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11321U - 反击式破碎机 - Google Patents

反击式破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11321U
CN214811321U CN202022136419.3U CN202022136419U CN214811321U CN 214811321 U CN214811321 U CN 214811321U CN 202022136419 U CN202022136419 U CN 202022136419U CN 214811321 U CN214811321 U CN 2148113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act
frame
shell
adjusting screw
hi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3641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uanjing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uanjing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uanjing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uanjing Heavy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3641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113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113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113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Pulverization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击式破碎机,包括外壳、转子和反击架,反击架和转子安装在外壳内,反击架是由上反击架、中反击架和下反击架构成,上反击架的一端通过上部铰轴铰接在外壳的侧壁上,另一端安装有上部调节螺杆,所述上部调节螺杆从外壳内向外伸出并用上部调节螺母固定;所述的中反击架的一端通过中部铰轴铰接在外壳的侧壁上,另一端安装有中部调节螺杆;所述的下反击架的一端通过下部铰轴铰接在外壳的侧壁上,另一端安装有下部调节螺杆。本专利的反击架采用的是多块化设计,并且反击架相对转子的间距采用可调的方式,使反击架上的反击衬板条能处于最佳的位置,石料经抛射物料反复撞击,破碎效果好且破碎的粒度均匀。

Description

反击式破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破碎机,具体是涉及一种反击式破碎机。
背景技术
破碎机按照大类可分为医用破碎机和矿业破碎机。矿用破碎机主要对各类石料进行破碎作业,破碎机一般处理较大块的物料,产品粒度较粗,通常大于8毫米。其构造特征是破碎件之间有一定间隙,不互相接触。根据破碎的原理不同和产品颗粒大小不同,破碎机又可分为粗碎机、中碎机和细碎机。破碎机广泛运用于矿山、冶炼、建材、公路、铁路、水利和化学工业等众多部门。常用破碎机械有颚式破碎机、反击式破碎机、立式冲击式破碎机、液压圆锥破碎机、信有重工破碎机、环锤式破碎机、锤式破碎机、辊式破碎机、复合式破碎机、圆锥式破碎机、双级破碎机、旋回式破碎机、移动式破碎机等。
现有破碎机的反击架就是机壳的内壁,反击架相对转子的间距采用固定的,破碎效果不理想。另外,反击架也没有反击缓冲机构,不能对石料反击力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缩短了机架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块化反击架相对转子的间距可调的反击式破碎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反击式破碎机,包括外壳、转子和反击架,反击架和转子安装在外壳内,反击架位于转子的周边,所述的反击架是由上反击架、中反击架和下反击架构成,所述的上反击架的一端通过上部铰轴铰接在外壳的侧壁上,另一端安装有上部调节螺杆,所述上部调节螺杆从外壳内向外伸出并用上部调节螺母固定,上反击架的表面铺装有多个上部反击衬板条;所述的中反击架的一端通过中部铰轴铰接在外壳的侧壁上,另一端安装有中部调节螺杆,所述中部调节螺杆从外壳内向外伸出并用中部调节螺母固定,中反击架的表面铺装有多个中部反击衬板条;所述的下反击架的一端通过下部铰轴铰接在外壳的侧壁上,另一端安装有下部调节螺杆,所述下部调节螺杆从外壳内向外伸出并用下部调节螺母固定,下反击架的表面铺装有多个下部反击衬板条。
进一步地,所述上部调节螺杆设有两个,所述两个上部调节螺杆上共同设有一个上反击缓冲机构,所述上反击缓冲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杆、两个缓冲弹簧、冲击板、承压板和两个锁紧螺母,两个固定杆固定在外壳上,冲击板上两个滑孔穿插在两个固定杆上,冲击板固定在两个上部调节螺杆上,承压板的两个安装孔穿插在两个固定杆上,两个缓冲弹簧套装在两个固定杆上,缓冲弹簧的一端顶压在冲击板上,另一端顶压在承压板的一侧,两个锁紧螺母安装在两个固定杆上并顶压在承压板的另一侧,当上反击架受到外壳内的石料的冲击时,上反击架带动两个上部调节螺杆向外移动,两个上部调节螺杆带动冲击板向外移动,冲击板将缓冲弹簧压缩。
进一步地,所述中部调节螺杆设有两个,所述两个中部调节螺杆上共同设有一个中反击缓冲机构,所述中反击缓冲机构与所述的上反击缓冲机构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下部调节螺杆设有两个,所述两个下部调节螺杆上共同设有一个下反击缓冲机构,所述下反击缓冲机构与所述的上反击缓冲机构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壳分为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所述的上半壳体的一侧边和下半壳体的一侧边通过铰轴铰接,两个液压杆位于外壳的两侧,两个液压杆的一端铰接在下半壳体上,另一端铰接在上半壳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一侧顶部设有进料口,外壳的下端口为出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包括主轴、转子架、多个板锤和带轮,多个板锤分布安装在转子架上,转子架固定在主轴上,所述带轮安装在主轴的一端,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带轮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专利的反击架采用的是多块化设计,并且反击架相对转子的间距采用可调的方式,使反击架上的反击衬板条能处于最佳的位置,石料经转子上的板锤击碎并甩到上部反击衬板条上进行撞击破碎,撞击破碎后再次落到转子上,经转子再甩到中部或下部的反击衬板条上进行撞击破碎,经抛射物料反复撞击,破碎效果好且破碎的粒度均匀。
由于多块反击架采用了反击缓冲机构,能对石料反击力起到缓冲的作用,对反击架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延长了机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侧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纵剖图。
图中:1、外壳; 2、转子; 3、上反击架; 4、中反击架; 5、下反击架;6、上部铰轴;7、上部调节螺杆;8、上部调节螺母;9、上部反击衬板条;10、中部铰轴;11、中部调节螺杆;12、中部调节螺母;13、中部反击衬板条;14、下部铰轴;15、下部调节螺杆;16、下部调节螺母;17、下部反击衬板条;18、上反击缓冲机构;19、固定杆;20、缓冲弹簧;21、冲击板;22、承压板;23、锁紧螺母;24、中反击缓冲机构;25、下反击缓冲机构;26、主轴;27、转子架;28、板锤;29、带轮;30、上半壳体;31、下半壳体;32、铰轴;33、液压杆;34、进料口;35、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表面”、“下表面”、“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正转”、“反转”、“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2、3、4所示,反击式破碎机,包括外壳1、转子2和反击架,反击架和转子2安装在外壳1内,反击架位于转子2的周边,所述的反击架是由上反击架3、中反击架4和下反击架5构成,所述的上反击架3的一端通过上部铰轴6铰接在外壳1的侧壁上,另一端安装有两个上部调节螺杆7,所述上部调节螺杆7从外壳1内向外伸出并用上部调节螺母8固定。上反击架3的表面铺装有多个上部反击衬板条9。所述的中反击架4的一端通过中部铰轴10铰接在外壳1的侧壁上,另一端安装有中部调节螺杆11,所述中部调节螺杆11从外壳1内向外伸出并用中部调节螺母12固定,中反击架9的表面铺装有多个中部反击衬板条13;所述的下反击架5的一端通过下部铰轴14铰接在外壳1的侧壁上,另一端安装有下部调节螺杆15,所述下部调节螺杆15从外壳内向外伸出并用下部调节螺母16固定,下反击架5的表面铺装有多个下部反击衬板条17。
所述上部调节螺杆7设有两个,所述两个上部调节螺杆7上共同设有一个上反击缓冲机构18,所述上反击缓冲机构18包括两个固定杆19、两个缓冲弹簧20、冲击板21、承压板22和两个锁紧螺母23,两个固定杆19固定在外壳1上,冲击板21上两个滑孔穿插在两个固定杆19上,冲击板21固定在两个上部调节螺杆7上,承压板22的两个安装孔穿插在两个固定杆19上,两个缓冲弹簧20套装在两个固定杆19上,缓冲弹簧20的一端顶压在冲击板21上,另一端顶压在承压板22的一侧,两个锁紧螺母23安装在两个固定杆19上并顶压在承压板22的另一侧,当上反击架3受到外壳1内的石料的冲击时,上反击架3带动两个上部调节螺杆7向外移动,两个上部调节螺杆7带动冲击板21向外移动,冲击板21将缓冲弹簧20压缩,冲击力被缓冲弹簧20吸收。
所述中部调节螺杆11设有两个,所述两个中部调节螺杆11上共同设有一个中反击缓冲机构24,所述中反击缓冲机构24与所述的上反击缓冲机构18结构相同。所述下部调节螺杆15设有两个,所述两个下部调节螺杆15上共同设有一个下反击缓冲机构25,所述下反击缓冲机构25与所述的上反击缓冲机构18结构相同。
所述转子2包括主轴26、转子架27、多个板锤28和带轮29,多个板锤28分布安装在转子架27上,转子架27固定在主轴26上,所述带轮29安装在主轴26的一端,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带轮29联接。
外壳1分为上半壳体30和下半壳体31,所述的上半壳体30的一侧边和下半壳体31的一侧边通过铰轴32铰接,两个液压杆33位于外壳1的两侧,两个液压杆33的一端铰接在下半壳体31上,另一端铰接在上半壳体30上。
外壳1的一侧顶部设有进料口34,外壳1的下端口为出料口35。
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4)

1.一种反击式破碎机,包括外壳、转子和反击架,反击架和转子安装在外壳内,反击架位于转子的周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击架是由上反击架、中反击架和下反击架构成,所述的上反击架的一端通过上部铰轴铰接在外壳的侧壁上,另一端安装有上部调节螺杆,所述上部调节螺杆从外壳内向外伸出并用上部调节螺母固定,上反击架的表面铺装有多个上部反击衬板条;所述的中反击架的一端通过中部铰轴铰接在外壳的侧壁上,另一端安装有中部调节螺杆,所述中部调节螺杆从外壳内向外伸出并用中部调节螺母固定,中反击架的表面铺装有多个中部反击衬板条;所述的下反击架的一端通过下部铰轴铰接在外壳的侧壁上,另一端安装有下部调节螺杆,所述下部调节螺杆从外壳内向外伸出并用下部调节螺母固定,下反击架的表面铺装有多个下部反击衬板条;
所述上部调节螺杆设有两个,所述两个上部调节螺杆上共同设有一个上反击缓冲机构,所述上反击缓冲机构包括两个固定杆、两个缓冲弹簧、冲击板、承压板和两个锁紧螺母,两个固定杆固定在外壳上,冲击板上两个滑孔穿插在两个固定杆上,冲击板固定在两个上部调节螺杆上,承压板的两个安装孔穿插在两个固定杆上,两个缓冲弹簧套装在两个固定杆上,缓冲弹簧的一端顶压在冲击板上,另一端顶压在承压板的一侧,两个锁紧螺母安装在两个固定杆上并顶压在承压板的另一侧,当上反击架受到外壳内的石料的冲击时,上反击架带动两个上部调节螺杆向外移动,两个上部调节螺杆带动冲击板向外移动,冲击板将缓冲弹簧压缩;
所述中部调节螺杆设有两个,所述两个中部调节螺杆上共同设有一个中反击缓冲机构,所述中反击缓冲机构与所述的上反击缓冲机构结构相同;
所述下部调节螺杆设有两个,所述两个下部调节螺杆上共同设有一个下反击缓冲机构,所述下反击缓冲机构与所述的上反击缓冲机构结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击式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分为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所述的上半壳体的一侧边和下半壳体的一侧边通过铰轴铰接,两个液压杆位于外壳的两侧,两个液压杆的一端铰接在下半壳体上,另一端铰接在上半壳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击式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一侧顶部设有进料口,外壳的下端口为出料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击式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包括主轴、转子架、多个板锤和带轮,多个板锤分布安装在转子架上,转子架固定在主轴上,所述带轮安装在主轴的一端,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带轮联接。
CN202022136419.3U 2020-09-25 2020-09-25 反击式破碎机 Active CN2148113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36419.3U CN214811321U (zh) 2020-09-25 2020-09-25 反击式破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36419.3U CN214811321U (zh) 2020-09-25 2020-09-25 反击式破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11321U true CN214811321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758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36419.3U Active CN214811321U (zh) 2020-09-25 2020-09-25 反击式破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113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82780U (zh) 一种无前期处理的煤矿分层进料破碎机
CN101632953B (zh) 双辊双腔三击式破碎机
CN102744123A (zh) 反击锤式破碎机
CN2920397Y (zh) 锤式冲击破碎机
CN214811321U (zh) 反击式破碎机
CN214183359U (zh) 砂石加工用反击式破碎机
CN202061653U (zh) 反击锤式破碎机
CN210522589U (zh) 双侧进料立轴多级齿刃圆锥破碎机
CN201470425U (zh) 双辊双腔三击式破碎机
CN2516252Y (zh) 振动破碎机
CN210585147U (zh) 一种双辊辊压式破碎机
CN114643102B (zh) 一种粗碎锤式破碎机
CN211660139U (zh) 一种可逆式制砂机
CN211246760U (zh) 反击破碎机
CN210752883U (zh) 一种液压对辊细碎机
CN103350010A (zh) 一种破碎机
CN2662997Y (zh) 锤式破碎机
CN203565143U (zh) 一种破碎机转子体及破碎机
CN218359616U (zh) 一种模块化反击式破碎机转子架
CN201055783Y (zh) 复摆颚式破碎机
CN215029847U (zh) 一种破碎机的出料装置
CN215878056U (zh) 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原料破碎机构
CN204724244U (zh) 一种双辊多腔破碎机
CN210815479U (zh) 一种反击式破碎机的腔型结构
CN214974432U (zh) 一种反击式制砂破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