板上方为重力沉降区,第二底板上方为污泥提升区;
滗水器,设置在所述重力沉降区的上部,具有延伸至所述第一容纳槽外部的上清液回用管;
第一刮泥机构,设置在第一底板上,用于将重力沉降区的污泥输送至所述污泥提升区;
污泥输送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底板上的污泥提升泵和与所述污泥提升泵相连的污泥输送管;
二级分离单元,包括
第二容纳槽,设置在重力沉降区上方,所述第二容纳槽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滗水器相连的上清液回流管,第二容纳槽的底部设置有向槽体外延伸的底泥管;
第二刮泥机构,设置在第二容纳槽内,用于将污泥送入所述底泥管;
其中,所述污泥输送管的另一端向上延伸至第二容纳槽内。
所述第一刮泥机构为液压往复式刮泥机。
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管和进泥管,所述进水管和进泥管均设置在第一刮泥机构的刮泥起始端一侧。
所述污泥提升泵为两台,均靠近第一刮泥机构的刮泥排出端设置。
所述第二刮泥机构为中心传动浓缩刮泥机。
所述第二容纳槽的顶部设置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的出口与上清液回流管的进口相连。
所述溢流槽为沿第二容纳槽内壁设置的环形槽。
所述第二容纳槽一侧设置有污泥平衡池,所述污泥平衡池内设置有搅拌器,污泥平衡池的进口与所述底泥管相连,污泥平衡池的出口连通有排泥管。
所述污泥平衡池与第二容纳槽的底面等高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合式泥水回收分离池,采用上下叠加的形式,将泥水回收和污泥浓缩合二为一,节约用地,减少工程投资;采用液压往复式刮泥机和滗水器可以降低扰动,提升泥水分离的效率;污泥提升泵放置于第二容纳槽下部,可以缩短污泥输送距离,降低水泵扬程,节约能源;通过收集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的上清液进行循环回用,可以实现排泥水零排放,节约水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工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叠层复合式泥水回收分离池,包括上下叠置的一级分离单元和二级分离单元,其中,一级分离单元位于下层,包括用于接收待分离泥水的第一容纳槽100,其具有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上述第一底板高于第二底板设置,第一底板上方为重力沉降区101,第二底板上方为污泥提升区102。重力沉降区101的第一底板上安装的第一刮泥机构通常选用液压往复式刮泥机103,用于将重力沉降区101的污泥输送至污泥提升区102;重力沉降区101靠近液压往复式刮泥机103刮泥起始端的槽体侧壁上安装有进水管104和进泥管105,该侧壁上还安装有位于重力沉降区101上部的滗水器106,滗水器106的出口安装有延伸至第一容纳槽100外部的上清液回用管107。上述进水管104通常与滤池反冲洗的排水管相连,进泥管105则与絮凝沉淀池的排泥水相连。污泥提升区102安装有污泥输送组件,包括位于第二底板上的污泥提升泵108和与污泥提升泵108相连的污泥输送管109,污泥输送管109的出口端与二级分离单元相连。上述污泥提升泵108通常为两台,且均靠近液压往复式刮泥机103的刮泥排出端安装。
二级分离单元包括安装在重力沉降区上方的第二容纳槽201,第二容纳槽201的顶部设有溢流槽202,该溢流槽202为沿第二容纳槽201内壁设置的环形槽,其出口安装有上清液回流管203,上清液回流管203向下延伸与滗水器106相连。第二容纳槽201内安装有中心传动浓缩刮泥机204作为第二刮泥机构,用于浓缩污泥,并将其送入底泥管205。为了提高污泥输出连续性和污泥输出品质,在第二容纳槽201一侧还安装有污泥平衡池206,该污泥平衡池206通常与第二容纳槽201的底面等高设置,其内安装有搅拌器207,其进口与底泥管205相连,出口与排泥管208相连。污泥平衡池206的出口处通常还设置有底面较低的集泥坑209。为了便于污泥排出,上述底泥管205和排泥管208可沿污泥走向倾斜向下设置。
使用时,首先将进泥管105及进水管104打开,使絮凝沉淀池的排泥水和滤池反冲洗的排水进入第一容纳槽100。进入第一容纳槽100中的泥水在重力沉降区101经过经初沉后,含水量较高的污泥将沉于第一底板上,定时开启液压往复式刮泥机103,将第一底板上的污泥推向污泥提升区102。汇入污泥提升区102的污泥由第二底板上的污泥提升泵108进行提升,并通过污泥输送管109输送至第二容纳槽201。同时,第一容纳槽100的上清液进入滗水器106,经上清液回用管107输送至絮凝沉淀池加以回收利用。污泥提升泵108提升至第二容纳槽201的污泥经重力浓缩后,由中心传动浓缩刮泥机204将浓缩后的污泥汇入底泥管205,并输送至污泥平衡池206。输送至污泥平衡池206内的污泥,由搅拌器207推入集泥坑209,通过排泥管208抽入后续的污泥脱水处理工艺。第二容纳槽201内分离后的上清液,由溢流槽202收集,并通过上清液回流管203输送至滗水器106,与第一容纳槽100的上清液汇合后回用。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完成絮凝沉淀池排泥和滤池反冲洗排水回收分离功能的前提下,较常规处理工艺节省约1/3的用地面积;此外将第一容纳槽的顶板作为上层污泥浓缩工艺区的支撑底板,有效利用第一容纳槽上部剩余空间的基础上,也可节省因污泥浓缩工艺对池体高程的要求而产生的部分地基处理费用。液压往复式刮泥机,除了能够代替传统推进器的作用外,其低位低扰动的刮泥特点也能让第一容纳槽内的泥水分离更加充分,从而使后续污泥浓缩工艺更加节能和高效。第一容纳槽及第二容纳槽的上清液均通过滗水器回收,能够有效降低运行成本。本实用新型具有节约用地、节省投资、降低水泵扬程、节省能源、降低环境污染的作用;通过收集第一容纳槽及第二容纳槽的上清液进行循环回用,可以实现排泥水零排放,节约水资源,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诸如“前”、“后”、“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叠层复合式泥水回收分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分离池包括
一级分离单元,包括
第一容纳槽,用于接收待分离泥水,具有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高于所述第二底板设置,第一底板上方为重力沉降区,第二底板上方为污泥提升区;
滗水器,设置在所述重力沉降区的上部,具有延伸至所述第一容纳槽外部的上清液回用管;
第一刮泥机构,设置在第一底板上,用于将重力沉降区的污泥输送至所述污泥提升区;
污泥输送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底板上的污泥提升泵和与所述污泥提升泵相连的污泥输送管;
二级分离单元,包括
第二容纳槽,设置在重力沉降区上方,所述第二容纳槽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滗水器相连的上清液回流管,第二容纳槽的底部设置有向槽体外延伸的底泥管;
第二刮泥机构,设置在第二容纳槽内,用于将污泥送入所述底泥管;
其中,所述污泥输送管的另一端向上延伸至第二容纳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复合式泥水回收分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泥机构为液压往复式刮泥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叠层复合式泥水回收分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管和进泥管,所述进水管和进泥管均设置在第一刮泥机构的刮泥起始端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叠层复合式泥水回收分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提升泵为两台,均靠近第一刮泥机构的刮泥排出端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复合式泥水回收分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刮泥机构为中心传动浓缩刮泥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复合式泥水回收分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槽的顶部设置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的出口与上清液回流管的进口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叠层复合式泥水回收分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槽为沿第二容纳槽内壁设置的环形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复合式泥水回收分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槽一侧设置有污泥平衡池,所述污泥平衡池内设置有搅拌器,污泥平衡池的进口与所述底泥管相连,污泥平衡池的出口连通有排泥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叠层复合式泥水回收分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平衡池与第二容纳槽的底面等高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232282.XU CN214971960U (zh) | 2021-06-03 | 2021-06-03 | 叠层复合式泥水回收分离池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232282.XU CN214971960U (zh) | 2021-06-03 | 2021-06-03 | 叠层复合式泥水回收分离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971960U true CN214971960U (zh) | 2021-12-03 |
Family
ID=79086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232282.XU Active CN214971960U (zh) | 2021-06-03 | 2021-06-03 | 叠层复合式泥水回收分离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97196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74772A (zh) * | 2021-06-03 | 2021-08-20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叠层复合式泥水回收分离池 |
-
2021
- 2021-06-03 CN CN202121232282.XU patent/CN21497196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274772A (zh) * | 2021-06-03 | 2021-08-20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叠层复合式泥水回收分离池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81134B (zh) | 石材加工污水处理工艺及系统 | |
CN101805090B (zh) | 油井压裂返排液处理工艺 | |
CN207537218U (zh) | 气提全混式厌氧反应器 | |
CN203513348U (zh) | 一种澄清池排泥水处理及回用系统 | |
CN202754866U (zh) | 一种陶瓷厂污水处理装置 | |
CN103011404B (zh) | 内混合厌氧反应罐 | |
CN104086026A (zh) | 一种油气田压裂废液高效无害化处理装置与处理方法 | |
CN214971960U (zh) | 叠层复合式泥水回收分离池 | |
CN100467094C (zh) | 喷水织机废水处理回用成套设备 | |
CN201240865Y (zh) | 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弧形固液分离筛 | |
CN102718319B (zh) | 一种用于处理枣加工行业生产污水的装置及其处理工艺 | |
CN113274772A (zh) | 叠层复合式泥水回收分离池 | |
CN103626291B (zh) | 内循环式膜生物反应器 | |
CN206680256U (zh) | 一种新型uasb厌氧反应器 | |
CN211198887U (zh) | 一种电絮凝气浮机 | |
CN110563222A (zh) | 一种电絮凝气浮机 | |
CN211339076U (zh) | 一种工业废水脱色处理系统 | |
CN207943987U (zh) | 一种新型的地埋式农村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 |
CN201962159U (zh) | 一种新型煤水综合处理装置 | |
CN204767632U (zh) | 一种斜管浓密箱 | |
CN104941263A (zh) | 一种斜管浓密箱 | |
CN201049920Y (zh) | 喷水织机废水处理回用成套设备 | |
CN2806449Y (zh) | 一体化快速型污水处理站 | |
CN110668605A (zh) | 一种火电厂废水处理方法 | |
CN217265385U (zh) | 综合脱水机房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