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85955U - 一种后浇带模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浇带模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85955U
CN214785955U CN202120206257.8U CN202120206257U CN214785955U CN 214785955 U CN214785955 U CN 214785955U CN 202120206257 U CN202120206257 U CN 202120206257U CN 214785955 U CN214785955 U CN 2147859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t
pouring
cast strip
steel plate
cross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0625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雄
王望
王呈东
陈波
周桔
何文彬
徐立斌
曾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on Southern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on Southern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on Southern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on Southern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0625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859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859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8595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浇带模板,包括: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左右相对布置以形成安装空腔,所述支撑板上具有开口向上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安装空腔连通;止水钢板,所述止水钢板通过所述凹槽横向的穿设于所述安装空腔内,并与所述支撑板抵接,所述止水钢板将所述安装空腔分为上下两层浇筑位;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间隔布置,并可伸缩的贯穿于所述止水钢板上,使支撑杆的上部位于上层的浇筑位,支撑杆的下部位于下层的浇筑位。本发明杜绝了混凝土漏浆、模板加固不牢、拆除不净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后浇带模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浇带模板。
背景技术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混凝土带。后浇带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的地带。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形成薄弱部位。
由于后浇带留置时间长,且在后浇带浇筑前需对后浇带进行剔凿,导致后浇带内存在大量沉渣和积水。虽然人工能够清理出去一部分,但是仍有少部分的沉渣位于后浇带内,导致模板上表面无法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使得模板加固不牢,从而影响后浇带的浇筑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浇带模板,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模板加固不牢从而影响后浇带的浇筑质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浇带模板,其包括:
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左右相对布置以形成安装空腔,所述支撑板上具有开口向上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安装空腔连通;
止水钢板,所述止水钢板通过所述凹槽横向的穿设于所述安装空腔内,并与所述支撑板抵接,所述止水钢板将所述安装空腔分为上下两层浇筑位;
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间隔布置,并可伸缩的贯穿于所述止水钢板上,使支撑杆的上部位于上层的浇筑位,支撑杆的下部位于下层的浇筑位。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为:使用时,首先在后浇带处定位放线,调节支撑杆的伸缩量,使得多个支撑杆的端部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后,然后依次对上下两层的浇筑位进行混凝土浇筑,最后对接缝处注浆封堵即完成后浇带的浇筑。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支撑杆设置为可伸缩的,不仅能够根据地形的不同调节其自身的长度以使模板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而且多个支撑杆能够提高模板的牢固性,从而确保了后浇带的浇筑质量;另外止水钢板能够减少渗漏风险;该模板直接在浇筑前置于后浇带内,后期无需拆卸,杜绝了混凝土漏浆、模板加固不牢、拆除不净的问题。
优选地,位于下层的浇筑位上具有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多个第一横杆和多个第二横杆交叉布置,所述第一横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转动设于所述第一横杆上,所述第二横杆的端部与所述支撑板齐平。
优选地,所述第一横杆上固设有与所述支撑杆数量相等的安装套筒,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伸入所述安装套筒内并与其螺纹配合。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内壁上固设有上下相对布置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当所述止水钢板位于所述安装空腔内时,止水钢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对应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相抵。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三横杆和第四横杆,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三横杆连接,所述第四横杆位于上层的浇筑位内,并与所述支撑杆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止水钢板上具有浇筑口,所述浇筑口使两层浇筑位连通。
优选地,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具有至少一个可拆卸的挡板,所述挡板垂直于所述止水钢板布置。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上具有卡槽,所述挡板上具有卡齿,所述卡齿卡设与所述卡槽内使所述挡板封堵所述安装空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后浇带模板的立体图一;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后浇带模板的立体图二;
图中:1、支撑板;2、安装空腔;3、凹槽;4、止水钢板;5、浇筑位;6、支撑杆;7、第一横杆;8、第二横杆;9、安装套筒;10、第一限位块;11、第二限位块;12、第三横杆;13、第四横杆;14、浇筑口;15、挡板;16、卡槽;17、卡齿。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3,一种后浇带模板,包括:
支撑板1,两个支撑板1左右相对布置以形成安装空腔2,支撑板1上具有开口向上的凹槽3,凹槽3与安装空腔2连通;
止水钢板4,止水钢板4通过凹槽3横向的穿设于安装空腔2内,并与支撑板1抵接,止水钢板4将安装空腔2分为上下两层浇筑位5;
支撑杆6,多个支撑杆6间隔布置,并可伸缩的贯穿于止水钢板4上,使支撑杆6的上部位于上层的浇筑位5,支撑杆6的下部位于下层的浇筑位5。
使用时,首先在后浇带处定位放线,调节支撑杆6的伸缩量,使得多个支撑杆6的上端部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后,然后依次对上下两层的浇筑位5进行混凝土浇筑,最后对接缝处注浆封堵即完成后浇带的浇筑。将支撑杆6设置为可伸缩的,不仅能够根据地形的不同调节其自身的长度以使模板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避免因模板的不平整导致浇筑面不平整,而且多个支撑杆6能够提高模板的牢固性,从而确保了后浇带的浇筑质量;另外止水钢板4能够减少渗漏风险;该模板直接在浇筑前置于后浇带内,后期无需拆卸,杜绝了混凝土漏浆、模板加固不牢、拆除不净的问题。
位于下层的浇筑位5上具有第一横杆7和第二横杆8,多个第一横杆7和多个第二横杆8交叉布置形成网状结构以提高模板的稳固性,第一横杆7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支撑板1固定连接,支撑杆6转动设于第一横杆7上,第二横杆8的端部与支撑板1齐平。第一横杆7和第二横杆8之间的间隙能够容纳少部分的沉渣,避免沉渣置于其下方而影响后期浇筑,同时交叉分布能够提高模板的稳固性,进而提高后浇带的浇筑质量。
第一横杆7上固设有与支撑杆6数量相等的安装套筒9,支撑杆6的一端伸入安装套筒9内并与其螺纹配合。通过旋进旋出支撑杆6,从而改变支撑杆6的伸出长度,使模板的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从而使浇筑的后浇带表面平整。
凹槽3的内壁上固设有上下相对布置的第一限位块10和第二限位块11,当止水钢板4位于安装空腔2内时,止水钢板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对应的第一限位块10和第二限位块11相抵。第一限位块10和第二限位块11将止水钢板4紧紧地卡在其间,防止止水钢板4在凹槽3内上下滑动而影响模板的牢固性;另外将止水钢板4固定住能够避免渗漏风险。
还包括有第三横杆12和第四横杆13,两个支撑板1之间通过第三横杆12连接,第四横杆13位于上层的浇筑位5内,并与支撑杆6活动连接。当调节后支撑杆6后,支撑杆6卡入第四横杆13内,如图3所示,第四横杆13的端部卡入第三横杆12中,在其他实施例中,第四横杆13也可以架设于两个第三横杆12之间,第四横杆13能够进一步限定模板上表面的水平度,避免浇筑的后浇带出现高度不平的坡度问题。
止水钢板4上具有浇筑口14,浇筑口14使两层浇筑位5连通。避免因止水钢板4的阻挡而无法使位于下层的浇筑位5完全填充混凝土。
两个支撑板1之间具有一个可拆卸的挡板15,挡板15垂直于止水钢板4布置。在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未定型,挡板15能够对混凝土起到定型作用,防止混凝土漏浆。
支撑板1上具有卡槽16,挡板15上具有卡齿17,卡齿17卡设与卡槽16内使挡板15封堵安装空腔2。在浇筑过程中,卡齿17卡设在卡槽16内,从而能够使挡板15对混凝土进行定位;当浇筑到一定时间后,拆掉挡板15,并且将卡齿17部分填充混凝土并抹平,从而使浇筑出来的后浇带表面较平整。
本实施例利用本模板浇筑的后浇带更加牢固,且免除拆除,杜绝了混凝土漏浆,模板不易加固、拆除难或不彻底的问题;另外,解决了后浇带内沉渣的问题,有效保证后浇带的浇筑质量。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后浇带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板(1),两个所述支撑板(1)左右相对布置以形成安装空腔(2),所述支撑板(1)上具有开口向上的凹槽(3),所述凹槽(3)与所述安装空腔(2)连通;
止水钢板(4),所述止水钢板(4)通过所述凹槽(3)横向的穿设于所述安装空腔(2)内,并与所述支撑板(1)抵接,所述止水钢板(4)将所述安装空腔(2)分为上下两层浇筑位(5);
支撑杆(6),多个所述支撑杆(6)间隔布置,并可伸缩的贯穿于所述止水钢板(4)上,使支撑杆(6)的上部位于上层的浇筑位(5),支撑杆(6)的下部位于下层的浇筑位(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模板,其特征在于,位于下层的浇筑位(5)上具有第一横杆(7)和第二横杆(8),多个第一横杆(7)和多个第二横杆(8)交叉布置,所述第一横杆(7)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支撑板(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6)转动设于所述第一横杆(7)上,所述第二横杆(8)的端部与所述支撑板(1)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浇带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杆(7)上固设有与所述支撑杆(6)数量相等的安装套筒(9),所述支撑杆(6)的一端伸入所述安装套筒(9)内并与其螺纹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的内壁上固设有上下相对布置的第一限位块(10)和第二限位块(11),当所述止水钢板(4)位于所述安装空腔(2)内时,止水钢板(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对应的第一限位块(10)和第二限位块(11)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三横杆(12)和第四横杆(13),两个所述支撑板(1)之间通过所述第三横杆(12)连接,所述第四横杆(13)位于上层的浇筑位(5)内,并与所述支撑杆(6)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钢板(4)上具有浇筑口(14),所述浇筑口(14)使两层浇筑位(5)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模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板(1)之间具有至少一个可拆卸的挡板(15),所述挡板(15)垂直于所述止水钢板(4)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后浇带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上具有卡槽(16),所述挡板(15)上具有卡齿(17),所述卡齿(17)卡设与所述卡槽(16)内使所述挡板(15)封堵所述安装空腔(2)。
CN202120206257.8U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后浇带模板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47859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06257.8U CN214785955U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后浇带模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06257.8U CN214785955U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后浇带模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85955U true CN214785955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749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06257.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4785955U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后浇带模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859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27968B (zh) 楼板套管孔洞预留预埋模具灌浆施工方法及灌浆模具
CN111206698B (zh) 装配式墙板的施工方法
CN109736353A (zh) 复合式单侧支模深基坑地下室外墙的施工方法
CN109930455B (zh) 一种市政道路路缘石安装结构及施工装置以及施工方法
CN112049413B (zh) 预制混凝土坎台及其施工方法
KR20150042964A (ko) 고강도 커플러를 이용한 역 T 형 프리캐스트(precast) 콘크리트 옹벽 및 이의 시공 방법
CN112761351A (zh) 后浇带模板及浇筑后浇带的施工方法
CN214785955U (zh) 一种后浇带模板
CN113090015A (zh) 梁板后浇带模板支护方法
CN210086000U (zh) 一种市政道路路缘石施工装置
CN210396112U (zh) 一种厨房、卫生间用一体式现浇砼防水坎
CN208759772U (zh) 一种后浇雨篷及其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梁
CN215857879U (zh) 一种地下室底板后浇带
CN213382193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坎台
CN214423395U (zh) 一种装配式防水导墙
CN214460660U (zh) 一种管廊变形缝止水带及传力杆固定结构
CN104775550A (zh) 预吊装内隔墙板与建筑结构一体化施工墙体体系
CN213859867U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楼板浇筑成型装置
CN209854513U (zh) 一种市政道路路缘石安装结构及施工装置
CN211250580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出筋楼板浇筑模板
CN215759192U (zh) 一种竖向后浇带用预制u型挡土墙
CN207098567U (zh) 电缆沟的可滑动式电缆支撑件
CN109235876A (zh) 一种厨卫间止水台支模控制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20747651U (zh) 一种柱模板安装结构
CN213898106U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单面模板的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52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52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