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87708U - 一种双燃烧室的燃气轮机空气引导机匣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燃烧室的燃气轮机空气引导机匣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87708U
CN214787708U CN202121335336.5U CN202121335336U CN214787708U CN 214787708 U CN214787708 U CN 214787708U CN 202121335336 U CN202121335336 U CN 202121335336U CN 214787708 U CN214787708 U CN 2147877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on chamber
air
gas turbine
turbine
inner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3533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春梅
王辉
冯永志
李衎
马胜远
刘海旭
赵俊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dian Power Equipment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dian Power Equipment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dian Power Equipment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dian Power Equipment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3533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877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877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877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urbine Rotor Nozzle Sea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双燃烧室的燃气轮机空气引导机匣结构,属于燃气轮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用于放置燃烧室的空气引导机匣结构单一,燃烧室在装配后不易维修和更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连接管、外缸、内缸、压气机、透平和燃烧室,内缸设置在外缸内,内缸与外缸之间形成冷气输入腔,压气机的出气端与冷气输入腔连通,外缸上安装有下抽气口和上抽气口,燃烧室安装在内缸上,燃烧室上安装有燃烧室进气口,下抽气口、上抽气口和燃烧室进气口通过连接管连通,内缸与透平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燃气轮机空气引导机匣有效解决了现有的燃气轮机空气引导机匣不便于维修和更换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双燃烧室的燃气轮机空气引导机匣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轮机空气引导机匣,属于燃气轮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燃气轮机是以连续流动的气体为工质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将燃料的能量转变为有用功的内燃式动力机械,是一种旋转叶轮式热力发动机;
目前燃气轮机中,通常燃烧室为横向放置,置于机匣之内,但对于某些特殊情况,例如进行燃烧室实验等需要竖直放置的空气引导机匣结构非常少见,并且现有的燃气轮机由于燃烧室横向放置在机匣内,导致燃烧室引气机匣结构单一,燃烧室在装配后不易维修和更换的问题;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燃烧室竖直放置且便于维修和更换的燃烧室引气机匣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用于放置燃烧室的空气引导机匣结构单一,燃烧室在装配后不易维修和更换的问题,进而公开了“一种双燃烧室的燃气轮机空气引导机匣结构”。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燃烧室的燃气轮机空气引导机匣结构,包括连接管、外缸、内缸、压气机、透平和燃烧室,内缸设置在外缸内,内缸与外缸之间形成冷气输入腔,压气机的出气端与冷气输入腔连通,外缸上安装有下抽气口和上抽气口,燃烧室与内缸进口连接,内缸出口与透平连接,燃烧室上安装有燃烧室进气口,下抽气口、上抽气口和燃烧室进气口通过连接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内缸内设置有导流环和过渡环,导流环安装在内缸的出口处,内缸与透平通过过渡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环采用弹簧结构,过渡环的一端水平插接至透平的透平缸前段,过渡环上阵列有多排冷却孔。
进一步的,内缸上对称安装有两个燃烧室,下抽气口和上抽气口分别设置在外缸两侧,两个燃烧室上分别设置有燃烧室进气口,同侧的下抽气口、上抽气口和燃烧室进气口通过连接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压气机的出气端设置有导流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下抽气口、上抽气口和燃烧室进气口与连接管通过法兰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燃烧室的燃气轮机空气引导机匣结构解决了现有的燃烧室需要横向放置在机匣内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的燃气轮机空气引导机匣中,燃烧室可以竖直放置,并且燃烧室在装配后,便于日常维修和更换,提高燃气轮机的维修效率和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燃烧室的燃气轮机空气引导机匣结构,外缸上的抽气口与燃烧室进气口分别采用法兰连接的方式与连接管连接,便于管道之间的安装和日常的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双燃烧室的燃气轮机空气引导机匣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双燃烧室的燃气轮机空气引导机匣通流方向剖视图;
图3是过渡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流叶片,2-导流环,3-过渡环,11-下抽气口,12-上抽气口,13-燃烧室进气口,14-连接管,21-外缸,22-内缸,31-压气机,32-透平,33-燃烧室,34-冷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双燃烧室的燃气轮机空气引导机匣结构,包括连接管14、外缸21、内缸22、压气机31、透平32和燃烧室33,内缸22设置在外缸21内,内缸22与外缸21之间形成冷气输入腔,压气机31的出气端与冷气输入腔连通,外缸21上安装有下抽气口11和上抽气口12,燃烧室33与内缸22进口连接,内缸22出口与透平32连接,燃烧室33上安装有燃烧室进气口13,下抽气口11、上抽气口12和燃烧室进气口13通过连接管14连通,冷气通过压缩机31的出口端输入至外缸21与内缸22之间的冷气输入腔内,由于压气机31排气为高压气体,因此在冷气输入腔内的冷气可以通过上抽气口12和下抽气口11输入至连接管14内,再通过燃烧室进气口13输入至燃烧室33内进行掺混燃烧,生成高温高压气体经内缸22输送到透平32中。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双燃烧室的燃气轮机空气引导机匣结构,所述内缸22内设置有导流环2和过渡环3,导流环2安装在内缸22的出口处,内缸22与透平32通过过渡环3连接,导流环2的作用是减少高压高温气体在内缸22向透平32内流动时造成的损失,过渡环3的作用是吸收燃烧室33内的高温高压气体,防止高温高压气体导致零件产生热膨胀。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双燃烧室的燃气轮机空气引导机匣结构,所述过渡环3采用弹簧结构,过渡环3的一端水平插接至透平32的透平缸前段,过渡环3上阵列有多排冷却孔34,在过渡环3上加工多排冷却孔34,其作用是避免气道部分结构无法承受高温的危险。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双燃烧室的燃气轮机空气引导机匣结构,所述内缸22上对称安装有两个燃烧室33,下抽气口11和上抽气口12分别设置在外缸21两侧,两个燃烧室33上分别设置有燃烧室进气口13,同侧的下抽气口11、上抽气口12和燃烧室进气口13通过连接管14连通,两个燃烧室33各自独立支承,并通过燃烧室进气口13吸收压气机31排出的冷气,再由两个燃烧室33将冷气生成高温高压气体以便捷的方式与透平34连接,并引入透平34做功,能够保证压气机31排气平稳进入外缸21和内缸22之间。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双燃烧室的燃气轮机空气引导机匣结构,所述压气机31的出气端设置有导流叶片1,如此设置,为了压气机31排出的冷气可以更加平稳的进入冷气输入腔内。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双燃烧室的燃气轮机空气引导机匣结构,所述下抽气口11、上抽气口12和燃烧室进气口13与连接管14通过法兰连接,如此设置,便于下抽气口11、上抽气口12和燃烧室进气口13与连接管14之间的拆装和维修,若管道发生损坏时,维修时间较短,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施方式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其局部进行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双燃烧室的燃气轮机空气引导机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管(14)、外缸(21)、内缸(22)、压气机(31)、透平(32)和燃烧室(33),内缸(22)设置在外缸(21)内,内缸(22)与外缸(21)之间形成冷气输入腔,压气机(31)的出气端与冷气输入腔连通,外缸(21)上安装有下抽气口(11)和上抽气口(12),燃烧室(33)与内缸(22)进口连接,内缸(22)出口与透平(32)连接,燃烧室(33)上安装有燃烧室进气口(13),下抽气口(11)、上抽气口(12)和燃烧室进气口(13)通过连接管(1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燃烧室的燃气轮机空气引导机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缸(22)内设置有导流环(2)和过渡环(3),导流环(2)安装在内缸(22)的出口处,内缸(22)与透平(32)通过过渡环(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燃烧室的燃气轮机空气引导机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环(3)采用弹簧结构,过渡环(3)的一端水平插接至透平(32)的透平缸前段,过渡环(3)上阵列有多排冷却孔(3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双燃烧室的燃气轮机空气引导机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缸(22)上对称安装有两个燃烧室(33),下抽气口(11)和上抽气口(12)分别设置在外缸(21)两侧,两个燃烧室(33)上分别设置有燃烧室进气口(13),同侧的下抽气口(11)、上抽气口(12)和燃烧室进气口(13)通过连接管(14)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燃烧室的燃气轮机空气引导机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气机(31)的出气端设置有导流叶片(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燃烧室的燃气轮机空气引导机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抽气口(11)、上抽气口(12)和燃烧室进气口(13)与连接管(14)通过法兰连接。
CN202121335336.5U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双燃烧室的燃气轮机空气引导机匣结构 Active CN2147877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35336.5U CN214787708U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双燃烧室的燃气轮机空气引导机匣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35336.5U CN214787708U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双燃烧室的燃气轮机空气引导机匣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87708U true CN214787708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712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35336.5U Active CN214787708U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双燃烧室的燃气轮机空气引导机匣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877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1252A1 (zh) * 2022-07-28 2024-02-01 哈电发电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双燃烧室的燃气轮机空气引导机匣内缸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1252A1 (zh) * 2022-07-28 2024-02-01 哈电发电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双燃烧室的燃气轮机空气引导机匣内缸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56946B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涡轮间机匣结构
CN214787708U (zh) 一种双燃烧室的燃气轮机空气引导机匣结构
CN102135104A (zh) 涡轮压缩机
CN111350549B (zh) 一种适用于富燃工质涡轮高温静叶的冷却结构
CN210289845U (zh) 一种用于涡轮动叶供气的槽道式冷却空气导向装置
CN209163879U (zh) 一种氦气轮机用隔板压环密封装置
CN207018092U (zh) 一种回热器和燃气轮机
CN105649683A (zh) 一种采用回转直列孔通道封闭式冷却结构的涡轮导向叶片
CN214660512U (zh) 小型燃气轮机的复合切向进气的过渡段部件
CN112082174B (zh) 燃油喷嘴、燃烧室、燃气轮机以及防止燃油喷嘴内燃油结焦的方法
CN209945085U (zh) 一种生物质燃气的冷却装置及冷却系统
CN214661071U (zh) 一种高速离心压缩机一级扩压器结构
CN209976585U (zh) 汽轮机多级汽缸间联合冷却系统
CN205089381U (zh) 一种带有360°蜗壳进气低压内缸的低压汽轮机组
CN203114354U (zh) 一种涡轮导向叶片管束冷却结构
CN112627905A (zh) 一种基于叶片导流泄压的内燃波转子排气掺混装置
WO2020019800A1 (zh) 一种多流量鼓风机
CN214424560U (zh) 一种高温高压汽轮机的高压内缸
CN109469514A (zh) 一种氦气轮机用隔板压环密封装置
CN213235138U (zh) 一种用于向心涡轮机组的汽封漏汽回收系统
CN219809069U (zh) 一种带有导流罩的中冷器
CN201448245U (zh) 带中间再热的轴流式能量回收透平
CN215930615U (zh) 一种热能动力工程用热能回收装置
CN220059732U (zh) 一种燃机透平转子冷却装置
CN110886627B (zh) 一种组合发动机用一体化机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