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55588U - 一种用于训练picc穿刺的穿刺模型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训练picc穿刺的穿刺模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55588U
CN214955588U CN202120370340.9U CN202120370340U CN214955588U CN 214955588 U CN214955588 U CN 214955588U CN 202120370340 U CN202120370340 U CN 202120370340U CN 214955588 U CN214955588 U CN 2149555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puncture
venous
branch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7034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玲
何骄
廖丽
曹茂秋
冯晶晶
邓艳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Cancer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Cancer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Cancer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ichuan Cancer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037034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555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555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555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训练PICC穿刺的穿刺模型,包括支撑体、用于模拟人体组织的模拟部、用于模拟血管的静脉管、用于输送模拟血液的输送泵、用于控制输送泵启/停的开关以及电源;输送泵与电源相连;支撑体内构造有用于容纳模拟血液的第一空腔、与第一空腔相连通的连通孔、用于封闭第一空腔的第一盖子以及定位槽,模拟部固定于定位槽;输送泵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第一空腔相连通,输送泵的输出端与静脉管的一端相连通,静脉管的另一端穿过模拟部并插入连通孔;模拟部约束于支撑体,且模拟部的上表面保持水平;本穿刺模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方便搭建等特点,使得低年资的超声、介入医师及外科医师等可以更方便、逼真地进行PICC穿刺训练。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训练PICC穿刺的穿刺模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教学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训练PICC穿刺的穿刺模型。
背景技术
B超引导下PICC置管技术在临床应用广泛,越来越多的基层医院也陆续开始开展该技术,但是仍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提高基层医院B超引导下PICC穿刺技能,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静脉输液护理领域问题。
临床中,低年资的超声、介入及外科医师需要学习及训练B超引导下PICC穿刺技能,以积累操作经验;现有技术中,在进行PICC穿刺训练时,通常需要用到穿刺模型,以辅助进行穿刺训练,然而,现有技术所公开的穿刺模型通常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搭建麻烦等问题,且不能方便、逼真地进行PICC穿刺训练,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首先要解决现有穿刺模型所存在的,结构复杂、成本高、不能方便、逼真的进行PICC穿刺训练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成本低,且可以逼真地进行PICC穿刺训练的穿刺模型,主要构思是:
一种用于训练PICC穿刺的穿刺模型,包括支撑体、用于模拟人体组织的模拟部、用于模拟静脉血管的静脉管、用于输送模拟血液的输送泵、用于控制输送泵启/停的开关以及电源,其中,
所述输送泵与所述电源相连,电源用于供电;
所述支撑体内构造有用于容纳模拟血液的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一空腔相连通的连通孔、用于封闭所述第一空腔的第一盖子以及定位槽,所述模拟部固定于所述定位槽;
所述输送泵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空腔相连通,输送泵的输出端与所述静脉管的一端相连通,静脉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模拟部并插入所述连通孔,所述静脉管距离模拟部的上表面具有所设定的间距;
所述模拟部约束于所述支撑体,且模拟部的上表面为水平或弧面。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定位槽,既可以解决模拟部的定位问题,又可以更牢靠的固定模拟部;通过在穿刺模型中构造静脉管并使得静脉管穿过模拟部,可以起到模拟血管的目的,而通过在穿刺模型中构造输送泵以及第一空腔,并使得输送泵和静脉管分别于所述第一空腔相连通,从而可以在穿刺模型中建立起模拟血液的循环通道,不仅可以达到模拟血管内血液流动的目的,使得穿刺模型及穿刺训练方法更加逼真,而且静脉管内的模拟血液还具有一定的压力,从而可以解决模拟静脉血压力的问题,使得当PICC套件中的穿刺针成功穿刺进静脉管后,静脉管内的模拟血液可以在压力的作用下经由穿刺针流出,既可以达到更加逼真的穿刺效果,有可以起到提示穿刺成功的目的,从而解决提示穿刺是/否成功的问题;本穿刺模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方便搭建,不仅使得低年资的超声、介入及外科医师等可以更方便、逼真地进行PICC穿刺训练,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且可以用于教学等场合,应用面广。
本实用新型其次要解决便于更换模拟部的问题,优选的,所述模拟部可拆卸的约束于支撑体。通过可拆卸的设置模拟部,既便于模拟部的安装,又便于模拟部的拆卸和更换,有利于使用更加方便。
优选的,还包括若干约束带和挂耳,所述约束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体,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挂耳相适配的挂钩,所述挂耳分别固定于对应约束带的位置处,所述约束带具有弹性。使得模拟部可以放置于约束带与挂耳之间,通过将各约束带的挂钩挂于对应的挂耳上,利用约束带的弹性,可以实现模拟部的可拆卸安装。
优选的,所述模拟部可以采用硅胶、乳胶、高分子材料或猪肉制成。这些材质地质柔软,既可以更好的模拟人体的皮肤、组织,又便于进行穿刺。
优选的,所述静脉管是采用橡胶和/或PVC材料制成的软管,或静脉管沿从内到外的方向分为内管、中间层管以及外管三层。不仅有效模拟血管,便于反复穿刺,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而且使得静脉管与模拟部的材质不同,从而更有利于在B超图像下更清晰的看到静脉管;此外,静脉管具有弹性,当穿刺针退出静脉管的侧壁后,静脉管的侧壁可以自动复原,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模拟血液发生泄漏的问题。
为便于安装输送泵,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体还构造有第二空腔和第二盖子,所述输送泵和电源安装于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第二盖子用于封闭/开启所述第二空腔。
本实用新型再次要解决防止穿刺过程中,安装于支撑体的模拟部在外力的挤压作用下发生移动的问题,优选的,所述定位槽的底部构造有若干竖直设置的定位针,所述定位针用于刺入所述模拟部。使得模拟部的整个下表面都可以稳定的约束于定位针,可以有效防止穿刺过程中,安装于支撑体的模拟部在外力的挤压作用下发生移动。
本实用新型还要解决便于更换静脉管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泵的输出端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可拆卸的连接所述静脉管。通过可拆卸的安装静脉管,既便于静脉管的安装,又便于更换静脉管,从而有利于提高穿刺模型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电源为用于储存电能的充电电源,充电电源与所述输送泵相连;且所述支撑体还构造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充电电源电连通。通过设置充电电源,可以储存电能,从而可以显著穿刺模型使用时的便携性。
优选的,所述充电电源为蓄电池或干电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穿刺模型通常只设置有用于模拟静脉血管的管道,只能进行静脉穿刺的模拟训练,使得操作者不能通过现有的穿刺模型在B超的引导下训练正确、高效区分静脉血管与动脉血管的问题,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模拟动脉血管的动脉管,所述动脉管为软管,动脉管的一端与输送泵相连,另一端穿过所述模拟部,并使得动脉管距离模拟部的上表面具有所设定的间距,且静脉管与动脉管之间具有所设定的间距。从而使得,在进行穿刺训练时,在B超图像下可以看到两根模拟的血管,分别用于模拟真实的静脉血管和动脉血管,以便达到训练操作者在B超的引导下正确、高效区分静脉血管与动脉血管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穿错血管(即将穿刺针插入了动脉管)可视的问题,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体内还构造有用于容纳模拟液体的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内存放有模拟液体;
还包括第二个输送泵和用于控制该输送泵启/停的开关,该输送泵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四空腔相连通,输出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动脉管,且连接管还设置有调节阀;
所述支撑体的上表面构造有与所述第四空腔相连通的连通孔,连通孔用于连接动脉管的一端;
通过连接管上的调节阀调节动脉管内模拟液体的压力为P1,通过连通管上的调节阀调节静脉管内模拟血液的压力为P2,且P1>P2。使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操作者将穿刺针插入静脉管后,静脉管内的模拟血液可以进入穿刺针,但由于压力较低,模拟血液不会从穿刺针的后端喷出;当操作者误将穿刺针插入动脉管后,动脉管内的模拟血液可以进入穿刺针,且由于压力较大,模拟液体会从穿刺针的后端喷出,使得操作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将穿刺针插入了动脉管,不仅可以解决穿错血管(即将穿刺针插入了动脉管)可视的问题,而且可以更逼真的实现穿刺训练。
进一步的,所述模拟液体的颜色与模拟血液的颜色不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查看穿刺针内液体的颜色,也可以达到判别是否穿刺错误的目的,也可以有效解决穿错血管(即将穿刺针插入了动脉管)可视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模拟液体的颜色为鲜红色,所述模拟血液的颜色为暗红色。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更逼真的模拟人体手臂处的血管分布,以便在复杂的管路条件下练习穿刺的问题,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以及第三支管,其中,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一端分别连接于静脉管的一端,所述第三支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支管;
在模拟部的一端,所述静脉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以及第三支管分别具有设定角度的折弯,使得静脉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以及第三支管的中间管段相互平行;在模拟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支管、第二支管以及第三支管分别与所述静脉管的另一端相连;
所述静脉管代表贵要静脉血管,第一支管代表头静脉血管,所述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分别代表肱静脉血管。
在模拟部内,所述动脉管安装于所述静脉管的下方,并位于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之间,所述动脉管的管径大于静脉管的管径;且所述静脉管和第一支管安装深度小于动脉管、第二支管以及第三支管的安装深度。不仅可以更逼真的模拟人体手臂处的血管分布,而且可以使得操作者可以分别对不同的静脉管进行穿刺训练,也可以解决B超引导下训练区分各静脉血管的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训练PICC穿刺的穿刺模型,所涉及的穿刺模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方便搭建等特点,使得低年资的超声、介入医师及外科医师等可以更方便、逼真地进行PICC穿刺训练,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穿刺模型在B超引导下进行PICC穿刺训练的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穿刺模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猪肉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另一种猪肉条的前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钻孔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在穿刺模型上设置模拟部后的俯视图。
图7为图6的前视图。
图8为图6的局部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提供的一种穿刺模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静脉管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提供的一种B超引导下训练PICC穿刺的方法中,一种穿刺模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提供的一种B超引导下训练PICC穿刺的方法中,在穿刺模型上设置模拟部后的俯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模拟部的剖视图。
图14为图13的A-A视图。
图中标记说明
支撑体100、第一空腔101、第一盖子102、输送泵103、开关104、连通管105、调节阀106、外螺纹107、静脉管108、第二空腔109、第二盖子110、连通孔111、第三空腔112、密封盖113、定位槽114、定位针115、充电电源116、挂耳117、PICC穿刺规范118、第四空腔119、第五空腔120、第四盖子121、第五盖子122、连接管123、内管124、中间层管125、外管126
模拟部200、脂肪层201、瘦肉层202、通孔203、开口204
约束带301、挂钩302
螺杆401、把手402、外螺旋刀片403。
动脉管501、第一支管502、第二支管503、第三支管50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2-图7,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训练PICC穿刺的穿刺模型,包括支撑体100、用于模拟人体组织(包括人体皮肤和皮肤下的肌肉组织等)的模拟部200、用于模拟静脉血管的静脉管108、用于输送模拟血液的输送泵103、用于控制输送泵103启/停的开关104以及电源,其中,
所述输送泵103与所述电源相连,电源用于供电;
如图2-图7所示,所述支撑体100内构造有用于容纳模拟血液的第一空腔101、与所述第一空腔101相连通的连通孔111、用于封闭所述第一空腔101的第一盖子102以及定位槽114,所述模拟部200固定于所述定位槽114;所述模拟血液可以为液体,可以与优先采用具有颜色的液体,如可以是红墨水等;第一盖子102可转动的固定于所述支撑体100的上表面,用于封闭第一空腔101,如图2或图6所示,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开启/关闭第一盖子102,例如,通过开启第一盖子102,可以露出第一空腔101,以便向第一空腔101内添加模拟血液,也可以倒出第一空腔101内的模拟血液,而盖上第一盖子102后,既可以封闭第一空腔101,又可以达到防尘的目的;
如图2-图7所示,所述输送泵103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空腔101相连通,输送泵103的输出端与所述静脉管108的一端相连通,以便利用输送泵103将模拟血管输入静脉管108;静脉管108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模拟部200并插入所述连通孔111,从而使得静脉管108内的模拟血管可以回流至容器内,从而使得模拟血管可以循环流动,以便有效模拟血液的流动;
如图2-图7所示,所述静脉管108距离模拟部200的上表面具有所设定的间距;作为优选,静脉管108距离模拟部200的上表面具有所设定的间距可以小于1.5cm,作为举例,所述间距可以优先采用1cm,如图3及图7所示;
如图2-图7所示,所述模拟部200约束于所述支撑体100,且模拟部200的上表面保持水平。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定位槽114,既可以解决模拟部200的定位问题,又可以更牢靠的固定模拟部200;通过在穿刺模型中构造静脉管108并使得静脉管108穿过模拟部200,可以起到模拟血管的目的,而通过在穿刺模型中构造输送泵103以及第一空腔101,并使得输送泵103和静脉管108分别于所述第一空腔101相连通,从而可以在穿刺模型中建立起模拟血液的循环通道,不仅可以达到模拟血管内血液流动的目的,使得穿刺模型及穿刺训练方法更加逼真,而且静脉管108内的模拟血液还具有一定的压力,从而可以解决模拟静脉血压力的问题,使得当PICC套件中的穿刺针成功穿刺进静脉管108后,静脉管108内的模拟血液可以在压力的作用下经由穿刺针流出,既可以达到更加逼真的穿刺效果,有可以起到提示穿刺成功的目的,从而解决提示穿刺是/否成功的问题;本穿刺模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方便搭建,不仅使得低年资的超声、介入及外科医师等可以更方便、逼真地进行PICC穿刺训练,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且可以用于教学等场合,应用面广。
支撑体100具有多种实施方式,作为优选,所述支撑体100可以采用长方体箱状结构,如图2-图7所示,作为举例,所述支撑体100可以优先采用塑料、木料或金属制成。
为便于更换模拟部200,作为优选,所述模拟部200可拆卸的约束于支撑体100,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设置模拟部200,既便于模拟部200的安装,又便于模拟部200的拆卸和更换,有利于使用更加方便。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若干约束带301和挂耳117,所述约束带30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体100,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挂耳117相适配的挂钩302,所述挂耳117分别固定于对应约束带301的位置处,如图2或图6所示,所述约束带301具有弹性;例如,约束带301可以是松紧带,在实际使用时,可以先将模拟部200放置于约束带301与挂耳117之间,而后将各约束带301的挂钩302挂于对应的挂耳117上,利用约束带301的弹性即可有效约束模拟部200。
约束带301的数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作为举例,如图2或图6所示,支撑体100上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的约束带301,以便约束和固定模拟部200的两端。
作为优选,所述模拟部200可以采用硅胶、乳胶、高分子材料或猪肉制成,还可以采用人造组织等,这些材质地质柔软,既可以更好的模拟人体的皮肤、组织,又便于进行穿刺,此时,所述静脉管108可以内嵌于所述模拟部200,且静脉管108的两端分别延伸出模拟部200即可,以便整体安装和更换模拟部200及静脉管10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静脉管108可以为软管,而为更加逼真的模拟静脉血管,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静脉管108沿从内到外的方向分为内管、中间层管以及外管,如图10所示,内管、中间层管以及外管的材料可以不同,以便更好的模拟出更加真实的血管,使得穿刺针在依次穿过三层管的过程中,操作者可以有更好的手感。
作为另一种举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模拟部200可以采用猪肉制成,而为解决现有技术采用猪肉进行穿刺训练时所存在的制作麻烦等问题,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利用猪肉高效制备模拟部200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选取一块猪肉,且所述猪肉包括猪皮、与猪皮相连的一层脂肪层201以及与所述脂肪层201相连的瘦肉层202,瘦肉层202的存在,既有利于保持模拟部200的形状,又便于约束模拟部200;可以理解,瘦肉层202的下方还可以连接有一层或多层相间分布的脂肪层201和瘦肉层202;作为举例,所述猪肉可以是从猪腹部选取出来的,猪腹部的猪肉中脂肪层201和瘦肉层202相间分布(即五花肉),更满足本方法的需求。
B.将所述猪肉加工成规整的条状结构猪肉条,以便布置静脉管108;
C.去掉猪肉条上的猪皮,并将猪肉条的上表面加工为平面,以便后续在所述平面上进行穿刺训练,同时也便于B超探头在所述平面上移动;
D.在所述脂肪层201加工一个贯穿猪肉条两端的通孔203或在脂肪层201内切出一个开口204,且所述通孔203或开口204与猪肉条的上表面具有所设定的间距。采用本方法可以方便、高效的将猪肉制成模拟部200,而通过构造通孔203或开口204,可以方便的安装静脉管108,使得静脉管108可以方便的穿过猪肉条,达到模拟血管的目的。
作为一种举例,可以利用刀从猪肉条的侧面加工所述开口204,如图3所示,所述开口204沿猪肉条的长度方向分布,最后只需沿开口204将静脉管108卡入所述开口204即可,非常的方便;作为另一种举例,还包括钻孔工具,所述钻孔工具包括螺杆401和构造有螺杆401一端并用于握持的把手402,如图5所示,螺杆401设置有外螺旋刀片403,通过握持把手402,并转动螺杆401,可以方便的利用外螺旋刀片403在猪肉条上钻出所述通孔203,如图4所示,而为便于操作,可以在步骤D中,事先将所述猪肉条冰冻所设定的时间,使得整个猪肉条变硬,然后可以更方便的利用所述螺杆401加工所述通孔203,最后等猪肉条解冻后,在通孔203中穿过静脉管108即可开始穿刺训练,非常的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静脉管108可以优先采用橡胶和/或PVC材料制成,不仅有效模拟血管,便于反复穿刺,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而且使得静脉管108与模拟部200的材质不同,从而更有利于在B超图像下更清晰的看到静脉管108;此外,静脉管108具有弹性,当穿刺针退出静脉管108的侧壁后,静脉管108的侧壁可以自动复原,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模拟血液发生泄漏的问题。
为便于安装输送泵103,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支撑体100还构造有第二空腔109和第二盖子110,所述输送泵103和电源可以安装于所述第二空腔109内,所述第二盖子110用于封闭/开启所述第二空腔109,具体而言,所述输送泵103、相关电器设备等可以安装于所述第二空腔109内,所述开关104可以安装于所述支撑体100的上表面,如图2所示,所述模拟部200安装于所述支撑体100的上表面。
为防止穿刺过程中,安装于支撑体100的模拟部200在外力的挤压作用下发生移动的问题,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槽114的底部还构造有若干竖直设置的定位针115,所述定位针115用于刺入所述模拟部200,如图2及图6所示,使得模拟部200的整个下表面都可以稳定的约束于定位针115,可以有效防止穿刺过程中,安装于支撑体100的模拟部200在外力的挤压作用下发生移动。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输送泵103的输出端设置有连通管105,所述连通管105可拆卸的连接所述静脉管108,通过可拆卸的安装静脉管108,既便于静脉管108的安装,又便于更换静脉管108,从而有利于提高穿刺模型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举例,如图2、图6及图8所示,连通管105的一端构造有内螺纹或外螺纹107,所述静脉管108的一端构造有相适配的外螺纹107或内螺纹,通过螺纹配合,可以实现静脉管108与连通管105的可拆卸连接。
为便于控制静脉管108内的压力,进一步的,所述连通管105还设置有调节阀106,用于调节静脉管108内模拟血液的流速和压力。
在更完善的方案中,所述电源为用于储存电能的充电电源116,所述充电电源116与所述输送泵103相连,用于为输送泵103供电;作为优选,所述充电电源116可以为蓄电池或干电池,且所述充电电源116可以放置于所述第一空腔101内,如图2及图6所示;通过设置充电电源116,可以储存电能,从而可以显著穿刺模型使用时的便携性;当蓄电池采用的是蓄电池时,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支撑体100还构造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与所述充电电源116电连通,充电接口可以优先设置于所述支撑体100的侧面。
如图1所示,使用本穿刺模型在B超引导下进行PICC穿刺训练的步骤如下:
步骤1、构造穿刺训练系统,所述穿刺训练系统包括B超设备、PICC穿刺套件以及穿刺模型,所述PICC穿刺套件包括穿刺针;
步骤2、水平放置所述支撑体100,以便在水平方位处进行穿刺训练;
步骤3、通过开关104启动输送泵103,使得模拟血液沿静脉管108循环流动,并使得静脉管108内的模拟血液具有所设定的压力,以便达到模拟静脉压力的目的;
步骤4、在所述模拟部200的上表面确定穿刺点,并对穿刺点进行消毒;
步骤5、启动B超设备,一手握持B超设备的B超探头、一手握持PICC套件中的穿刺针,并按PICC穿刺规范118进行穿刺训练;PICC穿刺具有严格的规范,使用者只需按现有的PICC穿刺规范118进行穿刺训练即可;所述B超设备可以采用现有的B超设备,通常包括B超探头以及与B超探头相连的B超主机;
步骤6、穿刺训练完成后,关闭开关104。
实施例2
为进一步解决方便使用的问题,本实施例2中所提供的穿刺模型中,所述支撑体100内还构造有用于收纳钻孔工具或刀片的第三空腔112,如图9所示,第三空腔112内还可以放置所需的手套等器械,更便于收纳;
如图9所示,还包括密封盖113,所述密封盖113可转动的固定于所述支撑体100的上表面,用于封闭第三空腔112,如图9所示。
而在更完善的方案中,所述支撑体100的上表面还张贴有PICC穿刺规范118,以便指导低年资的超声、介入及外科医师顺利的进行行PICC穿刺训练。
作为举例,如图9所示,所述PICC穿刺规范118可以优先张贴于所述密封盖113。
实施例3
由于在人体中,由于动脉血管内血液的压力(即动脉血压)通常大于静脉血管内血液的压力(即静脉血压),且动脉血管与静脉血管的位置比较接近,在实际穿刺的过程中,尤其是在B超的引导下,操作者不容易区分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从而非常容易出现将穿刺针穿入动脉血管的问题,而现有的穿刺模型中,通常只设置有用于模拟静脉血管的管道,只能进行静脉穿刺的模拟训练,使得操作者不能通过现有的穿刺模型,在B超的引导下训练正确、高效区分静脉血管与动脉血管,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穿刺模型中,还包括用于模拟动脉血管的动脉管501,所述动脉管501为软管,动脉管501的一端与输送泵103相连,另一端穿过所述模拟部200,并使得动脉管501距离模拟部200的上表面具有所设定的间距,且静脉管与动脉管501之间具有所设定的间距。从而使得,在进行穿刺训练时,在B超图像下可以看到两根模拟的血管,分别用于模拟真实的静脉血管和动脉血管,以便达到训练操作者在B超的引导下正确、高效区分静脉血管与动脉血管的目的。
在更进一步的方案中,为解决穿错血管(即将穿刺针插入了动脉管501)可视的问题,所构建的穿刺模型中,所述支撑体100内还构造有用于容纳模拟液体的第四空腔119,所述第四空腔119内存放有模拟液体,如图11-图14所示,还包括第二个输送泵103和用于控制该输送泵启/停的开关104,该输送泵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四空腔119相连通,输出端设置有连接管123,所述连接管123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动脉管501,如图所示,既便于动脉管501与连接管123的连通,又便于整体更换静脉管、动脉管501以及模拟部;
同理,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举例,如图11-图14所示,连接管123的一端构造有内螺纹或外螺纹107,所述动脉管501的一端构造有相适配的外螺纹107或内螺纹,通过螺纹配合,可以实现动脉管501与连接管123的可拆卸连接。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连接管123还设置有调节阀106,用于调节动脉管501内模拟液体的流速和压力;故在本方法中,可以通过调节阀106调节动脉管501内模拟液体的压力为P1,静脉管内模拟血液的压力为P2,且P1>P2,使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操作者将穿刺针插入静脉管后,静脉管内的模拟血液可以进入穿刺针,但由于压力较低,模拟血液不会从穿刺针的后端喷出;当操作者误将穿刺针插入动脉管501后,动脉管501内的模拟血液可以进入穿刺针,且由于压力较大,模拟液体会从穿刺针的后端喷出,使得操作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将穿刺针插入了动脉管501,不仅可以解决穿错血管(即将穿刺针插入了动脉管501)可视的问题,而且可以更逼真的实现穿刺训练。
在更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模拟液体的颜色与模拟血液的颜色不同,作为优选,所述模拟液体的颜色可以为鲜红色,而所述模拟血液的颜色可以为暗红色,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查看穿刺针内液体的颜色,也可以达到判别是否穿刺错误的目的,也可以有效解决穿错血管(即将穿刺针插入了动脉管501)可视的问题。
为便于将动脉管501的一端与第四空腔119相连通,如图11-图12所示,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支撑体100的上表面构造有与所述第四空腔119(即容器)相连通的连通孔111,当模拟部200设置完毕后,只需将动脉管501的另一端插入所述连通孔111即可,如图11及图12所示,非常的方便、高效。
可以理解,所述输送泵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二空腔,作为优选,如图11及图12所示,所述支撑体100还构造有第五空腔120,且所述第五空腔120和第二空腔分别设置于所述定位槽的两侧,如图11及图12所示,对称布置。
同理,第四空腔119和第五空腔120分别设置有第四盖子121和第五盖子122,如图11及图12所示。
实施例4
为更逼真的模拟人体手臂处的血管分布,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穿刺模型中,所述静脉管具有若干分支,以代表不同的静脉血管,例如,如图11-图14所述静脉管安装于所述模拟部200,示,还包括第一支管502、第二支管503以及第三支管504,其中,所述第一支管502和第二支管503的一端分别连接于静脉管的一端,所述第三支管50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支管503,且在模拟部200的一端,所述静脉管、第一支管502、第二支管503以及第三支管504分别具有设定角度的折弯,使得静脉管、第一支管502、第二支管503以及第三支管504的中间管段相互平行,如图12及图13所示,而在模拟部200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支管502、第二支管503以及第三支管504分别与所述静脉管的另一端相连,如图12及图13所示,其中,
所述静脉管代表贵要静脉血管,第一支管502代表头静脉血管,所述第二支管503和第三支管504分别代表肱静脉血管;
如图12及图13所示,在模拟部200内,所述动脉管501安装于所述静脉管的下方,并位于第二支管503和第三支管504之间的区域内,所述动脉管501的管径大于静脉管的管径,如图所示,所述静脉管和第一支管502安装深度小于动脉管501、第二支管503以及第三支管504的安装深度,如图12及图13所示;不仅可以更逼真的模拟人体手臂处的血管分布,而且可以使得操作者可以分别对不同的静脉管进行穿刺训练,也可以解决B超引导下训练区分各静脉血管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训练PICC穿刺的穿刺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体、用于模拟人体组织的模拟部、用于模拟静脉血管的静脉管、用于输送模拟血液的输送泵、用于控制输送泵启/停的开关以及电源,其中,
所述输送泵与所述电源相连,电源用于供电;
所述支撑体内构造有用于容纳模拟血液的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一空腔相连通的连通孔、用于封闭所述第一空腔的第一盖子以及定位槽,所述模拟部固定于所述定位槽;
所述输送泵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空腔相连通,输送泵的输出端与所述静脉管的一端相连通,静脉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模拟部并插入所述连通孔,所述静脉管距离模拟部的上表面具有所设定的间距;
所述模拟部约束于所述支撑体,且模拟部的上表面为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训练PICC穿刺的穿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部可拆卸的约束于支撑体;
和/或,所述模拟部可以采用硅胶、乳胶、高分子材料或猪肉制成;
和/或,所述静脉管是采用橡胶和/或PVC材料制成的软管,或静脉管沿从内到外的方向分为内管、中间层管以及外管三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训练PICC穿刺的穿刺模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约束带和挂耳,所述约束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体,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挂耳相适配的挂钩,所述挂耳分别固定于对应约束带的位置处,所述约束带具有弹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训练PICC穿刺的穿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还构造有第二空腔和第二盖子,所述输送泵和电源安装于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第二盖子用于封闭/开启所述第二空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训练PICC穿刺的穿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的底部构造有若干竖直设置的定位针,所述定位针用于刺入所述模拟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用于训练PICC穿刺的穿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泵的输出端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可拆卸的连接所述静脉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训练PICC穿刺的穿刺模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模拟动脉血管的动脉管,所述动脉管为软管,动脉管的一端与输送泵相连,另一端穿过所述模拟部,并使得动脉管距离模拟部的上表面具有所设定的间距,且静脉管与动脉管之间具有所设定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训练PICC穿刺的穿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内还构造有用于容纳模拟液体的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内存放有模拟液体;
还包括第二个输送泵和用于控制该输送泵启/停的开关,该输送泵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四空腔相连通,输出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动脉管,且连接管还设置有调节阀;
所述支撑体的上表面构造有与所述第四空腔相连通的连通孔,连通孔用于连接动脉管的一端;
通过连接管上的调节阀调节动脉管内模拟液体的压力,通过连通管上的调节阀调节静脉管内模拟血液的压力,并使得模拟液体的压力大于模拟血液的压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训练PICC穿刺的穿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液体的颜色与模拟血液的颜色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训练PICC穿刺的穿刺模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以及第三支管,其中,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的一端分别连接于静脉管的一端,所述第三支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支管;
在模拟部的一端,所述静脉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以及第三支管分别具有设定角度的折弯,使得静脉管、第一支管、第二支管以及第三支管的中间管段相互平行;在模拟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支管、第二支管以及第三支管分别与所述静脉管的另一端相连;
所述静脉管代表贵要静脉血管,第一支管代表头静脉血管,所述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分别代表肱静脉血管;
在模拟部内,所述动脉管安装于所述静脉管的下方,并位于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之间,所述动脉管的管径大于静脉管的管径;且所述静脉管和第一支管安装深度小于动脉管、第二支管以及第三支管的安装深度。
CN202120370340.9U 2021-02-10 2021-02-10 一种用于训练picc穿刺的穿刺模型 Active CN2149555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70340.9U CN214955588U (zh) 2021-02-10 2021-02-10 一种用于训练picc穿刺的穿刺模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70340.9U CN214955588U (zh) 2021-02-10 2021-02-10 一种用于训练picc穿刺的穿刺模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55588U true CN214955588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96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70340.9U Active CN214955588U (zh) 2021-02-10 2021-02-10 一种用于训练picc穿刺的穿刺模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555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84303A (zh) * 2023-09-08 2023-10-13 吉林大学 一种静脉穿刺训练模拟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84303A (zh) * 2023-09-08 2023-10-13 吉林大学 一种静脉穿刺训练模拟装置
CN116884303B (zh) * 2023-09-08 2023-11-14 吉林大学 一种静脉穿刺训练模拟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39904A (en) Phlebotomy training device
EP3125215B1 (en) Technique simulator
US20190378436A1 (en) Body model for temporary hemorrhage control training and simulation
CN203338651U (zh) 一种腹腔镜练习器
CN101853600B (zh) 一种血管模型及使用该血管模型的血液循环模拟装置
EP2774135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jecting a fluid into an artificial venous structure
CN211237492U (zh) 一种多样化可视内瘘静脉穿刺仿真模拟训练模型
JP2006317635A (ja) 血管注射シミュレータ
CN214955588U (zh) 一种用于训练picc穿刺的穿刺模型
US9087456B2 (en) Fetal sonography model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US20210327305A1 (en) System for validating and training invasive interventions
EP3853836B1 (en) A training device
CN113034998B (zh) 一种b超引导下进行picc穿刺训练的方法
CN107862967B (zh) 高仿真产科手术模拟训练标准化病人
US20050181343A1 (en) Ultrasound guided vascular access training device
CN209895643U (zh) 一种用于内瘘狭窄介入治疗的模拟训练装置
CN210039367U (zh) 一种临床护理教学用输液模型
CN217360999U (zh) 一种动静脉内瘘狭窄pta实训模型
CN207473925U (zh) 一种ptcd训练模型
CN214312336U (zh) 一种止血模拟实验装置
CN209859452U (zh) 一种血透通路穿刺模拟训练装置
CN209859451U (zh) 一种用于血液透析通路穿刺的模拟训练装置
CN215341629U (zh) 一种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教学仿真模型
CN219997721U (zh) 一种医疗护理学习用的扎针训练装置
CN215643340U (zh) 一种简易式练习用的静脉穿刺模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