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46930U - 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吊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吊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46930U
CN214946930U CN202023275606.6U CN202023275606U CN214946930U CN 214946930 U CN214946930 U CN 214946930U CN 202023275606 U CN202023275606 U CN 202023275606U CN 214946930 U CN214946930 U CN 2149469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quare frame
fixedly connected
semi
earthquake
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7560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家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ongbai Haoz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Yik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Yik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Yik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7560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469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469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469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吊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吊架,包括方形框架,方形框架内部上下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方形框架的内部设有半圆形套板,半圆形套板设有两个且左右对称,半圆形套板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方形框架的顶部中间靠近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该建筑用抗震支吊架通过设有方形框架、半圆形套板、连接块和连接块等,即将管道放在半圆形套板之间,通过调整半圆形套板之间的距离可以固定尺寸大小不一样的管道,同时方形框架上的支撑柱、固定杆和连接杆可以有效进行抗震,该设计不仅解决了无法适应管道粗细问题,而且也解决了抗震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吊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吊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吊架。
背景技术
支吊架主要用于电厂汽水管道或锅炉设备、在运行中产生热位移及其设备装置上,普通的支吊架在抗震比较薄弱,一旦遇到轻微地震很容易掉落,有比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普通的支吊架无法适应大小不一的管道,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吊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吊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吊架,包括方形框架,所述方形框架内部上下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方形框架的内部设有半圆形套板,所述半圆形套板设有两个且左右对称,所述半圆形套板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方形框架的顶部中间靠近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方形框架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均与所述方形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方形框架的顶部中间靠近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
优选的,所述方形框架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圆孔,所述螺纹杆均穿过所述第一圆孔,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均设有螺母,所述螺母均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方形框架的内部与外部。
优选的,所述半圆形套板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半圆形套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均位于所述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整体形状均呈梯形。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螺栓。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固定杆靠近顶部位置均开设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圆孔内均设有圆柱,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均设有U形连接板,所述圆柱的两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U形连接板的内侧,所述U形连接板的顶部均设有螺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用抗震支吊架通过设有方形框架、半圆形套板、连接块和连接块等,即将管道放在半圆形套板之间,通过调整半圆形套板之间的距离可以固定尺寸大小不一样的管道,同时方形框架上的支撑柱、固定杆和连接杆可以有效进行抗震,该设计不仅解决了无法适应管道粗细问题,而且也解决了抗震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方形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半圆形套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方形框架;10、滑槽;11、第一圆孔;2、半圆形套板;20、连接块;21、滑块;3、螺纹杆;30、螺母;4、支撑柱;40、固定板;5、连接杆;6、固定杆;7、第二圆孔;71、圆柱;8、U形连接板;9、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吊架,包括方形框架1,方形框架1内部上下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0,方形框架1的内部设有半圆形套板2,半圆形套板2设有两个且左右对称,半圆形套板2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方形框架1的顶部中间靠近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4,方形框架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有连接杆5,连接杆5均与方形框架1固定连接,方形框架1的顶部中间靠近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
本实施例中,方形框架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圆孔11,螺纹杆3均穿过第一圆孔11,螺纹杆3的表面均设有螺母30,螺母30均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方形框架1的内部与外部,保证对管道的夹持固定。
除此之外,半圆形套板2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0,连接块20远离半圆形套板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21,滑块21均位于滑槽10内,保证半圆形套板2可以在方形框架1左右滑动。
进一步地,滑块21与滑槽10整体形状均呈梯形。
具体的,支撑柱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0,固定板4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螺栓9,方便使用者对整个装置的固定。
值得注意的是,连接杆5与固定杆6靠近顶部位置均开设有第二圆孔7,第二圆孔7内均设有圆柱71,连接杆5与固定杆6的顶部均设有U形连接板8,圆柱7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于U形连接板8的内侧,U形连接板的顶部均设有螺栓9,保证方形框架1可以绕连接杆5与固定杆6转动,方便使用者对整个装置的固定。
本实施例的建筑用抗震支吊架在使用时,使用人员首先将管道穿过方形框架1且两个半圆形套板2位于两边,之后通过两个半圆形套板2在滑槽10内滑动对管道进行夹紧,然后半圆形套板2的外侧的螺纹杆3上有螺母30,通过内外螺母30的旋转可以对半圆形套板2抵紧固定,最后位于方形框架1顶部的支撑柱4、两根连接杆5和固定杆6可以把整个装置悬挂固定在上方,支撑柱4的顶部设有固定板40,通过固定板40顶部的多根螺栓9进行固定,同时连接杆5与固定杆6的顶部也设有U形连接板8,通过U形连接板8顶部的螺栓9进行连接固定,保证整个装置的稳定。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吊架,包括方形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框架(1)内部上下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0),所述方形框架(1)的内部设有半圆形套板(2),所述半圆形套板(2)设有两个且左右对称,所述半圆形套板(2)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所述方形框架(1)的顶部中间靠近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4),所述方形框架(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均与所述方形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方形框架(1)的顶部中间靠近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框架(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圆孔(11),所述螺纹杆(3)均穿过所述第一圆孔(11),所述螺纹杆(3)的表面均设有螺母(30),所述螺母(30)均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方形框架(1)的内部与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形套板(2)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0),所述连接块(20)远离所述半圆形套板(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21),所述滑块(21)均位于所述滑槽(1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用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1)与所述滑槽(10)整体形状均呈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0),所述固定板(4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螺栓(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与所述固定杆(6)靠近顶部位置均开设有第二圆孔(7),所述第二圆孔(7)内均设有圆柱(71),所述连接杆(5)与所述固定杆(6)的顶部均设有U形连接板(8),所述圆柱(7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U形连接板(8)的内侧,所述U形连接板的顶部均设有螺栓(9)。
CN202023275606.6U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吊架 Active CN2149469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75606.6U CN214946930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吊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75606.6U CN214946930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吊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46930U true CN214946930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116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75606.6U Active CN214946930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吊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469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91200U (zh) 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的大接触面可转动支座
CN208220164U (zh) 建筑物施工安全维护悬挑结构
CN214946930U (zh) 一种建筑用抗震支吊架
CN211229638U (zh) 一种可以调节高度的建筑施工支撑架
CN212224257U (zh) 一种钢结构建筑外挂保温结构
CN210896851U (zh) 一种带有方形连接架的单相变压器
CN211949113U (zh) 一种装配式楼板拼接结构
CN210421872U (zh) 一种叠合板悬挑脚手架工字钢预埋管
CN210439724U (zh) 一种钢结构托架
CN213653787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上端连接结构
CN213742512U (zh) 一种可拆式防水隔断型钢筋加工棚
CN213959728U (zh) 一种便携式组合使用的电缆保护盒
CN212960194U (zh) 一种弯折抗压式无缝钢管
CN217234639U (zh) 一种适应不同管道形状的综合管道抗震支架
CN216896091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抗震支架
CN221482890U (zh) 一种支架型式低温管道
CN209958907U (zh) 一种组装式人工湿地护栏
CN212249174U (zh) 一种建筑模板支撑装置
CN218670913U (zh) 一种锅炉管道用缓冲型支架
CN214169841U (zh) 一种安全性能良好地工人支架
CN213034536U (zh) 一种建筑用钢管对接的螺纹连接装置
CN209852678U (zh) 一种片剂瓶装瓶姿态转换装置
CN213693068U (zh)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管廊支架
CN214197750U (zh) 一种抗震支吊架的螺杆紧固件
CN212192041U (zh) 一种法兰校正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613

Address after: No. 152 Qianwangzhuang, Anguo Town, Pei County,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1600

Patentee after: Wang Fei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Chen Kun

Patentee after: Li Shumei

Patentee after: Ge Zichao

Patentee after: Lu Qinghe

Address before: 652700 Yangguang passenger station, Yangguang Town, Tonghai County, Yuxi City, Yun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unnan Yik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712

Address after: Room 202, Building 3, Huaihai Cultural and Expo Park, No. 11 Tongfa Road, Huaihai Food City, Yunlong District,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1000

Patentee after: Jiangsu Zhongbai Haozhe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52 Qianwangzhuang, Anguo Town, Pei County,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1600

Patentee before: Wang Fei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Chen Kun

Patentee before: Li Shumei

Patentee before: Ge Zichao

Patentee before: Lu Qing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