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53662U - 一种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53662U
CN214953662U CN202120858982.3U CN202120858982U CN214953662U CN 214953662 U CN214953662 U CN 214953662U CN 202120858982 U CN202120858982 U CN 202120858982U CN 214953662 U CN214953662 U CN 2149536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rt circuit
copper bar
distribution transformer
wiring
sh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5898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炯
朱斌
周键
周雄伟
胡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ichuang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ichuang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ichuang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ichuang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5898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536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536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536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Short-Circuits, Discontinuities, Leakage,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10kV电压等级配电变压器的电气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其中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包括短接机构,短接机构包括短接铜排、第一升降组件和三个接线铜排。三个接线铜排能够分别连接于配电变压器的A相接线柱、B相接线柱和C相接线柱;短接铜排能够连接于配电变压器的0相接线柱,接线铜排位于短接铜排的上方;短接铜排安装于第一升降组件上,第一升降组件驱动短接铜排升降,以控制短接铜排和接线铜排的通断。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配电变压器的自动断路和短接,不需要人工重复拆接线,节省试验人员大量的接线和拆线的时间,提高试验效率,实现了一次接线自动完成所有的配电变压器电气试验。

Description

一种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10kV电压等级配电变压器的电气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10kV电压等级配电变压器的绕组对地及绕组间直流绝缘电阻测量、吸收比测量、绝缘系统电容的介质损耗因数(tanδ)测量(油浸式变压器适用)、绕组对地及绕组间电容测量、绕组电阻测量、电压比测量和联结组标号检定、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测量、短路阻抗和负载损耗测量、外施耐压试验、感应耐压试验、温升试验、在90%和110%额定电压下的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测量、短时过负载能力试验(油浸式变压器适用)、三相变压器零序阻抗测量(油浸式变压器适用)等高压电气试验,需要人工接线和拆线15次以上,试验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工配合,试验顺序繁琐和复杂。
基于此,亟需一种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实现了配电变压器的自动断路和短接,不需要人工重复拆接线,节省试验人员大量的接线和拆线的时间,提高试验效率。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其用于断开和短接配电变压器,所述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包括短接机构,所述短接机构包括:
三个接线铜排,三个所述接线铜排能够分别连接于所述配电变压器的A相接线柱、B相接线柱和C相接线柱;
短接铜排,其能够连接于所述配电变压器的0相接线柱,所述接线铜排位于所述短接铜排的上方;
第一升降组件,所述短接铜排安装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上,所述第一升降组件驱动所述短接铜排升降,以控制所述短接铜排和所述接线铜排的通断。
作为一种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侧板、第一电动推杆和连接板,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安装于所述侧板上,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所述连接板,所述短接铜排固定于所述连接板上。
作为一种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短接机构还包括壳体和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接线铜排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并安装于所述弹性组件的下方,当所述第一升降组件驱动所述短接铜排上升时,三个所述接线铜排在所述弹性组件的弹力下贴合于所述短接铜排。
作为一种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固定板、滑杆和弹簧,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固定板设置有滑孔,所述滑杆穿设于所述滑孔,所述滑杆的顶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防止所述滑杆脱离所述固定板,所述滑杆的底端固定所述接线铜排,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滑杆,且一端抵接于所述固定板,另一端抵接于所述接线铜排。
作为一种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有风扇固定孔,所述风扇固定孔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风扇固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正对设置。
作为一种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短接机构还包括绝缘片,所述绝缘片位于所述接线铜排与所述壳体的侧壁之间。
作为一种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底座和第二升降组件,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短接机构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二升降组件上方。
作为一种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作为一种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侧壁设置有线槽,所述线槽用于容纳线缆;所述底座的侧壁还设置有拉手。
作为一种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还设置有通讯接口,所述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通过所述通讯接口连接于外部的智能试验检测工位,以使所述智能试验检测工位能够控制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和所述第二升降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其用于短接配电变压器。工作时,通过线缆将三个接线铜排分别连接于配电变压器的A相接线柱、B相接线柱和C相接线柱;通过线缆将短接铜排连接于配电变压器的0相接线柱。当第一升降组件驱动短接铜排上升,使短接铜排的上表面贴合于三个接线铜排的下表面,此时,实现了配电变压器的短接;当第一升降组件驱动短接铜排下降,使短接铜排的上表面脱离接线铜排的下表面,此时,实现了配电变压器的断路。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配电变压器的自动断路和短接,不需要人工重复拆接线,节省试验人员大量的接线和拆线的时间,提高试验效率,实现了一次接线自动完成所有的配电变压器电气试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短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短接机构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短接机构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爆炸图。
图中标记如下:
1、短接机构;11、接线铜排;111、绝缘片;12、短接铜排;13、第一升降组件;131、侧板;1311、底托;1312、卡箍;132、第一电动推杆;133、连接板;14、壳体;141、风扇固定孔;142、垫高凸台;143、把手;15、弹性组件;151、固定板;152、滑杆;1521、限位部;153、弹簧;
2、底座;21、万向轮;22、线槽;23、拉手;24、通讯接口;
3、第二升降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该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包括短接机构1,短接机构1包括短接铜排12、第一升降组件13和三个接线铜排11,用于断开和短接配电变压器。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三个接线铜排11能够分别连接于配电变压器的A相接线柱、B相接线柱和C相接线柱;短接铜排12能够连接于配电变压器的0相接线柱,接线铜排11位于短接铜排12的上方;短接铜排12安装于第一升降组件13上,第一升降组件13驱动短接铜排12升降,以控制短接铜排12和接线铜排11的通断。本实施例的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应用于10KV的配电变压器。
工作时,通过线缆将三个接线铜排11分别连接于配电变压器的A相接线柱、B相接线柱和C相接线柱;通过线缆将短接铜排12连接于配电变压器的0相接线柱。当第一升降组件13驱动短接铜排12上升,使短接铜排12的上表面贴合于接线铜排11的下表面,此时,实现了配电变压器的短接;当第一升降组件13驱动短接铜排12下降,使短接铜排12的上表面脱离接线铜排11的下表面,此时,实现了配电变压器的断路。本实施例实现了配电变压器的自动断路和短接,不需要人工重复拆接线,节省试验人员大量的接线和拆线的时间,提高试验效率,实现了一次接线自动完成所有的配电变压器电气试验。
其中,本实施例可应用的电气试验包括10kV电压等级配电变压器的绕组对地及绕组间直流绝缘电阻测量、吸收比测量、绝缘系统电容的介质损耗因数(tanδ)测量(油浸式变压器适用)、绕组对地及绕组间电容测量、绕组电阻测量、电压比测量和联结组标号检定、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测量、短路阻抗和负载损耗测量、外施耐压试验、感应耐压试验、温升试验、在90%和110%额定电压下的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测量、短时过负载能力试验(油浸式变压器适用)、三相变压器零序阻抗测量(油浸式变压器适用)等高压电气试验。
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升降组件13包括侧板131、第一电动推杆132和连接板133,第一电动推杆132安装于侧板131上,第一电动推杆13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板133,短接铜排12穿设于壳体14的第二通孔,短接铜排12固定于连接板133上。本实施例中,侧板131上通过螺钉安装有底托1311,第一电动推杆132的底部安装于底托1311上,第一电动推杆132通过卡箍1312和螺钉固定于侧板131上,以实现第一电动推杆132的固定,连接板133通过螺钉固定于第一电动推杆132的输出端,短接铜排12通过螺钉固定于连接板133上。进一步优选地,第一电动推杆132为两组,间隔固定于侧板131上,以提高短接铜排12升降的稳定性。
可选地,如图2-图4所示,短接机构1还包括壳体14和弹性组件15,弹性组件15固定于壳体14内,壳体14的侧壁设置有第一通孔,接线铜排11穿设于第一通孔并安装于弹性组件15的下方,当第一升降组件13驱动短接铜排12上升时,三个接线铜排11在弹性组件15的弹力下贴合于短接铜排12。三个接线铜排11在弹性组件15的弹力下,更好的接触短接铜排12,防止三个接线铜排11高度不同时,短接铜排12无法同时接触三个接线铜排11,提高电路连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优选地,弹性组件15包括固定板151、滑杆152和弹簧153,固定板151固定于壳体14内,固定板151设置有滑孔,滑杆152穿设于滑孔,滑杆152的顶端设置有限位部1521,限位部1521防止滑杆152脱离固定板151,滑杆152的底端固定接线铜排11,弹簧153套设于滑杆152,且一端抵接于固定板151,另一端抵接于接线铜排11。当短接铜排12向上贴合接线铜排11时,弹簧153可轻微压缩变形,提高电路连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优选地,壳体14的侧壁设置有风扇固定孔141,风扇固定孔141安装有散热风扇,风扇固定孔141与第一通孔正对设置,以提高该短接机构1工作时的散热。本实施例中,风扇固定孔141为三个,三个风扇固定孔141与三个接线铜排11的位置一一对应。
由于接线铜排11固定于弹性组件15上,当接线铜排11连接线缆时,重力增加,接线铜排11产生倾斜变形。优选地,短接机构1还包括绝缘片111,绝缘片111位于接线铜排11与壳体14的侧壁之间。当接线铜排11倾斜变形接触壳体14时,绝缘片111实现接线铜排11与壳体14之间的电路绝缘,防止试验人员触电风险。
进一步的,该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还包括底座2和第二升降组件3,第二升降组件3安装于底座2上,短接机构1可拆卸安装于第二升降组件3上方。第二升降组件3可驱动短接机构1升降,使短接机构1的高度与配电变压器的接线高度相匹配,减少线缆长度,以及便于短接机构1接线。当然,短接结构也可从第二升降组件3上拆卸,单独应用于配电变压器的电气试验。如图5所示,当短接机构1单独应用时,设置有风扇固定孔141一侧的壳体14外侧壁上间隔设置有两个垫高凸台142,壳体14安装有散热风扇的一侧放置在工作台上,两个垫高凸台142能够增加壳体14与工作台的间距,一方面,防止散热风扇接触工作台,另一方面,增加散热风扇的散热性能。进一步优选地,壳体14上设置有把手143,便于携带和移动短接机构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升降组件3为第二电动推杆机构,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设置有固定座,短接机构1可拆卸安装于固定座上。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升降组件13和第二升降组件3也可以为电机丝杠升降装置、气缸或油缸升降装置。电机丝杠升降装置、气缸或油缸升降装置均为现有技术应用的常见技术手段,此处不再赘述其结构和工作原理。
优选地,底座2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21。本实施例中,万向轮21为四个,均布在底座2底部的四个角部,以提高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的机动性。
作为优选地,底座2的侧壁设置有线槽22,线槽22用于容纳线缆。当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处于未接线状态时,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的线缆可放置于线槽22内,便于线缆的容纳。底座2的侧壁还设置有拉手23,方便试验人员拖拽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移动。
进一步优选地,底座2还设置有通讯接口24,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通过通讯接口24连接于外部的智能试验检测工位,以使智能试验检测工位能够控制第一升降组件13和第二升降组件3,实现了智能试验检测工位自动控制配电变压器的短接和断开。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其用于断开和短接配电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包括短接机构(1),所述短接机构(1)包括:
三个接线铜排(11),三个所述接线铜排(11)能够分别连接于所述配电变压器的A相接线柱、B相接线柱和C相接线柱;
短接铜排(12),其能够连接于所述配电变压器的0相接线柱,所述接线铜排(11)位于所述短接铜排(12)的上方;
第一升降组件(13),所述短接铜排(12)安装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13)上,所述第一升降组件(13)驱动所述短接铜排(12)升降,以控制所述短接铜排(12)和所述接线铜排(11)的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13)包括侧板(131)、第一电动推杆(132)和连接板(133),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32)安装于所述侧板(131)上,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32)的输出端固定所述连接板(133),所述短接铜排(12)固定于所述连接板(13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接机构(1)还包括壳体(14)和弹性组件(15),所述弹性组件(15)固定于所述壳体(14)内,所述壳体(14)的侧壁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接线铜排(11)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并安装于所述弹性组件(15)的下方,当所述第一升降组件(13)驱动所述短接铜排(12)上升时,三个所述接线铜排(11)在所述弹性组件(15)的弹力下贴合于所述短接铜排(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15)包括固定板(151)、滑杆(152)和弹簧(153),所述固定板(151)固定于所述壳体(14)内,所述固定板(151)设置有滑孔,所述滑杆(152)穿设于所述滑孔,所述滑杆(152)的顶端设置有限位部(1521),所述限位部(1521)防止所述滑杆(152)脱离所述固定板(151),所述滑杆(152)的底端固定所述接线铜排(11),所述弹簧(153)套设于所述滑杆(152),且一端抵接于所述固定板(151),另一端抵接于所述接线铜排(1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4)的侧壁设置有风扇固定孔(141),所述风扇固定孔(141)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风扇固定孔(141)与所述第一通孔正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接机构(1)还包括绝缘片(111),所述绝缘片(111)位于所述接线铜排(11)与所述壳体(14)的侧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2)和第二升降组件(3),所述第二升降组件(3)安装于所述底座(2)上,所述短接机构(1)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二升降组件(3)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2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侧壁设置有线槽(22),所述线槽(22)用于容纳线缆;所述底座(2)的侧壁还设置有拉手(23)。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还设置有通讯接口(24),所述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通过所述通讯接口(24)连接于外部的智能试验检测工位,以使所述智能试验检测工位能够控制所述第一升降组件(13)和所述第二升降组件(3)。
CN202120858982.3U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 Active CN2149536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58982.3U CN214953662U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58982.3U CN214953662U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53662U true CN214953662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67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58982.3U Active CN214953662U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536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30531A (zh) 一种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
CN109698101B (zh) 一种自动更换式高压熔断器
CN214953662U (zh) 一种配电变压器的短接设备
CN216285413U (zh) 一种变压器高压电气试验便捷式接线板
CN215866904U (zh) 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逆变器的afci智能电弧防护检测装置
CN213338001U (zh) 一种电流台一次接线机构
CN209215494U (zh) 一种用于多柱并联避雷器电流分布试验的可移动装置
CN211654507U (zh) 一种分级调压试验变压器
CN202127101U (zh) 隔离开关接线板
CN214542567U (zh) 一种带电验电接地线夹
CN220731323U (zh) 一种内置防开路航空插座电流互感器
CN211478609U (zh) 一种变压器单相短路试验电源切换装置
CN219574247U (zh) 一种抗干扰介质损耗测试设备
CN211456673U (zh) 直流牵引供电系统试验变压器装置
CN117790141B (zh) 多功能变压器电压试验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3933954U (zh) 一种便于电流互感器二次端子短接接地的专用短接盘
CN219552605U (zh) 一种高压线圈电检机
CN213846040U (zh) 一种配电集成设备
CN217280393U (zh) 一种低压大电流次级直接出线变压器
CN214477296U (zh) 一种断路器的动触头系统
CN217214434U (zh) 一种具有故障自检测功能的电流互感器
CN220022308U (zh) 一种高压电缆分接箱
CN218826858U (zh) 一种接触器低压控制快插结构
CN220041558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CN216560850U (zh) 矿物绝缘电缆耐压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