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40616U - 一种智能建筑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建筑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40616U
CN214940616U CN202120720431.0U CN202120720431U CN214940616U CN 214940616 U CN214940616 U CN 214940616U CN 202120720431 U CN202120720431 U CN 202120720431U CN 214940616 U CN214940616 U CN 2149406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screen
rainwater
slag
slid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2043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光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Shengre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Shengre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Shengre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Shengre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2043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406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406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406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建筑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集水沟及雨水过滤装置,所述雨水过滤装置包括集水沟出水端连接的除渣腔,所述除渣腔内设水动集渣机构,所述水动集渣机构包括过滤网、集渣网筒及水力驱动组件,所述过滤网倾斜架设在除渣腔内用于拦截异物;所述集渣网筒设置在过滤网下端用于收集异物;所述水力驱动组件通过水能驱动用于驱动过滤网上的异物朝向集渣网筒移动。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雨水过滤装置对现有技术的过滤装置进行改进,通过“一过滤二收集三导流”简单结构的设计,不用外加动力源进行驱动就能达到对雨水充分过滤的目的,使得本实用信息设置的雨水过滤装置更加节能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建筑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雨水收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建筑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建筑是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智能建筑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
现有技术中,智能建筑在建设过程中,为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会设置对应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该雨水回收系统通过先收集后利用的原理,如图1、2所示,先通过建筑104的房顶101将雨水进行收集,收集的雨水通过与房顶101相接设置的集水沟106导流,穿过集水沟106的雨水通过集水管102导入储水罐103中,最后将储水罐103的水导入建筑卫生用水(厕所冲水)系统进行回用。
在上述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中,为避免流动的雨水将房顶101集聚的垃圾带入集水沟106中,现有技术中会在集水沟106进水端设置对应的过滤网105,过滤网105用于阻止较大体积的异物导入,而影响雨水的后续使用。
但是过滤网在对雨水进行过滤时容易在异物的作用下发生堵塞,为避免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在房顶的集水沟位置设有与过滤网配合使用的异物清除机构。
如图2所示,该异物清除机构主要包括用于刷除异物的刷子及用于驱动刷子往复运动的驱动组件,刷子上设有条形滑动槽109,滑动槽109内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滑动块111,滑动块111与驱动组件连接,驱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110、从动齿轮107及套设在主动齿轮110和从动齿轮107上的传动链条108,其中滑动块111铰接在传动链条108上,主动齿轮110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发生转动,主动齿轮110转动转动在传动链条108的作用下带动从动齿轮107转动,进而带动刷子往复移动刷除过滤网上粘附的异物。
上述的异物清除机构的驱动源主要是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启动是通过其他的部件进行驱动,导致异物清除机构的使用较为复杂、不够节能,所以现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对雨水进行过滤的环保节能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建筑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充分利用了收集到的雨水的重力势能,并将该重力势能转化为防止过滤网堵塞的部件的动能,使得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更加节能环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建筑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集水沟及雨水过滤装置,所述雨水过滤装置包括集水沟出水端连接的除渣腔,所述除渣腔内设水动集渣机构,
所述水动集渣机构包括过滤网、集渣网筒及水力驱动组件,
所述过滤网倾斜架设在除渣腔内用于拦截异物;
所述集渣网筒设置在过滤网下端用于收集异物;
所述水力驱动组件通过水能驱动用于驱动过滤网上的异物朝向集渣网筒移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中在集水沟进行过滤处理的雨水转接至除渣腔进行过滤处理,通过设置的过滤网将雨水进行过滤处理;
随雨水导出除渣腔的异物就会被过滤网拦截,由于拦截网倾斜设置,被过滤网拦截的异物就会在重力及水流的作用下逐渐导入除渣网筒内进行收集,同时为避免少数异物在过滤网上堆积,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利用雨水重力势能驱动的水力驱动组件,用于将过滤网上堆积的异物导入除渣网筒内;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雨水过滤装置对现有技术的过滤装置进行改进,通过“一过滤二收集三导流”简单结构的设计,不用外加动力源进行驱动就能达到对雨水充分过滤的目的,使得本实用信息设置的雨水过滤装置更加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现有技术中智能建筑主体与雨水回收利用系统配合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现有技术中集水沟与现有技术中异物清除机构的配合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集水沟与雨水过滤装置的配合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中:导水口1、挡板2、集水沟3、汇流漏斗4、水力轮5、转动轴6、排水管7、除渣网筒8、安装板9、过滤网10、除渣腔11、导流板12、拍打杆13、升降杆14、限位块15、滑动凸起16、定位滑槽17、滚动轮19、滑动通孔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智能建筑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该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和现有技术中类似,先通过建筑物屋顶或屋顶设置的集水装置(集水槽等)用于大面积收集雨水,然后利用建筑物屋顶的高度差,将屋顶收集的雨水导入集水沟3中,集水沟3可参照现有技术中的排水沟设置,进入集水沟3的雨水最后会导入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储水池中,最后进行回用处理。
如图3所示,为确保进入储水池中的雨水不含有体积较大的异物,一般在雨水进入集水沟3的时候就会通过拦截网进行过滤处理,但是现有技术中与集水沟3配合使用的雨水过滤装置结构复杂还需要增设外加动力源,不够节能环保,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雨水过滤装置包括集水沟3出水端连接的除渣腔11,所述除渣腔11内设水动集渣机构,所述除渣腔11为竖直设置的长方体腔体结构,便于水动集渣机构的安装。具体的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所述水动集渣机构包括过滤网10、集渣网筒及水力驱动组件,所述过滤网10倾斜架设在除渣腔11内用于拦截异物;所述集渣网筒设置在过滤网10下端用于收集异物;所述水力驱动组件通过水能驱动用于驱动过滤网10上的异物朝向集渣网筒移动。过滤网10倾斜架设在除渣腔11两相对的侧壁之间,过滤网10上端与除渣腔11内壁固定,过滤网10另一端与与除渣腔11内壁之间设有卸料口,卸料口的大小可供过滤网10上拦截的异物通行,而集渣网筒设置在卸料口的下方与卸料口相接设置,便于过滤网10上拦截的异物导入集渣网筒内。为减少过滤网10上的阻力,可以在过滤网10的表面涂刷一层疏水涂料(材料),疏水涂料(材料)例如:聚烯烃、聚碳酸酯、聚酰胺、聚丙烯腈等。
如图3所示,由于雨水在较小的时候基本不会将屋顶上的异物带入集水沟3内,只有雨水量较大的时候才能能将屋顶上的异物导入集水沟3内,而从集水沟3汇集的雨水在下落的过程中就会有一定的重力势能,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水力驱动组件充分利用雨水的重力势能以带动特定部件使得过滤网10上的异物能朝向集渣网筒移动。
如图3、4所示,具体的,所述水力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过滤网10下方是通过水力驱动的水力轮5、与水力轮5同轴设置的转动轴6及与转动轴6配合使用的顶升组件。所述转动轴6水平设置在过滤网10下方并与除渣腔11内壁转动连接。为确保水力轮5能在雨水冲击力的作用下能进行转动,还可以在过滤网10下方安装一个汇流漏斗4,汇流漏斗4的出料端正对水力轮5设置,能使分散的雨水较为集中的冲击水力轮5,进而带动与水力轮5同轴设置的转动轴6转动。
如图3、4所示,而顶升组件主要是给过滤网10一个外力,便于集聚在过滤网10上的异物导入集渣网筒内,具体的,所述顶升组件包括与转动轴6同轴设置的多个凸轮及与每个凸轮单一配合的滚动轮19,每个滚动轮19均连接有升降杆14,所述升降杆14远离滚动轮19的端部设有与过滤网10间歇接触的拍打杆13,其中多个升降杆14均与除渣腔11内壁固定的安装座滑动连接;水力轮5在水流作用下转动,从动带动转动轴6及转动轴6上的多个凸轮转动,从动带动多个升降杆14沿安装座滑动带动多个拍打杆13拍击过滤网10,将过滤网10上的异物朝向集渣网筒移动。
如图4所示,为方便升降杆14与安装座的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多个成排设置的滑动通孔20,且多个滑动通孔20的连线与转动轴6平行,每个滑动通孔20内壁均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槽,该定位槽沿滑动通孔20轴向延伸;所述升降杆14上设有与定位槽滑动配合的滑动凸起16,且在所述升降杆14上还设有避免升降杆14滑出安装座的限位块15。升降杆14的上升是凸轮顶升的作用,但是升降杆14的下降是升降杆14的重力作用,而为了避免升降杆14与安装座分离,限位块15的设置就能避免这一问题。
如图3所示,设置的除渣腔11主要是为了对雨水进行过滤,但是为避免集水沟3进水端的开口过大进入其他较大的异物(小动物等)或在工作人员维护时踩如集水沟3引起安全问题,本实用新型在所述集水沟3进水端设有挡板2,所述挡板2上设有多个并排设置的条形导水口1。
如图3所示,为使穿过集水沟3的雨水能尽量从过滤网10的中上部进行过滤,本实用新型在所述集水沟3内设有倾斜设置的导流板12,所述导流板12上端与集水沟3内壁固定,所述导流板12下端位于所述过滤网10倾斜上端的上方且与除渣腔11内壁间隙设置。并且可以将汇流漏斗4设置在导流板12下端的下方,便于尽可能多的收集雨水用于驱动水力轮5。
如图3所示,除渣网筒8的容量是有限的,需要定期进行清理,为方便对除渣网筒8内的异物进行清理,本实用新型在所述除渣腔11侧壁开设有除渣口,该除渣口通过与除渣腔11可拆卸连接的安装板9封闭,所述除渣网筒8与安装板9固定。
如图3所示,为使进过过滤的雨水能顺利回收利用,在所述除渣腔11位于过滤网10的下方连接有排水管7,所述排水管7连接有储水池排水管7竖直或倾斜设置在储水池(图中未显示,具体安装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中的图1中进行设置)上方,便于雨水在重力作用下导流,进入储水池的雨水最后通过泵送如建筑的生活用水系统或用做建筑的清洁用水。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智能建筑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集水沟及雨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过滤装置包括集水沟出水端连接的除渣腔,所述除渣腔内设水动集渣机构,
所述水动集渣机构包括过滤网、集渣网筒及水力驱动组件,
所述过滤网倾斜架设在除渣腔内用于拦截异物;
所述集渣网筒设置在过滤网下端用于收集异物;
所述水力驱动组件通过水能驱动用于驱动过滤网上的异物朝向集渣网筒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过滤网下方是通过水力驱动的水力轮、与水力轮同轴设置的转动轴及与转动轴配合使用的顶升组件,所述转动轴与除渣腔内壁转动连接,
所述顶升组件包括与转动轴同轴设置的多个凸轮及与每个凸轮单一配合的滚动轮,每个滚动轮均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远离滚动轮的端部设有与过滤网间歇接触的拍打杆,其中多个升降杆均与除渣腔内壁固定的安装座滑动连接;
水力轮在水流作用下转动,从动带动转动轴及转动轴上的多个凸轮转动,从动带动多个升降杆沿安装座滑动带动多个拍打杆拍击过滤网,将过滤网上的异物朝向集渣网筒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多个成排设置的滑动通孔,且多个滑动通孔的连线与转动轴平行,每个滑动通孔内壁均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槽,该定位槽沿滑动通孔轴向延伸;
所述升降杆上设有与定位槽滑动配合的滑动凸起,且在所述升降杆上还设有避免升降杆滑出安装座的限位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沟进水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多个并排设置的条形导水口;
所述集水沟内设有倾斜设置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上端与集水沟内壁固定,所述导流板下端位于所述过滤网倾斜上端的上方且与除渣腔内壁间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渣腔侧壁开设有除渣口,该除渣口通过与除渣腔可拆卸连接的安装板封闭,除渣网筒与安装板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渣腔位于过滤网的下方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连接有储水池。
CN202120720431.0U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智能建筑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Active CN2149406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20431.0U CN214940616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智能建筑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20431.0U CN214940616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智能建筑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40616U true CN214940616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44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20431.0U Active CN214940616U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智能建筑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406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463466B (zh) 一种便于清理残渣的废水处理设备
CN210945300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污泥压滤装置
CN112827223B (zh) 一种带水位检测的污废水处理装置
CN212941680U (zh) 一种污水处理再利用装置
CN214940616U (zh) 一种智能建筑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CN212004772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管道
CN212974303U (zh) 一种低能耗污水处理的装置
CN113577899A (zh) 一种循环利用污水的净化处理装置
CN215519128U (zh) 一种微型污水站暨集成污水提升装置
CN112973247B (zh) 一种高效重力旋转式污水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
CN212119222U (zh) 一种冶金废水过滤装置
CN214271685U (zh) 一种桥梁用排水装置
CN111450589B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具有防堵清理结构的过滤机构
CN211273780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杂质清理装置
CN211536772U (zh) 一种高效污油过滤机构
CN220834415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过滤装置
CN214714698U (zh) 一种便于清理滤网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3033206U (zh) 一种动态网盘净化器排油槽清洁装置
CN212670773U (zh) 一种便于处理堵塞的排水装置
CN219209205U (zh) 一种过滤装置
CN212453045U (zh) 一体化泵站
CN110624311B (zh) 一种改善水质的污水收集箱
CN219031800U (zh) 一种农田面源污染治理装置
CN216586878U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防水排水装置
CN116356935A (zh) 一种水洼的除积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