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41977U - 血小板恒温振荡箱 - Google Patents

血小板恒温振荡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41977U
CN214841977U CN202120432265.4U CN202120432265U CN214841977U CN 214841977 U CN214841977 U CN 214841977U CN 202120432265 U CN202120432265 U CN 202120432265U CN 214841977 U CN214841977 U CN 2148419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unit
temperature
heat
room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3226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连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engmingy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engmingy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engmingy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engmingy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3226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419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419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419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小板恒温振荡箱,包括具收容空间的箱体、控制单元及温控单元,所述收容空间包括相接设置的控制室和储存室,所述控制单元收容于所述控制室,所述温控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温控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及电子制冷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监测所述储存室的温度,并反馈温度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电子制冷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温度信号,并控制所述电子制冷器的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的血小板恒温振荡箱体积小、制冷器生产简便、温度稳定、维修方便且节能环保。

Description

血小板恒温振荡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小板保存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小板恒温振荡箱。
背景技术
血小板解冻完成,在等待给患者输注的过程中,需要在20至24℃的恒温环境中不停的摆动保存,血小板恒温振荡箱就是按照该要求制作的设备。现有的血小板恒温振荡箱在控温方面采用压缩机和加热器双重控温,缺点是所占体积大,制冷系统工艺复杂,出现故障后维修难度大,同时制冷剂有一定的污染性。
因此,亟待需要提供一种新的血小板恒温振荡箱解决上述所占体积大、制冷系统工艺复杂、维修难度大及污染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所占体积大、制冷系统工艺复杂、维修难度大及污染性的问题,提供一种体积小、制冷器生产简便、温度稳定、维修方便及节能环保的血小板恒温振荡箱。
一种血小板恒温振荡箱,包括具收容空间的箱体、控制单元及温控单元,所述收容空间包括间隔设置的控制室和储存室,所述控制单元收容于所述控制室,所述温控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温控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及电子制冷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监测所述储存室的温度,并反馈温度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电子制冷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温度信号,并控制所述电子制冷器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保温板及第二保温板,所述第一保温板及所述第二保温板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并间隔所述收容空间为所述控制室、所述储存室及电机室。
进一步地,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固定收容于所述储存室,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固定设于所述第一保温板朝向所述第二保温板侧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还包括U型保护罩、循环风扇、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U型保护罩固定设于所述第一保温板表面,同时罩设所述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及所述第一保温板与所述U型保护罩围成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循环风扇收容于所述中空结构,且固定设于所述散热板的表面中央,所述中空结构的两开口端即为所述出风口,所述U型保护罩正对所述循环风扇设有所述进风口。
进一步地,还包括排水单元,所述排水单元包括导水管及集水槽,所述导水管一端与所述U型保护罩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集水槽抵接,所述集水槽收容于所述电机室。
进一步地,所述温控单元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收容于所述控制室,所述第一保温板设有安装孔,所述加热器及所述电子制冷器通过所述安装孔紧密抵接所述散热板,所述加热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温度信号,控制所述加热器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制冷器数量为二,且相对设置,所述加热器间隔夹设于两电子制冷器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降温单元,所述第一降温单元收容于所述控制室,包括联通管和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所述联通管及所述电子制冷器顺次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振荡单元,所述振荡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包括顺次连接的振荡架、转轮、传动轴及振荡电机,所述振荡架及所述转轮收容于所述储存室,所述振荡电机收容于所述电机室,所述第二保温板包括通孔,所述传动轴贯穿所述通孔,所述通孔直径略大于所述传动轴。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降温单元,所述第二降温单元收容于所述电机室,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排风风扇,所述箱体对应所述排风风扇设有排风口,所述两排风风扇排吸风风向一致。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血小板恒温振荡箱采用所述电子制冷器,生产工艺简单,所占空间小,易维修,控温精度高,且不存在制冷剂造成污染的可能性,更加环保。
其次,所述散热器在所述储存室内实现空气内循环,使所述储存室内温度分布均匀且稳定,即使所述储存室与外界暂时连通时,因所述储存室内空气自成内循环,与外界空气对流减少,温度稳定性高。
再次,所述第一降温单元对所述控制室及时降温,减少所述控制室对所述储存室的温度影响;所述第二降温单元对所述电机室及时降温,减少所述电机室对所述储存室的温度影响。减少影响所述储存室温度的不利因素,使所述储存室内温度更加稳定。
最后,所述电子制冷器及所述加热器紧密抵接所述散热板表面,直接进行热量传递,减少能量浪费,更加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血小板恒温振荡箱一角度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血小板恒温振荡箱另一角度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血小板恒温振荡箱的部分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温控单元及第一降温单元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温控单元及第一降温单元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储存室的空气内循环方向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振荡单元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及图3,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血小板恒温振荡箱一角度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血小板恒温振荡箱另一角度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血小板恒温振荡箱的部分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所述血小板恒温振荡箱10包括箱体11、温控单元13、振荡单元15、保护单元17及控制单元19。所述箱体11包括收容空间,以收容所述温控单元13、所述振荡单元15、所述保护单元17及所述控制单元19。所述控制单元19分别同时与所述温控单元13、所述振荡单元15及所述保护单元17电连接,以控制其工作状态。
所述箱体11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保温板111和第二保温板113。所述第一保温板111及所述第二保温板113收容于所述箱体11的收容空间,并沿自上而下方向,将所述收容空间顺次间隔为控制室115、储存室117及电机室119。所述温控单元13部分收容于所述控制室115,另一部分对应收容于所述储存室117,所述振荡单元15部分收容于所述储存室117,另一部分对应收容于所述电机室119。所述控制单元19收容于所述控制室115。
所述第一保温板111及所述第二保温板113采用保温材料,减少所述储存室117分别与所述控制室115及所述电机室119之间的热传导,所述储存室117为密封保温环境。
请参阅图4,是图1所示温控单元及第一降温单元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所述温控单元13用于提供所述储存室117内的恒温环境,包括温度传感器131、电子制冷器133、加热器135及散热器137。所述温度传感器131及所述散热器137收容于所述储存室117,所述电子制冷器133及所述加热器135收容于所述控制室115。所述温度传感器131监测所述储存室117的温度,产生温度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单元19。所述控制单元19分别同时与所述电子制冷器133、所述加热器135及所述散热器137电连接,根据所述温度信号,控制它们的工作状态,使所述储存室117维持在设定温度,提供恒温环境。
具体而言,设定所述储存室117的工作温度为22摄氏度,即设定温度为22摄氏度,则当所述温控单元13工作时,所述温度传感器131监测到所述储存室117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所述控制单元19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131的监测温度对应控制所述加热器135制热,将热量传导至所述散热器137,所述散热器137将热量传导至所述储存室117内的空气,直至所述储存室117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131监测到所述储存室117的温度高于所述设定温度,所述控制单元19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131的监测温度对应控制所述电子制冷器133制冷,所述储存室117内的空气热量经所述散热器137,传递至所述电子制冷器133,直至所述储存室117温度达到设定温度。
其中,所述电子制冷器133采用小型可控硅电子制冷器,所述加热器135包括一组小功率加热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制冷器133的数量为二,且相对设置,所述加热器135间隔夹设于两电子制冷器133之间。
请参阅图5,是图4所示温控单元及第一降温单元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所述散热器137固定设于所述第一保温板111朝向所述第二保温板113的表面,包括散热板1371、U型保护罩1373、循环风扇1375、进风口1377及出风口1379。
所述散热板1371固定设于所述第一保温板111朝向所述第二保温板113的表面,所述第一保温板111设有安装孔1111,所述安装孔1111面积小于所述散热板1371,所述散热板1371自所述安装孔1111部分裸露于所述控制室115,所述散热板1371与所述第一保温板111之间密封处理,减少所述控制室115与所述储存室117之间的热交换。所述散热板1371包括多平行水平槽。所述多水平槽设于所述散热板1371朝向所述第二保温板113侧表面,所述电子制冷器133及所述加热器135通过所述安装孔1111紧密抵接所述散热板1371另一表面。
所述U型保护罩1373固定设于所述第一保温板111表面,同时罩设所述散热板1371,所述第一保温板111及所述散热板1371与所述U型保护罩1373围成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
所述循环风扇1375收容于所述中空结构,且所述循环风扇1375固定设于所述散热板1371的多平行水平槽中央,所述中空结构的两开口端即为所述出风口1379,所述U型保护罩1373正对所述循环风扇1375设有所述进风口1377,所述进风口1377为镂空结构。
请参阅图6,是图1所示的储存室内的空气内循环方向示意图,所述散热器137工作时,使所述储存室117内的空气形成内循环,并与储存室117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在所述控制单元19控制下,所述循环风扇1375将所述储存室117内的空气,通过所述镂空进风口1377吸入所述散热器137;
所述储存室117内的空气在所述水平槽中流动,与所述散热板1371进行热交换;
所述储存室117内的空气沿所述水平槽流动,通过所述出风口1379排出所述散热器137;
所述储存室117内的空气沿所述箱体11内表面流向所述第二保温板113;
所述循环风扇1375将所述储存室117内的空气再次吸入。
其中,所述电子制冷器133制冷时,所述散热板1371将热量传导至所述电子制冷器133,所述散热板1371温度低于所述储存室117内的空气温度,对所述储存室117降温处理;所加热器135制热时,所述加热器135将热量传导至所述散热板1371,所述散热板1371温度高于所述储存室117内的空气温度,对所述储存室117升温处理。
请参阅图7,是图1所示振荡单元的组装结构示意图。所述振荡单元15提供振荡环境,包括依次连接的振荡架151、转轮153、传动轴155及振荡电机157。所述振荡架151及所述转轮153收容于所述储存室117,所述振荡电机157收容于所述电机室119。所述第二保温板113设有通孔(未标号),所述传动轴155贯穿所述通孔,收容于所述储存室117及所述电机室119。所述通孔直径略大于所述传动轴155的直径,尽量减少所述储存室117及所述电机室119之间的热传导。
所述振荡单元15工作时,在所述控制单元19控制下,所述振荡电机157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将机械能依次经所述传动轴155及所述转轮153,传递至所述振荡架151,所述振荡架151按设定方向、幅度及频率进行振荡。
再请结合参阅图3及图4,所述保护单元17保护所述储存室117内的恒温环境,包括第一降温单元171、排水单元173及第二降温单元。所述第一降温单元171与所述第二降温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19电连接。
所述电子制冷器133包括冷端和热端,制冷时,所述散热器137将热量传导至所述冷端,所述热端产生热量,所述第一降温单元171即对所述热端进行降温。每一所述电子制冷器133对应一所述第一降温单元171。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制冷器133数量为二,故所述第一降温单元171数量为二,所述第一降温单元171包括散热风扇1711及联通管1713,所述联通管1713联通所述散热风扇1711与所述电子制冷器133,所述散热风扇1711收容于所述控制室115,所述箱体11对应所述散热风扇1711设有上排风口112,所述上排风口112为镂空结构。
所述第一降温单元171工作时,在所述控制单元19控制下,所述电子制冷器133的热量通过所述联通管1713传导至所述控制室115内的空气,所述散热风扇1711通过所述上排风口112,加速所述血小板恒温振荡箱外的空气与所述控制室115内的空气的对流,带走所述电子制冷器133的热量,达到为所述电子制冷器133降温的目的。
所述电子制冷器133制冷时,因与所述储存室117内空气温差,所述电子制冷器133的冷端附近空气会产生凝结水,所述凝结水落入所述U型保护罩1373,所述出风口1379靠近所述第二保温板113侧设有挡板(未标号),防止所述冷凝水直接流入所述第二腔室117。所述排水单元173即对所述凝结水进行收集排出,包括导水管1731及集水槽1733,如图3所示。所述导水管1731一端与所述U型保护罩137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集水槽1733抵接,所述导水管1731将所述凝结水自所述U型保护罩1373导流入所述集水槽1733,所述集水槽1733收容于所述电机室119底部。所述第二保温板113设有导流孔(未标号),所述导水管1731贯穿所述导流孔,收容于所述储存室117及所述电机室119。所述导流孔直径略大于所述导水管1731的直径,尽量减少所述储存室117及所述电机室119之间的热传导。
所述振荡电机157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时,部分电能会转化为热能,所述振荡电机157温度升高。所述第二降温单元即对振荡电机157进行降温,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排风风扇175,所述两排风风扇175分设所述电机室119左右两侧,如图3所示,所述箱体11正对所述排风风扇175设有下排风口114,所述下排风口114为镂空结构。所述两排风风扇175的风向相同。
假定所述两排风风扇175风向为从左至右,所述振荡电机157工作时,在所述控制单元19控制下,所述两排风风扇175将所述血小板恒温振荡箱外的空气,自左边的所述下排风口114吸入,自右边的所述下排风口114排出,带走所述振荡电机157的热量,达到为所述振荡电机157降温的目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血小板恒温振荡箱10采用所述电子制冷器133,生产工艺简单,所占空间小,易维修,控温精度高,且不存在制冷剂造成污染的可能性,更加环保。
其次,所述散热器137在所述储存室117内实现空气内循环,使所述储存室117内温度分布均匀且稳定,即使所述储存室117与外界暂时连通时,因所述储存室117内空气自成内循环,与外界空气对流减少,温度稳定性高。
再次,所述第一降温单元171对所述控制室115及时降温,减少所述控制室115对所述储存室117的温度影响;所述第二降温单元对所述电机室119及时降温,减少所述电机室119对所述储存室117的温度影响。减少影响所述储存室117温度的不利因素,使所述储存室117内温度更加稳定。
最后,所述电子制冷器133及所述加热器135紧密抵接所述散热板1371表面,直接进行热量传递,减少能量浪费,更加节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血小板恒温振荡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收容空间的箱体,所述收容空间包括间隔设置的控制室和储存室;
控制单元,收容于所述控制室;
温控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包括:
温度传感器,监测所述储存室的温度,并反馈温度信号至所述控制单元;
电子制冷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温度信号,并控制所述电子制冷器的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血小板恒温振荡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保温板及第二保温板,所述第一保温板及所述第二保温板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并间隔所述收容空间为所述控制室、所述储存室及电机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血小板恒温振荡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固定收容于所述储存室,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固定设于所述第一保温板朝向所述第二保温板侧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血小板恒温振荡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还包括U型保护罩、循环风扇、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U型保护罩固定设于所述第一保温板表面,同时罩设所述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及所述第一保温板与所述U型保护罩围成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循环风扇收容于所述中空结构,且固定设于所述散热板的表面中央,所述中空结构的两开口端即为所述出风口,所述U型保护罩正对所述循环风扇设有所述进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血小板恒温振荡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单元,所述排水单元包括导水管及集水槽,所述导水管一端与所述U型保护罩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集水槽抵接,所述集水槽收容于所述电机室。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血小板恒温振荡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单元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收容于所述控制室,所述第一保温板设有安装孔,所述加热器及所述电子制冷器通过所述安装孔紧密抵接所述散热板,所述加热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温度信号,控制所述加热器的工作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血小板恒温振荡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制冷器数量为二,且相对设置,所述加热器间隔夹设于两电子制冷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血小板恒温振荡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降温单元,所述第一降温单元收容于所述控制室,包括联通管和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所述联通管及所述电子制冷器顺次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血小板恒温振荡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振荡单元,所述振荡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包括顺次连接的振荡架、转轮、传动轴及振荡电机,所述振荡架及所述转轮收容于所述储存室,所述振荡电机收容于所述电机室,所述第二保温板包括通孔,所述传动轴贯穿所述通孔,所述通孔直径略大于所述传动轴。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血小板恒温振荡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降温单元,所述第二降温单元收容于所述电机室,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排风风扇,所述箱体对应所述排风风扇设有排风口,所述两排风风扇排吸风风向一致。
CN202120432265.4U 2021-02-26 2021-02-26 血小板恒温振荡箱 Active CN2148419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32265.4U CN214841977U (zh) 2021-02-26 2021-02-26 血小板恒温振荡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32265.4U CN214841977U (zh) 2021-02-26 2021-02-26 血小板恒温振荡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41977U true CN214841977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884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32265.4U Active CN214841977U (zh) 2021-02-26 2021-02-26 血小板恒温振荡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419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00354U (zh) 一种温控充电柜
CN213764547U (zh) 一种激光加工用散热装置
CN214841977U (zh) 血小板恒温振荡箱
CN220511530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网关
CN210718197U (zh) 一种液冷式半导体制冷模组
CN112856928A (zh) 血小板恒温振荡箱
CN209658357U (zh) 电池包
CN113068378B (zh) 一种计算机机房服务器机柜冷却装置
CN213696596U (zh) 一种冷凝器和蒸汽烹饪设备
CN215597553U (zh) 一种空调器散热结构及空调器室外机
CN115091988A (zh) 一种自适应散热型新能源充电桩
CN213178891U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制冷设备
CN210627119U (zh) 用于单片机封闭控制模块的散热装置
CN113306452A (zh) 增程式整车热管理系统
CN210609981U (zh) 一种用于变频空调的电控盒
CN219256398U (zh) 一种注塑用热流道控制器
CN218179391U (zh) 一种水循环冷水装置
CN221498495U (zh) 无人机机库散热组合设备
CN212448122U (zh) 一种无人机散热装置
CN213046504U (zh) 具有冷却功能的烹饪器具
CN218677132U (zh) 一种双面散热的半桥功率模块
CN215805238U (zh) 双温水泵组件
CN111595056A (zh) 一种饮用液体制冷设备
CN221178252U (zh) 一种服务器散热装置及服务器机房散热系统
CN220874273U (zh) 一种电力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