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00479U - 双循环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双循环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800479U
CN214800479U CN202121095405.XU CN202121095405U CN214800479U CN 214800479 U CN214800479 U CN 214800479U CN 202121095405 U CN202121095405 U CN 202121095405U CN 214800479 U CN214800479 U CN 2148004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refrigerant inlet
refrigerant outlet
outlet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9540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健
朱清峰
钟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ing and Consulting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9540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8004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8004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8004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双循环冷却系统,涉及制冷领域,能够对网络设备进行降温,且维护便捷。该系统包括:第一内循环系统、第一温控单元和第一外循环系统;第一内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冷媒入口和第一冷媒出口;第一温控单元包括第二冷媒入口、第二冷媒出口、第三冷媒入口和第三冷媒出口;第一冷媒入口和第二冷媒出口连接,第一冷媒出口和第二冷媒入口连接;第二冷媒入口和第二冷媒出口连通,第三冷媒入口和第三冷媒出口连通;第一外循环系统包括第四冷媒入口和第四冷媒出口;第三冷媒入口和第四冷媒出口连接,第三冷媒出口和第四冷媒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冷却装置。

Description

双循环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循环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数据机房是网络建设中的重要设施,其内部署了大量网络设备,这些网络设备由于长时间运行释放大量热量,将造成机房内部的热岛现象拼出。例如,各类网络设备中通常封装有数据芯片,这些数据芯片的热流密度大约为10W/cm2,而机房内的热流密度通常为0.1W/cm2,两者热流密度差异较大,因此易在数据芯片处形成热岛现象。在机房内热岛现象严重时,易导致网络设备的故障。
为避免机房内的网络设备因局部过热导致的故障,可以通过冷却设备对机房内的网络设备进行降温处理,如为网络设备配置板式液冷装置,以降低网络设备的温度。而目前常用的板式液冷装置通常存在管路复杂,维护难度较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循环冷却系统,能够对网络设备进行降温,且维护便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双循环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内循环系统、第一温控单元和第一外循环系统;第一内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冷媒入口和第一冷媒出口;第一温控单元包括第二冷媒入口、第二冷媒出口、第三冷媒入口和第三冷媒出口;第一冷媒入口和第二冷媒出口连接,第一冷媒出口和第二冷媒入口连接;第二冷媒入口和第二冷媒出口连通,第三冷媒入口和第三冷媒出口连通;第一外循环系统包括第四冷媒入口和第四冷媒出口;第三冷媒入口和第四冷媒出口连接,第三冷媒出口和第四冷媒入口连接;第一内循环系统,用于使第一冷媒入口与第一冷媒出口之间的冷媒与网络设备交换热量;第一内循环系统,还用于与第一温控单元交换热量;第一温控单元,还用于与第一外循环系统交换热量。
结合第一方面,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内循环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冷却装置;第一冷却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五冷媒入口和第五冷媒出口;第一冷媒入口和第五冷媒入口连接,第一冷媒出口和第五冷媒出口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一阀门;第一阀门的第一端和第一冷媒入口连接,第二端和第五冷媒入口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一快接头和第二快接头;第一快接头设置于第一冷媒入口和第五冷媒入口之间,第二快接头设置于第五冷媒出口和第一冷媒出口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内循环系统还包括维护单元;维护单元包括第六冷媒入口、第六冷媒出口、第七冷媒入口和第七冷媒出口;第六冷媒入口和第一冷媒入口连接,第六冷媒出口和第一冷媒出口连接,第七冷媒出口和第一快接头连接,第七冷媒入口和第二快接头连接;维护单元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流量传感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流量传感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于第六冷媒入口和第七冷媒出口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温控单元包括第一循环泵和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包括第八冷媒入口、第八冷媒出口、第九冷媒入口和第九冷媒出口;第八冷媒入口和第一冷媒出口连接,第八冷媒出口和第一冷媒入口连接,第九冷媒出口和第四冷媒入口连接,第九冷媒入口和第四冷媒出口连接;第八冷媒入口和第八冷媒出口连通,第九冷媒入口和第九冷媒出口连通;第一循环泵设置于第一冷媒入口和第八冷媒出口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温控单元还包括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第二阀门设置于第八冷媒入口和第八冷媒出口之间,第三阀门设置于第九冷媒入口和第九冷媒出口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外循环系统包括第三换热器和第二循环泵;第三换热器的冷媒入口和第九冷媒出口连接,第三换热器的冷媒出口和第九冷媒入口连接;第二循环泵设置于第九冷媒入口和第三换热器的冷媒出口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冷媒入口和第二冷媒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一管路,第二冷媒入口和第二冷媒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二管路。
结合第一方面,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系统还包括第二温控单元和第二外循环系统;第二温控单元与第二外循环系统连接,且第二温控单元与第一管路、第二管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循环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内循环系统、第一温控单元和第一外循环系统;第一内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冷媒入口和第一冷媒出口;第一温控单元包括第二冷媒入口、第二冷媒出口、第三冷媒入口和第三冷媒出口;第一冷媒入口和第二冷媒出口连接,第一冷媒出口和第二冷媒入口连接;第二冷媒入口和第二冷媒出口连通,第三冷媒入口和第三冷媒出口连通;第一外循环系统包括第四冷媒入口和第四冷媒出口;第三冷媒入口和第四冷媒出口连接,第三冷媒出口和第四冷媒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循环系统包括内循环系统和外循环系统,并由温控单元将内循环系统和外循环系统连接,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内循环系统与网络设备进行热量交换,并将这些热量通过温控单元传输给外循环系统,以完成对网络设备的冷却;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包括内循环系统和外循环系统,且由温控单元进行连接,因此在冷却系统故障时,维护人员可以分别对内循环系统、外循环系统和温控单元进行检修,以便及时确定故障位置,进而维护相应故障位置;且由于内循环系统、外循环系统和温控单元分别设置,便于拆卸,维护方式简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循环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循环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循环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循环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维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循环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循环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附图标记:
01-第一内循环系统, 02-第一温控单元, 03-第一外循环系统;
04-第一冷媒入口, 05-第一冷媒出口, 06-第二冷媒入口;
07-第二冷媒出口, 08-第三冷媒入口, 09-第三冷媒出口;
10-第四冷媒入口, 11-第四冷媒出口, 12-第一冷却装置;
13-第一换热器, 14-第五冷媒入口, 15-第五冷媒出口;
16-第一固定板, 17-第二固定板, 18-第一阀门;
19-第一端, 20-第二端, 21-第一快接头;
22-第二快接头, 23-维护单元, 24-第六冷媒入口;
25-第六冷媒出口, 26-第七冷媒入口, 27-第七冷媒出口;
28-第一温度传感器, 29-第一流量传感器, 30-第一压力传感器;
31-第一循环泵, 32-第二换热器, 33-第八冷媒入口;
34-第八冷媒出口, 35-第九冷媒入口, 36-第九冷媒出口;
37-第二阀门, 38-第三阀门, 39-第三换热器;
40-第二循环泵, 41-第三换热器的冷媒入口;
42-第三换热器的冷媒出口, 43-第一管路;
44-第二管路, 45-第二内循环系统, 46-第二温控单元;
47-第二外循环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是在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由于现在数据机房内对网络设备进行降温的冷却系统通常是一体的,且设置管路复杂,因此在这些冷却系统故障时,维护人员需要对冷却系统进行整体的故障排查,工作量较大,维护难度也较大;且在这些冷却系统故障时,数据机房内的网络设备无法得到降温,易造成网络设备的损坏,安全性能较低。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循环冷却系统,参照图1所示,该双循环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内循环系统01、第一温控单元02和第一外循环系统03。
其中,第一内循环系统01包括第一冷媒入口04和第一冷媒出口05;第一温控单元02包括第二冷媒入口06、第二冷媒出口07、第三冷媒入口08和第三冷媒出口09;第一外循环系统03包括第四冷媒入口10和第四冷媒出口11。
具体地,第一冷媒入口04和第二冷媒出口07连接,第一冷媒出口05和第二冷媒入口06连接;第二冷媒入口06和第二冷媒出口07连通,第三冷媒入口08和第三冷媒出口09连通;第三冷媒入口08和第四冷媒出口11连接,第三冷媒出口09和第四冷媒入口10连接。
第一内循环系统01,用于使第一冷媒入口04与第一冷媒出口05之间的冷媒与网络设备交换热量。
第一内循环系统01,还用于与第一温控单元02交换热量。进一步的,这里第一内循环系统01与第一温控单元02交换热量是通过第一冷媒入口04与第一冷媒出口05之间的冷媒,以及第二冷媒入口06与第二冷媒出口07之间的冷媒流动实现的。
第一温控单元02,还用于与第一外循环系统03交换热量。进一步的,这里第一温控单元02与第一外循环系统03交换热量是通过第三冷媒入口08与第三冷媒出口09之间的冷媒,以及第四冷媒入口10与第四冷媒出口11之间的冷媒流动实现的。
当然,由于第一温控单元02与第一内循环系统01、第一外循环系统03可以对网络设备散发的热量进行交换,而热量是由第一内循环系统01、第一温控单元02和第一外循环系统03依次传输的,且第一温控单元02用于连接第一内循环系统01和第一外循环系统03,因此这里第一温控单元02内部还需要将第一内循环系统01的热量传输给第一外循环系统03,这里的热量传输是通过第二冷媒入口06和第二冷媒出口07之间的冷媒,与第三冷媒入口08和第三冷媒出口09之间的冷媒交换热量实现的。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循环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内循环系统、第一温控单元和第一外循环系统,且网络设备散发的热量可以由第一内循环系统、第一温控单元和第一外循环系统依次传输,进而对网络设备进行降温。而第一内循环系统、第一温控单元和第一外循环系统之间相互独立,因此在双循环冷却系统故障时,可以分别对这些独立的系统、部件进行维护,使得该双循环冷却系统维护便捷。
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第一内循环系统01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冷却装置12。
具体地,第一冷却装置12包括第一换热器13,第一换热器13包括第五冷媒入口14和第五冷媒出口15。
这里的第一冷媒入口04和第五冷媒入口14连接,第一冷媒出口05和第五冷媒出口15连接。进一步的,这里的第一冷却装置12即用于与网络设备进行热量交换。
示例性的,在该双循环冷却系统用于对数据机房内的服务器进行冷却时,由于服务器内散发热量的器件主要为其内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等数据芯片,因此这里的第一冷却装置12可以与这些CPU等数据芯片交换热量,以降低这些CPU等数据芯片的温度,避免其因高温而损坏。这里的第一换热器13则可以为热管换热器,以用于高效地与数据芯片交换热量;当然,第一换热器13还可以为水冷板热管换热器,对此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主要用于对数据机房内的网络设备进行冷却,且这些网络设备通常布置在机柜内,因此在机柜仅布置一个网络设备时,可以为该机柜布置一个第一冷却装置12;在机柜布置多个网络设备时,则可以为这些网络设备分别布置对应的第一冷却装置12。
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冷却装置12用于为CPU等数据芯片进行降温时,参照图3所示,第一冷却装置12还包括第一固定板16和第二固定板17,第一固定板16和第二固定板17可以设置于网络设备框架的中间位置,且为了提高固定的稳定性,第一固定板16和第二固定板17可以对称设置于网络设备框架内。该第一固定板16和第二固定板17即用于对CPU等数据芯片进行固定;当然,在第一冷却装置12为其他器件降温时,该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还可以用于固定这些器件。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这里的网络设备还可以为服务器等网络设备,对此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冷却装置12用于为CPU等数据芯片进行降温时,这些CPU等数据芯片还可以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这些CPU等数据芯片的温度;当然,在第一冷却装置12为其他器件降温时,这些其他器件也可以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此时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这些器件的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双循环冷却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双循环冷却系统的运行,例如控制器接收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并根据该温度控制双循环冷却系统内的冷媒流速。
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示,第一冷却装置12还包括第一阀门18。
第一阀门18设置于第五冷媒入口14处,第一端19和第一冷媒入口04连接,第二端20和第五冷媒入口14连接。
具体地,该第一阀门18可以为电磁阀,用于控制第一冷却装置12的冷媒流量,如在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网络设备的温度较低时,可以控制电磁阀的开度减小;在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网络设备的温度较高时,可以控制电磁阀的开度变大;当然,这里的第一阀门18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阀门,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在控制器接收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后,若该温度与第一设定值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值,则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一阀门18的开度变大;若该温度与第一设定值的差值小于第一值,则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一阀门18的开度减小。
本实施例中,为第一冷媒装置设置第一阀门18,并由控制器控制第一阀门18的开度,进而可以实现对网络设备冷却的高精度控制。
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示,第一冷却装置12还包括第一快接头21和第二快接头22。
其中,第一快接头21设置于第一冷媒入口04和第五冷媒入口14之间,第二快接头22设置于第五冷媒出口15和第一冷媒出口05之间。
这里第一快接头21和第二快接头22可以为阀门,其作用在方便第一换热器13的拆卸,为第一换热器13提供一种便捷的维护方式。
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所示,第一内循环系统01还包括维护单元23。
维护单元23包括第六冷媒入口24、第六冷媒出口25、第七冷媒入口26和第七冷媒出口27。
其中,第六冷媒入口24和第一冷媒入口04连接,第六冷媒出口25和第一冷媒出口05连接,第七冷媒出口27和第一快接头21连接,第七冷媒入口26和第二快接头22连接。
这里的维护单元23与机柜相对应,可以设置于机柜下方的架空底层;当然,这里不对其位置进行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进一步的,参照图7所示,维护单元23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28、第一流量传感器29和第一压力传感器30。
具体地,参照图7所示,第一温度传感器28、第一流量传感器29和第一压力传感器30设置于第六冷媒入口24和第七冷媒出口27之间。这里不对第一温度传感器28、第一流量传感器29和第一压力传感器30的先后位置进行限制,如从第六冷媒入口24至第七冷媒出口27,可以依次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28、第一流量传感器29和第一压力传感器30,也可以依次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28、第一压力传感器30和第一流量传感器29,这里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28,用于检测流入第一冷却装置12的冷媒温度;第一流量传感器29,用于检测流入第一冷却装置12的冷媒流量;第一压力传感器30,用于检测流入第一冷却装置12的冷媒压力。
在第一温度传感器28确定流入第一冷却装置12的冷媒温度较高时,控制器可以控制流入第一冷却装置12的冷媒加速,以使得通过更多的冷媒与网络设备交换热量;在第一温度传感器28确定流入第一冷却装置12的冷媒温度较低时,控制器可以控制流入第一冷却装置12的冷媒减速,以通过较少的冷媒与网络设备交换热量,即可实现对网络设备的冷却。
在第一压力传感器30确定流入第一冷却装置12的冷媒压力大于或等于第二值时,控制器可以控制流入第一冷却装置12的冷媒减速,以避免冷媒压力过大,导致管路损坏的情况;在第一压力传感器30确定流入第一冷却装置12的冷媒压力小于第二值时,控制器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冷媒的流速,如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28确定的冷媒温度调整冷媒的流速。
在第一流量传感器29确定流入第一冷却装置12的冷媒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三值时,控制器可以控制流入第一冷却装置12的冷媒流量减少,以避免冷媒流量过大导致管路损坏;在第一流量传感器29确定流入第一冷却装置12的冷媒流量小于第三值时,控制器可以结合第一温度传感器28和第一压力传感器30的检测值,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冷媒的流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8、第一流量传感器29和第一压力传感器30仅为示例性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当然,在同时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28、第一流量传感器29和第一压力传感器30时,控制可以结合第一温度传感器28、第一流量传感器29和第一压力传感器30的控制逻辑来改变流入第一冷却装置12的冷媒,在实现冷却网络设备的同时,避免相应管路或器件的损坏。
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8所示,第一温控单元02包括第一循环泵31和第二换热器32。
第二换热器32包括第八冷媒入口33、第八冷媒出口34、第九冷媒入口35和第九冷媒出口36。
其中,第八冷媒入口33和第一冷媒出口05连接,第八冷媒出口34和第一冷媒入口04连接,第九冷媒出口36和第四冷媒入口10连接,第九冷媒入口35和第四冷媒出口11连接;第八冷媒入口33和第八冷媒出口34连通,第九冷媒入口35和第九冷媒出口36连通。
第一循环泵31设置于第一冷媒入口04和第八冷媒出口34之间。
具体地,第二换热器32即用于第一内循环系统01和第一外循环系统03之间的热量传递,具体通过第八冷媒入口33和第八冷媒出口34之间的冷媒,以及第九冷媒入口35和第九冷媒出口36之间的冷媒交换热量实现。
第一循环泵31用于使第一内循环系统01内的冷媒循环流动,第一循环泵31的功率增大,则第一内循环系统01内的冷媒流速增大;第一循环泵31的功率减小,则第一内循环系统01内的冷媒流速减慢。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控制器在根据维护单元23检测的参数调整第一阀门18开度时,还可以进一步对第一循环泵31进行控制。例如,在网络设备散发大量热量,自身温度高于安全阈值时,控制器可以优先将第一阀门18的开度增至最大,以增加流入第一冷却装置12内的冷媒流量;若此时网络设备的温度仍为降至安全阈值,则控制器可以将第一循环泵31的功率增大,进一步增加流入第一冷却装置12的冷媒流量,以使网络设备的温度降至安全阈值。这里第一阀门18的优先级高于第一循环泵31。
当然,在需要减少流入第一冷却装置12的冷媒流量时(如网络设备的温度已降至安全阈值内),控制器可以优先降低第一循环泵31的功率;需要时,控制器可以进一步减小第一阀门18的开度。
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9所示,第一温控单元02还包括第二阀门37和第三阀门38。
其中,第二阀门37设置于第八冷媒入口33和第八冷媒出口34之间,第三阀门38设置于第九冷媒入口35和第九冷媒出口36之间。
这里第二阀门37和第三阀门38的作用在于方面第二换热器32的拆卸,为第二换热器32提供一种便捷的维护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温控单元02还可以包括过滤器、补液装置、排气阀、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器件,这里不再一一示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
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0所示,第一外循环系统03包括第三换热器39和第二循环泵40。
其中,第三换热器39的冷媒入口41和第九冷媒出口36连接,第三换热器39的冷媒出口42和第九冷媒入口35连接;第二循环泵40设置于第九冷媒入口35和第三换热器39的冷媒出口之间。
具体地,这里的第三换热器39可以为闭式冷却塔,用于对第九冷媒入口35和第九冷媒出口36之间流动的冷媒进行降温,如第九冷媒入口35和第九冷媒出口36之间的冷媒可以吸收第八冷媒入口33和第八冷媒出口34之间的冷媒传递的热量,而在第九冷媒入口35和第九冷媒出口36之间的冷媒流动至第三换热器39时,第三换热器39即可以对这些冷媒进行降温。当然,这里的第三换热器39不限于闭式冷却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将第三换热器39设置为其他换热器件,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第二循环泵40用于使第一外循环系统03内的冷媒流动,第二循环泵40的功率增大,则第一外循环系统03内的冷媒流速增大;第二循环泵40的功率减小,则第一外循环系统03内的冷媒流速减慢。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循环泵40的运行可以参照网络设备散发的热量进行控制。例如,在网络设备温度较高时,第一内循环系统01内的冷媒流速增加,向第一外循环系统03传递的热量也增加,此时控制器即可以控制第二循环泵40的功率增大,同时增加第一外循环系统03的冷媒流速。
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1所示,第一冷媒入口04和第二冷媒出口07之间设置有第一管路43,第二冷媒入口06和第二冷媒出口07之间设置有第二管路44。
具体地,这里的第一管路43可以为第一内循环系统01的供液管路,第二管路44为第一内循环系统01的回液管路。这里设置第一管路43和第二管路44便于对双循环冷却系统的扩容使用,例如,如图11所示,双循环冷却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二内循环系统45,该第二内循环系统45的冷媒入口可以与第一管路43连接,冷媒出口可以与第二管路44连接,这样第一温控单元02和第一外循环系统03即可以冷却第一内循环系统01内的网络设备的同时,冷却第二内循环系统内的网络设备。当然,在设置其他内循环系统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参考冷媒总量,以避免冷媒总量无法供应多个内循环系统的冷却需求。
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2所示,双循环冷却系统还包括第二温控单元46和第二外循环系统47。
其中,第二温控单元46与第二外循环系统47连接,且第二温控单元46与第一管路43、第二管路44连接。
具体地,这里的第二温控单元46和第二外循环系统47可以分别参照第一温控单元02和第一外循环系统03的结构,即第二温控单元46的结构与第一温控单元02的结构相同,第二外循环系统47的结构与第一外循环系统03的结构相同。
在第二温控单元46与第二外循环系统47连接后,将第二温控单元46接入第一管路43和第二管路44,即可以完成对第二温控单元46和第二外循环系统47的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第二温控单元46和第二外循环系统47可以为第一温控单元02和第一外循环系统03的补充结构,第二温控单元46和第二外循环系统47可以与第一温控单元02和第一外循环系统03同时工作,也可以与第一温控单元02和第一外循环系统03分时工作。在实际应用中,若双循环冷却系统内的内循环系统较多时,也可以相应的增加温控单元和外循环系统,以完成对双循环系统的增容。
由于第二温控单元46和第二外循环系统47与第一温控单元02和第一外循环系统03的功能相同,因此在第一温控单元02和第一外循环系统03故障时,第二温控单元46和第二外循环系统47可以继续为内循环系统提供热量传递功能,以持续为网络设备提供冷却服务,提高了双循环冷却系统的可靠性能。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内循环系统、第一温控单元和第一外循环系统内的冷媒可以采用超纯净水,以避免管路腐蚀以及堵塞现象。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其他冷媒,对此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循环系统包括内循环系统和外循环系统,并由温控单元将内循环系统和外循环系统连接,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内循环系统与网络设备进行热量交换,并将这些热量通过温控单元传输给外循环系统,以完成对网络设备的冷却;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包括内循环系统和外循环系统,且由温控单元进行连接,因此在冷却系统故障时,维护人员可以分别对内循环系统、外循环系统和温控单元进行检修,以便及时确定故障位置,进而维护相应故障位置;且由于内循环系统、外循环系统和温控单元分别设置,便于拆卸,维护方式简捷。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双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内循环系统、第一温控单元和第一外循环系统;
所述第一内循环系统包括第一冷媒入口和第一冷媒出口;
所述第一温控单元包括第二冷媒入口、第二冷媒出口、第三冷媒入口和第三冷媒出口;所述第一冷媒入口和所述第二冷媒出口连接,所述第一冷媒出口和所述第二冷媒入口连接;所述第二冷媒入口和所述第二冷媒出口连通,所述第三冷媒入口和所述第三冷媒出口连通;
所述第一外循环系统包括第四冷媒入口和第四冷媒出口;所述第三冷媒入口和所述第四冷媒出口连接,所述第三冷媒出口和所述第四冷媒入口连接;
所述第一内循环系统,用于使所述第一冷媒入口与所述第一冷媒出口之间的冷媒与网络设备交换热量;
所述第一内循环系统,还用于与所述第一温控单元交换热量;
所述第一温控单元,还用于与所述第一外循环系统交换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循环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冷却装置;
所述第一冷却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第五冷媒入口和第五冷媒出口;所述第一冷媒入口和所述第五冷媒入口连接,所述第一冷媒出口和所述第五冷媒出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冷媒入口连接,第二端和所述第五冷媒入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装置还包括第一快接头和第二快接头;
所述第一快接头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媒入口和所述第五冷媒入口之间,所述第二快接头设置于所述第五冷媒出口和所述第一冷媒出口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循环系统还包括维护单元;
所述维护单元包括第六冷媒入口、第六冷媒出口、第七冷媒入口和第七冷媒出口;所述第六冷媒入口和所述第一冷媒入口连接,所述第六冷媒出口和所述第一冷媒出口连接,所述第七冷媒出口和所述第一快接头连接,所述第七冷媒入口和所述第二快接头连接;
所述维护单元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流量传感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流量传感器和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六冷媒入口和所述第七冷媒出口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控单元包括第一循环泵和第二换热器;
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第八冷媒入口、第八冷媒出口、第九冷媒入口和第九冷媒出口;所述第八冷媒入口和所述第一冷媒出口连接,所述第八冷媒出口和所述第一冷媒入口连接,所述第九冷媒出口和所述第四冷媒入口连接,所述第九冷媒入口和所述第四冷媒出口连接;所述第八冷媒入口和所述第八冷媒出口连通,所述第九冷媒入口和所述第九冷媒出口连通;
所述第一循环泵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媒入口和所述第八冷媒出口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控单元还包括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所述第二阀门设置于所述第八冷媒入口和所述第八冷媒出口之间,所述第三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九冷媒入口和所述第九冷媒出口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循环系统包括第三换热器和第二循环泵;
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冷媒入口和所述第九冷媒出口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冷媒出口和所述第九冷媒入口连接;所述第二循环泵设置于所述第九冷媒入口和所述第三换热器的冷媒出口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媒入口和所述第二冷媒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一管路,所述第二冷媒入口和所述第二冷媒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二管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循环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温控单元和第二外循环系统;
所述第二温控单元与所述第二外循环系统连接,且所述第二温控单元与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管路连接。
CN202121095405.XU 2021-05-20 2021-05-20 双循环冷却系统 Active CN2148004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95405.XU CN214800479U (zh) 2021-05-20 2021-05-20 双循环冷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95405.XU CN214800479U (zh) 2021-05-20 2021-05-20 双循环冷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800479U true CN214800479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696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95405.XU Active CN214800479U (zh) 2021-05-20 2021-05-20 双循环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8004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46396A (zh) 用于数据中心的液体冷却系统
CN108235655B (zh) 一种采用液冷散热的易插拔的服务器机柜
CN214800479U (zh) 双循环冷却系统
CN105549702A (zh) 服务器的液冷系统
CN110996617B (zh) 具有冗余相变传热元件的服务器水冷散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6057970U (zh) 双循环冷却系统
CN113783361B (zh) 冷却系统
CN209845599U (zh) 一种冷却装置及服务器机柜系统
CN211557802U (zh) 一种服务器用的双路水冷散热系统
JP5398010B2 (ja) 地下変電所変電設備冷却システム、および地下変電所変電設備冷却方法
CN215647917U (zh) 冷板式液冷系统
CN115734556A (zh) 基于双冷却通路的液冷散热结构
CN209445622U (zh) 一种水冷型氟泵冷媒分配机组
CN211236820U (zh) 一种数据处理中心的水下散热装置
CN109209415B (zh) 一种硬岩隧道掘进机水系统
CN210560241U (zh) 一种用于高温固体物料的干熄装置
CN109539432B (zh) 空调冷却水循环系统和空调冷却水回路控制方法
KR102246578B1 (ko) 변유량 대응형 흡수식 냉온수기
CN109539615A (zh) 一种水冷型氟泵冷媒分配机组
CN113271747A (zh) 数据中心的液冷系统和数据中心
CN219977165U (zh) 一种热交换系统
CN210431397U (zh) 一种发信机水冷装置
CN218244176U (zh) 用于液冷数据中心的分布式制冷水系统及液冷数据中心
CN210399086U (zh) 具有不停机切换循环水功能的湿冷高背压供热机组系统
CN217081365U (zh) 油冷器、换热系统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