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10912A - 一种纳污坑塘黑臭水体治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纳污坑塘黑臭水体治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10912A
CN109110912A CN201811134285.2A CN201811134285A CN109110912A CN 109110912 A CN109110912 A CN 109110912A CN 201811134285 A CN201811134285 A CN 201811134285A CN 109110912 A CN109110912 A CN 1091109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ecting pit
dirt collecting
black
water
odorous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342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月
郭伟
邵增会
许继峥
任晏伶
徐自强
任海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Construction Group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Construction Group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Construction Group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Construction Group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3428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10912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10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109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101Sulfu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16Nitrogen compounds, e.g. ammoni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07Contaminated open waterways, rivers, lakes or pon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污坑塘黑臭水体治理方法,包括:在黑臭水中投放由过硫酸氢钾复合盐与氨基多糖螯合盐复合而成的氧化还原电位调节剂;然后投入包括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的第一复合微生物菌群;再次投入氧化还原电位调节剂;接着投入驯化后的硝化细菌;再投入驯化后的第二复合微生物菌群,所述复合微生物菌群包括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最后针对坑塘水体底质特点,种植挺水植物,然后通过收割的方式彻底移除底泥、水中的N、P。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能更高效的去除纳污坑塘黑臭水体中的发黑发臭物质,加速污染物分解,对底泥进行微生态修复,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纳污坑塘水体黑臭。

Description

一种纳污坑塘黑臭水体治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体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纳污坑塘黑臭水体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人口不断增多,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工业、农业和其他各个行业的不断快速发展,我们的土地、水资源被不断开发利用。然而,在我们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由于无序开发,无合理规划,对我国的水资源处理和水资源保护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了现在我国出现工业、城市污水很多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在人口和工业集中地的附近出现了很多纳污坑塘。随着这些纳污坑塘不断增多,面积加大,导致大量的水资源出现恶化,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城市里也有相关环保技术的处理,可是城市的发展步伐迅速,污染的速度更是超乎我们的想象,而且纳污坑塘污染引发的众多问题令人堪忧。
我国解决城市污水的净化问题始于二十世纪70年代。一些城市利用郊区的坑塘洼地、废河道、沼泽地等稍加整修或围堤筑坝,建成稳定塘,对城市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其中生活污水量占一半,其余包括石油、化工、造纸、印染等多种工业废水。近年来,黑臭纳污坑塘因其形成长久性,污染源不确定性,治理难度越来越大。常规的水体处理方法,如设备法、污水处理工艺都不适合纳污坑塘治理,因此需要一种简便、可适合各种纳污坑塘的治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纳污坑塘黑臭水体治理方法。该方法针对纳污坑塘的特点,即水体不流动,主要污染源为周边生活污水、养殖水等,且底泥属于长时间堆积状态,营养成分较高。主体工艺是针对底泥进行微生态修复,对水体进行微生态系统建立,从而建立整个水体的微生态系统,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水体黑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纳污坑塘黑臭水体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在黑臭水中投放3-5ppm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ORP)调节剂的片剂,使ORP调节剂深入底泥,所述ORP调节剂由过硫酸氢钾复合盐与氨基多糖螯合盐按质量比4:1的比例复合而成。ORP调节剂对底泥厌氧菌进行抑制,并消除还原态物质,从而改善底泥的厌氧环境。
②底泥厌氧环境改善之后,投入3-8ppm颗粒状的第一复合微生物菌群,对底泥有益菌进行补充,所述第一复合微生物菌群包括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它们的混合比例按照菌数数量比为0.8-1.2∶1.8-2.2∶1.8-2.2。此步骤的目的是对已存在的厌氧菌进一步进行抑制,并通过第一复合微生物菌群在内的有益菌的生长繁殖消耗底泥的污染物质,恢复底泥生态系统。
③再次投入3-5ppm所述ORP调节剂的粉剂。由于黑臭水体水的ORP较低,通过使用ORP调节剂对水体ORP环境进行改善,能够提高有益微生物的生长。
④投入3-8ppm驯化后的硝化细菌。该硝化细菌用于直接消除水体中硫化氢、氨氮等致黑致臭物质。
⑤投入3-8ppm驯化后的第二复合微生物菌群,所述复合微生物菌群包括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它们的混合比例按照菌数数量比为1.8-2.2∶1.8-2.2∶0.8-1.2∶0.8-1.2。该第二复合微生物菌群能针对水体COD、总P等指标进行综合去除,使水体达到五类水体指标。
⑥针对坑塘水体底质特点,种植挺水植物,然后通过收割的方式彻底移除底泥、水中的N、P。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②中,所述第一复合微生物菌群优选筛选自目标纳污坑塘黑臭水体。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④中,所述硝化细菌优选为硝化杆菌。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④中,所述硝化细菌优选筛选自目标纳污坑塘黑臭水体。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⑤中,所述光合细菌优选为红假单胞菌,所述乳酸菌优选为乳酸杆菌。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⑤中,所述光合细菌优选筛选自目标纳污坑塘黑臭水体。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步骤⑥中,所述挺水植物优选为黄菖蒲、芦苇中的一种以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方法针对纳污坑塘底泥进行微生态修复,对水体进行微生态系统建立,能有效去除水体发黑发臭物质,抑制水体中致黑致臭物质的生成,加速污染物分解,从而建立整个水体的微生态系统,从根本上解决纳污坑塘水体黑臭。另外,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工程量小,可适合各种纳污坑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中的各原料均可通过市售购买获得,本发明中所用的设备可采用所属领域中的常规设备或参照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进行。本发明所用各成分的用量的计算方式为:由各成分质量除以水体体积计算得到各成分的浓度(ppm),水体体积由现场技术人员根据地形形态、库容等利用现有的GPS定位系统和超声波水位监测系统测定不规则坑塘的面积和水深计算得出。
本发明的纳污坑塘黑臭水体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在黑臭水中投放3-5ppm氧化还原电位(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ORP)调节剂的片剂,使ORP调节剂深入底泥,所述ORP调节剂由过硫酸氢钾复合盐与氨基多糖螯合盐按质量比4:1的比例复合而成。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是一种氧化型消毒剂,污水中的还原硫磺化合物,包括硫化氢、硫醇、硫化物、二硫化物和亚硫酸盐等,均可被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氧化,达到除臭的目的。而氨基多糖螯合盐既可改善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的溶水性,又可降低坑塘底部重金属的含量,改善水体环境。因此,本发明的ORP调节剂起到对底泥厌氧菌进行抑制,并消除还原态物质的作用,从而改善底泥的厌氧环境。
此处所使用的氧化还原电位调节剂的用量为3-5ppm,优选为4-5ppm,若用量低于3ppm,则无法起到充分改善底泥厌氧环境的效果,若用量高于5ppm,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增加和环境负荷。
②底泥厌氧环境改善之后,投入3-8ppm颗粒状的第一复合微生物菌群,对底泥有益菌进行补充,所述第一复合微生物菌群包括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它们的混合比例按照菌数数量比为0.8-1.2∶1.8-2.2∶1.8-2.2。
芽孢杆菌是需氧或兼性厌氧的有荚膜的杆菌,该菌的重要特性是能够产生对不利条件具有特殊抵抗力的芽孢,能分解水体及底泥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净化水体底部环境。投入所述第一复合微生物菌群的目的是对已存在的厌氧菌进一步进行抑制,并通过第一复合微生物菌群在内的有益菌的生长繁殖消耗底泥的污染物质,恢复底泥生态系统。
本发明所述第一复合微生物菌群可以通过市售购入或自制得到,优选筛选自目标纳污坑塘黑臭水体,通过筛选能够获得对纳污坑塘黑臭水有更佳改善效果的菌株。
所述第一复合微生物菌群的筛选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采集底泥和水样,离心取上清液,将上清液接种于营养肉汤培养基中,28-31℃,200rpm富集培养24h;取富集培养后的菌液做系列稀释,取菌液1mL放入装有9mL无菌水并放有玻璃珠的50mL三角瓶中,置摇床上振荡20min使微生物细胞分散,静置30s即成10-1稀释液;用1mL无菌吸管吸取10-1稀释液1mL,移入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吸吹3次,混合菌液,即成10-2稀释液。以此类推,连续稀释,制成10-3、10-4、10-5、10-6、10-7、10-8一系列的稀释菌液。取10-6、10-7、10-8稀释菌液涂布于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反复划线分离至获得纯菌株;根据细菌的生理生化特征对分离的优势菌进行鉴定,从细菌的菌落形态和生理生化实验确定优势菌种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后,将此3种菌均进行单菌株发酵,然后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按比例混合,制粒,菌数数量比为0.8-1.2∶1.8-2.2∶1.8-2.2,总菌数达到100亿/g。
此处所使用的第一复合微生物菌群的用量为3-8ppm,优选为3-6ppm,若用量低于3ppm,则无法起到充分抑制厌氧菌的效果,若用量高于8ppm,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增加。
此处所使用的第一复合微生物菌群中,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的混合比例按照菌数数量比为0.8-1.2∶1.8-2.2∶1.8-2.2,优选为1:2:2,在此范围内,能够获得抑制厌氧菌的最佳效果。
③再次投入3-5ppm所述ORP调节剂的粉剂。
此处使用与步骤1中相同的ORP调节剂,只是将剂型由片剂改为了粉剂。
由于黑臭水体水的ORP较低,通过使用ORP调节剂对水体ORP环境进行改善,能够提高有益微生物的生长。
此处所使用的氧化还原电位调节剂的用量为3-5ppm,优选为4-5ppm,若用量低于3ppm,则无法起到充分改善底泥厌氧环境的效果,若用量高于5ppm,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增加和环境影响。
④投入3-8ppm驯化后的硝化细菌。
硝化细菌是生物硝化脱氮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它是一种好氧性的化能自养细菌,是指利用氨或亚硝酸盐作为主要生存能源,以及利用二氧化碳作为主要碳源的一类细菌,包括亚硝酸菌和硝酸菌。亚硝酸菌将水体中的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硝酸菌将亚硝酸盐氧化为对水生动物无害的硝酸盐。硝化细菌在促进水域生态系统的氮循环、进而缓解环境压力、保持健康水产养殖环境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此外,硝化细菌作为单细胞微生物,还是环境变化的敏感指标,比大型动植物更宜于指示环境状况的变化。硝化细菌直接影响硝化效果和生物脱氮的效率,污水中硝化细菌的浓度与硝化速率成正比,提高污水中硝化细菌的浓度对生物脱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投入硝化细菌能够直接消除水体中硫化氢、氨氮等致黑致臭物质。
所述硝化细菌可以通过购买获得,也可通过从纳污坑塘黑臭水体中筛选获得。优选所述硝化细菌自目标纳污坑塘黑臭水体中筛选获得,通过筛选获得的菌株对纳污坑塘黑臭水有更佳改善效果。
本发明的硝化细菌的筛选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采集纳污坑塘黑臭水体的底泥和污水加入到无菌容量瓶,加满硝化细菌富集培养基,加塞封口置于28-30℃培养箱中进行培养,7天后二苯胺试剂遇培养液呈蓝色,取1mL底部培养液于另一容量瓶,加满富集培养基,如此连续多次富集,再用平板稀释涂布法将上述富集培养液在30℃硅胶平板上分离纯化,此步骤反复进行,直至得到纯菌株为止。将纯化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大小及其运动,检测该菌株对各种碳源、氮源的利用及生长因子的需求情况,参照《细菌属的鉴定指导》形态图谱和《伯杰细菌鉴定手册》对分离的菌株进行初步分类鉴定,确定优势菌种为硝化杆菌,将此菌进行单菌株发酵。
此处所使用的硝化细菌的用量为3-8ppm,优选为3-5ppm,若用量低于3ppm,则无法起到充分消除水体中致黑致臭物质的效果,若用量高于8ppm,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增加。
⑤投入3-8ppm驯化后的第二复合微生物菌群,所述复合微生物菌群包括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它们的混合比例按照菌数数量比为1.8-2.2∶1.8-2.2∶0.8-1.2∶0.8-1.2。
光合细菌是地球上出现最早、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是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细菌的总称,是一类没有形成芽孢能力的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类以光作为能源、能在厌氧光照或好氧黑暗条件下利用自然界中的有机物、硫化物、氨等作为供氢体兼碳源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光合细菌的菌体以有机酸、氨基酸、氨和醣类等有机物和硫化氢作为供氧体,通过光合磷酸化获得能量,在水中光照条件下可直接利用降解有机质和硫化氢并使自身得以增殖,同时净化了水体。
乳酸菌是一群能从可发酵性碳水化合物中产生大量乳酸的革兰氏阳性细菌的通称,可分解水体底部及淤泥中的有害物质和有机废物,改良水体环境,抑制有害菌的繁殖生长,防止淤泥中有害物质因腐败变质而产生有害物质污染水体。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生物,可将无机N源或尿素合成SCP,能适应多种环境,对有机物降解效率高。酵母菌既具有细菌单细胞、生长快、能形成很好的絮体、适应于各种不同的反应器等特点,又具有真菌细胞大、代谢旺盛,耐酸、耐高渗透压、耐高浓度的有机底物等特性,因而可用于多类难处理有机废水的处理,并且具有处理效率高、污泥负荷高、占地面积小、剩余污泥可回收用作饲料蛋白等特殊的优越性。酵母菌废水处理技术有望成为常规好氧和厌氧处理技术的重要补充而在工业废水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放线菌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有分枝倾向或能形成分枝菌丝且可产生孢子的特殊菌种类型。放线菌能够产生种类繁多的抗生素、维生素和酶。同时在难分解物质(如纤维素、木质素、甲壳素等)的降解中起重要作用。放线菌可分解蛋白质、纤维素和其它有机物,某些菌还具有脱除异味(臭味)的功能,它的生长能改善水体的味道,并对水体有消毒作用。
本发明通过投入所述第二复合微生物菌群,能针对水体COD、总P等指标进行综合去除,使水体达到五类水体指标。
本发明所述第二复合微生物菌群可以通过市售购入或自制得到,优选筛选自目标纳污坑塘黑臭水体,通过筛选能够获得对纳污坑塘黑臭水有更佳改善效果的菌株。
所述第二复合微生物菌群的筛选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采集底泥和污水加入到无菌容量瓶,加满光合细菌富集培养基,加塞封口置于28-30℃,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7天后培养液呈红色,取1mL底部培养液于另一容量瓶,加满富集培养基,连续多次富集直至经固体培养和镜检后,菌落、菌体形态均匀单一为止;再将已筛选的菌种进行发酵,直至pH≥9.5,OD680≥1.0,总菌数≥5亿/mL时,发酵结束,得到光合细菌,主要为红假单胞菌。接着筛选所述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采集水体的底泥1.0g,放入装有9mL无菌水并放有玻璃珠的50mL三角瓶中,置摇床上振荡20min使微生物细胞分散,静置30s即成10-1稀释液;用1mL无菌吸管吸取10-1稀释液1mL,移入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吸吹3次,混合菌液,即成10-2稀释液。以此类推,连续稀释,制成10-3、10-4、10-5、10-6、10-7、10-8一系列的稀释菌液。从10-6、10-7、10-8稀释菌液中各取1mL于平板中,倒入溶化并冷却至45-50℃的培养基,轻轻转动平板,使菌液与培养基混合均匀;冷却后倒置,于28-30℃培养24-48小时后观察;从固体平板上分离出来的菌株若不是单个菌繁殖而成,则进一步进行分离纯化;在平板上选择生长较好的有代表性的菌落接种斜面,同时做涂片检查,若发现不纯,挑取菌落进一步分离,直至获得纯培养体;根据细菌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对分离的优势菌进行鉴定;从细菌的菌落形态和生理生化实验确定了优势菌种为乳酸菌(主要为乳酸杆菌)、酵母菌和放线菌,将此3种菌进行单菌株发酵。然后将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按比例混合,菌数数量比1.8-2.2∶1.8-2.2∶0.8-1.2∶0.8-1.2,总菌数达到100亿/g。
此处所使用的第二复合微生物菌群的用量为3-8ppm,优选为5-8ppm,若用量低于3ppm,则无法起到充分抑制厌氧菌的效果,若用量高于8ppm,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增加。
此处所使用的第二复合微生物菌群中,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的混合比例按照菌数数量比为1.8-2.2∶1.8-2.2∶0.8-1.2∶0.8-1.2,优选为2:2:1:1,在此范围内,能够获得净水脱臭的最佳效果。
⑥针对坑塘水体底质特点,种植挺水植物,然后通过收割的方式彻底移除底泥、水中的N、P。
所述挺水植物可以使用黄菖蒲、芦苇等。
实施例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下述第一复合微生物菌群、硝化杆菌、第二复合微生物菌群均筛选自目标纳污坑塘黑臭水体。
实施例1
1)在纳污坑塘黑臭水体中投放本发明所述ORP调节剂的片剂,使用量为4ppm;
2)12小时后,向水体中投入本发明所述颗粒状的第一复合微生物菌群,使用量为6ppm;
3)5天后,在纳污坑塘黑臭水体中投放本发明所述ORP调节剂的粉剂,使用量为4ppm;
4)12小时后,向水体中投入硝化杆菌,使用量为6ppm;
5)12小时后,再向水体中投放本发明所述第二复合微生物菌群,所述红假单胞菌、乳酸杆菌、酵母菌和放线菌按比例混合,菌数数量比为2∶2∶1∶1;使用量为6ppm;
6)在坑塘中种植黄菖蒲、芦苇等挺水植物。
对比例1
1)在纳污坑塘黑臭水体中投放本发明所述ORP调节剂的片剂,使用量为4ppm;
2)12小时后,向水体中投入本发明所述颗粒状的第一复合微生物菌群,使用量为6ppm;
3)5天后,在纳污坑塘黑臭水体中投放本发明所述ORP调节剂的粉剂,使用量为4ppm;
4)12小时后,向水体中投入硝化杆菌,使用量为6ppm;
5)12小时后,再向水体中投放本发明所述第二复合微生物菌群,所述红假单胞菌、乳酸杆菌、酵母菌和放线菌按比例混合,菌数数量比为2∶2∶1∶1;使用量为6ppm;
对比例2
1)在纳污坑塘黑臭水体中投放本发明所述ORP调节剂的片剂,使用量为4ppm;
2)12小时后,向水体中投入本发明所述颗粒状的第一复合微生物菌群,使用量为6ppm;
3)5天后,在纳污坑塘黑臭水体中投放本发明所述ORP调节剂的粉剂,使用量为4ppm;
4)12小时后,向水体中投入硝化杆菌,使用量为6ppm;
5)在坑塘中种植黄菖蒲、芦苇等挺水植物。
对比例3
1)在纳污坑塘黑臭水体中投放本发明所述ORP调节剂的片剂,使用量为4ppm;
2)12小时后,向水体中投入本发明所述颗粒状的第一复合微生物菌群,使用量为6ppm;
3)5天后,在纳污坑塘黑臭水体中投放本发明所述ORP调节剂的粉剂,使用量为4ppm;
4)12小时后,再向水体中投放本发明所述第二复合微生物菌群,所述红假单胞菌、乳酸杆菌、酵母菌和放线菌按比例混合,菌数数量比为2∶2∶1∶1;使用量为6ppm;
5)在坑塘中种植黄菖蒲、芦苇等挺水植物。
对比例4
1)在纳污坑塘黑臭水体中投放本发明所述ORP调节剂的片剂,使用量为4ppm;
2)12小时后,向水体中投入本发明所述颗粒状的第一复合微生物菌群,使用量为6ppm;
3)12小时后,向水体中投入硝化杆菌,使用量为6ppm;
4)12小时后,再向水体中投放本发明所述第二复合微生物菌群,所述红假单胞菌、乳酸杆菌、酵母菌和放线菌按比例混合,菌数数量比为2∶2∶1∶1;使用量为6ppm;
5)在坑塘中种植黄菖蒲、芦苇等挺水植物。
对比例5
1)在纳污坑塘黑臭水体中投放本发明所述ORP调节剂的片剂,使用量为4ppm;
2)24小时后,在纳污坑塘黑臭水体中投放本发明所述ORP调节剂的粉剂,使用量为4ppm;
3)12小时后,向水体中投入硝化杆菌,使用量为6ppm;
4)12小时后,再向水体中投放本发明所述第二复合微生物菌群,所述红假单胞菌、乳酸杆菌、酵母菌和放线菌按比例混合,菌数数量比为2∶2∶1∶1;使用量为6ppm;
5)在坑塘中种植黄菖蒲、芦苇等挺水植物。
对比例6
1)向水体中投入本发明所述颗粒状的第一复合微生物菌群,使用量为6ppm;
2)5天后,在纳污坑塘黑臭水体中投放本发明所述ORP调节剂的粉剂,使用量为4ppm;
3)12小时后,向水体中投入硝化杆菌,使用量为6ppm;
4)12小时后,再向水体中投放本发明所述第二复合微生物菌群,所述红假单胞菌、乳酸杆菌、酵母菌和放线菌按比例混合,菌数数量比为2∶2∶1∶1;使用量为6ppm;
5)在坑塘中种植黄菖蒲、芦苇等挺水植物。
对比例7
重复实施例1,其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ORP调节剂采用了4ppm的次氯酸钠。
试验例1:河北保定市某纳污坑塘黑臭水体
1)设置三个组:空白组、对照组、本发明组。
空白组不投放任何处理剂;
对照组1投放按对比例1;对照组2投放按对比例2;对照组3投放按对比例7;
本发明组投放按实施例1。
2)结果示于表1中:
本发明组的COD、NH3-N、臭阈值、色阈值、S2-的去除率明显高于空白组和对照组。
表1:COD、NH3-N、臭阈值、色阈值、S2-的去除率(指标去除率,%)
空白组 对照组1 对照组2 对照组3 本发明组
COD 8.48 47.43 49.47 32.22 72.50
NH<sub>3</sub>-N 5.71 12.57 14.27 8.92 27.34
臭阈值 7.25 29.42 32.52 13.43 83.02
色阈值 3.57 36.20 34.25 16.13 70.33
S<sup>2</sup>- 3.22 24.37 27.26 15.42 85.28
注:COD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法;NH3-N测定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臭阈值测定采用臭阈值法;色阈值测定采用三刺激法;S2-测定采用亚甲基兰分光光度法。
试验例2:天津某纳污坑塘黑臭水体
1)设置三个组:空白组、对照组、本发明组。
空白组不投放任何处理剂;
对照组1投放按对比例3;对照组2投放按对比例4;
本发明组投放按实施例1。
2)结果示于表2中:
本发明组的COD、NH3-N、臭阈值、色阈值、S2-的去除率明显高于空白组和对照组。
表2:COD、NH3-N、臭阈值、色阈值、S2-的去除率(指标去除率,%)
空白组 对照组1 对照组2 本发明组
COD 8.02 46.24 47.15 77.34
NH<sub>3</sub>-N 6.34 13.53 15.38 26.67
臭阈值 9.20 30.25 33.62 85.03
色阈值 2.06 34.75 36.70 69.86
S<sup>2</sup>- 4.95 25.24 28.73 84.97
注:COD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法;NH3-N测定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臭阈值测定采用臭阈值法;色阈值测定采用三刺激法;S2-测定采用亚甲基兰分光光度法。
试验例3:北京某纳污坑塘黑臭水体
1)设置三个组:空白组、对照组、本发明组。
空白组不投放任何处理剂;
对照组1投放按对比例5;对照组2投放按对比例6;
本发明组投放按实施例1。
2)结果示于表3中:
本发明组的COD、NH3-N、臭阈值、色阈值、S2-的去除率明显高于空白组和对照组。
表3:COD、NH3-N、臭阈值、色阈值、S2-的去除率(指标去除率,%)
空白组 对照组1 对照组2 本发明组
COD 7.17 48.27 44.56 76.37
NH<sub>3</sub>-N 6.41 15.75 12.52 26.56
臭阈值 8.92 32.70 29.51 81.42
色阈值 3.42 35.15 33.02 68.65
S<sup>2-</sup> 4.39 27.37 23.92 82.41
注:COD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法;NH3-N测定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臭阈值测定采用臭阈值法;色阈值测定采用三刺激法;S2-测定采用亚甲基兰分光光度法。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纳污坑塘黑臭水体治理方法的各步骤之间有协同作用,能更高效的去除纳污坑塘黑臭水体中的发黑发臭物质,抑制水体中致黑致臭物质的生成,加速污染物分解,对底泥进行微生态修复,对水体进行微生态系统建立,从而建立整个水体的微生态系统,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纳污坑塘水体黑臭。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例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7)

1.一种纳污坑塘黑臭水体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在黑臭水中投放3-5ppm氧化还原电位调节剂的片剂,使氧化还原电位调节剂深入底泥,所述氧化还原电位调节剂由过硫酸氢钾复合盐与氨基多糖螯合盐按质量比4:1的比例复合而成;
②底泥厌氧环境改善之后,投入3-8ppm颗粒状的第一复合微生物菌群,对底泥有益菌进行补充,所述第一复合微生物菌群包括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它们的混合比例按照菌数数量比为0.8-1.2∶1.8-2.2∶1.8-2.2;
③再次投入3-5ppm所述氧化还原电位调节剂的粉剂;
④投入3-8ppm驯化后的硝化细菌;
⑤投入3-8ppm驯化后的第二复合微生物菌群,所述复合微生物菌群包括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它们的混合比例按照菌数数量比为1.8-2.2∶1.8-2.2∶0.8-1.2∶0.8-1.2;
⑥针对坑塘水体底质特点,种植挺水植物,然后通过收割的方式彻底移除底泥、水中的N、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污坑塘黑臭水体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中,所述第一复合微生物菌群筛选自目标纳污坑塘黑臭水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污坑塘黑臭水体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④中,所述硝化细菌为硝化杆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污坑塘黑臭水体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④中,所述硝化细菌筛选自目标纳污坑塘黑臭水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污坑塘黑臭水体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⑤中,所述光合细菌为红假单胞菌,所述乳酸菌为乳酸杆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污坑塘黑臭水体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⑤中,所述光合细菌筛选自目标纳污坑塘黑臭水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污坑塘黑臭水体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⑥中,所述挺水植物为黄菖蒲、芦苇中的一种以上。
CN201811134285.2A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纳污坑塘黑臭水体治理方法 Pending CN1091109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34285.2A CN109110912A (zh)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纳污坑塘黑臭水体治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34285.2A CN109110912A (zh)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纳污坑塘黑臭水体治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10912A true CN109110912A (zh) 2019-01-01

Family

ID=64857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34285.2A Pending CN109110912A (zh)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纳污坑塘黑臭水体治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10912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02767A (zh) * 2019-01-08 2019-03-22 李勇 水体生态系统改良剂及其使用方法、水体生态系统的构建方法
CN110791447A (zh) * 2019-11-21 2020-02-14 河北建设集团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水体底泥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804565A (zh) * 2019-11-21 2020-02-18 河北建设集团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污染水体总磷指标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072156A (zh) * 2019-12-28 2020-04-28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复合微生态制剂
CN111847793A (zh) * 2020-07-29 2020-10-30 北京天诚众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尾水处理综合系统、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综合系统及其方法
CN112028423A (zh) * 2020-09-03 2020-12-04 江苏江达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河湖基底底泥上浮的处理方法
CN113006195A (zh) * 2021-03-05 2021-06-22 广州隆盛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环保型园林景观雨水处理再利用方法
CN114405252A (zh) * 2022-01-17 2022-04-29 山东华辰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除臭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75018A1 (en) * 2005-09-30 2007-04-05 Michael Richter Method and product for the residential and commercial aquatic environment
CN101591069A (zh) * 2009-05-21 2009-12-02 东莞圣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受污染湖泊水体的处理方法
CN103723837A (zh) * 2013-12-04 2014-04-16 刘军亮 一种应用复合微生物技术进行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方法
WO2015046664A1 (ko) * 2013-09-27 2015-04-02 주식회사 두산에코비즈넷 질산화능 및 탈질능이 우수한 알칼리지너스 패칼리스 이비엔-엔에스13(케이씨티씨 12471비피)
CN107311315A (zh) * 2017-07-18 2017-11-03 四川四通欧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生物‑生态耦合的黑臭水体净化方法
CN107673558A (zh) * 2017-11-01 2018-02-09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黑臭水体净化方法
CN108101231A (zh) * 2017-12-27 2018-06-01 桑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黑臭水体治理剂及方法
CN108298695A (zh) * 2018-01-15 2018-07-20 杭州秀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黑臭水体的治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75018A1 (en) * 2005-09-30 2007-04-05 Michael Richter Method and product for the residential and commercial aquatic environment
CN101591069A (zh) * 2009-05-21 2009-12-02 东莞圣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受污染湖泊水体的处理方法
WO2015046664A1 (ko) * 2013-09-27 2015-04-02 주식회사 두산에코비즈넷 질산화능 및 탈질능이 우수한 알칼리지너스 패칼리스 이비엔-엔에스13(케이씨티씨 12471비피)
CN103723837A (zh) * 2013-12-04 2014-04-16 刘军亮 一种应用复合微生物技术进行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方法
CN107311315A (zh) * 2017-07-18 2017-11-03 四川四通欧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生物‑生态耦合的黑臭水体净化方法
CN107673558A (zh) * 2017-11-01 2018-02-09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黑臭水体净化方法
CN108101231A (zh) * 2017-12-27 2018-06-01 桑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黑臭水体治理剂及方法
CN108298695A (zh) * 2018-01-15 2018-07-20 杭州秀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黑臭水体的治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OUE D ET AL: ""Evaluation of biodegradation potential of organic compounds by river water microorganisms"",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吴小菁等: "共基质生物刺激技术去除城市河道底泥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 ", 《水利水电技术》 *
唐玉斌: "《水污染控制工程》", 31 July 2006,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孙少平等: "《高分子材料在纳米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31 August 2017, 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
崔英德等: "《漂白剂及其应用》", 28 February 1999, 中山大学出版社 *
蒋挺大: "《壳聚糖》", 31 March 20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02767A (zh) * 2019-01-08 2019-03-22 李勇 水体生态系统改良剂及其使用方法、水体生态系统的构建方法
CN110791447A (zh) * 2019-11-21 2020-02-14 河北建设集团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水体底泥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804565A (zh) * 2019-11-21 2020-02-18 河北建设集团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污染水体总磷指标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072156A (zh) * 2019-12-28 2020-04-28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 一种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复合微生态制剂
CN111847793A (zh) * 2020-07-29 2020-10-30 北京天诚众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尾水处理综合系统、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综合系统及其方法
CN112028423A (zh) * 2020-09-03 2020-12-04 江苏江达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河湖基底底泥上浮的处理方法
CN113006195A (zh) * 2021-03-05 2021-06-22 广州隆盛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环保型园林景观雨水处理再利用方法
CN114405252A (zh) * 2022-01-17 2022-04-29 山东华辰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除臭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10912A (zh) 一种纳污坑塘黑臭水体治理方法
Yang et al. Cultivation of oleaginous microalgae for removal of nutrients and heavy metals from biogas digestates
CN109943497A (zh) 一株具有好氧反硝化功能的施氏假单胞菌及其用途
CN106396112A (zh) 一种藻菌共生结合生态浮床技术净化高氨氮养猪沼液的复合系统
CN109052654A (zh) 一种用于改善城市黑臭水的方法
CN108033574A (zh) 一种用于城市河道净化的生态净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05546A (zh) 约翰逊不动杆菌aj-3菌株及其用途
CN108641976A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净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Sun et al. A review on algal-bacterial symbiosis system for aquaculture tail water treatment
CN107673558B (zh) 一种黑臭水体净化方法
CN109052834A (zh) 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方法
CN101386823A (zh) 一株特效厌氧反硝化菌及其处理废水的方法
CN109081447B (zh) 一种小球藻-不动杆菌-假单胞菌联合去除养殖废水氮、磷的方法
CN113699057B (zh) 一株具有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功能的椿象红球菌及其应用
CN113354100A (zh) 高浓度氨氮废水经适度硝化后耦合丝状藻进行氮磷资源回收与碳中和的方法
CN112694986A (zh) 一种苯胺高效降解菌及其应用
CN114605030B (zh) 一种碳汇释氧型养殖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CN115353210B (zh) 短小芽孢杆菌lzp02在处理养猪废水中的应用
CN115353211B (zh) 巨大芽孢杆菌lzp03在处理养猪废水中的应用
CN115353987B (zh) 用于处理养猪废水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sc株及其应用
CN115612647A (zh) 一种富硒生物絮团的制备方法
CN106957806B (zh) 一种厌氧条件下生物复合降解剂及其应用
CN105039225A (zh) 一种好氧反硝化菌及其应用
CN109609397A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应用
CN109650531B (zh) 一种东方伊萨酵母菌株zt-c2结合mabr工艺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