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28806U - 运输车 - Google Patents

运输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28806U
CN214928806U CN202120050041.7U CN202120050041U CN214928806U CN 214928806 U CN214928806 U CN 214928806U CN 202120050041 U CN202120050041 U CN 202120050041U CN 214928806 U CN214928806 U CN 2149288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ntilever
piece
wheel
guid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5004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灏
李光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Kete Special Transport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Kete Special Transport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Kete Special Transport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Kete Special Transport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5004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288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288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288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运输车,包括车身本体、连接梁、悬臂、车轮和驱动件。车身本体具有用于承载运输物的承载面。连接梁设置在车身本体的两侧。悬臂包括导向件和安装件,导向件与连接梁活动配合,安装件与导向件连接向远离连接梁的方向延伸。车轮设置在安装件上。驱动件一端连接悬臂,另一端连接车身本体,用于驱动悬臂相对连接梁活动。这种运输车通过可以沿连接梁活动的悬臂实现车轮相对车身本体的活动,进而控制车轮在路面上对运输车的承载位置,当需要运载体积较大、重量较重的运输物时,运载物的两侧靠近甚至越过车身本体的边缘,则可以将车轮移动至远离车身本体的位置,从而扩大支撑区域,以提供更稳定的支撑。

Description

运输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运输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运输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运输车的车轮与车身具有相对固定的距离,但是运输车在行驶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运输情况,比如在运输车行驶速度较大或者运输车上的运输物较大时,如果车轮过于靠近运输车的车身则容易导致运输车支撑不稳。但是运输车遇到狭窄路面时,如果车轮过于远离运输车的车身又容易导致部分车轮无法支撑在路面上,也会导致运输车支撑不稳。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运输车,以解决运输车无法在各种路面情况下均得到有效支撑的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运输车,包括车身本体、连接梁、悬臂、车轮和驱动件。所述车身本体具有用于承载运输物的承载面。连接梁设置在车身本体的两侧。所述悬臂包括导向件和安装件,所述导向件与所述连接梁活动配合,所述安装件与所述导向件连接向远离所述连接梁的方向延伸。所述车轮设置在所述安装件上。所述驱动件一端连接所述悬臂,另一端连接所述车身本体,用于驱动所述悬臂相对所述连接梁活动。
这种运输车通过可以沿连接梁活动的悬臂实现车轮相对车身本体的活动,进而控制车轮在路面上对运输车的承载位置,当需要运载体积较大、重量较重的运输物时,运载物的两侧靠近甚至越过车身本体的边缘,则可以将车轮移动至远离车身本体的位置,从而扩大支撑区域,以提供更稳定的支撑。当然,当运载体积较小的运输物时,则可以将车轮移动至靠近车身本体的位置,从而缩小支撑区域以提高运输车的灵活性。
在可能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运输车还包括车头。所述车身本体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连接所述车头和所述第二段。所述连接梁设置在所述第二段的两侧。
这种运输车的第二段设置在远离车头的位置,只需要单独控制第二段上的车轮位置即可实现承载区域的调整,因此连接梁只设置在第二段即可。
在可能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段包括第一部、连接部和第二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具有第一承载侧面,所述第二部具有第二承载侧面,夹角设置的所述第一承载侧面和所述第二承载侧面分别用于承托所述运输物的两侧;所述连接部具有用于承托所述运输物的底部的承载底面。
将第二段分割为第一部、连接部和第二部共三个部分,三个部分具有互呈夹角的面以适应具有弧形表面的运输物的承载。
在可能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件包括连接支架和轮轴,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导向件铰接,所述轮轴铰接在所述连接支架背离所述导向件的一端。
连接支架与导向件铰接,可以在连接支架和导向件之间添加缓冲装置以使得在颠簸路面行驶时进行缓冲。
在可能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悬臂还包括转向件和转动锁止件。所述转向件与所述连接支架铰接,所述轮轴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向件的一侧。所述转动锁止件,设置在所述悬臂上,用于锁止所述轮轴与所述连接支架的相对位置。所述驱动件一端连接所述转向件,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运输车车身。
转向件用于车轮转向,而驱动件通过驱动转向件实现悬挂装置在连接梁上的活动。使得车轮转向和车轮外扩使用同一个驱动件完成,只是在进行车轮外扩时,需要通过转动锁止件将转向件与连接支架转动的自由度限制,使得驱动件只能驱动悬挂装置在连接梁上运动。
在可能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身本体还包括转向组件,所述转向组件包括拉杆和摇臂。所述摇臂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拉杆。所述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悬臂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摇臂铰接。
这种运输车通过拉动拉杆可以带动摇臂及其上的驱动件运动,驱动件的运动又可以带动车轮进行转向。
在可能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段包括至少两个延伸件,所述至少两个延伸件可活动设置使得所述第二段能够相对靠近或远离所述车头。
这种运输车的两个延伸件可以沿车身本体的延伸方向相对滑动,从而改变第一段沿车身本体延伸方向的整体长度,当运输物整体长度较短时,能够通过控制延伸件之间活动以缩短第一段的长度进行匹配。对应的,当运输物整体长度较长时,能够通过控制延伸件之间活动以延长第一段的长度进行匹配。
在可能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梁上沿所述连接梁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定位孔。所述导向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孔重叠配合的第二定位孔。
通过将定位螺栓穿过第二定位孔并与第一定位孔螺纹配合,即可实现连接梁与导向件的相对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运输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车身本体及悬挂装置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悬挂装置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悬挂装置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车轮外扩时的车身本体及悬挂装置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车轮内收时的车身本体及悬挂装置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车轮偏转时的车身本体及悬挂装置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装载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运输车 001
车身本体 100
第一段 110
延伸件 111
第二段 130
第一部 131
第一承载侧面 131a
连接部 133
承载底面 133a
第二部 135
第二承载侧面 135a
转向组件 150
拉杆 151
摇臂 153
连接梁 200
定位螺栓 210
悬臂 300
导向件 310
导向孔 311
套筒 313
安装框 315
铰接轴 317
安装件 330
连接支架 331
让位孔 331a
驱动件 350
转向件 370
铰接柱 371
连接臂 373
转动锁止件 390
车轮 40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运输车,包括车身本体、连接梁、悬臂、车轮和驱动件。所述车身本体具有用于承载运输物的承载面。连接梁设置在车身本体的两侧。所述悬臂包括导向件和安装件,所述导向件与所述连接梁活动配合,所述安装件与所述导向件连接向远离所述连接梁的方向延伸。所述车轮设置在所述安装件上。所述驱动件一端连接所述悬臂,另一端连接所述车身本体,用于驱动所述悬臂相对所述连接梁活动。
这种运输车通过可以沿连接梁活动的悬臂实现车轮相对车身本体的活动,进而控制车轮在路面上对运输车的承载位置,当需要运载体积较大、重量较重的运输物时,运载物的两侧靠近甚至越过车身本体的边缘,则可以将车轮移动至远离车身本体的位置,从而扩大支撑区域,以提供更稳定的支撑。当然,当运载体积较小的运输物时,则可以将车轮移动至靠近车身本体的位置,从而缩小支撑区域以提高运输车的灵活性。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载调节方法,使用上述的运输车,包括步骤:
根据运输物的大小和体积,计算得到支撑区域;
根据所述支撑区域判断所述车轮的预设位置;
控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悬臂活动,使得所述车轮处于所述预设位置。
这种装载调节方法使得运输车能够根据运输物的特征进行支撑区域的调整,从而让运输车运输各种运输物时都能够提供良好的支撑。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运输车001,用于运输物的承载运输,并能够通过车轮400的外扩内收实现支撑区域的控制。这种运输车001包括运输车001车身和悬挂装置。
运输车001车身包括车身本体100和连接梁200,车身本体100上具有承载面,承载面能够承托运输物,连接梁200设置在车身的两侧。
请结合参阅图2、图3和图4,悬挂装置包括悬臂300,悬臂300又包括导向件310和安装件330。导向件310上设置有导向孔311,连接梁200插入导向孔311中,并可沿连接梁200的延伸方向运动,实现悬挂装置与运输车001车身的活动连接。安装件330与导向件310连接,在安装件330上安装有车轮400,通过车轮400在路面上的滚动带动运输车001移动。悬挂装置还包括驱动件350,驱动件350的一端连接悬臂300,另一端连接运输车001车身。通过驱动件350的驱动使得悬臂300沿连接梁200的延伸方向运动,进而实现悬臂300相对靠近或远离车身本体100,带动车轮400相对靠近或远离车身本体100,从而实现运输车001支撑区域的扩大或缩小。
车轮400在路面的支撑整个运输车001,车轮400所处位置也即运输车001的支撑位置,所有车轮400共同围合形成一个支撑区域,当支撑区域过小时,运输车001的整体重心容易移出支撑区域使得运输车001容易倾翻,但是支撑区域过大时又不利于汽车通过较狭窄的区域。这种运输车001能够经由悬挂装置相对车身本体100的相对移动,实现支撑区域的改变来适应运输过程中的各种情况,以及使用不同体积和重量的运输物。
这种运输车001能够用于运输各种型号的运输物,如不同长度的各种油罐。各型号的油罐其尺寸差异非常大,为了适配各种型号的油罐,车身本体100也需要进行尺寸调整。具体的,运输车001还包括车头(图中未示出),车身本体100包括第一段110和第二段130,其中第一段110的一端连接车头,第二段130的一端连接第一段110背离车头的一端。第一段110采用可以伸缩的设计以适配各种长度的油罐。第一段110包括两个延伸件111,两个延伸件111可滑动地设置使得第一段110的整体长度能够进行改变。驱动两个延伸件111相互滑动的驱动结构可以为油缸也可以为丝杠副,此为常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当运输车001运输长度较长的油罐时,通过两个延伸件111的相互滑动展开,使得第一段110具有较长的长度,进而能够让油罐整体放置到的车身本体100上。当运输车001运输长度较短的油罐时,又可以通过两个延伸件111的相互滑动而收缩,使得第一段110具有较短的长短,进而能够提高运输车001的灵活性。
而运输车001的第二段130还需要适配油罐的弧形表面,为了使得位于第二段130上的部分承托面能够尽量贴合油罐的外表面,第二段130包括第一部131、连接部133和第二部135。连接部133连接第一部131和第二部135,第一部131具有第一承载侧面131a,第二部135具有第二承载侧面135a,夹角设置的第一承载侧面131a和第二承载侧面135a分别用于承托运输物的两侧。所述连接部133具有用于承托运输物的底部的承载底面133a。第一承载侧面131a、第二承载侧面135a和承载底面133a之间互成角度并各自贴合油罐的弧形表面,使得油罐能够得到多方位的支撑。
由于运输车001的整体支撑区域主要由两端的支撑点控制,也即通过车头位置的车轮400和车尾位置的车轮400控制。因此,在位于中部的第一段110上不设置悬挂装置,仅在第二段130设置悬挂装置控制车轮400的外扩和内收。运输车001的连接梁200均设置在第二段130的两侧。
设置在第二段130两侧的共两对悬挂装置通过相对第二段130的活动实现运输车001支撑区域的控制。这种悬挂装置的导向件310包括套筒313,在套筒313中间形成导向孔311,连接梁200的截面形状大致呈方形,且在连接梁200的两个侧腰部形成弧形面,导向孔311的截面形状与连接梁200的截面形状相同。也即,导向孔311内壁的平面部分形成止挡面,止挡面与连接梁200的外壁贴合能够阻止导向件310绕连接梁200转动。可以理解的是,导向孔311的截面也可以设置为半圆形、圆冠形、六边形等形状,只要为非圆形即可形成一个止挡面阻止导向件310绕连接梁200转动。
导向件310还包括两个安装框315,一个安装框315设置在套筒313靠近车身本体100的一端,另一个安装框315设置在套筒313远离车身本体100的一端。安装框315包括通过螺栓连接的两个半框,两个半框拼合并连接后套设在连接梁200外侧。两个安装框315之间形成铰接空间,安装件330的连接支架331的一端插入铰接空间内,一根铰接轴317依次穿过一个安装框315、连接支架331和另一个安装框315,实现导向件310和安装件330的铰接。铰接轴317平行于连接梁200的延伸方向,两个安装件330对称设置在安装框315的两侧,两个安装件330通过液压油缸连接,液压油缸提供缓冲力,使得两个安装件330受到外力时能够绕连接轴转动,并通过液压油缸的缓冲力进行缓冲。
两个安装件330对称设置在导向件310两侧的形式,可以使得导向件310受力均匀,相比于只在导向件310一侧设置安装件330的形式,两个安装件330对导向件310作用的力矩可以抵消导向件310的转动趋势,避免导向件310绕连接梁200转动。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导向件310上设置一个安装件330,可以将安装件330设置在导向件310靠近路面的一侧从而避免导向件310具有绕连接梁200转动的趋势。
安装件330还包括设置在连接支架331背离导向件310一端的轮轴,通过轮轴实现车轮400的安装,也即,车轮400的轮毂套设在轮轴外实现车轮400相对轮轴的转动。为了减少车轮400运动时的摩擦力,还可以在轮轴外设置轴承。为了便于车轮400的转向,轮轴通过转向件370与连接支架331铰接。具体的,转向件370包括铰接柱371,连接支架331背离导向件310的一端设置有平行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铰接柱371设置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并且两端分别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可转动连接,铰接柱371垂直于铰接轴317设置,轮轴设置在铰接柱371远离车身本体100的一侧,通过铰接柱371相对连接支架331的转动,使得轮轴与车身本体100的夹角变化,进而可以使得轮轴上的车轮400与车身本体100的夹角变化。
转向件370还包括偏离轮轴的方向延伸的连接臂373,驱动件350远离车身本体100的一端与连接臂373铰接,由于连接支架331与驱动件350还具有一定的位置冲突,为了便于驱动件350的安装,在连接支架331上还设置有让位孔331a以供驱动件350穿过连接支架331。驱动件350为一根液压油缸,通过驱动件350伸长可以推动悬臂300远离车身本体100,通过驱动件350缩短可以拉动悬臂300靠近车身本体100,而由于驱动件350与转向件370的连接位置相对于轮轴偏心设置,因此在通过驱动件350驱动悬臂300靠近或远离车身本体100时,还需要锁止转向件370与连接支架331的相对位置,以避免驱动件350伸长缩短时导致车轮400偏转使得运输车001转向。悬臂300还包括转动锁止件390,通过转动锁止件390使得转向件370和连接支架331的相对转动可以锁止或解锁。转动锁止件390包括伸缩件,由气缸形成的伸缩件固定在连接支架331上,伸缩件的活动端朝向铰接柱371设置。当伸缩件伸长时,其活动端抵持到铰接柱371上,使得铰接柱371与连接支架331锁止,也即转向件370与连接支架331锁止。当伸缩件缩短时,其活动端离开铰接柱371,铰接柱371恢复转动自由度,使得转向件370能够相对连接支架331转动。因此,需要将车轮400外扩或内收时,先将伸缩件伸长使得转向件370和连接支架331锁止,然后再伸长或缩短驱动件350以实现悬臂300相对远离或靠近车身本体100。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转动锁止件390也可以不采用气缸,而使用摩擦片等其他结构,只要能够控制转向件370与连接支架331的锁止与解锁即可。
驱动件350除了能够驱动悬臂300沿连接梁200的延伸方向移动外,还可以驱动车轮400偏转以实现运输车001的转向。具体的,车身本体100包括用于运输车001转向的转向组件150,转向组件150包括拉杆151和摇臂153,摇臂153可转动地设置在拉杆151,驱动件350的一端与悬臂300铰接,另一端与摇臂153铰接。一根拉杆151上设置有四个摇臂153,每个摇臂153对应一个车轮400,当拉杆151拉动时,可以同时带动四个摇臂153同步运动,从而实现该侧的四个车轮400同步偏转。位于第二段130两侧的两个转向组件150对称设置并且相互联动,使得位移一侧的四个车轮400偏转时,位移另一侧的四个车轮400同步偏转。
由于驱动件350同时控制车轮400的偏转和车轮400的外扩内收,为了使得驱动件350能够在同一时间单独控制车轮400的偏转,还需要固定悬臂300与连接梁200的相对位置。为了固定悬臂300与连接梁200的相对位置,在导向件310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在连接梁200上设置有多个沿连接梁200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二定位孔,通过定位螺栓210穿过第一定位孔和对应的第二定位孔即可实现连接梁200与悬臂300的相对固定。当连接梁200与悬臂300相对固定后,驱动件350则可以驱动车轮400相对车身本体100偏转,进而实现运输车001的转向。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驱动件350单独用于驱动车轮400靠近或远离车身本体100,而不参与驱动车轮400进行转向。此时,驱动件350可以直接作用于悬臂300的导向件310和运输车001车身,由于驱动件350直接作用于导向件310而不会因为驱动件350的运作使得车轮400偏转,因此,在这种形式下可以取消转动锁止件390。在驱动件350单独用于车轮400靠近或远离车身本体100的情况下,驱动件350可以不通过铰接的形式悬臂300或车身本体100连接,而可以直接与悬臂300及车身本体100固定,如设置以平行于连接梁200的油缸,油缸一端固定在导向件310上,另一端固定在车身本体100上,通过油缸的伸缩即可实现导向件310相对车身本体100的运动。
请参阅图5,这种运输车001需要行驶在狭窄路面时,或者运输车001运输较小的运输物比如小型油罐时,取出连接梁200和导向件310上的定位螺栓210,通过转动锁止件390使得转向件370和连接支架331之间锁止,驱动件350缩短拉动悬臂300向靠近车身本体100的方向移动,将定位螺栓210插入第一定位孔和对应的第二定位孔实现连接梁200和导向件310的位置固定,转动锁止件390解锁使得转向件370和连接支架331能够相对转动。此时,车轮400支撑在靠近车身本体100的位置,形成较小的支撑区域,但是便于避让路面的障碍物,也可以在狭窄路面上使得所有车轮400都贴合在路面上形成支撑,而转向件370和连接支架331之间能够相对转动,又不影响运输车001的转向。
请参阅图6,这种运输车001需要行驶在宽阔路面时,或者运输车001运输较大的运输物比如大型油罐时,取出连接梁200和导向件310上的定位螺栓210,通过转动锁止件390使得转向件370和连接支架331之间锁止,驱动件350伸长推动悬臂300向远离车身本体100的方向移动,将定位螺栓210插入第一定位孔和对应的第二定位孔实现连接梁200和导向件310的位置固定,转动锁止件390解锁使得转向件370和连接支架331能够相对转动。此时,车轮400支撑在远离车身本体100的位置,形成较大的支撑区域,而转向件370和连接支架331之间能够相对转动,又不影响运输车001的转向。
请参阅图7,这种运输车001需要转向时,先通过定位螺栓210固定连接梁200和导向件310的相对位置,然后通过控制拉杆151的运动,使得驱动件350相对运动,再经由驱动件350带动转向件370相对导向件310转动使得车轮400偏转。
通过这种运输车001能够实现车辆在各种路面上的形式,一方面保证运输车001的支撑区域使得运输车001行驶平稳,另一方面可以使得遇到特殊情况时将车轮400收回至靠近车身本体100以进行避障。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8,本申请的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装载调节方法,使用实施例一提供的运输车001实现,包括步骤:
S101,根据运输物的大小和体积,通过计算或者直接经验判断出需要的支撑区域。支撑区域也即离车身本体100最外侧的轮胎之间形成的区域。如果支撑区域与目前的支撑区域不同,则继续进行步骤S102,如果相同则可以停止后续步骤。
S102,根据之前得到的支撑区域判断车轮400的预设位置。
S103,通过将定位螺栓210抽出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使得悬臂300与连接梁200解锁,进而使得悬臂300能够相对连接梁200活动。
S104,控制驱动件350驱动悬臂300活动,使得车轮400处于预设位置。
S105,通过将定位螺栓210插入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使得悬臂300和连接梁200锁止,以防止悬臂300再相对连接梁200活动。
具体的,在步骤S103后还包括步骤S103’:通过伸缩件的活动端抵持转向件370,以防止转向件370相对连接支架331转动。
对应的,在步骤S104后还包括步骤S104’:通过伸缩件的活动端离开转向件370,以使得转向件370能够相对连接支架331转动。
这种装载调节方法能够通过运输物的大小进行运输车001外车轮400位置的调整,进而为运输车001提供稳定的支撑。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申请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申请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申请所公开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身本体,具有用于承载运输物的承载面;
连接梁,设置在所述车身本体的两侧;
悬臂,包括导向件和安装件,所述导向件与所述连接梁活动配合,所述安装件与所述导向件连接并向远离所述连接梁的方向延伸;
车轮,设置在所述安装件上;
驱动件,一端连接所述悬臂,另一端连接所述车身本体,用于驱动所述悬臂相对所述连接梁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车头;
车身本体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连接所述车头和所述第二段;
所述连接梁设置在所述第二段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包括至少两个延伸件,所述至少两个延伸件可活动设置使得所述第二段能够相对靠近或远离所述车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包括第一部、连接部和第二部;
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
所述第一部具有第一承载侧面,所述第二部具有第二承载侧面,夹角设置的所述第一承载侧面和所述第二承载侧面分别用于承托所述运输物的两侧;
所述连接部具有用于承托所述运输物的底部的承载底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包括连接支架和轮轴,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导向件铰接,所述轮轴铰接在所述连接支架背离所述导向件的一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还包括:
转向件,与所述安装件铰接,所述车轮通过所述转向件设置在所述安装件上;
转动锁止件,设置在所述悬臂上,用于锁止所述转向件与所述安装件的相对位置;
所述驱动件一端连接所述转向件,另一端连接所述车身本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本体还包括转向组件,所述转向组件包括:
拉杆;
摇臂,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拉杆;
所述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悬臂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摇臂铰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上沿所述连接梁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定位孔;
所述导向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孔重叠配合的第二定位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上沿所述连接梁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定位孔;
所述导向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孔重叠配合的第二定位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上还设置有让位孔;
所述驱动件穿过所述让位孔,一端与所述悬臂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车身本体铰接。
CN202120050041.7U 2021-01-09 2021-01-09 运输车 Active CN2149288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50041.7U CN214928806U (zh) 2021-01-09 2021-01-09 运输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50041.7U CN214928806U (zh) 2021-01-09 2021-01-09 运输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28806U true CN214928806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122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50041.7U Active CN214928806U (zh) 2021-01-09 2021-01-09 运输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288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64399A (en) Track-type carriage system for heavy vehicles
US6811454B2 (en) Suspension system
ES2864401T3 (es) Sistema de suspensión de un vehículo
CN210526700U (zh) 一种新型停车agv小车
CN111619296B (zh) 一种轮系运动装置用悬挂系统、汽车
WO2013086770A1 (zh) 一种超长物件汽车运输装置
US3653332A (en) Convertible rail-highway vehicle
WO2005056308A1 (en) Wheel track adjustment system
CN112757861A (zh) 运输车及装载调节方法
US4492389A (en) High-lift hydraulic axle
CN214930081U (zh) 运输车身及运输车
EP3208161B1 (de) Fahrgestell
CN214928806U (zh) 运输车
US5042957A (en) Moving type three-dimensional road
CN214928805U (zh) 悬挂装置及运输车
CN112744042A (zh) 悬挂装置及运输车
CN212289389U (zh) 一种双轴式一轴直线伸缩一轴弧形伸缩的车桥
CN111572280B (zh) 一轴弧形一轴直线伸缩调长式车桥及调轮距的方法
CN111572281B (zh) 双轴弧形伸缩调长式车桥及调轮距的方法
CA2129851A1 (en) Vehicle with retractable wheel
CN212289387U (zh) 一种双轴直线伸缩调长度的车桥
JP2569933B2 (ja) 車両の後輪操舵装置
CN114056021A (zh) 半独立悬架系统及起重机
CN113277447A (zh) 一种模块化大型筒状结构自动装卸固定装置
CN112282456B (zh) 重载车辆搬运器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