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01245U - 头戴耳机 - Google Patents

头戴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01245U
CN214901245U CN202023281610.3U CN202023281610U CN214901245U CN 214901245 U CN214901245 U CN 214901245U CN 202023281610 U CN202023281610 U CN 202023281610U CN 214901245 U CN214901245 U CN 214901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lug
sliding
pcb
adsorption
head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8161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世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imes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imes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imes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8161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012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01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012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头戴耳机,其中,所述头戴耳机包括本体和至少一个耳塞,本体设有第一吸附件;耳塞包括耳塞壳和滑动件;耳塞壳设有滑槽;滑动件滑动连接于滑槽,滑动件设有第二吸附件,第二吸附件和第一吸附件吸合,以使滑动件与本体吸合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吸附件和所述第二吸附件至少一个为磁铁。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旨在调整本体与耳塞壳的相对位置,从而增大耳塞与本体的相对位置的调整范围。

Description

头戴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头戴耳机。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头戴耳机的耳塞部分与本体连接的方式都是固定的,不可调节位置,导致头戴耳机的适用范围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头戴耳机,旨在调整本体与耳塞壳的相对位置,从而增大耳塞与本体的相对位置的调整范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头戴耳机,所述头戴耳机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设有第一吸附件;和
至少一个耳塞,所述耳塞包括耳塞壳和滑动件;所述耳塞壳设有滑槽;滑动件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所述滑动件设有第二吸附件,所述第二吸附件和所述第一吸附件吸合,以使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本体吸合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吸附件和所述第二吸附件至少一个为磁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滑槽的槽壁设有呈间隔设置的多个卡接槽;
所述滑动件包括:
安装盒,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安装盒设有安装腔,所述第二吸附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以使所述安装盒的外壁与所述支臂吸附连接;和
至少一个弹片,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安装盒背向所述支臂的一侧,所述弹片远离所述安装盒的一端可活动地卡接于一所述卡接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片包括:
安装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安装盒背向所述支臂的一侧;和
弹压部,与所述安装部远离所述安装盒的一端连接;且所述弹压部与所述安装部呈夹角设置;所述弹压部弹性抵接于一所述卡接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压部的纵向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状,所述卡接槽的纵向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耳塞壳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所述滑槽;和
挡位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卡接槽间隔设置在所述挡位板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包括:
头弓;和
至少一个支臂,与所述头弓的一端铰接,且所述支臂远离所述头弓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吸附件,以使所述支臂远离所述头弓的一端与所述滑动件吸合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头戴耳机包括两个所述支臂和两个所述耳塞,两个所述支臂分别与所述头弓的两端铰接,两个所述支臂远离所述头弓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耳塞的所述滑动件吸合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头戴耳机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PCB板,所述第一PCB板设于所述本体,所述第一PCB板与所述第一吸附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PCB板设有呈间隔设置的多个导通触点;
所述头戴耳机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PCB板,所述第二PCB板设于所述耳塞壳内,且所述第二PCB板与所述第二吸附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PCB板设有呈间隔设置的多个弹针,每一所述弹针穿过所述耳塞壳,并伸入所述支臂内与一所述导通触点抵接,以使所述支臂与所述耳塞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头戴耳机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蓝牙模块,所述第一蓝牙模块设于所述耳塞壳内,并与所述第二吸附件间隔设置;
所述头弓设有第二蓝牙模块,且所述第二蓝牙模块与所述第一蓝牙模块通信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头戴耳机还包括设于所述耳塞壳内的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和所述第二吸附件间隔设置,并与所述第一蓝牙模块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头戴耳机包括本体和至少一个耳塞,本体设有第一吸附件;耳塞包括耳塞壳和滑动件;耳塞壳设有滑槽;滑动件滑动连接于滑槽,滑动件设有设有第二吸附件,第二吸附件和第一吸附件吸合,如此设置,使得滑动件移动也带动本体相对耳塞壳移动,进而调整本体与耳塞壳的相对位置,从而增大耳塞与本体的相对位置的调整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头戴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头戴耳机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头戴耳机的耳塞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头戴耳机的支臂与耳塞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截面示意图;
图6为图4的B-B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头戴耳机的支臂、安装盒及挡位板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869049280000031
Figure BDA000286904928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头戴耳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5,头戴耳机包括本体10和至少一个耳塞20,本体10设有第一吸附件10a;耳塞20包括耳塞壳21和滑动件22;耳塞壳21设有滑槽21a;滑动件22滑动连接于滑槽21a,滑动件22设有第二吸附件23,第二吸附件23和第一吸附件10a吸合,以使滑动件22与本体10吸合连接;其中,第一吸附件10a和第二吸附件23至少一个为磁铁。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本体10的第一吸附件10a与耳塞壳21的第二吸附件23吸合,使得本体10能与耳塞20可拆卸连接;当用户在不需要使用头戴耳机时,可直接将耳塞20直接从本体10拉开,即可让耳塞20从本体10上拆离;
通过在滑动件22的安装腔22a设置第二吸附件23,实现滑动件22与本体10的吸合连接;再通过滑动件22在滑槽21a内移动,调整滑动件22与耳塞壳21的相对位置,鉴于滑动件22与本体10是吸合连接,使得滑动件22移动也带动本体10相对耳塞壳21移动,进而调整本体10与耳塞壳21的相对位置,从而增大耳塞20与本体10的相对位置的调整范围。
可选地,第一吸附件10a可以为磁铁,第二吸附件23可以为金属件;可选地,第一吸附件10a可以为金属件,第二吸附件23可以为磁铁。可选地,第一吸附件10a和第二吸附件23均为磁铁。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头戴耳机包括本体10和至少一个耳塞20,本体10设有第一吸附件10a;耳塞20包括耳塞壳21和滑动件22;耳塞壳21设有滑槽21a;滑动件22滑动连接于滑槽21a,滑动件22设有第二吸附件23,第二吸附件23和第一吸附件10a吸合,如此设置,使得滑动件22移动也带动本体10相对耳塞壳21移动,进而调整本体10与耳塞壳21的相对位置,从而增大耳塞20与本体10的相对位置的调整范围。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6,滑槽21a的槽壁设有呈间隔设置的多个卡接槽21b;滑动件22包括安装盒221和至少一个弹片222;安装盒221滑动连接于滑槽21a内,安装盒221设有安装腔22a,第二吸附件23位于安装腔22a,以使安装盒221的外壁与本体10吸附连接;弹片222可拆卸地连接于安装盒221背向本体10的一侧,弹片222远离安装盒221的一端可活动地卡接于一卡接槽21b。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盒221包括盒体和与盒体一侧连接的限位凸圈,限位凸圈可滑动地连接于滑槽21a;滑槽21a的槽口朝向本体10设置;当需要调节本体10与耳塞20的相对位置时,用户只需驱动滑动件22的安装盒221移动,使得安装盒221在滑槽21a内移动,安装盒221带动弹片222也在滑槽21a内移动,当弹片222移动至卡接于一卡接槽21b后,弹片222压紧耳塞20,进而实现安装盒221与耳塞20锁定位置;鉴于安装盒221的内腔设有第二磁铁23,使得安装盒221与本体10吸合连接,即本体10随安装盒221相对耳塞壳21滑动,从而实现本体10与耳塞20的相对位置调节,进一步增大头戴耳机的调节范围。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6,弹片222包括安装部2221和弹压部2222,安装部2221可拆卸地连接于安装盒221的外壁;弹压部2222与安装部2221远离安装盒221的一端连接;且弹压部2222与安装部2221呈夹角设置;弹压部2222弹性抵接于一卡接槽21b。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2221为安装片,安装部2221设有第一螺孔,安装盒221的外壁也设有与第一螺孔对应的第二螺孔,通过螺钉依次旋入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实现安装部2221与安装盒221可拆卸连接;弹压部2222和安装部2221呈夹角设置,使得弹压部2222更贴近耳塞20的卡接槽21b孔壁,从而让弹压部2222更卡紧入卡接槽21b,让安装盒221能与耳塞20锁定更紧,提升安装盒221与耳塞20的连接紧密性。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6,弹压部2222的纵向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卡接槽21b的纵向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在本实施例中,弹压部2222的纵向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即弹压部2222为一弯折形成三角形的结构件,且弹压部2222朝向耳塞20的滑槽21a槽壁弯折,进而让弹压部2222更贴近卡接槽21b,从而让弹压部2222更压紧卡接槽21b的孔壁;且卡接槽21b的纵向截面形状与弹压部2222的纵向截面形状一样,使得弹压部2222与卡接槽21b的孔壁更贴近,从而让弹压部2222与卡接槽21b的孔壁抵接更紧密,从而提升耳塞20和本体10之间的锁定力。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6,耳塞壳21包括壳体211和挡位板212;壳体211设有滑槽21a;挡位板212可拆卸地连接于滑槽21a内,卡接槽21b间隔设置在挡位板212上。
在本实施例中,挡位板212沿滑槽21a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挡位板212设有多个卡接槽21b,多个卡接槽21b沿挡位板212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设置,进而使得弹片222的弹压部2222可沿挡位板212的多个卡接槽21b的排布方向进行锁定,从而让弹片222适应耳塞20相对支臂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本体10包括头弓11和至少一个支臂12;支臂12与头弓11的一端铰接,且支臂12远离头弓11的一端设有第一吸附件10a;耳塞20设有第二吸附件23,第二吸附件23与第一吸附件10a吸合,以使耳塞20与支臂12远离头弓11的一端吸合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头戴耳机包括两个支臂12和两个耳塞20,两个支臂12分别与头弓11的两端铰接,两个支臂12远离头弓11的一端分别与两个耳塞20吸合连接。如此设置,当用户在不需要使用头戴耳机时,可直接将耳塞从支臂远离头弓的一端拉开,即可让耳塞从支臂上拆离,再将支臂往靠近头弓的方向转动,使得支臂进入头弓弯折形成的内部空间处,从而减小头戴耳机的存放空间。
头弓11包括弓体和设于弓体两端的安装块,安装块设有铰接槽,所述铰接槽内设有铰接轴;支臂12的一端端部设有凸块,凸块设有穿孔,铰接轴穿设于所述穿孔处,以使支臂12铰接于头弓11的一端。
在一实施例中,头戴耳机包括两个支臂12和两个耳塞20,两个支臂12分别与头弓11的两端铰接,两个支臂12远离头弓11的一端分别与两个耳塞20的滑动件22吸合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6,头戴耳机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PCB板30,第一PCB板30设于支臂12,第一PCB板30与第一吸附件10a间隔设置;第一PCB板30设有呈间隔设置的多个导通触点31;头戴耳机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PCB板40,第二PCB板40设于耳塞20内,且第二PCB板40与第二吸附件23间隔设置;且第二PCB板40设有呈间隔设置的多个弹针41,每一弹针41穿过耳塞20,并伸入支臂12内与一导通触点31抵接,以使支臂12与耳塞20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二PCB板40设置在耳塞20的安装盒221内,当调整耳塞20和支臂12的相对位置时,也不影响第二PCB板40与第一PCB板30的连接;可选地,通过第一PCB板30设置导通触点31,第二PCB板40设置弹针41,弹针41具备一定的弹力,使得弹针41与导通触点31能过盈抵接,从而提升第一PCB板30和第二PCB板40的连接紧密度。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6,头戴耳机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蓝牙模块50,第一蓝牙模块50设于耳塞20,并与第二吸附件23间隔设置;头弓11设有第二蓝牙模块,且第二蓝牙模块均与两个第一蓝牙模块50通信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位于耳塞20中的第一蓝牙模块50与位于头弓11的第二蓝牙模块进行通信连接,或者,在支臂12内设置第一蓝牙模块50,利用第一蓝牙模块50与位于头弓11的第二蓝牙模块进行通信连接,如此设置,耳塞20可接收来自第一蓝牙模块50传输的语音信号,进而可避免在头弓11内走线,进而可缩小头弓11的内部空间,从而进一步减小整个头戴耳机的体积。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7,挡位板212设有过孔212a,过孔212a与安装盒221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盒221面向挡位板212的一侧开设有敞口,敞口被挡位板212遮挡,敞口与挡位板212的过孔212a连通设置;如此设置,位于安装盒221内的第二PCB板40能通过过孔212a与耳塞壳21内的第二蓝牙模块进行走线电连接,从而不影响第二PCB板40与第二蓝牙模块的电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至图6,头戴耳机还包括分别设于耳塞20的电源模块,电源模块与第一蓝牙模块50和第二吸附件23间隔设置,并与第一蓝牙模块50电连接。如此设置,第一蓝牙模块50可通过电源模块供电,从而让第一蓝牙模块50能持续与第二蓝牙模块传输信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头戴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耳机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设有第一吸附件;和
至少一个耳塞,所述耳塞包括耳塞壳和滑动件;所述耳塞壳设有滑槽;滑动件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所述滑动件设有第二吸附件,所述第二吸附件和所述第一吸附件吸合,以使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本体吸合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吸附件和所述第二吸附件至少一个为磁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槽壁设有呈间隔设置的多个卡接槽;
所述滑动件包括:
安装盒,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安装盒设有安装腔,所述第二吸附件位于所述安装腔,以使所述安装盒的外壁与所述本体吸附连接;和
至少一个弹片,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安装盒背向所述本体的一侧,所述弹片远离所述安装盒的一端可活动地卡接于一所述卡接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包括:
安装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安装盒背向所述本体的一侧;和
弹压部,与所述安装部远离所述安装盒的一端连接;且所述弹压部与所述安装部呈夹角设置;所述弹压部弹性抵接于一所述卡接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戴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压部的纵向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状,所述卡接槽的纵向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状。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戴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塞壳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所述滑槽;和
挡位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卡接槽间隔设置在所述挡位板上。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戴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
头弓;和
至少一个支臂,与所述头弓的一端铰接,且所述支臂远离所述头弓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吸附件,以使所述支臂远离所述头弓的一端与所述滑动件吸合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戴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耳机包括两个所述支臂和两个所述耳塞,两个所述支臂分别与所述头弓的两端铰接,两个所述支臂远离所述头弓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耳塞的所述滑动件吸合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戴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耳机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PCB板,所述第一PCB板设于所述本体,所述第一PCB板与所述第一吸附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PCB板设有呈间隔设置的多个导通触点;
所述头戴耳机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PCB板,所述第二PCB板设于所述耳塞壳内,且所述第二PCB板与所述第二吸附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PCB板设有呈间隔设置的多个弹针,每一所述弹针穿过所述耳塞壳,并伸入所述支臂内与一所述导通触点抵接,以使所述支臂与所述耳塞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戴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耳机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蓝牙模块,所述第一蓝牙模块设于所述耳塞壳内,并与所述第二吸附件间隔设置;
所述头弓设有第二蓝牙模块,且所述第二蓝牙模块与所述第一蓝牙模块通信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头戴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耳机还包括设于所述耳塞壳内的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和所述第二吸附件间隔设置,并与所述第一蓝牙模块电连接。
CN202023281610.3U 2020-12-29 2020-12-29 头戴耳机 Active CN2149012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81610.3U CN214901245U (zh) 2020-12-29 2020-12-29 头戴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81610.3U CN214901245U (zh) 2020-12-29 2020-12-29 头戴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01245U true CN214901245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926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81610.3U Active CN214901245U (zh) 2020-12-29 2020-12-29 头戴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012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45646B2 (ja) 骨伝導スピーカユニット
JP2019523844A (ja) 接続機構
WO2022183752A1 (zh) Ar眼镜
WO2021213332A1 (zh) 磁吸式伸缩装置及头戴设备
CN211860502U (zh) 弹珠式伸缩装置及头戴设备
CN214901245U (zh) 头戴耳机
CN111596459A (zh) 智能眼镜
WO2021218720A1 (zh) 嵌入式伸缩装置及头戴设备
CN113316056B (zh) 耳机和电子产品
CN115499746A (zh) 开放式耳机
CN210401900U (zh) 智能眼镜
CN210897601U (zh) 一种终端设备
CN211860197U (zh) 终端设备的喇叭出音结构
CN210274462U (zh) 一种耳机
CN210609606U (zh) 一种多用途插拔可演变耳机
CN212588493U (zh) 一种采用3d打印的头戴式耳机手板
CN219538822U (zh) 颈部按摩仪及其手柄
CN218473351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
WO2010080066A1 (en) A headset
WO2019090457A1 (zh) 头戴显示设备
CN219248032U (zh) 一种半开放的蓝牙耳机
CN211860508U (zh) 一种多功能耳机
CN210274469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
CN220234924U (zh) 耳返式耳机
CN213880200U (zh) 一种真无线骨传导蓝牙耳机的卡接式弹性夹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21

Address after: 518000 2nd floor, building B, Beisi intelligent park, 2008 Xuegang Road, Gangtou community, Banti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Beis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5th floor, building B, Beisi intelligent park, 2008 Xuegang Road, Gangtou community, Banti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TIMES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