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10069U - 一种全自动腿部抗肌肉萎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腿部抗肌肉萎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10069U
CN214910069U CN202121410464.1U CN202121410464U CN214910069U CN 214910069 U CN214910069 U CN 214910069U CN 202121410464 U CN202121410464 U CN 202121410464U CN 214910069 U CN214910069 U CN 2149100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pulley
fixedly connected
block
muscular atrophy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1046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和龙
宋子龙
李金斗
贾玮
文思硕
程文韬
赵霞
刘子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41046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100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100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100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腿部抗肌肉萎缩装置,属于锻炼装置领域,包括:底板;安装升降机构,安装升降机构设置于底板上;升降板,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转动可以实现第一皮带轮转动,通过限位壳转动可以实现移动块做局部圆周运动,通过移动块移动可以实现L型支撑块做局部圆周运动,通过L型支撑块的设置可以放置患者的脚,从而实现患者的腿部锻炼,通过电动伸缩杆伸缩可以实现移动块移动,通过移动块移动可以实现L型支撑块移动,通过调节L型支撑块的位置,可以更具患者的腿长而改变L型支撑块的位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腿部肌肉萎缩之后患者无法自行的进行锻炼,使得患者腿部的肌肉无法自己进行锻炼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全自动腿部抗肌肉萎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锻炼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腿部抗肌肉萎缩装置。
背景技术
意外或者疾病会使人患者长期卧床,而长期缺乏锻炼会导致肌肉的萎缩,特别是人腿部的肌肉,长时间不运动使腿部肌肉退化,病愈后患者无法正常行走,此种情况靠药物无法完全解决,需要辅助肌肉的康复训练以恢复肌肉力量。
现有的患者腿部肌肉萎缩之后需要通过锻炼来阻止肌肉萎缩,由于腿部肌肉萎缩之后患者无法自行的进行锻炼,使得患者腿部的肌肉无法自己进行锻炼,从而需要一种辅助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腿部抗肌肉萎缩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腿部肌肉萎缩之后患者无法自行的进行锻炼,使得患者腿部的肌肉无法自己进行锻炼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腿部抗肌肉萎缩装置,包括:
底板;
安装升降机构,所述安装升降机构设置于底板上;
升降板,所述升降板通过丝杆套连接于安装升降机构上;
调节转动机构,所述调节转动机构设置有两组,且两组调节转动机构对称设置,两组所述调节转动机构均设置于升降板上;
L型支撑块,所述L型支撑块设置有两个,每个所述L型支撑块设置于每组调节转动机构上;
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均固定连接于升降板的下端;以及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于每个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且每个传动机构还与每组调节转动机构连接以实现传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调节转动机构包括升降部件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于底板的上端,所述安装板用于安装升降板,所述升降部件设置于底板和安装板上,所述升降部件与丝杆套连接以实现升降板升降。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升降部件包括安装孔、第二伺服电机、第三皮带轮、第二传动皮带、第四皮带轮和丝杆,所述安装孔开设于安装板的侧端,所述丝杆转动连接于安装孔的上下内壁之间,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固定连接于底板的上端,所述第三皮带轮固定连接于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皮带轮固定连接于丝杆的表面上,所述第二传动皮带传动连接于第三皮带轮与第四皮带轮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每组所述调节转动机构均包括安装块、转轴、限位壳、移动块、电动伸缩杆和连接块,所述安装块固定连接于升降板的侧端,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安装块的侧端,且转轴活动贯穿安装块并延伸至安装块的外侧,所述限位壳固定连接于转轴的侧端,所述移动块活动插接于限位壳的下端,且移动块的上部延伸至限位壳内,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于移动块的侧端,所述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于限位壳的侧端,且电动伸缩杆的伸长端与连接块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每组所述传动机构均包括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和第一传动皮带,所述第一皮带轮固定连接于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皮带轮固定连接于转轴的侧端,所述第一传动皮带传动连接于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升降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所述升降板的上端开设有两个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安装板的侧端开设有两个滑动槽,所述升降板的一侧端固定连接有两个T型滑块,每个所述T型滑块滑动连接于每个滑动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底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四个均匀分布的万向轮,所述安装板的一侧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扶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方案中,通过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转动可以实现第一皮带轮转动,通过第一皮带轮转动可以实现第二皮带轮转动,通过第二皮带轮转动可以实现限位壳转动,通过限位壳转动可以实现移动块做局部圆周运动,通过移动块移动可以实现L型支撑块做局部圆周运动,通过L型支撑块的设置可以放置患者的脚,从而实现患者的腿部锻炼,通过电动伸缩杆伸缩可以实现移动块移动,通过移动块移动可以实现L型支撑块移动,通过调节L型支撑块的位置,可以更具患者的腿长而改变L型支撑块的位置。
2、本方案中,通过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转动可以实现第三皮带轮转动,通过第三皮带轮转动可以实现第四皮带轮转动,通过第四皮带轮转动可以实现丝杆转动,通过丝杆转动可以实现丝杆套升降,通过丝杆套升降可以带动升降板升降,通过升降板升降,可以便于不同身高的患者坐在升降板上,通过扶手和万向轮的设置便于移动装置。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块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动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皮带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万向轮;3、扶手;4、安装板;5、安装孔;6、滑动槽;7、限位板;8、凹槽;9、升降板;10、限位壳;11、移动块;12、L型支撑块;13、T型滑块;14、丝杆套;15、第一皮带轮;16、第一传动皮带;17、第二皮带轮;18、电动伸缩杆;19、连接块;20、安装块;21、第一伺服电机;22、转轴;23、丝杆;24、第二传动皮带;25、第三皮带轮;26、第二伺服电机;27、第四皮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5,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自动腿部抗肌肉萎缩装置,包括:
底板1;
安装升降机构,安装升降机构设置于底板1上;
升降板9,升降板9通过丝杆套14连接于安装升降机构上;
调节转动机构,调节转动机构设置有两组,且两组调节转动机构对称设置,两组调节转动机构均设置于升降板9上;
L型支撑块12,L型支撑块12设置有两个,每个L型支撑块12设置于每组调节转动机构上;
第一伺服电机21,第一伺服电机21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伺服电机21均固定连接于升降板9的下端;以及
传动机构,传动机构设置有两组,每组传动机构设置于每个第一伺服电机21的输出端,且每个传动机构还与每组调节转动机构连接以实现传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丝杆套14螺纹连接于丝杆23的表面上,每个L型支撑块12固定连接于每个移动块11的下端,升降板9固定连接于丝杆套14的侧端,通过升降板9与丝杆套14之间固定连接,可以实现丝杆套14升降带动升降板9升降。
具体的,调节转动机构包括升降部件和安装板4,安装板4固定连接于底板1的上端,安装板4用于安装升降板9,升降部件设置于底板1和安装板4上,升降部件与丝杆套14连接以实现升降板9升降。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升降部件与丝杆套14连接以实现升降板9升降。
具体的,升降部件包括安装孔5、第二伺服电机26、第三皮带轮25、第二传动皮带24、第四皮带轮27和丝杆23,安装孔5开设于安装板4的侧端,丝杆23转动连接于安装孔5的上下内壁之间,第二伺服电机26固定连接于底板1的上端,第三皮带轮25固定连接于第二伺服电机26的输出端,第四皮带轮27固定连接于丝杆23的表面上,第二传动皮带24传动连接于第三皮带轮25与第四皮带轮27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安装孔5用于安装丝杆23,通过第二伺服电机26与第三皮带轮25之间固定连接,可以实现第三皮带轮25转动,第三皮带轮25与第四皮带轮27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皮带24,可以实现第四皮带轮27转动,通过第四皮带轮27与丝杆23之间固定连接,可以实现丝杆23转动,通过丝杆23与丝杆套14之间螺纹连接,可以实现丝杆套14升降。
具体的,每组调节转动机构均包括安装块20、转轴22、限位壳10、移动块11、电动伸缩杆18和连接块19,安装块20固定连接于升降板9的侧端,转轴22转动连接于安装块20的侧端,且转轴22活动贯穿安装块20并延伸至安装块20的外侧,限位壳10固定连接于转轴22的侧端,移动块11活动插接于限位壳10的下端,且移动块11的上部延伸至限位壳10内,连接块19固定连接于移动块11的侧端,电动伸缩杆18固定连接于限位壳10的侧端,且电动伸缩杆18的伸长端与连接块19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安装块20用于安装转轴22,通过转轴22与限位壳10之间固定连接,可以实现转轴22转动带动限位壳10转动,通过移动块11插接于限位壳10内,可以限制移动块11的位置,通过电动伸缩杆18伸缩可以实现连接块19移动,电动伸缩杆18的内部构造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故此不再赘述,通过连接块19与移动块11之间固定连接,可以实现移动块11移动,通过移动块11与L型支撑块12之间固定连接,可以实现L型支撑块12升降。
具体的,每组传动机构均包括第二皮带轮17、第一皮带轮15和第一传动皮带16,第一皮带轮15固定连接于第一伺服电机21的输出端,第二皮带轮17固定连接于转轴22的侧端,第一传动皮带16传动连接于第一皮带轮15与第二皮带轮17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第一伺服电机21与第一皮带轮15之间固定连接,可以实现第一皮带轮15转动,第一皮带轮15与第二皮带轮17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皮带16,可以实现第二皮带轮17转动,通过第二皮带轮17与转轴22之间固定连接,可以实现转轴22转动。
具体的,请参阅图1,升降板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7,升降板9的上端开设有两个凹槽8。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限位板7起到限位作用,升降板9的上端开设有两个凹槽8。
具体的,请参阅图1、2、4,安装板4的侧端开设有两个滑动槽6,升降板9的一侧端固定连接有两个T型滑块13,每个T型滑块13滑动连接于每个滑动槽6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T型滑块13滑动连接于滑动槽6内,可以限制升降板9的位置。
具体的,请参阅图1,底板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四个均匀分布的万向轮2,安装板4的一侧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扶手3。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万向轮2和扶手3的设置便于移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腿部抗肌肉萎缩装置的工作原理或工作过程为:启动第二伺服电机26,第二伺服电机26的输出端转动带动第三皮带轮25转动,第三皮带轮25转动带动第二传动皮带24转动,第二传动皮带24转动带动第四皮带轮27转动,第四皮带轮27转动带动丝杆23转动,丝杆23转动带动丝杆套14升降,丝杆套14升降带动升降板9升降,电动伸缩杆18伸缩带动连接块19移动,连接块19移动带动移动块11移动,移动块11移动带动L型支撑块12移动,启动第一伺服电机21,第一伺服电机21的输出端转动带动第一皮带轮15转动,第一皮带轮15转动带动第一传动皮带16转动,第一传动皮带16转动带动第二皮带轮17转动,第二皮带轮17转动带动转轴22转动,转轴22转动带动限位壳10转动,限位壳10转动带动移动块11做圆周运动,移动块11移动带动L型支撑块12做圆周运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全自动腿部抗肌肉萎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1);
安装升降机构,所述安装升降机构设置于底板(1)上;
升降板(9),所述升降板(9)通过丝杆套(14)连接于安装升降机构上;
调节转动机构,所述调节转动机构设置有两组,且两组调节转动机构对称设置,两组所述调节转动机构均设置于升降板(9)上;
L型支撑块(12),所述L型支撑块(12)设置有两个,每个所述L型支撑块(12)设置于每组调节转动机构上;
第一伺服电机(21),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1)均固定连接于升降板(9)的下端;以及
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于每个第一伺服电机(21)的输出端,且每个传动机构还与每组调节转动机构连接以实现传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腿部抗肌肉萎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转动机构包括升降部件和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固定连接于底板(1)的上端,所述安装板(4)用于安装升降板(9),所述升降部件设置于底板(1)和安装板(4)上,所述升降部件与丝杆套(14)连接以实现升降板(9)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腿部抗肌肉萎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部件包括安装孔(5)、第二伺服电机(26)、第三皮带轮(25)、第二传动皮带(24)、第四皮带轮(27)和丝杆(23),所述安装孔(5)开设于安装板(4)的侧端,所述丝杆(23)转动连接于安装孔(5)的上下内壁之间,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6)固定连接于底板(1)的上端,所述第三皮带轮(25)固定连接于第二伺服电机(26)的输出端,所述第四皮带轮(27)固定连接于丝杆(23)的表面上,所述第二传动皮带(24)传动连接于第三皮带轮(25)与第四皮带轮(27)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腿部抗肌肉萎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调节转动机构均包括安装块(20)、转轴(22)、限位壳(10)、移动块(11)、电动伸缩杆(18)和连接块(19),所述安装块(20)固定连接于升降板(9)的侧端,所述转轴(22)转动连接于安装块(20)的侧端,且转轴(22)活动贯穿安装块(20)并延伸至安装块(20)的外侧,所述限位壳(10)固定连接于转轴(22)的侧端,所述移动块(11)活动插接于限位壳(10)的下端,且移动块(11)的上部延伸至限位壳(10)内,所述连接块(19)固定连接于移动块(11)的侧端,所述电动伸缩杆(18)固定连接于限位壳(10)的侧端,且电动伸缩杆(18)的伸长端与连接块(19)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腿部抗肌肉萎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传动机构均包括第二皮带轮(17)、第一皮带轮(15)和第一传动皮带(16),所述第一皮带轮(15)固定连接于第一伺服电机(21)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皮带轮(17)固定连接于转轴(22)的侧端,所述第一传动皮带(16)传动连接于第一皮带轮(15)与第二皮带轮(17)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腿部抗肌肉萎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板(7),所述升降板(9)的上端开设有两个凹槽(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腿部抗肌肉萎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的侧端开设有两个滑动槽(6),所述升降板(9)的一侧端固定连接有两个T型滑块(13),每个所述T型滑块(13)滑动连接于每个滑动槽(6)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腿部抗肌肉萎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四个均匀分布的万向轮(2),所述安装板(4)的一侧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扶手(3)。
CN202121410464.1U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全自动腿部抗肌肉萎缩装置 Active CN2149100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10464.1U CN214910069U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全自动腿部抗肌肉萎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10464.1U CN214910069U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全自动腿部抗肌肉萎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10069U true CN214910069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77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10464.1U Active CN214910069U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全自动腿部抗肌肉萎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100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0104363A2 (ko) 복합 벤치프레스
CN213250926U (zh) 神经内科护理用康复椅
CN214910069U (zh) 一种全自动腿部抗肌肉萎缩装置
CN214273057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支撑装置
CN210369819U (zh) 一种移动式建筑施工升降平台
CN216190726U (zh) 一种消防管道安装平台
CN212187623U (zh) 改进型健身用跑步器械
CN209994293U (zh) 一种磁悬浮系统辅助安放设备
CN209864582U (zh) 一种急诊科心肺复苏机
CN209872174U (zh) 一种压缩机组维修用起吊装置
CN214062819U (zh) 一种带有两种驱动方式的遮阳装置
CN215778977U (zh) 一种膝关节拉伸固定装置
CN214910143U (zh) 一种老年人辅助行走的动态平衡装置
CN220588581U (zh) 一种术后咳嗽侧身拍打装置
CN211131941U (zh) 一种医用手术床用底座
CN215739513U (zh) 一种神经外科用手臂托架
CN112535835B (zh) 恒力举重器
CN218541423U (zh) 一种厂房建设用施工台架
CN219595043U (zh) 一种增强稳定性的护理床
CN215779329U (zh) 一种呼吸内科的多功能病床用拍背护理装置
CN215669048U (zh) 一种防止施工平台侧向滑移的装置
CN218643797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智能建造用施工升降平台
CN217756557U (zh) 一种大型平衡吊
CN212882541U (zh) 一种实验室用升降台
CN219398074U (zh) 一种腿部拉伸锻炼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