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05861U - 一种炒菜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炒菜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05861U
CN214905861U CN202120689054.9U CN202120689054U CN214905861U CN 214905861 U CN214905861 U CN 214905861U CN 202120689054 U CN202120689054 U CN 202120689054U CN 214905861 U CN214905861 U CN 2149058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h
box
frame
baffle
l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8905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戚玉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Xianshida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Xianshida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Xianshida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Xianshida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8905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058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058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058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炒菜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炒菜机。本实用新型所述炒菜机,包括锅体、炒菜仓、第一驱动机构、导菜架和配菜盒,所述锅体安装于所述炒菜仓中,所述导菜架转动连接于所述炒菜仓内部且所述导菜架位于所述锅体的上方,所述配菜盒与所述导菜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导菜架转动以带动所述配菜盒进行投菜。当需要进行投菜时,将配菜盒与所述导菜架连接,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所述导菜架进行投菜,炒菜过程中,导菜架和配菜盒内置于所述炒菜仓中,可以避免外置的投菜机构误碰导致的不必要的风险。而所述炒菜机顶部也可以用于临时置放工具,从而避免额外增加置物柜,间接的节省了厨房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炒菜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敞开式炒菜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炒菜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炒菜机的投菜系统通常置于炒菜机的顶部,当需要进行投菜时,控制投菜系统通过投菜口进行投菜,但是投菜系统置于外部,容易被误碰,从而导致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避免炒菜机的投菜系统外置导致被误碰。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炒菜机,包括锅体、炒菜仓、第一驱动机构、导菜架和配菜盒,所述锅体安装于所述炒菜仓中,所述导菜架转动连接于所述炒菜仓内部且所述导菜架位于所述锅体的上方,所述配菜盒与所述导菜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导菜架转动以带动所述配菜盒进行投菜。
可选地,炒菜机还包括门体,所述炒菜仓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适于所述配菜盒的通过,所述门体转动连接于所述开口处,所述门体适于所述开口的打开或关闭。
可选地,所述导菜架包括容纳结构,所述容纳结构适于容纳所述配菜盒,所述配菜盒容纳在所述容纳结构内后,适于与所述导菜架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导菜架还包括滑槽结构,所述滑槽结构与所述容纳结构连通,所述导菜架具有适于所述配菜盒安装的第一位置,当所述导菜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滑槽结构的入口与所述开口的位置相对应。
可选地,所述配菜盒包括至少两个料盒,所述导菜架包括挡板机构,所述挡板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挡板,所述容纳结构上开设有投菜口,所述挡板盖设于所述投菜口处,每个所述挡板与一个料盒相匹配,并适于打开或关闭与之匹配的所述料盒。
可选地,所述导菜架还包括导料斗,所述导料斗的入口与所述投菜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导料斗适于将配菜盒中的菜导向至所述锅体。
可选地,所述挡板机构还包括转轴,所述挡板包括转动部和避空部,所述转动部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避空部适于容纳另一所述挡板的所述转动部。
可选地,所述导菜架还包括至少两个电磁铁,每个所述电磁铁适于单独通电或断电,所述电磁铁分别与所述挡板的位置对应;所述电磁铁适于所述挡板的吸附。
可选地,当对目标料盒进行投菜时,控制对应的所述电磁铁断开,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控制所述导菜架翻转以使所述挡板打开所述目标料盒进行投菜;当目标料盒的菜品投菜完毕时,控制对应的所述电磁铁通电,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控制所述导菜架翻转以使所述挡板复位。
可选地,所述导菜架还包括空心转轴,所述空心转轴与所述炒菜仓转动连接,还包括方管结构,所述方管结构沿所述导菜架的内部周向侧壁设置,所述电磁铁安装于所述方管结构上,所述方管结构与所述空心转轴连通,所述方管结构和所述空心转轴适于所述电磁铁的导线的通过。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的炒菜机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当需要进行投菜时,将配菜盒与所述导菜架连接,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所述导菜架进行投菜,炒菜过程中,导菜架和配菜盒内置于所述炒菜仓中,可以避免外置的投菜机构误碰导致的不必要的风险。而所述炒菜机顶部也可以用于临时置放工具,从而避免额外增加置物柜,间接的节省了厨房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炒菜机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接菜装置出菜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炒菜机去除部分外壳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炒菜机去除部分外壳后的另一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调料仓的结构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调料仓去除盖板后的结构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炒菜仓的前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投菜装置与锅体的配合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导菜架与配菜盒的配合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导菜架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导菜架与配菜盒的配合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导菜架的另一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导菜架的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挡板安装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配菜盒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滤池的位置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接菜装置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托盘底部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接菜装置的另一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锅体,2-炒菜仓,3-投菜装置,4-壳体,5-接菜装置,6-调料仓,31-第一驱动机构,32-导菜架,33-配菜盒,34-挡板机构,41-出菜口,42-开口,43-翻盖,44-盖板,45-门体,51-第二驱动机构,52-托盘,53-接菜盘,54-齿轮,55-齿条,61-滤网,62-滤池,63-清洗口,64-调料盒,65-隔间,321-容纳结构,322-投菜口,323-第二开口结构,324-电磁铁,325-第一开口结构,326-滑槽结构,327-方管结构,328-空心转轴,329-导料斗,331-料盒,341-挡板,342-转轴,343-转动部,344-避空部,345-第一折边结构,346-第二折边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一个实施例”和“一个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实施方式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而且,附图中Z轴表示竖向,也就是上下方向,并且Z轴的正向(也就是Z轴的箭头指向)表示上,Z轴的负向(也就是与Z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下;附图中X轴表示左右方向,并且X轴的正向(也就是X轴的箭头指向)表示右,X轴的负向(也就是与X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左;附图中Y轴表示前后方向,并且Y轴的正向(也就是Y轴的箭头指向)表示后,Y轴的负向(也就是与Y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前;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前述Z轴、Y轴及X轴的表示含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炒菜机,如图1至图8所示,包括锅体1、炒菜仓2,和投菜装置3,所述投菜装置3包括第一驱动机构31、导菜架32和配菜盒33,所述锅体1安装于所述炒菜仓2中,所述导菜架32转动连接于所述炒菜仓2内部且所述导菜架32位于所述锅体1的上方,所述配菜盒33与所述导菜架3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1适于驱动所述导菜架32转动以带动所述配菜盒33进行投菜。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锅体1转动连接于所述炒菜仓2内,所述锅体1通过电机进行驱动,所述炒菜仓2与所述壳体4之间形成有安装腔结构,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安装腔结构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可以是电机、舵机或者其他可以用于带动导菜架旋转的机构,当所述炒菜机工作时,将菜品放入配菜盒33中,然后将配菜盒33安装到所述导菜架32上,第一驱动机构31带动所述导菜架32转动将预先配置好的菜品倒入所述锅体1中。这里,所述配菜盒33和所述导菜架32可以通过磁吸配合、卡扣配和或者其他容易拆卸的连接方式连接。当投菜完成后,可以将所述配菜盒33从所述导菜架32上拆卸并取出即可。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当需要进行投菜时,将配菜盒33与所述导菜架32连接,通过第一驱动机构31带动所述导菜架32进行投菜,炒菜过程中,导菜架32和配菜盒33内置于所述炒菜仓2中,可以避免外置的投菜机构误碰导致的不必要的风险。而所述炒菜机顶部也可以用于临时置放工具,从而避免额外增加置物柜,间接的节省了厨房空间,另外,接菜装置5可以将菜盘送出炒菜机,不用将手伸入炒菜机内部进行取菜,出菜口41的出菜面积也相对更小,从而减小了炒菜机的空间体积。
如图1至图8所示、图17至图2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所述炒菜机还包括壳体4、接菜装置5和调料仓6;所述锅体1转动连接于所述炒菜仓2中,所述壳体4和所述炒菜仓2之间形成有安装腔室;所述调料仓6设于所述炒菜仓2的上侧;
所述接菜装置5设置于所述炒菜仓2的下侧,所述壳体4上开设有适于所述接菜装置5通过的出菜口41,所述接菜装置5具有接所述锅体1中菜的第一位置和将菜盘送出所述壳体4的第二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位置指的是所述接菜装置5移动到炒菜机内部的位置,此时,锅体1绕X轴向Y轴反向一侧旋转后与所述接菜装置的位置对应,然后进行倒菜;所述第二位置指的是所述接菜装置5至少部分移动到炒菜机的外部,实现将菜盘送出炒菜机。
所述接菜装置5包括第二驱动机构51、齿轮齿条组件、托盘52和接菜盘53,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1与所述齿轮齿条组件驱动连接,所述齿轮齿条组件与所述托盘52连接,所述接菜盘53放置于所述托盘52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1适于通过齿轮齿条组件带动所述托盘52沿接菜方向做直线往复运动。
齿轮齿条组件包括齿轮和齿条,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齿轮设置在托盘52上,齿条设置在炒菜仓或者其他结构上;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齿轮设置在炒菜仓或者其他结构上,齿条设置在所述托盘52上。托盘52上可以设置定位结构,用于接菜盘53的定位,第二驱动机构51驱动所述托盘52运动时,同时带动所述托盘52上的接菜盘53运动实现接菜。这里的接菜方向即图中的Y轴方向。
通过齿轮齿条组件的设置,一方面实现了带动所述托盘52进行接菜,另一方面,由于齿条的长度较大,当所述齿条伸出炒菜机后,只要齿条部分在所述炒菜机内部即可与齿轮配合实现传动。
通常,接菜过程需要频繁进行,但是滤网清洗并不需要频繁进行。如图17到图20所示,炒菜机还包括滤网61和滤池62,所述滤网61设置于所述托盘52上,所述滤网61位于所述托盘52上远离所述接菜盘53一侧,所述滤池62设置于所述接菜装置5下方,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1安装于所述滤池62的外侧壁。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将接菜盘53和滤网61置于托盘52上,当需要进行出菜时,只需要将接菜盘53送出炒菜机即可,而使滤网61留在炒菜机内部,当需要进行滤网61的清洗时,才将所述滤网61送出到所述炒菜机的外部,这样可以避免频繁的将滤网61送出炒菜机。
锅体1清洗时的残留被冲刷到滤网61上,水穿过滤网61、托盘52上的滤液孔流出到滤池62,余菜被留在滤网61上;当需要取出余菜或清洗滤网61时,通过接菜装置驱动托盘52沿其长度所在方向运动,同时带动滤网61进出炒菜机的壳体4,方便工作人员从托盘52上顺利地取出滤网61,相较于现有的只能在炒菜机壳体内部取残余的方式而言,操作更加方便、高效。
由于是在炒菜机的壳体4外取出滤网61上的残余的,工作人员无需将手伸入到炒菜机的壳体4内部,使滤网61的安装部分不需要留有过多的避让空间,减小了炒菜机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机体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锅体1倒完菜需要清洗时,采用高压水流冲刷锅内胆,锅内没有倾倒完的余菜被冲刷到滤网61上,废水从所述托盘52上的所述滤液孔流出;当需要取出所述滤网61上的残余时,所述移动机构通过托盘52带动所述滤网61运动直至所述滤网61移动至所述壳体4外部,取出所述滤网61。
如图17到图20所示,所述齿轮齿条组件包括齿轮54和齿条55,所述齿条55与所述托盘52连接,所述齿轮54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1驱动连接,所述齿轮54靠近所述出菜口设置,所述齿条55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接菜盘53的长度且小于所述托盘52的长度;所述齿条55沿接菜方向由所述托盘52靠近所述出菜口一端向靠近所述锅体1一侧延伸。
也就是说,所述齿条55的一端可以与所述托盘52靠近Y轴反向一端齐平,所述齿条55的长度和所述托盘52的长度方向即图中的Y轴方向,齿轮54靠近所述托盘Y轴反向一端设置。较佳地,所述齿条55的长度与所述接菜盘53的长度相同,这样,当所述齿条55将所述接菜盘53送出所述炒菜机后,便可以解除与齿轮54之间的配合,滤网61则不会被移出到炒菜机外部,当需要对滤网进行清洗时,由于齿轮齿条已经解除配合,只需要将托盘52抽出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炒菜机还包括门体45,所述炒菜仓2上开设有开口42,所述开口42适于所述配菜盒33的通过,所述门体45转动连接于所述开口42处,所述门体45适于所述开口42的打开或关闭。这里,所述门体45可以通过铰链的形式与壳体4连接,并实现对所述炒菜仓2上的开口42的封堵,炒菜前,先把通过所述开口42将所述配菜盒33安装至所述导菜架32上,然后将所述门体45关闭即可,需要将所述配菜盒33取出时,打开所述门体45,将所述配菜盒33从所述导菜架32取出即可,从而实现了炒菜过程中的全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至图12所示,所述导菜架32包括容纳结构321,所述容纳结构321适于容纳所述配菜盒33,所述配菜盒33容纳在所述容纳结构321内后,适于与所述导菜架32可拆卸连接;所述配菜盒33包括至少两个料盒331,所述导菜架32包括挡板机构34,所述挡板机构34包括至少两个挡板341,所述容纳结构321上开设有投菜口322,所述挡板341盖设于所述投菜口322处,每个所述挡板341与一个料盒331相匹配,并适于打开或关闭与之匹配的所述料盒331。
导菜架32整体呈方形,具有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为左侧面和右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上靠近中心位置处通过螺栓和安装架分别连接有转轴,左侧面和右侧面上的转轴分别通过轴承与炒菜机的机架连接;转轴采用空心转轴328,空心转轴328不仅重量更轻,使得投菜机构翻转更灵活,并且可以方便导菜架32内部的导线从转轴处穿出;电动马达通过传动件与导菜架32右侧面上的转轴驱动连接,能够驱动转轴带动导菜架翻转180°,导菜架32的内部中空,四周封闭,导菜架32的顶部设有呈漏斗状的开口,用于在导菜架32翻转180°后向锅体1内投放食材,导菜架32的下部为方形框架,方形框架的内部中空,四周封闭形成容纳结构321,方形框架的前侧面也设有开口,用于将配菜盒33放入或抽出容纳结构321内;配菜盒33采用塑料料盒,塑料料盒不仅重量轻,可以提高投料机构翻转的灵活性,并且价格低,经济实惠。
这样,导菜架32上设置容纳结构321,方便将配菜盒33容纳在导菜架32内,减小了整体的尺寸,可以简化投料机构的结构,通过将转轴设置在导菜架32的侧面靠近中心位置处,采用第一驱动机构31驱动导菜架32带动配菜盒33以转轴为轴翻转,使得导菜架32在自身尺寸空间的范围内翻转,能够减小投料时的操作空间,同时,配菜盒33与导菜架32可拆卸连接,方便更换食材和清洗配菜盒33。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导菜架32还包括滑槽结构326,所述滑槽结构326与所述容纳结构321连通,所述导菜架32具有适于所述配菜盒33安装的第一位置,当所述导菜架32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滑槽结构326的入口与所述开口42的位置相对应。
滑槽结构326可以设置在容纳结构321的上方、下方或者是侧方,滑槽结构326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滑槽结构326的截面形状可以呈U形、V形、T形、曲线状、折线状或者是其组合的各种形状;所述配菜盒33上可以设置滑轨,滑轨的形状、数量以及安装位置可以根据滑槽结构326的形状、数量以及位置进行相应设置。
本实施例中,滑槽结构326设置在容纳结构321的上方,导菜架32下部的方形框架朝前一侧的上边框向上内收后,分别与左右两侧的上边框形成左侧阶梯状结构和右侧阶梯状结构,左侧阶梯状结构和右侧阶梯状结构中间的空间形成滑槽结构326,由此,只需对方形框架稍作调整,而无需增加其他附加结构即可形成滑槽结构326,不仅节省成本,而且可以简化投料机构的结构;配菜盒33为无盖盒体,其上端面设有开口结构,开口结构的边缘向外侧延伸并向下翻折形成檐状结构,檐状结构整体可以容纳在滑槽结构326内,并且檐状结构左右两侧的部分适于作为滑轨在滑槽结构326内滑动,配菜盒33为塑料材质的料盒,采用檐状结构作为滑轨可以与盒体一体注塑成型,能够减少开模次数,进而节省成本。
这样,通过在导菜架32内设置与容纳结构321连通的滑槽结构326,配菜盒33上设置适于沿滑槽结构326滑动的滑轨,方便将配菜盒33装入导菜架32的容纳结构321内。
如图13-16所示,所述配菜盒33包括至少两个料盒331,所述导菜架32包括挡板机构34,所述挡板机构34包括至少两个挡板341,所述容纳结构321上开设有投菜口322,所述挡板341盖设于所述投菜口322处,每个所述挡板341与一个料盒331相匹配,并适于打开或关闭与之匹配的所述料盒331。
如图16所示,多个料盒331可以沿配菜盒33的长度方向分隔,也可以沿配菜盒33的宽度方向分隔,也可以沿与配菜盒33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呈一定夹角分隔,各个料盒331的大小可以一致,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不同的大小和形状。
本实施例中,将配菜盒33分别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进行不等分分隔,形成大小不一的多个料盒331,多个不同大小的料盒331可用于盛放不同分量和形态的食材,空间利用更充分;各相邻料盒331的仓壁之间均留有间隙,由于配菜盒33在装入容纳结构321内时,滑轨是沿配菜盒33的宽度方向在滑槽结构326内滑动,因此,其中沿长度方向相邻的两个料盒331之间的间隙与滑轨的移动方向一致,从而可以形成与定位柱相匹配的定位槽,利用相邻料盒331之间的间隙形成定位槽,只需对料盒331之间的间隙稍作调整,而无需增加其他附加结构即可形成定位槽,不仅节省成本,而且可以简化投菜机构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挡板341可以采用采用具有较高强度的金属挡板,每个挡板341与导菜架32之间可以采用铰链连接,从而对配菜盒33进行打开或关闭,也可以采用滑道进行滑动连接,从而对配菜盒33进行打开或关闭;挡板341的形状可以根据每个料盒331的开口形状进行设置,以能够完全打开或关闭与其对应位置的料盒331,而又不影响与其相邻的另一挡板341的打开或关闭为宜,在此不做限制。
这样,通过在导菜架32上设置多个与料盒331一一对应的挡板341,在投料机构翻转后,可以根据需要对配菜盒33的不同料盒331进行打开或关闭,使得投料更加可控。
如图9-13所示,所述导菜架32为四周封闭的腔体结构,所述腔体结构的顶部设有第二开口结构323,所述腔体结构的底部设有第一开口结构325,所述第二开口结构323和所述第一开口结构325相互贯通,所述腔体结构的顶部设有镂空结构,所述镂空结构形成所述第二开口结构323;所述腔体结构的底部设有漏斗状结构,所述漏斗状结构形成所述第一开口结构325。
腔体结构的顶部设有镂空结构,镂空结构形成第二开口结构323。
如图9-13所示,镂空结构可以设置成多个大小均匀的孔,也可以设置成大小不一的孔,多个孔可以沿导菜架32的长度方向或者沿导菜架32的宽度方向有规律地排列,也可以任意排列,孔的形状可以是三角形、方形、多边形、圆形或者是其组合的各种形状。
本实施例中,导菜架32的上底面为平面状结构,平面状结构的中部以及两侧设有多个大小不一的矩形孔,位于中间位置处的矩形孔与平面状结构的形状相似,位于两侧的矩形孔呈沿导菜架32宽度方向的长方形状,几个矩形孔之间的部分用于支撑料盒,镂空结构不仅能够减轻导菜架32的重量,还能形成第二开口结构323,方便将清洗工具伸入导菜架32内部对其进行冲洗。
这样,通过在腔体结构的顶部设置镂空结构形成第二开口结构323,不仅能够减轻导菜架32的重量,还能方便地将清洗工具伸入导菜架32内部对其进行冲洗。
可选地,腔体结构的底部设有漏斗状结构,漏斗状结构形成第一开口结构325。
如图9-13所示,本实施例中,导菜架32的下底面由多个不同大小的平面状结构或曲面状结构拼接而成,并呈向下凸出的漏斗状,第一开口结构325设置在导菜架32的下底面上,并由多个平面状结构或曲面状结构远离第二开口结构323的一侧合围而成。
这样,通过在腔体结构的底部设置漏斗状结构形成第一开口结构325,方便将食材集中起来向炒菜锅中投放,使其不易散落,同时,在清洗导菜架32内部时,能将清洗后的废水以及残渣集中,使其排放时不易四处飞溅。
如图9所示,所述导菜架32还包括导料斗329,所述导料斗329的入口与所述投菜口32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导料斗329适于将配菜盒33中的菜导向至所述锅体1。
也就是说,第一开口结构325即所述导料斗329的开口,这里,导料斗329的下底面由多个不同大小的平面状结构或曲面状结构拼接而成,并呈向下凸出的漏斗状,导菜架32呈现为腔体结构,通过在腔体结构的底部设置漏斗状结构形成第一开口结构325,方便将食材集中起来向锅体1中投放,使其不易散落,同时,在清洗导菜架32内部时,能将清洗后的废水以及残渣集中,使其排放时不易四处飞溅。
如图14和图15所示,所述挡板机构34还包括转轴342,所述挡板341包括转动部343和避空部344,所述转动部343与所述转轴342转动连接,所述避空部344适于容纳另一所述挡板341的所述转动部343。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挡板341的形状与与其对应位置处的料盒331的开口形状相匹配,可以是三角形、矩形、多边形、圆形或者是其组合的各种形状,挡板341的转动部343可以是铰链、滚珠或者是其他形式的铰接件,挡板341可以采用连接孔、卡扣、磁吸件或者其他形式的可拆卸连接结构。
本实施例中,挡板341与转轴342连接的一端朝向远离料盒331的方向卷曲形成转动部343,转轴342采用截面形状为圆形的转轴,转动部343套装在转轴342上并与转轴342铰接,采用圆形截面的转轴便于挡板341转动,挡板341与转轴342连接的一端卷曲形成转动部343,工艺简单,制作方便,无需更多零件,有利于节省成本;转轴342穿过多个挡板341的转动部343后,转轴342的左右两端分别穿过导菜架32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并通过螺栓与导菜架32固定连接,螺栓连接拆装容易,方便检修。
如图13所示,每个挡板341的转动部343可以根据挡板341的长度设置转动部343或避空部344的数量,例如挡板341与转轴342连接的一端的中部设置一个转动部343,该转动部343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避空部344,或者挡板341与转轴342连接的一端的中部设置一个避空部344,该避空部344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转动部343,依次类推,还可以设置成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转动部343和避空部344,总之,使得转轴342一侧的各个挡板341的避空部344形成的空间能够容纳转轴342另一侧的各个挡板341的转动部343。
本实施例中,每个挡板341的转动部343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转动部343,每个挡板341通过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转动部343与转轴342铰接,不仅使得挡板341的转动轴与转轴342的轴向更加一致,能使挡板341转动更顺畅,减少噪音,提高挡板机构的可靠性,同时,还能使挡板341与料盒331的开口闭合更紧密,防止食材从料盒331中漏出,提高炒菜机的炒菜质量。
如图14所示,所述导菜架32还包括至少两个电磁铁324,每个所述电磁铁324适于单独通电或断电,所述电磁铁324分别与所述挡板341的位置对应;所述电磁铁324适于所述挡板341的吸附。
电磁铁324设有一个或多个,每个电磁铁324适于单独通电或断电,于平行于转轴342的轴向方向上,多个电磁铁324依次设置在导菜架32上,挡板341上可以设置第二连接结构,每个挡板341的第二连接结构匹配至少一个电磁铁324,通过电磁铁324实现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磁吸配合,实现对挡板341的抓取。
如图1和图2所示,多个电磁铁324可以根据挡板341的长度沿平行于转轴342的轴向方向上等间距进行设置,也可以根据挡板341的数量沿平行于转轴342的轴向方向上采用不同间距进行设置。
本实施例中,在导菜架32前侧和后侧的内壁上分别等间距设置多个电磁铁,根据挡板341的长度分别配置不同数量的电磁铁,由此,电磁铁在导菜架32上的布局更加美观,同时,不仅能够更好地利用各个电磁铁的吸附力,使得不同长度的挡板341获得的吸附力更加均匀,还可以防止较长长度的挡板341出现单侧翘起的现象,提高挡板341的密封性。较佳地,所述电磁铁324也可以用于对所述配菜盒33的吸附,只需通过所述电磁铁324同时对挡板341和所述配菜盒33进行吸附即可,由于电磁铁324有多个,而投菜的时候不会所有电磁铁324同时断开,因此,只需要有其中一个电磁铁324是通电的,即可实现对所述配菜盒33的吸附,当需要取出配菜盒33时,只需要将所有电磁铁324全部断开即可。
如图9-12所示,当对目标料盒进行投菜时,控制对应的所述电磁铁324断开,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1控制所述导菜架32翻转以使所述挡板341打开所述目标料盒进行投菜;当目标料盒的菜品投菜完毕时,控制对应的所述电磁铁324通电,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1控制所述导菜架32翻转以使所述挡板341复位。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目标料盒指的是待投料的料盒331,图9是投菜前将配菜盒33安装于导菜架32上时的示意图,当进行炒菜时,先将所述配菜盒33通过所述滑槽结构326滑入所述容纳结构321中,此时,所述配菜盒33的开口向上,因此,配菜盒33中的菜品不会因此洒出,当配菜盒33滑入所述容纳结构321之后,实现与所述导菜架32的可拆卸连接,所述挡板341同时实现对所述料盒331的开口的遮挡,同时,电磁铁324对所述挡板341进行吸附。当需要进行投菜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1转动180度,由于挡板341被所述电磁铁324吸附,挡板341不会因此打开所述料盒331,此时,控制目标料盒对应的电磁铁324关闭,从而松开所述电磁铁324,对应料盒331中的菜品滑入导料斗329中,并滑入所述锅体1中。当投菜完毕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1转动180度,实现所述挡板341的复位,电磁铁324继续通电,实现对挡板341的吸附。
由此,通过在不同的料盒331中盛放不同的菜品或者配料,在炒菜过程中,可以分别控制不同料盒331中的菜品或者配料在设定时间内进行投放,从而使得炒出的菜品更加美味。
如图14所示,所述导菜架32还包括空心转轴328,所述空心转轴328与所述炒菜仓2转动连接,还包括方管结构327,所述方管结构327沿所述导菜架32的内部周向侧壁设置,所述电磁铁324安装于所述方管结构327上,所述方管结构327与所述空心转轴328连通,所述方管结构327和所述空心转轴328适于所述电磁铁324的导线的通过。
如图21所示,挡板341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折边结构345和第二折边结构346,方管结构327的一侧端面与导菜架32的内壁连接,方管结构327设有安装位,电磁铁324与所述方管结构327远离所述导菜架32的侧壁可拆卸连接,当挡板341转动至关闭料盒331的位置时,第一折边结构345与方管结构327远离导菜架32的内壁的一侧端面贴合,并适于被电磁铁324固定或松开,同时,第二折边结构346与方管结构327贴合形成限位。不同的电磁铁324的导线分别通过所述方管结构327的内部进行走线,由于所述空心转轴328与所述方管结构327连通,导线从所述空心转轴328出线,并连接到所述炒菜仓2的外侧,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导菜架32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转轴,通过转轴与所述炒菜仓2的侧壁转动连接,导菜架32其中一端的转轴为空心转轴,另一端的转轴与第一驱动机构31键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方管结构327是泛指具有矩形截面的管状结构,方管结构327具有平整的外表面,方便与挡板341的第一折边结构345贴合,方管结构327可以采用塑料、合金等材质制作,方管结构327与导菜架32的内壁可以通过焊接、铆接、螺栓连接、一体成型或其他形式的连接方式连接,电磁铁在方管结构327的内部也可以通过焊接、铆接、螺栓连接、一体成型或其他形式的连接方式连接,方管结构327远离料盒331的一侧底面与导菜架32顶部的环形结构远离料盒331的一侧底面可以在同一平面上,也可以呈台阶状。
本实施例中,方管结构327采用金属方管,金属方管强度高,并且磁吸性能良好;金属方管的一侧端面与导菜架32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并且金属方管远离料盒331的一侧底面与导菜架32顶部的环形结构远离料盒331的一侧底面在同一平面上;电磁铁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金属方管的内部,并且贴靠在金属方管远离导菜架32内壁的一侧端面上,电磁铁的各种连接线均布设在金属方管的内部,并采用塑料线卡等元件进行固定;当挡板341转动至关闭料盒331的位置时,第一折边结构345与金属方管远离导菜架32的内壁的一侧端面贴合,电磁铁通电或断电即可实现将挡板341固定或松开。
如图4-图6所示,炒菜机还包括翻盖43,所述调料仓6为顶部开口的结构,所述调料仓6包括多个隔间65,所述隔间65适于调料盒64或工具的容置,所述隔间环绕所述炒菜仓2设置,所述翻盖43盖设于所述调料仓6的开口处。
需要说明的是,调料仓6设置于在炒菜仓2顶部,通过将调料仓6以隔板分隔为多个隔间65,可以实现对不同液体调料的分类放置,同时也可以通过隔间65容置工具,比如清洗喷抢,隔间65的大小和形状不做限制,根据所容置的调料盒1大小形状或者工具的大小形状而确定,可以将一部分隔间65用于容置调料盒1使用,将一部分隔间65容置工具使用。
参见图4和图5,可选地,还包括盖板44,所述调料仓6上开设有清洗口63,所述清洗口63与所述炒菜仓2连通,所述盖板44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清洗口63处,所述清洗口63适于高压水枪的通过,盖板44适于打开和关闭清洗口63。
这里,通过在炒菜仓2的顶部设置有清洗口63,可以通过清洗口63实现对炒菜仓2下方空间的清洗,这里,可以通过部分隔间65盛放清洗喷枪。
参见图2、图4、图5和图6,可选地,清洗口63设置于调料仓6中心,隔间65环绕清洗口63设置。
这里,通过将隔间65环绕清洗口63设置,可以理解的是,不仅炒菜仓2的内壁可以充当隔间65的侧壁,清洗口63的外壁也可以充当隔间65的侧壁,因而可以极大的减少隔板的使用。同时,可以进一步增强炒菜仓2顶部的结构强度。同时,也可以避免炒菜仓中的热气对所述调料盒64的影响。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炒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1)、炒菜仓(2)、第一驱动机构(31)、导菜架(32)和配菜盒(33),所述锅体(1)安装于所述炒菜仓(2)中,所述导菜架(32)转动连接于所述炒菜仓(2)内部且所述导菜架(32)位于所述锅体(1)的上方,所述配菜盒(33)与所述导菜架(3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1)适于驱动所述导菜架(32)转动以带动所述配菜盒(33)进行投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门体(45),所述炒菜仓(2)上开设有开口(42),所述开口(42)适于所述配菜盒(33)的通过,所述门体(45)转动连接于所述开口(42)处,所述门体(45)适于所述开口(42)的打开或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菜架(32)包括容纳结构(321),所述容纳结构(321)适于容纳所述配菜盒(33),所述配菜盒(33)容纳在所述容纳结构(321)内后,适于与所述导菜架(32)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菜架(32)还包括滑槽结构(326),所述滑槽结构(326)与所述容纳结构(321)连通,所述导菜架(32)具有适于所述配菜盒(33)安装的第一位置,当所述导菜架(32)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滑槽结构(326)的入口与所述开口(42)的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菜盒(33)包括至少两个料盒(331),所述导菜架(32)包括挡板机构(34),所述挡板机构(34)包括至少两个挡板(341),所述容纳结构(321)上开设有投菜口(322),所述挡板(341)盖设于所述投菜口(322)处,每个所述挡板(341)与一个料盒(331)相匹配,并适于打开或关闭与之匹配的所述料盒(3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菜架(32)还包括导料斗(329),所述导料斗(329)的入口与所述投菜口(32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导料斗(329)适于将配菜盒(33)中的菜导向至所述锅体(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机构(34)还包括转轴(342),所述挡板(341)包括转动部(343)和避空部(344),所述转动部(343)与所述转轴(342)转动连接,所述避空部(344)适于容纳另一所述挡板(341)的所述转动部(343)。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菜架(32)还包括至少两个电磁铁(324),每个所述电磁铁(324)适于单独通电或断电,所述电磁铁(324)分别与所述挡板(341)的位置对应;所述电磁铁(324)适于所述挡板(341)的吸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当对目标料盒进行投菜时,控制对应的所述电磁铁(324)断开,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1)控制所述导菜架(32)翻转以使所述挡板(341)打开所述目标料盒进行投菜;当目标料盒的菜品投菜完毕时,控制对应的所述电磁铁(324)通电,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1)控制所述导菜架(32)翻转以使所述挡板(341)复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菜架(32)还包括空心转轴(328),所述空心转轴(328)与所述炒菜仓(2)转动连接,还包括方管结构(327),所述方管结构(327)沿所述导菜架(32)的内部周向侧壁设置,所述电磁铁(324)安装于所述方管结构(327)上,所述方管结构(327)与所述空心转轴(328)连通,所述方管结构(327)和所述空心转轴(328)适于所述电磁铁(324)的导线的通过。
CN202120689054.9U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炒菜机 Active CN2149058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89054.9U CN214905861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炒菜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89054.9U CN214905861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炒菜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05861U true CN214905861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47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89054.9U Active CN214905861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炒菜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058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90273B (zh) 一种自动炒菜机
CN110558819B (zh) 一种烹饪系统
CN210511808U (zh) 一种自动烹饪集成灶
TWI547253B (zh) 自動料理設備
CN211582615U (zh) 烹饪设备
CN112842063A (zh) 一种炒菜机
CN110360606B (zh) 一种自动烹饪集成灶
CN112586970A (zh) 一种自动出料炒菜及装盘的智能厨房
CN107692807B (zh) 一种炒菜机
CN214905861U (zh) 一种炒菜机
CN110448150A (zh) 自动烹饪机器人
CN214855972U (zh) 一种炒菜机
CN112932252A (zh) 一种炒菜机
JP2008517702A (ja) 回転式の炭火焼き板
CN110101298A (zh) 智能自动炒菜机器人
CN210930818U (zh) 自动烹饪机器人
CN110179320A (zh) 自动炒菜机
CN211299477U (zh) 智能高效自动烹饪设备
CN210227770U (zh) 一种煮饭分饭设备
CN215820614U (zh) 一种用于炒菜机中的下料机构
CN113892810B (zh) 一种食材投放机构及自动炒菜机
CN210842615U (zh) 自动炒菜机
CN210842623U (zh) 一种炒菜机
CN112932277A (zh) 一种炒菜机
CN210540751U (zh) 一种易于清洁打理的烹饪器具和集成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