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57694U - 一种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57694U
CN214957694U CN202121269344.4U CN202121269344U CN214957694U CN 214957694 U CN214957694 U CN 214957694U CN 202121269344 U CN202121269344 U CN 202121269344U CN 214957694 U CN214957694 U CN 2149576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terminal
socket
groove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6934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培燕
刘泽标
林国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usbar Sci Tech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usbar Sci Tech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usbar Sci Tech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usbar Sci Tech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6934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576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576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576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包括相互插合的插头和插座,插头包括插头外壳、插头胶芯、插头端子以及线缆,插头外壳由第一直角边和第二直角边构成,插头胶芯设于第一直角边内,插座包括插座外壳、插座胶芯和插座端子,插头胶芯的前端一侧设有朝向第二直角边的开口的插入孔,插头端子的前端横向插入所述插入孔的中间,且插头端子的两侧面与插入孔的壁面之间均设有间隙;插座端子的前端为U形插接段,U形插接段插入插入孔内并与插头端子套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插头胶芯上设置插入孔并显露出内部的插头端子,再将插座端子的前端设计成为与插头端子插接的U形插接段,实现了插头和插座的90度插接,整体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高压大电流连接器是应用于乘用电动汽车电源分配单元(PDU,Power DistributionUnit)中的重要电路元件,其对乘用电动汽车的电路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现有的高压大电流连接器的插头部件和插座部件之间的连接角度一般为90度和180度,在 90度连接时一般在插头上需要采用额外的转接端子或直角结构的端子进行连接,整体结构复杂,另外胶芯与插头外壳之间也是需要额外的卡合结构进行固定,端子与胶芯之间的组装结构是在胶芯内部开槽与端子形成卡合结构,导致组装和拆卸困难。
在连接器的插头和插座进行连接工作的过程中,为了达到良好的防水性能,一般是在连接器与插座插接的插接端上内侧套装一防水圈,该防水圈的固定通常是利用在插接端内侧制作的第一卡槽实现卡合固定,防水圈安装需要专门在插头外壳内侧做个深剔槽,加工难度大,加工的不良率很高,加工成本很高,另外也不便于防水圈的安装和拆卸。
目前市面上的电动汽车的弯头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意外拔出现象,即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的误操作将弯头连接器意外拔出而造成非正常使用中断,给使用带来不方便。为此,人们在弯头连接器中加设有锁定手柄,如专利号“CN201620509572.7”,名称为“一种新型多芯弯头连接器”提供了一种新型多芯弯头连接器,包括插头部件和插座部件。插头部件包括壳体、防触手胶芯、中胶芯、后胶芯、转接插针、转接簧片和插孔。说明书中记载手柄根部通过转轴固定在壳体两侧,手柄头部可围绕转轴进行转动;弹簧锁扣设置在壳体顶侧,当手柄头部转动至壳体顶侧时,弹簧锁扣可与手柄相锁定。但是现有的手柄结构仍有改善的空间,其在未锁定的状态下与壳体之间缺少位置保持组件(即限位结构),导致手柄会随意转动,影响插头部件与插座部件的插接,另外就是手柄上的锁紧件通常设置在手柄外侧,容易因误操作而打开锁紧件导致出现锁紧失效的问题,二是一般需要在手柄的外侧设置容纳锁紧件的容纳槽,导致手柄的局部强度降低,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受力后出现断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连接器,通过在插头胶芯上设置插入孔并显露出内部的插头端子,再将插座端子的前端设计成为与插头端子插接的U形插接段,实现了插头和插座的90度连接,整体结构简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包括相互插合的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包括中空的插头外壳、设于插头外壳内的插头胶芯、设于插头胶芯内且为片状的插头端子以及与插头端子连接并延伸出插头外壳的线缆,所述插头外壳由互为直角且内部相通形成中空的第一直角边和第二直角边构成,所述插头胶芯设于第一直角边内,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外壳、设于插座外壳上的插座胶芯和设于插座胶芯上的插座端子,所述插头胶芯的前端一侧设有朝向所述第二直角边的开口的插入孔,所述插头端子的前端横向插入所述插入孔的中间,且所述插头端子的两侧面与所述插入孔的壁面之间均设有间隙;所述插座端子的前端为U形插接段,所述U形插接段插入所述插入孔内并与所述插头端子套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直角边的末端设有由内环圈和外环圈构成的插接部,所述内环圈和外环圈之间设有插接槽,所述内环圈上套装有与所述插头胶芯卡合的插头压板;所述内环圈的外周还套设有防水圈和环形弹簧,所述内环圈的外周设有用于止挡所述防水圈的台阶面;所述插头压板包括套装于所述内环圈内的压板主体以及套装于所述内环圈外的环带,所述压板主体与所述环带通过若干个连接件连接,所述环带与所述防水圈抵接,所述内环圈的外侧端部设有若干个用于一一对应容纳所述连接件的定位卡口;所述压板主体上贯穿设有与所述插入孔前后对应的插孔,所述压板主体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插头外壳上;所述环形弹簧位于所述环带的外侧,所述环形弹簧的外周凸出于所述内环圈的外周面。
进一步的,所述插头胶芯上设有沿其长度设置的端子孔,所述插入孔与端子孔连通并位于端子孔的一端,所述插头端子卡合设于所述端子孔内,所述端子孔远离所述插入孔的一端为开口;所述端子孔的上下壁面上对称设有导向槽,所述插头端子的上下侧设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插入孔的开口端处凹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槽,所述压板主体的内侧面上凸起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槽一一对应卡合的定位块;所述压板主体的内侧面上还凸起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所述插头外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柱插合的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插头还包括设于所述端子孔内的卡爪以及设于所述插头胶芯上并向内顶紧所述卡爪的顶紧件,所述卡爪包括片状的卡板以及设于卡板中间的弹性卡扣,所述插头端子上设有与所述弹性卡扣卡合的第二卡槽,插头胶芯的前端设有一端为开口的滑槽,所述卡板的两侧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插入孔的开口中间设有位于所述插头端子前方的挡条,所述挡条的厚度与所述插头端子的厚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插座外壳的前端设有与所述插接部插接的插接口,所述插座胶芯包括主体以及两个间隔设于所述主体前端并向前延伸至所述插接口内的端子座,所述插座端子的后端延伸出所述插座胶芯,所述插座端子的前端设于所述端子座内,所述端子座的前端设有与所述U形插接段配合的U形槽,以显露出所述U形插接段的内侧壁面。
进一步的,所述插座还包括固定压板,所述固定压板套装于所述插座端子上并与所述插座外壳固定,所述主体上设有容纳所述固定压板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壁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柱,所述固定压板的外周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柱一一对应卡合的第二定位槽;所述端子座的中间沿其延伸方向设有方形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开口位于所述凹槽的底部,且所述U形槽的宽度小于所述容纳槽的宽度;所述容纳槽的每一壁面上均设有至少一个沿其延伸方向设置的定位条,且所述定位条的厚度由所述容纳槽的开口处朝槽底方向逐渐变小。
进一步的,所述插座端子包括前端的U形插接段、中间的连接段以及后端的接线段,所述连接段的两侧均凸起设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与所述接线段之间形成有卡接段,所述固定压板套装于所述卡接段上,所述固定压板上贯穿设有与所述卡接段套装的卡槽,且所述卡槽的一侧为开口结构,所述开口结构的内侧设有与所述卡接段扣合的卡扣;所述U形插接段上套设有与其适配的 U形簧片,所述U形簧片的内侧设有若干个弹性接触片。
进一步的,所述插头还包括手柄和设于手柄上的锁紧件,所述手柄包括手柄主体和弯折设于手柄主体两端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直角边铰接的铰接孔,所述铰接孔的一侧位置设有弧形卡槽,所述插接口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弧形卡槽配合的卡柱,所述弧形卡槽的一端位于所述铰接孔的一侧,另一端远离所述铰接孔并延伸至连接臂的未端位置,并在所述连接臂的未端位置设有与所述弧形卡槽连通的第一导入槽,所述连接臂的内侧还设有位于所述弧形卡槽上侧的弹性定位卡扣,且所述弹性定位卡扣的延伸方向与连接臂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二直角边的两侧均设有与所述弹性定位卡扣卡合的限位槽,所述第一直角边的表面设有在手柄旋转90度后用于与所述弹性定位卡扣挡止的阶梯位,所述第二直角边的表面还设有与所述锁紧件相适配的锁柱。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主体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与所述锁紧件相适配的装配插槽,所述手柄主体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装配插槽连通的第二导入槽,所述手柄主体中远离所述第二导入槽的一端底部设有方形槽;所述锁紧件滑动设于所述装配插槽内,所述手柄主体的表面上设有开口槽,所述锁紧件的一端位于所述开口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件包括推板部、两个侧钩脚和置于两个侧钩脚之间的插板部,所述推板部滑动设于所述开口槽内,两个所述侧钩脚对称设置在推板部的下部两侧位置并向前延伸;所述插板部的后端设置于所述推板部的底部中间,所述插板部的前端向前延伸出所述侧钩脚并插入至所述方形槽内,所述插板部的底部设有前挡扣,所述装配插槽的两侧设有与所述侧钩脚相适配的侧限凹位,所述装配插槽的底面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前挡扣的第一长条孔;所述插板部的后端底部向后延伸设有弹片,所述弹片的底部设有后挡扣,所述装配插槽的底面还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后挡扣的第二长条孔;所述插板部和所述弹片的表面与所述推板部的底面之间均存在间隙;所述推板部的表面设有防滑凹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插头胶芯的前端一侧开出插入孔,用于显露出插头胶芯内的插头端子,并使插头端子的两侧面与插入孔之间形成有供插座端子插入的间隙,再将插座端子的前端设计成插入插入孔后与插头端子形成插接的U形插接段,以使插座上的插座端子从侧边插入实现90度的插接,整体结构简单。
2、通过在插接部设置的插头压板与插头外壳内的插头胶芯形成卡合结构,整体结构简单,且便于组装和拆卸。
3、通过将防水圈直接套装在插接部的内环圈后,利用外侧的插头压板对其向内压紧并进行限位固定,从而利用插头压板来实现现有结构中第一卡槽的固定作用,另外通过拆卸插头压板的方式来完成对防水圈的安装和拆卸,方便其的组装,避免了现有中需做深剔槽来卡合防水圈导致的加工难、成本高和安装不便的问题;而将插头压板分成压板主体和环带两部分,利用压板主体实现其与插头胶芯卡合固定的作用,利用环带实现其向内压紧并固定防水圈的作用;另外在端子孔的上下壁面上对称设置的导向槽,用于对插头端子插入时的导向并进行限位,使插头端子的前端位于插入孔的中间位置。
4、端子座前方的U形槽与插座端子前端的U形插接段进行适配,从而在U形槽的内侧实现与外部的插头电连接的目的,利用U形槽的设计在实现电连接的同时,增加了插接时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过电流能力和连接可靠性,另外插座端子被包覆在插座胶芯内,避免了插座端子裸露导致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安全性;且在容纳槽的内壁上设置定位条,该定位条的厚度由容纳槽的开口处朝槽底方向逐渐变小,一是可降低插座端子的安装阻力,便于组装和拆卸,二是在将插座端子置于端子座内时,可反向卡紧端子,实现固定端子的作用。
5、还在U形插接段上套设有与其适配的U形簧片,U形簧片的内侧设有若干个弹性接触片,进一步提高了其与插头插接后的连接可靠性;另外在接线段和限位条之间形成有卡接段,用于与固定压板卡合后,从而可利用螺丝和固定压板将插座端子和插座胶芯共同固定在插座外壳上,降低了组装难度。
6、通过在连接臂的内侧设置弹性定位卡扣,用于与插头外壳配合实现对其位置的限定,避免手柄在未锁定状态下出现随意转动的问题,且弹性定位卡扣的延伸方向与连接臂的延伸方向相同,使该手柄与直角状的插头外壳组装后,弹性定位卡扣的初始位置先与第二直角边上的限位槽卡合,在转动手柄90度后,使弹性定位卡扣向上转动与第一直角边上的阶梯位刚好形成限位卡合,即利用该弹性定位卡扣实现了对手柄旋转90度进行打开和关闭时的双点限位作用;还将锁紧件置于手柄主体的内部,避免了现有中锁紧件位于手柄外侧带来的误操作问题,且利用中心开槽的方式,增强了手柄的整体强度,避免了现有中外侧局部开槽导致容易出现断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中插头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插头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插头的横剖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插头的纵剖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手柄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手柄的横剖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中手柄的纵剖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中锁紧件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中插头外壳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中插头去掉插头压板后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中插头压板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中插头压板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0中位于螺丝处的横剖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中插头胶芯和插头端子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16为图14中的横剖示意图。
图17为图14中的纵剖示意图;
图18为图17中B的放大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中插头端子的示意图;
图20为实施例中插头胶芯的示意图;
图21为实施例中插头胶芯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22为实施例中插座的示意图;
图23为实施例中插座端子与固定压板套装后的示意图;
图24为实施例中固定压板的示意图;
图25为实施例中插座胶芯的示意图;
图26为实施例中插座胶芯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27为实施例中插座胶芯与插座端子套装后的示意图;
图28为实施例中插座端子与U形簧片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29为实施例中U形簧片的示意图;
图30为实施例中插头与插座插接后的示意图;
图31为图30的纵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介绍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正文中如有“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部件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1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一种连接器,包括相互插合的插头和插座,插头包括中空的插头外壳100、两个平行设于插头外壳100内的插头胶芯120、设于插头胶芯120内且为片状的插头端子140以及与插头端子140连接并延伸出插头外壳100的线缆190,插头外壳100由互为直角且内部相通形成中空的第一直角边185和第二直角边186构成,插头胶芯120设于第一直角边185内,插座包括插座外壳3、设于插座外壳3上的插座胶芯1和两个平行设于插座胶芯1 上的插座端子2,插头端子和插座端子一一对应套接;插头胶芯120的前端一侧设有朝向第二直角边186的开口的插入孔122,插头端子140的前端横向从侧边插入插入孔122的中间,且插头端子140的两侧面与插入孔122的壁面之间均设有间隙,以显露出插头端子的两侧面,插座端子 2的前端为U形插接段21,U形插接段21插入插入孔122内并与插头端子140形成套接,以实现插头端子和插座端子的90度插接;第二直角边186的末端设有由内环圈101和外环圈102构成的插接部103,该插接部用于与连接器插座插接,内环圈101和外环圈102之间设有插接槽104,内环圈101上套装有与插头胶芯120卡合的插头压板110。
具体的,内环圈101的外周套设有防水圈105,内环圈101的外周并位于防水圈105的内侧设有用于止挡防水圈105的台阶面106,插头压板110包括套装于内环圈101内并通过螺丝113 固定于插头外壳100上的压板主体111以及套装于内环圈101外的环带112,使该插头压板110 形成内外套装的结构,并用于分别实现不同的作用,压板主体111与环带112通过若干个与其一体成型的连接件114连接,环带112与防水圈105抵接,从而利用台阶面106与插头压板110分别在内外侧限定住防水圈105,实现防水圈内外限位固定的作用;上述中,将插头压板分成压板主体和环带两部分,利用压板主体实现其与插头外壳固定的作用,利用环带实现其向内压紧并固定防水圈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内环圈101的外侧端部设有若干个用于一一对应容纳连接件114的定位卡口 107,从而利用连接件与定位卡口的定位卡合,实现插头压板的定位组装,方便组装;还在压板主体111上贯穿设有两个左右平行设置并与两个插头胶芯上的插入孔122一一前后对应前后对应的插孔115,用于显露出插头外壳内的插头端子并与连接器插座上的端子插入,压板主体111上贯穿设有两个位于两插孔115之间的螺丝孔116,用于螺丝113穿过后将其固定在插头外壳100上。
具体的,压板主体111的内侧面上凸起设有一个第一定位柱117,插头外壳上设有与第一定位柱117插合的定位孔108,实现插头压板的内定位,避免插头压板装反。
本实施例中,压板主体111的内侧面上凸起设有若干个定位块118,插入孔122的开口端处凹设有与定位块118一一对应卡合的第一定位槽121,从而利用该插头压板实现对插头胶芯的卡合限位,减少插头胶芯与插头外壳之间的卡合结构,便于插头胶芯的安装与拆卸。
本实施例中,该插头还包括卡合套装于内环圈101外周并位于环带112外侧的环形弹簧130,环形弹簧130的外周凸出于内环圈101的外周面;具体的,内环圈101的外周设有用于容纳环形弹簧130的环槽109,且环形弹簧130的外周凸出于环槽109,使该插接部与连接器插座插接后形成紧配的弹性接触,利用环形弹簧加强该插接部与连接器插座之间的插合力;连接件114上设有供环形弹簧130穿过的第一卡槽119,该第一卡槽119为环槽109的连续部分。
本实施例中,插头胶芯120上设有沿其长度横向设置的端子孔123,插入孔122与端子孔123 连通并位于端子孔123的一端,端子孔123远离插入孔122的一端为开口,即从开口中将插头端子140插入端子孔123内,并使插头端子的前端横向插入至插入孔122内;具体的,该插头端子组件还包括设于端子孔123内的卡爪150,插头端子140上设有与卡爪150卡合的第二卡槽141,以使插头端子140卡合固定于端子孔123内,实现插头端子的固定。
具体的,卡爪150包括片状的卡板151以及设于卡板151中间的弹性卡扣152,弹性卡扣152 与第二卡槽141卡合,插头胶芯120的前端设有一端为开口的滑槽124,卡板151的两侧设于滑槽124内,从滑槽124的开口处将卡爪装入插头胶芯内,便于其的安装于拆卸;另外为了固定住卡爪150,在插头胶芯120的前端设有向内顶紧并固定住卡板151的顶紧件153,还在插头胶芯的前端位于滑槽的位置处设有容纳顶紧件153的空槽125,顶紧件153通过紧配的方式安装于空槽 125内。
具体的,端子孔123的上下壁面中间对称设有导向槽126,插头端子的上下侧设于导向槽126 内,利用导向槽对插头端子插入时的导向并进行限位,使插入后的插头端子前端位于插入孔的中间位置。
本实施例中,插入孔122的开口中间设有位于插头端子140前方的挡条127,挡条127的厚度与插头端子140的厚度相同,作为绝缘件使用,避免手直接触碰到内侧的插头端子,提高了安全性;插头胶芯120的前端端面设有两个凹孔128,用于与插头外壳100配合实现组装后的定位。
具体的,插头端子140包括前端插入至插入孔122内的插接段142以及后端与线缆连接的压接段143,插接段142与压接段143之间还设有弧形过渡段144,使插接段与压接段之间存在转折错位,从而可在压接段与端子孔的壁面之间形成一个较大的容纳空间,用于容纳与压接段压接的线缆,这样前后段错位的方式在使插接段位于插入孔和端子孔的中间时,可降低端子孔的孔径以及插头胶芯的大小;插接段142的上下侧均突出于弧形过渡段144和压接段143,插接段142的上下侧均设于导向槽126内,避免压接段偏离端子孔的中间位置而影响其与导向槽的配合;第二卡槽141设于插接段的前端上侧。
如图22至29所示,插座外壳3的前端设有用于与插接部103插接的插接口31,插座胶芯1 包括主体10以及两个间隔设于主体10前端并向前延伸的端子座11,端子座11的中间沿其延伸方向设有方形的容纳槽12,该容纳槽用于容纳插头端子,且容纳槽12的开口位于主体10上,即容纳槽的槽底位于端子座的前端端部处,端子座11的前端中间设有延伸至容纳槽12内并与容纳槽连通的U形槽13,使端子座的前端形成U形的插接部,且U形槽13的宽度小于容纳槽12的宽度,使容纳槽的两侧壁面与U形槽的壁面之间均存在一定的距离,从而在U形槽的两内侧壁上形成有阶梯槽,用于容纳插座端子前端的U形插接段21;插座端子2的后端延伸出插座胶芯1,用于与线缆连接,两个插座端子2的前端分别一一对应插入至容纳槽12内,插座端子2的前端为U 形插接段21,以显露出U形插接段的内侧壁面,该U形插接段21至两侧的阶梯槽内,形成左右接触部。
本实施例中,插座还包括固定压板4,固定压板4套装于插座端子2上并通过螺丝与插座外壳3固定,主体10上设有容纳固定压板4的凹槽15,从而利用固定压板4将该插座胶芯1一起固定在插座外壳3上,容纳槽12的开口位于凹槽15的底部。
具体的,容纳槽12的每一壁面上均设有两个沿其延伸方向设置的定位条14,用于顶紧置于容纳槽内的插座端子,避免插座端子松动,且利用定位条减少插座胶芯与插座端子之间的摩擦阻力,便于组装和拆卸;另外,定位条14的厚度由容纳槽12的开口处一端朝槽底方向的另一端逐渐变小,使定位条的沿延伸方向的截面为三角形,该定位条形状一是可降低端子的安装阻力,便于组装和拆卸,二是在将插座端子置于端子座内时,可反向卡紧插座端子,实现固定插座端子的作用。
具体的,凹槽15的壁面上设有三个第二定位柱16,用于与固定压板配合实现对固定压板的定位组装;在固定压板4的外周设有与第二定位柱16一一对应卡合的第二定位槽41。
具体的,凹槽15的底部以及固定压板4的对应位置处均贯穿设有两个位于两端子座11之间的通孔17,用于螺丝穿过后将该插座端子和插座胶芯固定于插座外壳上。
具体的,U形插接段21上卡合套设有与其适配的U形簧片24,U形簧片24的内侧设有若干个弹性接触片25,提高了其与插头上的端子插接后的连接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插座端子2包括前端的U形插接段21、中间的连接段22以及后端的接线段23,在接线段23上设有接线固定孔231,连接段23的两侧在靠近接线段的位置处均凸起设有限位条 26,限位条26与接线段23之间形成卡阶段27,固定压板4套装于卡接段27上,这样可利用锁定在插座外壳上的固定压板卡接在卡接段中后进一步将插座端子固定住。
本实施例中,固定压板4上贯穿设有与卡接段27套装的卡槽42,且卡槽42的一侧为开口结构,开口结构的内侧设有与卡接段27端面扣合的卡扣43,利用开口结构方便固定压板与插座端子之间的套装,并利用卡扣使两者卡紧。
本实施例中,该连接器还包括手柄160和设于手柄160上的锁紧件170,手柄160包括手柄主体161和两个弯折设于手柄主体160两端的连接臂162,连接臂162上设有与第二直角边上的铰接轴181进行铰接的铰接孔163,铰接孔163的一侧位置设有弧形卡槽164,插接口31的两侧设有与弧形卡槽164配合锁定的卡柱32,弧形卡槽164的一端位于铰接孔163的一侧,另一端远离铰接孔163并延伸至连接臂162的未端位置,并在连接臂162的未端位置设有与弧形卡槽164 连通的第一导入槽165,用于外部插座外壳上的卡柱插入弧形卡槽中,连接臂162的内侧还设有位于弧形卡槽164上侧的弹性定位卡扣168,且弹性定位卡扣168的延伸方向与连接臂162的延伸方向相同;上述中,通过在连接臂的内侧设置弹性定位卡扣,用于与外部的插头外壳配合实现对其位置的限定,避免手柄在未锁定状态下出现随意转动的问题,且弹性定位卡扣的延伸方向与连接臂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二直角边186的两侧均设有与弹性定位卡扣168卡合的限位槽182,第一直角边185的表面设有在手柄旋转90度后用于与弹性定位卡扣168挡止的阶梯位183,第二直角边186的表面还设有与锁紧件170相适配的锁柱184。
具体的,手柄主体161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与锁紧件170相适配的装配插槽166,锁紧件170 滑动设于装配插槽166内,利用内部装配的方式避免了现有中锁紧件位于手柄外侧带来的误操作问题,手柄主体161的表面上设有开口槽167,锁紧件170的一端位于开口槽167内,从而通过开口槽来控制锁紧件的锁定与打开;在手柄主体161的一端设有与装配插槽166连通的第二导入槽1661,用于锁紧件从侧边装入手柄主体内,利用中心开槽的方式,增强了手柄的整体强度,避免了现有中外侧局部开槽导致容易出现断裂的问题。
具体的,锁紧件170包括推板部171、两个侧钩脚172和平行置于两个侧钩脚172中间的插板部173,推板部171滑动设于开口槽167内,两个侧钩脚172对称设置在推板部173的下部两侧位置并向前延伸,装配插槽166的两侧均前后分布设有两个与侧钩脚172相适配的侧限凹位 1662,用于对锁紧件前后滑动分别处于打开位置和锁定位置时的卡合限定;插板部173的后端设置于推板部171的底部中间,插板部173的前端向前延伸出侧钩脚172,用于与外部的插头外壳的相应结构进行锁定,进而实现整个手柄的锁定,插板部173的底部设有前挡扣174,装配插槽 166的底面设有用于容纳前挡扣174的第一长条孔1663,前挡扣和第一长条孔的前后端配合,用于对锁紧件前后滑动时的行程间隙限定。
具体的,插板部173的后端底部向后延伸设有弹片175,弹片175的底部设有后挡扣176,装配插槽166的底面还设有用于容纳后挡扣176的第二长条孔1664,从而利用前后挡扣实现双重行程限位的作用。
具体的,插板部173和弹片175的表面与推板部171的底面之间均存在间隙,使插板部173 和弹片175均具有向上进行弹性形变的特点,这样可方便使两挡扣脱离相应的长条形孔,从而便于锁紧件的安装与拆卸。
本实施例中,手柄主体161中远离第二导入槽1661的一端底部设有方形槽1665,用于容纳外部插头外壳上的锁柱,插板部173的前端插入至方形槽1665内后与锁柱卡合锁定。
具体的,装配插槽166的两侧还设有与侧钩脚172相适配的限位滑槽1666,用于对锁紧件进行导向和限位;推板部171的表面设有防滑凹槽177,便于操作锁紧件的前后滑动。
本实施例中,该插头还包括套紧在线缆190上的尾盖191,尾盖191与第一直角边185的尾部扣合,用于夹紧并锁紧线缆,避免线缆受到外部拉力影响其与连接端子的连接可靠性,所述线缆外还套装有的密封圈192,密封圈192位于插头胶芯120与尾盖191之间,且密封圈192的外周与第一直角边185的内壁抵接。
插头和插座连接时,先将手柄上翻,使手柄上的第一导入槽与插座上的卡柱相对正,然后使卡柱通过第一导入槽滑入弧形卡槽;这时,下压手柄翻转90度,通过弧形卡槽与卡柱相配合,进而推动插头插入插座中,给使用带来方便。确定连接成功后,通过推板部能方便推动锁紧件整体移动,使锁紧件上插板部与锁柱卡架相配合,而左右侧钩脚相应卡钩在所述侧限凹位上,实现锁定的目的,确保连接的可靠性,连接效果好,不会轻易脱落,增加配合稳定性,连接牢固。拔出时,通过推板部向相反方向移动锁紧件,使该插板部与锁柱相分离,这时,可向上翻动手柄翻转 90度,通过弧形卡槽与卡柱相配合,进而推动插头后推与插座相分离,使用简单方便。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包括相互插合的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包括中空的插头外壳、设于插头外壳内的插头胶芯、设于插头胶芯内且为片状的插头端子以及与插头端子连接并延伸出插头外壳的线缆,所述插头外壳由互为直角且内部相通形成中空的第一直角边和第二直角边构成,所述插头胶芯设于第一直角边内,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外壳、设于插座外壳上的插座胶芯和设于插座胶芯上的插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胶芯的前端一侧设有朝向所述第二直角边的开口的插入孔,所述插头端子的前端横向插入所述插入孔的中间,且所述插头端子的两侧面与所述插入孔的壁面之间均设有间隙;所述插座端子的前端为U形插接段,所述U形插接段插入所述插入孔内并与所述插头端子套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角边的末端设有由内环圈和外环圈构成的插接部,所述内环圈和外环圈之间设有插接槽,所述内环圈上套装有与所述插头胶芯卡合的插头压板;所述内环圈的外周还套设有防水圈和环形弹簧,所述内环圈的外周设有用于止挡所述防水圈的台阶面;所述插头压板包括套装于所述内环圈内的压板主体以及套装于所述内环圈外的环带,所述压板主体与所述环带通过若干个连接件连接,所述环带与所述防水圈抵接,所述内环圈的外侧端部设有若干个用于一一对应容纳所述连接件的定位卡口;所述压板主体上贯穿设有与所述插入孔前后对应的插孔,所述压板主体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插头外壳上;所述环形弹簧位于所述环带的外侧,所述环形弹簧的外周凸出于所述内环圈的外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胶芯上设有沿其长度设置的端子孔,所述插入孔与端子孔连通并位于端子孔的一端,所述插头端子卡合设于所述端子孔内,所述端子孔远离所述插入孔的一端为开口;所述端子孔的上下壁面上对称设有导向槽,所述插头端子的上下侧设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插入孔的开口端处凹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槽,所述压板主体的内侧面上凸起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槽一一对应卡合的定位块;所述压板主体的内侧面上还凸起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柱,所述插头外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柱插合的定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还包括设于所述端子孔内的卡爪以及设于所述插头胶芯上并向内顶紧所述卡爪的顶紧件,所述卡爪包括片状的卡板以及设于卡板中间的弹性卡扣,所述插头端子上设有与所述弹性卡扣卡合的第二卡槽,插头胶芯的前端设有一端为开口的滑槽,所述卡板的两侧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插入孔的开口中间设有位于所述插头端子前方的挡条,所述挡条的厚度与所述插头端子的厚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外壳的前端设有与所述插接部插接的插接口,所述插座胶芯包括主体以及两个间隔设于所述主体前端并向前延伸至所述插接口内的端子座,所述插座端子的后端延伸出所述插座胶芯,所述插座端子的前端设于所述端子座内,所述端子座的前端设有与所述U形插接段配合的U形槽,以显露出所述U形插接段的内侧壁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还包括固定压板,所述固定压板套装于所述插座端子上并与所述插座外壳固定,所述主体上设有容纳所述固定压板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壁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柱,所述固定压板的外周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柱对应卡合的第二定位槽;所述端子座的中间沿其延伸方向设有方形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开口位于所述凹槽的底部,且所述U形槽的宽度小于所述容纳槽的宽度;所述容纳槽的每一壁面上均设有至少一个沿其延伸方向设置的定位条,且所述定位条的厚度由所述容纳槽的开口处朝槽底方向逐渐变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端子包括前端的U形插接段、中间的连接段以及后端的接线段,所述连接段的两侧均凸起设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与所述接线段之间形成有卡接段,所述固定压板上贯穿设有与所述卡接段套装的卡槽,且所述卡槽的一侧为开口结构,所述开口结构的内侧设有与所述卡接段扣合的卡扣;所述U形插接段上套设有与其适配的U形簧片,所述U形簧片的内侧设有若干个弹性接触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还包括手柄和设于手柄上的锁紧件,所述手柄包括手柄主体和弯折设于手柄主体两端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直角边铰接的铰接孔,所述铰接孔的一侧位置设有弧形卡槽,所述插接口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弧形卡槽配合的卡柱,所述弧形卡槽的一端位于所述铰接孔的一侧,另一端延伸至连接臂的未端位置,所述连接臂的未端位置设有与所述弧形卡槽连通的第一导入槽,所述连接臂的内侧还设有弹性定位卡扣,且所述弹性定位卡扣的延伸方向与连接臂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二直角边的两侧均设有与所述弹性定位卡扣卡合的限位槽,所述第一直角边的表面设有在手柄旋转90度后用于与所述弹性定位卡扣挡止的阶梯位,所述第二直角边的表面还设有与所述锁紧件相适配的锁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主体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与所述锁紧件相适配的装配插槽,所述手柄主体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装配插槽连通的第二导入槽,所述手柄主体中远离所述第二导入槽的一端底部设有方形槽;所述锁紧件滑动设于所述装配插槽内,所述手柄主体的表面上设有开口槽,所述锁紧件的一端位于所述开口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推板部、两个侧钩脚和置于两个侧钩脚之间的插板部,所述推板部滑动设于所述开口槽内,两个所述侧钩脚对称设置在推板部的下部两侧位置并向前延伸;所述插板部的后端设置于所述推板部的底部中间,所述插板部的前端向前延伸出所述侧钩脚并插入至所述方形槽内,所述插板部的底部设有前挡扣,所述装配插槽的两侧设有与所述侧钩脚相适配的侧限凹位,所述装配插槽的底面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前挡扣的第一长条孔;所述插板部的后端底部向后延伸设有弹片,所述弹片的底部设有后挡扣,所述装配插槽的底面还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后挡扣的第二长条孔;所述插板部和所述弹片的表面与所述推板部的底面之间均存在间隙;所述推板部的表面设有防滑凹槽。
CN202121269344.4U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连接器 Active CN2149576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69344.4U CN214957694U (zh)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69344.4U CN214957694U (zh)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57694U true CN214957694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52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69344.4U Active CN214957694U (zh) 2021-06-08 2021-06-08 一种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576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960001068B1 (ko) 와이어 콘넥터(wire connecter)
CN215343185U (zh) 一种连接器插头
CN214957694U (zh) 一种连接器
CN215343093U (zh) 一种插头端子组件
CN218498484U (zh) 牢固型大电流连接器
CN113258381A (zh) 一种连接器
CN210838197U (zh) 一种改良tpa插接结构的二段装配式连接器
CN209844018U (zh) 一种大电流连接器
JP3056347U (ja) マルチタイプ安全コンセントアダプター
CN111244667A (zh) 一种120°非转接一体连接器结构
CN215343153U (zh) 一种连接器插头的插口结构
CN214957611U (zh) 转换插头
CN211700670U (zh) 一种120°非转接一体连接器结构
CN212934516U (zh) 一种操作便捷型插入式断路器
CN211295430U (zh) 推锁型连接器
CN216055454U (zh) 一种连接器手柄及连接器插头
CN208189892U (zh) 一种具有防触碰锁线螺钉的连接器壳体
CN215343094U (zh) 一种连接器插座
CN218182607U (zh) 一种小电流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CN219576148U (zh) 一种预放接触弹片的转接座
GB2166912A (en) Improvement in electrical plugs
CN220569933U (zh) 一种耐插拔动力信号混合式储能防水连接器
FR2783361A1 (fr) Ensemble conecteur blinde pouvant etre monte de maniere ferme sur une carte circuit
CN217934302U (zh) 防误触的电连接器
CN217009807U (zh) 可更换多规格插头的适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