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50669U - 一种定子冲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定子冲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50669U
CN214850669U CN202022978942.0U CN202022978942U CN214850669U CN 214850669 U CN214850669 U CN 214850669U CN 202022978942 U CN202022978942 U CN 202022978942U CN 214850669 U CN214850669 U CN 2148506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t
groove
stator punching
punching sheet
rad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7894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明
韩建洪
李�浩
谢军彪
钱江
钟建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Qianjiang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Qianjiang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Qianjiang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Qianjiang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7894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506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506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506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定子冲片所有的绕线槽尺寸都是一致的,容易出现磁路不平衡,磁通密度过饱的现象,从而导致电机温升高,降低电机的使用寿命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定子冲片,包括本体,本体中部设有通孔,通孔的周向设有装线槽,通孔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径向和第二径向,装线槽包括沿第一径向对称的上槽组和下槽组,上槽组包括沿第二径向对称的第一装线槽组和第二装线槽组,第一装线槽组沿顺时针包括四个A型装线槽,一个B型装线槽和一个C型装线槽,本体的外周面上设有拼槽。本申请可平衡内部磁路,减缓磁通密度过饱的现象,从而有效降低电机温度延长电机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定子冲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定子冲片。
背景技术
制冷压缩机电机的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电机定子冲片,定子冲片上设置若干个装线槽,装线槽内安装线圈。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装线槽的槽口宽度一般设计得较宽,槽口宽度越大电机的损耗就越大,电机效率降低,电机的温升较高,因此定子冲片的装线槽的宽度越小越好,装线槽的槽口宽度小就能减小电机的损耗,提高电机的效率,降低电机的温升。同时为了定子冲片安装线圈更加方便,定子冲片上设置的装线槽尺寸规格都是一致的,这种结构设置容易出现磁路不平衡,磁通密度过饱的现象,从而导致电机温升高,降低电机的使用寿命。
申请人于2019年4月15日申报,公开号为CN209948805U的中国专利介绍了一种压缩机定子冲片,包括矩形的定子冲片本体,所述的定子冲片本体上端向外突出形成弧形凸边,所述的定子冲片本体中心处设置有一个圆形通孔,所述的圆形通孔边缘处设置有围绕圆形通孔设置的装线槽组。上述定子冲片可缓解磁通密度过饱的现象,但是上述申请未提供定子冲片的排列结构,其在冲片压膜成型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废料,造成物料的浪费和加工成本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定子冲片所有的绕线槽尺寸都是一致的,容易出现磁路不平衡,磁通密度过饱的现象,从而导致电机温升高,降低电机的使用寿命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定子冲片,可平衡内部磁路,减缓磁通密度过饱的现象,从而有效降低电机温度延长电机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定子冲片压膜成型时易造成物料的浪费并导致加工成本提升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定子冲片排列结构,该结构可实现定子冲片的紧密排布,在提升材料利用率的同时降低材料浪费,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定子冲片,包括本体,本体中部设有通孔,通孔的周向设有装线槽,通孔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径向和第二径向,装线槽包括沿第一径向对称的上槽组和下槽组,上槽组包括沿第二径向对称的第一装线槽组和第二装线槽组,第一装线槽组沿顺时针包括四个A型装线槽,一个B型装线槽和一个C型装线槽,本体的外周面上设有拼槽。本申请首先提供一种定子冲片结构,冲片上各装线槽的尺寸不完全一致,可平衡内部磁路,减缓磁通密度过饱的现象,从而有效降低电机温度延长电机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装线槽的槽口宽度小于其内部的槽宽,A型装线槽、B型装线槽到C型装线槽的槽深逐渐减小,装线槽包括过渡段和本体段,过渡段位于本体段靠近槽口的一端,本体段的槽宽朝远离槽口的方向逐渐增大。上述技术方案对不同装线槽之间的尺寸关系进行限定,装线槽上本体段为槽宽逐渐增大的类水滴状结构。
作为优选,拼槽位于呈方形的本体的角点处,拼槽包括第一配合面、第二配合面和过渡面,第一配合面和过渡面分别位于第二配合面的两侧,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过渡面和第二配合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拼槽的作用有两个,其一是适应后续的安装需求,其二是在定子冲片的压膜成型中辅助实现定子冲片的紧密排布,在提升材料利用率的同时降低材料浪费,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本体上设有连接孔,靠近拼槽的四个连接孔呈矩形阵列排布。
作为优选,装线槽的槽口处设有两条相对布置的延长筋,延长筋的宽度朝靠近装线槽槽壁的方向逐渐增大。
作为优选,下槽组包括沿第二径向对称的第三装线槽组和第四装线槽组,第三装线槽组和第一装线槽组中心对称。
一种利用所述定子冲片的排列结构,包括若干个定子冲片,定子冲片包括中心冲片和位于中心冲片周向的边缘冲片,中心冲片上的第一配合面和边缘冲片上的第一配合面贴合,中心冲片上的第二配合面与边缘冲片上的第二配合面贴合,两个相邻定子冲片上相邻的两个过渡面配合构成V型槽。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定子冲片加工成型时的排布方式,密排的三个定子冲片之间的加工废料轮廓与所述V型槽的轮廓一致,加工废料被大幅压缩,在提升材料利用率的同时降低材料浪费,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申请所述定子冲片可平衡内部磁路,减缓磁通密度过饱的现象,从而有效降低电机温度延长电机使用寿命;(2)所述定子冲片排列结构可实现定子冲片的紧密排布,在提升材料利用率的同时降低材料浪费,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定子冲片的一个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定子冲片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定子冲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定子冲片排列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
本体1,通孔2,装线槽3,过渡段3a,本体段3b,第一径向4,第二径向5,上槽组6,下槽组7,第一装线槽组8,第二装线槽组9,A型装线槽10,B型装线槽11,C型装线槽12,V型槽13,拼槽14,第一配合面14a,第二配合面14b,过渡面14c,连接孔15,延长筋16,第三装线槽组17,第四装线槽组18,中心冲片19,边缘冲片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定子冲片,包括本体1,本体中部设有通孔2,通孔的周向设有装线槽3,通孔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径向4和第二径向5,装线槽包括沿第一径向对称的上槽组6和下槽组7,上槽组包括沿第二径向对称的第一装线槽组8和第二装线槽组9,第一装线槽组沿顺时针包括四个A型装线槽10,一个B型装线槽11和一个C型装线槽12,本体的外周面上设有拼槽14;装线槽的槽口宽度小于其内部的槽宽,A型装线槽、B型装线槽到C型装线槽的槽深逐渐减小,装线槽包括过渡段3a和本体段3b,过渡段位于本体段靠近槽口的一端,本体段的槽宽朝远离槽口的方向逐渐增大;拼槽位于呈方形的本体的角点处,拼槽包括第一配合面14a、第二配合面14b和过渡面14c,第一配合面和过渡面分别位于第二配合面的两侧,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过渡面和第二配合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本体上设有连接孔15,靠近拼槽的四个连接孔呈矩形阵列排布;装线槽的槽口处设有两条相对布置的延长筋16,延长筋的宽度朝靠近装线槽槽壁的方向逐渐增大;下槽组包括沿第二径向对称的第三装线槽组17和第四装线槽组18,第三装线槽组和第一装线槽组中心对称。
一种利用所述定子冲片的排列结构,包括若干个定子冲片,定子冲片包括中心冲片19和位于中心冲片周向的边缘冲片20,中心冲片上的第一配合面和边缘冲片上的第一配合面贴合,中心冲片上的第二配合面与边缘冲片上的第二配合面贴合,两个相邻定子冲片上相邻的两个过渡面配合构成V型槽13。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定子冲片,本体呈方形,本体的四个角点处分别设有一个拼槽,以图2中位于左下角的拼槽为例,自右而左依次包括第一配合面、第二配合面和过渡面,第一配合面和过渡面平行且位于第二配合面的不同侧,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过渡面与第二配合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本体上靠近角点的位置设有连接孔,本体的中心处设有圆形的通孔,通孔的周向设有装线槽,为便于说明,在通孔上定义了第一径向和第二径向,第一径向水平,第二径向竖直,第一径向和第二径向垂直,装线槽包括分别位于第一径向两侧的上槽组和下槽组,上槽组自左而右包括第一槽组和第二槽组,下槽组自左而右包括第四槽组和第三槽组。以第二槽组为例对装线槽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沿顺时针依次包括四个A型装线槽,一个B型装线槽和一个C型装线槽,A型装线槽、B型装线槽到C型装线槽的槽深逐渐减小,装线槽的槽口处设有延长筋,延长筋对称布置且宽度朝靠近装线槽槽壁的方向逐渐增大。
图4提供了一种利用本申请所述定子冲片的排列结构,图中使用五个定子冲片进行举例说明,为便于文字叙述,将中间的定子冲片定义为中心冲片,其余位置的定子冲片均定义为边缘冲片,以中心冲片和位于其上方的两个边缘冲片为例进行说明,两个边缘冲片侧面贴合,定义左上方的边缘冲片为第一冲片,定义右上方的边缘冲片为第二冲片,第一冲片右下角拼槽的第一配合面、第二配合面分别与中心冲片左上角拼槽的第一配合面、第二配合面贴合,第一冲片右下角上拼槽的过渡面、第二冲片左下角上拼槽的过渡面,以及中心冲片的上端面配合构成V型槽,密排的三个定子冲片之间的加工废料轮廓与所述V型槽的轮廓一致,加工废料被大幅压缩,在提升材料利用率的同时降低材料浪费,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Claims (6)

1.一种定子冲片,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本体中部设有通孔,通孔的周向设有装线槽,通孔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径向和第二径向,装线槽包括沿第一径向对称的上槽组和下槽组,上槽组包括沿第二径向对称的第一装线槽组和第二装线槽组,第一装线槽组沿顺时针包括四个A型装线槽,一个B型装线槽和一个C型装线槽,本体的外周面上设有拼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定子冲片,其特征在于,装线槽的槽口宽度小于其内部的槽宽,A型装线槽、B型装线槽到C型装线槽的槽深逐渐减小,装线槽包括过渡段和本体段,过渡段位于本体段靠近槽口的一端,本体段的槽宽朝远离槽口的方向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定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拼槽位于呈方形的本体的角点处,拼槽包括第一配合面、第二配合面和过渡面,第一配合面和过渡面分别位于第二配合面的两侧,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过渡面和第二配合面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定子冲片,其特征在于,本体上设有连接孔,靠近拼槽的四个连接孔呈矩形阵列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定子冲片,其特征在于,装线槽的槽口处设有两条相对布置的延长筋,延长筋的宽度朝靠近装线槽槽壁的方向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定子冲片,其特征在于,下槽组包括沿第二径向对称的第三装线槽组和第四装线槽组,第三装线槽组和第一装线槽组中心对称。
CN202022978942.0U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定子冲片 Active CN2148506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78942.0U CN214850669U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定子冲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78942.0U CN214850669U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定子冲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50669U true CN214850669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802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78942.0U Active CN214850669U (zh) 2020-12-09 2020-12-09 一种定子冲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506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64820B (zh) 一种压缩机交流电机定子铁芯及其嵌线方法
CN1114982C (zh) 改进的转子组合件
CN214850669U (zh) 一种定子冲片
CN202405886U (zh) 一种压缩机交流电机定子铁芯
CN214850668U (zh) 一种新型定子冲片
CN202309253U (zh) 一种压缩机交流电机定子
CN209134162U (zh) 转子铁芯、转子及电机
EP3413437A1 (en) Stator assembly, and, motor and electric pump having the same
US9923441B2 (en) Stator of linear compressor and fixing method thereof, linear motor, and linear compressor
CN102364821B (zh) 一种压缩机交流电机定子
CN107124050B (zh) 定子冲片、电机及压缩机
CN201509104U (zh) 一种用于除湿机电动机的定子冲片
CN209948805U (zh) 一种压缩机定子冲片
CN218183096U (zh) 一种电机用稳定型转子冲片
CN217769645U (zh) 一种压缩机用粉末冶金铁芯转子
CN215268021U (zh) 异步电机转子
CN217824456U (zh) 定子冲片及电机
CN213402594U (zh) 一种压缩机电机及其定子冲片和定子铁芯
CN218549597U (zh) 转子铁芯、电机和用电设备
CN213754121U (zh) 定子冲片、定子铁芯、定子、电机和家电设备
CN210273628U (zh) 散热型定子冲片
CN216904445U (zh) 涡旋压缩机电机
CN215934561U (zh) 电机、压缩机以及制冷设备
CN215990341U (zh) 定子冲片、电机、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17904122U (zh) 转子结构及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