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80585U - 一种锅炉给水加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锅炉给水加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80585U
CN214880585U CN202120118554.7U CN202120118554U CN214880585U CN 214880585 U CN214880585 U CN 214880585U CN 202120118554 U CN202120118554 U CN 202120118554U CN 214880585 U CN214880585 U CN 2148805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oxygen
oxygenation
boile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1855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利权
郭海峰
莫索克
张翠伶
徐继明
刘海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hua Power Branch of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Tianjin Guohua Pansha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hua Power Branch of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Tianjin Guohua Pansha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hua Power Branch of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Tianjin Guohua Panshan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hua Power Branch of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1855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805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805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805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锅炉给水加氧设备,涉及锅炉给水处理技术领域,解决目前通过直接通入氧气的方式,不能准确控制给水中溶氧量的问题。所述锅炉给水加氧设备包括锅炉,与所述锅炉连接的给水管路,供氧装置,供水装置,以及具有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和第一出口的加氧容器;其中,所述供氧装置与所述第一入口连接,所述供水装置与所述第二入口连接,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给水管路连接。本申请提供的锅炉给水加氧设备用于给锅炉给水管路中加入氧气。

Description

一种锅炉给水加氧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锅炉给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炉给水加氧设备。
背景技术
利用锅炉给水加氧处理技术,在金属内壁表面形成致密稳定的保护膜,是目前降低锅炉结垢程度、腐蚀程度,抑制锅炉压差上升,延长锅炉化学清洗周期等常用的技术手段。
目前,锅炉给水加氧处理技术一般采用氧气直供技术,供氧源通过加氧管道将氧气直接输送至锅炉给水管路中的加氧点,并通过调节手动阀门或自动阀门来控制加氧量的大小。然而,由于气体本身的可压缩性较大,氧气在长距离加氧管道中存在严重的弹性形变,导致给水管路中的溶氧量波动范围较大;同时,受到输送压差、管道直径等影响,通过阀门难以精确控制气体流量大小,从而也难以根据火电厂机组的负荷变化对给水中溶氧量进行精准的调控。即通过直接通入氧气的方式,不能准确控制给水中溶氧量,进而影响到上述致密稳定保护膜的生成,从而影响到火电厂机组的正常运行。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对锅炉给水中溶氧量进行准确控制的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炉给水加氧设备,能够用于解决目前通过直接通入氧气的方式,不能准确控制给水中溶氧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炉给水加氧设备,所述设备包括锅炉,与所述锅炉连接的给水管路,供氧装置,供水装置,以及具有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和第一出口的加氧容器;
其中,所述供氧装置与所述第一入口连接,所述供水装置与所述第二入口连接,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给水管路连接。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氧容器中设置有布水装置,所述供水装置通过所述第二入口与所述布水装置连接。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还包括液体恒压装置,所述供水装置通过所述液体恒压装置与所述第二入口连接。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给水管路为凝结水循环管路,则所述供水装置为所述凝结水循环管路,所述凝结水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出口和第三入口,所述凝结水循环管路的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加氧容器的所述第二入口连接,所述加氧容器的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凝结水循环管路的所述第三入口连接。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口和所述第三入口在所述凝结水循环管路上设置的位置顺序与所述凝结水循环管路中凝结水的流动方向相同。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凝结水循环管路上。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还包括溶氧量检测装置,所述溶氧量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给水管路上。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还包括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加氧容器中。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溶氧量检测装置以及所述压力检测装置连接。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体恒压装置为恒压水箱。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锅炉给水加氧设备,包括锅炉,与所述锅炉连接的给水管路,供氧装置,供水装置,以及具有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和第一出口的加氧容器;其中,所述供氧装置与所述第一入口连接,所述供水装置与所述第二入口连接,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给水管路连接。通过先将供水装置提供的水与供氧装置提供的氧气在加氧容器中进行混合,得到吸收了氧气的富氧水,然后再将所述富氧水通入所述给水管路,来实现向所述给水管路中加氧。将气态加氧的方式变为液体加氧的方式,由于液体不可压缩,液体流量的控制更为容易,将氧气溶解在水中变为富氧水再输送到所述给水管路,只需控制液体(富氧水)流量稳定就可以使得给水管路中的溶氧量稳定。同时,由于液体流量更容易控制,当火电厂发电机组负荷改变需要调整给水管路中溶氧量时,液体加氧的方式也可以更准确、快速地对溶氧量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的氧气直供技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炉给水加氧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锅炉给水加氧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锅炉给水加氧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锅炉给水加氧设备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供氧源;2—加氧管道;3—锅炉;4—给水管路;5—阀门;
10—锅炉给水加氧设备;101—锅炉;102—给水管路;1021—第二出口;1022—第三入口;103—供氧装置;104—供水装置;105—加氧容器;1051—第一入口;1052—第二入口;1053—第一出口;1054—布水装置;
20—锅炉给水加氧设备;201—锅炉;202—凝结水循环管路;2021—第二出口;2022—第三入口;203—氧气瓶;204—加氧容器;2041—第一入口;2042—第二入口;2043—第一出口;205—第一阀门;206—第二阀门;207—第三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本申请背景技术中所描述的,锅炉氧化铁污堵、结垢速率高和锅炉上升速度快是火力发电厂突出的问题,这主要归结于给水系统中铁含量较高。由于给水系统含铁量较高,锅炉热力系统金属表面会生成外层结构疏松的Fe3O4锈层,伴随水流的冲击,给水系统内产生流动加速腐蚀,造成铁的腐蚀产物不断在热负荷高的部位沉积,造成粗糙的波纹状垢层,从而降低了锅炉受热面的传热效率,增加了流体阻力,造成了锅炉的压差不断上升;并且由于Fe3O4结构疏松,在水流的冲击下还可能脱落造成污堵,严重影响火电厂的正常生产。目前一般采用锅炉给水加氧处理的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给水加氧处理技术的核心是氧气在水纯度较高的条件下对金属有钝化作用。在纯水条件下,利用一定浓度的氧使金属内壁表面形成比磁性Fe3O4保护性更好的Fe3O4+Fe2O3保护膜,具体过程为,在给水加氧处理工况时,通过不断向金属内壁表面均匀供氧,由Fe3O4微孔通道中扩散出来进入水相的铁被氧化,生成Fe2O3的水合物,沉积在Fe3O4膜上面,堵住了Fe3O4膜的空隙,使水无法通过膜,从而使金属内壁表面形成致密的“双层保护膜”,能够有效抑制金属内壁的腐蚀。现在多采用氧气直供技术进行加氧,如图1所示,供氧源1通过加氧管道2将氧气输送至锅炉3给水管路4中,加氧管道2上设置有阀门5用来控制氧气的流量。然而,由于气体本身的可压缩性较大,氧气在长距离加氧管道中存在严重的弹性形变,导致给水管路中的溶氧量波动范围较大,而水中含氧量均匀、稳定才能保证氧化反应的稳定,从而生成致密、均匀、不易脱落的氧化保护膜。同时,气体流量的调节受到阀门开度、输送压差、管径直径等各种因素影响,使得气体流量调节控制过程较为复杂,很难利用阀门做到线性调节,当火电厂发电机组负荷变化需要对给水溶氧量进行调整时,氧气直供技术不能做到准确、快速地对溶氧量进行调整。
针对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炉给水加氧设备10,用于解决目前氧气直供技术导致给水管路中的溶氧量波动范围较大,不能生成致密稳定的保护膜,以及不能根据火电厂发电机组负荷变化对给水溶氧量进行准确、快速调节的问题。如图2所示,所述锅炉给水加氧设备10包括锅炉101,与所述锅炉101连接的给水管路102,供氧装置103,供水装置104,以及具有第一入口1051、第二入口1052和第一出口1053的加氧容器105;所述供氧装置103与所述第一入口1051连接,所述供水装置104与所述第二入口1052连接,所述第一出口1053与所述给水管路102连接。
其中,所述给水管路102中流动的水可以是补给水、凝结水、疏水等,也就是说,所述给水管路102可以是补给水管路、凝结水管路、疏水管路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锅炉给水加氧设备可以用于给补给水管路、凝结水管路、疏水管路等中至少一个给水管路加氧。
所述供氧装置103为氧气源,能够提供氧气,例如供氧装置103可以是氧气瓶。所述供水装置104为能够提供水的装置。所述加氧容器105可以为供氧装置103通入的氧气与供水装置104通入的水提供混合空间,即供氧装置103提供的氧气从第一入口1051进入加氧容器105,供水装置104提供的水从第二入口1052进入加氧容器105,氧气与水在所述加氧容器105中充分混合,进而得到溶解有氧气的富氧水。所述富氧水通过所述第一出口1053流入所述给水管路102。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锅炉给水加氧设备10中各部件的“相连”、“连接”可以是通过管道连接。例如,供氧装置103与第一入口1051连接,供水装置104与第二入口1052连接,第一出口1053与给水管路102连接,可以是,供氧装置103与第一入口1051通过管道连接,供水装置104与第二入口1052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出口1053与给水管路102通过管路连接。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锅炉给水加氧设备10,供氧装置103与加氧容器105的第一入口1051连接,供水装置104与加氧容器105的第二入口1052连接,加氧容器105的第一出口1053与给水管路102连接。当对锅炉给水进行加氧时,先将供水装置104提供的水与供氧装置103提供的氧气在加氧容器105中进行混合,得到吸收了氧气的富氧水,然后再将所述富氧水通入所述给水管路102,来实现向所述给水管路中加氧,进而可以给锅炉系统加氧。将气态加氧的方式变为液体加氧的方式,由于液体不可压缩,输送过程属于刚性投加,能够解决由于气体本身可压缩性较大导致的给水溶氧量不稳定的问题。并且,液体流量的控制更为容易,将氧气溶解在水中再输送到所述给水管路,只需控制液体(富氧水)流量稳定就可以使得给水管路中的溶氧量稳定。同时,由于液体流量更容易控制,当火电厂发电机组负荷改变需要调整给水管路中溶氧量时,液体加氧的方式也可以更准确、快速地对溶氧量进行调整,例如,可以通过控制富氧水的输送量来调整给水管路中的溶氧量。
为了让供水装置104提供的水和供氧装置103提供的氧气在加氧容器105中能够得到充分的混合,提高富氧水中氧气的含量,使其达到饱和溶解氧的状态。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加氧容器105中设置有布水装置1054,所述供水装置104通过所述第二入口1052与所述布水装置1054连接,如图3所示。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加氧容器105中设置布水装置1054,可以使供水装置104提供的水在加氧容器105中分散开来,增加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加氧容器105中水的含氧量。所述布水装置1054可以是液体分布器,进一步可以是孔型液体分布器、堰型液体分布器、压力型液体分布器、喷淋式液体分布器、多孔管式液体分布器等,本申请实施例对布水装置1054的具体形态、种类并不做限定,只要能使供水装置104提供的水在加氧容器105中分布开来,增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即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锅炉给水加氧设备10还包括液体恒压装置,所述供水装置104通过所述液体恒压装置与所述第二入口1052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供水装置104与加氧容器105之间设置液体恒压装置,可以控制供水装置104提供的水在预设压力状态下,同时结合供氧装置103提供的氧量,可以准确控制水中的溶氧量。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不增加额外的补充水量来进行加氧,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给水管路102为凝结水循环管路,则所述供水装置104为所述凝结水循环管路,所述凝结水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出口1021和第三入口1022,所述凝结水循环管路的所述第二出口1021与所述第二入口1052连接,所述第一出口1053与所述凝结水循环管路的所述第三入口1022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凝结水循环管路与所述锅炉101构成一个循环体系,锅炉101中的蒸汽做功后冷凝成凝结水流入凝结水循环管道,所述凝结水再通过加热器送入锅炉101中变为蒸汽做功,形成所述凝结水循环管路。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凝结水循环管路上开设第二出口1021和第三入口1022,将部分凝结水通过凝结水管道的第二出口1021,以及加氧容器105的第一入口1051通入加氧容器105中作为供水装置104提供的水(即此时凝结水循环管路可以作为供水装置104),再将吸收了氧气的凝结水(即为富氧水)通过凝结水循环管路的第三入口1022,通入凝结水循环管路中,进而进入锅炉系统。其中,为了使凝结水顺利进入加氧容器105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出口1021和所述第三入口1022在所述凝结水循环管路上设置的位置顺序与所述凝结水循环管路中凝结水的流动方向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引入部分凝结水进入加氧容器105中,将凝结水作为吸收氧气的载体,进而将吸收了氧气的凝结水再重新送入凝结水循环管路,由此可以不用引入外部水源,也可以不在原有锅炉系统的基础上另外增设供水装置,能够达到节能环保、降低成本的效果。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供水装置,供水装置不仅限于所述凝结水循环管路,也可以是补给水管路、疏水管路,还可以是增设的外源供水装置,通过增加额外的水量来吸收氧气变为富氧水送入锅炉系统原有的给水管路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锅炉给水加氧设备10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凝结水循环管路上。
所述水泵可以是凝结水循环管路上原有的提供动力使凝结水可以进行上述循环的水泵,也可以是另外在凝结水循环管路上增设的水泵。其中,当所述水泵为凝结水循环管路上原有的水泵时,可以利用原有的水泵使凝结水进入加氧容器105中,节约了成本。当所述水泵为凝结水循环管路上增设的水泵时,可以为凝结水进入加氧容器105提供更多的动力,使凝结水可以更容易进入所述加氧容器105,特别在需要较多的凝结水来吸收氧气的情况下,可以加快锅炉给水加氧设备的加氧过程。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锅炉给水加氧设备10还包括溶氧量检测装置,所述溶氧量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给水管路102上。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给水管路102上设置溶氧量检测装置,可以对给水管路102中的溶氧量进行监控,当溶氧量不满足实际需要时,可以指导技术人员对富氧水中的氧含量进行调整,使其通入给水管路102中后能够满足实际溶氧量需求。
水中溶氧值DOf的计算公式为:
DOf=(P/P0)×[477.8/(T+32.26)] (1)
其中,DOf为溶氧质量浓度,单位为mg/L;P为实测大气压,单位为Pa;P0为标准大气压,单位为Pa;T为水温,单位为℃。
由上述公式(1)可知,水中溶氧量和气压有关系,因此,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锅炉给水加氧设备10还包括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加氧容器105中。由上述公式(1)还可以知道,水中溶氧量还和水温有关系,因此,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锅炉给水加氧设备10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加氧容器105中。
通过设置溶氧量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以及温度检测装置,当溶氧量检测装置检测的溶氧量不满足需求时,可以根据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得到的水温,目标DOf等,计算加氧容器105中应当达到的目标压力,通过控制供氧装置103通入加氧容器105的氧量,来控制加氧容器105中的压力,并通过压力检测装置检测是否达到目标压力,若未达到目标压力,则可以对加氧容器105内的压力进行调整,例如可以是通入更多的氧气。由此可见,通过溶氧量检测装置、温度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的协同作用,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锅炉给水加氧设备10可以根据火电厂机组负荷变化对富氧水中的含氧量进行快速、准确的调整,进而实现给水管路中溶氧量的快速、准确调整。
为了进一步根据火电厂机组负荷变化对富氧水中的溶氧量进行实时准确的调整,同时提高锅炉给水加氧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锅炉给水加氧设备10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溶氧量检测装置、温度检测装置以及压力检测装置连接。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供氧装置103与第一入口1051之间可以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上可以设置第一阀门,用于调节进入加氧容器105中的氧气量。供水装置104与第二入口1052之间可以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管道上可以设置第二阀门,用于调节进入加氧容器105中的水量;当所述供水装置104为凝结水循环管路时,所述第二阀门还可以用来控制使部分凝结水进入加氧容器105中。第一出口1053与给水管路102之间可以通过第三管道连接,所述第三管道上可以设置第三阀门,用于调节进入给水管路102中的富氧水流量,所述第三管道上还可以设置水泵为富氧水进入给水管路提供动力。所述控制装置可以进一步与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以及第三阀门连接,根据溶氧量检测装置、温度检测装置以及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得到的数据,调整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以及第三阀门的开合程度,使得锅炉给水加氧设备可以根据火电厂机组负荷变化对富氧水中的溶氧量进行实时准确的调整,从而实现给水管路中溶氧量的快速、准确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控制装置与溶氧量检测装置、温度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第一阀门、第二阀门以及第三阀门的连接,可以是电连接。
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锅炉给水加氧设备进行阐释,应当理解的是,以下的实施方式仅为一种示例,并不表示对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锅炉给水加氧设备的限制。
一种锅炉给水加氧设备20,如图5所示,包括锅炉201,与所述锅炉201连接的凝结水循环管路202,氧气瓶203,具有第一入口2041、第二入口2042和第一出口2043的加氧容器204,第一阀门205,第二阀门206,第三阀门207;其中,所述凝结水循环管路202上设置有第二出口2021和第三入口2022,所述氧气瓶203通过所述第一阀门205与所述第一入口2041连接,所述第二出口2021通过所述第二阀门206与所述第二入口2042连接,所述第一出口2043通过所述第三阀门207与所述第三入口2022连接;其中,所述加氧容器204中还设置布水装置2044,所述第二出口2021通过所述第二入口2042与所述布水装置2044连接。
所述锅炉给水加氧设备20实现锅炉给水加氧的过程为:通过控制所述第一阀门205的开合程度控制氧气瓶进入加氧容器204的氧气量,通过控制第二阀门206的开合程度控制凝结水进入加氧容器204的水量,凝结水进入加氧容器204后通过所述布水装置2044进行分散,增加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溶氧量,水与氧气在加氧容器204中混合得到含有饱和溶解氧的富氧水后,再控制第三阀门207使得富氧水进入凝结水循环管路202,同时通过控制第三阀门207的开合程度控制进入凝结水循环管路202中的富氧水量。所述锅炉给水加氧设备20可以通过间歇方式实现凝结水循环管路202加氧,也可以通过连续方式实现凝结水循环管路202加氧。其中,间歇方式可以是先打开第一阀门205和第二阀门206,通入氧气和水后,关闭第一阀门205和第二阀门206,待水和氧气混合得到富氧水后,打开第三阀门207,将富氧水输入凝结水循环管路202中。连续方式可以是保持第一阀门205、第二阀门206和第三阀门207持续打开,通入水、氧气、两者混合得到富氧水以及输出富氧水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参照上述公式(1),根据常规氧瓶减压后1.5MPa压力计算,取定压1.3MPa,凝结水温度为35℃,所述定压下凝结水饱和溶解氧约为18mg/l。机组凝结水总量为1600t/h,机组给水需要溶解氧控制在50~100ug/l,那么则需要从凝结水循环管路中抽取凝结水流量2~7t,显然,抽取的凝结水流量远小于机组凝结水总量,不会对机组系统造成影响,并且通过少量的凝结水流量就可以实现锅炉凝结水循环管路中溶氧量的精确调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锅炉给水加氧设备20,通过将部分凝结水从凝结水循环管路中引入加氧容器,并在加氧容器中与氧气混合得到富氧水,再将所述富氧水重新通入凝结水循环管路,使得加氧方式变为液体加氧方式,富氧水输送管道中的压力可控制在中低范围,对阀门以及其他元件的要求较低,可以延长阀门和其他元件的寿命,便于后期维护。并且,由于液体不可压缩,液体流量的控制更为容易,将氧气溶解在水中再输送到所述给水管路,只需控制液体(富氧水)流量稳定就可以使得给水管路中的溶氧量稳定。由于液体流量更容易控制,当火电厂发电机组负荷改变需要调整凝结水循环管路中溶氧量时,液体加氧的方式也可以更准确、快速地对溶氧量进行调整。同时,将凝结水作为吸收氧气的载体,进而将吸收了氧气的凝结水再重新送入凝结水循环管路,由此可以不用引入外部水源,也可以不在原有的锅炉系统的基础上另外增设供水装置,能够达到节能环保、降低成本的效果。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锅炉给水加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锅炉,与所述锅炉连接的给水管路,供氧装置,供水装置,以及具有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和第一出口的加氧容器;
其中,所述供氧装置与所述第一入口连接,所述供水装置与所述第二入口连接,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给水管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给水加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氧容器中设置有布水装置,所述供水装置通过所述第二入口与所述布水装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给水加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液体恒压装置,所述供水装置通过所述液体恒压装置与所述第二入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锅炉给水加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管路为凝结水循环管路,则所述供水装置为所述凝结水循环管路,所述凝结水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二出口和第三入口,所述凝结水循环管路的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加氧容器的所述第二入口连接,所述加氧容器的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凝结水循环管路的所述第三入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炉给水加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口和所述第三入口在所述凝结水循环管路上设置的位置顺序与所述凝结水循环管路中凝结水的流动方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炉给水加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凝结水循环管路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给水加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溶氧量检测装置,所述溶氧量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给水管路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锅炉给水加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加氧容器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锅炉给水加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溶氧量检测装置以及所述压力检测装置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炉给水加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恒压装置为恒压水箱。
CN202120118554.7U 2021-01-15 2021-01-15 一种锅炉给水加氧设备 Active CN2148805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18554.7U CN214880585U (zh) 2021-01-15 2021-01-15 一种锅炉给水加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18554.7U CN214880585U (zh) 2021-01-15 2021-01-15 一种锅炉给水加氧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80585U true CN214880585U (zh) 2021-11-26

Family

ID=78861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18554.7U Active CN214880585U (zh) 2021-01-15 2021-01-15 一种锅炉给水加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805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8118A (zh) * 2022-06-30 2022-10-14 中科生命(福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高氧低氘水集中供水装置与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8118A (zh) * 2022-06-30 2022-10-14 中科生命(福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高氧低氘水集中供水装置与控制方法
CN115178118B (zh) * 2022-06-30 2024-06-07 中科生命(福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高氧低氘水集中供水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80230B (zh) 一种火电厂热力系统分段氧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14880585U (zh) 一种锅炉给水加氧设备
CN110217900B (zh) 一种发电厂给水自动加氧及加氨的协同精确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2323073A (zh) 一种发电厂热力设备防腐防垢一体化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US8444118B1 (en) Cooling tower system with chemical feed responsive to actual load
CN209906468U (zh) 一种发电厂给水自动加氧及加氨的协同精确控制装置
JP2006317047A (ja) 低温液化ガスの気化方法及び気化器
CN203593640U (zh) 一种低温给水自动除氧装置
CN102408148B (zh) 一种火力发电机组给水处理方法
CN103776570B (zh) 一种水平轴表面曝气设备充氧效率的在线测试方法与装置
CN115259413B (zh) 一种用于精准曝气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
JP4409047B2 (ja) 水中の溶存酸素低減設備
Sharapov et al. Energy, mass-exchange and hydrodynamic efficiency of degassers at low-temperature deaeration of water for thermal power plants
CN213538106U (zh) 一种发电厂热力设备防腐防垢一体化控制系统
CN103387292B (zh) 一种锅炉给水加氧处理工艺
CN203754547U (zh) 一种新型火电厂热力系统分段氧化处理系统
CN215249547U (zh) 水煤气变换反应的系统
CN108591823A (zh) 一种连续稳定的在线供氧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125359B (zh) 一种适用于电炉水系统的自动加药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354547A (zh) 大型发电机内冷水铵化模糊调控方法及其监测控制系统
CN110777373B (zh) 发电厂高加疏水系统氢氧化钠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12006883U (zh) 废热综合利用型浸没燃烧式气化器
CN113354069A (zh) 一种mbr工艺精确曝气控制系统及方法
CN209917896U (zh) 一种水处理剂生产用反应釜
CN202303329U (zh) 一种高压加还原剂成套装置及火力发电机组给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