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29745U - 一种无曝气增氧复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曝气增氧复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29745U
CN214829745U CN202120339912.7U CN202120339912U CN214829745U CN 214829745 U CN214829745 U CN 214829745U CN 202120339912 U CN202120339912 U CN 202120339912U CN 214829745 U CN214829745 U CN 2148297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eoxygenation
increasing
aeration
oxyg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3991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向文鉴
牛学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eanyua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eanyua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eanyua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eanyua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3991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297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297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297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曝气增氧复氧系统,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水生植物层、微生物层、无曝气增氧复氧颗粒层和河涌底泥层;其中,所述无曝气增氧复氧颗粒层和所述微生物层依次覆盖在所述河涌底泥层的顶端;且所述水生植物层的根部由所述微生物层延伸至所述河涌底泥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为:(1)本实用新型的无曝气增氧复氧系统,无曝气增氧复氧颗粒层可有效持续释放O2微纳米气泡,并能均匀分散于水体中,增加河涌中水的DO含量,并与水生植物层和微生物层协同作用,为黑臭水体治理提供解决方案;(2)无需曝气,运行过程中无需耗电,操作简便。

Description

一种无曝气增氧复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无曝气增氧复氧系统。
背景技术
黑臭状态是水体的严重污染状态,其理化环境表现为强还原性,有机无机污染极其严重,水体有异味,已经不适合水生生物生存,水生植被退化甚至灭绝,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只有少量耐污种存在。食物链断裂,食物网支离破碎,生态系统结构严重失衡,功能严重退化甚至丧失。
水体中溶解氧的不足是河流产生黑臭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通过增氧复氧可有效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目前水体增氧复氧技术主要有曝气复氧、水生生物通过光合作用传输部分氧气、药剂或菌种等三种途径。而人工曝气复氧为强曝气复氧,运行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电能;水生生物复氧技术主要为种草或水生植物载体,植物不易成活,容易堵塞河道;加化学药或加生物菌则容易造成水体二次污染,治标不治本。
因此,提供一种无曝气增氧复氧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曝气增氧复氧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无曝气增氧复氧系统,由水生植物层、微生物层、无曝气增氧复氧颗粒层和河涌底泥层组成,氧气的产生、消耗伴随着水生植物的生长、消亡以及微生物的合成与分解,故而形成氧气及污染物质的有机循环系统,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曝气增氧模式,实现黑臭水体的综合治理,并复原河湖原生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曝气增氧复氧系统,包括水生植物层、微生物层、无曝气增氧复氧颗粒层和河涌底泥层;
其中,所述无曝气增氧复氧颗粒层和所述微生物层依次覆盖在所述河涌底泥层的顶端;
且所述水生植物层的根部由所述微生物层延伸至所述河涌底泥层。
在水体底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厌氧细菌会产生酸,这些酸不仅会增加酸度,还会导致磷和氮的大量释放,形成有机沉积物进入水中。同时,厌氧细菌在水中排放有毒气体,包括硫化氢(H2S,即使浓度为0.01毫克/升,也具有很强的毒性,带有臭鸡蛋味)、氨、二氧化碳和甲烷。有毒有机化合物对所有生命形式都有毒,包括鱼类、有益细菌和昆虫。
本实用新型的无曝气增氧复氧系统,由水生植物层、微生物层、无曝气增氧复氧颗粒层和河涌底泥层组成,协同增效,共同去除黑臭水体中的污染物。
优选的,所述无曝气增氧复氧颗粒层为化学颗粒状填料层,所述化学颗粒包括过氧化氢和碳酸钠。
优选的,所述化学颗粒的表面设置有缓释层。
优选的,所述水生植物层的根部周围设置有所述微生物层。
1)无曝气增氧复氧颗粒层:
无曝气增氧复氧颗粒层的核心是高分子化学颗粒状填料,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和碳酸钠(二者占比90%以上)。并且该高分子化学颗粒状填料表面有缓释层,在使用时,颗粒会沉淀在底部的沉积物中,并持续释放氧气纳米气泡365天,这种纳米纳米气泡是氧气的成分,能在水中均匀的分散开来。除产生大量氧气外,还有助于营养吸收,可以分解一部分磷酸盐、硝酸盐等。氧气释放浓度可以DO电极测试仪检测(投入水体后24~48小时候进行测试),水的pH保持在7.6左右,符合地表水标准。
除上述高分子化学颗粒状填料外,无曝气增氧复氧颗粒层还可以是任何其他可以产生氧气的材料。
2)水生植物层:
可以对水中的氮、磷、钾等无机物进行吸收。还可以提供发达的根系,为微生物的繁殖提供天然的良好载体。
3)微生物层:
微生物层在水生植物的根系周围,在无曝气增氧模块的协同作用下形成了富氧的环境,如此,好氧微生物就会成为优势菌群,好氧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会伴随有机物的合成与分解,从而实现黑臭水体中污染物质的固定及去除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河涌底泥层上间隔设置有种植穴,所述水生植物根部设置于所述种植穴内。
优选的,所述水生植物层为间隔设置的若干种植模块,所述种植模块大小为3m*4m,所述种植模块之间间隔5~8m。
优选的,所述无曝气增氧复氧颗粒层按照水处理量进行投加,投加浓度为30g/m3所处理水。
优选的,所述水生植物层包括美人蕉、梭鱼草、纸莎草、泽泻、风车草种的一种或多种。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为:(1)本实用新型的无曝气增氧复氧系统,无曝气增氧复氧颗粒层可有效持续释放O2微纳米气泡,并能均匀分散于水体中,增加河涌中水的DO含量,并与水生植物层和微生物层协同作用,为黑臭水体治理提供解决方案;(2)无需曝气,运行过程中无需耗电,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河涌底泥层;2-无曝气增氧复氧颗粒层;3-好氧活性底泥层;4-水生植物层;5-微生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无曝气增氧复氧系统,包括水生植物层4、微生物层5、无曝气增氧复氧颗粒层2和河涌底泥层1;
其中,无曝气增氧复氧颗粒层2和微生物层5依次覆盖在河涌底泥层1的顶端;
且水生植物层4的根部由微生物层5延伸至河涌底泥层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无曝气增氧复氧颗粒层2为化学颗粒状填料层,化学颗粒包括过氧化氢和碳酸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化学颗粒的表面设置有缓释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水生植物层4的根部周围设置有微生物层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河涌底泥层1上间隔设置有种植穴,水生植物根部设置于种植穴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水生植物层4为间隔设置的若干种植模块,种植模块大小为3m*4m,种植模块之间间隔5~8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无曝气增氧复氧颗粒层2按照水处理量进行投加,投加浓度为30g/m3所处理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水生植物层4包括美人蕉、梭鱼草、纸莎草、泽泻、风车草种的一种或多种。
首先,无曝气增氧复氧颗粒层2会吸附底泥中的有机质,防止底泥中有机物继续厌氧反应产生腐殖酸,恶化水体;同时,无曝气增氧复氧颗粒层2会吸附90%以上黑臭水体中的磷,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提供有效保障。此外,无曝气增氧复氧颗粒层2还能365天释放氧气纳米微气泡,在开放的自然水体中,由于水对气体的溶解度影响,温度越低,氧气纳米微气泡在水中的停留时间就会越久。氧气纳米微气泡会活化河湖内底泥,随着氧含量的增加,底泥逐渐形成好氧活性底泥层3,这部分有氧环境中,为好氧微生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样的好氧环境,促进了水生植物及水生植物根系的发育,同时也促进了微生物的繁殖。经过上述协同作用,黑臭水体生态由厌氧环境逐渐转变为有好氧环境,好氧菌的合成与分解代谢,结合植物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效实现了水体净化,并复原了河湖原生态。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较为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无曝气增氧复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生植物层、微生物层、无曝气增氧复氧颗粒层和河涌底泥层;
其中,所述无曝气增氧复氧颗粒层和所述微生物层依次覆盖在所述河涌底泥层的顶端;
且所述水生植物层的根部由所述微生物层延伸至所述河涌底泥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曝气增氧复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曝气增氧复氧颗粒层为化学颗粒状填料层,所述化学颗粒包括过氧化氢和碳酸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曝气增氧复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颗粒的表面设置有缓释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曝气增氧复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层的根部周围设置有所述微生物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曝气增氧复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河涌底泥层上间隔设置有种植穴,所述水生植物根部设置于所述种植穴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曝气增氧复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层为间隔设置的若干种植模块,所述种植模块大小为3m*4m,所述种植模块之间间隔5~8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曝气增氧复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曝气增氧复氧颗粒层按照水处理量进行投加,投加浓度为30g/m3所处理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曝气增氧复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层包括美人蕉、梭鱼草、纸莎草、泽泻、风车草种的一种或多种。
CN202120339912.7U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无曝气增氧复氧系统 Active CN2148297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39912.7U CN214829745U (zh)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无曝气增氧复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39912.7U CN214829745U (zh)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无曝气增氧复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29745U true CN214829745U (zh) 2021-11-23

Family

ID=80005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39912.7U Active CN214829745U (zh)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无曝气增氧复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297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i et al. New insights for enhancing the performance of constructed wetlands at low temperatures
CN108441444B (zh) 一种适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复合微生物菌剂
CN104803570B (zh) 一种景观水环境的生态修复与净化方法
Patel et al. PHYTOREMEDIATION POTENTIAL OF DUCKWEED(LEMNAMINOR L: A TINY AQUATIC PLANT) IN THE REMOVAL OF POLLUTANTS FROM DOMESTIC WASTEWATER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NUTRIENTS
CN106396112B (zh) 一种藻菌共生结合生态浮床技术净化高氨氮养猪沼液的复合系统
CN107285472A (zh) 黑臭河涌立体式原位生态修复系统及原位生态修复方法
CN109110912A (zh) 一种纳污坑塘黑臭水体治理方法
CN101830566A (zh) 一种生态修复方法及其装置
CN102503033A (zh) 循环厌氧序批式生物膜人工湿地兼性塘处理养猪废水工艺
CN109455828A (zh) 一种固定化微生物在畜禽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方法
CN107673558B (zh) 一种黑臭水体净化方法
CN110092475A (zh) 一种铁碳微电解耦合沉水植物模块及其应用
CN107311315B (zh) 基于生物-生态耦合的黑臭水体净化方法
CN109052834A (zh) 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方法
Wang et al. Improving denitrification efficiency in constructed wetlands integrated with immobilized bacteria under high saline conditions
Yu et al. Ecological responses of three emergent aquatic plants to eutrophic water in Shanghai, PR China
CN101817589B (zh) 一种微生物生态床及使用该微生物生态床治理河涌的方法
CN203256023U (zh) 用于尾水深度处理的曝气型竹丝填料基质的生态浮岛
CN205088059U (zh) 一种农村低污染水深度净化系统
CN104150599B (zh) 一种陆生植物和微生物结合的生物浮岛
CN105036482A (zh) 一种农村低污染水深度净化系统
WO2021057551A1 (zh) 一种促进食物链运转及加快水环境治理的方法
CN214829745U (zh) 一种无曝气增氧复氧系统
Sipaúba-Tavares et al. Constructed wetland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CN101348300A (zh) 一种好氧反硝化去除养殖水体亚硝氮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