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83451U - 一种具有拦污净化功能的透水生态坝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拦污净化功能的透水生态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83451U
CN214883451U CN202120588533.1U CN202120588533U CN214883451U CN 214883451 U CN214883451 U CN 214883451U CN 202120588533 U CN202120588533 U CN 202120588533U CN 214883451 U CN214883451 U CN 2148834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 body
gabion
water
dam
main d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8853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嘉豪
余东海
陈宇松
范佳鸣
尹超
王丰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Aoyang Ecological Gard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Aoyang Ecological Gard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Aoyang Ecological Gard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Aoyang Ecological Gard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8853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834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834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834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拦污净化功能的透水生态坝,包括垂直于河道延伸方向的主坝体基础、形成于所述主坝体基础顶部的多个主坝体混凝柱,所述主坝体混凝柱沿所述主坝体基础延伸方向排列设置,两侧所述主坝体混凝柱的外侧分别形成有石笼护坡,相邻两所述主坝体混凝柱之间形成有石笼网箱,每个所述石笼网箱内分别填充有砾石,每个所述石笼网箱内排列设置有多根过水管道,所述过水管道沿河道延伸方向水平设置,每根所述过水管道的管壁均匀开孔。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水流稍快的河道内部,在保证河道过水能力的同时起到拦污净水的作用,可有效净化河道水体水质。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拦污净化功能的透水生态坝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态坝,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拦污净化功能的透水生态坝。
背景技术
生态透水坝是采用砾石或碎石堆筑而成的坝体,坝顶一般可种植水生植物,形成“填料-微生物-水生植物”的组合,通过滤料吸附水中的污染物质,并借助调料孔隙内部附着的微生物最终实现污染物的去除,改善河水水质。
目前应用于河道水生态治理工程中的常规生态透水坝过水能力均有限,且多为浅水坝,坝顶一般不露出水面,否则将影响河道的正常行洪。基于以上缺陷,研发新型透水生态坝体(在保证坝体稳定的前提下保证水质净化效果,同时增大坝体过水能力)将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拦污净化功能的透水生态坝,将生态滤坝设置于河道内部,可在不影响河道正常过水的同时,借助坝体石笼内部填料拦截净化水体中的污染物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拦污净化功能的透水生态坝,包括垂直于河道延伸方向的主坝体基础、形成于所述主坝体基础顶部的多个主坝体混凝柱,所述主坝体混凝柱沿所述主坝体基础延伸方向排列设置,两侧所述主坝体混凝柱的外侧分别形成有石笼护坡,相邻两所述主坝体混凝柱之间形成有石笼网箱,每个所述石笼网箱内分别填充有砾石,每个所述石笼网箱内排列设置有多根过水管道,所述过水管道沿河道延伸方向水平设置,每根所述过水管道的管壁均匀开孔。
优选的,在上述的具有拦污净化功能的透水生态坝中,相邻两所述主坝体混凝柱的间距为2m。
优选的,在上述的具有拦污净化功能的透水生态坝中,所述石笼网箱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于多根镀锌钢管,所述镀锌钢管浇筑于所述主坝体基础。
优选的,在上述的具有拦污净化功能的透水生态坝中,所述砾石直径大于所述石笼网箱孔径。
优选的,在上述的具有拦污净化功能的透水生态坝中,所述过水管道上下两层排列设置。
优选的,在上述的具有拦污净化功能的透水生态坝中,所述石笼网箱顶部种植有水生植物。
优选的,在上述的具有拦污净化功能的透水生态坝中,所述主坝体混凝柱以及石笼网箱顶部共同铺设人行通道。
优选的,在上述的具有拦污净化功能的透水生态坝中,所述石笼护坡坡度小于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水流稍快的河道内部,在保证河道过水能力的同时起到拦污净水的作用,可有效净化河道水体水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具有拦污净化功能的透水生态坝的剖视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具有拦污净化功能的透水生态坝的俯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过水管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结合图1-3所示,具有拦污净化功能的透水生态坝100,包括垂直于河道延伸方向的主坝体基础101、形成于主坝体基础101顶部的多个主坝体混凝柱102,主坝体混凝柱102沿主坝体基础101延伸方向排列设置,两侧主坝体混凝柱102的外侧分别形成有石笼护坡103,相邻两主坝体混凝柱102之间形成有石笼网箱104,每个石笼网箱104内分别填充有砾石105,每个石笼网箱104内排列设置有多根过水管道106,过水管道106沿河道延伸方向水平设置,每根过水管道106的管壁均匀开孔。相邻两主坝体混凝柱102的间距为2m。石笼网箱104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于多根镀锌钢管107,镀锌钢管107浇筑于主坝体基础101。砾石105直径大于石笼网箱104孔径。过水管道106上下两层排列设置。石笼网箱104顶部种植有水生植物108。主坝体混凝柱102以及石笼网箱104顶部共同铺设人行通道。石笼护坡103坡度小于1。
该技术方案中,主坝体混凝柱间距约2m,混凝柱底部附带整板基础,柱体及基础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石笼网箱由两侧镀锌钢管固定于坝体基础上、混凝土柱柱体间,石笼网箱内部填充砾石布设过水管道,管道环壁开孔,石笼箱体顶部为挺水植物生长区。镀锌钢管浇筑于主坝体钢筋混凝土基础之上,用于固定石笼网箱。石笼网箱内部填料为砾石,砾石粒径大于石笼网箱网孔。
过水管道分上下两层,根据水位情况适当调整管道所处位置。管壁开孔,用于过水并将水量均匀分布于石笼网箱内部。石笼网箱顶部挺水植物生长区可种植芦苇、美人蕉、黄菖蒲等水生植物。坝体亦可不用作挺水植物种植区,铺设木板或预制板后作为人行通道使用。石笼护坡为保证坝体稳定性设置,坡面可生长水生植物。石笼护坡放坡坡度宜小于1:1。
石笼护坡顶部水生植物可不采用人工种植,水生植物种子可附着于石笼坡面缝隙内自然萌发和扎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具有拦污净化功能的透水生态坝,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于河道延伸方向的主坝体基础、形成于所述主坝体基础顶部的多个主坝体混凝柱,所述主坝体混凝柱沿所述主坝体基础延伸方向排列设置,两侧所述主坝体混凝柱的外侧分别形成有石笼护坡,相邻两所述主坝体混凝柱之间形成有石笼网箱,每个所述石笼网箱内分别填充有砾石,每个所述石笼网箱内排列设置有多根过水管道,所述过水管道沿河道延伸方向水平设置,每根所述过水管道的管壁均匀开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拦污净化功能的透水生态坝,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主坝体混凝柱的间距为2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拦污净化功能的透水生态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笼网箱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于多根镀锌钢管,所述镀锌钢管浇筑于所述主坝体基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拦污净化功能的透水生态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砾石直径大于所述石笼网箱孔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拦污净化功能的透水生态坝,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管道上下两层排列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拦污净化功能的透水生态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笼网箱顶部种植有水生植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拦污净化功能的透水生态坝,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坝体混凝柱以及石笼网箱顶部共同铺设人行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拦污净化功能的透水生态坝,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笼护坡坡度小于1。
CN202120588533.1U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具有拦污净化功能的透水生态坝 Active CN2148834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88533.1U CN214883451U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具有拦污净化功能的透水生态坝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88533.1U CN214883451U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具有拦污净化功能的透水生态坝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83451U true CN214883451U (zh) 2021-11-26

Family

ID=79037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88533.1U Active CN214883451U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具有拦污净化功能的透水生态坝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834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047888A1 (en) Tail water decentralized treatment and drainage system of sewage treatment plant
CN211368589U (zh) 一种复合型生态护岸结构
US20230175221A1 (en) Fluctuation zone state slope protection system that responds to hydrological changes
CN103086570A (zh) 农田面源污染阶梯式潜流坝生态净化沟渠系统
CN103132485A (zh) 外源水体截留净化型城市河道多元生态护岸物理结构系统
CN102966083A (zh) 一种用于控制农田排水中氮磷的生态沟渠修建方法
CN102392433B (zh) 一种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水沟过水堰
CN109399800B (zh) 一种河流湖泊径流污染梯级控制系统
CN211283925U (zh) 一种下沉式缓冲带公路径流净化装置
CN203021406U (zh) 一种农田面源污染阶梯式潜流坝生态净化沟渠系统
CN108086243B (zh) 一种通航河道的生态型河滨带
CN210559648U (zh) 梯级多段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池
CN214883451U (zh) 一种具有拦污净化功能的透水生态坝
CN217438821U (zh) 一种用于治理滨水农田径流污染的生态护岸
CN201648100U (zh) 一种用于河道护坡的水流净化装置
CN112062280B (zh) 一种组合式梯形生态沟渠
CN213328973U (zh) 一种构建于硬质垂直驳岸基础上的生态廊道
CN113152384A (zh) 一种具有拦污净化功能的透水生态坝
CN213805222U (zh) 一种城市河道的护岸污水净化结构
CN211057724U (zh) 一种应对水文变化的消落带生态护坡系统
CN211898152U (zh) 一种城市河道堤岸道路的生态化结构
CN112112172A (zh) 一种分段式拦截净水生态护坡系统
CN112499910A (zh) 一种近自然型生态堰及其构建方法
CN212610107U (zh) 淤泥质粘土河道多级净化生态系统
CN218712636U (zh) 一种景观型多级阶梯式河道护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