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49750U - 一种风管消声器及中央空调通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管消声器及中央空调通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49750U
CN214949750U CN202120101125.9U CN202120101125U CN214949750U CN 214949750 U CN214949750 U CN 214949750U CN 202120101125 U CN202120101125 U CN 202120101125U CN 214949750 U CN214949750 U CN 2149497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ending
air
silencing
bend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0112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景兴
王雄
陈盛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atic Tai Ke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atic Tai Ke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atic Tai Ke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atic Tai Ke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0112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497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497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497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中央空调通风系统管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风管消声器及中央空调通风系统。风管消声器包括外壳,设有消音腔以及与消音腔连通的进风口与出风口;消声板,安装于消音腔的腔壁;多孔板,设置于消声板靠近消音腔的一侧;及导流件,包括隔板、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第一穿孔板以及第二穿孔板,隔板固定于消音腔内,并将消音腔分为第一消音腔与第二消音腔,第一导流板设置于隔板朝向进风口一侧,第二导流板设置于隔板朝向出风口一侧,第一穿孔板设置于隔板朝向第一消音腔的一侧,第二穿孔板设置于隔板朝向第二消音腔的一侧。通过上述方式,该风管消声器能够保证气流的输送量的同时,也具有较好地消声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风管消声器及中央空调通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中央空调通风系统管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管消声器及中央空调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风管消声器作为中央空调通风系统的安装配件之一,其主要依靠设置在风管消声器内壁的消声材料来减弱风机机组振动所产生的低频噪声以及气流经过阀门弯头等附件所产生的高频噪声。
风管消声器可根据消音的原理不同分为阻式消声器、抗式消声器以及阻抗复合式。由于阻抗复合消声器兼具阻性消声器消除中、高频噪声和抗性消声器消除低、中频噪声的特性,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建筑工程以及空调工程的通风系统中。
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阻抗复合消声器为获得更好地消声效果,通常将导流板横置固定于消音腔内,这样会阻碍气流的输送,并且由于导流板的迎风面积较大,所受到的空气阻力较大,长期使用后导流板的安装位置容易松动,影响到阻抗复合消声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风管消声器及中央空调通风系统,该风管消声器的能够保证气流的输送量的同时,也具有较好地消声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风管消声器,包括:外壳,设有消音腔以及与所述消音腔连通的进风口与出风口;消声板,安装于所述消音腔的腔壁;多孔板,设置于所述消声板靠近所述消音腔的一侧;及导流件,包括隔板、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第一穿孔板以及第二穿孔板,所述隔板固定于所述消音腔内,并将所述消音腔分为第一消音腔与第二消音腔,所述第一导流板设置于所述隔板朝向所述进风口一侧,所述第二导流板设置于所述隔板朝向所述出风口一侧,所述第一穿孔板设置于隔板朝向所述第一消音腔的一侧,所述第二穿孔板设置于所述隔板朝向所述第二消音腔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流板和/或所述第二导流板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可选地,所述外壳设置有环绕所述进风口的进风接口,所述外壳设置有环绕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接口,所述进风接口与所述出风接口均用于外接法兰。
可选地,所述隔板由消声材料制成的。
可选地,风管消声器还包括加固件,所述加固件设置于所述多孔板上,所述加固件的两端均固定于所述消音腔的腔壁。
可选地,所述消声板与所述多孔板的数量为多个,一所述消声板安装于所述消音腔的一腔壁,一所述多孔板设置于一所述消声板靠近所述消音腔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外壳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以及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以及所述第四侧板依次连接,并共同围合成所述消音腔;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弯折板,所述第一侧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弯折板,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设有第三弯折板,所述第二侧板的另一侧设有第四弯折板,所述第三侧板的一侧设有第五弯折板,所述第三侧板的另一侧设有第六弯折板,所述第四侧板的一侧设有第七弯折板,所述第四侧板的另一侧设有第八弯折板;所述第一弯折板、所述第三弯折板、所述第五弯折板以及所述第七弯折板依次连接,并共同围合成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二弯折板、所述第四弯折板、所述第六弯折板以及所述第八弯折板依次连接,并共同围合成所述出风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弯折板两端的端表面为第一斜面,所述第三弯折板两端的端表面为第二斜面,所述第五弯折板两端的端表面为第三斜面,所述第七弯折板两端的端表面为第四斜面;所述第一斜面、所述第二斜面、所述第三斜面以及所述第四斜面的倾斜角度均为45°。
可选地,所述第二弯折板的端表面分别贴合于所述第四弯折板一端的端表面以及所述第六弯折板一端的端表面,所述第四弯折板另一端的端表面以及所述第六弯折板一端的端表面均贴合于所述第八弯折板的端表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中央空调通风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风管消声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管消声器及中央空调通风系统,在消音腔的腔壁上安装消声板以及多孔板,对经过消音腔的噪音进行初步吸收,并通过在消音腔内轴向方向安装隔板,以及在隔板的两相对侧设置第一穿孔板与第二穿孔板,隔板将消声腔分割为第一消声腔与第二消声腔的同时,第一穿孔板与第二穿孔板可进一步吸收折射后的噪音,因此,该风管消声器在保证气流的输送量的同时,具有较佳地消声效果。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管消声器的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风管消声器的一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风管消声器的结构爆炸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的风管消声器中的外壳的结构爆炸图。
图5为图1中所示的风管消声器中的导流件的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阅图1至图4,风管消声器包括外壳10、消声板20、多孔板30以及导流件40。外壳10设有消音腔以及与消音腔连通的进风口与出风口,消声板20安装于消音腔的腔壁,多孔板30安装于消声板20上,导流件40沿消音腔的轴向设置,导流件40将消音腔分为第一消音腔11a与第二消音腔12a。进风口所处的外壳10一端可安装于中央空调通风系统的进风管的另一端,出风口所处的外壳10一端可安装于中央空调通风系统的出风管的一端,从风机机组振动所产生的噪音分别经过第一消音腔11a与第二消音腔12a后,被安装于第一消音腔11a内与第二消音腔12a内的消声板20以及穿孔板所过滤。
对于上述的外壳10,外壳10大致呈长方体结构,外壳10包括第一侧板110、第二侧板120、第三侧板130以及第四侧板140。
第一侧板110大致呈长方形,第一侧板110的一侧弯折延伸有第一弯折板111,第一弯折板111两端的端表面为第一斜面(未示出),第一弯折板111远离第一侧板110的一侧弯折延伸有第一折边部113,第一侧板110的另一侧弯折延伸有第二弯折板(图未示),第二弯折板远离第一侧板110的另一侧弯折延伸有第二折边部(图未示),第一斜面自第一弯折板111远离第一折边部113的一侧向第一弯折板111靠近第一折边部113的一侧倾斜,第一斜面的倾斜角度为45°。
第二侧板120大致呈长方形,第二侧板120的一侧弯折延伸有第三弯折板121,第三弯折板121两端的端表面为第二斜面(未示出),第三弯折板121远离第二侧板120的一侧弯折延伸有第三折边部123,第二侧板120的另一侧设有第四弯折板(图未示),第四侧板140远离第二侧板120的另一侧弯折延伸有第四折边部(图未示),第二斜面自第三弯折板121远离第三折边部123的一侧向第三弯折板121靠近第三折边部123的一侧倾斜,第二斜面的倾斜角度为45°。
第三侧板130大致呈长方形,第三侧板130的一侧弯折延伸有第五弯折板131,第五弯折板131两端的端表面为第三斜面,第五弯折板131远离第三侧板130的一侧弯折延伸有第五折边部123,第三侧板130的另一侧弯折延伸有第六弯折板132,第六弯折板132远离第三侧板130的另一侧弯折延伸有第六折边部124,第三斜面自第五弯折板131远离第六折边部124的一侧向第五弯折板131靠近第六折边部124的一侧倾斜,第三斜面的倾斜角度为45°。
第四侧板140大致呈长方形,第四侧板140的一侧弯折延伸有第七弯折板141,第七弯折板141两端的端表面为第四斜面,第七弯折板141远离第四侧板140的一侧弯折延伸有第七折边部123,第四侧板140的另一侧弯折延伸有第八弯折板142,第八弯折板142远离第四侧板140的另一侧弯折延伸有第八折边部124,第一斜面自第七弯折板141远离第七折边部123的一端向第七弯折板141靠近第七折边部123的一端倾斜,第四斜面的倾斜角度为45°。
第一侧板110、第二侧板120、第三侧板130以及第四侧板140依次连接,并共同围合成消音腔。
第一弯折板111、第三弯折板121、第五弯折板131以及第七弯折板141依次连接,并共同围合成进风口,第一折边部113、第三折边部123、第五折边部123以及第七折边部123共同围合成环绕进风口的进风接口11,可以理解的是,进风接口11可外接法兰或直接与中央空调通风系统的进风管连接,连接方式可为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
第二弯折板112、第四弯折板122、第六弯折板132以及第八弯折板142依次连接,并共同围合成出风口,第二折边部114、第四折边部124、第六折边部124以及第八折边部124共同围合成环绕出风口的出风接口12,可以理解的是,出风接口12可外接法兰或直接与中央空调通风系统的出风管连接,连接方式可为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使消音腔的密封性更好,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10与第二侧板120连接的一侧以及与第四侧板140连接的一侧均有做折弯处理,第二侧板120与第一侧板110连接的一侧以及与第三侧板130连接的一侧均有做折弯处理,第三侧板130与第二侧板120连接的一侧以及与第四侧板140连接的一侧均有做折弯处理,第四侧板140与第三侧板130连接的一侧以及第四侧板140与第一侧板110连接的一侧均有做折弯处理,在外壳10的装配过程中,可使用铆钉枪对密封腔的边角区域,将相邻两侧板的贴合连接区域铆接固定。
对于上述的消声板20,消声板20大致呈长方形,消声板20一侧的侧面贴合固定于消音腔的腔壁,即消声板20一侧的侧面贴合固定于一侧板的内壁,消声板20另一侧的侧面贴合固定于多孔板30上,消声板20靠近腔壁的一侧至消声板20远离腔壁的一侧之间的距离即为消声板20的宽度,一侧板远离折边的一侧与侧板靠近折边的一侧之间的距离即为一弯折板的厚度,消声板20的厚度与弯折板的宽度相同,在将消声板20固定于消音腔的腔壁后,由于消声板20与弯折板在进风口所处的平面上不存在间隙或者存在较小的间隙,气流在通过进风口后难以产生振动,可减少风管消声器所产生的噪音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消声板20的具体材质可不做限定,为了使消声板20具有较好地吸声效果,优选地,消声板20由消声材料制成的,例如,消声板20由玻璃纤维棉(32K以上)做内部填充层,其外表面再铺设有玻璃纤维布以及低碳纤维网。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提高风管消声器的消声效果,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消声板20的数量为多个,一消声板20安装固定于消音腔的一腔壁。
对于上述的多孔板30,多孔板30的形状与消声板20的形状相匹配,多孔板30设置于消声板20靠近消音腔的一侧,多孔板30上开设有多个孔径尺寸相同的通孔,通孔用于供音波穿过多孔板30并传播至消声板20上,多孔板30的四个边沿均进行弯折处理,并且多孔板30一两相对侧的边沿弯折方向与另一两相对侧的边沿弯折方向相反,多孔板30靠近进风口一侧的边沿贴合固定于进风口一侧的内壁,多孔板30靠近出风口一侧的边沿贴合固定于出风口一侧的内壁,多孔板30另一两相对侧分别贴合固定于消声板20上。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提高风管消声器的消声效果,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孔板30的数量为多个,一多孔板30设置于一消声板20靠近消音腔的一侧。
对于上述的导流件40,请参阅图5,导流件40包括隔板410、第一导流板420、第二导流板430、第一穿孔板440以及第二穿孔板450。隔板410沿消音腔的轴向固定于消音腔内,并将消音腔分为第一消音腔11a与第二消音腔12a,第一导流板420设置于隔板410朝向进风口的一侧,第二导流板430设置于隔板410朝向出风口的一侧,第一穿孔板440设置于隔板410朝向第一消音腔11a的一侧,第二穿孔板450设置于隔板410朝向第二消音腔12a的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为减弱隔板410进风口一端以及出风口一端的空气阻力,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导流板420以及第二导流板430的横截面均为三角形。当然了,在本实用新型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仅第一导流板420的形状为三角形,或者可以仅第二导流板430的形状为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隔板410的具体材质可不做限定,为了使消声板20具有较好地吸声效果,优选地,消声板20由消声材料制成的,例如,消声板20由玻璃纤维棉(32K以上)做内部填充层,其外表面再铺设有玻璃纤维布以及低碳纤维网。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防止消声板20以及多孔板30从消音腔的内壁处脱落,风管消声器还包括加固件,加固件设置于多孔板30朝向消声板20的一侧,加固件的两端均固定于消音腔的腔壁上,通过在多孔板30外侧设置加固件,也可增强风管消声器的整体结构强度。具体的,加固件可为加强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消音腔的腔壁上安装消声板以及多孔板,对经过消音腔的噪音进行初步吸收,并通过在消音腔内轴向方向安装隔板,以及在隔板的两相对侧设置第一穿孔板与第二穿孔板,隔板将消声腔分割为第一消声腔与第二消声腔的同时,第一穿孔板与第二穿孔板可进一步吸收折射后的噪音,因此,该风管消声器在保证气流的输送量的同时,具有较佳地消声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中央空调通风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风管消声器,对于风管消声器的具体结构和功能可参阅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风管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设有消音腔以及与所述消音腔连通的进风口与出风口;
消声板,安装于所述消音腔的腔壁;
多孔板,设置于所述消声板靠近所述消音腔的一侧;及
导流件,包括隔板、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第一穿孔板以及第二穿孔板,所述隔板固定于所述消音腔内,并将所述消音腔分为第一消音腔与第二消音腔,所述第一导流板设置于所述隔板朝向所述进风口一侧,所述第二导流板设置于所述隔板朝向所述出风口一侧,所述第一穿孔板设置于隔板朝向所述第一消音腔的一侧,所述第二穿孔板设置于所述隔板朝向所述第二消音腔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和/或所述第二导流板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设置有环绕所述进风口的进风接口,所述外壳设置有环绕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接口,所述进风接口与所述出风接口均用于外接法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由消声材料制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消声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固件,所述加固件设置于所述多孔板上,所述加固件的两端均固定于所述消音腔的腔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板与所述多孔板的数量为多个,一所述消声板安装于所述消音腔的一腔壁,一所述多孔板设置于一所述消声板靠近所述消音腔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风管消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以及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以及所述第四侧板依次连接,并共同围合成所述消音腔;
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弯折板,所述第一侧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弯折板,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设有第三弯折板,所述第二侧板的另一侧设有第四弯折板,所述第三侧板的一侧设有第五弯折板,所述第三侧板的另一侧设有第六弯折板,所述第四侧板的一侧设有第七弯折板,所述第四侧板的另一侧设有第八弯折板;
所述第一弯折板、所述第三弯折板、所述第五弯折板以及所述第七弯折板依次连接,并共同围合成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二弯折板、所述第四弯折板、所述第六弯折板以及所述第八弯折板依次连接,并共同围合成所述出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管消声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弯折板两端的端表面为第一斜面,所述第三弯折板两端的端表面为第二斜面,所述第五弯折板两端的端表面为第三斜面,所述第七弯折板两端的端表面为第四斜面;
所述第一斜面、所述第二斜面、所述第三斜面以及所述第四斜面的倾斜角度均为4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管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折板的端表面分别贴合于所述第四弯折板一端的端表面以及所述第六弯折板一端的端表面,所述第四弯折板另一端的端表面以及所述第六弯折板一端的端表面均贴合于所述第八弯折板的端表面。
10.一种中央空调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风管消声器。
CN202120101125.9U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风管消声器及中央空调通风系统 Active CN2149497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01125.9U CN214949750U (zh)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风管消声器及中央空调通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01125.9U CN214949750U (zh)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风管消声器及中央空调通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49750U true CN214949750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122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01125.9U Active CN214949750U (zh) 2021-01-14 2021-01-14 一种风管消声器及中央空调通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497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899067B2 (ja) 電気掃除機消音装置
CN214949750U (zh) 一种风管消声器及中央空调通风系统
EP3693956B1 (en) Soundproof structural body
CN209944714U (zh) 消音装置及空调器
CN212615634U (zh) 一种大风量尾排低流阻管式消声房
CN210830985U (zh) 用于通风管道的矩形阵列消声器
CN210006471U (zh) 微穿孔板复合式尖劈消声器
CN206785449U (zh) 一种汽车消声器装置
CN215597743U (zh) 一种消声器和消声装置
CN212360340U (zh) 消声结构及通风消声器
CN207299455U (zh) 一种微穿孔板消音器
CN219865196U (zh) 一种消声排气结构
CN206158820U (zh) 一种阻抗复合式消声器
CN211604681U (zh) 消声元件和消声器
CN209944712U (zh) 消声件、消声器以及通风系统
CN210378459U (zh) 一种宽频片式消声器
CN210164517U (zh) 一种复合多向共振式消声器
CN212563384U (zh) 消声器
CN209993345U (zh) 一种混合式消声器及消声系统
CN211289175U (zh) 一种消声降噪装置及风机
CN213020280U (zh) 一种空调用消音器
CN211145712U (zh) 对称消音三通
CN217813964U (zh) 一种化工干泵用消音器及干式真空泵
CN213904930U (zh) 模块化金属共振消声弯头
CN207934958U (zh) 一种单进双出的汽车排气消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