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41878U - 一种垭口套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垭口套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41878U
CN214941878U CN202121564830.9U CN202121564830U CN214941878U CN 214941878 U CN214941878 U CN 214941878U CN 202121564830 U CN202121564830 U CN 202121564830U CN 214941878 U CN214941878 U CN 2149418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uctural
plate
bealock
wall
position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6483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岳
杨源雪
于晓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Keman Home Furnish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Keman Home Furnish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Keman Home Furnish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Keman Home Furnish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56483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418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418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418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结构装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垭口套板,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垭口套板组装不便、在对齐时参照困难的的技术问题,具体为第一结构板和第二结构板,分别对应连接两个墙套板,且第一结构板和第二结构板与对应连接两个墙套板在连接处形成的第一位置点和第二位置点,第一位置点和第二位置点位于第一直线上;第一结构板和第二结构板之间可插接,并形成第三位置点,第三位置点位于一第二直线上;第三结构板可连接第一结构板和第二结构板。本技术方案可有效的降低施工难度,在具体实施时,能够方便快捷的定位安装,极大的减少施工时间,并且结构稳定,同时还兼顾的对于变形应力的考虑,适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一种垭口套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结构装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垭口套板。
背景技术
垭口套,也称作哑口套,是装修装备中的一种,其主要使用目的在于设置在不需要搭配门的位置作为造型和护边、护角使用。
现有技术中垭口套板多为整件加工或者定制加工,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920847879.1,提出了《垭口套板》的技术方案,其主要解决在施工安装时对于二次裁切产生浪费的问题,而对于在安装时应力的消除并没有加以考虑,使得垭口套板的耐用程度大大降低。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组装快捷方便、应用简单参照就可以快速安装的垭口套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垭口套板组装不便、在对齐时参照困难的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垭口套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垭口套板,包括对称布置的呈形的,用于连接墙端的墙套板,还包括:
第一结构板和第二结构板,分别对应连接两个墙套板,且第一结构板和第二结构板与对应连接两个墙套板在连接处形成的第一位置点和第二位置点,所述第一位置点和所述第二位置点位于第一直线上;
第一结构板和第二结构板之间可插接,并形成第三位置点,所述第三位置点位于一第二直线上;
所述第一直线和所述第二直线平行,且所述第二直线至所述墙端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直线至所述墙端的距离;
第三结构板,其可连接所述第一结构板和第二结构板;
且所述第二结构板具有一延伸连接部,所述延伸连接部自所述第三位置点向所述第三结构板的方向延伸。
具体地,所述第三位置点至所述第一位置点和所述第二位置点的距离相等。
具体地,所述第一结构板和所述第二结构板包括相同的墙板连接结构;
所述墙板连接结构具有:
墙板夹持部,其截面构造呈条形槽状,用以卡入所述墙套板的连接端。
具体地,所述第一位置点、所述第二位置点和所述第三位置点可留有预设间隙;所述预设间隙内能够预制填充物。
具体地,所述第一结构板包括:
第一墙板夹持部,其截面呈字母状,用于连接墙端的第一侧的墙套板;
第一延伸板,其在所述第一墙板夹持部的一侧延伸形成。
具体地,所述第二结构板包括:
第二墙板夹持部,其截面呈字母状,用于连接墙端的第二侧的墙套板;
第二延伸板,其形成有卡入口,所述第一延伸板可卡入所述卡入口内;
第二延伸端,其固定与所述第二延伸板连接,并向远离所述墙端的方向延伸。
具体地,所述第二延伸端包括:
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形成有端部空间;
所述第二端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端部的长度。
具体地,还包括有:
连接凸起;
所述第一墙板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墙板夹持部的第一侧均形成有连接凸起;
两个连接凸起向远离墙端的凸出距离相同。
具体地,所述第二端部的定点位于两个所述连接凸起的定点形成的一第三直线上。
具体地,所述第三结构板上开设有凹陷槽,所述连接凸起可卡入所述凹陷槽内;
所述第三结构板的两端被构造成能够配合所述第一墙板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墙板夹持部的第一端的外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通过第一结构板、第二结构板和第三结构板的连接可有效的降低施工难度,在具体实施时,能够方便快捷的定位安装,极大的减少施工时间,并且结构稳定,同时还兼顾的对于变形应力的考虑,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表示为:
墙套板1、墙端2、第一结构板10、第二结构板20、第一位置点100、第二位置点200、第一直线A1、第二直线A2、第三结构板30、延伸连接部210、第一墙板夹持部11、第一延伸板12、第二墙板夹持部21、第二延伸板22、卡入口23、第二延伸端24;
第一端部241、第二端部242、连接凸起50、凹陷槽51、第三直线A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为了便于描述,以当前视图中“左侧”为“第一端”,“右侧”为“第二端”,“上侧”为“第一端”,“下侧”为“第二端”,如此描述的目的在于清楚的表达该技术方案,不应当理解为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不当限定。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垭口套板组装不便、在对齐时参照困难的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垭口套板。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垭口套板,包括对称布置的呈L形的,用于连接墙端2的墙套板1,墙套板1为两个,分别贴靠在墙端,这里的墙端指墙框的位置,墙套板1的L型的长边帖在墙端,属于现有技术的实施方式,不再展开赘述,本技术方案还包括:
第一结构板10和第二结构板20,分别对应连接两个墙套板1,具体为连接L型的短边,且第一结构板10和第二结构板20与对应连接两个墙套板1在连接处形成的第一位置点100和第二位置点200,第一位置点100和第二位置点200位于第一直线A1上,保证水平、整齐;
具体地,第一结构板10和第二结构板20之间可插接,并形成第三位置点300,第三位置点300位于一第二直线A2上;
第一直线A1和第二直线A2平行,且第二直线A2至墙端的距离小于第一直线A1至墙端2的距离,以便于方便定位、观测平整情况。
第三结构板30,其可连接第一结构板10和第二结构板20,第三结构板30的一面是装饰面,一面是连接面,将连接第一结构板10和第二结构板20;
另外,第二结构板20具有一延伸连接部210,延伸连接部210自第三位置点300向第三结构板30的方向延伸,起到进一步地加固的作用;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方案除了现有技术中的墙套板1之外,还包括三个连接部件,分别是第一结构板10、第二结构板20、第三结构板30,三者之间相互连接形成稳定的结构,并且组装方便,在组装时对于平整度能够有很好的掌控。
请参阅图1所示,第三位置点300至第一位置点100和第二位置点200的距离相等,相当于将本技术方案的部件更容易的进行标准化的制造。
请参阅图1所示,第一结构板10和第二结构板20包括相同的墙板连接结构;墙板连接结构具有:墙板夹持部,其截面构造呈条形槽状,用以卡入墙套板1的连接端,第一结构板10和第二结构板20为了便于连接墙套板1采用了相同的连接结构,在剖视方向上看,如附图1,墙板夹持部构造呈条形的槽状。
另外,本技术方案为了微调距离以及降低因温度等原因产生的应力影响,请参阅图1所示,第一位置点100、第二位置点200和第三位置点300可留有预设间隙;预设间隙内能够预制填充物,填充物一般为发泡的弹性材料。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所示,第一结构板10包括:第一墙板夹持部11,可以理解为其中一个墙板夹持部,其截面呈字母F状,同理字母F状具有呈条形的槽状,用于连接墙端2的第一侧的墙套板1;
另外,第一延伸板12,其在第一墙板夹持部11的一侧延伸形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继续延伸采用,请参阅图1所示,第二结构板20包括:第二墙板夹持部21,其截面呈字母F状,用于连接墙端2的第二侧的墙套板1;第二延伸板22,其形成有卡入口23,第一延伸板12可卡入卡入口23内;
第二延伸端24,其固定与第二延伸板22连接,并向远离墙端2的方向延伸。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所示,第二延伸端24包括:
第一端部241和第二端部242;
第一端部241和第二端部242之间形成有端部空间243;
第二端部242的长度大于第一端部241的长度;第一端部241和第二端部242设置的主要目的在于和第三结构板30再一次建立连接关系,以进一步的稳定整体结构,例如第二端部242可与第三结构板卡接、第一端部241可与第三结构板抵接;或者二者均为抵接或者卡接。
另外,请参阅图1所示,还包括有:连接凸起50;
第一墙板夹持部11和第二墙板夹持部21的第一侧均形成有连接凸起50;
两个连接凸起50向远离墙端2的凸出距离相同。
请参阅图1所示,第二端部242的定点位于两个连接凸起50的定点形成的一第三直线A3上。
请参阅图1所示,第三结构板30上开设有凹陷槽51,连接凸起50可卡入凹陷槽51内;第三结构板30的两端被构造成能够配合第一墙板夹持部11和第二墙板夹持部21的第一端的外形。
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第一结构板10、第二结构板20和第三结构板30的连接可有效的降低施工难度,在具体实施时,能够方便快捷的定位安装,极大的减少施工时间,并且结构稳定,同时还兼顾的对于变形应力的考虑,适用范围广。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垭口套板,包括对称布置的呈L形的,用于连接墙端(2)的墙套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结构板(10)和第二结构板(20),分别对应连接两个墙套板(1),且第一结构板(10)和第二结构板(20)与对应连接两个墙套板(1)在连接处形成的第一位置点(100)和第二位置点(200),所述第一位置点(100)和所述第二位置点(200)位于第一直线(A1)上;
第一结构板(10)和第二结构板(20)之间可插接,并形成第三位置点(300),所述第三位置点(300)位于一第二直线(A2)上;
所述第一直线(A1)和所述第二直线(A2)平行,且所述第二直线(A2)至所述墙端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直线(A1)至所述墙端(2)的距离;
第三结构板(30),其可连接所述第一结构板(10)和第二结构板(20);且所述第二结构板(20)具有一延伸连接部(210),所述延伸连接部(210)自所述第三位置点(300)向所述第三结构板(30)的方向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垭口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位置点(300)至所述第一位置点(100)和所述第二位置点(200)的距离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垭口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板(10)和所述第二结构板(20)包括相同的墙板连接结构;
所述墙板连接结构具有:
墙板夹持部,其截面构造呈条形槽状,用以卡入所述墙套板(1)的连接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垭口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点(100)、所述第二位置点(200)和所述第三位置点(300)可留有预设间隙;所述预设间隙内能够预制填充物。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垭口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板(10)包括:
第一墙板夹持部(11),其截面呈字母F状,用于连接墙端(2)的第一侧的墙套板(1);
第一延伸板(12),其在所述第一墙板夹持部(11)的一侧延伸形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垭口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构板(20)包括:
第二墙板夹持部(21),其截面呈字母F状,用于连接墙端(2)的第二侧的墙套板(1);
第二延伸板(22),其形成有卡入口(23),所述第一延伸板(12)可卡入所述卡入口(23)内;
第二延伸端(24),其固定与所述第二延伸板(22)连接,并向远离所述墙端(2)的方向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垭口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端(24)包括:
第一端部(241)和第二端部(242);
所述第一端部(241)和所述第二端部(242)之间形成有端部空间(243);
所述第二端部(24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端部(241)的长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垭口套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连接凸起(50);
所述第一墙板夹持部(11)和所述第二墙板夹持部(21)的第一侧均形成有连接凸起(50);
两个连接凸起(50)向远离墙端(2)的凸出距离相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垭口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242)的定点位于两个所述连接凸起(50)的定点形成的一第三直线(A3)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垭口套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结构板(30)上开设有凹陷槽(51),所述连接凸起(50)可卡入所述凹陷槽(51)内;
所述第三结构板(30)的两端被构造成能够配合所述第一墙板夹持部(11)和所述第二墙板夹持部(21)的第一端的外形。
CN202121564830.9U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垭口套板 Active CN2149418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64830.9U CN214941878U (zh)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垭口套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64830.9U CN214941878U (zh)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垭口套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41878U true CN214941878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74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64830.9U Active CN214941878U (zh) 2021-07-08 2021-07-08 一种垭口套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418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941878U (zh) 一种垭口套板
CN219773441U (zh) 一种快速插接型材组件
KR200393433Y1 (ko) 거푸집 패널을 위한 아웃코너 연결구
CN218463194U (zh) 一种复合板结构
CN217128819U (zh) 一种土字形外凸连接件
CN212336507U (zh) 一种横向拼接建筑预制墙板及建筑墙体
CN209874085U (zh) 一种可拆卸活动铝板的墙面结构
CN210857629U (zh) 一种玻璃幕墙转角的连接结构
CN203716483U (zh) 建筑用可调节阳角钢模板
CN213806163U (zh) 一种多孔c型钢
CN211114354U (zh) 一种吊顶阳角龙骨及阳角组件
CN203947648U (zh) 一种龙骨挂件结构
CN210857799U (zh) 阴角总成
CN214169721U (zh) 一种装配式卫浴墙面阴角系统
CN215977866U (zh) 一种可调角度的装配式墙板阳角结构
CN216553028U (zh) 合金模板内部结构
CN217897108U (zh) 一种墙面板平接结构
CN213115327U (zh) 一种室内装饰墙板的扣接结构
CN217998702U (zh) 装配式装修内实芯墙板与空芯墙板互拼铝条
CN213868699U (zh) 一种壁板连接卡扣
CN218581067U (zh) 一种装配式复合瓷砖构造
CN218323621U (zh) 一种墙板安装结构
CN217998682U (zh) 一种装配式厨房墙面的阴角连接结构
CN218894332U (zh) 一种墙面板安装结构
CN211817601U (zh) 一种可用于相邻间墙板的连接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