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50595U - 一种锂电池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电池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50595U
CN214850595U CN202121668307.0U CN202121668307U CN214850595U CN 214850595 U CN214850595 U CN 214850595U CN 202121668307 U CN202121668307 U CN 202121668307U CN 214850595 U CN214850595 U CN 2148505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detection module
wire
electricity
control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6830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银玲
孙小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Guoke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Gangke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Gangke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Gangke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6830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505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505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505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充电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充电控制系统,所述充电控制系统包括微处理器、稳压保护模块、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充电感应检测模块和充电适配器,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分别通过导线与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稳压保护模块通过导线与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充电感应检测模块通过导线与微处理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合理,它能够通过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实时感应充电过程中蓄电池的电压、电流和温度数据,通过微处理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进而在充电时能够对充电功率进行自动调整,保证锂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锂电池充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锂电池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种以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一次电池,与可充电电池锂离子电池跟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是不一样的,锂电池的发明者是爱迪生,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长期没有得到应用,随着二十世纪末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小型化的设备日益增多,对电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锂电池随之进入了大规模的实用阶段。
蓄电池一般分为铅蓄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由于蓄电池种类繁多且容量不一,不同种类和容量的蓄电池往往需要不同的充电器匹配,如果蓄电池的充电器匹配不好会出现过充过热等不安全现象,从而影响蓄电池的正常使用并缩短蓄电池寿命,现有的充电系统大多都是定功率或者手动调节充电功率的充电器,无法根据蓄电池实现自动匹配充电,造成使用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锂电池充电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锂电池充电系统。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充电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充电控制系统,所述充电控制系统包括微处理器、稳压保护模块、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充电感应检测模块和充电适配器,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分别通过导线与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稳压保护模块通过导线与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充电感应检测模块通过导线与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通过导线与充电适配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正面固定镶嵌有面板,所述面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启停开关,所述面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指示灯,所述面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通过导线与充电感应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启停开关和两个指示灯分别通过导线与微处理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锂电池充电系统能够将锂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电流、电压和温度数据展示在显示屏,方便进行观看。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控制系统分别电连接有正极充电线和负极充电线,所述正极充电线和负极充电线远离充电控制系统的一端均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外部,所述正极充电线远离充电控制系统的一端电连接有正极固定夹,所述负极充电线远离充电控制系统一端电连接有负极固定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锂电池充电系统能够方便充电控制系统与锂电池的接线柱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控制系统电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远离充电控制系统的一端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壳体的外部,所述电源线远离充电控制系统的一端电连接有插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锂电池充电系统能够方便充电控制系统连接外界电源进行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多个散热口,所述散热风扇通过导线与启停开关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锂电池充电系统能够在充电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对系统进行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组相对称的垫块,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相对称的握把,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铭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锂电池充电系统能够方便移动壳体,便于灵活使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种锂电池充电系统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充电控制系统中设置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能够对锂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电压、电流和温度进行检测,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分别将检测到的数据传输到微处理器,通过充电感应检测模块,能够对锂电池的状态和数据进行检测,充电感应检测模块将检测数据发送到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根据感应数据,利用充电适配器对充电功率进行调整。
第二: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实时感应充电过程中蓄电池的电压、电流和温度数据,通过微处理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进而在充电时能够对充电功率进行自动调整,保证锂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充电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正剖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充电控制系统;201、微处理器;202、稳压保护模块;203、电压检测模块;204、电流检测模块;205、温度检测模块;206、充电感应检测模块;207、充电适配器;3、握把;4、显示屏;5、正极固定夹;6、正极充电线;7、负极固定夹;8、负极充电线;9、垫块;10、启停开关;11、面板;12、指示灯;13、散热口;14、电源线;15、散热风扇;16、铭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充电系统,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设有充电控制系统2,充电控制系统2包括微处理器201、稳压保护模块202、电压检测模块203、电流检测模块204、温度检测模块205、充电感应检测模块206和充电适配器207,电压检测模块203、电流检测模块204和温度检测模块205分别通过导线与微处理器201电连接,稳压保护模块202通过导线与微处理器201电连接,充电感应检测模块206通过导线与微处理器201电连接,微处理器201通过导线与充电适配器207电连接,微处理器201为一种集成控制器,能完成取指令、执行指令,以及与外界存储器和逻辑部件交换信息等操作,稳压保护模块202又叫稳压器,用来稳定充电电路电压,电压检测模块203采用JLD1U/1V-500V电压传感器对锂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电压进行检测,电流检测模块204采用ES300C电流传感器对锂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电流进行检测,温度检测模块205采用PT-100温度传感器对锂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电流进行检测,充电感应检测模块206采用电池检测仪对锂电池进行检测,充电适配器207采用电源适配器,根据锂电池的充电需要进行调整充电功率。
进一步的,壳体1的正面固定镶嵌有面板11,面板1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启停开关10,面板1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指示灯12,面板1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显示屏4,显示屏4通过导线与充电感应检测模块206电连接,启停开关10和两个指示灯12分别通过导线与微处理器201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锂电池充电系统能够将锂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电流、电压和温度数据展示在显示屏4,方便进行观看。
进一步的,充电控制系统2分别电连接有正极充电线6和负极充电线8,正极充电线6和负极充电线8远离充电控制系统2的一端均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壳体1的外部,正极充电线6远离充电控制系统2的一端电连接有正极固定夹5,负极充电线8远离充电控制系统2一端电连接有负极固定夹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锂电池充电系统能够方便充电控制系统2与锂电池的接线柱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充电控制系统2电连接有电源线14,电源线14远离充电控制系统2的一端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壳体1的外部,电源线14远离充电控制系统2的一端电连接有插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锂电池充电系统能够方便充电控制系统2连接外界电源进行供电。
进一步的,壳体1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15,壳体1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多个散热口13,散热风扇15通过导线与启停开关10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锂电池充电系统能够在充电控制系统2运行过程中对系统进行散热。
进一步的,壳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组相对称的垫块9,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相对称的握把3,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铭牌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锂电池充电系统能够方便移动壳体1,便于灵活使用。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通过握把3将壳体1放在使用位置,将正极固定夹5和负极固定夹7分别夹在锂电池的正负极连接柱上,通过电源线14和插头连通电源,控制启停开关10启动充电系统,充电感应检测模块206对蓄电池数据进行检测,充电感应检测模块206将检测的数据发送到微处理器201,通过微处理器201配合充电适配器207对充电功率进行选择,在充电过程中电压检测模块203、电流检测模块204和温度检测模块205实时感应充电过程中蓄电池的电压、电流和温度数据,通过微处理器201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进而在充电时对充电功率进行自动调整,保证锂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锂电池充电系统,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充电控制系统(2),所述充电控制系统(2)包括微处理器(201)、稳压保护模块(202)、电压检测模块(203)、电流检测模块(204)、温度检测模块(205)、充电感应检测模块(206)和充电适配器(207),所述电压检测模块(203)、电流检测模块(204)和温度检测模块(205)分别通过导线与微处理器(201)电连接,所述稳压保护模块(202)通过导线与微处理器(201)电连接,所述充电感应检测模块(206)通过导线与微处理器(201)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201)通过导线与充电适配器(207)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正面固定镶嵌有面板(11),所述面板(1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启停开关(10),所述面板(1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指示灯(12),所述面板(1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显示屏(4),所述显示屏(4)通过导线与充电感应检测模块(206)电连接,所述启停开关(10)和两个指示灯(12)分别通过导线与微处理器(201)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系统(2)分别电连接有正极充电线(6)和负极充电线(8),所述正极充电线(6)和负极充电线(8)远离充电控制系统(2)的一端均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壳体(1)的外部,所述正极充电线(6)远离充电控制系统(2)的一端电连接有正极固定夹(5),所述负极充电线(8)远离充电控制系统(2)一端电连接有负极固定夹(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系统(2)电连接有电源线(14),所述电源线(14)远离充电控制系统(2)的一端贯穿壳体(1)并延伸至壳体(1)的外部,所述电源线(14)远离充电控制系统(2)的一端电连接有插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顶壁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15),所述壳体(1)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多个散热口(13),所述散热风扇(15)通过导线与启停开关(10)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组相对称的垫块(9),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相对称的握把(3),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铭牌(16)。
CN202121668307.0U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锂电池充电系统 Active CN2148505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68307.0U CN214850595U (zh)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锂电池充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68307.0U CN214850595U (zh)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锂电池充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50595U true CN214850595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833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68307.0U Active CN214850595U (zh)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锂电池充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505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32440B1 (en) Charger for vacuum cleaner and fast charging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EP3101751B1 (en) Quick-charg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11933848B (zh) 一种储能技术电池成组系统
CN104242388A (zh) 充电电路、电芯和移动终端
CN214850595U (zh) 一种锂电池充电系统
CN204316106U (zh) 充电电路、电芯和移动终端
CN211014574U (zh) 一种房车电池充电时间检测计算装置
CN212301792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热失控工装
CN213459861U (zh) 一种ups锂电池系统架构
CN209822823U (zh) 一种bms电路板
CN210629172U (zh) 一种锂电池充电器
CN110391478B (zh) 一种锂电池安全装置
CN209266751U (zh) 一种便携式充电器装置
CN212063579U (zh) 一种均衡锂电池组中各单体之间电压的设备
CN208401596U (zh) 一种充电器
CN205901384U (zh) 一种充电宝电源及与其相匹配的充电器
CN217485547U (zh) 一种防过充锂电池
CN212587613U (zh) 一种组合式锂电池组
CN212676909U (zh) 一种防爆型共享充电宝一体机
CN214334740U (zh) 应用于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智能充电装置
CN214754051U (zh) 一种便携式锂电池电池组储能设备
CN220895611U (zh) 一种一体机用储能装置
CN104659845A (zh) 一种电池自适应充电器
CN212517296U (zh) 一种锂电池保护板
CN217903290U (zh) 一种方便均衡的移动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01, Room 401, No. 5 Sixing Street, Huangge Town,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1466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Guoke 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1466 Room 305, third floor, building F, No. 2, Xingye Road, jiuwangmiao village,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gangkeda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