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96075U - 能够避开巩膜异物的巩膜镜 - Google Patents

能够避开巩膜异物的巩膜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96075U
CN214896075U CN202121489247.6U CN202121489247U CN214896075U CN 214896075 U CN214896075 U CN 214896075U CN 202121489247 U CN202121489247 U CN 202121489247U CN 214896075 U CN214896075 U CN 2148960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leral
sclera
mirror
zone
scleral mirr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8924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鹏飞
孙子建
伍媛媛
常冠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ikangt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Weishi Aikangte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Aikangt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Weishi Aikangte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Aikangt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Weishi Aikangte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8924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960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960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960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一种能够避开巩膜异物的巩膜镜,巩膜镜包括光学区、设置在光学区外周且呈环状的过渡区、以及设置在过渡区外周且呈环状的着陆区,当巩膜镜配戴在眼球上时,光学区、过渡区与眼球表面之间存在间隙以形成用于填充泪液的泪液空间,其中,着陆区包括着陆于角膜缘的角膜缘着陆区以及设置在角膜缘着陆区外周且着陆于巩膜的巩膜着陆区,巩膜着陆区具有与巩膜接触的接触部、以及用于避开巩膜异物的避让区间,避让区间基于巩膜异物的形态特征而形成为设置在接触部上的缺口。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在配戴时能够避开巩膜异物,并且能够与巩膜良好地配适的巩膜镜。

Description

能够避开巩膜异物的巩膜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避开巩膜异物的巩膜镜。
背景技术
隐形眼镜可以矫正眼球的屈光不正,常用的硬性隐形眼镜是直接接触角膜并配戴在角膜上。然而,由于角膜中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细胞,是人体中比较敏感的部位,因此硬性隐形眼镜直接配戴在角膜上容易引起异物感或其他不适应的症状,而且这些症状对于患有角膜疾病(例如圆锥角膜、干眼症)等的患者而言会更加严重。另外,对于异形角膜屈光不正的患者,则难以通过普通硬性或软性隐形眼镜来获得清晰及舒适的矫正视力。
对于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不接触角膜而着陆于角膜缘外的巩膜区的巩膜镜,具体而言,通过增加眼镜镜片的直径使镜片大于整体角膜,使所有的镜片与眼表面的触碰点从角膜改到比较不敏感的巩膜上,以减小对病理角膜的损伤风险及降低异物感的存在。特别地,对于有些角膜组织受到损伤的患者,巩膜镜能够在镜片后形成充裕的泪液空间,利用泪液浴(tear bath)能够保护角膜,加速角膜上皮愈合。而且,由于巩膜镜下泪液透镜良好弥补病理角膜的不规则性,因此也特别适用于不规则角膜产生的屈光不正。
然而,现有的巩膜镜大多是为表面正常的巩膜设计的,部分患者对巩膜镜有配戴需求,但由于巩膜长有凸起的异物而无法配戴巩膜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有鉴于上述现有状况,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开巩膜异物,并且能够与巩膜良好地配适的巩膜镜。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巩膜镜,能够使得巩膜镜适用于具有巩膜异物的眼球,从而扩大该巩膜镜的适用人群。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避开巩膜异物的巩膜镜,其包括:所述巩膜镜包括光学区、设置在所述光学区外周且呈环状的过渡区、以及设置在所述过渡区外周且呈环状的着陆区,当所述巩膜镜配戴在眼球上时,所述光学区、所述过渡区与眼球表面之间存在间隙以形成用于填充泪液的泪液空间,其中,所述着陆区包括着陆于角膜缘的角膜缘着陆区以及设置在所述角膜缘着陆区外周且着陆于巩膜的巩膜着陆区,所述巩膜着陆区具有与巩膜接触的接触部、以及用于避开巩膜异物的避让区间,所述避让区间基于巩膜异物的形态特征而形成为设置在所述接触部上的缺口。
由此,能够提高巩膜镜与巩膜的匹配性,从而能够使巩膜镜适用于具有巩膜异物的眼球,进而扩大巩膜镜的适用人群。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巩膜镜中,可选地,巩膜异物的形态特征包括位置、外轮廓、尺寸、面积中的至少一个。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针对巩膜异物的具体特征而设计避让区间,由此,能够使巩膜镜更好地与巩膜上的异物匹配。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巩膜镜中,可选地,所述避让区间的轮廓与巩膜异物的轮廓相匹配。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针对巩膜异物的轮廓设计与之匹配的避让区间,由此,能够使巩膜镜更好地与巩膜匹配且合理设置避让区间的大小。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巩膜镜中,可选地,所述巩膜镜的内表面与所述巩膜镜的外表面通过圆弧连接。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减少巩膜镜在配戴过程中对眼球造成损伤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巩膜镜中,可选地,在形成所述缺口时,所述接触部处也形成缺口边缘,所述缺口边缘为与巩膜异物的外周相匹配的圆弧状。在这种情况下,缺口边缘形状与巩膜异物的形状匹配,由此能够减少接触部在接触巩膜异物时对巩膜异物造成的损害。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巩膜镜中,可选地,所述缺口边缘沿着巩膜异物的侧面向上延伸。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减少巩膜镜在配戴过程中对巩膜异物造成损伤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巩膜镜中,可选地,所述缺口边缘向上延伸的高度低于巩膜异物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减少缺口边缘对眼睑内侧造成损伤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巩膜镜中,可选地,所述光学区的内表面、所述过渡区的内表面与所述着陆区的内表面连续连接,从而形成所述巩膜镜的内表面,所述巩膜镜的内表面的矢高基于眼球的矢深得到,并且所述巩膜镜的内表面的矢高从所述光学区的中央到所述着陆区的边缘逐渐减小。在这种情况下,巩膜镜能够跨过角膜仅接触巩膜、并与角膜间形成泪液空间,从而能够保护角膜。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巩膜镜中,可选地,所述光学区的矢高与角膜中央区的矢深匹配,所述过渡区的矢高与角膜周边区的矢深匹配。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针对角膜中央区而设计中央区,并针对角膜周边区而设计过渡区,由此,能够使巩膜镜更好地与角膜匹配。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巩膜镜中,可选的,所述角膜缘着陆区的矢高与角膜缘的矢深匹配,所述巩膜着陆区的矢高与巩膜的矢深匹配。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针对角膜缘而设计角膜缘着陆区,并针对巩膜而设计巩膜着陆区,由此,能够使巩膜镜更好地与角膜缘和巩膜匹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能够避开巩膜异物,并且能够与巩膜良好地配适的巩膜镜。
附图说明
现在将仅通过参考附图的例子进一步详细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所涉及的巩膜镜的应用场景图。
图2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所涉及的巩膜镜与巩膜异物配合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所涉及的巩膜镜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所涉及的巩膜镜的内表面的仰视图。
图5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所涉及巩膜镜的内表面的矢高变化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引用的所有参考文献全文引入作为参考,如同完全阐述的那样。除非另有定义,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
以下,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图,部件相互之间的尺寸的比例或者部件的形状等可以与实际的不同。
图1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所涉及的巩膜镜1的应用场景图。图2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所涉及的巩膜镜1与巩膜异物22a配合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所涉及的巩膜镜1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所涉及的巩膜镜1的内表面的仰视图。
如图1、4所示,在一些示例中,巩膜镜1可以具有矫正视力的光学区11、设置在光学区11外周的过渡区12、设置在过渡区12的外周的着陆区13。另外,过渡区12和着陆区13可以呈环状。此外,如图2、3所示,着陆区13可以具有用于与巩膜22接触的接触部131。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形成具有矫正视力效果的巩膜镜1。
在一些示例中,当巩膜镜1配戴在眼球2上时,光学区11、过渡区12与眼球2表面之间可以存在间隙。另外,间隙可以形成泪液空间3。泪液空间3可以填充泪液。在这情况下,能够通过在泪液空间3内填充泪液以形成泪液层,从而中和不规则角膜21的不规则散光以助于视力矫正。
在一些示例中,着陆区13可以包括角膜缘着陆区13a以及设置在角膜缘着陆区13a外周的巩膜着陆区13b。角膜缘着陆区13a可以着陆于角膜缘。巩膜着陆区13b可以着陆于巩膜22。在这种情况下,着陆区13可以在巩膜镜1配戴在眼球2上时对巩膜镜1进行承重。
在一些示例中,巩膜着陆区13b可以接触部131接触部131、以及避让区间。接触部131可以与巩膜22接触。避让区间可以避开巩膜异物22a。
避让区间基于巩膜异物22a的形态特征而形成的设置在接触部131的外沿处的缺口。在这种情况下,巩膜镜1能够避开巩膜22上凸起的异物以配戴在眼球2上。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可以避开巩膜异物22a且与巩膜22匹配良好的巩膜镜1。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巩膜镜1用于在配戴时利用避让区间避开巩膜22上的巩膜异物22a,从而扩大该巩膜镜1的适用人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巩膜镜1有时也称“巩膜接触镜”,巩膜镜1可以是指镜片完全覆盖角膜21且不与角膜21接触,而且镜片延伸并接触于巩膜22的接触镜。而且,巩膜镜1在配戴时实际上接触的是巩膜22表面上的结膜,但由于结膜依随着巩膜22形状而没有实际的结构,因此可以将定位并接触在巩膜22表面上的结膜的镜片称为巩膜镜1。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巩膜22可以是指接近角膜缘的巩膜组织。
在一些示例中,巩膜镜1可以由具有生物兼容性的材料构成。另外,在一些示例中,巩膜镜1可以由亲水性材料构成。在另一些示例中,巩膜镜1可以由疏水性材料构成。
在一些示例中,巩膜镜1可以为透气性硬性巩膜接触镜。在一些示例中,巩膜镜1可以由硬性材料构成。由此,能够形成硬性巩膜接触镜。另外,在一些示例中,巩膜镜1可以由硬性高透氧材料构成。在这种情况下,既能够使巩膜镜1具有较好的透氧性,也能够提高巩膜镜1的抗磨损能力并且有利于巩膜镜1的生产。在一些示例中,硬性高透氧材料可以选自硅氧烷甲基丙烯酸酯,氟硅甲基丙烯酸酯,全氟醚,氟化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示例中,构成巩膜镜1的材料还可以具有抗沉淀性。由此,能够增强巩膜镜1表面的抗蛋白沉淀能力,从而延长巩膜镜1的寿命。
在一些示例中,巩膜镜1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避让区间。在这种情况下,当巩膜22上具有多个巩膜异物22a时,巩膜镜1可以更好地配戴在眼球2上。在一些示例中,巩膜异物22a的形态特征可以包括位置、外轮廓、尺寸、以及面积中的至少一个。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巩膜异物22a的具体的形态特征设计避让区间,从而使巩膜镜1的避让区间更好地与巩膜异物22a匹配。
在本实用新型中,巩膜异物22a的形态特征可以由所采集的巩膜异物22a外观图获得。
在一些示例中,避让区间的轮廓可以与巩膜异物22a的轮廓相匹配。避让区间的大小可以与巩膜异物22a的大小相匹配。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巩膜镜1更好地与巩膜22匹配且通过合理设置避让区间的大小以避免设置在巩膜着陆区13b的缺口过大影响着陆区13的承重能力。
在一些示例中,在形成如上所述的缺口时,接触部131处也形成缺口边缘,缺口边缘为与巩膜异物的外周相匹配的圆弧状。在这种情况下,缺口边缘形状与巩膜异物的形状匹配,由此能够减少接触部在接触巩膜异物时对巩膜异物造成的损害。
在一些示例中,巩膜镜1的内表面与巩膜镜1的外表面可以通过圆弧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降低接触部131的边缘在与巩膜异物22a接触时对巩膜异物22a的损伤。
在一些示例中,如上所述的缺口边缘可以沿着巩膜异物22a的侧面向上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当巩膜镜1配戴在眼球2上时,可以增大巩膜镜1与巩膜异物22a之间的接触面的面积,从而减小巩膜镜1在配戴时对巩膜异物22a造成的损伤。
在一些示例中,缺口边缘向上弯曲的高度可以低于巩膜异物22a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减少巩膜镜1在配戴在眼球2上时对眼睑内侧造成损伤的情况。
图5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所涉及巩膜镜1的矢高变化的示意图。
在一些示例中,光学区11的内表面、过渡区12的内表面与着陆区13的内表面可以连续连接以形成巩膜镜1的内表面。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巩膜镜1的内表面形成一个完整的曲面,由此,能够有助于巩膜镜1具有较好的屈光能力。
在一些示例中,巩膜镜1的内表面的矢高可以根据眼球2的矢深得到。巩膜镜1的内表面的矢高可以从光学区11的中央到着陆区13的边缘逐渐减小。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有助于光学区11提供矫正视力的光学效果。
在一些示例中,光学区11的矢高可以与角膜21中央区的矢深匹配。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针对角膜21中央区而设计形成光学区11,从而使巩膜镜1更好地与角膜21相匹配。
在一些示例中,光学区11的矢高可以大于角膜21中央区的矢深。在这种情况下,巩膜镜1在光学区11可以与角膜21前表面之间存在间隙,从而有助于形成泪液空间3。
在本实用新型中,角膜21中央区可以包括中央光学区11和旁中央区。其中,中央光学区11可以形成中心视力,周边区可以在瞳孔放大时形成周边视力。中央光学区11和旁中央区的范围可以根据所采集的角膜21地形图获得。
在一些示例中,在一些示例中,过渡区12可以与中央区相邻并同心。在另一些示例中,过渡区12可以平滑地连接中央区与着陆区13。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提高巩膜镜1配戴的舒适度。
在一些示例中,过渡区12的矢高可以与角膜21周边区的矢深匹配。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针对角膜21周边区而设计过渡区12,从而能够使巩膜镜1更好地与角膜21匹配。
在本实用新型中,角膜21周边区可以为包围角膜21中央区的环形区域。另外,角膜21周边区的范围可以根据所采集的角膜21地形图获得。
在一些示例中,角膜缘着陆区13a的矢高可以与角膜缘着陆区13a的矢深匹配。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针对角膜缘而设计角膜缘着陆区13a,从而能够使巩膜镜1更好地与角膜21匹配。
在本实用新型中,角膜缘可以为接近巩膜22的环形区域。另外,角膜缘的范围可以根据所采集的角膜21地形图获得。
在一些示例中,巩膜着陆区13b的矢高可以与巩膜22的矢深匹配。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针对巩膜22而设计巩膜着陆区13b,从而能够使巩膜镜1更好地与巩膜22匹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能够避开巩膜异物22a,并且能够与巩膜22良好地配适的巩膜镜1。
虽然以上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是可以理解,上述说明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能够避开巩膜异物的巩膜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巩膜镜包括光学区、设置在所述光学区外周且呈环状的过渡区、以及设置在所述过渡区外周且呈环状的着陆区,当所述巩膜镜配戴在眼球上时,所述光学区、所述过渡区与眼球表面之间存在间隙以形成用于填充泪液的泪液空间,其中,所述着陆区包括着陆于角膜缘的角膜缘着陆区以及设置在所述角膜缘着陆区外周且着陆于巩膜的巩膜着陆区,所述巩膜着陆区具有与巩膜接触的接触部、以及用于避开巩膜异物的避让区间,所述避让区间是基于巩膜异物的形态特征而形成的设置在所述接触部的外沿处的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巩膜镜,其特征在于:
巩膜异物的形态特征包括位置、外轮廓、尺寸、面积中的至少一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巩膜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避让区间的轮廓与巩膜异物的轮廓相匹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巩膜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巩膜镜的内表面与所述巩膜镜的外表面通过圆弧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巩膜镜,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所述缺口时,所述接触部处也形成缺口边缘,所述缺口边缘为与巩膜异物的外周相匹配的圆弧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巩膜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缺口边缘沿着巩膜异物的侧面向上延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巩膜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缺口边缘向上延伸的高度低于巩膜异物的高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巩膜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区的内表面、所述过渡区的内表面与所述着陆区的内表面连续连接,从而形成所述巩膜镜的内表面,所述巩膜镜的内表面的矢高基于眼球的矢深得到,并且所述巩膜镜的内表面的矢高从所述光学区的中央到所述着陆区的边缘逐渐减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巩膜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区的矢高与角膜中央区的矢深匹配,所述过渡区的矢高与角膜周边区的矢深匹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巩膜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角膜缘着陆区的矢高与角膜缘的矢深匹配,所述巩膜着陆区的矢高与巩膜的矢深匹配。
CN202121489247.6U 2021-06-30 2021-06-30 能够避开巩膜异物的巩膜镜 Active CN2148960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89247.6U CN214896075U (zh) 2021-06-30 2021-06-30 能够避开巩膜异物的巩膜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89247.6U CN214896075U (zh) 2021-06-30 2021-06-30 能够避开巩膜异物的巩膜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96075U true CN214896075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929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89247.6U Active CN214896075U (zh) 2021-06-30 2021-06-30 能够避开巩膜异物的巩膜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960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51883B2 (en) Contact lens for keratoconus
US6997553B2 (en) Contact lens for reshaping the altered corneas of post refractive surgery, previous ortho-K of keratoconus
US7338160B2 (en) Contact lens with shaped periphery
US6543897B1 (en) Orthokeratology contact lens
CN113031307B (zh) 接触于巩膜的镜片
US11662606B2 (en) Orthokeratology lens and method for making orthokeratology lenses
CN211293489U (zh) 多焦点角膜接触镜
WO2014043221A1 (en) Eye covering and refractive correction methods for lasik and other applications
CN216772131U (zh) 巩膜镜
CN211293490U (zh) 角膜接触镜
CN212364749U (zh) 基于矢高设计的巩膜镜
CN214896075U (zh) 能够避开巩膜异物的巩膜镜
CN114545659A (zh) 角膜接触镜及其设计方法
US11029537B2 (en) Soft contact lens with new stabilization zones for improved angular stability and comfort
CN214098005U (zh) 角膜塑形镜
CN214098004U (zh) 具有象限特异性的角膜塑形镜
CN219512483U (zh) 巩膜镜
CN218767660U (zh) 一种带药物缓释功能的巩膜镜
CN117055241A (zh) 巩膜接触镜及其配镜方法
CN116880085A (zh) 一种接触镜
CN115524869A (zh) 角膜接触镜及其设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114 room E102, 1st floor, 245 Xinjun Ri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aikangte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Weishi Aikangte (Guangd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114 room E102, 1st floor, 245 Xinjun Ri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aikangte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Zhuhai Weishi aikangte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02

Address after: 201114 room E102, 1st floor, 245 Xinjun Ri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aikangte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114 room E102, 1st floor, 245 Xinjun Ri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aikangte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Weishi Aikangte (Guangd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