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97432U - 一种光伏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97432U
CN214797432U CN202122244871.6U CN202122244871U CN214797432U CN 214797432 U CN214797432 U CN 214797432U CN 202122244871 U CN202122244871 U CN 202122244871U CN 214797432 U CN214797432 U CN 2147974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photovoltaic
projection area
fixing part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4487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涛
陶武松
王路闯
王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nko Sol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nko Sol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nko Sol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nko Sol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4487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974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974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974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光伏组件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光伏层压件、第一固定带以及边框;光伏层压件具有顶面以及底面,光伏层压件包括依次设置的透光面板、第一胶层、电池片、第二胶层以及光伏背板;第一固定带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固定部、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固定在顶面,第二固定部固定在底面,并阻止透光面板与光伏背板相对移动;边框包括侧壁以及相对设置的顶壁和底壁,侧壁与顶壁以及底壁相连,顶壁固定在顶面,底壁固定在底面,第一固定部在顶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顶壁在顶面上的投影区域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在确保透光面板的所有区域均有光伏背板覆盖的情况下,可降低光伏组件的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光伏组件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光伏层压件包括透光面板、第一胶层、电池片、第二胶层以及光伏背板,其中,第二胶层、电池片、第一胶层以及透光面板依次铺设在光伏背板上。
在光伏层压件未被压合之前,光伏层压件的透光面板与光伏背板易在流水线上产生相对滑动,此外,在光伏层压件被压合时,第一胶层以及第二胶层受热熔融,进而使得透光面板以及光伏背板更易产生相对滑动;为了避免由于透光面板以及光伏背板产生相对滑动后,造成透光面板的边缘区域无光伏背板覆盖,常使得光伏背板的长度尺寸大于透光面板的长度尺寸4mm以上,且使得光伏背板的宽度尺寸大于透光面板的宽度尺寸4mm以上。
然而,在增加光伏背板的长度尺寸以及宽度尺寸时,会增加光伏背板的制造成本,进而使得光伏组件的制造成本较高。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在确保透光面板的所有区域均有光伏背板覆盖的情况下,降低光伏组件的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在确保透光面板的所有区域均有光伏背板覆盖的情况下,可降低光伏组件的制造成本。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光伏层压件、第一固定带以及边框;所述光伏层压件具有顶面以及底面,所述光伏层压件包括依次设置的透光面板、第一胶层、电池片、第二胶层以及光伏背板,所述顶面为所述透光面板远离所述光伏背板的一面,所述底面为所述光伏背板远离所述透光面板的一面;所述第一固定带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固定部、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在所述顶面,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在所述底面,并阻止所述透光面板与所述光伏背板相对移动;所述边框包括侧壁以及相对设置的顶壁和底壁,所述侧壁与所述顶壁以及所述底壁相连,所述顶壁固定在所述顶面,所述底壁固定在所述底面,所述第一固定部在所述顶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顶壁在所述顶面上的投影区域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通过第一固定带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固定部、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固定部,其中,第一固定部固定在顶面,第二固定部固定在底面,并阻止透光面板与光伏背板相对移动,可避免透光面板与光伏背板在流水线上产生相对滑动,并在光伏层压件被压合、且第一胶层以及第二胶层受热熔融时,也可避免透光面板以及光伏背板产生相对移动,从而无需增加光伏背板的长度尺寸以及宽度尺寸,即可确保透光面板的所有区域均有光伏背板覆盖,进而降低光伏组件的制造成本;此外,通过边框包括侧壁以及相对设置的顶壁和底壁,侧壁与顶壁以及底壁相连,顶壁固定在顶面,底壁固定在底面,其中,第一固定部在顶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顶壁在顶面上的投影区域内,如此,无需担心第一固定带会减少光伏层压件的受光面积,从而导致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降低,因此,在光伏层压件被压合后,无需去除第一固定带。
另外,所述第二固定部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底壁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内。
另外,上述光伏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二固定带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三固定部、第二连接部以及第四固定部,其中,所述第三固定部固定在所述顶面,所述第四固定部固定在所述底面,并阻止所述透光面板与所述光伏背板相对移动;所述第三固定部在所述顶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顶壁在所述顶面上的投影区域内,所述第四固定部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底壁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内;所述第一固定带与所述第二固定带相对设置。如此,可更好的确保透光面板与光伏背板不会产生相对移动。
另外,所述光伏层压件的形状为长方体或类长方体,所述光伏层压件还具有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以及第四侧面,且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三侧面以及所述第四侧面均与所述顶面以及所述底面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在所述第一侧面。
另外,上述光伏组件还包括:第三固定带;所述第三固定带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五固定部、第三连接部以及第六固定部,其中,所述第五固定部固定在所述顶面,所述第六固定部固定在所述底面,并阻止所述透光面板与所述光伏背板相对移动;所述第五固定部在所述顶面上的投影区域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在所述顶面上的投影区域至少部分不重叠,所述第五固定部在所述顶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顶壁在所述顶面上的投影区域内,所述第六固定部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至少部分不重叠,所述第六固定部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底壁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内。如此,可进一步确保透光面板与光伏背板不会产生相对移动。
另外,上述光伏组件还包括:第四固定带;所述第四固定带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七固定部、第四连接部以及第八固定部,其中,所述第七固定部固定在所述顶面,所述第八固定部固定在所述底面,并阻止所述透光面板与所述光伏背板相对移动;所述第七固定部在所述顶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顶壁在所述顶面上的投影区域内,所述第八固定部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底壁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内;所述第三固定带与所述第四固定带相对设置。如此,可更进一步确保透光面板与光伏背板不会产生相对滑动。
另外,所述第三连接部固定在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一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二侧面的边缘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间距为第一间距,所述第三连接部靠近所述第四侧面的边缘与所述第四侧面之间的间距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以及所述第二间距均为2mm-5mm。
另外,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边缘、第二边缘、第三边缘以及第四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三边缘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第四边缘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三边缘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的间距为第三间距;所述侧壁具有第一连接壁,所述第一连接壁与所述第一侧面固定;所述顶壁具有第二连接壁,所述第二连接壁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五边缘以及第六边缘,所述第五边缘与所述第一连接壁相连,所述第六边缘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的间距为第四间距;所述第三间距小于所述第四间距的四分之三。
另外,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边缘、第二边缘、第三边缘以及第四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三边缘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第四边缘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四边缘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间距为第五间距;所述侧壁具有第三连接壁,所述第三连接壁与所述第二侧面固定;所述顶壁具有第四连接壁,所述第四连接壁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七边缘以及第八边缘,所述第七边缘与所述第三连接壁相连,所述第八边缘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间距为第六间距;所述第五间距小于所述第六间距的四分之三。
另外,所述电池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电池片同层设置、并均位于所述第一胶层与所述第二胶层之间,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片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光伏背板靠近所述电池片的一面设有反光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片之间的间隙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反光结构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A方向剖切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光伏层压件、第一固定带以及边框;光伏层压件具有顶面以及底面,光伏层压件包括透光面板、第一胶层、电池片、第二胶层以及光伏背板,第二胶层、电池片、第一胶层以及透光面板依次铺设在光伏背板上,其中,顶面为透光面板远离光伏背板的一面,底面为光伏背板远离透光面板的一面;通过第一固定带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固定部、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固定部,其中,第一固定部固定在顶面,第二固定部固定在底面,并阻止透光面板与光伏背板相对移动,可避免透光面板与光伏背板在流水线上产生相对移动,并在光伏层压件被压合、且第一胶层以及第二胶层受热熔融时,也可避免透光面板以及光伏背板产生相对移动,从而无需增加光伏背板的长度尺寸以及宽度尺寸,即可确保透光面板的所有区域均有光伏背板覆盖,进而降低光伏组件的制造成本。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还通过边框包括侧壁以及相对设置的顶壁和底壁,侧壁与顶壁以及底壁相连,顶壁固定在顶面,底壁固定在底面,其中,第一固定部在顶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顶壁在顶面上的投影区域内,如此,无需担心第一固定带会减少光伏层压件的受光面积,从而导致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降低,因此,在光伏层压件被压合后,无需去除第一固定带。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申请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参见图1与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包括:光伏层压件110、第一固定带120以及边框130;光伏层压件110具有顶面111以及底面112,光伏层压件110包括依次设置的透光面板113、第一胶层114、电池片115、第二胶层116以及光伏背板117,其中,顶面111为透光面板113远离光伏背板117的一面,底面112为光伏背板117远离透光面板113的一面;第一固定带120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固定部121、第一连接部122以及第二固定部123,其中,第一固定部121固定在顶面111,第二固定部123固定在底面112,并阻止透光面板113与光伏背板117相对移动;边框130包括侧壁131以及相对设置的顶壁132和底壁133,侧壁131与顶壁132以及底壁133相连,顶壁132固定在顶面111,底壁133固定在底面112,其中,第一固定部121在顶面111上的投影区域位于顶壁132在顶面111上的投影区域内。具体的,第二胶层116、电池片115、第一胶层114以及透光面板113依次铺设在光伏背板117上。
更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电池片11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电池片115同层设置、并均位于第一胶层114与第二胶层116之间,且相邻的两个电池片115之间具有间隙;光伏背板117靠近电池片115的一面设有反光结构(图中未示出);相邻的两个电池片115之间的间隙在底面112上的投影区域位于反光结构在底面112上的投影区域内。如此,在光伏组件使用时,当穿过相邻的两个电池片115之间的间隙的光线照射到反光结构上时,反光结构可将光线反射至电池片115上,从而提升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优选的,所有位于相连的两个电池片115之间的间隙在底面112上的投影区域与反光结构在底面112上的投影区域重合。如此,可减少反光结构在底面112上的投影区域的面积,进而减小光伏背板117的制造成本。此外,由于第一固定带120可阻止透光面板113与光伏背板117相对移动,因此,无需担心由于透光面板113与光伏背板117相对移动,导致相邻两个电池片115之间的间隙在底面112上的投影区域与反光结构在底面112上的投影区域错位。
在本实施例中,光伏层压件110的形状为长方体,具体地说,透光面板113的长度尺寸与第一胶层114的长度尺寸、电池片115的长度尺寸、第二胶层116的长度尺寸以及光伏背板117的长度尺寸均相同,且透光面板113的宽度尺寸与第一胶层114的宽度尺寸、电池片115的宽度尺寸、第二胶层116的宽度尺寸以及光伏背板117的宽度尺寸均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可变更的实施例中,透光面板的长度尺寸、第一胶层的长度尺寸、电池片的长度尺寸、第二胶层的长度尺寸以及光伏背板的长度尺寸也可不同,且透光面板的宽度尺寸、第一胶层的宽度尺寸、电池片的宽度尺寸、第二胶层的宽度尺寸以及光伏背板的宽度尺寸亦可不同,此时,将第二胶层、电池片、第一胶层以及透光面板依次铺设在光伏背板上时,由于光伏层压件的各层长度尺寸或宽度尺寸不完全相同,故光伏层压件的各层边缘无法对齐,从而使得光伏层压件的形状为类长方体;此外,当光伏层压件被压合之后,第一胶层以及第二胶层受热熔融,从而使得第一胶层从透明面板以及电池片之间溢出,第二胶层从电池片以及光伏背板之间溢出,使得光伏层压件侧边呈凹凸不平状,进而使得光伏层压件的形成为类长方体。
更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光伏层压件110还具有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侧面(图中未示出)、第二侧面(图中未示出)、第三侧面(图中未示出)以及第四侧面(图中未示出),且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以及第四侧面均与顶面111以及底面112相连;第一连接部122固定在第一侧面。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也可固定在第二侧面、第三侧面或第四侧面,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带120为胶带,如此,可直接将第一固定部121粘接在顶面111,第二固定部123粘接在底面112。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固定带也可不为胶带,此时,可通过双面胶或卡扣等,将第一固定部固定在顶面,第二固定部固定在底面。
优选的,第二固定部123在底面112上的投影区域位于底壁133在底面112上的投影区域内;如此,可避免第二固定部123暴漏在光伏组件外部,提升光伏组件的美观程度。
进一步的,上述光伏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带140;第二固定带140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三固定部141、第二连接部142以及第四固定部143,其中,第三固定部141固定在顶面111,第四固定部143固定在底面112,并阻止透光面板113与光伏背板117相对移动;第三固定部141在顶面111上的投影区域位于顶壁132在顶面111上的投影区域内;第一固定带120与第二固定带140相对设置。
具体的,第一固定带120与第二固定带140相对设置,即第一固定带120的第一连接部122与第二固定带140的第二连接部142相对设置,从而使得光伏层压件110可置于第一连接部122与第二连接部142之间,进而更好的固定光伏层压件110,以避免透光面板113与光伏背板117相对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固定带120与第二固定带140相对设置,第一连接部122固定在第一侧面,因此,第二连接部142固定在第三侧面。
更具体的,由于第三固定部141在顶面111上的投影区域位于顶壁132在顶面111上的投影区域内,因此,也无需担心第二固定带140会减少光伏层压件110的受光面积,从而导致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降低,故,在光伏层压件110被压合后,也无需去除第二固定带140。
优选的,第四固定部143在底面112上的投影区域位于底壁133在底面112上的投影区域内;如此,可避免第四固定部143暴漏在光伏组件外部,提升光伏组件的美观程度。
进一步的,上述光伏组件还包括:第三固定带150;第三固定带150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五固定部(图中未示出)、第三连接部(图中未示出)以及第六固定部(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五固定部固定在顶面111,第六固定部固定在底面112,并阻止透光面板113与光伏背板117相对移动;第五固定部在顶面111上的投影区域与第一固定部121在顶面111上的投影区域至少部分不重叠,第五固定部在顶面111上的投影区域位于顶壁132在顶面111上的投影区域内,第六固定部在底面112上的投影区域与第二固定部123在底面112上的投影区域至少部分不重叠。
如此,可进一步确保透光面板113与光伏背板117不会产生相对滑动。此外,由于第五固定部在顶面111上的投影区域位于顶壁132在顶面111上的投影区域内,因此,也无需担心第三固定带150会减少光伏层压件110的受光面积,从而导致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降低,故,在光伏层压件110被压合后,也无需去除第三固定带150。
优选的,第六固定部在顶面111上的投影区域位于顶壁132在顶面111上的投影区域内;如此,可避免第六固定部暴露在光伏组件外部,提升光伏组件的美观程度。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部固定在第一侧面,即,第一固定带120与第三固定带150沿第一方向(即图1所示X方向)依次设置,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一侧面平行,如此,可进一步确保透光面板113与光伏背板117不会沿垂于第一侧面的方向产生相对滑动。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三连接部固定在第二侧面,由于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相连,因此,第三连接部可确保透光面板与光伏背板不会沿第一方向产生相对滑动,第一方向与第一侧面平行。
具体的,第一连接部122靠近第二侧面的边缘与第二侧面之间的间距为第一间距D1,第三连接部靠近第四侧面的边缘与第四侧面之间的间距为第二间距D2,第一间距D1以及第二间距D2均为2mm-5mm(mm:毫米)。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22靠近第二侧面的边缘与第二侧面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连接部122靠近第四侧面的边缘与第四侧面之间的间距。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是第一连接部靠近第二侧面的边缘与第二侧面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连接部靠近第四侧面的边缘与第四侧面之间的间距。
更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间距D1以及第二间距D2均为3mm。
更进一步的,上述光伏组件还包括:第四固定带160;第四固定带160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七固定部(图中未示出)、第四连接部(图中未示出)以及第八固定部(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七固定部固定在顶面111,第八固定部固定在底面112,并阻止透光面板113与光伏背板117相对移动;第七固定部在顶面111上的投影区域位于顶壁132在顶面111上的投影区域内;第三固定带150与第四固定带160相对设置。
具体的,第三固定带150与第四固定带160相对设置,即第三固定带150的第三连接部与第四固定带160的第四连接部相对设置,从而使得光伏层压件110可置于第三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之间,进而更好的固定光伏层压件110,以避免透光面板113与光伏背板117相对移动。
此外,由于第七固定部在顶面111上的投影区域位于顶壁132在顶面111上的投影区域内,因此,也无需担心第四固定带160会减少光伏层压件110的受光面积,从而导致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降低,故,在光伏层压件110被压合后,也无需去除第四固定带160。
优选的,第八固定部在底面112上的投影区域位于底壁133在底面112上的投影区域内;如此,可避免第六固定部暴漏在光伏组件外部,提升光伏组件的美观程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121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边缘、第二边缘、第三边缘以及第四边缘,第一边缘与第三边缘相对设置,第二边缘与第四边缘相对设置,第一边缘与第一连接部122相连,第三边缘与第一侧面之间的间距为第三间距L1;侧壁131具有第一连接壁,第一连接壁与第一侧面固定;顶壁132具有第二连接壁,第二连接壁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五边缘以及第六边缘,第五边缘与第一连接壁相连,第六边缘与第一侧面之间的间距为第四间距L2;第三间距L1小于第四间距L2的四分之三。如此,即使在将第一固定部121固定在预设位置时存在公差,也可确保固定在顶面111上的第一固定部121在顶面111上的投影区域位于顶壁132在顶面111上的投影区域内。
在一实施例中,也可是,第一固定部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边缘、第二边缘、第三边缘以及第四边缘,第一边缘与第三边缘相对设置,第二边缘与第四边缘相对设置,第一边缘与第一连接部相连,第二边缘与第二侧面之间的间距大于第四边缘与第二侧面之间的间距,第二边缘与第二侧面之间的间距为第五间距;侧壁具有第三连接壁,第三连接壁与第二侧面固定;顶壁具有第四连接壁,第四连接壁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七边缘以及第八边缘,第七边缘与第三连接壁相连,第八边缘与第二侧面之间的间距为第六间距;第五间距小于第六间距的四分之三。如此,即使在将第一固定部固定在预设位置时存在公差,亦可确保固定在顶面上的第一固定部在顶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顶壁在顶面上的投影区域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固定部、第三固定部、第四固定部、第五固定部、第六固定部、第七固定部以及第八固定部与光伏层压件以及边框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与上述第一固定部与光伏层压件以及边框之间的位置关系类似,从而即使在将第三固定部、第五固定部以及第七固定部固定在预设位置时存在公差,也可确保固定在顶面上的第三固定部、第五固定部以及第七固定部在顶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顶壁在顶面上的投影区域内,且即使在将第二固定部、第四固定部、第六固定部以及第八固定部固定在预设位置时存在公差,亦可确保固定在底面上的第二固定部、第四固定部、第六固定部以及第八固定部在底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底壁在底面上的投影区域内,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以四个固定带为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对固定带的数量不作限定。如:在一实施例中,固定带的数量可为八个,且每一固定带均设有连接部,此时,光伏层压件的每一侧边均可固定两个连接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自更动与修改,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伏层压件、第一固定带以及边框;
所述光伏层压件具有顶面以及底面,所述光伏层压件包括依次设置的透光面板、第一胶层、电池片、第二胶层以及光伏背板,所述顶面为所述透光面板远离所述光伏背板的一面,所述底面为所述光伏背板远离所述透光面板的一面;
所述第一固定带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固定部、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在所述顶面,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在所述底面,并阻止所述透光面板与所述光伏背板相对移动;
所述边框包括侧壁以及相对设置的顶壁和底壁,所述侧壁与所述顶壁以及所述底壁相连,所述顶壁固定在所述顶面,所述底壁固定在所述底面,所述第一固定部在所述顶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顶壁在所述顶面上的投影区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底壁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固定带;
所述第二固定带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三固定部、第二连接部以及第四固定部,其中,所述第三固定部固定在所述顶面,所述第四固定部固定在所述底面,并阻止所述透光面板与所述光伏背板相对移动;
所述第三固定部在所述顶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顶壁在所述顶面上的投影区域内,所述第四固定部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底壁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内;
所述第一固定带与所述第二固定带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层压件的形状为长方体或类长方体,所述光伏层压件还具有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以及第四侧面,且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三侧面以及所述第四侧面均与所述顶面以及所述底面相连;
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在所述第一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固定带;
所述第三固定带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五固定部、第三连接部以及第六固定部,其中,所述第五固定部固定在所述顶面,所述第六固定部固定在所述底面,并阻止所述透光面板与所述光伏背板相对移动;
所述第五固定部在所述顶面上的投影区域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在所述顶面上的投影区域至少部分不重叠,所述第五固定部在所述顶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顶壁在所述顶面上的投影区域内,所述第六固定部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至少部分不重叠,所述第六固定部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底壁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固定带;
所述第四固定带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七固定部、第四连接部以及第八固定部,其中,所述第七固定部固定在所述顶面,所述第八固定部固定在所述底面,并阻止所述透光面板与所述光伏背板相对移动;
所述第七固定部在所述顶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顶壁在所述顶面上的投影区域内,所述第八固定部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底壁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内;
所述第三固定带与所述第四固定带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固定在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一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二侧面的边缘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间距为第一间距,所述第三连接部靠近所述第四侧面的边缘与所述第四侧面之间的间距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以及所述第二间距均为2mm-5m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边缘、第二边缘、第三边缘以及第四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三边缘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第四边缘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三边缘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的间距为第三间距;
所述侧壁具有第一连接壁,所述第一连接壁与所述第一侧面固定;
所述顶壁具有第二连接壁,所述第二连接壁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五边缘以及第六边缘,所述第五边缘与所述第一连接壁相连,所述第六边缘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的间距为第四间距;
所述第三间距小于所述第四间距的四分之三。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边缘、第二边缘、第三边缘以及第四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三边缘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第四边缘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四边缘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二边缘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间距为第五间距;
所述侧壁具有第三连接壁,所述第三连接壁与所述第二侧面固定;
所述顶壁具有第四连接壁,所述第四连接壁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七边缘以及第八边缘,所述第七边缘与所述第三连接壁相连,所述第八边缘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间距为第六间距;
所述第五间距小于所述第六间距的四分之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电池片同层设置、并均位于所述第一胶层与所述第二胶层之间,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片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光伏背板靠近所述电池片的一面设有反光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片之间的间隙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反光结构在所述底面上的投影区域内。
CN202122244871.6U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光伏组件 Active CN2147974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44871.6U CN214797432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光伏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44871.6U CN214797432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光伏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97432U true CN214797432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715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44871.6U Active CN214797432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光伏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974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85498B (zh)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装置
US10989860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782792B (zh) 显示装置
JP2003255309A (ja) 光学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CN210349098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8254960A (zh)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组件
JP2000132113A (ja) 導光板
JPWO2017110411A1 (ja) 太陽光パネル支持ユニットおよび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CN214797432U (zh) 一种光伏组件
JP6215867B2 (ja) 面状照明装置
WO2016103625A1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10709741B (zh) 导光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JP2017098213A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こ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および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の製造方法
US11644615B2 (en) Backlight unit including a position limiting and fixing structure and display assembly including the same
JP2005077755A (ja) フレームケース
CN212781605U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4026335U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3659023A (zh) Ibc电池组件的叉指状导电背板和ibc电池组件
CN113126359A (zh) 背光装置、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TWI770647B (zh) 太陽能模組
CN214675030U (zh) 光伏组件边框及光伏组件
CN211320121U (zh) 一种光伏组件及光伏系统
CN114830022B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8044263U (zh)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5273664B (zh) 一种曲面显示面板、曲面显示装置以及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