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60804U - 一种净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净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60804U
CN214360804U CN202023082010.4U CN202023082010U CN214360804U CN 214360804 U CN214360804 U CN 214360804U CN 202023082010 U CN202023082010 U CN 202023082010U CN 214360804 U CN214360804 U CN 2143608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line
purification system
pressure
filter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8201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栋
张涛
龚圆杰
何海
范婷
赵保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8201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608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608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608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关于一种净水系统,该净水系统包括:冷水管路的一端为净水系统的冷水接口,另一端连通后置滤芯的出水口,冷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热水管路的一端为净水系统的热水接口,另一端连通后置滤芯的出水口,热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稳压阀、至少一个水量控制组件和即热发热装置,每个水量控制组件均位于第一稳压阀和即热发热装置之间,每个水量控制组件之间并联连接,水量控制组件包括第三电磁阀和废水比;回流管路将制出的纯水回流至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之前,回流管路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和回流逆止阀。本技术方案可以避免出现第一杯水TDS较高,为用户提供热水,减少即热发热装置内水垢的堆积,精确地控制即热发热装置的出水温度和出水流量。

Description

一种净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净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净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水质卫生,家庭配备净水系统已成为一个趋势;净水系统如果长期不使用,净水系统内RO(Reverse Osmosis,反渗透)滤芯中的RO膜前的浓水离子会穿过RO膜渗透到纯水端,导致第一杯水TDS(Total dissolvedsolids,总溶解固体)较高,影响用户体验,而且净水系统无加热功能,无法满足消费者的热水需求,而且由于首杯水TDS高的问题,即使在净水系统中直接添加加热器件也会使加热器件内TDS较高,容易在加热器件内积水垢,而且由于净水系统出水速度温度,会导致热水流量无法控制,进而产生无法控制热水温度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净水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净水系统系统,包括前置滤芯、反渗透滤芯和后置滤芯,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
进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的一端为净水系统的自来水接口,所述进水管路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前置滤芯的进水口;
净水管路,连通所述前置滤芯的出水口和所述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所述净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增压泵;
废水管路,所述废水管路的一端为所述净水系统的废水接口,所述废水管路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反渗透滤芯的废水出水口;
纯水管路,连通所述反渗透滤芯的出水口和所述后置滤芯的进水口,所述纯水管路上设置有纯水逆止阀;
冷水管路,所述冷水管路的一端为所述净水系统的冷水接口,所述冷水管路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后置滤芯的出水口,所述冷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热水管路,所述热水管路的一端为所述净水系统的热水接口,所述热水管路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后置滤芯的出水口,所述热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稳压阀、至少一个水量控制组件和即热发热装置,每个所述水量控制组件均位于所述第一稳压阀和所述即热发热装置之间,每个所述水量控制组件之间并联连接,所述水量控制组件包括第三电磁阀和废水比;
回流管路,包括回流进水口和回流出水口,所述回流进水口位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电磁阀或第三电磁阀之间的水路管路上;所述回流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一电磁阀出水口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之间的水路管路上;所述回流管路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和回流逆止阀;
储水压力装置,包括储水壳体和位于所述储水壳体内的储水袋,所述储水壳体和所述储水袋之间的空腔形成压力空间,所述储水袋的进出水口连通所述回流管路的储水口,所述储水口位于所述回流进水口和所述第四电磁阀之间,所述压力空间对所述储水袋产生的一定压力;
高压开关,位于所述回流进水口与所述第四电磁阀之间的回流管路上,用于检测所述储水袋内的纯水压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水量控制组件中的废水比的过水孔径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稳压阀包括减压阀和恒压阀中的一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水压力装置包括:水驱罐,所述压力空间内充满自来水;
相应的,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自来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稳压阀,所述自来水管路一端连通在所述进水管路上所述第二稳压阀和所述前置滤芯的进水口之间,另一端连通所述压力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水压力装置包括:充气压力桶;所述压力空间内充满气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流进水口位于所述后置滤芯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电磁阀或第三电磁阀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流进水口位于所述纯水管路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稳压阀包括减压阀和恒压阀中的一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水压力装置设置在所述反渗透滤芯的滤芯壳体内;相应的,所述储水口与所述回流进水口为同一个管口。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净水系统可以在净水系统一段时间不制水时,由储水压力装置内存储的纯水替换掉RO膜前的浓水,防止该RO膜前的浓水离子穿过RO膜渗透到纯水端,避免出现第一杯水TDS较高的情况,提高用户的用水体验;且该净水系统中增加了热水管路,用户可以用到加热后的纯水,满足用户的热水需求;而且,由于净水系统可以执行回流模式,能够有效避免该热水管路内纯水的TDS较高,减少即热发热装置内水垢的堆积,而第一稳压阀和水量控制组件的使用可以方便净水系统控制进入该即热发热装置的水流量,进而精确地控制该即热发热装置的出水温度和出水量。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垂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净水系统,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净水系统包括:前置滤芯0、反渗透滤芯1、后置滤芯2、进水管路3、净水管路4、废水管路5、纯水管路6、冷水管路7、热水管路8和回流管路9。
如图1所示,所述进水管路3的一端为净水系统的自来水接口31,所述进水管路3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前置滤芯0的进水口01;该净水管路4连通所述前置滤芯0的出水口02和所述反渗透滤芯1的进水口11,所述净水管路4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41和增压泵42;所述废水管路5的一端为所述净水系统的废水接口51,所述废水管路5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反渗透滤芯1的废水出水口12,通常情况下,该废水管路5上设置有废水电磁阀52;纯水管路6连通所述反渗透滤芯1的纯水出水口13和所述后置滤芯2的进水口21,所述纯水管路6上设置有纯水逆止阀61;所述冷水管路7的一端为所述净水系统的冷水接口71,所述冷水管路7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后置滤芯2的出水口22,所述冷水管路7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72。
如图1所示,所述热水管路8的一端为所述净水系统的热水接口81,所述热水管路8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后置滤芯2的出水口22,所述热水管路8上设置有第一稳压阀82、水量控制组件83和即热发热装置84,每个所述水量控制组件83均位于所述第一稳压阀82和所述即热发热装置84之间,每个所述水量控制组件83之间并联连接,所述水量控制组件83包括第三电磁阀831和废水比832。示例的,如图1所示,该净水系统中设置了两个水量控制组件83,两个水量控制组件83并联连接。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该净水系统中可以仅设置了一个水量控制组件,或者,也可以设置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水量控制组件。
如图1所示,该回流管路9包括回流进水口91和回流出水口92,所述回流进水口91位于所述反渗透滤芯1的纯水出水口13与所述第二电磁阀72或第三电磁阀831之间的水路管路上;所述回流出水口92位于所述第一电磁阀41与所述反渗透滤芯1的进水口11之间的水路管路上;示例的,如图1所示,该冷水管路7和热水管路8均连通该后置滤芯2的出水口22,共用一段管路,该回流进水口91可以位于共用管路上,此时,该回流进水口91即位于该后置滤芯2的出水口22和第二电磁阀72之间的水路管路,或者,位于该后置滤芯2的出水口22和第三电磁阀831之间的水路管路,该回流出水口92位于该增压泵42和反渗透滤芯1的进水口之间。当然,该回流进水口91也可以位于纯水管路6上,该回流出水口92也可以位于第一电磁阀41和增压泵42之间的水路管路上,等等,只要该回流出水口92位于第一电磁阀41的出水口与反渗透滤芯1的进水口之间,该回流进水口91位于反渗透滤芯1的纯水出水口13之后,能够使该反渗透滤芯1制出的纯水能够回流至反渗透滤芯1的进水口之前即可,在此不一一举例说明。所述回流管路9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93和回流逆止阀94。
如图1或图2所示,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储水压力装置95和高压开关96。所述储水压力装置95包括储水壳体951和位于所述储水壳体951内的储水袋952,所述储水壳体951和所述储水袋952之间的空腔形成压力空间953,所述储水袋952的进出水口9521连通所述回流管路9的储水口97,所述储水口97位于所述回流进水口91和所述第四电磁阀93之间,所述压力空间953对所述储水袋952产生的一定压力;高压开关96,位于所述所述回流进水口91与第四电磁阀93之间的回流管路9上,用于检测所述储水袋952内的纯水压力。
这里,该储水袋952的材料为弹性材料也可以是可折叠的非弹性材料,如此方便在压力空间953的压力下变形以使纯水进出,该弹性材料可以是橡胶、硅胶等弹性材料,也可以是其他弹性高分子材料,进一步的,该储水袋952内储水不止用于回流进入RO膜浓水侧浸泡,也用于饮用,故可以采用食品级的弹性材料制造。该非弹性材料可以是PE(聚乙烯)等材料。当该压力空间953产生的压力大于该储水袋952内的水压时可以挤压该储水袋952将该储水袋952内的纯水压出该储水袋952,当该压力空间953产生的压力小于该储水袋952内的水压时该储水袋952内的纯水可以压迫该压力空间953内的物体,该压力空间953内的物体可以是自来水也可以是气体。
这里,该高压开关96的作用是检测所述储水袋952内的纯水压力,故可以将该高压开关96设置在回流进水口91与所述第四电磁阀93之间的回流管路9上。本净水系统可以通过该高压开关96来控制是否进入制水模式进行储水,示例的,当储水袋952内存储的纯水较少时,该高压开关96检测到的水压较小,当检测到的水压小于最小预设阈值时就可以控制净水系统开始制水,该净水系统制水后经制出的纯水存储在储水袋952内,这样储水袋952内的纯水压力就会逐渐增大,当储水袋952内存储的纯水足够多时,该高压开关96检测到的水压较大,当检测到的水压大于最大预设阈值时就可以控制净水系统停止制水。如此,通过高压开关96来控制净水系统制水,可以保证该储水袋952内的存水量。
上述净水系统在使用时,可以有四种工作模式:制水模式、取冷水模式、取热水模式和回流泡膜模式。
在制水模式下,可以打开第一电磁阀41和增压泵42,这样,外界的自来水从进水管路3的自来水接口31进入该净水系统后,可以先从进水管路3流至前置滤芯0的进水口进入该前置滤芯0,该前置滤芯0过滤掉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一些有色杂质后,将水从该前置滤芯0的出水口输出,如此避免水中的杂质损坏后置的第一电磁阀41、增压泵42和反渗透滤芯1等器件,从而有效提高该净水系统的使用寿命。该第一电磁阀41为反渗透滤芯1的进水开关,在该净水管路4上第一电磁阀41和增压泵42被开启后,该前置滤芯0过滤后的净水会经过净水管路4上增压泵42的增压,从该反渗透滤芯1的进水口进入至该反渗透滤芯1。该反渗透滤芯1对进入的净水过滤后制出的纯水可以从该反渗透滤芯1的纯水出水口13流出,经过该纯水管路6后流至该后置滤芯2的进水口21,纯水从该后置滤芯2的进水口21进入至该后置滤芯2,该后置滤芯2可以对该纯水过滤,改善该纯水的口感后从该后置滤芯2的出水口22流出,以使纯水从冷水管路7或热水管路8流出供用户使用,或者使纯水流向所述储水压力装置95的储水袋内存储。
在取冷水模式下,可以打开该第一电磁阀41、增压泵42和第二电磁阀72,净水系统按照上述制水模式的工作过程开始制水后,制出的纯水从该后置滤芯2的出水口流出后,由于该冷水管路7上的第二电磁阀72打开,制出的纯水会通过该冷水管路7从后置滤芯2的出水口流至该冷水接口71。该冷水接口71连通智能龙头的出水口,这样制出的纯水就可以从该智能龙头的出水口流出供用户使用。在用户停止取水时,若储水压力装置中存储的纯水不满,该高压开关96检测到的水压较小,净水系统可以继续制水,该净水系统制出的纯水会存储在储水袋952内,直至该储水袋952内水满。
在取热水模式时,该净水系统可以打开该第一电磁阀41、增压泵42、水量控制组件83中的第三电磁阀831、第一稳压阀82和即热发热装置84,净水系统按照上述制水模式的工作过程开始制水后,制出的纯水从该后置滤芯2的出水口流出后,由于该热水管路8上第三电磁阀831打开,制出的纯水会通过该热水管路8上的各器件从后置滤芯2的出水口流至该即热发热装置84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纯水可以从该智能龙头的出水口流出以供用户使用。这里,该第一稳压阀82的作用在于稳定该热水管路8上第一稳压阀82后出水压力,出水压力恒定后,由于废水比832上的过水孔的孔径也是固定不变的,这样就可以将进入该即热发热装置84的水流量稳定在预定值,如此就可以通过控制该即热发热装置84的发热功率来精确地控制该即热发热装置84的出水温度。这里,在该净水系统中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水量控制组件83时,还可以通过打开一个或几个第三电磁阀使得纯水通过一个或几个废水比流至该即热发热装置84来控制热水的出水流量,打开的废水比越多,出水流量越大。
在回流泡膜模式下,可以关闭第一电磁阀41、第二电磁阀72、第三电磁阀831和增压泵42,打开该回流逆止阀94和该第四电磁阀93,该第四电磁阀93为回流开关,该第四电磁阀93和该回流逆止阀94被打开后,由于第二电磁阀72和第三电磁阀831是关闭的第四电磁阀93是打开的,储水装置95内存储的纯水在压力空间953内物质的挤压下排出时,只能通过该第四电磁阀93和回流逆止阀94流向反渗透滤芯1的进水口11处,替换掉该反渗透滤芯1的RO膜前浓水侧正常制水后的高TDS的浓水。如此,在净水系统长时间不制水时可以替换掉RO膜前的浓水,防止该RO膜前的浓水离子穿过RO膜渗透到纯水侧,避免净水系统静止一段时间后出现第一杯水TDS较高的情况,提高用户体验。
这里,当进入取冷水模式或取热水模式时,由于该第二电磁阀72或第三电磁阀831被打开,该储水袋952内的纯水压力要变小,压力空间953会挤压该储水袋952内的纯水会流出供用户使用,当停止取水时,储水袋952内的纯水纯水较少,此时高压开关96检测到的水压小于最小预设阈值,会控制净水系统开始制水,该净水系统制水后经制出的纯水存储在储水袋952内,这样储水袋952内的纯水压力就会逐渐增大,挤压该压力空间953,直至储水袋952水满,此时,高压开关96检测到的水压大于最大预设阈值,控制净水系统停止制水。
本实施例提供的净水系统可以在净水系统一段时间不制水时,由储水压力装置内存储的纯水替换掉RO膜前的浓水,防止该RO膜前的浓水离子穿过RO膜渗透到纯水端,避免出现第一杯水TDS较高的情况,提高用户的用水体验;且该净水系统中增加了热水管路,用户可以用到加热后的纯水,满足用户的热水需求;而且,由于净水系统可以执行回流模式,能够有效避免该热水管路内纯水的TDS较高,减少即热发热装置内水垢的堆积,而第一稳压阀和废水比的使用可以方便净水系统控制进入该即热发热装置的水流量,进而精确地控制该即热发热装置的出水温度和出水流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水量控制组件中的废水比的过水孔径不同。由于流入该废水比的纯水的压力时恒定的,故该废水比的过水孔径越大,单位时间的出水流量就越大。这样,在该净水系统中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水量控制组件83时,就可以通过打开不同孔径的废水比对应的第三电磁阀使得纯水通过流至该即热发热装置84来控制热水的出水流量不同。
示例的,假设图1所示的净水系统中的两个水量控制组件83中,位于上方的废水比832的过水孔径大于位于下方的废水比832的过水孔径,则可以将本净水系统的热水出水流量设置为三挡,第三档流量>第二档流量>第二档流量;若开第三档流量取热水,则开启第一电磁阀41、增压泵42、两个水量控制组件83中的两个第三电磁阀831、第一稳压阀82和即热发热装置84,纯水经两个第三电磁阀831和两个废水比832流到即热发热装置84加热制水,此时出水流量最大。若开第二档流量取热水,则开启第一电磁阀41、增压泵42、两个水量控制组件83中位于上方的水量控制组件83的第三电磁阀831、第一稳压阀82和即热发热装置84,纯水经位于上方的第三电磁阀831和位于上方的废水比832流到即热发热装置84加热制水,此时出水流量第二大。若开第一档流量取热水,则开启第一电磁阀41、增压泵42、两个水量控制组件83中位于下方的水量控制组件83的第三电磁阀831、第一稳压阀82和即热发热装置84,纯水经位于下方的第三电磁阀831和位于下方的废水比832流到即热发热装置84加热制水,此时出水流量最小。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该每个所述水量控制组件中的废水比的过水孔径也可以相同。优选的,每个所述水量控制组件中的废水比的过水孔径不同,这样在设置相同个数的水量控制组件时,可以组合出更多不同的出水流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稳压阀82包括减压阀和恒压阀中的一种。
这里,该减压阀可以将经过的流水的压力减至某一需要的压力流出,该恒压阀让经过的水流以恒压力状态流出。该减压阀和恒压阀都可以让经过的流水以稳定的压力流出,如此,从后续固定孔径的废水比流出的纯水的流量就是固定的,如此就可以精确地控制进入该即热发热装置84的水流量,而即热发热装置84的出水温度与其工作功率以及水流量有关,这样,通过控制即热发热装置84的工作功率,以及从该废水比流出的水流量,就可以精确地控制该即热发热装置84的出水温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储水压力装置95为水驱罐,所述压力空间953内充满自来水;如图2所示,该储水袋952为水驱罐的水驱罐水袋,该储水壳体951为该水驱罐壳体,该压力空间953为自来水空间,相应的,如图2所示,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自来水管路98,所述进水管路3上设置有第二稳压阀32,所述自来水管路98一端连通在所述进水管路3上所述第二稳压阀32和所述前置滤芯0的进水口之间,另一端连通所述压力空间953。
这里,该第二稳压阀32用于稳定自来水的水压,可选的,该第二稳压阀32可以是减压阀、恒压阀等,这样,从自来水管路98流至该压力空间953的自来水的压力是恒定的,在该自来水空间内的自来水的压力大于该水驱罐内纯水的压力时,会挤压该水驱罐内纯水排出,在该水驱罐内纯水的压力大于该自来水空间内的自来水的压力时,会在该水驱罐内存储纯水挤压该自来水空间内的自来水从该自来水进出口14排出。故需要设定该第二稳压阀32,用于限制进水压力,避免出现自来水水压过高,影响水驱罐运行,以及避免出现水驱罐制满水的过程中,背压过大影响制水效率的问题。
这里,图2和图3之间的不同点是图2中设置有两个水量控制组件,而图3中仅设置一个水量控制组件,此时,图3所示的净水系统只能提供一档热水流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储水压力装置95包括:充气压力桶;所述压力空间953内充满气体,此时,该压力空间953是封闭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回流进水口91位于所述后置滤芯2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电磁阀72或第三电磁阀831之间。
这里,如图2或图3所示,在所述回流进水口91位于所述后置滤芯2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电磁阀72或第三电磁阀831之间时,可以在所述储水口97与所述回流进水口91之间的管路上设置储水逆止阀99,所述储水逆止阀99用于禁止所述储水袋952内的储水流向所述冷水接口71和所述热水接口81,如此,该储水压力装置95内存储的纯水只能用于回流来纯水泡膜。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不设置该储水逆止阀99,而是将回流管路9上的回流逆止阀94移动至所述储水口97与所述回流进水口91之间的管路上,与图3和图3相比减少设置一个逆止阀,具体可参考图2和图3设置,在此不给出具体图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回流进水口91位于所述纯水管路6上,这样,在取热水或冷水时,从该储水压力装置95内排出的纯水可以通过该后置滤芯2过滤后再流过冷水管路或热水管路供用户使用,保证了用户的用水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储水压力装置95也可以设置在所述反渗透滤芯1的滤芯壳体内;相应的,所述储水口97与所述回流进水口91为一个管口,此时净水系统的结构本领域人员可以根据以上图示进行变形,在此不再给出图示。
示例的,在该储水压力装置95为水驱罐时,将水驱罐和反渗透滤芯1集成为一个反渗透复合滤芯,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反渗透复合滤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滤芯壳体上设置有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11、所述自来水进出口14(其与自来水进水管98连通,进而使该自来水进水管98连通至该水驱罐的自来水空间)、所述纯水出水口13和所述废水出水口12;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还包括反渗透RO转接套15,所述反渗透RO转接套15位于所述滤芯壳体内,包括第一开口151和第二开口152,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所述反渗透滤芯1包括:RO膜元件16和RO膜中心管17,其中,所述RO膜元件16,包括进水侧、纯水侧和废水侧,所述RO膜元件16将所述进水侧进入的净水过滤后产生的废水位于所述废水侧,产生的纯水位于所述纯水侧,所述第二开口152连通所述RO膜元件16的进水侧;所述废水侧通过所述RO膜元件16与所述滤芯壳体之间的空腔以及所述RO转接套15与所述滤芯壳体之间的空腔连通所述废水出水口;所述RO膜中心管17上端开口下端封闭,所述RO膜中心管17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纯水通孔171,所述RO膜中心管17位于所述RO膜元件16的纯水侧,所述纯水侧的纯水通过所述第一纯水通孔171进入所述RO膜中心管17;所述水驱罐18包括:水驱罐壳体181和位于所述水驱罐壳体181内的水驱罐水袋182,所述水驱罐壳体181为两端开口的环形壳体,水驱罐壳体181位于所述RO转接套15内,包括位于所述水驱罐壳体上端的第三开口和位于所述水驱罐下端的第四开口,所述第三开口连通所述自来水进出口14;水驱罐水袋182,位于所述水驱罐壳体181内,所述水驱罐水袋182上下开口为两端开口的环形水袋,此时,所述水驱罐水袋182内的腔体为纯水腔,所述水驱罐水袋182与所述水驱罐壳体181之间的腔体为自来水腔,所述自来水腔通过所述第三开口连通所述自来水进出口14;该水驱罐还包括水驱罐中心管183,位于所述水驱罐水袋182内,所述水驱罐中心管183上下开口,所述水驱罐中心管183的上开口连通所述纯水出水口13,所述水驱罐中心管183的下开口连通所述RO膜中心管17的上端开口,所述水驱罐中心管183穿过所述水驱罐水袋的上下开口以及所述第四开口,所述水驱罐中心管183的底部设置有中心逆止阀184,所述水驱罐中心管183位于所述中心逆止阀184以上的侧壁设置有第二纯水通孔1831。
如图5所示,进入该反渗透复合滤芯的净水可以经过RO膜转接套导引进RO膜元件16,经RO膜过滤,在一定的压力下,水分子可以通过RO膜,而净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无法通过RO膜,从而使可以透过RO膜的纯水和无法透过RO膜的浓缩水严格区分开来。浓水不能透过RO膜,只能从RO膜元件16的废水侧排出,然后流经RO膜元件16、RO转接套15与所述滤芯壳体之间的空腔从该反渗透复合滤芯的废水出水口排出。纯水可以透过RO膜至其纯水侧从RO膜中心管17上的第一纯水通孔171进入RO膜中心管17,然后可以通过该第四开口从该RO膜中心管17进入至该水驱罐壳体181与该水驱罐水袋182之间的纯水腔进行存储。当水驱罐存储纯水时,纯水腔内的纯水挤压水驱罐水袋182内的自来水,将水驱罐水袋182内的自来水排出,直至纯水腔内充满纯水;当纯水腔排纯水时,自来水进入水驱罐水袋182内,撑开该水驱罐水袋182使其挤压纯水腔内的纯水,使纯水从纯水出水口13流出。
这里,所述RO膜中心管或所述水驱罐的纯水腔内可以设置中心逆止阀,示例的,如图5所示所述的水驱罐壳体181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中心逆止阀184,该中心逆止阀184阻止水驱罐的纯水腔内的纯水回流回该RO膜中心管,以便该纯水腔储水。所述水驱罐内的自来水腔用于容纳自来水,自来水从该自来水进出水口进出水驱罐的自来水腔。当水驱罐需储纯水时,纯水腔内的纯水挤压自来水腔内的自来水,将自来水腔内的自来水排出水驱罐,直至纯水腔内充满纯水;当纯水腔排纯水时,自来水进入水驱罐的自来水腔,挤压纯水腔内的纯水,使其从纯水出水口13流出。
当然,也可以将上述的水驱罐置换为充气压力桶,此时,该反渗透复合滤芯上就不需要设置自来水进出水口,该净水系统中也不需要设置自来水管路98和第二稳压阀32,具体不再图示。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后置滤芯2都是单独设置的,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该后置滤芯还可以与上述的反渗透复合滤芯集成在一起,如该后置滤芯可以设置在图5所示的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的RO膜中心管17内,和/或设置在图5所示的所述反渗透复合滤芯的水驱罐中心管内;此时,净水系统中就不再设置反渗透复合滤芯和后置滤芯之间的纯水管路。或者,该后置滤芯还可以与前置滤芯0集成在一起,具体集成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在此不再详述。这里后置滤芯与其他滤芯集成后的净水系统中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各种净水系统结构进行变形,本领域人员可以清楚了解具体的变形结构在此不一一例举。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9)

1.一种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置滤芯、反渗透滤芯和后置滤芯,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
进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的一端为净水系统的自来水接口,所述进水管路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前置滤芯的进水口;
净水管路,连通所述前置滤芯的出水口和所述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所述净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增压泵;
废水管路,所述废水管路的一端为所述净水系统的废水接口,所述废水管路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反渗透滤芯的废水出水口;
纯水管路,连通所述反渗透滤芯的出水口和所述后置滤芯的进水口,所述纯水管路上设置有纯水逆止阀;
冷水管路,所述冷水管路的一端为所述净水系统的冷水接口,所述冷水管路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后置滤芯的出水口,所述冷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热水管路,所述热水管路的一端为所述净水系统的热水接口,所述热水管路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后置滤芯的出水口,所述热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稳压阀、至少一个水量控制组件和即热发热装置,每个所述水量控制组件均位于所述第一稳压阀和所述即热发热装置之间,每个所述水量控制组件之间并联连接,所述水量控制组件包括第三电磁阀和废水比;
回流管路,包括回流进水口和回流出水口,所述回流进水口位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电磁阀或第三电磁阀之间的水路管路上;所述回流出水口位于所述第一电磁阀出水口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之间的水路管路上;所述回流管路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和回流逆止阀;
储水压力装置,包括储水壳体和位于所述储水壳体内的储水袋,所述储水壳体和所述储水袋之间的空腔形成压力空间,所述储水袋的进出水口连通所述回流管路的储水口,所述储水口位于所述回流进水口和所述第四电磁阀之间,所述压力空间对所述储水袋产生的一定压力;
高压开关,位于所述回流进水口与所述第四电磁阀之间的回流管路上,用于检测所述储水袋内的纯水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水量控制组件中的废水比的过水孔径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稳压阀包括减压阀和恒压阀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压力装置包括:水驱罐,所述压力空间内充满自来水;
相应的,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自来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稳压阀,所述自来水管路一端连通在所述进水管路上所述第二稳压阀和所述前置滤芯的进水口之间,另一端连通所述压力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压力装置包括:充气压力桶;所述压力空间内充满气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进水口位于所述后置滤芯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电磁阀或第三电磁阀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进水口位于所述纯水管路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稳压阀包括减压阀和恒压阀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压力装置设置在所述反渗透滤芯的滤芯壳体内;相应的,所述储水口与所述回流进水口为同一个管口。
CN202023082010.4U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净水系统 Active CN2143608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82010.4U CN214360804U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净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82010.4U CN214360804U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净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60804U true CN214360804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85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82010.4U Active CN214360804U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净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608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4384A (zh) * 2022-04-27 2022-07-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净水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4384A (zh) * 2022-04-27 2022-07-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净水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360805U (zh) 即热型净水器
CN214936463U (zh) 净水器
US20190070559A1 (en) Household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CN214360804U (zh) 一种净水系统
CN214611834U (zh) 净水器
CN112499795A (zh) 净水系统
CN216737790U (zh) 一种净水器水路结构
US10370269B2 (en) Water filtration system
CN215102440U (zh) 多功能矿化水路系统
CN211813585U (zh) 一种节水型智能水箱及净水系统
CN214734901U (zh) 一种桌面式净水机
CN211999117U (zh) 三芯反渗透净水系统及三芯反渗透净水器
CN210656420U (zh) 一种净水装置及净饮机
CN210855639U (zh) 自动冲洗净水机
CN215403387U (zh) 净水系统
CN209835852U (zh) 水处理系统及净水设备
CN112479409A (zh) 反渗透复合滤芯
CN111204846A (zh) 一种节水型智能水箱、系统以及其控制方法
CN216191270U (zh) 混合式净水系统
CN214360583U (zh) 复合滤芯
CN214597678U (zh) 蓄水用滤芯
CN218435115U (zh) 一种净水系统及净水装置
CN213652041U (zh) 一种头杯水低tds净水器
CN214936505U (zh) 稳流净水器
CN215365178U (zh) 一种防止纯水tds升高的净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