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48283U - 一种开机按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机按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48283U
CN214848283U CN202120603854.4U CN202120603854U CN214848283U CN 214848283 U CN214848283 U CN 214848283U CN 202120603854 U CN202120603854 U CN 202120603854U CN 214848283 U CN214848283 U CN 2148482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pc board
light
light source
shell
transmitting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0385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宝阳
任检球
孙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0385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482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482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482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机按键,包括外壳,其顶部向内凹陷,形成凹陷部;FPC板,FPC板沿外壳的轴向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凹陷部内,且FPC板靠近凹陷部内底面的一侧设有按压开关,远离凹陷部内底面的一侧设有光源,光源与按压开关电连接;按压部,按压部沿外壳轴向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凹陷部内,并罩设在光源上,按压按压部能够带动FPC板靠近凹陷部内底面,直至按压开关与凹陷部的内底面相抵顶,以启动开机;弹性件,弹性件设置于FPC板与凹陷部的内底面之间,以在不受外力的状态下带动FPC板回归原位。该开机按键只需要在FPC板的中心设置一个光源即可,而一个光源不会出现亮度不均匀的情况,从而保证了发光效果并提高了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开机按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机按键。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开机按键安装在设定的位置,以用于电脑开机。
目前,电脑开机按键的设计结构较为复杂,组装时需要将多个LED灯围绕在按压开关的周围,同时,为了提高LED灯的发光效果,需要在LED灯的顶部设置遮光板,并在LED灯的发光区域设置反光板,以使得LED灯的光线能够均匀地覆盖整个开机按键。
然而,由于装配结构较为复杂,装配时产生的间隙以及LED灯本身的发光亮度不同等问题,容易导致开机按键发光不均匀,甚至出现漏光的现象,从而影响开机按键的整体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机按键,以提高开机按键的使用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开机按键,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向内凹陷,形成凹陷部;
FPC板,所述FPC板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凹陷部内,且所述FPC板的靠近所述凹陷部内底面的一侧设有按压开关,所述FPC板的远离所述凹陷部内底面的一侧设有光源,所述光源与所述按压开关电路连接;
按压部,所述按压部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凹陷部内,并罩设在所述光源上,按压所述按压部能够带动所述FPC板靠近所述凹陷部的内底面,直至所述按压开关与所述凹陷部的内底面相抵顶,以启动开机;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FPC板与所述凹陷部的内底面之间,以在不受外力的状态下带动所述FPC板回归原位。
优选的,所述按压部包括按压板和透光罩,所述透光罩罩设在所述光源上,所述按压板设置在所述透光罩的远离所述光源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按压板为指纹板,所述指纹板与指纹识别装置电连接,以进行指纹解密。
优选的,所述透光罩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导向槽,所述凹陷部的内壁上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方向设有至少一个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以使所述透光罩与所述外壳滑动配合;
或,所述透光罩上设有至少一个导向柱,所述凹陷部的内壁上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方向开设有至少一个导向槽,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以使所述透光罩与所述外壳滑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透光罩的靠近所述FPC板的一侧设有限位凸起,所述FPC板上与所述限位凸起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凹槽相卡合,以限制所述FPC板与所述透光罩的相对位置;
或,所述透光罩的靠近所述FPC板的一侧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FPC板上与所述限位凹槽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凹槽相卡合,以限制所述FPC板与所述透光罩的相对位置。
优选的,所述FPC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滑槽,且所述滑槽与所述凹陷部内的导向柱滑动配合,以使所述FPC板与所述外壳滑动配合;
或,所述FPC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滑块,且所述滑块与所述凹陷部内的导向槽滑动配合,以使所述FPC板与所述外壳滑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环形海绵,所述按压开关位于所述环形海绵的内环内。
优选的,所述外壳包括环形壳体和底板,所述底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环形壳体的底部以共同形成所述凹陷部。
优选的,所述环形壳体的底部均匀地设有多个连接凸起,所述底板的外周缘上均匀地开设有多个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凸起与所述连接凹槽相卡合或分离,以使所述底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环形壳体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环形壳体的外壁上设有多个连接耳板,以与电子设备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开机按键,装配时,首先将外壳安装在笔记本电脑的主机壳上,然后,依次将弹性件、FPC板和按压部装配在外壳的凹陷部内即可。具体使用时,按压该按压部使得FPC板靠近凹陷部的内底面,直至FPC板上的按压开关与凹陷部的内底面相抵顶,则启动开机,同时,位于FPC板另一侧的光源会发光;撤去外力后,则弹性件带动FPC板回归原位,以待下一次开机启动。由于光源与按压开关分别位于FPC板的两侧,因此,只需要在FPC板的中心设置一个光源即可,不需要将光源围设在按压开关的周围来保证光线的均匀性,而一个光源不会出现亮度不均匀的情况,且无需遮光板和反光板等零件来保证发光效果,从而提高了开机按键的装配效率以及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机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爆炸图;
图3是图2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外壳1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
1、外壳;11、凹陷部;12、环形壳体;13、底板;121、连接凸起;131、连接凹槽;122、连接耳板;111、导向柱;
2、FPC板;21、限位凹槽;22、滑槽;
3、按压部;31、按压板;32、透光罩;321、导向槽;322、限位凸起;
4、弹性件;5、按压开关;6、光源;10、指纹识别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机按键,其包括:外壳1、FPC板2、按压部3、弹性件4、按压开关5和光源6。
参照图2和图3所示,外壳1外壳的顶部向内凹陷,形成凹陷部11;FPC板2沿外壳1的轴向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凹陷部11内,且FPC板2的靠近凹陷部内底面的一侧设有按压开关5,FPC板2的远离凹陷部11内底面的一侧设有光源6,光源与按压开关5电路连接;按压部3沿外壳1的轴向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凹陷部11内,并罩设在光源6上,按压按压部3能够带动FPC板2靠近凹陷部11的内底面,直至按压开关5与凹陷部11的内底面相抵顶,以启动开机;弹性件4设置于FPC板2与凹陷部11的内底面之间,以在不受外力的状态下带动FPC板2回归原位。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装配时,首先将外壳1安装在笔记本电脑的主机壳上,然后,依次将弹性件4、FPC板2和按压部3装配在外壳1的凹陷部11内即可。具体使用时,按压该按压部3使得FPC板2靠近凹陷部11的内底面,直至FPC板2上的按压开关5与凹陷部11的内底面相抵顶,则启动开机,同时,位于FPC板2另一侧的光源6会发光;撤去外力后,则弹性件4带动FPC板2回归原位,以待下一次开机启动。由于光源6与按压开关5分别位于FPC板2的两侧,因此,只需要在FPC板2的中心设置一个光源6即可,不需要将光源6围设在按压开关5的周围来保证光线的均匀性,而一个光源6不会出现亮度不均匀的情况,且无需遮光板和反光板等零件来保证发光效果,从而提高了开机按键的装配效率以及使用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于外壳1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多为圆柱形形状,也可以为长方体或三棱柱的形状,同时,对于外壳1的具体材质不做限定,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应性选择。在该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示,优选的,外壳1包括环形壳体12和底板13,底板13可拆卸地安装在环形壳体12的底部以共同形成凹陷部11。具体的,由于外壳1由两部分组成,因此在组装该开机按键时,可从环形壳体12的两端分别将FPC板2和按压部3装配在环形壳体12内,然后将弹性件4装配在底板13上,最后将底板13扣盖在环形壳体12的底部即可,从而能够提高装配的便利性。此外,由于底板13可拆卸,因此当开机按键出现故障时,便于对开机按键进行维修或零件的更换。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将外壳1设置为可拆卸的两部分仅为其中一种较好的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外壳1也可以是一体式结构,例如:直接注塑成型。
优选的,环形壳体12的底部均匀地设有多个连接凸起121,底板13的外周缘上均匀地开设有多个连接凹槽131,连接凸起121与连接凹槽131相卡合或分离,以使底板13可拆卸地安装在环形壳体12的底部。具体的,当需要组装外壳1时,可将环形壳体12上的连接凸起121与底板13上的连接凹槽131对齐,然后将连接凸起121卡入连接凹槽131内,同时,连接凸起121的外壁与连接凹槽131的内壁过盈配合,从而将底板13安装在环形壳体12的底部,并且能够保证底板13不会从环形壳体12上脱离;当需要将外壳1拆开时,可对底板13的边缘施加作用力,从而使得底板13的连接凹槽131与环形壳体12的连接凸起121相分离,进而将外壳1拆分为两部分,以便于对开机按键进行维修或零件的更换。需要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环形壳体12与底板13的具体连接方式仅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可拆卸连接,例如: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环形壳体12的外壁上设有多个连接耳板122,以与电子设备连接固定。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连接耳板122为三个,且三个连接耳板122均布在环形壳体12的外周缘上,以使得相邻两个连接耳板122之间的夹角为120°,从而能够稳定地与电子设备进行连接。但不限定于连接耳板122的具体数量,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耳板122也可以仅为一个或三个或更多。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按压部3包括按压板31和透光罩32,透光罩32罩设在光源6上,按压板31设置在透光罩32的远离光源6的一侧。具体的,在该实施例中,透光罩32罩设在光源6上,从而能够对光源6的光线进行聚拢,并通过透光罩32向外发射,利用该透光罩32一方面能够对光源6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能够起到聚拢光线的作用;同时,将按压板31设置在透光罩32的远离光源6的一侧,从而能够通过按压该按压板31对透光罩32施加作用力,并通过透光罩32将作用力传递给FPC板2,使得FPC板2能够沿凹陷部11的轴向方向移动。由此,该按压部3不仅能够作为按压部件以对FPC板2施加作用力,还能够形成“灯罩”来保护光源6并聚拢光线。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按压板31为指纹板,指纹板31与指纹识别装置10电连接,以进行指纹解密。具体的,在该实施例中,按压板31为指纹板,具有指纹识别功能,通过将该指纹板31与指纹识别装置10电连接,从而能够在笔记本电脑处于待机状态或锁定状态时,将手指触摸在该按压板31上,通过指纹解密的方式能够将笔记本电脑唤醒或直接进入主界面,从而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参照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透光罩3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导向槽321,凹陷部11的内壁上沿外壳1的轴向方向设有至少一个导向柱111,导向柱111与导向槽321滑动配合,以使透光罩32与外壳1滑动配合。具体的,当FPC板2已经装入凹陷部11内后,则需要将按压部3也装入凹陷部11内,此时,将透光罩32外壁的导向槽321与凹陷部11内壁的导向柱111对齐,然后将透光罩32沿外壳1的轴向方向装入该凹陷部11内,以使得导向槽321与导向柱111相卡合即可。由此,利用该导向槽321与导向柱111的相互卡合能够对透光罩32与外壳1进行限位固定,以避免二者发生相对转动,提高了组装后的稳定性及组装的便利性。容易理解的是,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在透光罩32上设有至少一个导向柱,并在凹陷部11的内壁上沿外壳1的轴向方向开设有至少一个导向槽,通过导向柱与导向槽的滑动配合,使得透光罩32与外壳1滑动配合。
参照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透光罩32的靠近FPC板2的一侧设有限位凸起322,FPC板2上与限位凸起322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限位凹槽21,限位凸起322与限位凹槽21相卡合,以限制FPC板2与透光罩32的相对位置。具体的,当透光罩32罩设在光源6上时,首先将透光罩32的限位凸起322与FPC板2上的限位凹槽21对齐,然后将透光罩32沿外壳1的轴向方向插入到凹陷部11内,并使得限位凸起322与限位凹槽21相卡合,从而限制FPC板2与透光罩32的相对位置,以避免FPC板2与透光罩32发生相对转动,进而提高了二者连接的稳定性及组装的便利性。同时,容易理解的是,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在透光罩32的靠近FPC板2的一侧开设有限位凹槽,并在FPC板2上与限位凹槽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限位凸起,通过限位凸起与限位凹槽的相互卡合,来限制FPC板2与透光罩32的相对位置。
参照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FPC板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滑槽22,且滑槽22与凹陷部11内的导向柱111滑动配合,以使FPC板2与外壳1滑动配合。具体的,在该实施例中,当组装FPC板2时,首先将滑槽22与导向柱111对齐,然后将FPC板2沿外壳1的轴向方向插入凹陷部11内,以使得滑槽22与导向柱111相卡合,从而限制FPC板2与外壳1的相对位置,防止二者相对转动,进而提高二者连接的稳定性以及组装的便利性。容易理解的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在FPC板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滑块,并在凹陷部11内开设导向槽,以使得滑块与凹陷部11内的导向槽滑动配合,进而使得FPC板2与外壳1滑动配合。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弹性件4为环形海绵,按压开关5位于环形海绵4的内环内。具体的,在该实施例中,当组装完成后,则按压开关5被密封在环形海绵4内,从而利用该环形海绵4能够对按压开关5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并能够避免灰尘进入按压开关5内,进而有利于提高按压开关5的使用寿命。但不限定于环形海绵的结构形式,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4也可以是弹簧或弹片等其他弹性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机按键,其不需要将光源6围设在按压开关5的周围来保证光线的均匀性,同时配合透光罩32能够保证发光效果;其次,通过外壳1与FPC板2以及按压部3的卡位结构能够对各部件进行位置限定,以提高安装效果和组装的便利性;最后,利用环形海绵作为弹性件4有利于提高按压开关5的使用寿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壳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开机按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向内凹陷,形成凹陷部;
FPC板,所述FPC板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凹陷部内,且所述FPC板的靠近所述凹陷部内底面的一侧设有按压开关,所述FPC板的远离所述凹陷部内底面的一侧设有光源,所述光源与所述按压开关电路连接;
按压部,所述按压部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凹陷部内,并罩设在所述光源上,按压所述按压部能够带动所述FPC板靠近所述凹陷部的内底面,直至所述按压开关与所述凹陷部的内底面相抵顶,以启动开机;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FPC板与所述凹陷部的内底面之间,以在不受外力的状态下带动所述FPC板回归原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机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包括按压板和透光罩,所述透光罩罩设在所述光源上,所述按压板设置在所述透光罩的远离所述光源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机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板为指纹板,所述指纹板与指纹识别装置电连接,以进行指纹解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机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罩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导向槽,所述凹陷部的内壁上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方向设有至少一个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以使所述透光罩与所述外壳滑动配合;
或,所述透光罩上设有至少一个导向柱,所述凹陷部的内壁上沿所述外壳的轴向方向开设有至少一个导向槽,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以使所述透光罩与所述外壳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机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罩的靠近所述FPC板的一侧设有限位凸起,所述FPC板上与所述限位凸起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凹槽相卡合,以限制所述FPC板与所述透光罩的相对位置;
或,所述透光罩的靠近所述FPC板的一侧开设有限位凹槽,所述FPC板上与所述限位凹槽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凹槽相卡合,以限制所述FPC板与所述透光罩的相对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机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FPC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滑槽,且所述滑槽与所述凹陷部内的导向柱滑动配合,以使所述FPC板与所述外壳滑动配合;
或,所述FPC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滑块,且所述滑块与所述凹陷部内的导向槽滑动配合,以使所述FPC板与所述外壳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机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环形海绵,所述按压开关位于所述环形海绵的内环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机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环形壳体和底板,所述底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环形壳体的底部以共同形成所述凹陷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机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壳体的底部均匀地设有多个连接凸起,所述底板的外周缘上均匀地开设有多个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凸起与所述连接凹槽相卡合或分离,以使所述底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环形壳体的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机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壳体的外壁上设有多个连接耳板,以与电子设备连接固定。
CN202120603854.4U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开机按键 Active CN2148482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03854.4U CN214848283U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开机按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03854.4U CN214848283U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开机按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48283U true CN214848283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758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03854.4U Active CN214848283U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开机按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482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55651B1 (en) Lamp unit and lighting fixture
US7524080B2 (en) Illumination assembly
EP2455655A2 (en) Lamp unit and lighting fixture
CN109257465B (zh) 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10678918B (zh) 指示装置和电池组件
CN214848283U (zh) 一种开机按键
US20120249344A1 (en) Multi-color illuminated keyboard
JP4848905B2 (ja) 照光型押ボタンユニット
CN201593766U (zh) Led灯具改良结构
CN101713906A (zh) 投影装置
JP2020107596A (ja) 薄型防水作業灯
CN209744162U (zh) 一种灯具
JP2017004823A (ja) 照明器具
CN220958221U (zh) 一种能源供给设备
CN217693952U (zh) 电源盒、灯具安装结构、灯具及灯具组合体
CN219783561U (zh) 美容仪
CN221040877U (zh) 开关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2325185B (zh) 照明装置
CN218781205U (zh) 灯具及灯具安装组件
JP6566873B2 (ja) 照明装置
CN219783560U (zh) 美容仪
CN218468985U (zh) 一种用于储能电源的光源结构及储能电源
CN112185738B (zh) 一种按钮及电子装置
CN219105989U (zh) 一种按键背光结构及氛围灯
CN211624912U (zh) 电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