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53816U - 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53816U
CN214953816U CN202120145380.3U CN202120145380U CN214953816U CN 214953816 U CN214953816 U CN 214953816U CN 202120145380 U CN202120145380 U CN 202120145380U CN 214953816 U CN214953816 U CN 2149538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control module
main control
interface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4538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Ofilm Intelligent Vehicle Co ltd
Shanghai OFilm Smart C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Ofilm Intelligent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Ofilm Intelligent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Ofilm Intelligent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4538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538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538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538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nd Detecting Electric Faul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机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该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包括分体设置的主控模块、负载模块以及输入模块。其中,主控模块包括电路板、控制单元、第一接口以及第二接口;负载模块可拆卸地与主控模块电连接,负载模块包括负载模拟单元,负载模拟单元用于模拟车辆待测试模块的输出负载;输入模块可拆卸地与主控模块电连接,输入模块包括电阻板和信号发生卡,电阻板用于向主控模块输入模拟量,信号发生卡用于向主控模块输入PWM信号。本实用新型中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便于运输和携带,还便于进行异常的排查,且针对不同测试项目时,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的改造成本更低,稳定性更高。

Description

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车身域控制器的概念最早是由博世提出,它的出现是为了解决信息安全和电子控制单元(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的瓶颈问题。车身域控制器,借助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强大的算力,将分布式的ECU统一起来,控制功能迅速、集中。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大大降低控制器、线束成本,降低整车重量。电磁兼容(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所述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保护车载无线电设备及其他敏感设备,严格要求车辆的电磁抗扰度才能保证车辆在恶劣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整车上电子电气部件都占据着极大的比重,电磁兼容性问题与整车的安全密切相关,汽车电子的EMC测试已成为汽车厂商及供应商所要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传统的EMC测试台架,所有的电气、接口、组件、电路板、负载等都集成在一个箱子里面,无法同时兼容多个项目,每款测试台架往往只能应用于同一个平台的项目。每当测试台架应用于一个新项目时,都需要对整个台架做大量的修改,一套EMC测试台架在其生命周期内通常要修改很多次,花费了较多的人工和费用,增加了项目开发成本。此外,多次修改EMC测试台架,也造成了EMC测试台架的稳定性降低,从而给EMC试验带来一些额外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该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便于搬运、且改装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包括分体设置的主控模块、负载模块以及输入模块,其中,
所述主控模块包括电路板、控制单元、第一接口以及第二接口,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以对模拟量输入和/或数字量输入进行控制,所述第一接口的一端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另一端用于与通讯测试设备连接,所述第二接口一端与所述电路板电,另一端用于与车辆待测试模块通讯连接;
所述负载模块可拆卸地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负载模块包括负载模拟单元,所述负载模拟单元用于模拟所述车辆待测试模块的输出负载;
所述输入模块可拆卸地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输入模块包括电阻板和信号发生卡,所述电阻板用于向所述主控模块输入模拟量,所述信号发生卡用于向所述主控模块输入PWM信号。
本实用新型中的主控模块、负载模块以及输入模块之间是分体设置的,各个部分尺寸较小,主控模块、负载模块以及输入模块之间是可以拆卸的,便于实现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的运输和携带。与此同时,当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发生异常时,例如一根线接触不良导致的测试异常,通过将主控模块、负载模块以及输入模块之间分体设置,更加便于进行异常的排查。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主控模块上设置有电路板、控制单元、第一接口以及第二接口,这些结构的成本较高,即使是针对不同的车身域控制器EMC进行测试,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电路板、控制单元、第一接口以及第二接口在其生命周期内均不需要做任何修改;负载模块需要根据不同的测试项目做修改或者重新制作;输入模块也需要根据不同的测试项目做修改或者重新制作。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将主控模块、负载模块以及输入模块分体设置后,当需要针对不同的车身域控制器的不同测试项目进行测试时,只需针对性地对需要更改的部分进行修改或者替换即可,而不需要对主控模块进行更改,能够大大降低将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的改造成本,提高主控模块的通用性和稳定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还包括连接线束,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负载模块之间、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输入模块之间均通过所述连接线束电连接,主控模块、负载模块以及输入模块之间的拆装更加方便。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模块、所述负载模块以及所述输入模块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线束对应的接线端口,更加便于进行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的拆装和搬运。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旋钮和开关,所述旋钮用于对模拟量输入进行控制,所述模拟量所对应的是车辆上的多位开关或者传感器信号等,例如雨刮档位(快速、满足、间歇、自动等)、温度传感器信号等;所述开关用于对数字量输入进行控制,所述数字量对应的是车辆上的开关状态等,例如点火开关、门锁状态等。也即是说,通过旋钮和开关的控制作用,能够分别模拟出车辆待测试模块的不同状态,能够对车身域控制器的功能进行有效测试。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开关为具有至少3位通道的开关。例如,可将该开关设置有为3位开关,所述3位开关为一种双向开关,当开关拨通到电源+,即可用作DIH(高有效数字输入,即通电源正极时该输入有效);当开关拨通到电源-,即可用作DIL(低有效数字输入,即通电源负极时该输入有效);当开关拨导电源+和电源-之间,即开关既不接通电源+,也不接通电源-时,开关处于断开状态。采用所述3位开关,能够简化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的整体结构,且位开关的设计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资源复用率,使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能覆盖的车身域控制器EMC的DI(数字量输入)测试资源增加了一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为DB9接口。所述DB9接口是一种D型数据接口连接器,通过该DB9接口与通讯测试设备进行连接,便于对车辆待测试模块的通讯状况进行测试。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模块还包括指示元件,所述指示元件用于指示所述车辆待测试模块的输出状态。车辆待测试模块的每一路输出对应一个指示元件,当车辆待测试模块的某一路输出有效时,该路输出对应的指示元件会点亮,当输出关闭时,指示元件会熄灭。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指示元件为多组,各组所述指示元件包括至少一个所述指示元件,所述车辆待测试模块为多个,各个所述车辆待测试模块具有至少一路输出,多组所述指示元件与所述车辆的多个待测试模块一一对应地设置,便于对车辆的各个待测试模块的各路输出状态进行一对一指示,进而可以对车身域控制器EMC进行快速测试。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负载模拟单元包括连接在同一电路中的电阻、电发光二极管以及继电器,通过电阻、电发光二极管以及继电器来模拟车辆待测试模块的输出负载,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模块还包括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用于与直流电源连接,通过直流电源的作用,便于对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的各个用电部件进行供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主控模块、负载模块以及输入模块之间是分体设置的,各个部分尺寸较小,主控模块、负载模块以及输入模块之间是可以拆卸的,便于实现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的运输和携带。与此同时,当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发生异常时,更加便于进行异常的排查。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主控模块上设置有电路板、控制单元、第一接口以及第二接口,这些结构的成本较高,即使是针对不同的车身域控制器EMC进行测试,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电路板、控制单元、第一接口以及第二接口在其生命周期内均不需要做任何修改;负载模块需要根据不同的测试项目做修改或者重新制作;输入模块也需要根据不同的测试项目做修改或者重新制作。也就是说,当项目需求变更时,通常只需要修改其中的一个模块,改造成本相对较低,而且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的稳定性也容易保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各部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主控模块;11、电路板;12、控制单元;121、旋钮;122、开关;13、第一接口;14、第二接口;15、电源接口;16、指示元件;17、接线端口;18、接线端口;20、负载模块;21、接线端口;22、负载模拟单元;30、输入模块;31、电阻板;32、信号发生卡;33、接线端口;40、车辆待测试模块;50、直流电源;60、通讯测试设备;70、连接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所述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包括分体设置的主控模块10、负载模块20以及输入模块30。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分体设置是指主控模块10、负载模块20以及输入模块30相互之间不固定,可以发生相对位移的设置方式。
其中,主控模块10包括电路板11、控制单元12、第一接口13以及第二接口14,控制单元12用于与电路板11电连接以对模拟量输入和/或数字量输入进行控制,第一接口13的一端与电路板11电连接,另一端用于与通讯测试设备60连接,第二接口14的一端与电路板11电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车辆待测试模块40通讯连接;负载模块20可拆卸地与主控模块10电连接,负载模块20上设置有负载模拟单元22,负载模拟单元22用于模拟车辆待测试模块40的输出负载;输入模块30可拆卸地与主控模块10电连接,输入模块30包括电阻板31和信号发生卡32,电阻板31用于向主控模块10输入模拟量,信号发生卡32用于向主控模块10输入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信号。
具体来说,第一接口13与通讯测试设备60之间、第二接口14与车辆待测试模块40之间通过线束连接,所述线束的端部配备有航空插头,结构简单,便于连接。
相对于背景技术中将所有的电气、接口、组件、电路板、负载等都集成在一个箱子里面的结构而言,本实施例中的主控模块10、负载模块20以及输入模块30之间是分体设置的,各个部分尺寸较小,主控模块10、负载模块20以及输入模块30之间是可以拆卸的,便于实现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的运输和携带。与此同时,当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发生异常时,例如一根线接触不良导致的测试异常,通过将主控模块10、负载模块20以及输入模块30之间分体设置,更加便于进行异常的排查。
此外,以往将所有的电气、接口、组件、电路板、负载等都集成在一个箱子里面的结构,当需要对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进行改造时,例如当项目测试需求发生一些变更时,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改造成本较高,而且这种大费周折的修改会降低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然而,在本实施例中,主控模块10上设置有电路板11、控制单元12、第一接口13以及第二接口14,这些结构的成本较高,即使是针对不同的车身域控制器EMC进行测试,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电路板11、控制单元12、第一接口13以及第二接口14在其生命周期内均不需要做任何修改;负载模块20需要根据不同的测试项目做修改或者重新制作;输入模块30也需要根据不同的测试项目做修改或者重新制作。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将主控模块10、负载模块20以及输入模块30分体设置后,当需要针对不同的车身域控制器的不同测试项目进行测试时,只需针对性地对需要更改的部分进行修改或者替换即可,而不需要对主控模块10进行更改,能够大大降低将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的改造成本,提高主控模块10的通用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主控模块10、负载模块20以及输入模块30可以呈箱体设置,该箱体可以是立方体、圆柱体、椭圆柱体、棱柱体或者其他异形箱体结构。通过将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的各个部分设置成箱体结构,便于对其内部的结构进行防护,防止外界环境对其内部结构造成干扰。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主控模块10、负载模块20以及输入模块30设置为主控板、负载板以及输入板等能够承载其上的结构的载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主控模块10上的控制单元12包括旋钮121和开关122。其中,旋钮121用于对模拟量输入进行控制,所述模拟量所对应的是车辆上的多位开关或者传感器信号等,例如雨刮档位(快速、满足、间歇、自动等)、温度传感器信号等;开关122用于对数字量输入进行控制,所述数字量对应的是车辆上的开关状态等,例如点火开关、门锁状态等。也即是说,本实施例通过旋钮121和开关122的控制作用,能够分别模拟出车辆待测试模块40的不同状态,能够对车身域控制器的功能进行有效测试。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开关122为具有至少3位通道的开关,例如3位开关,参见图2所示,所述3为开关为一种双向开关,当开关122拨通到电源+,即可用作DIH(高有效数字输入,即通电源正极时该输入有效);当开关122拨通到电源-,即可用作DIL(低有效数字输入,即通电源负极时该输入有效);当开关122拨导电源+和电源-之间,即开关122既不接通电源+,也不接通电源-时,开关122处于断开状态。采用所述3位开关,能够简化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的整体结构,且3位开关的设计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资源复用率,使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能覆盖的车身域控制器EMC的DI(数字量输入)测试资源增加了一倍。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开关122还可以是单向开关,只要是能够对对数字量输入进行控制的其他开关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口13为DB9接口。所述DB9接口是一种D型数据接口连接器,通过该DB9接口与通讯测试设备60进行连接,便于对车辆待测试模块40的通讯状况进行测试,此时对应的通讯测试设备60还需要借助专业的汽车行业通讯测试工具CANoe(全称为CAN open environment,是德国Vector公司为汽车总线的开发而开发的一款总线开发环境)、Vspy3(美国英特佩斯公司开的VSPY3是一款功能强大且价格低廉的总线分析工具)等。
进一步地,主控模块10还包括指示元件16,所述指示元件16用于指示车辆待测试模块40的输出状态。车辆待测试模块40的每一路输出对应一个指示元件16,当车辆待测试模块40的某一路输出有效时,该路输出对应的指示元件16会点亮,当输出关闭时,指示元件16会熄灭。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指示元件16可以是LED灯,还可以是LCD灯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的车身域控制器的输出通道一般用来驱动车辆上的大灯、雨刮、加热功能、门锁功能等。
可选地,指示元件16可以分为多组,各组指示元件16包括至少一个指示元件16,对应地,车辆待测试模块40也为多个,各个车辆待测试模块40具有至少一路输出,多组指示元件16与车辆的多个待测试模块一一对应地设置,便于对车辆的各个车辆待测试模块40的各路输出状态进行一对一指示,进而可以对车身域控制器EMC进行快速测试。
再次参见图1所示,为了便于给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的各用电部件进行供电,本实施例中的主控模块10还包括电源接口15,所述电源接口15用于与直流电源50连接。通过直流电源50的作用,便于对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的各个用电部件进行供电。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还包括连接线束70,主控模块10与负载模块20之间、主控模块10与输入模块30之间均通过连接线束70电连接,拆装简单方便。连接线束70的端部可以配置航空插头,主控模块10、负载模块20以及输入模块30上设置有与连接线束70对应的接线端口,具体可参见图1中的接线端口17、接线端口18、接线端口33、以及接线端口2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负载模拟单元22包括连接在同一电路中的电阻、电发光二极管以及继电器,通过电阻、电发光二极管以及继电器来模拟车辆待测试模块40的输出负载,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表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辆待测试模块40的负载定义配置表。
表1:
Figure BDA0002905420800000091
Figure BDA0002905420800000101
可以理解的是,当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用于一个新项目时,该表1中的阻值、功率等参数需要根据硬件工程师提供的产品系统接口定义、车辆待测试模块40负载需求进行修改,然后再根据修改后的负载定义表修改负载模块20或重新制作一套新的负载模块20。
表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辆待测试模块40的AI(模拟量)定义配置表。
表2:
Figure BDA0002905420800000102
Figure BDA0002905420800000111
可以理解的是,当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用于一个新项目时,该表2中的AI阻值需要根据硬件工程师提供的产品系统接口定义、输入定义需求进行修改,然后再根据修改后的负载定义表修改输入模块30或重新制作一套新的输入模块30。
表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辆待测试模块40的PWM定义配置表。
表3:
Figure BDA0002905420800000112
可以理解的是,当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用于一个新项目时,该表2中的PWM定义需要根据硬件工程师提供的产品系统接口定义、输入定义需求进行修改,然后再根据修改后的负载定义表修改输入模块30或重新制作一套新的输入模块3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各个模块的尺寸会更容易控制,拆卸和组装都比较方便,更便于运输和测试环境布置。当测试出现异常时,根据异常类型往往可以初步判断异常出现的位置,从而定位到是哪个模块的问题,给排查问题带来了便利。当项目需求变更时,通常只需要修改其中的一个模块,改造成本相对较低,而且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的稳定性也容易保证。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的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体设置的主控模块、负载模块以及输入模块,其中,
所述主控模块包括电路板、控制单元、第一接口以及第二接口,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以对模拟量输入和/或数字量输入进行控制,所述第一接口的一端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另一端用于与通讯测试设备连接,所述第二接口一端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车辆待测试模块通讯连接;
所述负载模块可拆卸地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负载模块包括负载模拟单元,所述负载模拟单元用于模拟所述车辆待测试模块的输出负载;
所述输入模块可拆卸地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输入模块包括电阻板和信号发生卡,所述电阻板用于向所述主控模块输入模拟量,所述信号发生卡用于向所述主控模块输入PWM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还包括连接线束,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负载模块之间、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输入模块之间均通过所述连接线束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所述负载模块以及所述输入模块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线束对应的接线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旋钮和开关,所述旋钮用于对模拟量输入进行控制,所述开关用于对数字量输入进行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为具有至少3位通道的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为DB9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还包括指示元件,所述指示元件用于指示所述车辆待测试模块的输出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元件为多组,各组所述指示元件包括至少一个所述指示元件,所述车辆待测试模块为多个,各个所述车辆待测试模块具有至少一路输出,多组所述指示元件与多个所述车辆待测试模块一一对应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模拟单元包括连接在同一电路中的电阻、电发光二极管以及继电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还包括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用于与直流电源连接。
CN202120145380.3U 2021-01-19 2021-01-19 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 Active CN2149538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45380.3U CN214953816U (zh) 2021-01-19 2021-01-19 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45380.3U CN214953816U (zh) 2021-01-19 2021-01-19 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53816U true CN214953816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79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45380.3U Active CN214953816U (zh) 2021-01-19 2021-01-19 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538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9076A (zh) * 2022-11-07 2023-01-13 上海纳恩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n) 用于车身域控制器的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9076A (zh) * 2022-11-07 2023-01-13 上海纳恩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n) 用于车身域控制器的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CN115599076B (zh) * 2022-11-07 2024-04-02 上海纳恩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身域控制器的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03763U (zh) 用于测试车身控制器模块的测试装置以及测试箱
CN102486439A (zh) 使用车辆模拟器的用于车辆设备的自动评估系统
CN210038539U (zh) 可适配多种控制器的硬件在环测试系统
CN214953816U (zh) 车身域控制器emc测试装置
CN106814723A (zh) 整车控制器的测试装置及测试系统
CN105378587A (zh) 优化的电源架构
CN210005664U (zh) 一种汽车线束检测工装和系统
CN107748560A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程控故障注入箱
CN101763114A (zh) 一种车辆电气接口检测装置
CN103064399A (zh) 用于车辆诊断的故障模拟分析装置
CN102495243A (zh) 汽车车身控制器的电磁兼容测试负载箱
CN105067908A (zh) 一种通用型组合仪表电磁兼容试验负载装置
CN102673494A (zh) 一种车架线束布线方法及其车架线束
CN104977884A (zh) 一种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仿真测试台
CN202624118U (zh) 一种车架线束
CN214981100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控制柜
CN210807808U (zh) 印制电路板模块化预接线系统、上车控制箱和起重机
CN103680232A (zh) 换脸网络版整车理实一体化多媒体教学与考核系统
CN219574250U (zh) 电动汽车cdu测试装置及系统
CN220509322U (zh) 负载机柜
CN217008038U (zh) 一种硬件在环测试系统
CN216161011U (zh) 一种控制板、机柜、控制器功能测试系统
CN207352458U (zh) 一种座舱照明控制系统测试设备
CN215006373U (zh) 汽车ecu通用仿真平台
CN110793591A (zh) 一种基于液位计的信号适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