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71604U - 一种手腕恢复锻炼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腕恢复锻炼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71604U
CN214971604U CN202120907527.8U CN202120907527U CN214971604U CN 214971604 U CN214971604 U CN 214971604U CN 202120907527 U CN202120907527 U CN 202120907527U CN 214971604 U CN214971604 U CN 2149716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wrist
exercise device
connecting plate
recovery exerci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0752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豆豆
陈畏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WHU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WH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WHU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WHU
Priority to CN20212090752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716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716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7160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术后恢复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腕恢复锻炼装置,其包括:支撑板,其用于支撑手腕;角度调节组件,其包括充气囊,充气囊包括连接板,连接板与支撑板的一侧面连接,充气囊充气而带动连接板倾斜抬起,以调节支撑板的倾角。本申请中,患者进行握拳恢复锻炼时,由于支撑板对患者手腕的支撑,且充气囊调节支撑板的支撑高度和角度,患者手腕在支撑下不易疲劳,便于手腕的恢复。

Description

一种手腕恢复锻炼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术后恢复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腕恢复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桡动脉穿刺术是一种内科与外科治疗之间的手术,通过在介入成像系统DSA的引导下,将治疗药物,设备直接作用病灶部位,具有安全、微创、副作用小、治疗费用低、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对于肿瘤、骨科疾病、心血管疾病都能起到很好的疗效。
相关技术中,做完桡动脉穿刺术后,患者的手腕处容易出现水肿和淤青,患者需要自发的进行握拳动作,而缓解手腕处的水肿和淤青,便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但是,患者进行握拳动作时,缺少支撑,手腕长时间处于悬空状态,容易疲劳,而影响手腕的恢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手腕恢复锻炼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握拳康复训练时,手腕长时间缺少支撑,容易疲劳,影响手腕的恢复的技术问题。
一种手腕恢复锻炼装置,其包括:
支撑板,其用于支撑手腕;
角度调节组件,其包括充气囊,所述充气囊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面连接,所述充气囊充气而带动所述连接板倾斜抬起,以调节所述支撑板的倾角。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气囊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连接板呈角度设置,所述充气囊充气而调节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夹角,以调节所述支撑板的倾角。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气囊还包括折痕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底板之间通过所述折痕板连接,所述连接板、所述底板和所述折痕板合围成充气腔,所述折痕板展开或折叠,以支持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角度调节。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气囊还包括多个胶条,所述胶条的两端面分别与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底板相互朝向的侧面连接。
一些实施例中,该手腕恢复锻炼装置还包括空心柱,所述空心柱设于所述支撑板背离所述充气囊的侧面,以供患者挤压。
一些实施例中,该手腕恢复锻炼装置还包括导气管和气门芯连接头,所述导气管一端与所述充气囊连通,所述导气管另一端与所述气门芯连接头连通,所述气门芯连接头与所述空心柱可拆卸连通。
一些实施例中,该手腕恢复锻炼装置还包括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垫板,所述垫板设于所述支撑板背离所述充气囊的侧面。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组件还包括两个防护板,两个所述防护板均与所述垫板背离所述支撑板侧面连接,且两个所述防护板间隔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垫板和所述防护板均由缓冲板制成,所述缓冲板包括缓冲壳体和缓冲内芯,所述缓冲内芯设于所述缓冲壳体内。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板还包括多个限位条,多个所述限位条均穿设于所述缓冲内芯,且所述限位条的两端面分别与所述缓冲壳体的相对两内侧面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腕恢复锻炼装置,由于设置在支撑板的一侧面设有角度调节组件,其通过充气囊的充气而调节支撑板的垫起高度,患者术后恢复锻炼时,将手腕搁置在支撑板上,且通过调节充气囊的鼓胀程度,使得连接板倾斜抬起,以调节支撑板对手腕的垫起高度,同时改变支撑板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便于将支撑板调节至患者手腕舒服的角度,便于对患者手腕起到支撑作用,因此,患者手腕在支撑板的支撑下,且由充气囊将支撑板调节至合适患者手腕的支撑高度和角度,患者进行握拳动作时,手腕处不再处于悬空状态,而便于手腕处的恢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腕恢复锻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气囊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缓冲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2、充气囊;201、连接板;202、底板;203、折痕板;204、充气腔;205、胶条;3、空心柱;4、导气管;5、气门芯连接头;6、防护组件;601、垫板;602、防护板;701、缓冲壳体;702、缓冲内芯;703、限位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腕恢复锻炼装置,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握拳康复训练时,手腕长时间缺少支撑,容易疲劳,影响手腕的恢复的技术问题。
一种手腕恢复锻炼装置,其包括:
支撑板1,其用于支撑手腕;
角度调节组件,其包括充气囊2,充气囊2包括连接板201,连接板201与支撑板1的一侧面连接,充气囊2充气而带动连接板201倾斜抬起,以调节支撑板1的倾角。
可选地,充气囊2还包括底板202,底板202与连接板201呈角度设置,充气囊2充气而调节连接板201和底板202之间的夹角,以调节支撑板1的倾角。
参照图1,其中,该手腕恢复锻炼装置包括支撑板1和角度调节组件。支撑板1为平板状,本实施例中,采用橡胶板为支撑板1,在支撑患者手腕时,橡胶板自身具有弹性而提高了手腕的舒适性,且橡胶板不易受力而变形。而角度调节组件设于支撑板1的一侧面,以调节支撑板1的垫起高度和调节支撑板1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本实施例中,角度调节组件包括充气囊2,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机械类结构对支撑板1进行支撑。充气囊2与支撑板1连接,充气囊2随着其内部气体逐渐增多,充气囊2逐渐鼓胀,支撑板1因此逐渐被抬高,且支撑板1与水平面的夹角也逐渐增大,而便于调节支撑板1的垫起高度和倾角。
参照图1和图2,其中,充气囊2包括连接板201和底板202,连接板201和底板202之间呈角度设置。连接板201与支撑板1的一侧面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板201与支撑板1之间通过粘接固定。在使用该手腕恢复装置时,底板202放置在床面或桌子上。当充气囊2充气时,连接板201和底板202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因而使得支撑板1与底板202的夹角逐渐变大,随着支撑板1与底板202支架的夹角变大,支撑板1逐渐被垫高,而便于调节支撑板1的垫起高度和倾角,以提高对患者手腕支撑的舒适度。
这样设置,由于设置在支撑板1的一侧面设有角度调节组件,其通过充气囊2的充气而调节支撑板1的垫起高度,患者术后恢复锻炼时,将手腕搁置在支撑板1上,且通过调节充气囊2的鼓胀程度,而便调节支撑板1对手腕的垫起高度,同时改变支撑板1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便于将支撑板1调节至患者手腕舒服的角度,便于对患者手腕起到支撑作用,因此,患者手腕在支撑板1的支撑下,且由充气囊2将支撑板1调节至合适患者手腕的支撑高度和角度,患者进行握拳动作时,手腕处不再处于悬空状态,而便于手腕处的恢复。
可选地,充气囊2还包括折痕板203,连接板201和底板202之间通过折痕板203连接,连接板201、底板202和折痕板203合围成充气腔204,折痕板203展开或折叠,以支持连接板201与底板202之间的角度调节。
参照图1和图2,其中,充气囊2还包括折痕板203,本实施例中,连接板201、底板202和折痕板203均由柔性橡胶材质制成。折痕板203将连接板201和底板202连接起来,且折痕板203位于连接板201和底板202的边沿处,以此连接板201、底板202和折痕板203之间合围成充气腔204,当朝充气腔204内充入气体时,连接板201和底板202之间逐渐分开,以此调节底板202和连接板201之间的距离,而调节支撑板1的垫起高度。本实施例中,折痕板203围成框形,且折痕板203相对外侧面上的多条折痕之间呈角度设置,以此在折痕板203展开时,使得连接板201呈倾斜设置,便于调节支撑板1的倾斜角度。将充气腔204内的气体放出时,此时折痕板203自身顺着折痕而折叠,连接板201和底板202之间逐渐靠近,而减小支撑板1的垫起高度和减小了支撑板1与水平面的倾角。
可选地,充气囊2还包括多个胶条205,胶条205的两端面分别与连接板201和底板202相互朝向的侧面连接。
参照图1和图2,其中,充气囊2还包括多个胶条205,多个胶条205均匀设置在充气腔204内,且胶条205两端面分别与连接板201和底板202相互朝向的侧面连接,本实施例中,胶条205与连接板201和底板202之间均粘接固定。
这样设置,充气囊2充气完成后,胶条205对底板202和连接板201进行牵拉,便于充气囊2的定型,而充气囊2不易收到外力而变形。同时,在折痕板203侧面的折痕的作用下,便于充气囊2的连接板201和底板202维持在一定倾角,患者的手腕由倾斜的支撑板1进行支撑,提高了手腕的舒适度。
可选地,该手腕恢复锻炼装置还包括空心柱3,空心柱3设于支撑板1背离充气囊2的侧面,以供患者挤压。
参照图1,其中,空心柱3设于支撑板1背离充气囊2的侧面,患者手腕搁置在支撑板1上时,手握持空心柱3进行挤压,本实施例中,空心柱3为橡胶材质,空心柱3呈圆柱状设置,且为提示挤压手感,空心柱3的两个端面均呈弧形面设置。患者握拳恢复锻炼时,挤压空心柱3提高了握拳时的舒适感。
可选地,该手腕恢复锻炼装置还包括导气管4和气门芯连接头5,导气管4一端与充气囊2连通,导气管4另一端与气门芯连接头5连通,气门芯连接头5与空心柱3可拆卸连通。
参照图1,其中,该手腕恢复锻炼装置还包括导气管4和气门芯连接头5。导气管4的两端分别与充气囊2和气门芯连接头5连接。空心柱3连通有充气管,充气管与气门芯可拆卸连通。需要给充气囊2充气而调节支撑板1的垫起高度和倾角时,患者手腕先放在支撑板1上,此时医护人员将充气管与气门芯连接头5连通,挤压空心柱3而便于对充气囊2进行充气,将支撑板1调节至适合患者手腕的支撑高度和支撑角度时,将充气管从气门芯连接头5上取下,并将空心柱3给患者握持,以此方便了患者的恢复锻炼。
可选地,该手腕恢复锻炼装置还包括防护组件6,防护组件6包括垫板601,垫板601设于支撑板1背离充气囊2的侧面。
可选地,防护组件6还包括两个防护板602,两个防护板602均与垫板601背离支撑板1侧面连接,且两个防护板602间隔设置。
参照图1,其中,该手腕恢复锻炼装置还包括防护组件6,防护组件6包括垫板601和两个防护板602。本实施例中,垫板601通过粘接固定在支撑板1背离充气囊2的侧面,且两个防护板602均与垫板601背离支撑板1的侧面连接。通过垫板601代替支撑板1与患者接触,一方面提高了患者手腕的舒适度,另一方面减小了支撑板1的磨损。两个防护板602与垫板601之间通过缝合连接,两个防护板602间隔且正对设置,两个防护板602分别位于垫板601侧面的相对两边沿处。本实施例中,防护板602与垫板601连接处均呈圆弧过渡,且防护板602的边角处均圆滑过渡。
这样设置,患者手腕由垫板601进行支撑,提高了手腕的舒适度。手腕位于两个防护板602之间,防护板602对手腕进行保护,外界杂物不易触碰到患者的手腕处。由于防护板602与垫板601连接处均呈圆弧过渡,且防护板602的边角处均圆滑过渡,手腕搁置至两个防护板602之间时,由于防护板602未具有突出部,不易对患者手腕造成二次伤害。
可选地,垫板601和防护板602均由缓冲板制成,缓冲板包括缓冲壳体701和缓冲内芯702,缓冲内芯702设于缓冲壳体701内。
参照图1和图3,其中,垫板601和防护板602均由缓冲板制成。缓冲板包括缓冲壳体701和缓冲内芯702,本实施例中,缓冲壳体701包括棉麻布,棉麻布缝合而围成壳体状,缓冲内芯702包括乳胶棉,乳胶面位于棉麻布制成的缓冲壳体701内。手腕与缓冲板接触时,棉麻布的触感和乳胶棉的弹性均提高了手腕的舒适度,便于患者手腕的恢复。
可选地,缓冲板还包括多个限位条703,多个限位条703均穿设于缓冲内芯702,且限位条703的两端面分别与缓冲壳体701的相对两内侧面连接。
参照图3,其中,缓冲板还包括多个限位条703,多个限位条703均穿设于缓冲内芯702,且限位条703的两端面分别与缓冲壳体701的相对两内侧面连接。限位条703包括布条,布条的两端分别粘合在缓冲壳体701的相对两内侧面,且多个布条均穿设于缓冲内芯702。在限位条703的限制下,缓冲内芯702不易在缓冲壳体701内随意移动,而便于维持缓冲板的正常状态。由于垫板601和防护板602均采用该缓冲板,因此垫板601和防护板602不易变形,使用寿命较长。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手腕恢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支撑板(1),其用于支撑手腕;
角度调节组件,其包括充气囊(2),所述充气囊(2)包括连接板(201),所述连接板(201)与所述支撑板(1)的一侧面连接,所述充气囊(2)充气而带动所述连接板(201)倾斜抬起,以调节所述支撑板(1)的倾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腕恢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囊(2)还包括底板(202),所述底板(202)与所述连接板(201)呈角度设置,所述充气囊(2)充气而调节所述连接板(201)和所述底板(202)之间的夹角,以调节所述支撑板(1)的倾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腕恢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囊(2)还包括折痕板(203),所述连接板(201)和所述底板(202)之间通过所述折痕板(203)连接,所述连接板(201)、所述底板(202)和所述折痕板(203)合围成充气腔(204),所述折痕板(203)展开或折叠,以支持所述连接板(201)与所述底板(202)之间的角度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腕恢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囊(2)还包括多个胶条(205),所述胶条(205)的两端面分别与所述连接板(201)和所述底板(202)相互朝向的侧面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腕恢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心柱(3),所述空心柱(3)设于所述支撑板(1)背离所述充气囊(2)的侧面,以供患者挤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腕恢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气管(4)和气门芯连接头(5),所述导气管(4)一端与所述充气囊(2)连通,所述导气管(4)另一端与所述气门芯连接头(5)连通,所述气门芯连接头(5)与所述空心柱(3)可拆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腕恢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组件(6),所述防护组件(6)包括垫板(601),所述垫板(601)设于所述支撑板(1)背离所述充气囊(2)的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腕恢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6)还包括两个防护板(602),两个所述防护板(602)均与所述垫板(601)背离所述支撑板(1)侧面连接,且两个所述防护板(602)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腕恢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601)和所述防护板(602)均由缓冲板制成,所述缓冲板包括缓冲壳体(701)和缓冲内芯(702),所述缓冲内芯(702)设于所述缓冲壳体(70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腕恢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还包括多个限位条(703),多个所述限位条(703)均穿设于所述缓冲内芯(702),且所述限位条(703)的两端面分别与所述缓冲壳体(701)的相对两内侧面连接。
CN202120907527.8U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手腕恢复锻炼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9716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07527.8U CN214971604U (zh)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手腕恢复锻炼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07527.8U CN214971604U (zh)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手腕恢复锻炼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71604U true CN214971604U (zh) 2021-12-03

Family

ID=79093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0752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971604U (zh) 2021-04-28 2021-04-28 一种手腕恢复锻炼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716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1160897A (ja) エアマットレス
US3896799A (en) Arm board
CN214971604U (zh) 一种手腕恢复锻炼装置
EP3531989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ssisting breathing in a subject
CN209751533U (zh) 一种多功能气囊式手术床垫及手术床
CN208710327U (zh) 支撑翻身装置及智能支撑翻身系统
CN110327172A (zh) 便携式全自动翻身护理床垫
CN216318486U (zh) 辅助翻身垫及护理病床
CN215274093U (zh) 一种卧床患者用交替充气式褥疮减压垫
CN218075532U (zh) 一种智能骶尾部凹形垫
CN2649066Y (zh) 腰部护理垫
JPH0798045B2 (ja) 脊椎牽引装置
CN216021575U (zh) 一种小儿腕部活动康复护理装置
CN213406687U (zh) 一种防压疮体位摆放装置
CN213851610U (zh) 一种用于褥疮护理梯形气囊护理垫
CN220966921U (zh) 一种多腔充气床垫
CN217853659U (zh) 一种内置隔板的气囊式转运床垫
CN218870698U (zh) 一种智能化翻身拍背装置及床垫
CN211611201U (zh) 一种呼吸机气管插管支撑装置
CN217525535U (zh) 一种多功能预防足下垂装置
CN109998831B (zh) 上肢抬高垫
CN218923158U (zh) 多功能按摩气床垫
CN219021935U (zh) 一种腹股沟术后切口压迫装置
CN217041191U (zh) 腰背肌辅助锻炼气垫
CN213822145U (zh) 一种软硬程度可调的老人护理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