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58939U - 马达和电气产品 - Google Patents

马达和电气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58939U
CN214958939U CN202120520358.2U CN202120520358U CN214958939U CN 214958939 U CN214958939 U CN 214958939U CN 202120520358 U CN202120520358 U CN 202120520358U CN 214958939 U CN214958939 U CN 2149589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body portion
axial
motor
central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2035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学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riority to CN20212052035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589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589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589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马达和电气产品,该马达包括:定子;转子,其具有中心轴线,所述转子沿轴向或径向与所述定子对置;以及轴承,其在径向上与所述转子对置,并在径向上支撑所述转子,所述转子包括:第一转子部,其质量中心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在沿径向的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偏移量;以及金属制的第二转子部,所述第二转子部的质量中心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具有第二偏移量,所述转子的质量中心位于所述中心轴线,沿轴向观察,所述第二转子部在绕所述中心轴线的周向上呈封闭状。由此,既能改善转子的初始动平衡,又能抑制转子的磁场漏磁问题。

Description

马达和电气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马达和电气产品。
背景技术
通常,马达的转子为相对于中心轴线对称的结构,转子表面的固定柱为规则分布,例如,固定柱在圆周方向上为均匀分布,并且各固定柱的形状和尺寸都相同,因此,转子的初始动平衡较好,后期进行动平衡修正时需要的工时较少。
在某些场合下,马达的转子表面的固定柱为非规则分布,例如,固定柱在圆周方向上为非均匀分布,和/或固定柱的形状和尺寸不完全相同,由此,能够使固定柱的形状、尺寸和分布与被固定的模块相对应,避免安装干涉等问题。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在马达的转子表面的固定柱为非规则分布的情况下,转子的质量中心处在偏心状态,即,转子的质量中心与转子的中心轴线并不重合,所以,转子的初始动平衡较差,后期对转子进行动平衡修正时需要的工时较多;此外,后期对转子进行动平衡修正时,难以对转子的磁场漏磁问题进行抑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或其他类似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马达和电气产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马达中,转子包括第一转子部和金属制的第二转子部,第二转子部的质量中心相对于中心轴线的偏移量能够抵消第一转子部的质量中心相对于中心轴线的偏移量,由此,能够使转子的质量中心位于中心轴线,改善了转子的初始动平衡,并且,第二转子部在绕中心轴线的周向上呈封闭状,能够同时抑制转子的磁场漏磁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马达,包括:
定子;
转子,其具有中心轴线,所述转子沿轴向或径向与所述定子对置;以及
轴承,其在径向上与所述转子对置,并在径向上支撑所述转子,
所述转子包括:
第一转子部,其质量中心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在沿径向的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偏移量;以及
金属制的第二转子部,所述第二转子部的质量中心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具有第二偏移量,
所述转子的质量中心位于所述中心轴线,
沿轴向观察,所述第二转子部在绕所述中心轴线的周向上呈封闭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其中,
所述第一转子部包括:
第一主体部,其为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盘状;以及
轴向凸起部,其位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轴向一端,沿轴向延伸,
所述轴向凸起部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并且,至少一个所述轴向凸起部的质量中心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偏移。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其中,
所述轴向凸起部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两个以上的所述轴向凸起部的形状不相同,和/或两个以上的所述轴向凸起部在周向上非均匀分布,和/或两个以上的所述轴向凸起部距离所述中心轴线的径向距离不相同。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其中,
所述第二转子部包括:
第二主体部,其为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筒状;以及
径向凸起部,其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外周向径向外侧延伸。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其中,
所述径向凸起部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轴向端部的外周向径向外侧延伸。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其中,
所述径向凸起部的数量为一个;或者
所述径向凸起部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并且,两个以上的所述径向凸起部在周向上非均匀分布和/或两个以上的所述径向凸起部形状不相同。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其中,
所述第二主体部的轴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轴向尺寸,
所述第二主体部与所述第一主体部在轴向上至少部分重叠。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其中,
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径向外周面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径向内周面接触;或者,
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径向内周面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径向外周面接触;或者,
所述第二主体部在径向上位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径向内周面和径向外周面之间。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其中,
所述第一转子部与所述第二转子部的材料密度不同。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其中,
所述第一转子部为树脂制,所述第二转子部为钢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气产品,所述电气产品包括如上述实施例的任一方面所述的马达。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之一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马达中,转子包括第一转子部和金属制的第二转子部,由此,既能改善转子的初始动平衡,又能抑制转子的磁场漏磁问题。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申请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申请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条款的范围内,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此外,在附图中,类似的标号表示几个附图中对应的部件,并可用于指示多于一种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对应部件。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马达的上侧观察该马达时的一个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去掉了定子后的一个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断面的一个示意图;
图4是第一转子部的一个立体示意图;
图5是第二转子部的一个立体示意图;
图6是第一转子部和第二转子部安装在一起组成转子的一个示意图;
图7是从上侧观察转子时的一个立体示意图;
图8是从下侧观察转子时的一个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本申请的前述以及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申请的特定实施方式,其表明了其中可以采用本申请的原则的部分实施方式,应了解的是,本申请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本申请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全部修改、变型以及等同物。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这些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上”、“下”等用于对不同元素从称谓上进行区分,但并不表示这些元素的空间排列或时间顺序等,这些元素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列出的术语的一种或多个中的任何一个和所有组合。术语“包含”、“包括”、“具有”等是指所陈述的特征、元素、元件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元素、元件或组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单数形式“一”、“该”等包括复数形式,应广义地理解为“一种”或“一类”而并不是限定为“一个”的含义;此外术语“所述”应理解为既包括单数形式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此外术语“根据”应理解为“至少部分根据……”,术语“基于”应理解为“至少部分基于……”,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下述说明中,为了说明的方便,将以转子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半径方向称为“径向”;将以围绕该中心轴线的方向称为“周向”;将沿该中心轴线的方向或与其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或“上下方向”,在轴向上,第一转子部的轴向凸起部凸起的方向称为“上”方向,与“上”方向相反的方向称为“下”方向;将沿半径方向远离该中心轴线的一侧称为“径向外侧”,将沿半径方向靠近该中心轴线的一侧称为“径向内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上”方向和“下”方向只是为了便于对本申请进行说明,并不表明本申请的马达和电气产品在制造和使用中的方向。
第一方面的实施例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马达。图1是从马达的上侧观察该马达时的一个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去掉了定子后的一个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断面的一个示意图。
如图1所示,马达100包括:定子1、转子2和轴承3。
其中,转子2具有中心轴线C,转子2沿径向与定子1对置,此外,本申请可以不限于此,例如,转子2也可以沿轴向与定子1对置。转子2可以具有磁铁,定子1可以具有线圈,由此,定子1的线圈在被通电的情况下产生磁场,与转子2的磁铁之间产生磁性相互作用力,从而驱动转子2旋转。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轴承3在径向上与转子2对置,并在径向上支撑转子2,轴承3例如是球轴承。转子2包括第一转子部21和第二转子部22,其中,第二转子部22是金属制的。
图4是第一转子部的一个立体示意图,图5是第二转子部的一个立体示意图,图6是第一转子部和第二转子部安装在一起组成转子的一个示意图。
如图6所示,第一转子部21的质量中心M1相对于中心轴线C在沿径向的第一方向L1上具有第一偏移量D1;第二转子部22的质量中心M2相对于中心轴线C在与第一方向L1相反的第二方向L2上具有第二偏移量D2。第一偏移量D1可以等于第二偏移量D2,本申请可以不限于此,例如,第一偏移量D1可以小于第二偏移量D2,或者第一偏移量D1可以大于第二偏移量D2。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第一转子部21的质量中心M1相对于中心轴线C有所偏移,第二转子部22的质量中心M2相对于中心轴线C有所偏移,但是,转子2的质量中心Mt位于中心轴线C,即,第二转子部22的质量中心M2相对于中心轴线C的偏移量D2能够对第一转子部21的质量中心M1相对于中心轴线C的偏移量D1进行补偿。例如,第一转子部21的质量中心M1相对于中心轴线C的偏心力矩为P1=m1*D1,第二转子部22的质量中心M2相对于中心轴线C的偏心力矩为P2=m2*D2,P1和P2大小相等,并且P1和P2方向相反,即,转子2达到动平衡,因此,转子2的质量中心Mt位于中心轴线C。由此,转子2的初始动平衡得到了改善,能够节省后期为转子2进行动平衡修正所需的工时。
在本申请中,沿轴向观察时,第二转子部22在绕中心轴线C的周向上呈封闭状。由此,第二转子部22能够在周向上封闭转子的磁铁所产生的磁场,从而抑制转子的磁场漏磁问题。
此外,在本申请中,第二转子部22为金属材质,因此,能够提高转子2的整体的硬度,从而控制转子2的尺寸的公差,满足对转子2的尺寸进行高精度控制的要求。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转子部21与第二转子部22的材料密度可以不同。第一转子部21的材料密度可以小于第二转子部22的材料度,第一转子部21的材料可以是树脂,第二转子部22的材料为金属,例如钢;或者,第一转子部21的材料密度可以大于第二转子部22的材料密度。此外,第一转子部21与第二转子部22的材料密度也可以相等。
如图4所示,第一转子部21包括:第一主体部211和轴向凸起部212。
第一主体部211为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的盘状,第一主体部211的质量中心可以位于中心轴线C上;轴向凸起部212位于第一主体部211的轴向一侧的端面,沿轴向延伸,例如,轴向凸起部212位于第一主体部211的上端面,并且向轴向上方延伸。
如图4所示,轴向凸起部212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并且,至少一个轴向凸起部212的质量中心相对于中心轴线C在第一方向L1(图6所示)上偏移,由此,使得第一转子部21的质量中心M1相对于中心轴线C在沿径向的第一方向L1上具有第一偏移量D1。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轴向凸起部21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以上,该两个以上的轴向凸起部212在第一主体部211的上端面为非规则分布。例如,该两个以上的轴向凸起部212的形状不相同,和/或该两个以上的轴向凸起部212在周向上非均匀分布,和/或两个以上的轴向凸起部212距离中心轴线C的径向距离不相同,其中,轴向凸起部212的形状包括轴向凸起部212的轴向尺寸(即,高度)和/或直径。
如图5所示,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转子部22包括:第二主体部221和径向凸起部222。
其中,第二主体部221为以中心轴线C为中心的筒状,其质量的中心可以在中心轴线C上。
径向凸起部222从第二主体部221的外周向径向外侧延伸。例如,径向凸起部222从第二主体部221的轴向端部的外周向径向外侧延伸。此外,本申请可以不限于此,径向凸起部222也可以从第二主体部221的轴向的其它位置的外周向径向外侧延伸。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径向凸起部222的数量为一个;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径向凸起部222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并且,该两个以上的径向凸起部222在周向上非均匀分布和/或该两个以上的径向凸起部222的形状不相同,其中,径向凸起部222的形状包括径向凸起部222的轴向尺寸,和/或径向尺寸,和/或周向尺寸。
图7是从上侧观察转子2时的一个立体示意图,图8是从下侧观察转子2时的一个立体示意图。
如图7和图8所示,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主体部221的轴向尺寸可以大于第一主体部211的轴向尺寸,并且,第二主体部221与第一主体部211在轴向上至少部分重叠,由此,第二主体部221与第一主体部211能够在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上彼此连接,提高了转子2的强度。例如,如图7所示,第二主体部221的上端与第一主体部211的上端齐平。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主体部211和第二主体部221都围绕中心轴线C而设置,并且,第一主体部211和第二主体部221在径向上的位置关系可以是下述位置关系中的任意一种:第二主体部221的径向外周面与第一主体部211的径向内周面接触;第二主体部221的径向内周面与第一主体部211的径向外周面接触;第二主体部221在径向上位于第一主体部211的径向内周面和径向外周面之间。
其中,第一转子部21和第二转子部22可以通过嵌件成型工艺一体成型连接,由此,能够提高第一转子部21和第二转子部22连接的强度。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马达的转子包括第一转子部和金属制的第二转子部,第二转子部的质量中心相对于中心轴线的偏移量能够抵消第一转子部的质量中心相对于中心轴线的偏移量,由此,能够使转子的质量中心位于中心轴线,改善了转子的初始动平衡,并且,第二转子部在绕中心轴线的周向上呈封闭状,能够同时抑制转子的磁场漏磁问题。
第二方面的实施例
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气产品,其具有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马达100。该电气设备例如可以是扫地机器人等。
在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已经对马达100的结构进行了详细说明,其内容被合并于此,此处省略说明。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在该电气设备中,马达的转子包括第一转子部和金属制的第二转子部,第二转子部的质量中心相对于中心轴线的偏移量能够抵消第一转子部的质量中心相对于中心轴线的偏移量,由此,能够使转子的质量中心位于中心轴线,改善了转子的初始动平衡,进而降低了电气设备的制造成本,并且,第二转子部在绕中心轴线的周向上呈封闭状,能够同时抑制转子的磁场漏磁问题,提高了电气设备的可靠性。
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对本申请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马达,包括:
定子;
转子,其具有中心轴线,所述转子沿轴向或径向与所述定子对置;以及
轴承,其在径向上与所述转子对置,并在径向上支撑所述转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包括:
第一转子部,其质量中心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在沿径向的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偏移量;以及
金属制的第二转子部,所述第二转子部的质量中心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具有第二偏移量,
所述转子的质量中心位于所述中心轴线,
沿轴向观察,所述第二转子部在绕所述中心轴线的周向上呈封闭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子部包括:
第一主体部,其为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盘状;以及
轴向凸起部,其位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轴向一端,沿轴向延伸,
所述轴向凸起部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并且,至少一个所述轴向凸起部的质量中心相对于所述中心轴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偏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向凸起部的数量为两个以上,
两个以上的所述轴向凸起部的形状不相同,和/或两个以上的所述轴向凸起部在周向上非均匀分布,和/或两个以上的所述轴向凸起部距离所述中心轴线的径向距离不相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转子部包括:
第二主体部,其为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筒状;以及
径向凸起部,其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外周向径向外侧延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径向凸起部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轴向端部的外周向径向外侧延伸。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径向凸起部的数量为一个;或者
所述径向凸起部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并且,两个以上的所述径向凸起部在周向上非均匀分布和/或两个以上的所述径向凸起部形状不相同。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主体部的轴向尺寸大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轴向尺寸,
所述第二主体部与所述第一主体部在轴向上至少部分重叠。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径向外周面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径向内周面接触;或者,
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径向内周面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径向外周面接触;或者,
所述第二主体部在径向上位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径向内周面和径向外周面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子部与所述第二转子部的材料密度不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子部为树脂制,所述第二转子部为钢制。
11.一种电气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产品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
CN202120520358.2U 2021-03-12 2021-03-12 马达和电气产品 Active CN2149589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20358.2U CN214958939U (zh) 2021-03-12 2021-03-12 马达和电气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20358.2U CN214958939U (zh) 2021-03-12 2021-03-12 马达和电气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58939U true CN214958939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117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20358.2U Active CN214958939U (zh) 2021-03-12 2021-03-12 马达和电气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589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33495B (zh) 马达
KR0178419B1 (ko) 외측회전자형 브러시레스 dc전동기
CN102545460B (zh) 模塑电机
CN110739787B (zh) 电机及其转子
KR100893239B1 (ko) 축방향 에어갭타입 전동기
US8378540B2 (en) Motor and mo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EP3001546B1 (en) An axial flux electrical machine bearing mount system and methods
CN212627368U (zh) 马达
CN214958939U (zh) 马达和电气产品
JP2021058000A (ja) モータおよび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装置
KR20230164639A (ko) 모터
US11888347B2 (en) Core, stator, and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CN210380467U (zh) 马达
CN209761776U (zh) 风扇
CN110212726B (zh) 马达
US8375562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and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CN211701688U (zh) 马达和电气产品
CN108933496B (zh) 马达
JP2018093581A (ja) ステータ、モータ
CN210129790U (zh) 马达
JP2007143325A (ja) 電気モータのステータ構造
US20020158544A1 (en) External rotor cup with annular flange extending therefrom
US20110050015A1 (en) Hydrodynamic bearing assembly and motor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10163639A1 (en) Bearing holder and spindle motor having the same
CN210157010U (zh) 马达和机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