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80821U - 净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净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80821U
CN214880821U CN202022998523.3U CN202022998523U CN214880821U CN 214880821 U CN214880821 U CN 214880821U CN 202022998523 U CN202022998523 U CN 202022998523U CN 214880821 U CN214880821 U CN 2148808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urification
water
electrolysis
branch pipe
filter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9852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静怡
蔡健
林世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9852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808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808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808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净水系统,所述净水系统包括:净水容器,所述净水容器与所述净水系统的净水出口连通;净水支管,所述净水支管分别与水源和所述净水容器连通;主过滤滤芯,所述主过滤滤芯连接在所述净水支管上;电解支管,所述电解支管分别与水源和所述净水容器连通;电解装置,所述电解装置连接在所述电解支管上;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在杀菌状态和净水状态之间可切换,所述切换装置在所述杀菌状态连通所述水源、所述电解装置和所述净水容器,所述切换装置在所述净水状态连通所述水源、所述主过滤滤芯和所述净水容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系统具有杀菌效果好、制水效率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净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净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净水系统,其长时间使用后,容易滋生细菌,导致二次污染,影响出水水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净水系统,该净水系统具有杀菌效果好、制水效率高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净水系统,所述净水系统包括:净水容器,所述净水容器与所述净水系统的净水出口连通;净水支管,所述净水支管分别与水源和所述净水容器连通;主过滤滤芯,所述主过滤滤芯连接在所述净水支管上;电解支管,所述电解支管分别与水源和所述净水容器连通;电解装置,所述电解装置连接在所述电解支管上;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在杀菌状态和净水状态之间可切换,所述切换装置在所述杀菌状态连通所述水源、所述电解装置和所述净水容器,所述切换装置在所述净水状态连通所述水源、所述主过滤滤芯和所述净水容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系统,具有杀菌效果好、制水效率高等优点。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净水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进口与水源连通,所述净水支管和所述电解支管与所述进水管的出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切换装置包括电解通断阀和净水通断阀,所述电解通断阀连接在所述电解支管上且位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电解装置之间,所述净水通断阀连接在所述净水支管上且位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主过滤滤芯之间,所述切换装置在所述杀菌状态时所述净水通断阀关闭且所述电解通断阀打开,所述切换装置在所述净水状态时所述净水通断阀打开且所述电解通断阀关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过滤滤芯为反渗透滤芯、超滤滤芯或活性炭滤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后置滤芯,所述主过滤滤芯为反渗透滤芯或活性炭滤芯,所述后置滤芯连接在所述净水支管上且位于所述主过滤滤芯和所述净水容器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冲洗支管,所述冲洗支管分别与所述电解支管和所述净水支管相连,所述冲洗支管与所述电解支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电解装置和所述净水容器之间,所述冲洗支管与所述净水支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主过滤滤芯和所述后置滤芯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冲洗支管与所述电解支管通过换向阀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后置滤芯为活性炭滤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前置滤芯,所述前置滤芯连接在所述净水支管上且位于所述主过滤滤芯与所述进水管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所述净水容器连通,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排水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冷罐和热罐,所述冷罐和所述热罐均与所述净水容器、所述净水出口和所述排水管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预处理滤芯,所述预处理滤芯连接在所述进水管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净水容器内设有液位检测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液位检测装置为浮子式液位传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主过滤滤芯为反渗透滤芯,所述反渗透滤芯上连接有废水排水管,所述废水排水管上连接有废水通断阀,所述净水支管上连接有增压泵。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净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净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净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净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净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净水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净水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净水系统1、净水容器10、冷罐11、热罐12、液位检测装置13、下浮子14、净水出口15、净水支管20、净水通断阀21、增压泵22、主过滤滤芯30、废水排水管31、废水通断阀32、电解支管40、电解通断阀41、电解装置50、进水管60、水源61、后置滤芯71、前置滤芯72、预处理滤芯73、冲洗支管80、换向阀81、排水管90、排水阀91。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
相关技术中的净水系统,在过滤之前,利用电解装置对水源处的水进行电解杀菌,但杀菌后的水经过过滤之后,其中的杀菌粒子被大量过滤掉,无法对滤芯后续的管路进行杀菌,长时间使用时滤芯后续的管路依然会滋生细菌。
并且,电解水会影响某些种类的滤芯寿命,导致滤芯更换频繁。
此外,原水长时间经过电解装置,杂质会在电解装置处附着和堆积,影响电解装置的电解效果。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包括净水容器10、净水支管20、主过滤滤芯30、电解支管40、电解装置50和切换装置。
净水容器10与净水系统1的净水出口15连通。净水支管20分别与水源61和净水容器10连通。主过滤滤芯30连接在净水支管20上。电解支管40分别与水源61和净水容器10连通。电解装置50连接在电解支管40上。所述切换装置在杀菌状态和净水状态之间可切换,所述切换装置在所述杀菌状态连通水源61、电解装置50和净水容器10,所述切换装置在所述净水状态连通水源61、主过滤滤芯30和净水容器10。
具体而言,净水系统1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杀菌指令或根据周期性定时杀菌指令执行杀菌功能时,所述切换装置切换至所述杀菌状态,电解支管40连通水源61、电解装置50和净水容器10,开启电解装置50,水源61处的水流向净水容器10,同时电解装置50对流经的水进行电解,将水分子电解为氢离子和氧离子,并进一步生成能够杀菌的电解水,对净水容器10进行杀菌,之后停止电解装置50的运行,经过预定时间后,将净水容器10排空,并将所述切换装置切换至所述净水状态,净水支管20连通水源61、主过滤滤芯30和净水容器10,水源61处的水经过主过滤滤芯30过滤后向净水容器10重新补水,以便于用户的正常使用。
净水系统1的水源为自来水水源时,电解时正负电极将水分子分解为氢离子和氧离子,作为阴离子的氧离子与周边的其他水分子产生反应,并生成羟基(OH-),此时,由于自来水中含有微量次氯酸钠,在电解时次氯酸钠也分解为HCL+,O-,并产生溶解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类灭菌物质,从而对水进行杀菌并生产杀菌水。
其中电解后产生的次氯酸,不仅可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而且渗透入菌体内氧化菌体蛋白、核酸、酶等有机分子,破坏其组成系统,来杀死微生物。并且次氯酸在反应过程中可产生活性羟基;活性氧在氧化还原点位的条件下也可生成过氧化氢,进而生成活性羟基,而活性羟基是一种强氧化剂,对细菌的核算、蛋白和代谢酶具有分解和灭活作用,与生物体内的中性粒细胞的杀菌机理非常相似。酸性氧化点位水作用后可使细菌细胞的通透性增强,细胞肿胀、内容物溢出导致细菌芽孢被杀灭。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通过设置净水支管20和电解支管40,并设置所述切换装置控制水源61处的水流向电解装置50或流向主过滤滤芯30。这样可以实现杀菌功能和净水功能的切换,相比相关技术中的净水系统,可以在需要杀菌时将电解装置50直接连通水源61和净水容器10,利用电解水直接对净水容器10进行杀菌,而且可以在不需要杀菌时将主过滤滤芯30连通水源61和净水容器10,以实现正常净水功能。由此可以避免电解水被滤芯过滤后杀菌能力大大降低的情况,便于对滤芯后续管路和容器进行杀菌,保证净水系统1的除菌效果。
并且,由于净水支管20和电解支管40通过所述切换装置的切换实现杀菌和净水功能的切换,在净水功能时,水源61处的水不会先经过电解装置50,可以保证制备净水时的水流量,保证净水系统1的制水效率。
此外,由于净水功能时水源61处的水不会先经过电解装置50,可以减缓杂质在电解装置50处的附着和堆积,保证电解装置50的电解效果,而且可以避免用户对净水流经电解装置50后对析出有害物质的担忧。
进一步地,由于净水功能和电解功能通过所述切换装置进行切换,在电解功能时和净水功能时水流分别流经不同的水路,可以避免电解水影响后续滤芯的使用寿命,保证滤芯的使用寿命,避免滤芯频繁更换,提高用户使用时的舒适性。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具有杀菌效果好、制水效率高等优点。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包括净水容器10、净水支管20、主过滤滤芯30、电解支管40、电解装置50和切换装置。
具体地,如图1-图5所示,净水系统1还包括进水管60,进水管60的进口与水源61连通,净水支管20和电解支管40与进水管60的出口连通。这样可以将水源61通过进水管60分别引导至净水支管20和电解支管40。
更为具体地,如图1-图5所示,所述切换装置包括电解通断阀41和净水通断阀21,电解通断阀41连接在电解支管40上且位于进水管60和电解装置50之间,净水通断阀21连接在净水支管20上且位于进水管60和主过滤滤芯30之间,所述切换装置在所述杀菌状态时净水通断阀21关闭且电解通断阀41打开,所述切换装置在所述净水状态时净水通断阀21打开且电解通断阀41关闭。这样在需要杀菌时,净水通断阀21关闭且电解通断阀41打开,水源61处的水经过进水管60进入电解支管40,经过电解装置50电解后进入净水容器10并对净水容器10和后续管路进行杀菌,在需要制备净水时,净水通断阀21打开且电解通断阀41关闭,水源61处的水经过进水管60进入净水支管20,经过主过滤滤芯30过滤后进入净水容器10,以便于用户取用。这样可以实现杀菌功能和净水功能的切换。
可选地,如图1-图5所示,主过滤滤芯30为反渗透滤芯、超滤滤芯或活性炭滤芯。具体而言,图1和图2示出了主过滤滤芯30为反渗透滤芯的实施例,图3示出了主过滤滤芯30为超滤滤芯的实施例,图4和图5示出了主过滤滤芯30为活性炭滤芯的实施例。这样可以在不同过滤方式的净水系统1中实现电解杀菌功能,提高净水系统1的适用性。
图1、图2和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如图1和图2所示,净水系统1还包括后置滤芯71,主过滤滤芯30为反渗透滤芯或活性炭滤芯,后置滤芯71连接在净水支管20上且位于主过滤滤芯30和净水容器10之间。这样可以利用后置滤芯71对主过滤滤芯30过滤后的水进行后置过滤,提高净水效果。
图2和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如图2和图5所示,净水系统1还包括冲洗支管80,冲洗支管80分别与电解支管40和净水支管20相连,冲洗支管80与电解支管40的连接处位于电解装置50和净水容器10之间,冲洗支管80与净水支管20的连接处位于主过滤滤芯30和后置滤芯71之间。这样可以利用冲洗支管80对后置滤芯71滤芯进行杀菌冲洗,保证后置滤芯71的除菌效果。
具体地,如图2和图5所示,冲洗支管80与电解支管40通过换向阀81相连。这样可以利用换向阀81控制杀菌水对后置滤芯71进行杀菌或直接对净水容器10进行杀菌。
例如可以控制换向阀81先切换至连通冲洗支管80,以对后置滤芯71冲洗一次,再控制换向阀81切换,断开冲洗支管80,直接对净水容器10进行冲洗两次。
可选地,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后置滤芯71为活性炭滤芯。这样可以保证对水的后置过滤效果。
图1-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示例的净水系统1。如图1-图3所示,净水系统1还包括前置滤芯72,前置滤芯72连接在净水支管20上且位于主过滤滤芯30与进水管60之间。具体而言,前置滤芯72为活性炭滤芯。这样可以利用前置滤芯72对水源61处的水进行前置过滤,进一步保证净水效果。
图1-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示例的净水系统1。如图1-图5所示,净水系统1还包括排水管90,排水管90与净水容器10连通,排水管90上设有排水阀91。这样可以利用排水管90对净水容器10进行排水,可以将净水容器10蓄满电解水后,浸泡预定时间后,利用排水管90将净水容器10内的水排空,避免用户取用未过滤的电解水。
具体地,如图1-图5所示,净水系统1还包括冷罐11和热罐12,冷罐11和热罐12均与净水容器10、净水出口15和排水管90连通。这样可以分别利用冷罐11和热罐12制备冷水和热水,以实现用户不同的取水需求。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冷罐11、热罐12与净水容器10的连通方式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经验或实际需要调整的。
具体而言,如图1和图2所示,排水管90可以为两个且分别与冷罐11和热罐12相连。如图3-图5所示,排水管90也可以为一个且分别与冷罐11和热罐12连通。
如图1和图2所示,净水出口15可以为一个且分别与净水容器10、冷罐11和热罐12连通。净水出口15也可以为三个且包括与净水容器10连通的温水出口、与冷罐11连通的冷水出口以及与热罐12连通的热水出口。
图1-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示例的净水系统1。如图1-图5所示,净水系统1还包括预处理滤芯73,预处理滤芯73连接在进水管60上。具体而言,预处理滤芯73为PP棉滤芯。这样可以对水源61处的水先进行预处理后在进入后续管路,保证净水效果和净水系统1的可靠性。
有利地,如图1-图5所示,净水容器10内设有液位检测装置13。这样可以利用液位检测装置13检测净水容器10是否满水,保证在净水容器10浸泡杀菌时处于满水状态,避免产生浸泡不到的死角,保证对净水容器10的杀菌效果。
可选地,如图1-图5所示,液位检测装置13为浮子式液位传感器。这样可以保证液位检测效果并降低成本。
具体而言,如图1和图2所示,净水容器10内还设有位于液位检测装置13的下浮子14。这样可以利用下浮子14检测净水容器10内的水是否排空。
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如图1和图2所示。主过滤滤芯30为反渗透滤芯,所述反渗透滤芯上连接有废水排水管31,废水排水管31上连接有废水通断阀32,净水支管20上连接有增压泵22。这样可以便于反渗透滤芯排出废水,保证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压力。
净水容器10、冷罐11和热罐12中的至少一个内可以设有电解极片,通过电解极片直接对净水容器10、冷罐11和热罐12中的至少一个进行电解杀菌。这样可以直接对储水进行电解,可以利用电解转化的电解杀菌水对净水容器10、冷罐11和热罐12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浸泡杀菌,从而实现对净水容器10、冷罐11和热罐12中的至少一个的杀菌。
净水系统1还包括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与电解装置50连通,以将电解装置50产生的电解水进行雾化,所述雾化装置邻近净水出口15设置以利用雾化的电解水对净水出口15处进行杀菌。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系统的控制方法。
如图6-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系统包括净水容器、主过滤滤芯和电解装置,所述净水系统至少包括杀菌状态和净水状态。
所述净水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净水系统接收杀菌指令进入杀菌状态,连通水源、所述电解装置和所述净水容器,控制所述电解装置运行;
在所述净水容器满水后,停止所述电解装置运行;
经过预定浸泡时间后,对所述净水容器进行排水;
所述净水容器内的水排尽后退出所述杀菌状态;
退出所述杀菌状态后所述净水系统进入净水状态,连通水源、所述主过滤滤芯和所述净水容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在杀菌状态连通水源、所述电解装置和所述净水容器,在净水状态连通水源、所述主过滤滤芯和所述净水容器。这样可以实现杀菌功能和净水功能的切换,相比相关技术中的净水系统,可以在需要杀菌时将电解装置直接连通水源和净水容器,利用电解水直接对净水容器进行杀菌,而且可以在不需要杀菌时将主过滤滤芯连通水源和净水容器,以实现正常净水功能。由此可以避免电解水被滤芯过滤后杀菌能力大大降低的情况,便于对滤芯后续管路和容器进行杀菌,保证净水系统1的除菌效果。
并且,由于净水系统的控制方法能够实现杀菌功能和净水功能的切换,在净水功能时,水源处的水不会先经过电解装置,可以保证制备净水时的水流量,保证净水系统的制水效率。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系统的控制方法具有杀菌效果好、制水效率高等优点。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净水系统的控制方法。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系统包括净水容器、主过滤滤芯和电解装置,所述净水系统至少包括杀菌状态和净水状态。
具体地,对所述净水容器进行排水时,根据是否经过预定排水时间判断所述净水容器内的水是否排尽。这样可以通过设置预定排水时间控制净水容器的排水时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净水支管、电解支管和排水管,所述净水支管上连接有净水通断阀,所述电解支管上连接有电解通断阀,所述排水管上连接有排水阀,所述主过滤滤芯连接在所述净水支管上,所述电解装置连接在所述电解支管上,所述排水管与所述净水容器连通以用于对所述净水容器排水,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所述净水系统进入所述杀菌状态后,所述净水通断阀关闭且所述电解通断阀打开;
所述电解装置停止运行且经过所述预定浸泡时间后,控制所述排水阀打开;
经过所述预定排水时间后控制所述排水阀关闭;
所述净水系统退出所述杀菌状态进入所述净水状态后,控制所述净水通断阀打开且所述电解通断阀关闭。
这样在需要杀菌时,净水通断阀关闭且电解通断阀打开,水源处的水进入电解支管,经过电解装置电解后进入净水容器并对净水容器和后续管路进行杀菌,在需要制备净水时,净水通断阀打开且电解通断阀关闭,水源处的水进入净水支管,经过主过滤滤芯过滤后进入净水容器,以便于用户取用。这样可以实现杀菌功能和净水功能的切换,而且可以利用排水管对净水容器进行排水,利用排水阀控制排水管的排水,可以将净水容器蓄满电解水后,浸泡预定时间后,利用排水管将净水容器内的水排空,避免用户取用未过滤的电解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后置滤芯,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对所述净水容器进行浸泡杀菌前,连通水源、所述电解装置和所述后置滤芯以对所述后置滤芯进行冲洗杀菌。
这样可以对后置滤芯进行冲洗杀菌,保证后置滤芯的除菌效果。
具体地,如图7所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净水系统接收杀菌指令进入杀菌状态,连通水源、所述电解装置、所述后置滤芯和所述净水容器,控制电解装置运行;
在所述净水容器满水后,停止所述电解装置运行,对所述净水容器进行排水;
所述净水容器内的水排尽后,连通水源、所述电解装置和所述净水容器,控制电解装置运行;
在所述净水容器满水后,停止所述电解装置运行;
经过预定浸泡时间后,对所述净水容器进行排水;
所述净水容器内的水再次排尽后退出所述杀菌状态;
退出所述杀菌状态后所述净水系统进入净水状态,连通水源、所述主过滤滤芯和所述净水容器。
这样可以实现先对后置滤芯进行冲洗杀菌,再对净水容器进行杀菌,保证净水系统的除菌效果。
更为具体地,如图7所示,所述净水系统还包括净水支管、电解支管、冲洗支管和排水管,所述净水支管上连接有净水通断阀,所述电解支管上连接有电解通断阀,所述排水管上连接有排水阀,所述主过滤滤芯连接在所述净水支管上,所述电解装置连接在所述电解支管上,所述排水管与所述净水容器连通以用于对所述净水容器排水,所述冲洗支管分别与所述电解支管和所述净水支管连通,所述冲洗支管与所述电解支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电解装置和所述净水容器之间,所述冲洗支管与所述净水支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主过滤滤芯和所述后置滤芯之间,所述冲洗支管与所述电解支管通过换向阀相连,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所述净水系统接收杀菌指令进入杀菌状态,所述净水通断阀关闭且所述电解通断阀打开,所述切换阀连通所述冲洗支管,使水源、所述电解装置、所述后置滤芯和所述净水容器连通,控制电解装置运行;
在所述净水容器满水后,停止所述电解装置运行,对所述净水容器进行排水;
所述净水容器内的水排尽后,所述切换阀断开所述冲洗支管,使水源、所述电解装置和所述净水容器连通,控制电解装置运行;
在所述净水容器满水后,停止所述电解装置运行;
经过预定浸泡时间后,对所述净水容器进行排水;
所述净水容器内的水再次排尽后退出所述杀菌状态;
退出所述杀菌状态后所述净水系统进入净水状态,连通水源、所述主过滤滤芯和所述净水容器。
这样可以利用换向阀控制杀菌水对后置滤芯进行杀菌或直接对净水容器进行杀菌,实现分别对后置滤芯和净水容器进行杀菌。
可选地,所述预定浸泡时间为20-40分钟。由此可以保证浸泡时间,保证杀菌效果,而且可以避免用户等待时间过长。
进一步地,所述预定排水时间为40-80秒。由此可以保证水箱排空,避免用户取用未过滤的水,而且可以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净水系统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净水系统的控制方法,具有杀菌效果好、制水效率高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净水容器,所述净水容器与所述净水系统的净水出口连通;
净水支管,所述净水支管分别与水源和所述净水容器连通;
主过滤滤芯,所述主过滤滤芯连接在所述净水支管上;
电解支管,所述电解支管分别与水源和所述净水容器连通;
电解装置,所述电解装置连接在所述电解支管上;
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在杀菌状态和净水状态之间可切换,所述切换装置在所述杀菌状态连通所述水源、所述电解装置和所述净水容器,所述切换装置在所述净水状态连通所述水源、所述主过滤滤芯和所述净水容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进口与水源连通,所述净水支管和所述电解支管与所述进水管的出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包括电解通断阀和净水通断阀,所述电解通断阀连接在所述电解支管上且位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电解装置之间,所述净水通断阀连接在所述净水支管上且位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主过滤滤芯之间,所述切换装置在所述杀菌状态时所述净水通断阀关闭且所述电解通断阀打开,所述切换装置在所述净水状态时所述净水通断阀打开且所述电解通断阀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过滤滤芯为反渗透滤芯、超滤滤芯或活性炭滤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置滤芯,所述主过滤滤芯为反渗透滤芯或活性炭滤芯,所述后置滤芯连接在所述净水支管上且位于所述主过滤滤芯和所述净水容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冲洗支管,所述冲洗支管分别与所述电解支管和所述净水支管相连,所述冲洗支管与所述电解支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电解装置和所述净水容器之间,所述冲洗支管与所述净水支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主过滤滤芯和所述后置滤芯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支管与所述电解支管通过换向阀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滤芯为活性炭滤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置滤芯,所述前置滤芯连接在所述净水支管上且位于所述主过滤滤芯与所述进水管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所述净水容器连通,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排水阀。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罐和热罐,所述冷罐和所述热罐均与所述净水容器、所述净水出口和所述排水管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处理滤芯,所述预处理滤芯连接在所述进水管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容器内设有液位检测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检测装置为浮子式液位传感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过滤滤芯为反渗透滤芯,所述反渗透滤芯上连接有废水排水管,所述废水排水管上连接有废水通断阀,所述净水支管上连接有增压泵。
CN202022998523.3U 2020-12-10 2020-12-10 净水系统 Active CN2148808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98523.3U CN214880821U (zh) 2020-12-10 2020-12-10 净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98523.3U CN214880821U (zh) 2020-12-10 2020-12-10 净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80821U true CN214880821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932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98523.3U Active CN214880821U (zh) 2020-12-10 2020-12-10 净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808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66441B2 (en) Water treatment apparatus and sterilizing and cleansing method thereof
CN106277443B (zh) 一种全自动净水器
CA2775531C (en) Combination of a single-station ro device with a hemodialysis device
KR101686131B1 (ko) 자동 살균 정수장치
KR100590834B1 (ko) 역삼투압 정수기의 생활용수를 활용한 이온수 시스템
KR101439948B1 (ko) 수처리장치 및 수처리방법
CN114163030A (zh) 净水系统的控制方法和净水系统
KR101444786B1 (ko) 수처리장치 및 수처리방법
CN214880821U (zh) 净水系统
KR20130069973A (ko) 수처리 장치 및 그 살균세척방법
CN216337049U (zh) 净水系统
CN109336305B (zh) 一种延时停机型家用净水装置以及家用纯水机
KR101446127B1 (ko) 수처리장치
CN114163033A (zh) 净水系统
JPH10174973A (ja) 連続通水式電解水生成装置の洗浄・殺菌方法及びこの方法を実施する機構を備えた電解水生成装置並びにこれに使用される流路切換弁装置
KR101459001B1 (ko) 수처리장치 및 수처리방법
CN107142994B (zh) 智能无负压分质给水设备及其供水方法
KR20040084044A (ko) 전기(분해식) 냉.온 정수기
JPH09220572A (ja) 水処理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を用いた水処理装置
KR101447963B1 (ko) 수처리방법
CN216303534U (zh) 一种制剂用纯化水机微酸消毒系统
KR101476323B1 (ko) 수처리장치 및 수처리방법
CN220283867U (zh) 反渗透浓缩出液回收装置
CN220704639U (zh) 一种陶瓷膜二次供水系统
KR101897573B1 (ko) 정수기 및 그 세정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