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36463U - 净水器 - Google Patents

净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36463U
CN214936463U CN202023082213.3U CN202023082213U CN214936463U CN 214936463 U CN214936463 U CN 214936463U CN 202023082213 U CN202023082213 U CN 202023082213U CN 214936463 U CN214936463 U CN 2149364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lter element
pipeline
drive tank
pur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8221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栋
张涛
龚圆杰
何海
赵保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8221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364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364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364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关于一种净水器,该净水器包括:反渗透复合滤芯,包括集成在反渗透复合滤芯的滤芯壳体内的反渗透滤芯和水驱罐;废水管路的一端为净水器的废水接口,另一端连通反渗透复合滤芯的废水出水口;纯水管路的一端为净水器的冷水出水口,另一端连通反渗透复合滤芯的纯水出水口,纯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回流管路,连通反渗透复合滤芯的纯水出水口和反渗透复合滤芯的进水口,回流管路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和回流逆止阀;自来水管路,连通进水管路和反渗透复合滤芯的自来水进出口,自来水进出口连通水驱罐内的自来水空间。本技术方案可以避免出现第一杯水TDS较高,提高用户用水体验,减小净水器的整体体积。

Description

净水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净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净水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水质卫生,家庭配备净水器已成为一个趋势;净水器如果长期不使用,净水器内RO(Reverse Osmosis,反渗透)滤芯中的RO膜前的盐离子会穿过RO膜渗透到纯水端,导致第一杯水TDS(Total dissolved solids,总溶解固体)较高,影响用户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可以采用纯水泡膜技术,在净水器内单独设置水箱、水驱罐,但是单独的水箱、水驱罐会占用净水器的内部空间,造成净水器整体体积大,影响水槽柜内其他家电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净水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净水器,包括前置滤芯和反渗透复合滤芯,所述净水器还包括:
进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的一端为自来水进水口,所述进水管路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前置滤芯的进水口;
净水管路,连通所述前置滤芯的出水口和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的净水进水口,所述净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增压泵;
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包括集成在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的滤芯壳体内的反渗透滤芯和水驱罐,所述水驱罐用于存储所述反渗透滤芯制作的纯水;
废水管路,所述废水管路的一端为所述净水器的废水接口,所述废水管路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的废水出水口;
纯水管路,所述纯水管路的一端为所述净水器的冷水出水口,所述纯水管路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的纯水出水口,所述纯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的纯水出水口连通所述水驱罐的出水口;
回流管路,连通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的纯水出水口和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的进水口,所述回流管路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和回流逆止阀;
自来水管路,连通所述进水管路和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的自来水进出口,所述自来水进出口连通所述水驱罐内的自来水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芯壳体上设置有所述净水进水口、所述自来水进出口、所述纯水出水口和所述废水出水口;
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还包括反渗透RO转接套,所述反渗透RO转接套位于所述滤芯壳体内,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净水进水口;
所述反渗透滤芯包括:RO膜元件和RO膜中心管,其中,所述RO膜元件,包括进水侧、纯水侧和废水侧,所述RO膜元件将所述进水侧进入的净水过滤后产生的废水位于所述废水侧,产生的纯水位于所述纯水侧,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RO膜元件的进水侧;所述废水侧通过所述RO膜元件与所述滤芯壳体之间的空腔以及所述RO转接套与所述滤芯壳体之间的空腔连通所述废水出水口;所述RO膜中心管上端开口下端封闭,所述RO膜中心管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纯水通孔,所述RO膜中心管位于所述RO膜元件的纯水侧,所述纯水侧的纯水通过所述第一纯水通孔进入所述RO膜中心管;
所述水驱罐包括:位于所述RO转接套内,包括水驱罐壳体和位于所述水驱罐壳体内的水驱罐水袋,所述水驱罐水袋用于将所述水驱罐壳体内的空间划分为自来水腔和纯水腔,所述自来水腔连通所述自来水进出口,所述纯水腔连通所述纯水出水口和所述RO膜中心管的上端开口;所述水驱罐用于在补水时将所述RO膜元件制出的纯水储存在所述纯水腔内,在排水时自来水腔内的自来水压迫所述纯水腔内的纯水从所述纯水出水口排出;所述RO膜中心管或所述水驱罐的纯水腔内设置纯水逆止阀,所述纯水逆止阀用于限定纯水从所述RO膜中心管流向所述纯水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驱罐壳体为两端开口的环形壳体,包括位于所述水驱罐壳体上端的第三开口和位于所述水驱罐下端的第四开口,所述第四开口连通所述RO膜中心管的上端开口,所述第三开口连通所述纯水出水口;
所述水驱罐水袋一端开口,所述水驱罐水袋内的腔体为自来水腔,所述水驱罐水袋与所述水驱罐壳体之间的腔体为纯水腔,所述自来水腔通过所述水驱罐水袋的开口连通所述自来水进出口;
所述纯水逆止阀设置在所述第四开口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水驱罐壳体,为两端开口的环形壳体,包括位于所述水驱罐壳体上端的第三开口和位于所述水驱罐下端的第四开口;
水驱罐水袋,为两端开口的环形水袋,所述水驱罐水袋内的腔体为纯水腔,所述水驱罐水袋与所述水驱罐壳体之间的腔体为自来水腔,所述自来水腔通过所述第三开口连通所述自来水进出口;
所述水驱罐还包括水驱罐中心管,所述水驱罐中心管位于所述水驱罐水袋内,所述水驱罐中心管上下开口,所述水驱罐中心管的上开口连通所述纯水出水口,所述水驱罐中心管的下开口连通所述RO膜中心管的上端开口,所述水驱罐中心管穿过所述水驱罐水袋的上下开口以及所述第四开口,所述纯水逆止阀设置在所述水驱罐中心管的底部,所述水驱罐中心管位于所述纯水逆止阀以上的侧壁设置有第二纯水通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净水器还包括:
后置滤芯,与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集成为反渗透后置复合滤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置滤芯设置在所述RO膜中心管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水驱罐包括水驱罐中心管时,所述后置滤芯设置在所述水驱罐中心管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置滤芯设置在所述RO膜中心管内以及所述水驱罐中心管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净水器还包括:后置滤芯;
所述后置滤芯与所述前置滤芯集成为前置后置复合滤芯;
所述纯水管路包括:连通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的纯水出水口和所述后置滤芯的进水口的第一纯水子管路,以及连通所述后置滤芯的出水口和所述冷水出水口的第二纯水子管路,所述第二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二纯水子管路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净水器还包括:
热水管路,所述热水管路的一端为所述净水器的热水出水口,所述热水管路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纯水出水口,所述热水管路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第一稳压阀、抽水泵和即热发热装置,所述抽水泵位于所述第一稳压阀和所述即热发热装置之间,所述即热发热装置位于所述抽水泵与所述热水出水口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后置滤芯与所述前置滤芯集成为前置后置复合滤芯时,所述热水管路连通所述纯水出水口和所述净水器的热水出水口包括:热水管路通过所述第一纯水子管路、所述后置滤芯和所述第二纯水子管路连通所述纯水出水口和所述净水器的热水出水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稳压阀包括负压阀、零压阀、减压阀和恒压阀中的一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稳压阀,所述自来水管路连通在所述进水管路上所述第二稳压阀和所述前置滤芯的进水口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净水器还包括:
高压开关,位于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纯水出水口之间的管路上或者位于所述第三电磁阀与所述纯水出水口之间的管路上,用于检测所述水驱罐内的纯水压力。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净水器可以在净水器一段时间不制水时,用水驱罐内存的纯水替换掉RO膜前的浓水,防止该RO膜前的浓水离子穿过RO膜渗透到纯水端,避免出现第一杯水TDS较高的情况,提高用户的用水体验;且该净水器采用将水驱罐和RO滤芯集成在反渗透复合滤芯的滤芯壳体内,解决了净水器纯水泡膜和用水需求时设置单独水驱罐增加体积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反渗透后置复合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反渗透后置复合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垂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净水器,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净水器包括:前置滤芯1、反渗透复合滤芯2、进水管路3、净水管路4、废水管路5、纯水管路6、回流管路7和自来水管路8。
如图1所示,该进水管路3的一端为自来水进水口31,所述进水管路3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前置滤芯1的进水口11。该净水管路4连通所述前置滤芯1的出水口12和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2的净水进水口21,所述净水管路4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41和增压泵42;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2包括集成在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2的壳体内的反渗透滤芯22和水驱罐23,所述水驱罐23用于存储所述反渗透滤芯22制作的纯水;所述废水管路5的一端为所述净水器的废水接口51,所述废水管路5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2的废水出水口24,通常情况下,该废水管路5上会设置废水电磁阀52;该纯水管路6的一端为所述净水器的冷水出水口61,所述纯水管路6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2的纯水出水口25,所述纯水管路6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62,所述纯水出水口25连通所述水驱罐的出水口;回流管路7连通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2的纯水出水口25和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2的净水进水口,所述回流管路7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71和回流逆止阀72;自来水管路8,连通所述进水管路3和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2的自来水进出口26,所述自来水进出口26连通所述水驱罐23内的自来水空间。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该回流管路7可以直接连通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2的净水进水口,也可以通过前置滤芯1、第一电磁阀41或增压泵42中的一个或多个连通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2的净水进水口21。即如图1所示,该回流管路7的左侧一端可以在该增压泵42与该反渗透复合滤芯2的净水进水口21之间,也可以在该增压泵42与第一电磁阀41之间,也可以在前置滤芯1的进水口之前,也可以在前置滤芯1与第一电磁阀41之间,在此不做限制。以下实施例均以该图1所示的在该增压泵42与该反渗透复合滤芯2的净水进水口21之间进行描述。
上述净水器在使用时,可以有三种工作模式:制水模式、取冷水模式和回流泡膜模式。
在制水模式下,可以打开第一电磁阀41和增压泵42,这样,外界的自来水从自来水进水口31进入该净水器后,可以先从前置滤芯1的进水口进入该前置滤芯1,该前置滤芯1过滤掉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一些有色杂质后,将水从该前置滤芯1的出水口输出,如此避免水中的杂质损坏后置的第一电磁阀41、增压泵42和反渗透复合滤芯2等器件,从而有效提高该净水器的使用寿命。该第一电磁阀41为净水进水口21开关,在该第一电磁阀41和增压泵42被开启后,该前置滤芯1过滤后的净水会经过增压泵42的增压,通过该反渗透复合滤芯2的净水进水口21进入至该反渗透复合滤芯2。该反渗透复合滤芯2中的反渗透滤芯22对进入的净水过滤后产生的纯水可以存储在该反渗透复合滤芯2中的水驱罐内。
在取冷水模式下,可以打开该第一电磁阀41、增压泵42和第二电磁阀62,净水器按照上述制水模式的工作过程开始制水后,制出的纯水流至该水驱罐内后,由于该第二电磁阀62打开,在水驱罐内自来水的水压作用下水驱罐内存储的纯水和新制的纯水会从水驱罐内流至该纯水出水口25,进而通过该第二电磁阀62流出该冷水出水口。该冷水出水口连通智能龙头的冷水口,这样制出的纯水就可以从该智能龙头的冷水口流出供用户使用。由于有水驱罐内存水的出水,初始状态下水流量也会较大,保证了净水器的稳定出水。
在回流泡膜模式下,可以关闭第一电磁阀41、第二电磁阀62和增压泵42,打开该回流逆止阀72和该第三电磁阀71,该第三电磁阀71为回流开关,该第三电磁阀71和该回流逆止阀72被打开后,由于第二电磁阀62是关闭的第三电磁阀71是打开的,在水驱罐内自来水的水压作用下水驱罐内存储的纯水可以通过该第三电磁阀71和回流逆止阀72流向反渗透复合滤芯2的进水口处,替换掉该反渗透复合滤芯2的反渗透滤芯22的RO膜前浓水侧正常制水后的高TDS的浓水。如此,在净水器长时间不制水时可以替换掉RO膜前的浓水,防止该RO膜前的浓水离子穿过RO膜渗透到纯水侧,避免净水器静止一段时间后出现第一杯水TDS较高的情况,提高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提供的净水器可以在净水器一段时间不制水时,替换掉RO膜前的浓水,防止该RO膜前的浓水离子穿过RO膜渗透到纯水端,避免出现第一杯水TDS较高的情况,提高用户的用水体验;且该净水器采用将水驱罐和RO滤芯集成在反渗透复合滤芯的滤芯壳体内,解决了净水器纯水泡膜和用水需求时设置单独水驱罐增加体积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进水管路3上设置有第二稳压阀32,所述自来水管路8连通在所述进水管路3上所述第二稳压阀32和所述前置滤芯1的进水口之间。
这里,该第二稳压阀32用于稳定自来水的水压,该第二稳压阀32可以是减压阀、恒压阀等,这样,从自来水管路8流至该反渗透复合滤芯2的自来水进出口26的自来水的压力是恒定的,这些自来水从该自来水进出口26可以进入到该反渗透复合滤芯2的水驱罐的自来水空间,在该自来水空间内的自来水的压力大于该水驱罐内纯水的压力时,会挤压该水驱罐内纯水排出,在该水驱罐内纯水的压力大于该自来水空间内的自来水的压力时,会在该水驱罐内存储纯水挤压该自来水空间内的自来水从该自来水进出口26排出。故需要设定该第二稳压阀32,用于限制进水压力,避免出现自来水水压过高,影响水驱罐运行,以及避免出现水驱罐制满水的过程中,背压过大影响制水效率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净水器还包括:高压开关73,如图2所示,该高压开关还可以位于所述第三电磁阀71与所述纯水出水口25之间的管路上,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该高压开关73位于所述第二电磁阀62与所述纯水出水口25之间的管路上,用于检测所述水驱罐内的纯水压力。
这里,该高压开关73的作用是检测所述水驱罐内的纯水压力,故可以将该高压开关73设置在纯水出水口25之后的各管路上,且高压开关73和该纯水出水口25之间的管路上没有电磁阀等各类阻碍水路流通的开关,故可以将该高压开关73设置在第二电磁阀62与所述纯水出水口25之间的管路上或者位于所述第三电磁阀71与所述纯水出水口25之间的管路上。本净水器可以通过该高压开关73来控制是否进入制水模式,示例的,当水驱罐内存储的纯水较小时,该高压开关73检测到的水压较小,当检测到的水压小于最小预设阈值时就可以控制净水器开始制水,该净水器制水后经制出的纯水存储在水驱罐内,这样水驱罐内的纯水压力就会逐渐增大,当水驱罐内存储的纯水足够多时,该高压开关73检测到的水压较大,当检测到的水压大于最大预设阈值时就可以控制净水器停止制水。如此,通过高压开关73来控制净水器制水,可以保证该水驱罐内的存水量。
示例的,当进入取水模式时,该水驱罐内的纯水会流出供用户使用,当停止取水时,水驱罐内的纯水纯水较少,此时高压开关73检测到的水压小于最小预设阈值,会控制净水器开始制水,该净水器制水后经制出的纯水存储在水驱罐内,直至水驱罐水满,此时,高压开关73检测到的水压大于最大预设阈值,控制净水器停止制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图3A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A所示,该反渗透复合滤芯2包括:滤芯壳体27,反渗透RO转接套28,反渗透滤芯22包括RO膜元件221和RO膜中心管222,该水驱罐23包括水驱罐壳体231和水驱罐水袋232。
所述滤芯壳体27上设置有净水进水口21、自来水进出口26、纯水出水口25和废水出水口24;反渗透RO转接套28位于所述滤芯壳体27内,该RO转接套28包括第一开口281和第二开口282,所述第一开口281连通所述净水进水口21;所述RO膜元件221包括进水侧、纯水侧和废水侧,所述RO膜元件将所述进水侧进入的净水过滤后产生的废水位于所述废水侧,产生的纯水位于所述纯水侧,所述第二开口282连通所述RO膜元件221的进水侧;所述废水侧通过所述RO膜元件221与所述滤芯壳体27之间的空腔以及所述RO转接套28与所述滤芯壳体27之间的空腔连通所述废水出水口24;所述RO膜中心管222上端开口下端封闭,所述RO膜中心管222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纯水通孔2221,所述RO膜中心管222位于所述RO膜元件221的纯水侧,所述纯水侧的纯水通过所述第一纯水通孔2221进入所述RO膜中心管222;这样,从所述净水进水口21进入的净水可以通过该RO转接套28流至所述RO膜元件221,该RO膜元件221处理后产生的纯水通过所述第一纯水通孔2221进入所述RO膜中心管222,产生的废水流至所述RO膜元件221的废水侧,所述废水侧通过所述RO膜元件221与所述滤芯壳体27之间的空腔以及所述RO转接套28与所述滤芯壳体27之间的空腔连通所述废水出水口24。所述水驱罐23包括:水驱罐壳体231和位于所述水驱罐壳体231内的水驱罐水袋232,所述水驱罐水袋232用于将所述水驱罐壳体231内的空间划分为自来水腔和纯水腔,水驱罐水袋232可以将该水驱罐壳体231的内部划分为水驱罐水袋232内的一个腔体和水驱罐水袋232外的一个腔体;这里,可以是如图3A所示的水驱罐水袋232内的腔体为自来水腔,水驱罐水袋232与水驱罐壳体231之间的腔体为纯水腔,也可以是水驱罐水袋232内的腔体为纯水腔,水驱罐水袋232与水驱罐壳体231之间的腔体为自来水腔,在此不做限制。所述自来水腔连通所述自来水进出口,所述纯水腔连通所述纯水出水口和所述RO膜中心管的上端开口;所述水驱罐用于在补水时将所述RO膜元件制出的纯水储存在所述纯水腔内,在排水时自来水腔内的自来水压迫所述纯水腔内的纯水从所述纯水出水口排出;其中,所述RO膜中心管或所述水驱罐的纯水腔内设置纯水逆止阀,所述纯水逆止阀用于限定纯水从所述RO膜中心管流向所述纯水腔。
这里,该增压泵42为净水提供动力,增压泵42后的净水可以从图1所示的净水进水口21进入该反渗透复合滤芯2。如图3A所示,进入该反渗透复合滤芯2的净水可以经过RO膜转接套28导引进RO膜元件221,经RO膜过滤,在一定的压力下,水分子可以通过RO膜,而净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无法通过RO膜,从而使可以透过RO膜的纯水和无法透过RO膜的浓缩水严格区分开来。浓水不能透过RO膜,只能从RO膜元件221的废水侧排出,然后流经RO膜元件221、RO转接套28与所述滤芯壳体27之间的空腔从该反渗透复合滤芯2的废水出水口24排出。纯水可以透过RO膜至其纯水侧从RO膜中心管222上的第一纯水通孔2221进入RO膜中心管222,然后从RO膜中心管222上的第一纯水通孔2221进入RO膜中心管222,然后从该RO膜中心管222进入至该水驱罐内的纯水腔进行存储。
这里,所述RO膜中心管或所述水驱罐的纯水腔内可以设置纯水逆止阀2331,阻止水驱罐的纯水腔内的纯水回流回该RO膜中心管,以便该纯水腔储水。所述水驱罐内的自来水腔用于容纳自来水,自来水从该自来水进出水口进出水驱罐的自来水腔。当水驱罐需储纯水时,纯水腔内的纯水挤压自来水腔内的自来水,将自来水腔内的自来水排出水驱罐,直至纯水腔内充满纯水;当纯水腔排纯水时,自来水进入水驱罐的自来水腔,挤压纯水腔内的纯水,使其从纯水出水口25流出。
本实施例可以将水驱罐结构与RO膜滤芯集成在一起形成上述反渗透复合滤芯,减小净水器的整体体积,解决净水器纯水泡膜和用水需求时设置单独水驱罐增加体积的问题,减小净水器在水槽柜内的占用空间,方便水槽柜内其他家电的安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3A所示,所述水驱罐壳体231为两端开口的环形壳体,包括位于所述水驱罐壳体上端的第三开口和位于所述水驱罐下端的第四开口,所述第四开口连通所述RO膜中心管的上端开口,所述第三开口连通所述纯水出水口;所述水驱罐水袋232一端开口,所述水驱罐水袋232内的腔体为自来水腔,所述水驱罐水袋232与所述水驱罐壳体231之间的腔体为纯水腔,所述自来水腔通过所述水驱罐水袋232的开口连通所述自来水进出口,所述纯水逆止阀2331设置在所述第四开口处。
此时,该RO膜元件221制出的纯水进入该RO膜中心管222后,可以通过该第四开口从该RO膜中心管222进入至该水驱罐壳体231与该水驱罐水袋232之间的纯水腔进行存储。当水驱罐存储纯水时,纯水腔内的纯水挤压水驱罐水袋232内的自来水,将水驱罐水袋232内的自来水排出,直至纯水腔内充满纯水;当纯水腔排纯水时,自来水进入水驱罐水袋232内,撑开该水驱罐水袋232使其挤压纯水腔内的纯水,使纯水从纯水出水口25流出。
本实施例提供的水驱罐水袋只需设置一个开口来连接纯水出水口,结构上的密封连接更易实现,产品良品率高且成本低。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图3B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B所示,水驱罐壳体231位于所述RO转接套12内,包括位于所述水驱罐壳体上端的第三开口和位于所述水驱罐下端的第四开口,所述第三开口连通所述自来水进出口112;水驱罐水袋232,位于所述水驱罐壳体231内,所述水驱罐水袋232上下开口为两端开口的环形水袋,此时,所述水驱罐水袋232内的腔体为纯水腔,所述水驱罐水袋232与所述水驱罐壳体231之间的腔体为自来水腔,所述自来水腔通过所述第三开口连通所述自来水进出口112;该水驱罐23还包括水驱罐中心管233,位于所述水驱罐水袋232内,所述水驱罐中心管233上下开口,所述水驱罐中心管233的上开口连通所述纯水出水口25,所述水驱罐中心管233的下开口连通所述RO膜中心管222的上端开口,所述水驱罐中心管233穿过所述水驱罐水袋的上下开口以及所述第四开口,所述水驱罐中心管233的底部设置有纯水逆止阀2331,所述水驱罐中心管233位于所述纯水逆止阀2331以上的侧壁设置有第二纯水通孔2332。
此时,该RO膜元件221制出的纯水进入该RO膜中心管222后,可以从该RO膜中心管222进入至该水驱罐中心管233,从该水驱罐中心管上的第二纯水通孔2332进入水驱罐水袋232内的纯水腔进行存储。当水驱罐存储纯水时,水驱罐水袋232内的的纯水挤压自来水腔的自来水,将自来水腔内的自来水排出,直至水驱罐水袋232内充满纯水;当水驱罐水袋232内的纯水腔排纯水时,自来水进入自来水腔内,挤压该水驱罐水袋232,使其纯水腔内的纯水从纯水出水口25流出。
这里,如图3B所示,该反渗透复合滤芯2还包括:RO膜下端盖223,位于所述RO膜元件221的废水侧,所述RO膜下端盖223上设置有废水口2231,所述废水口2231处设置有废水逆止阀2232。如此,RO膜元件221的废水侧流出的废水可以通过该废水口2231处的废水逆止阀2232流出,该废水逆止阀2232可以防止RO膜元件221产生的废水倒流回RO膜元件221的膜前进而穿过RO膜渗透到纯水端。
这里,如图3B所示,所述净水进水口21、自来水进出口26、纯水出水口25和废水出水口24均设置有阻水阀220,这些阻水阀220用于滤芯止水,这样,在需要清洁或更换该复合滤芯,从净水器中取出该复合滤芯时,这些阻水阀220的阀门全部闭合防止该复合滤芯内的水流出。
这里,如图3B所示,该水驱罐水袋232的材料为弹性材料或者可折叠的非弹性材料,如此方便在自来水或纯水的压力下进出水,该弹性材料可以是橡胶、硅胶等弹性材料,也可以是其他弹性高分子材料,进一步的,该水驱罐水袋232内储水不止用于进入RO膜浓水侧浸泡,也用于饮用,故可以采用食品级的弹性材料制造,该非弹性材料可以是PE(聚乙烯)等可折叠的材料。
这里,如图3B所示,所述净水进水口21、自来水进出口26、纯水出水口25和废水出水口24均设置在所述滤芯壳体27的顶部,如此方便净水器的水路设计。
这里,如图3B所示,该反渗透复合滤芯还包括滤芯转动把手29,该滤芯转动把手29位于所述滤芯壳体27的底部,用户可以把握该滤芯转动把手29来安装或拆卸该反渗透复合滤芯,方便用户安装或拆卸该反渗透复合滤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净水器还包括:后置滤芯9;所述后置滤芯9可以与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2集成为反渗透后置复合滤芯。该后置滤芯包括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滤材:活性炭、PP棉、折纸PP、超滤膜、微滤膜、矿化剂等等,用于对流过的纯水进行进一步的过滤,过滤掉水中的颗粒杂质和一些有色杂质,用于改善纯水口感、抑菌抗菌剂、截留微生物。
可选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反渗透后置复合滤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后置滤芯9设置在所述RO膜中心管222内。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图5是在图3B所示的复合滤芯的RO膜中心管内上设置后置滤芯,本实施例也可以在图3A所示的复合滤芯的RO膜中心管内设置后置滤芯,在此不再给出图示。
如图5所示,在RO膜中心管222内设置有后置滤芯9,RO膜元件221所制备的纯水先经过第一纯水通孔2221流到RO膜中心管222内后,经过RO膜中心管222与后置滤芯9之间的间隙组成的导流空间,经过后置滤芯9处理后,再流到水驱罐水袋232内。
或者,可选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图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反渗透后置复合滤芯的结构示意图。在如图6所示所述水驱罐包括水驱罐中心管17时,所述后置滤芯9设置在所述水驱罐中心管233内。
如图6所示,在水驱罐的中心管内设置后置滤芯9,RO膜所制备的纯水先由RO膜中心管222流到水驱罐中心管233,经过纯水逆止阀2331进入到水驱罐中心管233,水驱罐中心管233内的纯水经后置滤芯9处理后再通过第二纯水通孔2332存储至水驱罐水袋232,从该水驱罐中心管233的流出的纯水均会经过该后置滤芯9,如此可以改善纯水的口感。
或者,可选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在如图3B所示所述水驱罐包括水驱罐中心管17时,所述后置滤芯设置在所述RO膜中心管222内以及所述水驱罐中心管233内。具体可参考图5和图6,在此不再图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图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净水器包括后置滤芯9,该后置滤芯9与所述前置滤芯1集成为前置后置复合滤芯,具体集成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在此不再详述。
此时,所述纯水管路6包括:连通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2的纯水出水口25和所述后置滤芯9的进水口91的第一纯水子管路63,以及连通所述后置滤芯的出水口92和净水器的用水出水口的第二纯水子管路64,所述第二电磁阀62位于所述第二纯水子管路上,这样,在取水模式下,该反渗透复合滤芯2制出的纯水从该纯水出水口25流出后会经过第一纯水子管路63流至该后置滤芯9内,经过该后置滤芯9的过滤,改善口感后,从该第二纯水子管路64流至智能龙头的出水口以供用户用水。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此实施例中,该高压开关73在第二纯水子管路上,位于所述第二电磁阀62与所述纯水出水口25之间的管路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图8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所述净水器还包括:热水管路0。
示例的,如图8所示,后置滤芯9与反渗透复合滤芯2集成为反渗透后置复合滤芯,此时,该热水管路0的一端为所述净水器的热水出水口01,所述热水管路0的另一端直接连通所述纯水出水口25,所述热水管路0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02、第一稳压阀03、抽水泵04和即热发热装置05,所述抽水泵04位于所述第一稳压阀03和所述即热发热装置05之间,所述即热发热装置05位于所述抽水泵04与所述热水出水口01之间。
这里,该第一稳压阀03的作用在于稳定该热水管路0上稳压阀后出水压力,这样就可以通过抽水泵04精确地控制进入该即热发热装置05的水流量,进而精确地控制该即热发热装置05的出水温度。
在取热水模式时,该净水器可以打开该第一电磁阀41、增压泵42、第四电磁阀02、抽水泵04、第一稳压阀03和即热发热装置05,净水器按照上述制水模式的工作过程开始制水后,制出的纯水流至该水驱罐内后,由于该第四电磁阀02打开,在水驱罐内自来水的水压作用下水驱罐内存储的纯水和新制的纯水会从水驱罐内流至该纯水出水口25,进而通过该第四电磁阀02流至该第一稳压阀03。然后在抽水泵04的作用该纯水会流至该即热发热装置05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纯水可以从该智能龙头的热水口流出以供用户使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图9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所述后置滤芯与所述前置滤芯1集成为前置后置复合滤芯,此时,所述热水管路0连通所述纯水出水口25和所述净水器的热水出水口01包括:热水管路0通过所述第一纯水子管路、所述后置滤芯和所述第二纯水子管路连通所述纯水出水口25和所述净水器的热水出水口01。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该第一稳压阀03可以是减压阀、恒压阀、零压阀和负压阀中的一种。
优选的,该第一稳压阀03可以是负压阀或零压阀,该抽水泵04启动后产生的负压会使该负压阀或零压阀打开,该负压阀或零压阀打开后阀后水压为零,这就可以使水驱罐内有压力的水以无压力的状态流出,抽水泵04得出水流量不会受到水驱罐内水压变化影响,可精确控制出水流量。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4、图7、图8和图9所示的净水器中,该后置滤芯都是与反渗透复合滤芯或前置滤芯集成在一起的,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该后置滤芯也可以是单独设置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4)

1.一种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置滤芯和反渗透复合滤芯,所述净水器还包括:
进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的一端为自来水进水口,所述进水管路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前置滤芯的进水口;
净水管路,连通所述前置滤芯的出水口和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的净水进水口,所述净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增压泵;
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包括集成在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的滤芯壳体内的反渗透滤芯和水驱罐,所述水驱罐用于存储所述反渗透滤芯制作的纯水;
废水管路,所述废水管路的一端为所述净水器的废水接口,所述废水管路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的废水出水口;
纯水管路,所述纯水管路的一端为所述净水器的冷水出水口,所述纯水管路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的纯水出水口,所述纯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的纯水出水口连通所述水驱罐的出水口;
回流管路,连通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的纯水出水口和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的进水口,所述回流管路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和回流逆止阀;
自来水管路,连通所述进水管路和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的自来水进出口,所述自来水进出口连通所述水驱罐内的自来水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芯壳体上设置有所述净水进水口、所述自来水进出口、所述纯水出水口和所述废水出水口;
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还包括反渗透RO转接套,所述反渗透RO转接套位于所述滤芯壳体内,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净水进水口;
所述反渗透滤芯包括:RO膜元件和RO膜中心管,其中,所述RO膜元件,包括进水侧、纯水侧和废水侧,所述RO膜元件将所述进水侧进入的净水过滤后产生的废水位于所述废水侧,产生的纯水位于所述纯水侧,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RO膜元件的进水侧;所述废水侧通过所述RO膜元件与所述滤芯壳体之间的空腔以及所述RO转接套与所述滤芯壳体之间的空腔连通所述废水出水口;所述RO膜中心管上端开口下端封闭,所述RO膜中心管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纯水通孔,所述RO膜中心管位于所述RO膜元件的纯水侧,所述纯水侧的纯水通过所述第一纯水通孔进入所述RO膜中心管;
所述水驱罐包括:位于所述RO转接套内,包括水驱罐壳体和位于所述水驱罐壳体内的水驱罐水袋,所述水驱罐水袋用于将所述水驱罐壳体内的空间划分为自来水腔和纯水腔,所述自来水腔连通所述自来水进出口,所述纯水腔连通所述纯水出水口和所述RO膜中心管的上端开口;所述水驱罐用于在补水时将所述RO膜元件制出的纯水储存在所述纯水腔内,在排水时自来水腔内的自来水压迫所述纯水腔内的纯水从所述纯水出水口排出;所述RO膜中心管或所述水驱罐的纯水腔内设置纯水逆止阀,所述纯水逆止阀用于限定纯水从所述RO膜中心管流向所述纯水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驱罐壳体为两端开口的环形壳体,包括位于所述水驱罐壳体上端的第三开口和位于所述水驱罐下端的第四开口,所述第四开口连通所述RO膜中心管的上端开口,所述第三开口连通所述纯水出水口;
所述水驱罐水袋一端开口,所述水驱罐水袋内的腔体为自来水腔,所述水驱罐水袋与所述水驱罐壳体之间的腔体为纯水腔,所述自来水腔通过所述水驱罐水袋的开口连通所述自来水进出口;
所述纯水逆止阀设置在所述第四开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
水驱罐壳体,为两端开口的环形壳体,包括位于所述水驱罐壳体上端的第三开口和位于所述水驱罐下端的第四开口;
水驱罐水袋,为两端开口的环形水袋,所述水驱罐水袋内的腔体为纯水腔,所述水驱罐水袋与所述水驱罐壳体之间的腔体为自来水腔,所述自来水腔通过所述第三开口连通所述自来水进出口;
所述水驱罐还包括水驱罐中心管,所述水驱罐中心管位于所述水驱罐水袋内,所述水驱罐中心管上下开口,所述水驱罐中心管的上开口连通所述纯水出水口,所述水驱罐中心管的下开口连通所述RO膜中心管的上端开口,所述水驱罐中心管穿过所述水驱罐水袋的上下开口以及所述第四开口,所述纯水逆止阀设置在所述水驱罐中心管的底部,所述水驱罐中心管位于所述纯水逆止阀以上的侧壁设置有第二纯水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器还包括:
后置滤芯,与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集成为反渗透后置复合滤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滤芯设置在所述RO膜中心管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驱罐包括水驱罐中心管时,所述后置滤芯设置在所述水驱罐中心管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滤芯设置在所述RO膜中心管内以及所述水驱罐中心管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器还包括:后置滤芯;
所述后置滤芯与所述前置滤芯集成为前置后置复合滤芯;
所述纯水管路包括:连通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的纯水出水口和所述后置滤芯的进水口的第一纯水子管路,以及连通所述后置滤芯的出水口和所述冷水出水口的第二纯水子管路,所述第二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二纯水子管路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器还包括:
热水管路,所述热水管路的一端为所述净水器的热水出水口,所述热水管路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纯水出水口,所述热水管路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第一稳压阀、抽水泵和即热发热装置,所述抽水泵位于所述第一稳压阀和所述即热发热装置之间,所述即热发热装置位于所述抽水泵与所述热水出水口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置滤芯与所述前置滤芯集成为前置后置复合滤芯时,所述热水管路连通所述纯水出水口和所述净水器的热水出水口包括:热水管路通过所述第一纯水子管路、所述后置滤芯和所述第二纯水子管路连通所述纯水出水口和所述净水器的热水出水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稳压阀包括负压阀、零压阀、减压阀和恒压阀中的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稳压阀,所述自来水管路连通在所述进水管路上所述第二稳压阀和所述前置滤芯的进水口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净水器还包括:
高压开关,位于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纯水出水口之间的管路上或者位于所述第三电磁阀与所述纯水出水口之间的管路上,用于检测所述水驱罐内的纯水压力。
CN202023082213.3U 2020-12-18 2020-12-18 净水器 Active CN2149364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82213.3U CN214936463U (zh) 2020-12-18 2020-12-18 净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82213.3U CN214936463U (zh) 2020-12-18 2020-12-18 净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36463U true CN214936463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114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82213.3U Active CN214936463U (zh) 2020-12-18 2020-12-18 净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3646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4384A (zh) * 2022-04-27 2022-07-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净水器
CN115417520A (zh) * 2022-10-17 2022-12-02 广州沃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驱罐纯水洗膜系统及方法
CN115970387A (zh) * 2022-12-22 2023-04-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净水系统、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4384A (zh) * 2022-04-27 2022-07-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净水器
CN115417520A (zh) * 2022-10-17 2022-12-02 广州沃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驱罐纯水洗膜系统及方法
CN115970387A (zh) * 2022-12-22 2023-04-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净水系统、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936463U (zh) 净水器
CN214360805U (zh) 即热型净水器
CN111282442A (zh) 无废水超大流量反渗透净水器
CN111036081A (zh) 具有水囊式双隔离蓄水罐的反渗透净水器
CN111087089A (zh) 一种能够调整tds值的净水器及其控制系统、清洗控制方法
CN214344674U (zh) 具有蓄水功能的滤芯
CN214611834U (zh) 净水器
CN214360804U (zh) 一种净水系统
CN112499795A (zh) 净水系统
CN214360583U (zh) 复合滤芯
CN211813585U (zh) 一种节水型智能水箱及净水系统
CN214734901U (zh) 一种桌面式净水机
CN211471013U (zh) 一种能够调整tds值的净水器
CN215403387U (zh) 净水系统
CN211999117U (zh) 三芯反渗透净水系统及三芯反渗透净水器
CN112479409A (zh) 反渗透复合滤芯
CN209835852U (zh) 水处理系统及净水设备
CN112551722A (zh) 复合滤芯
CN214360580U (zh) 双前置单后置复合滤芯
CN111204846A (zh) 一种节水型智能水箱、系统以及其控制方法
CN214597678U (zh) 蓄水用滤芯
CN216191270U (zh) 混合式净水系统
CN206142934U (zh) 净水器及饮水机
CN211813764U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净水热水两用机
CN214936464U (zh) 反渗透复合滤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