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85812U - 一种悬挑式操作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挑式操作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85812U
CN214785812U CN202120365047.3U CN202120365047U CN214785812U CN 214785812 U CN214785812 U CN 214785812U CN 202120365047 U CN202120365047 U CN 202120365047U CN 214785812 U CN214785812 U CN 2147858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plate
fixing
plate
clos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6504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长春
张爱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aku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esheng Jiu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esheng Jiu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esheng Jiu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6504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858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858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858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操作平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悬挑式操作平台,包括支架和平台,还包括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与支架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部、用于将支架设置于待作业结构的第二固定部以及将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的连接杆;第二固定部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以及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且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形成供待作业结构上水平杆插入的第三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滑动连接有对位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的水平杆限位的第四固定板。本申请利用固定组件将支架固定于待作业结构的水平杆上,操作简单,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将悬挂式操作平台固定在待作业结构上。

Description

一种悬挑式操作平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操作平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悬挑式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操作平台是建筑施工或桥梁施工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施工平台,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主要为操作人员提供作业施工平台。相关技术中的操作平台包括移动式操作平台和悬挑式操作平台。
在桥梁施工中,操作平台是利用钢管与支撑架体同步搭设而成,然后利用螺栓将木板固定在支架上的操作平台,且操作平台为落地式。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的落地式操作平台,自地面至操作高空处均需要设置钢管,因此,在搭建操作平台时,材料用量大,浪费严重,更有甚者,当场地条件不允许时,这种落地式操作平台根本就无法搭设,以至于无操作平台可用。另外,操作平台与待作业结构之间通过盘扣固定,而进行操作平台使用时,操作平台处于高空,不便于工作人员固定操作平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节省操作平台的搭设材料,解决由于场地不允许而不能搭设操作平台的问题,同时方便将悬挂式操作平台固定在待作业结构上,本申请提供一种悬挑式操作平台。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悬挑式操作平台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悬挑式操作平台,包括支架以及固定连接于支架顶部的平台,还包括设置于支架一侧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靠近支架且与支架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部、远离支架且用于将支架设置于待作业结构的第二固定部以及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的连接杆;第二固定部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以及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且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形成供待作业结构上水平杆插入空间的第三固定板,第三固定板远离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一侧与连接杆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上滑动连接有平行于第三固定板并可对位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的待作业结构水平杆限位的第四固定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吊车将悬挑式操作平台运输至待安装位置,将待作业结构的水平杆插入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然后将第四固定板向靠近第二固定板的方向滑动,至第四固定板能够对水平杆限位,使得水平杆固定于第二固定部内,从而利用固定组件完成将悬挑式操作平台固定在待作业结构上的操作。本申请利用悬挑式操作平台代替落地式操作平台,能够有效节省操作平台的搭设材料。同时,相比相关技术中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盘扣固定的操作,本申请利用固定组件将支架固定于待作业结构的水平杆上,仅需工作人员将第四固定板滑动至对待作业结构的水平杆限位,即可完成悬挂式操作平台的固定,操作简单,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将悬挂式操作平台固定在待作业结构上。
优选的,靠近第一固定板远离第三固定板端部的位置上开设有供第四固定板自第一固定板滑动至与第二固定板抵接的让位口;第一固定板内部开设有与让位口贯通的第一让位槽,第一让位槽内设置有锁定组件;锁定组件包括远离第三固定板的端部与第四固定板靠近第二固定板的端部抵接的限位板、两端分别与限位板靠近第三固定板的端部和第一让位槽侧壁固定连接的弹性件以及控制限位板向弹性件方向运动并自第一让位槽伸至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的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远离第三固定板的端部与第四固定板靠近第二固定板的端部抵接,从而限制了第四固定板向第二固定板的方向运动;同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使得限位板对第四固定板的限制更加稳定;随着限位块驱动限位板向弹性件方向运动,解除了限位板对第四固定板的限制,使得第四固定板能够在限位块的作用下自动向第二固定板的方向滑动,故第四固定板沿第一固定板的滑动不需要工作人员的操作,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进一步方便了工作人员将悬挂式操作平台固定在待作业结构上。
优选的,限位块相对于伸至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的端部为自第三固定板向第四固定板倾斜延伸的第一斜面;限位板靠近第二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与设置第一斜面的限位块的端部配合的第二让位槽;第二让位槽靠近第三固定板的侧面为与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且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部分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作业结构的水平杆插入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的过程中,在水平杆的作用下,限位块向第一让位槽运动,在限位块的第一斜面和限位板上第二让位槽的第二斜面的作用下,限位板随限位块的运动逐渐向弹性件方向运动,随着限位板的运动,解除了限位板对第四固定板的限制,第四固定板自动向第二固定板的方向滑动,对位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的水平杆进行限位。在进行悬挑式操作平台的安装时,仅需利用吊装设备将悬挑式操作平台搬运至待安装位置,并控制水平杆插入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即可自动将水平杆固定在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之间,不需要工作人员的操作,更进一步方便将悬挂式操作平台固定在待作业结构上。
优选的,限位块伸至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的端部为自第三固定板向第四固定板倾斜延伸的第三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限位块伸至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的端部设置为第三斜面,从而方便插入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的水平杆将限位块推向第一让位槽内部,并带动限位板向弹性件方向运动。
优选的,第四固定板靠近第二固定板的端部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条,让位口远离第二固定板的开口端对限位条限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条防止第四固定板从让位口远离第二固定板的开口端脱离,并限制第四限位板只能沿第一固定板向第二固定板方向滑动,从而使得第四固定板能够对插入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的待作业结构的水平杆进行限位。
优选的,第二固定板靠近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供第四固定板端部插入的第三让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三让位槽对沿第一固定板向第二固定板滑动的第四固定板的端部进行限位,从而提高第四固定板对待作业结构的水平杆限位的稳定性。
优选的,第四固定板远离第二固定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悬挑式操作平台从待作业结构拆卸下来时,首先通过把手将第四固定板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拔出,至弹性件推动限位板向远离弹性件的方向运动,至对第四固定板靠近第二固定板的端部重新限位,然后再利用吊装设备将悬挑式操作平台从安装位置拆卸或转移。
优选的,第一固定部通过盘扣与支架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固定部和支架通过盘口连接,从而实现固定组件与支架的固定。
优选的,支架两侧设置有自支架远离待作业结构一侧底端倾斜延伸至支架靠近待作业结构一侧顶端的第一斜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斜撑杆与支架侧面周围的杆组成三角形的稳定结构,从而提高支架的稳定性以及在平台上进行作业施工的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优选的,支架靠近待作业结构一侧向远离支架底部的方向延伸;支架两侧还设置有自支架远离待作业结构一侧底端倾斜延伸至支架延伸端,并与支架延伸端固定连接的第二斜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二斜撑杆与支架靠近待作业结构一侧底端延伸出的杆以及支架底端的杆组成三角形的稳定结构,从而进一步提高支架的稳定性以及在平台上进行作业施工的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利用固定组件将支架固定于待作业结构的水平杆上,操作简单,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将悬挂式操作平台固定在待作业结构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悬挑式操作平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图。
图3是展示图1中固定组件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固定组件的部分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支架;11、第一斜撑杆;12、第二斜撑杆;13、立柱;14、水平杆;2、平台;3、固定组件;31、第一固定部;32、连接杆;33、第二固定部;331、第一固定板;3311、第一让位槽;3312、让位口;332、第二固定板;3321、第三让位槽;333、第三固定板;334、第四固定板;3341、限位条;3342、把手;4、锁定组件;41、限位板;411、第二让位槽;412、第二斜面;42、弹性件;43、限位块;431、第一斜面;432、第三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悬挑式操作平台。参照图1,该操作平台包括支架1。支架1包括水平杆14和立柱13。本申请还包括固定组件3,固定组件3设置于支架1靠近待作业结构的一端,悬挑式操作平台通过固定组件3固定在待作业结构的水平杆上。参考图2,立柱13和水平杆14通过盘扣固定连接形成矩形架体。
参考图3,固定组件3包括第一固定部31、连接杆32和第二固定部33,三者依次固定连接,通过连接杆32将第一固定部31和第二固定部33连接起来。第一固定部31靠近支架1设置,且通过盘扣与支架1固定连接,从而将固定组件3固定在支架1上。第二固定部33远离支架1设置,利用第二固定部33将支架1固定在待作业结构的水平杆上。
具体的,继续参考图3,第二固定部33包括第一固定板331、第二固定板332、第三固定板333和第四固定板334,第一固定板331和第二固定板332相对平行设置;第三固定板33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331和第二固定板332靠近支架11的端部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331、第二固定板332和第三固定板333组成供待作业结构的水平杆插入的空间;第三固定板333远离第一固定板331和第二固定板332的一侧与连接杆3232固定连接。
参考图4,靠近第一固定板331远离第三固定板333端部的位置上开设有让位口3312,第四固定板334靠近第二固定板332的端部插入让位口3312中,且第四固定板334平行于第三固定板333,第四固定板334通过沿让位口3312向第二固定板332滑动,从而实现对位于第一固定板331和第二固定板332之间的待作业结构水平杆的限位。
继续参考图4,第一固定板331内部开设有第一让位槽3311,第一让位槽3311与让位口3312贯通。第一让位槽3311内设置有锁定组件4,利用锁定组件4限制第四固定板334沿第一固定板331的滑动,从而控制第四固定板334在待作业结构的水平杆插入第一固定板331和第二固定板332之间后,第四固定板334才能够沿第一固定板331向第二固定板332滑动,并对待作业结构的水平杆进行限位。
具体的,参考图4,锁定组件4包括限位板41、弹性件42和限位块43,限位板41远离第三固定板333的端部与第四固定板334靠近第二固定板332的端部抵接;弹性件42一端与限位板41远离第四固定板334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让位槽3311侧壁固定连接。
同时,限位块43一端与限位板41靠近第二固定板332的表面抵接,另一端伸至第一固定板331和第二固定板332之间;限位块43与限位板41抵接的一端设置为自第三固定板333向第四固定板334倾斜延伸的第一斜面431,限位板41靠近限位块43的表面开设有第二让位槽411,第二让位槽411靠近第三固定板333的侧面设置为与第一斜面431配合的第二斜面412,且第一斜面431和第二斜面412部分抵接,从而在限位块43向第一让位槽3311运动时,在第一斜面431和的第二斜面412的配合下,限位板41能够向弹性件42运动,使得限位板41远离第三固定板333的端部解除对第四固定板334的限制,使得第四固定板334能够沿第一固定板331沿第二固定板332滑动,从而对位于第一固定板331和第二固定板332之间的待作业结构水平杆进行限位。上述弹性件42可为任意形式,凡是能够推动限位板41向远离弹性件42方向运动的形式即可,本实施例中,弹性件42为弹簧。
继续参考图4,限位块43伸至第一固定板331和第二固定板332之间的端部设置为第三斜面432。第三斜面432自第三固定板333向第四固定板334倾斜延伸,从而在插入第一固定板331和第二固定板332之间的待作业结构水平杆的推力下,限位块43向第一让位槽3311运动,并带动限位板41向弹性件42运动。同时,供限位块43自第一让位槽3311伸至第一固定板331和第二固定板332之间的开口还对限位块43限位,从而保证限位块43不会直接落至第二固定板332,此处的限位方式可以是任意形式的,凡是能够实现相应功能的限位方式即可,例如,可通过上述开口靠近第二固定板332的端部仅供限位块43插入第一固定板331和第二固定板332之间的端部穿过,从而对限位块43限位。
进一步地,参考图4,第四固定板334靠近第二固定板332的端部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条3341,第一固定板331上的让位口3312远离第二固定板332的开口端小于该让位口3312靠近第二固定板332的开口端,从而对第四固定板334上的限位条3341限位,防止第四固定板334从第一固定板331远离第二固定板332的一侧脱离。同时,第二固定板332靠近第一固定板331的一侧开设有第三让位槽3321,供第四固定板334靠近第二固定板332的一端插入其中,从而使得第四固定板334对待作业结构水平杆的限位作用更加稳定。同时,第四固定板334远离第二固定板33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把手3342,从而方便将第四固定板334从第一固定板331和第二固定板332之间拔出,解除对对待作业结构水平杆的限位。
参考图1,支架1顶部设置有平台2,供工作人员站在平台2上进行相应的作业施工,平台2水平设置,并通过螺栓与支架1顶部四周的水平杆14固定连接。支架1远离待作业结构一侧的立柱13向支架1顶部延伸,为第一延伸端,且在延伸出的立柱13之间利用盘扣固定连接有水平杆14,从而利用延伸出的立柱13部分以及与延伸出的立柱13部分固定连接的水平杆14形成防护栏,从而保障在平台2上作业施工的工作人员的安全。
继续参考图1,支架1两侧设置有第一斜撑杆11,第一斜撑杆11自支架1远离待作业结构一侧的底端倾斜延伸至支架1靠近待作业结构一侧的顶端,第一斜撑杆11的两端分别通过盘扣与对应位置的立柱13固定连接,利用第一斜撑杆11与支架1侧面周围的水平杆14组成三角形的稳定结构,从而提高支架1的稳定性以及在平台2上进行作业施工的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参考图1,支架1两侧还设置有第二斜撑杆12,支架1靠近待作业结构的一侧的立柱13向支架1底端延伸,为第二延伸端,第二斜撑杆12自支架1远离待作业结构一侧的底端倾斜延伸至支架1靠近待作业结构一侧底部,为第二延伸端,第二斜撑杆12的两端分别通过盘扣与对应位置的立柱13固定连接,利用第二斜撑杆12与支架1靠近待作业结构一侧底端延伸出的立柱13以及支架1底端的水平杆14组成三角形的稳定结构,从而进一步提高支架1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够进一步保障在平台2上进行作业施工的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悬挑式操作平台的实施原理为:利用吊车将悬挑式操作平台搬运至待安装位置,将待作业结构水平杆插入第二固定部33的第一固定板331和第二固定板332之间,从而推动限位块43向第一让位槽3311运动,同时带动限位板41向弹性件42方向运动,解除限位板41对第四固定板334的限制,第四固定板334沿第一固定板331向第二固定板332运动并插入第三让位槽3321中,从而将悬挑式操作平台2固定在待作业结构上,在进行悬挑式操作平台2的安装时,不需要工作人员的操作,从而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方便将悬挂式操作平台固定在待作业结构上;当需要将悬挑式操作平台从待作业结构上拆卸时,工作人员通过把手3342将第四固定板334从第一固定板331和第二固定板332之间拔出,从而解除对待作业结构水平杆的限位,再利用吊车将悬挑式操作平台搬运和转移。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悬挑式操作平台,包括支架(1)以及固定连接于支架(1)顶部的平台(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支架(1)一侧的固定组件(3);固定组件(3)包括靠近支架(1)且与支架(1)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部(31)、远离支架(1)且用于将支架(1)设置于待作业结构的第二固定部(33)以及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部(31)和第二固定部(33)固定连接的连接杆(32);第二固定部(33)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固定板(331)和第二固定板(332)以及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331)和第二固定板(332)固定连接且与第一固定板(331)和第二固定板(332)形成供待作业结构上水平杆(14)插入空间的第三固定板(333),第三固定板(333)远离第一固定板(331)、第二固定板(332)的一侧与连接杆(32)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331)上滑动连接有平行于第三固定板(333)并可对位于第一固定板(331)和第二固定板(332)之间的待作业结构水平杆限位的第四固定板(3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挑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靠近第一固定板(331)远离第三固定板(333)端部的位置上开设有供第四固定板(334)自第一固定板(331)滑动至与第二固定板(332)抵接的让位口(3312);第一固定板(331)内部开设有与让位口(3312)贯通的第一让位槽(3311),第一让位槽(3311)内设置有锁定组件(4);锁定组件(4)包括远离第三固定板(333)的端部与第四固定板(334)靠近第二固定板(332)的端部抵接的限位板(41)、两端分别与限位板(41)靠近第三固定板(333)的端部和第一让位槽(3311)侧壁固定连接的弹性件(42)以及控制限位板(41)向弹性件(42)方向运动并自第一让位槽(3311)伸至第一固定板(331)和第二固定板(332)之间的限位块(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挑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限位块(43)相对于伸至第一固定板(331)和第二固定板(332)之间的端部为自第三固定板(333)向第四固定板(334)倾斜延伸的第一斜面(431);限位板(41)靠近第二固定板(332)的表面开设有与设置第一斜面(431)的限位块(43)的端部配合的第二让位槽(411);第二让位槽(411)靠近第三固定板(333)的侧面为与第一斜面(431)配合的第二斜面(412),且第二斜面(412)与第一斜面(431)部分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悬挑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限位块(43)伸至第一固定板(331)和第二固定板(332)之间的端部为自第三固定板(333)向第四固定板(334)倾斜延伸的第三斜面(4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悬挑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第四固定板(334)靠近第二固定板(332)的端部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条(3341),让位口(3312)远离第二固定板(332)的开口端对限位条(3341)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悬挑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第二固定板(332)靠近第一固定板(331)的一侧开设有供第四固定板(334)端部插入的第三让位槽(33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悬挑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第四固定板(334)远离第二固定板(33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把手(334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悬挑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部(31)通过盘扣与支架(1)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悬挑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支架(1)两侧设置有自支架(1)远离待作业结构一侧底端倾斜延伸至支架(1)靠近待作业结构一侧顶端的第一斜撑杆(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悬挑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支架(1)靠近待作业结构一侧向远离支架(1)底部的方向延伸;支架(1)两侧还设置有自支架(1)远离待作业结构一侧底端倾斜延伸至支架(1)延伸端,并与支架(1)延伸端固定连接的第二斜撑杆(12)。
CN202120365047.3U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悬挑式操作平台 Active CN2147858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5047.3U CN214785812U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悬挑式操作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5047.3U CN214785812U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悬挑式操作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85812U true CN214785812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753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65047.3U Active CN214785812U (zh) 2021-02-07 2021-02-07 一种悬挑式操作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858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785812U (zh) 一种悬挑式操作平台
CN205443975U (zh) 一种用于箱型涵洞、通道施工的滑动模板装置
CN213418443U (zh) 一种自爬式电梯井道作业平台
CN107013030B (zh) 吊装式电梯井施工平台装置及该电梯井施工方法
CN208485452U (zh) 一种防轿厢意外移动装置
CN114086780B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支撑装置
CN214785837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液压自爬式操作架
CN216076229U (zh) 一种建筑用防晃吊篮
CN211201118U (zh)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走道板安装结构
CN205558233U (zh) 一种建筑用脚手架
CN213651533U (zh) 一种用于无底坑或浅底坑的电梯检修保护结构
CN107892225A (zh) 一种别墅电梯上机械阻止装置
CN113235444A (zh) 一种装配式桥梁悬臂盖梁拼装工装结构
CN209193502U (zh) 一种路桥施工用升降装置
CN210342627U (zh) 用于防坠的连接结构及防护架
CN107842324B (zh) 一种油田钻井用自动收钻杆设备
CN209339629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卸料平台
CN215666814U (zh) 轻型反应器吊装装置
CN217175609U (zh) 一种土木工程安全施工架
CN213927550U (zh) 一种装配式安全卸料平台
CN217841032U (zh)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加固用连接结构
CN217147226U (zh) 地埋式压缩垃圾压缩设备压缩箱体的导向定位轨道
CN217201485U (zh) 一种稳定性较高的电梯防护网架
CN217025093U (zh) 一种焦炉水封盖提升装置
CN219450540U (zh) 一种紧急情况下道闸栏杆快拆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14

Address after: 101300 101, floor 1, building 9, courtyard 1, Huihai South Road,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uaku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101500 room 106-555, building 2, yard 8, Xingsheng South Road, Miyun District, Beijing (centralized office area of business center)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Desheng Jiu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