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44662U - 一种高温性能稳定的喷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温性能稳定的喷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44662U
CN214944662U CN202120613365.7U CN202120613365U CN214944662U CN 214944662 U CN214944662 U CN 214944662U CN 202120613365 U CN202120613365 U CN 202120613365U CN 214944662 U CN214944662 U CN 2149446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fuel injector
valve
temperature performance
high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1336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魏
王银秋
乐云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inhands Auto Spar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inhands Auto Spar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inhands Auto Spar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inhands Auto Spar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1336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446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446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446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温性能稳定的喷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喷油架,其与所述壳体连接;以及喷油单元,其具有一阀门孔及一与所述阀门孔连通的紊流腔,所述紊流腔在其轴向上具有第一端及及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与所述阀门孔对应,所述紊流腔的所述第一端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端的截面面积;所述紊流腔的体积配置为不超过0.9毫升。

Description

一种高温性能稳定的喷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温性能稳定的喷油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多数摩托车使用的喷油器采用汽车喷油器替代。由于摩托车发动机转速较高,最高可达一分钟一万多转,对喷油器的快速响应要求较高。一般喷油器在阀座和喷片之间设有紊流腔,在喷油器关闭停止喷油时,紊流腔充满燃油。温度不高或者转速较低时燃油挥发慢,挥发的燃油对空燃比影响较小。但当温度较高或者转速较快时紊流腔挥发的燃油对空燃比将产生严重影响,挥发的燃油可导致燃气偏浓,不利于发动机系统的稳定性,给发动机标定带来很大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高温性能稳定的喷油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温性能稳定的喷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喷油架,其与所述壳体连接;以及
喷油单元,其具有一阀门孔及一与所述阀门孔连通的紊流腔,所述紊流腔在其轴向上具有第一端及及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与所述阀门孔对应,所述紊流腔的所述第一端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端的截面面积;
所述紊流腔的体积配置为不超过0.9毫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喷油单元包括阀座和喷片,其中,所述阀座固定于所述喷油架上,所述喷片与所述阀座对应配合,所述紊流腔形成于所述阀座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喷油单元包括阀座和喷片,所述阀座固定于所述喷油架上,所述喷片与所述阀座对应配合,所述紊流腔由所述阀座和所述喷片共同形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紊流腔包括一第一轮廓线,所述紊流腔的至少一部分轮廓通过所述第一轮廓线绕所述紊流腔的轴线回转360度而形成,所述第一轮廓线1123距离所述紊流腔112的轴线的距离在所述第一端面至所述第二端面的方向上逐渐递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一轮廓线相对紊流腔的轴线呈外凸的曲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一轮廓线为直线,且其相对所述紊流腔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紊流腔还包括第二轮廓线,所述第二轮廓线绕所述紊流腔的轴线回转360度而形成所述紊流腔的一部分轮廓,所述紊流腔的该部分轮廓形成所述紊流腔的开口,且所述紊流腔开口处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紊流腔于所述第一轮廓线处对应的截面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第二轮廓线平行于所述紊流腔的轴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包括定铁芯、阀芯、弹性部件、线圈、线圈骨架、电磁环及密封件,所述定铁芯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阀芯可活动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定铁芯对应,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与所述定铁芯配合,而其另一端与所述阀芯配合,所述线圈设于所述线圈骨架上,所述电磁环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线圈对应配合,所述密封件与所述阀芯配合,所述喷油器具有一打开状态及一关闭状态,在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阀芯与所述定铁芯分离,此时,所述阀芯推抵所述密封件,使所述密封件将阀门孔封闭,在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阀芯撤去对所述密封件的施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包括隔磁件环,所述隔磁环设于所述线圈骨架内,且所述隔磁环对应所述定铁芯及所述阀芯相同一侧的端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一条或多条优点或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紊流腔的第一端的截面面积小于第二端的截面面积,由此可减小紊流腔的体积,使得发动机在高温高速时,喷油器关闭状态下挥发的燃油变的极少,从而保证空燃比合适,提高发动机的稳定性,由于紊流腔的第一端的截面面积小于第二端的截面面积,因此,节流较小或者可防止节流;第一轮廓线相对紊流腔的轴线呈外凸的曲线,以此,可进一步减小紊流腔的体积,并且,在保证过流面积的情况下,可使紊流腔体积尽可能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高温性能稳定的喷油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高温性能稳定的喷油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C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的高温性能稳定的喷油器,包括壳体1、定铁芯2、阀芯3、抵触件4、弹性部件5、线圈6、线圈骨架7、电磁环8、隔磁环9、喷油架10、喷油单元11、喷片12及密封件13。
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其限定喷油器的外部形状,并具有一中心通孔。壳体1上还可设置有插片14及卡扣15等。
本实施例中的定铁芯2,其固定于所述壳体1内,并具有一第一端面21。本实施例中的定铁芯2可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于壳体1的中心通孔内。其他实施例中,定铁芯2也可采用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等方式固定至壳体1。又例如,壳体1可注塑在定铁芯2外,或者定铁芯2通过胶粘的方式与壳体1固定。
本实施例中的阀芯3,其可活动的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并与所述定铁芯2对应,具体的,阀芯3可沿壳体1的中心通孔的轴向活动,且被限制于一固定的范围内活动。所述阀芯3具有一与所述第一端面21对应的第二端面31,所述喷油器具有一打开状态及一关闭状态,在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阀芯3与所述定铁芯2分离,此时,阀芯3在其活动范围内,处于远离定铁芯2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的抵触件4,其设于所述壳体1内,在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抵触件4接触所述阀芯3的第二端面31的至少一部分或接触所述定铁芯2的第一端面21的至少一部分。以此,可减小定铁芯2的第一端面21与阀芯3的第二端面31的接触面积,因此,当喷油器通电时,阀芯3上移与定铁芯2接触时的接触面积非常小,产生的震动更加小,这样在喷油器打开时噪音减小。
本实施例所述抵触件4采用不导磁的材料或者导磁很弱的材料,当导磁很弱时,也可认为是不导磁材料。例如,抵触件4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塑料、陶瓷或硅胶等非金属材料,或者采用奥氏体不锈钢。
本实施例所述喷油器在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定铁芯2的第一端面21与所述阀芯3的第二端面31保持间距(该间距即为阀芯3和定铁芯2之间的磁路气隙)。具体的,通过抵触件4,使定铁芯2与阀芯3保持间距。使得喷油器打开时,阀芯3和定铁芯2之间的磁路气隙不为0,可实现喷油器断电时,阀芯3能够快速关闭,在这个磁路气隙下,喷油器保持阀芯3打开的临界电流很大,当喷油器断电时,电流很快衰减到此临界电流,使得阀芯3在弹性部件5的作用下迅速关闭,来实现喷油器快速关闭。
本实施例在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定铁芯2的第一端面21与所述阀芯3的第二端面31之间的间距大于5微米、10微米、20微米、30微米或40微米。上述磁路气隙较大,调整动态流量后所需的弹簧力较小,当喷油器断电时,阀芯3下移关闭时,阀芯3与喷油单元11碰撞的撞击力也变小,减少了震动产生的噪音。一实施例中,所述定铁芯2的第一端面21与所述阀芯3的第二端面31之间的间距为50微米。
本实施例所述抵触件4固定于所述定铁芯2上,且抵触件4的端部在轴向上超出所述第一端面21,并露于所述定铁芯2的外部。以此,打开状态时,阀芯3的第二端面31会抵在抵触件4上。本实施例中的抵触件4可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在壳体1内。其他实施例中,抵触件4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固定在壳体1内,例如采用螺栓、卡扣、销子等。
本实施例所述抵触件4具有一第三端面41,在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三端面41接触所述第二端面31,且所述第三端面41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端面31的面积。
本实施例所述第三端面41的面积与所述第二端面31的面积的比值小于0.5。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端面41的面积与所述第二端面31的面积的比值小于0.4。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端面41的面积与所述第二端面31的面积的比值小于0.3。当喷油器通电,阀芯3上移与抵触件4接触时的接触面积非常小,产生的震动更加小,这样在喷油器打开时噪音减小。
本实施例中,第三端面41为一圆环状。其他实施例中,第三端面41可以时圆环上截取的一段或多段,以进一步减小接触面积。
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抵触件4可固定于所述阀芯3上,且抵触件4的端部在轴向上超出所述第二端面31,并露于所述阀芯3的外部(图未示)。具体的固定,可采用前述定铁芯2于抵触件4的固定结构,此处不再赘述。另外,抵触件4也可采用上述的设计,如所述第三端面41的面积与所述第一端面21的面积的比值小于0.5、0.4或0.3,如第三端面41为一圆环状,或第三端面41可以时圆环上截取的一段或多段,以进一步减小接触面积。
本实施例所述弹性部件5一端直接或间接的与所述定铁芯2配合。具体的,定铁芯2内设置一定位销16,弹性部件5一段受定位销16的端部的限位。当然,定位销16也可用其他结构代替,或者定铁芯2内直接形成凸台,以限位弹性部件5。本实施例中的弹性部件5的另一端直接或间接的与所述阀芯3配合。具体的,弹性部件5的另一端直接与阀芯3配合,如弹性部件5的另一端直接抵于阀芯3上形成的限位面。本实施中的弹性部件5可采用弹簧。
本实施例中的线圈6设于所述线圈骨架7上,所述电磁环8设于所述壳体1内并与所述线圈6对应配合,所述隔磁环9设于所述线圈骨架7内,且所述第一端面21及所述第二端面31在壳体1的径向方向上对应于所述隔磁环9。隔磁环9用于增加磁阻,来使得线圈6大部分从磁阻较小的阀芯3和定铁芯2通过,来提高电磁吸合力。
本实施例所述喷油架10与所述壳体1连接,所述喷油单元11具有一阀门孔111及一与阀门孔111连通的紊流腔112,所述密封件13与所述阀门孔111配合,在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阀芯3在外力作用下(如重力或弹性部件5弹性势能)推抵并施力于所述密封件13,使所述密封件13将所述阀门孔111封闭(密封件13受力并封堵住阀座1101上的锥面,从而将阀门孔111一端封闭),在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阀芯3撤去对所述密封件13的施力,此时燃油可进入阀门孔111。本实施例中的密封件13为密封钢珠,其可封堵住阀门孔111。
本实施例中的紊流腔112在其轴向上具有第一端1121及第二端1122,其中,第一端1121与阀门孔111对应,即第一端1121为紊流腔112靠近阀门孔111的一端。第二端1122为紊流腔112远离阀门孔111的一端。紊流腔112的第一端1121的截面面积小于第二端1122的截面面积。由此,相对现有技术中的圆柱形的紊流腔,本实施例可通过上述结构而减小紊流腔112的体积,使得发动机在高温高速时,喷油器关闭状态下挥发的燃油变的极少,从而保证空燃比合适,提高发动机的稳定性。由于紊流腔112的第一端1121的截面面积小于第二端1122的截面面积,因此,节流较小或者可防止节流。
进一步的,紊流腔112的体积配置为不超过0.9毫升。以此进一步减小喷油器关闭状态下挥发的燃油。
本实施例中,喷油单元11包括阀座1101和喷片1102,其中,紊流腔112形成于阀座1101上,阀座1101固定于喷油架10上,而喷片1102与阀座1101对应配合。其他实施例中,紊流腔112由阀座1101和喷片1102共同形成(图未示)。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紊流腔112包括一第一轮廓线1123,紊流腔112的至少一部分轮廓通过该第一轮廓线1123绕紊流腔112的轴线回转360度而形成。所述第一轮廓线1123距离紊流腔112的轴线的距离逐渐递增(从第一端面1121至第二端面1122的方向上)。本实施例中的紊流腔112的轴线与喷油器的轴线(或定铁芯2的轴线)同轴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轮廓线1123相对紊流腔112的轴线呈外凸的曲线。以此,可进一步减小紊流腔112的体积。并且,在保证过流面积的情况下,可使紊流腔112体积尽可能小。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轮廓线1123为直线,且其相对紊流腔112倾斜设置(图未示)。
本实施例中,紊流腔112还可包括一第二轮廓线1124。第二轮廓线1124绕紊流腔112的轴线回转360度而形成紊流腔112的一部分轮廓。紊流腔112的该部分轮廓形成紊流腔112的开口,且紊流腔112开口处的截面积大于紊流腔112于第一轮廓线1124处对应的截面积。第二轮廓线1124平行于紊流腔112的轴线。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高温性能稳定的喷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喷油架,其与所述壳体连接;以及
喷油单元,其具有一阀门孔及一与所述阀门孔连通的紊流腔,所述紊流腔在其轴向上具有第一端及及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与所述阀门孔对应,所述紊流腔的所述第一端的截面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端的截面面积;
所述紊流腔的体积配置为不超过0.9毫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性能稳定的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单元包括阀座和喷片,其中,所述阀座固定于所述喷油架上,所述喷片与所述阀座对应配合,所述紊流腔形成于所述阀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性能稳定的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单元包括阀座和喷片,所述阀座固定于所述喷油架上,所述喷片与所述阀座对应配合,所述紊流腔由所述阀座和所述喷片共同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高温性能稳定的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紊流腔包括一第一轮廓线,所述紊流腔的至少一部分轮廓通过所述第一轮廓线绕所述紊流腔的轴线回转360度而形成,所述第一轮廓线1123距离所述紊流腔112的轴线的距离在所述第一端面至所述第二端面的方向上逐渐递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温性能稳定的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廓线相对紊流腔的轴线呈外凸的曲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温性能稳定的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廓线为直线,且其相对所述紊流腔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温性能稳定的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紊流腔还包括第二轮廓线,所述第二轮廓线绕所述紊流腔的轴线回转360度而形成所述紊流腔的一部分轮廓,所述紊流腔的该部分轮廓形成所述紊流腔的开口,且所述紊流腔开口处的截面积大于所述紊流腔于所述第一轮廓线处对应的截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温性能稳定的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轮廓线平行于所述紊流腔的轴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性能稳定的喷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铁芯、阀芯、弹性部件、线圈、线圈骨架、电磁环及密封件,所述定铁芯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阀芯可活动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定铁芯对应,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与所述定铁芯配合,而其另一端与所述阀芯配合,所述线圈设于所述线圈骨架上,所述电磁环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线圈对应配合,所述密封件与所述阀芯配合,所述喷油器具有一打开状态及一关闭状态,在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阀芯与所述定铁芯分离,此时,所述阀芯推抵所述密封件,使所述密封件将阀门孔封闭,在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阀芯撤去对所述密封件的施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温性能稳定的喷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磁件环,所述隔磁环设于所述线圈骨架内,且所述隔磁环对应所述定铁芯及所述阀芯相同一侧的端面。
CN202120613365.7U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高温性能稳定的喷油器 Active CN2149446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13365.7U CN214944662U (zh)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高温性能稳定的喷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13365.7U CN214944662U (zh)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高温性能稳定的喷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44662U true CN214944662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39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13365.7U Active CN214944662U (zh) 2021-03-26 2021-03-26 一种高温性能稳定的喷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446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89387B2 (ja) 燃料噴射用の噴射弁
KR20020009463A (ko) 연료분사밸브
US6170767B1 (en) Fuel injection valve
CN110748447B (zh) 重油活塞发动机燃油气辅助喷射用低功耗驱动气体计量阀
US10242785B2 (en) Valve for metering fluid
CN103119282B (zh) 用于喷射阀的阀组件和喷射阀
JP3969247B2 (ja) 燃料噴射弁
WO2003016763A1 (fr) Soupape magnetique
CN201705500U (zh) 车用高速燃气喷射电磁阀
EP0438479B1 (en) Electromagnetic fuel injector in cartridge design
KR20150054762A (ko) 분사 밸브를 위한 밸브 조립체와 분사 밸브
CN214944662U (zh) 一种高温性能稳定的喷油器
JP4161217B2 (ja) 燃料噴射弁
US5967423A (en) Fuel injection valve
US9068542B2 (en) Fuel injector
JP2016070070A (ja) 燃料噴射弁
CN103210203A (zh) 燃料喷射阀
JPS58163882A (ja) 電磁弁
WO2014148218A1 (ja) 燃料噴射弁
CN214944661U (zh) 一种快速关闭低噪音的喷油器
JP2015081557A (ja) 燃料噴射装置の微粒化技術
JP2005083360A (ja) 燃料噴射弁
KR20140059299A (ko) 밸브 조립체 및 분사 밸브
JP3810583B2 (ja) 燃料噴射弁
JP2003003934A (ja) 燃料噴射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