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09479U - 重症患者专用起坐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重症患者专用起坐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09479U
CN214909479U CN202120171210.2U CN202120171210U CN214909479U CN 214909479 U CN214909479 U CN 214909479U CN 202120171210 U CN202120171210 U CN 202120171210U CN 214909479 U CN214909479 U CN 2149094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ard
patient
locking
leaning
ma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7121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丹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017121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094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094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094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症患者专用起坐辅助装置,包括倚靠板和座椅板,所述倚靠板底部端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杆,所述座椅板顶部端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二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杆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均设置有供第一连接杆摆动以实现倚靠板在座椅板上沿扇形轨迹方向进行摆动的连接件,每个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均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一连接杆摆动的锁紧件,所述倚靠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患者身躯的定位件,所述座椅板上设置有供患者借力以调整身姿的辅助件。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重症患者难以自主坐起且难以保持长久坐姿的问题。

Description

重症患者专用起坐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重症患者专用起坐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ICU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又称加强监护病房综合治疗室,治疗、护理、康复均可同步进行,为重症或昏迷患者提供隔离场所和设备。ICU把危重病人集中起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予最佳保障,以期得到良好的救治效果。ICU设有中心监护站,直接观察所有监护的病床。因为icu病房内家属不可以进行照顾,大多数病人是由医护人员或护工进行照料,重症病人长时间的躺姿容易影响脊椎等身体组织,因此常常需要让患者保持一定的坐姿,以免身体出现其他病症,而有些重症病人其因病症或丧失行动能力等原因难以自主从病床上坐起,每次坐起的时候都需要大量的人员进行推助,且病人在坐起后难以自主保持坐姿,需要护工长时间助力患者,才能让患者保持长时间的坐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症患者专用起坐辅助装置,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重症患者难以自主坐起且难以保持长久坐姿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症患者专用起坐辅助装置,包括倚靠板和座椅板,所述倚靠板底部端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杆,所述座椅板顶部端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二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杆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均设置有供第一连接杆摆动以实现倚靠板在座椅板上沿扇形轨迹方向进行摆动的连接件,每个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均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一连接杆摆动的锁紧件,所述倚靠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患者身躯的定位件,所述座椅板上设置有供患者借力以调整身姿的辅助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医护人员将倚靠板和座椅板平放在病床上,然后推动患者身躯,使得患者逐渐从病床挪动到倚靠板和座椅板上,此时患者屁股位置放置在座椅板上,而患者背部位置放置在倚靠板上,医护人员托起倚靠板使得患者上半身逐渐抬起,当倚靠板摆动至一定角度后,医护人员通过锁紧件限制第一连接杆摆动,使得倚靠板无法在座椅板上沿扇形轨迹方向进行摆动,此时患者呈坐起状态,医护人员挪动座椅板并转动座椅板使得患者腿部朝向病床一侧,此时患者腿部可自然垂立于病床一侧,整个身姿呈自然舒展状,之后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定位件固定患者身躯,避免患者上半身歪斜使得患者胸膛与腿部接触导致患者呼吸困难的问题,同时患者可以通过辅助件来调整身姿或维持坐姿;上述技术的设置方便医护人员辅助重症患者坐起,同时让重症患者能够独自保持长时间的坐姿而不会摔倒在病床上,避免出现重症患者摔倒在病床上导致身体受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外壁上均设置有配合块,所述配合块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配合槽,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内壁上靠近各自相邻配合块的位置均设置有插块,所述配合块为连接件,两个所述插块均与各自相邻的配合槽插接配合设置,两个所述锁紧件分别设置在两个配合块上,所述插块外周壁上周向开设有若干个锁紧孔,所述配合块上开设有自锁孔,所述自锁孔与配合槽连通设置,所述锁紧件由上盖体和下盖体组成,所述上盖体与下盖体同轴堆叠设置,所述下盖体底面上凸起有自锁块,所述自锁块与自锁孔螺纹配合设置,所述自锁块上沿其自身长度方向中空贯穿有通槽,所述下盖体顶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通槽连通设置,所述通槽内滑移设置有锁紧块,所述锁紧块一端与其中一个锁紧孔插接配合设置,另一端穿出通孔后与上盖体底面连接,所述下盖体顶面上凹陷有两个复位槽,两个所述复位槽内均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复位槽最深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上盖体底面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当需要摆动倚靠板时,医护人员拧动下盖体使得自锁块逐渐转出自锁孔,此时锁紧块随着自锁块的上移而上移,且锁紧块一端逐渐脱离锁紧孔,当锁紧块一端完全脱离锁紧孔后,插块可以在配合槽内转动,此时第一连接杆可以进行摆动使得倚靠板能够联动并逐渐与座椅板呈垂直状,当医护人员调整好倚靠板角度后,将自锁块逐渐拧回自锁孔使得下盖体复位,此时锁紧块一端逐渐插入锁紧孔使得插块无法在配合槽内转动,当倚靠板还需要进行角度微调时,医护人员只需要上提上盖体使得上盖体与下盖体分离,此时随着上盖体的上移带动锁紧块在滑槽内的上移,使得锁紧块一端逐渐脱离锁紧孔,此时医护人员可轻微摆动倚靠板以达到微调的目的,当调整完毕后医护人员松开上盖体,此时上盖体受到复位弹簧形变复位的影响而重新贴合在下盖体上,使得锁紧块一端能够自行插设在锁紧孔中使插块无法在配合槽内转动;通过上述技术的设置方便医护人员摆动倚靠板,使得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病状来调节倚靠板倾斜角度,且通过上述技术使患者能够以不同坐姿坐在病床上,方便重症患者长时间坐立,而上述技术中上盖体和下盖体的联动设置方便医护人员对倚靠板的倾斜角度进行微调,以让患者更好适应坐姿,且上述技术中复位弹簧的设定能够确保微调好的倚靠板能够第一时间受到限制而无法摆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件包括弹力带,所述弹力带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粘接端,所述连接端和粘接端均由魔术贴材质制成,所述连接端绕倚靠板一周后与粘接端粘接配合设置,所述弹力带外周壁上设置有捆绑带,所述捆绑带和弹力带均由弹性材质制成,所述捆绑带一端与弹力带外周壁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外界病床栏杆进行捆绑的捆绑端;上述技术中魔术贴材质为现有技术,魔术贴一面是由细小柔软的纤维构成的圆毛面,另一面是较硬带钩的刺毛面,其通过圆毛面和刺毛面的勾挂实现圆毛面与刺毛面的粘接,应用到本技术当中即连接端表面为圆毛面,而粘接端表面为刺毛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当患者倚靠在倚靠板上后,医护人员将粘接端与连接端进行粘接,使得弹力带形成一个环形并套设在重症患者腰上,然后将捆绑带的捆绑端与病床栏杆进行捆绑,防止倚靠板从病床上掉落下去,同时也防止患者从病床上摔落;上述技术中弹力带的设置能够使患者稳固的坐在座椅板上,避免患者前倾摔落在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辅助件包括设置在座椅板底部端面上的卡接块,所述卡接块上设置有螺纹槽,所述辅助件为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由横向杆和竖向杆组成,所述竖向杆一端与螺纹槽螺纹连接配合,另一端与横向杆中心处连接,所述横向杆和竖向杆组合呈“T”字形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当患者坐好之后,医护人员将竖向杆一端与螺纹槽螺纹连接,此时竖向杆固定在卡接块上;上述技术中竖向杆的设置方便患者将手搭在横向杆上,同时方便患者通过横向杆进行借力以方便调整坐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与倚靠板连接的一端均为伸缩端,所述倚靠板底部端面上对应两个第一连接杆位置均开设有开槽,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伸缩端均滑移设置在各自对应的开槽内,所述伸缩端外周壁上沿伸缩端长度方向依次排布有若干个调节孔,所述倚靠板两侧壁上均开设有固定孔,两个所述固定孔上均插设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穿过对应固定孔后与其中某个调节孔插接配合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的是: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实际身高来调整倚靠板在座椅板上的高度,医护人员可以先拔出调节柱,使得第一连接杆的伸缩端可以在开槽内进行滑移,此时医护人员上提倚靠板直至一定高度,当患者背部能够靠在倚靠板上时,医护人员将调节柱穿过固定孔后与其中一个调节孔插接配合,此时伸缩端受到调节柱和固定孔的限制无法在开槽内滑移;通过上述技术的设置使得医护人员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倚靠板在座椅板上的高度,确保患者能够舒适的坐在倚靠板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未使用状态三维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三维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杆三维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连接杆三维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上盖体与下盖体组合三维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下盖体三维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症患者专用起坐辅助装置,包括倚靠板1和座椅板2,所述倚靠板1底部端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杆11,所述座椅板2顶部端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二连接杆21,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11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杆21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第二连接杆21上均设置有供第一连接杆11摆动以实现倚靠板1在座椅板2上沿扇形轨迹方向进行摆动的连接件,每个所述第二连接杆21上均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一连接杆11摆动的锁紧件,所述倚靠板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患者身躯的定位件,所述座椅板2上设置有供患者借力以调整身姿的辅助件,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21外壁上均设置有配合块211,所述配合块211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配合槽212,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11内壁上靠近各自相邻配合块211的位置均设置有插块111,所述配合块211为连接件,两个所述插块111均与各自相邻的配合槽212插接配合设置,两个所述锁紧件分别设置在两个配合块211上,所述插块111外周壁上周向开设有若干个锁紧孔112,所述配合块211上开设有自锁孔213,所述自锁孔213与配合槽212连通设置,所述锁紧件由上盖体31和下盖体32组成,所述上盖体31与下盖体32同轴堆叠设置,所述下盖体32底面上凸起有自锁块321,所述自锁块321与自锁孔213螺纹配合设置,所述自锁块321上沿其自身长度方向中空贯穿有通槽322,所述下盖体32顶面上开设有通孔323,所述通孔323与通槽322连通设置,所述通槽322内滑移设置有锁紧块311,所述锁紧块311一端与其中一个锁紧孔112插接配合设置,另一端穿出通孔323后与上盖体31底面连接,所述下盖体32顶面上凹陷有两个复位槽324,两个所述复位槽324内均设置有复位弹簧325,所述复位弹簧325一端与复位槽324最深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上盖体31底面连接,所述定位件包括弹力带4,所述弹力带4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粘接端,所述连接端和粘接端均由魔术贴材质制成,所述连接端绕倚靠板1一周后与粘接端粘接配合设置,所述弹力带4外周壁上设置有捆绑带41,所述捆绑带41和弹力带4均由弹性材质制成,所述捆绑带41一端与弹力带4外周壁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外界病床栏杆进行捆绑的捆绑端,所述辅助件包括设置在座椅板2底部端面上的卡接块5,所述卡接块5上设置有螺纹槽51,所述辅助件为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由横向杆52和竖向杆53组成,所述竖向杆53一端与螺纹槽51螺纹连接配合,另一端与横向杆52中心处连接,所述横向杆52和竖向杆53组合呈“T”字形设置,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11与倚靠板1连接的一端均为伸缩端113,所述倚靠板1底部端面上对应两个第一连接杆11位置均开设有开槽13,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11伸缩端113均滑移设置在各自对应的开槽13内,所述伸缩端113外周壁上沿伸缩端113长度方向依次排布有若干个调节孔114,所述倚靠板1两侧壁上均开设有固定孔14,两个所述固定孔14上均插设有调节柱15,所述调节柱15穿过对应固定孔14后与其中某个调节孔114插接配合设置。
医护人员将倚靠板1和座椅板2平放在病床上,然后推动患者身躯,使得患者逐渐从病床挪动到倚靠板1和座椅板2上,此时患者屁股位置放置在座椅板2上,而患者背部位置放置在倚靠板1上,医护人员托起倚靠板1使得患者上半身逐渐抬起,当倚靠板1摆动至一定角度后,医护人员通过锁紧件限制第一连接杆11摆动,使得倚靠板1无法在座椅板2上沿扇形轨迹方向进行摆动,此时患者呈坐起状态,医护人员挪动座椅板2并转动座椅板2使得患者腿部朝向病床一侧,此时患者腿部可自然垂立于病床一侧,整个身姿呈自然舒展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重症患者专用起坐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倚靠板和座椅板,所述倚靠板底部端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杆,所述座椅板顶部端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二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杆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均设置有供第一连接杆摆动以实现倚靠板在座椅板上沿扇形轨迹方向进行摆动的连接件,每个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均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一连接杆摆动的锁紧件,所述倚靠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患者身躯的定位件,所述座椅板上设置有供患者借力以调整身姿的辅助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患者专用起坐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外壁上均设置有配合块,所述配合块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配合槽,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内壁上靠近各自相邻配合块的位置均设置有插块,所述配合块为连接件,两个所述插块均与各自相邻的配合槽插接配合设置,两个所述锁紧件分别设置在两个配合块上,所述插块外周壁上周向开设有若干个锁紧孔,所述配合块上开设有自锁孔,所述自锁孔与配合槽连通设置,所述锁紧件由上盖体和下盖体组成,所述上盖体与下盖体同轴堆叠设置,所述下盖体底面上凸起有自锁块,所述自锁块与自锁孔螺纹配合设置,所述自锁块上沿其自身长度方向中空贯穿有通槽,所述下盖体顶面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通槽连通设置,所述通槽内滑移设置有锁紧块,所述锁紧块一端与其中一个锁紧孔插接配合设置,另一端穿出通孔后与上盖体底面连接,所述下盖体顶面上凹陷有两个复位槽,两个所述复位槽内均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复位槽最深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上盖体底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患者专用起坐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弹力带,所述弹力带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粘接端,所述连接端和粘接端均由魔术贴材质制成,所述连接端绕倚靠板一周后与粘接端粘接配合设置,所述弹力带外周壁上设置有捆绑带,所述捆绑带和弹力带均由弹性材质制成,所述捆绑带一端与弹力带外周壁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外界病床栏杆进行捆绑的捆绑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患者专用起坐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件包括设置在座椅板底部端面上的卡接块,所述卡接块上设置有螺纹槽,所述辅助件为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由横向杆和竖向杆组成,所述竖向杆一端与螺纹槽螺纹连接配合,另一端与横向杆中心处连接,所述横向杆和竖向杆组合呈“T”字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患者专用起坐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与倚靠板连接的一端均为伸缩端,所述倚靠板底部端面上对应两个第一连接杆位置均开设有开槽,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伸缩端均滑移设置在各自对应的开槽内,所述伸缩端外周壁上沿伸缩端长度方向依次排布有若干个调节孔,所述倚靠板两侧壁上均开设有固定孔,两个所述固定孔上均插设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穿过对应固定孔后与其中某个调节孔插接配合设置。
CN202120171210.2U 2021-01-21 2021-01-21 重症患者专用起坐辅助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9094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71210.2U CN214909479U (zh) 2021-01-21 2021-01-21 重症患者专用起坐辅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71210.2U CN214909479U (zh) 2021-01-21 2021-01-21 重症患者专用起坐辅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09479U true CN214909479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802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71210.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909479U (zh) 2021-01-21 2021-01-21 重症患者专用起坐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094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48790A (en) Selectively arrangeable cushion assembly
US5661860A (en) Eye surgery recovery apparatus
US2719568A (en) Invalid walking and exercising apparatus
US8286285B2 (en) Orthopedic support pillow
US9015882B2 (en) Transformable bed for examinations in pediatric ophthalmology
DE102009004604A9 (de) Liegesystem für Bauchlieger mit Stufenlagerung
CN214909479U (zh) 重症患者专用起坐辅助装置
ES2618006T3 (es) Ortesis de abducción de hombro
WO2012095542A1 (es) Dispositivo de apoyo parieto-occipital para sujeción lateral de la cabeza en camas con el respaldo elevado
CN210096166U (zh) 一种可调节的俯卧位通气枕
CN211157123U (zh) 一种辅助牵引装置
US9925097B2 (en) Portable stretcher
US8555432B2 (en) Single patient disposable lift strap device and method to use the device
CN206355200U (zh) 颈椎腰椎悬吊牵引装置
CN103070584A (zh) 高度可调式头枕
CN211300542U (zh) 一种驼背矫正器
ITPD20010107A1 (it) Seduta per disabili
CN112826693A (zh) 一种小儿临床噎塞处理装置
CN208770104U (zh) 三段式可调节按摩支撑护腰带
CN110742767A (zh) 充气式体位固定调节垫
CN218685123U (zh) 一种检查辅助器
CN216455775U (zh) 一种ards通气治疗用俯卧位用具
WO2013118309A1 (ja) 頭・頸・医療サポート枕
CN218187692U (zh) 一种心脏外科术后护理康复训练装置
CN217828094U (zh) 用于方便甲状腺手术的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