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86108U - 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加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加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86108U
CN214786108U CN202120010066.4U CN202120010066U CN214786108U CN 214786108 U CN214786108 U CN 214786108U CN 202120010066 U CN202120010066 U CN 202120010066U CN 214786108 U CN214786108 U CN 2147861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vaulting pole
pole
vertical
reinforcing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1006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芬芬
李东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engzho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engzho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engzho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engzhou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1006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861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861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861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加工装置,包括:支撑架和滚杆,支撑架为长方型结构,支撑架顶部活动连接有滚杆,滚杆沿支撑架长向匀设,滚杆轴线与支撑架长向垂直;其中,滚杆包括:轴杆、凹轮和滚轴。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能够避免运输过程中摩擦力造成钢筋自身发生损伤,尤其是可有效避免钢筋量较少时在工作台台面出现滚动、位移现象时增加钢筋摆动幅度,进而导致摩擦增加造成钢筋自身发生损伤的现象,拆装转移方便,避免现场材料的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钢筋现场加工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建筑施工尤其是钢结构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大量钢筋,且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要求,对钢筋进行调直、切断、滚丝、弯曲。由于现有技术下室内楼层高度不断增高,加上施工过程中钢筋位置变高,因此,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往往就地选取钢筋或者钢脚手管作为支撑管,通过焊接形成工作台。
然而,在长期的施工和实践中人们发现,目前这种就地取材焊接而成的钢筋加工台在使用过程中,当用于长度较长的钢筋加工时,需要通过工作台将待加工的钢筋运输到指定位置,且在运输过程中,钢筋自身与工作台台面之间产生摆动、摩擦,一方面,影响了运输效率,继而影响了加工周期;另一方面,运输过程中的这种摩擦力也容易造成钢筋自身发生损伤,运输中钢筋在工作台台面的摆动幅度也会进一步增加摩擦力,且摩擦力较大时,对高空作业的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也造成隐患。
另外,目前的这种采用钢筋或者钢脚手架焊丝的方式连接固定,当该楼层施工结束并向下一楼层转移时,加工工作台无法拆卸后转移重复利用,这样,也造成了现场材料的浪费,且到下一楼层施工后又需要重新焊接加工工作台,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施工人员的施工效率。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加工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加工装置,包括:支撑架和滚杆,所述支撑架为长方型结构,所述支撑架顶部活动连接有滚杆,所述滚杆沿支撑架长向匀设,所述滚杆轴线与支撑架长向垂直;
其中,所述滚杆包括:轴杆、凹轮和滚轴,所述轴杆上布满有多个凹轮,所述凹轮与轴杆套接,所述凹轮为耐磨橡胶材料,所述滚轴设于轴杆两端。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包括:竖杆、紧固杆、第一撑杆、第二撑杆、凹槽、第三撑杆、连接件、紧固件和滚轮,所述竖杆为4个,所述竖杆分别与第一撑杆、第二撑杆、第三撑杆和紧固杆垂直,所述竖杆两端均套设有连接件,所述紧固杆为工字型结构,所述紧固杆的四个端部通过紧固件与竖杆中部连接,所述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均为2个,所述第一撑杆底端设有滚轮,所述第一撑杆水平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撑杆两端通过连接件分别与竖杆底端连接,所述第二撑杆顶端设有凹槽,所述第二撑杆水平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撑杆两端通过连接件分别与竖杆顶端连接,所述凹槽沿第二撑杆长向匀设,所述凹槽上方开口边长小于第二撑杆顶面边宽,所述凹槽与滚轴适配,所述第三撑杆为4个,所述第三撑杆分别通过连接件与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两端连接,所述滚轮为4个,所述滚轮设于第一撑杆距离端部一定距离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紧固杆包括:横杆和纵杆,所述横杆为2个,所述横杆水平对称设置,所述纵杆为一个,所述纵杆两端分别通过紧固件与横杆中部连接。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为三通连接头,所述连接件的连接头部分别与竖杆、第一撑杆、第二撑杆和第三撑杆端部适配,所述连接件分别与竖杆、第一撑杆、第二撑杆和第三撑杆套接。
进一步,所述滚轴为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能够避免运输过程中摩擦力造成钢筋自身发生损伤,尤其是可有效避免钢筋量较少时在工作台台面出现滚动、位移现象时增加钢筋摆动幅度,进而导致摩擦增加造成钢筋自身发生损伤的现象,拆装转移方便,避免现场材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支撑架1、竖杆11、紧固杆12、横杆121、纵杆122、第一撑杆13、第二撑杆14、凹槽15、第三撑杆16、连接件17、紧固件18和滚轮19。
滚杆2、轴杆21、凹轮22和滚轴2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加工装置,包括:支撑架1和滚杆2,支撑架1为长方型结构,支撑架1顶部活动连接有滚杆2,滚杆2沿支撑架1长向匀设,滚杆2轴线与支撑架1长向垂直;
其中,滚杆2包括:轴杆21、凹轮22和滚轴23,轴杆21上布满有多个凹轮22,凹轮22与轴杆21套接,凹轮22为耐磨橡胶材料,滚轴23设于轴杆21两端。
支撑架1包括:竖杆11、紧固杆12、第一撑杆13、第二撑杆14、凹槽15、第三撑杆16、连接件17、紧固件18和滚轮19,竖杆11为4个,竖杆11分别与第一撑杆13、第二撑杆14、第三撑杆16和紧固杆12垂直,竖杆11两端均套设有连接件17,紧固杆12为工字型结构,紧固杆12的四个端部通过紧固件18与竖杆11中部连接,第一撑杆13和第二撑杆14均为2个,第一撑杆13底端设有滚轮19,第一撑杆13水平对称设置,第一撑杆13两端通过连接件17分别与竖杆11底端连接,第二撑杆14顶端设有凹槽15,第二撑杆14水平对称设置,第二撑杆14两端通过连接件17分别与竖杆11顶端连接,凹槽15沿第二撑杆14长向匀设,凹槽15上方开口边长小于第二撑杆14顶面边宽,凹槽15与滚轴23适配,第三撑杆16为4个,第三撑杆16分别通过连接件17与第一撑杆13和第二撑杆14两端连接,滚轮19为4个,滚轮19设于第一撑杆13距离端部一定距离的位置。
紧固杆12包括:横杆121和纵杆122,横杆121为2个,横杆121水平对称设置,纵杆122为一个,纵杆122两端分别通过紧固件18与横杆121中部连接。
连接件17为三通连接头,连接件17的连接头部分别与竖杆11、第一撑杆13、第二撑杆14和第三撑杆16端部适配,连接件17分别与竖杆11、第一撑杆13、第二撑杆14和第三撑杆16套接。
滚轴23为轴承。
参见图1和图2,为了减小钢筋与工作台台面之间的摩擦,从而提高运输效率,避免运输过程中的这种摩擦力造成钢筋自身发生损伤,本方案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加工装置技术方案包括:支撑架1和滚杆2,支撑架1为长方型结构,支撑架1顶部活动卡设多个沿支撑架1长向匀设的滚杆2,滚杆2轴线与支撑架1长向垂直。借助支撑架作为工作台来放置和运输,借助滚杆2的转动,达到减小钢筋与工作台台面之间的摩擦,从而提高运输效率,避免运输过程中的这种摩擦力造成钢筋自身发生损伤的目的。
为了降低运输中钢筋在工作台台面的摆动幅度,尤其是钢筋量较少时容易在工作台台面滚动、位移时增加摆动幅度,导致摩擦增加造成钢筋自身发生损伤的现象,且摩擦力较大时,对高层作业的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造成隐患的问题。滚杆2包括:轴杆21、凹轮22和滚轴23,轴杆21上布满有多个凹轮22,凹轮22与轴杆21套接,凹轮22为耐磨橡胶材料,滚轴23设于轴杆21两端,凹槽15沿第二撑杆14长向匀设,凹槽15上方开口边长小于第二撑杆14顶面边宽,凹槽15与滚轴23适配。滚轴23卡设在凹槽15内,滚杆2上套设凹轮22,多个滚杆2和滚杆2上套设的多个凹轮2,确保钢筋放置在工作台台面上时,即使钢筋量较少的情况下,也可有效避免钢筋在工作台台面发生滚动、位移的现象,从而有效避免造成钢筋自身发生损伤,保证对高层作业的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的问题;同时,滚杆2通过滚轴23与适配的凹槽15卡设,便于拆装转移重复利用;滚杆2上套设多个凹轮22,便于对凹轮22更换维护。
为了解决现有的工作台在一个楼层施工结束并向下一楼层转移时,加工工作台无法拆卸后转移重复利用,造成现场材料的浪费,且到下一楼层施工后又需要重新焊接加工工作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施工人员的施工效率的问题,本实施例采用的方案中,支撑架1包括:竖杆11、紧固杆12、第一撑杆13、第二撑杆14、凹槽15、第三撑杆16、连接件17、紧固件18和滚轮19,竖杆11为4个,竖杆11分别与第一撑杆13、第二撑杆14、第三撑杆16和紧固杆12垂直,竖杆11两端均套设有连接件17,紧固杆12为工字型结构,紧固杆12的四个端部通过紧固件18与竖杆11中部连接,第一撑杆13和第二撑杆14均为2个,第一撑杆13底端设有滚轮19,第一撑杆13水平对称设置,第一撑杆13两端通过连接件17分别与竖杆11底端连接,第二撑杆14顶端设有凹槽15,第二撑杆14水平对称设置,第二撑杆14两端通过连接件17分别与竖杆11顶端连接,凹槽15沿第二撑杆14长向匀设,凹槽15上方开口边长小于第二撑杆14顶面边宽,凹槽15与滚轴23适配,第三撑杆16为4个,第三撑杆16分别通过连接件17与第一撑杆13和第二撑杆14两端连接,滚轮19为4个,滚轮19设于第一撑杆13距离端部一定距离的位置。
使用中,首先将紧固件18例如螺栓穿过4个竖杆11中部的安装孔与横杆121端部上对应的螺孔螺接,4个竖杆11分别于2根横杆121的端部初步螺接后,将紧固件18穿过横杆121中部的安装孔与纵杆122端部上对应的螺孔初步螺接;将2根第一撑杆13端部分别插入4个三通连接头的连接件17中其中一个连接头内,将2根第三撑杆16端部分别插入三通连接头的连接件17中另一个连接头内,第一撑杆13与第三撑杆16构成支撑架1最底部的一个平面,且保持滚轮19与地面接触;将4个竖杆11底部分别插入三通连接头的连接件17中最后一个连接头内;将另外4个三通连接头的连接件17插套在4个竖杆11顶端,将2根第二撑杆14端部分别插入对应的三通连接头的连接件17中其中一个连接头内,将2根第三撑杆16端部分别插入对应的三通连接头的连接件17中最后一个连接头内,并使凹槽15位于第二撑杆14上部;将多个滚杆2(本实施例为4个)通过滚轴23卡入凹槽15内;旋紧紧固件18,实现支撑架1整体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台能够避免运输过程中摩擦力造成钢筋自身发生损伤,尤其是可有效避免钢筋量较少时在工作台台面出现滚动、位移现象时增加钢筋摆动幅度,进而导致摩擦增加造成钢筋自身发生损伤的现象,拆装转移方便,避免现场材料的浪费。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正对地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各种变化。

Claims (5)

1.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和滚杆(2),所述支撑架(1)为长方型结构,所述支撑架(1)顶部活动连接有滚杆(2),所述滚杆(2)沿支撑架(1)长向匀设,所述滚杆(2)轴线与支撑架(1)长向垂直;
其中,所述滚杆(2)包括:轴杆(21)、凹轮(22)和滚轴(23),所述轴杆(21)上布满有多个凹轮(22),所述凹轮(22)与轴杆(21)套接,所述凹轮(22)为耐磨橡胶材料,所述滚轴(23)设于轴杆(21)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包括:竖杆(11)、紧固杆(12)、第一撑杆(13)、第二撑杆(14)、凹槽(15)、第三撑杆(16)、连接件(17)、紧固件(18)和滚轮(19),所述竖杆(11)为4个,所述竖杆(11)分别与第一撑杆(13)、第二撑杆(14)、第三撑杆(16)和紧固杆(12)垂直,所述竖杆(11)两端均套设有连接件(17),所述紧固杆(12)为工字型结构,所述紧固杆(12)的四个端部通过紧固件(18)与竖杆(11)中部连接,所述第一撑杆(13)和第二撑杆(14)均为2个,所述第一撑杆(13)底端设有滚轮(19),所述第一撑杆(13)水平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撑杆(13)两端通过连接件(17)分别与竖杆(11)底端连接,所述第二撑杆(14)顶端设有凹槽(15),所述第二撑杆(14)水平对称设置,所述第二撑杆(14)两端通过连接件(17)分别与竖杆(11)顶端连接,所述凹槽(15)沿第二撑杆(14)长向匀设,所述凹槽(15)上方开口边长小于第二撑杆(14)顶面边宽,所述凹槽(15)与滚轴(23)适配,所述第三撑杆(16)为4个,所述第三撑杆(16)分别通过连接件(17)与第一撑杆(13)和第二撑杆(14)两端连接,所述滚轮(19)为4个,所述滚轮(19)设于第一撑杆(13)距离端部一定距离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杆(12)包括:横杆(121)和纵杆(122),所述横杆(121)为2个,所述横杆(121)水平对称设置,所述纵杆(122)为一个,所述纵杆(122)两端分别通过紧固件(18)与横杆(121)中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7)为三通连接头,所述连接件(17)的连接头部分别与竖杆(11)、第一撑杆(13)、第二撑杆(14)和第三撑杆(16)端部适配,所述连接件(17)分别与竖杆(11)、第一撑杆(13)、第二撑杆(14)和第三撑杆(16)套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轴(23)为轴承。
CN202120010066.4U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加工装置 Active CN2147861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10066.4U CN214786108U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加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10066.4U CN214786108U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加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86108U true CN214786108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742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10066.4U Active CN214786108U (zh) 2021-01-05 2021-01-05 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加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861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786108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钢筋加工装置
CN206108786U (zh) 一种采用铝制加强吊点的锅炉炉膛检修平台
CN215717072U (zh) 悬挑脚手架立杆限位安装装置及其与悬挑梁的安装结构
CN206111759U (zh) 一种锅炉炉膛内检修平台装置及其连接卡板
CN206108789U (zh) 一种采用铝制接头卡板的锅炉炉膛检修平台
CN206111832U (zh) 锅炉炉膛内检修平台装置及其折叠接头
CN216829613U (zh) 一种用于挖掘机动臂钢管的新型生产线
CN214498294U (zh) 一种建筑铝模专用施工操作平台
CN216065293U (zh) 一种建筑施工钢筋折弯装置
CN206108785U (zh) 采用m形跳板的锅炉炉膛内检修平台装置
CN216467878U (zh) 一种搬运装置
CN206108839U (zh) 一种锅炉炉膛内检修平台装置及其弹性限位轮机构
CN220372117U (zh) 一种钢筋笼制作用定位结构
CN215368635U (zh) 强化上下吊点
CN217167200U (zh) 一种可调节钢板定位焊接组合装置
CN216262773U (zh) 一种盘圆钢筋固定加工支架
CN206892038U (zh) 一种用于检测墙砖或地砖空鼓情况的装置
CN211637823U (zh) 一种手动钢管校直装置
CN214399584U (zh) 一种塔机附墙埋件预埋套管的定位结构
CN218176615U (zh) 一种门架防护网
CN219404108U (zh) 一种钢管对接辅助平台
CN212507259U (zh) 一种装修用脚手架
CN219156349U (zh) 一种在运营线路可快速组装、拆解并调高的钢轨吊装设备
CN220504493U (zh) 一种适用于脚手架楼梯的楼梯踏板
CN217205191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手脚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