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59175U - 电机电调一体化机座 - Google Patents

电机电调一体化机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59175U
CN214959175U CN202120590448.9U CN202120590448U CN214959175U CN 214959175 U CN214959175 U CN 214959175U CN 202120590448 U CN202120590448 U CN 202120590448U CN 214959175 U CN214959175 U CN 2149591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motor
base
rod
movabl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9044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玉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nongfu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nongfu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nongfu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nongfu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9044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591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591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591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机固定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机电调一体化机座,包括底座、活动连接底座的夹持件和位于夹持件下方的缓冲件,所述底座上设有容纳空间,夹持件包括具有弯折角度的活动杆、位于活动杆两端的固定杆和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活动于容纳空间内,且所述限位杆上端与容纳空间底部具有高度差;所述缓冲件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下方的弹性件,所述底板上部抵接限位杆,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底板下方和底座内部。借此,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实现对电机的夹持固定,保证其在检测维修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夹持固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电机电调一体化机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固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电调一体化机座。
背景技术
在对电机进行调节及维修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电机位置进行固定或夹持,保证其在维修过程中的稳定性,便于对其内部零部件进行拆除,现有技术在对其进行固定时,一般采用固定座与螺杆配合的方式,将电机放置在固定座内,然后通过旋转螺杆对其进行顶夹固定,该方式需要对螺杆进行螺旋调节,工作效率低,且拆松效率差。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电调一体化机座,其可以提高对电机的夹持效率,降低维修操作时间,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电调一体化机座,包括底座、活动连接底座的夹持件和位于夹持件下方的缓冲件,所述底座上设有容纳空间,所述夹持件包括具有弯折角度的活动杆、位于活动杆两端的固定杆和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活动于容纳空间内,且所述限位杆上端与容纳空间底部具有高度差;所述缓冲件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下方的弹性件,所述底板上部抵接限位杆,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底板下方和底座内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电调一体化机座,所述夹持件对称安装有两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电调一体化机座,所述固定杆包括相互螺接的内杆和外杆,且所述外杆端部安装有缓冲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电调一体化机座,所述内杆通过调节螺栓连接活动杆,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活动杆,且所述限位杆与活动杆之间的夹角大于4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电调一体化机座,所述活动杆的弯折角度为15~3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电调一体化机座,所述容纳空间内侧安装有缓冲橡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电调一体化机座,所述限位杆下端安装有滚轮,且所述滚轮抵接底板,所述弹性件为弹簧,且所述弹性件设有至少两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电调一体化机座,包括底座、活动连接底座的夹持件和位于夹持件下方的缓冲件,所述底座上设有容纳空间,所述夹持件包括具有弯折角度的活动杆、位于活动杆两端的固定杆和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活动于容纳空间内,且所述限位杆上端与容纳空间底部具有高度差,通过底座实现对电机的有效承载,同时利用容纳空间对其进行限位,采用夹持件对电机进行辅助夹持,保证其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缓冲件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下方的弹性件,所述底板上部抵接限位杆,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底板下方和底座内部,通过缓冲件实现对电机固定过程中的有效缓冲,同时降低其在维修检测过程中的冲击力,增强其结构完整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底座和夹持件实现对电机位置的有效限定及夹持,保证其在检测维修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其检测维修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底座,11-容纳空间,21-活动杆,221-内杆,222-外杆,23-限位杆,31-底板,32-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电调一体化机座,包括底座1、活动连接底座1的夹持件和位于夹持件下方的缓冲件,所述底座1上设有容纳空间11,所述夹持件包括具有弯折角度的活动杆21、位于活动杆21两端的固定杆和限位杆23,所述限位杆23活动于容纳空间11内,且所述限位杆23上端与容纳空间11底部具有高度差,通过底座1实现对电机的有效承载,同时利用容纳空间11对其进行限位,采用夹持件对电机进行辅助夹持,保证其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缓冲件包括底板31和位于底板31下方的弹性件32,所述底板31上部抵接限位杆23,所述弹性件32两端分别连接底板23下方和底座1内部,通过缓冲件实现对电机固定过程中的有效缓冲,同时降低其在维修检测过程中的冲击力,增强其结构完整性。
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夹持件对称安装有两组,利用对称安装的两组夹持件实现对电机的有效夹持,增强其夹持稳定性。
另外,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杆包括相互螺接的内杆221和外杆222,且所述外杆222端部安装有缓冲棉,通过相互螺接的内杆221和外杆222实现对两者之间的总长度进行调节,便于其能够针对不同型号大小的电机进行有效夹持固定,提高其夹持稳定性。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内杆221通过调节螺栓连接活动杆21,所述限位杆23固定连接活动杆21,且所述限位杆23与活动杆21之间的夹角大于40°,通过具有夹角的限位杆23和固定杆,使其在活动杆21旋转过程中,限位杆23能够对电机进行有效承载,保证其在电机的作用下随活动杆21实现旋转,提高其对电机限位的同时,便于保证活动杆21的位置关系。
更好的,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杆21的弯折角度为15~30°,通过具有弯折角度的活动杆21,保证其在旋转过程中,能够利用上端对电机进行夹持固定,保证电机在检测维修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过程中:在对电机进行检测维修时,首先将其电机放置在容纳空间11内,电机放入后,底部会与限位杆23接触,在电机的重力作用下使限位杆23下移,进而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活动杆21沿其与底座1的轴接处实现旋转,实现对称两个夹持杆的合拢,利用合拢的夹持杆对电机进行夹持固定,便于实现对电机内部零部件的拆卸检测及维修,容纳空间11内侧安装有缓冲橡胶,在放置电机时,能够有效实现电机的缓冲,提高电机的完整度。限位杆23下端安装有滚轮,且所述滚轮抵接底板31,所述弹性件32为弹簧,且所述弹性件32设有至少两个,利用滚轮使限位杆23与底板31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进而降低摩擦力,延长其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电调一体化机座,包括底座、活动连接底座的夹持件和位于夹持件下方的缓冲件,所述底座上设有容纳空间,所述夹持件包括具有弯折角度的活动杆、位于活动杆两端的固定杆和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活动于容纳空间内,且所述限位杆上端与容纳空间底部具有高度差,通过底座实现对电机的有效承载,同时利用容纳空间对其进行限位,采用夹持件对电机进行辅助夹持,保证其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缓冲件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下方的弹性件,所述底板上部抵接限位杆,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底板下方和底座内部,通过缓冲件实现对电机固定过程中的有效缓冲,同时降低其在维修检测过程中的冲击力,增强其结构完整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底座和夹持件实现对电机位置的有效限定及夹持,保证其在检测维修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其检测维修质量。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电机电调一体化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活动连接底座的夹持件和位于夹持件下方的缓冲件,所述底座上设有容纳空间,所述夹持件包括具有弯折角度的活动杆、位于活动杆两端的固定杆和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活动于容纳空间内,且所述限位杆上端与容纳空间底部具有高度差;
所述缓冲件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下方的弹性件,所述底板上部抵接限位杆,所述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底板下方和底座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电调一体化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对称安装有两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电调一体化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包括相互螺接的内杆和外杆,且所述外杆端部安装有缓冲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电调一体化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通过调节螺栓连接活动杆,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活动杆,且所述限位杆与活动杆之间的夹角大于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电调一体化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的弯折角度为15~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电调一体化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侧安装有缓冲橡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电调一体化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下端安装有滚轮,且所述滚轮抵接底板,所述弹性件为弹簧,且所述弹性件设有至少两个。
CN202120590448.9U 2021-03-23 2021-03-23 电机电调一体化机座 Active CN2149591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90448.9U CN214959175U (zh) 2021-03-23 2021-03-23 电机电调一体化机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90448.9U CN214959175U (zh) 2021-03-23 2021-03-23 电机电调一体化机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59175U true CN214959175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38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90448.9U Active CN214959175U (zh) 2021-03-23 2021-03-23 电机电调一体化机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591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16304U (zh) 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汽车零部件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14959175U (zh) 电机电调一体化机座
CN207630015U (zh) 一种防护型低地板刚性前桥放置工装
CN207076919U (zh) 一种并联式有轨锻造操作机
CN209484174U (zh) 一种便于进行移动的焊接工作台固定装置
CN201979429U (zh) 一种翻转夹具的缓冲装置
CN217193448U (zh) 一种煤矿用自动焊接机
CN216990638U (zh) 一种用于不锈钢水箱的无缝焊接装置
CN212964432U (zh) 一种排气管道抗冲击检测装置
CN108928253A (zh) 新能源汽车放电装置
CN209035835U (zh) 一种用于汽车前地板焊接的焊装夹具
CN105957442A (zh) 沙盘底座平移平台
CN21156809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前横梁
CN219746756U (zh) 一种铅酸电池铸焊夹具
CN217572946U (zh) 一种工业用具有稳定机构的电力机器人
CN212605152U (zh) 一种高铁减震外轮
CN205687478U (zh) 沙盘底座升降平台
CN217913617U (zh) 一种定位焊接夹具
CN219986773U (zh) 一种减震器组装工装
CN218559064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避震车架
CN216131636U (zh) 一种新型压力容器固定装置
CN203990703U (zh) 一种琼脂糖凝胶电泳加样肘托装置
CN219267823U (zh) 一种大容量抗振动锂亚硫酰氯电池
CN217319956U (zh) 一种连接方便的橡胶扭杆轴
CN217680549U (zh) 一种建筑工程模板用固定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