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28267U - 一种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旁开式轿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旁开式轿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28267U
CN214828267U CN202120923324.8U CN202120923324U CN214828267U CN 214828267 U CN214828267 U CN 214828267U CN 202120923324 U CN202120923324 U CN 202120923324U CN 214828267 U CN214828267 U CN 2148282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sedan
door
chair door
parall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2332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立波
毛凯萍
朱建伟
刘翔
谭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Daj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Daj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Daj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Daj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2332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282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282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282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旁开式轿门装置,所述电梯包括多个轿厢、至少两条平行布置的主轨和至少一个切轨装置,轿厢通过切轨装置在不同主轨之间切换运行,一个井道内布置两条平行的主轨,所述轿门装置设在轿厢上,轿门装置包括轿门和带动机构,轿门为平板状,带动机构连接并带动轿门在平行于轿门的方向和垂直于轿门的方向平移。本实用新型同一井道内一个主轨上的一个轿门打开时,打开的轿门位于另一个主轨上的轿门所在平面和厅门之间,充分利用了井道的空间,使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能应用于现有井道,轿门的打开和关闭不用额外开辟新的空间,所述轿门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Description

一种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旁开式轿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旁开式轿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社会和经济活动中,电梯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载人或载物垂直运输工具。自1854年电梯发明以来,电梯轿厢一直采用钢丝绳轮曳引驱动的方式运行,通过在大楼顶层设置机房、曳引电机及减速装置,带动钢丝绳以拉动轿厢及配重在井道内的轨道上运行。这种驱动方式使得在单个井道内通常仅能运行一个轿厢,单轿厢运行模式的电梯在低层建筑、客流量小的楼层尚且能满足使用需求。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大人口密度的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单轿厢运行模式的电梯其候梯时间长、运送效率低的缺点被不断放大,这种传统的单轿厢电梯运行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城市建筑快速发展的需求。
为提高建筑空间利用率以及电梯运送效率,降低建筑和电梯的造价成本,随着工程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一种多轿厢并行电梯正在开发应用。多轿厢并行电梯采用无曳引钢丝绳直接驱动技术,实现了同一个井道内可同时运行多台电梯轿厢,各井道之间的电梯可进行相互切换井道运行,实现超越运行。
然而,若要对现有建筑的电梯系统进行改造以应用多轿厢并行电梯,如在一个井道内布置两个主轨,轿厢可在两个主轨上切换运行,则会遇到一些问题。现有建筑电梯井道是基于传统的轿厢井道配比为1:1(一个井道配一个轿厢)的电梯系统设计建造,为了满足电梯轿厢两侧导轨的施工安装,相当占比的井道采用的是单井封闭浇筑或相邻井道圈梁间隔连接的结构方式。受空间所限,轿门不便于打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旁开式轿门装置,同一井道内一个主轨上的一个轿门打开时,打开的轿门位于另一个主轨上的轿门所在平面和厅门之间,充分利用了井道的空间,使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能应用于现有井道,轿门的打开和关闭不用额外开辟新的空间,所述轿门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旁开式轿门装置,所述电梯包括多个轿厢、至少两条平行布置的主轨和至少一个切轨装置,轿厢通过切轨装置在不同主轨之间切换运行,一个井道内布置两条平行的主轨,所述轿门装置设在轿厢上,轿门装置包括轿门和带动机构,轿门为平板状,带动机构连接并带动轿门在平行于轿门的方向和垂直于轿门的方向平移。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带动机构包括两个平行间隔布置的轨道、两个平行间隔布置的连杆和两个平行间隔布置的摇杆,轨道设置在轿厢上,两个连杆的一端分别滑设在两个轨道上、另一端铰接轿门,两个摇杆的一端铰接在轿厢上,两个摇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个连杆的中部。
摇杆、连杆长度要求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3048416600000021
其中,a为轿门的厚度,L1为摇杆的长度;L3为连杆与摇杆的铰接点到连杆与轿门的铰接点的距离;L2为连杆总长与L3的差值;S为轿门在平行于轿门方向上的设定的位移。
轨道设置在轿厢顶部,两个摇杆的一端铰接在轿厢的顶部,两个摇杆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个连杆的中部,两个连杆铰接在轿门的顶部。
两个轨道相对于轿厢的顶部的一条中心线对称布置,轨道垂直于轿厢的进出口所在的平面,两个摇杆与轿厢顶部的两个铰接处分别在两个轨道所在的直线上。
两个连杆与轿门的两个铰接处相对于轿门顶部的一条中心线对称布置。
连杆的一端通过滑块滑设在轨道上,连杆和所述滑块铰接,滑块滑设在轨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同一井道内一个主轨上的一个轿门打开时,打开的轿门位于另一个主轨上的轿门所在平面和厅门之间,充分利用了井道的空间,使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能应用于现有井道,轿门的打开和关闭不用额外开辟新的空间,所述轿门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井道内设有两个主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井道内两个主轨上的两个轿厢的轿门关闭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井道内两个主轨上的其中一个轿厢的轿门关闭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轿门关闭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轿门朝一侧打开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轿门朝一另侧打开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摇杆、连杆等尺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一种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旁开式轿门装置,所述电梯包括多个轿厢1、至少两条平行布置的主轨和至少一个切轨装置,切轨装置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主轨,轿厢1通过切轨装置在不同主轨之间切换运行。轿厢1无曳引钢丝绳,通过自驱系统运行。
一个井道内布置两条平行的主轨,楼层与井道3之间门为厅门4。
井道宽度为L,则
L=2×L1+2×L3+L4
其中,L1为轿厢1的宽度,L4为两个轿厢1之间的间隔,L3为轿厢1与井道3侧壁之间的距离。
所述轿门装置包括轿门2和带动机构,轿门2为旁开式。
本实施例中,轿门2为平板状。
带动机构包括两个平行间隔布置的轨道111、两个平行间隔布置的连杆112和两个平行间隔布置的摇杆113。
轨道111固定安装在轿厢1的顶部,较佳的,两个轨道111相对于轿厢1的顶部的一条中心线对称布置。轨道111垂直于轿厢1的进出口所在的平面。
两个连杆112的一端分别滑设在两个轨道111上、另一端铰接轿门2的上端。较佳的,连杆112铰接在轿门2的顶部,两个连杆112与轿门2的两个铰接处相对于轿门2的顶部的一条中心线对称布置。
本实施例中,连杆112的一端通过滑块滑设在轨道111上。具体的,连杆112和所述滑块铰接,滑块滑设在轨道111上。
两个摇杆113的一端铰接在轿厢1的顶部,两个摇杆113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个连杆112的中部。较佳的,两个摇杆113与轿厢1顶部的两个铰接处相对于轿厢1顶部的一条中心线对称布置。两个摇杆113与轿厢1顶部的两个铰接处分别在两个轨道111所在的直线上。
基于上述结构,当两个摇杆113分别与两个轨道111共线时,两个连杆112也分别与两个轨道111共线,此时轿门2覆盖在轿厢1的进出口,即此时轿门2关闭。当两个连杆112的一端分别沿着两个轨道111直线移动,移动方向为朝着轿厢1的进出口时,两个摇杆113分别转动,推动两个连杆112,带动轿门2沿着固定轨迹平移,平移至离开轿门2的进出口,使轿门2的进出口部分露出甚至完全露出。
为了降低井道的横截面积,或者为了使现有的井道能安装多轿厢并行电梯。较佳的,一个主轨上的轿厢1的轿门2打开时,轿门2朝着另一个主轨方向移动,此时,如果另一个主轨上同楼层处停靠有轿厢1,其轿门2不能打开。
具体的,轿门2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两个摇杆113在一定转角范围内同速正转或反转,即可实现轿门2朝轿厢1的指定一侧移动。
进一步的,为了使打开的轿门2不影响另一个主轨上的轿厢1运行,在垂直于轿门2的方向上,轿门2打开前和打开后有位移,且位移距离大于轿门2的厚度。换句话说,当同楼层停靠有两个轿厢1,两台轿厢1分别位于两条主轨,当两个轿厢1的轿门2均关闭时,两个轿门2位于同一平面内。当一个轿厢1的轿门2打开、另一个轿厢1的轿门2打开时,两个轿门2至少部分重叠,打开的轿门2位于厅门4和关闭的轿门2之间。通过控制驱动电机的行程起止点可以控制轿门2移动的起点和终点。
由上可知,两个摇杆113互相平行,两个轨道111互相平行,两个连杆112互相平行,则两个摇杆113与轿厢1顶部的两个铰接点、两个摇杆113与两个连杆112的两个铰接点,共四个铰接点的连线形成平行四边形。同理,两个连杆112与轿门2的两个铰接点、两个连杆112与两个摇杆113的两个铰接点,共四个铰接点的连线形成平行四边形。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性,轿门2的移动过程中,两个连杆112与轿门2的两个铰接点的连线保持和其对边线平行,所述对边线为两个连杆112与两个摇杆113的两个铰接点之间的连线,即轿门2保持和所述对边线平行。所述对边线保持和第二对边线平行,所述第二对边线为两个摇杆113与轿厢1顶部的两个铰接点之间的连线。综上,轿门2移动过程中保持和第二对边线平行,第二对边线是固定的,因此,轿门2移动过程中保持平移。
较佳的,可设置连接件(图中未示出),连接件的两端分别铰接两个连杆112,且连接件和轿门2平行,使两个连杆112和连接件的两个铰接点、两个连杆112和轿门2的铰接点,共四个铰接点之间的连线形成平行四边形。
为了满足轿门2在垂直于轿门2的方向上的位移大于轿门2的厚度a,如图7所示,根据勾股定理和相似三角形的特性,摇杆113、连杆112长度要求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3048416600000051
其中,L1为摇杆113的长度;L3为连杆112与摇杆113的铰接点到连杆112与轿门2的铰接点的距离;L2为连杆112总长与L3的差值;S为轿门2在平行于轿门2方向上的位移,当要求打开轿门2,轿厢1的进出口完全露出时,则S的值大于轿门2的宽度。
最后有必要在此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旁开式轿门装置,所述电梯包括多个轿厢(1)、至少两条平行布置的主轨和至少一个切轨装置,轿厢(1)通过切轨装置在不同主轨之间切换运行,其特征在于,一个井道内布置两条平行的主轨,所述轿门装置设在轿厢(1)上,轿门装置包括轿门(2)和带动机构,轿门(2)为平板状,带动机构连接并带动轿门(2)在平行于轿门(2)的方向和垂直于轿门(2)的方向平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带动机构包括两个平行间隔布置的轨道(111)、两个平行间隔布置的连杆(112)和两个平行间隔布置的摇杆(113),轨道(111)设置在轿厢(1)上,两个连杆(112)的一端分别滑设在两个轨道(111)上、另一端铰接轿门(2),两个摇杆(113)的一端铰接在轿厢(1)上,两个摇杆(113)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个连杆(112)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轿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摇杆(113)、连杆(112)长度要求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FDA0003048416590000011
其中,a为轿门(2)的厚度,L1为摇杆(113)的长度;L3为连杆(112)与摇杆(113)的铰接点到连杆(112)与轿门(2)的铰接点的距离;L2为连杆(112)总长与L3的差值;S为轿门(2)在平行于轿门(2)方向上的设定的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门装置,其特征在于:轨道(111)设置在轿厢(1)顶部,两个摇杆(113)的一端铰接在轿厢(1)的顶部,两个摇杆(113)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个连杆(112)的中部,两个连杆(112)铰接在轿门(2)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轿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轨道(111)相对于轿厢(1)的顶部的一条中心线对称布置,轨道(111)垂直于轿厢(1)的进出口所在的平面,两个摇杆(113)与轿厢(1)顶部的两个铰接处分别在两个轨道(111)所在的直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轿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连杆(112)与轿门(2)的两个铰接处相对于轿门(2)顶部的一条中心线对称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轿门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杆(112)的一端通过滑块滑设在轨道(111)上,连杆(112)和所述滑块铰接,滑块滑设在轨道(111)上。
CN202120923324.8U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旁开式轿门装置 Active CN2148282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23324.8U CN214828267U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旁开式轿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23324.8U CN214828267U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旁开式轿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28267U true CN214828267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771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23324.8U Active CN214828267U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旁开式轿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282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68657A (zh) * 2021-12-31 2022-04-19 湖南大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多轿厢电梯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68657A (zh) * 2021-12-31 2022-04-19 湖南大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多轿厢电梯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065826A (en) Entranceway apparatus and closure means for elevators
CN106081789B (zh) 一种连续升降式循环电梯系统
CN214828267U (zh) 一种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旁开式轿门装置
US2235381A (en) Door operating system for elevators
CN214780152U (zh) 一种电梯轿厢的轿门
CN106241518B (zh) 一种连续升降式循环电梯系统的升降方法
US3447637A (en) Elevator system
CN115535808A (zh) 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的门系统
CN210236830U (zh) 一种小型电梯门系统
JPH0899787A (ja) テレスコーピング・エレベータ・ドア機構
CN108149600A (zh) 一种具有拦截功能的多功能电子道闸
US5695024A (en) Car operated safety gate for horizontally transferrable elevator cab
CN113636429A (zh) 一种多井道电梯用调节导轨
CN115159298B (zh) 一种垂直双面电梯轨道系统
CN117185097A (zh) 一种直角转弯的电梯中分门
CN114368657A (zh) 一种组合式多轿厢电梯系统
CN215797846U (zh) 一种具有防脱落结构的电梯门板下封头
CN214269871U (zh) 一种具有防夹手的升降式电梯保护装置
CN112960510B (zh) 一种升降梯
CN102616630A (zh) 单向电梯及其运行方法
CN212475672U (zh) 一种两侧打开铰链式打开结构
CN207760763U (zh) 一种具有拦截功能的多功能电子道闸
CN115535802A (zh) 一种多轿厢智能并行电梯轿厢的悬挂支撑结构
CN117284903A (zh) 微重力差对重系统
KR100434406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도어 안내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