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08205U - 用于康复训练的安全悬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康复训练的安全悬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08205U
CN214808205U CN202120936611.2U CN202120936611U CN214808205U CN 214808205 U CN214808205 U CN 214808205U CN 202120936611 U CN202120936611 U CN 202120936611U CN 214808205 U CN214808205 U CN 2148082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suspension device
patient
hang
han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3661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弛
段文凯
路之卓
宋玖欣
王鹏栋
卜胤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Yix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Yix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Yix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Yix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3661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082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082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082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康复训练的安全悬吊装置,包括架体、吊挂机构、助力机构及悬挂机构。其中,架体顶部设有吊挂机构,吊挂机构上设有助力机构及悬挂机构;助力机构包括助力部,以及设于助力部的动力输出端的卷筒,卷筒上缠绕有第一绑带,悬挂机构内设有可伸出并自动收卷的第二绑带,且第二绑带被急速拉伸时可被悬挂机构锁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康复训练的安全悬吊装置,便于对康复训练过程中的患者提供有效地保护,从而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用于康复训练的安全悬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训练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康复训练的安全悬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我国脑卒中发病率越来越高,脑卒中患者通常会出现肢体功能障碍,这会严重影响患者转移和行走,甚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另外,由于患者长时间卧床治疗,需要定期进行康复训练,传统的治疗手段是依靠治疗师一对一的康复治疗,工作强度大,而且康复效果与治疗师个人水平有关。通过调查发现,我国从事康复治疗的专业人员严重不足,据统计全国不超过1.4万人,远远无法满足临床和社会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用于康复训练的安全悬吊装置,以便于对康复训练过程中的患者提供有效地保护,从而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康复训练的安全悬吊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顶部设有吊挂机构,所述吊挂机构上设有助力机构及悬挂机构,所述助力机构包括助力部,以及设于所述助力部的动力输出端的卷筒,所述卷筒上缠绕有第一绑带,所述悬挂机构内设有可伸出并自动收卷的第二绑带,且所述第二绑带被急速拉伸时可被所述悬挂机构锁止。
进一步的,所述吊挂机构采用三角支撑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吊挂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架体顶部的中心梁,以及可沿所述中心梁旋转的旋转部。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部包括连接于所述中心梁底部的横梁,以及一端连接于所述中心梁顶部而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横梁外侧端部的连接梁。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梁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套设有第一轴套与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与所述连接梁连接,所述第二轴套与所述横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横梁上设有固定架,所述悬挂机构设于所述固定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助力部采用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助力机构外设有防护罩。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康复训练的安全悬吊装置,通过设置助力机构,可以利用第一绑带与患者穿的安全马甲相连,从而对康复训练中的患者起到辅助的作用,患者在训练过程中身体发力困难时,操作者可以借助助力机构辅助患者站起来,或者让患者慢慢坐下;而通过设置助力部,并将卷筒与助力部的动力输出端相连,可以为第一绑带于卷筒上的缠绕及解除缠绕提供动力。另外,通过设置悬挂机构,可以利用第二绑带与患者穿的安全马甲相连,患者正常起坐训练时,第二绑带随患者的位置正常伸出与收回,当患者在训练过程中突然向一侧倾斜摔倒时,悬挂机构会快速反应,拽住患者,防止其摔倒受伤。
(2)通过将吊挂机构设置成三角形结构,可以使结构更加稳定,同时能够承受更多重量。
(3)通过在吊挂机构中设置具有旋转功能的旋转部,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位置随时调整吊挂机构的位置,而无需将整个装置的位置进行调整。
(4)通过第一轴套与第二轴套的配合设置,可以为旋转部围绕中心梁旋转提供结构基础,便于操作。
(5)通过设置固定架,可以便于悬挂机构于吊挂机构上的安装。
(6)通过设置防护罩,可以便于助力机构的防尘,又能避免外力对助力机构的碰撞而影响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康复训练的安全悬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康复训练的安全悬吊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康复训练的安全悬吊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架体;2、吊挂机构;20、中心梁;21、第一轴套;22、第二轴套;23、旋转部;230、横梁;231、连接梁;3、助力机构;30、助力部;31、卷筒;32、第一绑带;4、悬挂机构;40、第二绑带;5、固定架;6、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康复训练的安全悬吊装置,以便于对康复训练过程中的患者提供有效地保护,从而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该用于康复训练的安全悬吊装置,包括架体,所述架体顶部设有吊挂机构,所述吊挂机构上设有助力机构及悬挂机构,所述助力机构包括助力部,以及设于所述助力部动力输出端的卷筒,所述卷筒上缠绕有第一绑带,所述悬挂机构内设有可伸出并自动收卷的第二绑带,且所述第二绑带被急速拉伸时可被所述悬挂机构锁止。
基于上述的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用于康复训练的安全悬吊装置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及图2所示,其主要包括架体1,架体1为整个装置提供结构基础,可以固定在地面上,也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固定在需要的位置,架体1顶部设有吊挂机构2,吊挂机构2上设有助力机构3及悬挂机构4,吊挂机构2为助力机构3及悬挂机构4提供承挂基础,吊挂机构2采用三角支撑结构,可以使结构更加稳定,同时能够承受更多重量,以适应不同体重的患者使用,预防意外情况的发生。
具体来讲,吊挂机构2包括固设于架体1顶部的中心梁20,以及可沿中心梁20旋转的旋转部23,在吊挂机构2中设置具有旋转功能的旋转部23,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位置转动旋转部23,从而随时调整吊挂机构2的位置,而无需将整个装置的位置进行调整。
结合图1所示,旋转部23包括连接于中心梁20底部的横梁230,以及一端连接于中心梁20顶部而另一端连接于横梁230外侧端部的连接梁231。其中,中心梁20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套设有第一轴套21与第二轴套22,而第一轴套21与连接梁231连接,第二轴套22与横梁230连接。通过第一轴套21与第二轴套22的配合设置,可使得横梁230与连接梁231受外力作用时,同时围绕中心梁20转动,以构成旋转部23围绕中心梁20旋转提供结构基础,便于使用者的操作。当然,旋转部23的结构形式也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调整。
如图3所示,助力机构3包括助力部30,以及设于助力部30的动力输出端的卷筒31,卷筒31上缠绕有第一绑带32,作为理解地,助力部30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电机。而通过设置助力机构3,可以利用第一绑带32与患者穿的安全马甲相连,从而对康复训练中的患者起到辅助的作用,患者在训练过程中身体发力困难时,操作者可以借助助力部30带动第一绑带32辅助患者站起来,或者让患者慢慢坐下;而通过设置助力部30,并将卷筒31与助力部30的动力输出端相连,助力部30带动卷筒31转动,可以为第一绑带32于卷筒31上的缠绕及解除缠绕提供动力。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悬挂机构4内设有可伸出并自动收卷的第二绑带40,且第二绑带40被急速拉伸时可被悬挂机构4锁止,优选地,悬挂机构4及第二绑带40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安全带的结构原理。通过设置悬挂机构4,可以利用第二绑带40与患者穿的安全马甲相连,患者正常起坐训练时,第二绑带40随患者位置的变化正常伸出与收回,当患者在训练过程中突然向一侧倾斜摔倒时,悬挂机构4会快速反应,对第二绑带40进行锁止,从而拽住患者,防止其摔倒受伤。
为了便于悬挂机构4很好地安装在吊挂机构2上,在横梁230上还设有固定架5,而悬挂机构4设于固定架5上,这样也便于悬挂机构4的对称布置,便于对患者施力。
作为进一步的设置,助力机构3外还设有防护罩6。通过设置防护罩6,可以便于助力机构3的防尘,又能避免外力对助力机构3的碰撞而影响使用效果。
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康复训练的安全悬吊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家属或医生给患者穿上安全马甲并让患者坐在椅子上,转动旋转部23以使得吊挂机构2适应患者的位置,然后打开助力部30的开关,通过助力部30带动卷筒31旋转,第一绑带32解除于卷筒31上的缠绕并向下释放,当第一绑带32释放到足以达到安全马甲连接位置的长度时,关闭助力部30的开关,并将第一绑带32的端部与安全马甲相连,随后将第二绑带40拉出一段距离而足以达到患者肩膀位置,将第二绑带40的端部分别连接在患者的左右肩膀处。
待第一绑带32与第二绑带40都连接好后,患者可以自主选择坐在椅子上或站立起来进行康复训练,如果患者选择坐立,则无需对助力部30进行下一步的操作,使第一绑带32始终处于连接好安全马甲的长度,当然,患者如果坐立期间需要站立训练,却因自身发力困难而无法自主站起时,可再次打开助力部30的开关,使助力部30带动卷筒31向上述方向的相反方向旋转,以将第一绑带32缠绕起来,从而将第一绑带32收起一定距离,在此过程中对患者起到辅助的作用,帮患者站立起来。当然,上述场景中,如果患者需要坐下,则再次旋转助力部30使第一绑带32释放一定距离,借助助力部30与第一绑带32帮患者缓慢坐下。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患者处于站立还是坐立状态,第二绑带40始终会随患者的位置变化伸出或收回,以适应患者的位置,如果患者在训练过程中出现劳累而突然向一侧倾斜摔倒时,悬挂机构4则会快速反应,对第二绑带40进行锁止,从而拽住患者,防止其摔倒受伤。
采用上述实施方案的用于康复训练的安全悬吊装置很好地实现了对康复训练过程中的患者提供有效地保护,从而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通过设置助力机构3,可以利用第一绑带32与患者穿的安全马甲相连,从而在康复训练中对患者起到辅助的作用,患者在训练过程中身体发力困难时,可以借助第一绑带32将患者拉起缓慢放下;而通过设置助力部30,并将卷筒31与助力部30的动力输出端相连,可以为第二绑带40于卷筒31上的缠绕及解除缠绕提供动力。另外,通过设置悬挂机构4,可以利用第二绑带40与患者穿的安全马甲相连,患者正常起坐训练时,第二绑带40正常伸出与收回,当患者在训练过程中突然向一侧倾斜摔倒时,悬挂机构4会快速反应,对第二绑带40进行锁止,从而拽住患者,防止其摔倒受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康复训练的安全悬吊装置,包括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顶部设有吊挂机构(2),所述吊挂机构(2)上设有助力机构(3)及悬挂机构(4),所述助力机构(3)包括助力部(30),以及设于所述助力部(30)的动力输出端的卷筒(31),所述卷筒(31)上缠绕有第一绑带(32),所述悬挂机构(4)内设有可伸出并自动收卷的第二绑带(40),且所述第二绑带(40)被急速拉伸时可被所述悬挂机构(4)锁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康复训练的安全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挂机构(2)采用三角支撑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康复训练的安全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挂机构(2)包括固设于所述架体(1)顶部的中心梁(20),以及可沿所述中心梁(20)旋转的旋转部(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康复训练的安全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23)包括连接于所述中心梁(20)底部的横梁(230),以及一端连接于所述中心梁(20)顶部而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横梁(230)外侧端部的连接梁(2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康复训练的安全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梁(20)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套设有第一轴套(21)与第二轴套(22),所述第一轴套(21)与所述连接梁(231)连接,所述第二轴套(22)与所述横梁(23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康复训练的安全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30)上设有固定架(5),所述悬挂机构(4)设于所述固定架(5)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康复训练的安全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部(30)采用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康复训练的安全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机构(3)外设有防护罩(6)。
CN202120936611.2U 2021-04-30 2021-04-30 用于康复训练的安全悬吊装置 Active CN2148082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36611.2U CN214808205U (zh) 2021-04-30 2021-04-30 用于康复训练的安全悬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36611.2U CN214808205U (zh) 2021-04-30 2021-04-30 用于康复训练的安全悬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08205U true CN214808205U (zh) 2021-11-23

Family

ID=78772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36611.2U Active CN214808205U (zh) 2021-04-30 2021-04-30 用于康复训练的安全悬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082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94436B (zh) 一种可分离式担架车
CN110680683A (zh) 一种具有折叠座板的医疗助行器
CN107669448B (zh) 一种重力刹车助步器
CN105266944A (zh) 一种新型人体拉伸牵引装置
CN214808205U (zh) 用于康复训练的安全悬吊装置
CN113616473A (zh) 一种上肢康复装置
CN101947180A (zh) 辅助站立训练器
CN108451750B (zh) 一种用于康复训练的减重装置
CN215689626U (zh) 一种智能行走辅助支架
CN211535479U (zh) 一种老年患者护理用行走辅助器
CN212067045U (zh) 一种适用于精神科患者的约束病床
CN113712787A (zh) 一种智能行走辅助支架
CN114522372A (zh) 一种儿科护理用辅助恢复行走装置及方法
CN2382395Y (zh) 伸缩式急救担架车
CN211132866U (zh) 一种医学护理用气压式患者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CN209122666U (zh) 一种心内科用急救装置
CN209316182U (zh) 一种急救用便携式下肢骨折固定牵引装置
CN108926458A (zh) 水中可移动式下肢多功能训练器
CN213553487U (zh) 一种减重步态电动康复平台
CN208958685U (zh) 一种安全的四脚助行器
CN213607631U (zh) 一种骨科助行器
CN205659340U (zh) 一种行走运动器械
CN216136414U (zh) 一种便携的水封瓶辅助装置
CN206390921U (zh) 核放射防护移动架
CN216536051U (zh) 一种方便携带的康复护理拐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